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鸡慢性呼吸道病论文

发布时间:

鸡慢性呼吸道病论文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支原体广泛存在鸡体内,但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其它疾病发生时,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败血霉形体病或鸡败血支原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 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带鸡消毒防护不当可导致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此外,养殖环境卫生条件差,防疫消毒不到位,会增加饲料和饮水的污染率,使得多病原微生物(含寄生虫)滋生繁殖,诱发鸡慢呼病。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为鸡败血症菌体病或鸡败血症支原体病,是鸡败血症型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病程长,以病鸡的眼泪、鼻子、呼吸声、湿呼吸音、消瘦为典型临床症状,经常与多种疾病并行或继发,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养殖生产实践,分析本病的诱发因素,同时提出综合预防措施,以降低本病发病率为目标,确保鸡的效果。饲养密度太高。特别是完全封闭的饲养模式规模化的养鸡场,每单位面积饲养较多的鸡群,几乎鸡群之间距离为零的接触,容易导致缓慢的传呼病发生,一旦少数个人发病,可能会迅速波及整个群体。另一方面,在集约养殖生产中,日产粪便量大,养殖户如果不清除垫子,及时清除粪便,容易导致高温高湿发酵、产热器和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养殖户未能妥善管理苦恼的弱势小鸡,加上小鸡养殖环境空气质量差,温湿度控制不当,饲料营养供应不平衡,可能会发生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另外,患有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等疾病的个人、士兵和隐性感染个人不及时净化,容易患上鸡慢呼病。重视鸡舍通风,减少鸡舍环境中有害气体的含量。随着鸡群的生长发育,养殖户应及时单独饲养病弱个体,并根据体重、性别、日龄等基本一致的原则合理成群饲养,饲养密度适当。

对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吸性疾病,应结合本养鸡场实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脂肪发病史等,主动接种疫苗,在疫苗使用前后在饮用水中添加维生素和电解质添加剂,缓解压力反应。另一方面,养殖户应重视日常传染病的动态监测,对鸡群情况进行反复检查,如果出现鸡群踢鼻、喘气、呼吸、呼吸等症状,应及时隔离病鸡治疗,病鸡清除鸡舍,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

由鸡败血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又称鸡败血霉形体病、鸡败血支原体病,其病原是败血霉形体。它可感染鸡和火鸡等家禽。各种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但以寒冬和早春最为严重。全年各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冬及早春最为严重。如单纯败血霉形体感染,一般只有轻度呼吸道症状,此时的发病率高,但死亡一般只有10%~30%。本病在老疫区和老鸡场(舍)常呈隐性经过。患本病后,由于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而使肉用仔鸡饲养期延长,带来饲料报酬下降,药物消耗增多等,使养鸡成本大大增加。同时,本病还可使产蛋鸡群的产蛋率下降io%~40%,种蛋孵化率下降10 %~20%弱雏也相应增加约10%。主要症状 表现流鼻涕、咳嗽、窦炎、结膜炎及气囊炎,呼吸时有罗音,生长停滞。直接死亡率与治疗、护理有很大关系,—在10%~30%,如有并发感染,则死亡率更高。

病毒性致病源引起的鸡慢性呼吸道病。这类能引起鸡群出现呼吸道病的有流感、新城疫、黏膜型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原是各类病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患病鸡确诊后多数情况下是急宰或淘汰。

鸡呼吸道病喷雾论文

鸡呼吸道病的表现: 第一表现:甩鼻子,出现“咻咻”声。 第二表现:咳嗽,出现“咔咔”声。 第三表现:呼噜,出现“青蛙叫”。 第四表现:怪叫,出现“呕呕”叫。 第五表现:喘,无声、伸颈呼吸(一)治疗鸡呼吸道病的原则: 管理措施:增加湿度、改善环境、提高舍温1—2℃,通风除尘、降低氨气,帯鸡地面消毒、舍外环境消毒隔离病毒,降低应激等。 用药原则:缓解症状控制死亡、提升免疫力、抗菌消炎、消除病原、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二)鸡呼吸道病防治方案 1、临床上表现:甩鼻子——“打喷”、“咻咻”叫(几乎所有的鸡呼吸道病感染前期都会出现此症状)时的治疗。 治疗方案:“玄蓝”每瓶兑水300斤中午12:00一次性投服“曼呼轻” 每瓶兑水600斤下午6:00—8:00一次性饮水 方案分析 :应激以及疫苗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的原因是有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或丧失,所以,在疫苗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不能做出正常反应,不能产生抗体,抗病能力下降,导致呼吸道粘膜受损不能正常修复,支原体及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顽固的呼吸道病。 关注 :在莒南经销商技术研讨会议上,部分经销商朋友提出:用“曼呼轻”就能控制呼吸道,为什么还要同时使用“玄蓝”呢?”山东家禽研究所孙教授给大家解释:“曼呼轻”可以治疗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但是,当前大环境造成的高感染压力,以及众多的免疫抑制因素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导致呼吸道疾病高发、频发,易反复。如果此时的呼吸道疾病不能彻底治愈,一旦反复,很快鸡群就会出现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所以,要想到用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提升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建立一个坚强的免疫屏障,杜绝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玄蓝”含有大量的免疫调节因子、功能激活因子、排毒因子,能全面提升免疫力、祛除病根,两个结合才能彻底治愈呼吸道疾病,不反复!” 预防方案: A、疫苗应激:做疫苗前3天:“沃强”饮水600斤/袋,一天一次连用三天。 方案分析:疫苗免疫后引起的呼吸道病是因为机体有免疫抑制因素引起的,所以,解除免疫抑制是预防此病的关键。“沃强”富含黄芪、防风、白术等,能够快速解除免疫抑制、提升免疫力,并且能够快速产生抗体,提高抗体含量,预防应激性呼吸道病的发生。 B、其它应激:减少应激因素,加强饲养管理。有强烈应激前后添加:“亿民速补”。 方案分析:一旦应激发生,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异常,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抗病能力下降,病菌顺利入侵导致粘膜上皮细胞受损;应激造成维生素类不能正常合成吸收,不能及时修复受损粘膜。所以应激能“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亿民速补”由维生素、氨基酸等组成的蛋鸡专用营养添加剂,配方科学,含量充足,能满足蛋鸡产蛋期与生长期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产蛋率,延长和维持产蛋高峰期、改善蛋壳颜色,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本品还能促进钙、磷吸收,提高蛋壳厚度,降低破蛋率。 2、临床上表现:咳嗽,出现“咔咔”声(绝大多数呼吸道疾病会出现此症状)时的治疗。 治疗方案: “温尔辛”+“曼呼轻”+“亿民速补” 方案分析: 出现“咔咔”时,是病毒感染初期,刚刚侵害上呼吸道,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肿胀,轻微炎症,病毒打开了呼吸道的“大门”,支原体、大肠杆菌、副嗜血杆菌(鼻炎)等会很快进入,引起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治疗原则以提升免疫力、抗病毒、消炎,防止继发感染,提高采食量、恢复生产性能为主。 “温尔辛”含有金银花、黄芩、连翘等,可以提升免疫力、抗病毒; “曼呼轻”针对多病因引起的家禽甩鼻、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亿民速补”是最新一代激活器官和促进消化吸收的小肽类产品,能够快速恢复食欲,增加生长和增蛋,避免出现病后不长和产蛋下降的现象。

由鸡败血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又称鸡败血霉形体病、鸡败血支原体病,其病原是败血霉形体。它可感染鸡和火鸡等家禽。各种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但以寒冬和早春最为严重。全年各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冬及早春最为严重。如单纯败血霉形体感染,一般只有轻度呼吸道症状,此时的发病率高,但死亡一般只有10%~30%。本病在老疫区和老鸡场(舍)常呈隐性经过。患本病后,由于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而使肉用仔鸡饲养期延长,带来饲料报酬下降,药物消耗增多等,使养鸡成本大大增加。同时,本病还可使产蛋鸡群的产蛋率下降io%~40%,种蛋孵化率下降10 %~20%弱雏也相应增加约10%。主要症状 表现流鼻涕、咳嗽、窦炎、结膜炎及气囊炎,呼吸时有罗音,生长停滞。直接死亡率与治疗、护理有很大关系,—在10%~30%,如有并发感染,则死亡率更高。

鸡慢性呼吸道病(临床上简称慢呼),病原鸡败血霉形体又称鸡毒支原体。临床表现为呼吸道啰音、咳嗽、打呼噜、流鼻涕和气囊炎。是当前养鸡的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病,流行广泛,损失严重。病原体培养要求高,必须在猪、鸡、马血清培养基上培养,但对消毒药抵抗力不高,一般消毒药即可将其杀死。(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感染鸡与火鸡、不同品种和年龄的鸡都可发生,野鸡、珍珠鸡、鹌鹑、孔雀、鸭、鹅等也可感染。鸡4~8周龄最易感,火鸡5~16周龄易感。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主要传染源,被污染的空气、飞沫、灰尘、饲料、饮水等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接触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本病另一重要传播方式,交配传播和经被污染的蛋传播,这种蛋在孵化4~21日龄时出现死胎或孵出弱雏,弱雏又可成为带菌的传染源。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季节多发,鸡舍潮湿、通风不良、过分拥挤以及运输、免疫接种等均可诱发和加剧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本病在许多地区的发病率在20%~70%不等,病死率在20%~30%不等,当其与大肠杆菌并发或继发时,往往死亡率大大加重。种鸡隐性带菌可使本病在许多鸡场代代相传,长期不能止息。(2)临床症状本病多呈慢性经过,幼鸡发病症状较重,表现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频频摇头、打喷嚏、咳嗽、眼结膜炎,当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时,则有呼吸啰音(打呼噜声);后期鼻腔和眶下窦与渗出物堵塞,引起眼睑肿胀,如继发大肠杆菌,则出现厌食和拉稀。(3)病理变化剖检可见到鼻腔、气管、支气管含有混浊的黏稠渗出物,气囊炎症的可见到混浊和气囊壁增厚,严重的有干酪样渗出物。混合感染的病例可见到呼吸道黏膜水肿、充血、增厚,窦腔内充满黏液或干酪样渗出物,并波及到肺和气囊,气囊有干酪样渗出物附着,可波及到腹腔气囊。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可见到纤维素心包炎和肝周炎。(4)实验室诊断本病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一般可以做出诊断,实验室常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来诊断。其中血清平板凝集试验广泛地用于鸡场本病的监测。(5)防控要点①加强检疫,防止病的传入在引进种禽、苗禽、种蛋时,应加强检疫,必须从确无本病的禽场引进,杜绝病的传入。②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的发生从饲养密度、通风、温度、湿度、卫生消毒等方面严格消除发病诱因,幼禽到2~4月龄时,定期用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淘汰阳性反应者,消灭污染源。③净化种鸡场收集种蛋前,全部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必须是无阳性反应者才能留作种用禽。定期用敏感抗生素处理种禽,降低种禽支原体带菌率。种蛋入孵之前在~红霉素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或同期用45℃经14小时处理种蛋,减少和消灭蛋中的支原体,降低种蛋的污染率。④免疫接种目前普遍使用的是F株弱毒苗和油乳灭活苗,效果较好,能防止本病的发生。⑤药物防治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壮观霉素、林可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本病都有一定疗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饮水、拌料、肌注等途径给药。

关于慢性呼吸病的毕业论文

5.长期氧疗的好处,改善氧疗的依从性 好处:(1) 缓解神经疲劳、放松身心、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工作效率。(2) 改善大脑供氧状况,调节脑神经系统功能,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3) 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衰老、增强新陈代谢。(4) 减轻低氧血症,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5)缓解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减轻红细胞增多症,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右心室负担,延缓肺心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氧疗前肺动脉压平均每年增加,氧疗后几年里75%的患者的肺动脉压逐渐下降,每年下降[10](6) 吸氧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改善通气功能障碍。(7)、 改善患者体质,改善睡眠和大脑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8) 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长生命。(9) 减少住院次数,节约医疗费用。 在长期的氧疗护理中发现,对氧疗知识缺乏的患者有不遵医行为具体原因有:舒适的改变、不愿长时间受约束、对吸氧产生恐惧心理、经济原因、认为吸氧作用不大、在吸氧流速上与临近病员攀比[11],对以上原因护士要加强健康宣教力度,勤巡视病房,多观察,使氧疗顺利进行。 6.评估长期氧疗的有效性 病员情况 在氧疗过程中要观察精神和神志的变化、紫绀和皮肤的变化、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血压和周围循环的变化、眼球结膜水肿情况、注意是否有喘憋和进行性呼吸困难。根据病情监测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可采用耳测氧计测定SaO2、经皮测定氧和CO2分压、监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等。 氧气装置情况 检查氧气导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每日更换湿化瓶及湿化液,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7.出院指导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需要长期氧疗的患者多数是年老体弱,护士要嘱咐患者平时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室内要定时通风换气。 务必戒烟 吸烟可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对肺功能损害轻重决定于吸入肺内的烟雾量及烟雾进入肺内的深度,而咳痰症状的发生为烟雾微粒在气道沉积导 致尼古丁大量摄入所致。戒烟能明显减低吸烟相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减轻肺功能下降程度,提高运动耐受性。戒烟后第一年内肺功能受损速度能有明显减慢,以后逐年减慢,戒烟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延迟15-20年[12] 适当的练习呼吸体操 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呼吸体操的锻炼,增加肺功能的耐受性。 8.定期家庭访视 指导氧疗患者正确使用氧疗装置,说明长期吸氧的重要性,以提高用氧的依从性。指导氧疗装置的消毒。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医疗条件嘱咐患者每月或3个月到门诊随诊1次,观察症状、体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及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等。在欧美等国家,有指定的氧疗机构,对氧疗的患者开氧疗处方,氧疗过程中有医务人员进行随访,同时重视医务人员的教育,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调整吸氧流量和吸氧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定期随访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等指标,判断氧疗的效果,并将血氧饱和度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手段,成为长期氧疗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参考文献 1. 陈萍,赵海涛,氧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3):137-138 2. 周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保健,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5,7(3):114-116 3. 邢丽娜、孙滨、刘丹,家庭氧疗初步探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4,28(16):484-486 4. 张岚、杭小华、贾东梅,COPD患者缓解期长期家庭氧疗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25-27 5.金奕,孟宝珍,曹文眉,等三种吸氧方式对心肺疾患患者氧疗效果的临床研究,天津护理.1999,7(2):1-2 6.石敏、刘景.氧气吸入疗法的进展.中华护理杂志.(3):137-139 7.朱萍,消除吸氧噪音方法. 8.李敏、莫桦、许晨,氧气湿化瓶改进及应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27(1):106-107 9.刁尚芝、赵洪全、高瑞英,等。介绍一种医用电子温控氧气湿化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62 10.顾月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长期氧疗.医师进修杂志.2000,23(4):53-55 11.葛敏,氧气疗法的研究及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247-248 12.王悦虹、蔡映云,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不断发展,研究成果论文也越来越多。以下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以供参考,欢迎借鉴阅读。

论文题目: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近3年我院收治的56例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占同期小儿肺炎的(56/186),婴儿占。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100%),鼻翼扇动(),三凹征(100%),紫绀(),烦躁(),发热(),呼吸和心率增快,两肺均可闻及中细湿啰音(100%)和肝脏肿大 (100%)等。在使用抗生素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西地兰和多巴胺、酚妥拉明等药物,56例心力衰竭都迅速控制并完全纠正,心力衰竭纠正平均时间 d,最长3 d,肺炎治愈率为,好转率为,无死亡患儿,平均住院天数 d。结论 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属于重症肺炎范畴,病情变化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联合治疗是关键。

关键词: 小儿肺炎;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婴幼儿死于肺炎,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简称心力衰竭)属重症肺炎范畴,预后的危险性较普通肺炎有所增加,是儿科危重症[1]。现将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56例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符合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诊断的56例患儿,其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1个月~3岁,1~3个月17 例,6个月11例,9个月9例,12个月6例,3岁13例,≤12个月43例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0例,Ⅱ度营养不良4例,腹泻轻度脱水4 例,低钙血症3例,中毒性脑病7例,败血症1例,脓气胸1例,呼吸衰竭2例。入院时伴有心力衰竭37例,入院后不久出现心力衰竭19例。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56例(100%),鼻翼扇动38例(),三凹征56例(100%),紫绀48例(),烦躁42例(),精神差 23例(),发热46例(),其中36℃~37℃ 10例、~℃ 28例、~40℃ 8例。脉博110者4例()。血白细胞20×109/L者5例()。中性分类者44例()。心肌酶学检查: CK升高25例()、CK-MB升高25例()、LDH升高25例(),α-HBDH升高40例(),AST升高35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无ST-T改变。胸部X线检查:56例(100%)均示小片絮状阴影(右肺23例、 左肺2例、两肺31例),心影增大5例()。

治疗 ①采用综合疗法,除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吸氧或高频喷射通气、镇静、退热、支持疗法外,抗感染用三联抗生素,中毒性脑病给予降颅压治疗。纠正心力衰竭用西地兰(用量2岁 mg/kg,首剂用1/2量,必需时隔6~8 h再用1/4量,第2天后不用维持量)、氨茶碱(3~5 mg/kg)静脉滴注、速尿(lmg/(kg?次),1次/4~6 h)、德沙美松( mg/kg)及5%碳酸氢钠(3~5 ml/kg)静滴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多巴胺5 μg/(kg?min)联合小剂量酚妥拉明5 μg/(kg?min)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用微量输液器控制时间匀速输入;②疗效标准:按给药后计时,喘憋缓解,紫绀消失,心力衰竭纠正均按症状缓解及心力衰竭纠正后24 h内无复现者为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胸透、血常规均正常;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或减轻,心力衰竭纠正,胸透肺部阴影仍未吸收,血常规正常或异常。

2 结果

56例的心力衰竭都迅速控制并完全纠正,心力衰竭纠正平均时间 d,最长3 d,其中33例用西地兰1次,20例用2次,2例用3次,无一例用维持量,无洋地黄毒副反应发生。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用药时间为3~5 d,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肺炎治愈49例(),好转(自动出院)7例,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天数 d。

3 讨论

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属于重症肺炎范畴,我科近3年来收治56例,占同期小儿肺炎的(56/186),56例中婴儿18例占,与文献报告相似。目前认为重症肺炎除微生物的直接侵害外,更重要的是微生物及其蛋白质或脂质产物启动了自身免疫系统参与调控的一系列生物连锁反应,涉及补体系统、凝血系统和炎症的释放等,临床表现为微循环障碍和微血栓形成[3]。此外婴儿的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黏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肺组织发育差、肺泡小、数量少、血管、血质丰富,易发生肺部感染,从而妨碍通气与气体交换,易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4-5]。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是由于感染使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发生炎症,黏膜水肿,泡壁充血,泡腔充满炎性渗出物,阻碍通气和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和CO2潴留。低氧血症引起的酸中毒,可干扰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对钾、钠离子的交换,引起肺小动脉痉挛,致肺动脉高压。使回流右心血液受阻,体循环淤血,影响心输出量,加重心力衰竭。

婴幼儿重度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病情变化快,极易导致患儿死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诊治的关键[6]。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与严重肺炎本身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均有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及烦躁不安,但前者是由于血动力学变化,心室容量负荷增加造成肺静脉压增高,肺淤血肺水肿引起,后者则由于肺泡炎性变引起肺泡浆液渗出所致。目前国内已广泛开展无创性心功能测定,如心脏收缩时间间期和舒张时间间期测定、心搏出量测定、心脏及大血管径线测定、心瓣膜流速测定、核素心室造影和核听诊器检查、血液内分泌变化测定来诊断肺炎并发心力衰竭,但在基层医院受条件所限,仍只能以临床症状和体征指标来诊断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本组资料显示,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除有较明显的紫绀、鼻翼扇动、呼吸困难、三凹征、烦躁、肺湿啰音外,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加≥160次 /min,呼吸增快≥60次/min,肝肿大右肋下≥3 cm,与文献所述相似[5]。心脏扩大和奔马律无疑是心力衰竭一项重要的诊断指标,但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大多数都不明显,加上肺气肿和肺实质病变因素的影响,往往是很难从体征上得到证实,本组仅有的患儿出现奔马律。

也因肺部啰音的影响,心音低或听不清,因此心音低钝一项仅供参考。肺炎并发心力衰竭主要为右心力衰竭,但本组患儿发生下肢水肿仅,这可能与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发生快,病程短有关。因此提示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应以原发病症状加重、心率呼吸增快和肝肿大三者同时存在为主要指标,对患肺炎的婴幼儿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上述表现即应考虑合并心力衰竭,及时治疗,以迅速控制心力衰竭,防止病情恶化。对于并发心力衰竭的'治疗,多数学者主张在抗感染、吸氧、镇静的基础上抗心力衰竭治疗。本组资料表明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大多为肺部炎症、发热、血白细胞及中性分类升高明显,用三联抗生素治疗,治愈17例,好转7例,无死亡病例,说明迅速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十分重要。由于小儿的心肌细胞浆网量少,钙诱导离子释放的功能尚未成熟。心肌收缩蛋白对钙的敏感性随发育而增高,小儿心肌收缩力的储备有限,心肌的顺应性也较差。

因此,在应用洋地黄制剂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要偏小,选用地高辛或西地兰,尽量不用毒性大的毒毛旋花子甙K。本组入院时伴有心力衰竭37例,入院后不久出现心力衰竭19 例,提示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大多急而重,进展快,宜采用速效强心药。本组采用西地兰54例,仅用1~2次西地兰即使心力衰竭迅速控制,说明西地兰仍是目前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药物,与氨茶碱配合,具有迅速控制心力衰竭,不必用维持量,从而减少西地兰用量进而减少洋地黄毒副反应发生的优点。

多巴胺是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心肌β1-受体与腺苷酸环化酶(AC)系统耦联,激活AC,使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升高,加强心肌收缩力 [7]。小剂量多巴胺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使外周血管阻力减小,心输出量增加。酚妥拉明[8]是a受体阻滞剂,能直接扩张小动脉有效降低肺动脉压,起效快,达峰时间短,适宜剂量既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又能避免不良反应,静脉给药最佳剂量为5 μg/(kg?min),每次给药总量为015~110 mg/kg。因而两药联用剂量均选择5 μg/(kg?min),在使用了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又避免了副作用的产生,特别强调的是输入过程必须用微量输入器控制速度以确保剂量匀速进入。确保安全性和剂量使用的正确性,本组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组病例观察二者联合应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配合洋地黄类药物发生强心作用快且强,无任何副作用,适合于基层儿科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马沛然,黄磊.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的诊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9):1207-1207.

[2] 于瑞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进展.河北医药,2002,24(6):514-515.

[3] 杨峰,李翠萍.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106例诊治分析.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21(2):166-167.

[4] 王俊,杨柏松,韩晓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3,9(9):540-541.

[5] 陆樱.小儿肺炎并心力衰竭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2(3):481-482.

[6] 李志岚.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94-96.

[7] 赵甬,吴云琴,盛瑶.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早期干预小儿重症肺炎预防心力衰竭58例.医药导报,2007,26(12):1463-1464.

[8] 苏小奇.酚妥拉明治疗33例婴幼儿肺炎心力衰竭临床分析.华夏医学,2007,20(3):44-45.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 论文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做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在医生支配下执行医嘱,完成治疗计划,是从属型医护关系。护士对病人态度是不善交流,不听取意见,让病人绝对服从医护人员,是服从型护患关系,这样发展下去,只有被社会淘汰,适应不了21世纪社会的需要。为了适应现今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自己的观点,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已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现将我在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 新趋势下的护理工作 21世纪即将来临,社会变革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服务范围拓宽,人们不仅注意防病、治病,还注重卫生保健。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要,病房实施整体护理,医院开设"家庭病房"、"点名服务"、"精神心理咨询"、"社医服务"等项目。 国外对病人进行护理,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与健康科学院袁剑博士在80年代将整体护理引入我国,迅速在全国范围引起强烈反响。 整体护理是继功能制、责任制护理之后一种新型、科学护理模式,对病人的护理是连续性、系统性。包括病人入院、出院、出院后保健指导,纳入护理日程,病历资料,出院后随访工作,都输入电脑,为病人身心提供方便。 2 护理人员如何适应整体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素质,还应有高度责任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健康观念转变,新的医学模式对护理发展影响深远,促进人们思维方式改变,所以护理人员应有心理学、社交学、论理学等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使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CT等先进仪器,有效地达到抢救危重病人的目的,从而提高诊断、治疗和护理技术水平。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护理及护理诊断过程指导护理活动,护理人员主动观察病情变化,独立解决问题,这样看到自身价值,增加过做责任心和职业自豪感。 护士在多元化场合中,应当充当不同角色,病人不论在医院、在家里就医,由于文化、社会环境、信念不同,对健康有不同认识和需要,护理范围和场所不断扩大,从医院走向社区、家庭等,不是床边护理提供者,还可能是心理咨询者,教育者等多方位角色。 3 改变医护和护患关系 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摆脱了常规护理方式,护士的责任心得到加强,时时刻刻以病人利益为最高准则,以病人问题为目的,医护主动交流自己看法,共同分析病情。护士充分了解病人的需要,对待病人热情、周到,耐心解答病人提出问题及有关疾病知识,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 4 良好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在经济市场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处于搞活经济初期,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除医护人员的技术和态度外,职业道德影响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等重要。医护人员在整个医疗服务中承担医疗责任,又承担救死扶伤重任。每救活或治愈一个患者,创造经济价值很可能是医护人员几位,而直接为医院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同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直接影响医院声誉,带来了社会效益。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在当今社会中发生变化,改变过去无偿服务,成为现今有偿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养成处处为病人着想,尽职尽责,坚持"病人第一、服务第一"宗旨,扩大服务对象,只有优质服务,优势技术,才能在经济市场中站稳。

一般有这么几种,1、搜集病例,查文献,资料分析,统计学处理,讨论,结论。2、个例报道,查文献,病例分析,讨论,结论。这两种是最易常见的方法。谢谢

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论文

小宝宝要提倡母乳喂养,孩子大一点的时候要合理安排膳食,人是铁,饭是钢,要宝宝长得好,必须从食物当中摄入各种身体所必须要的营养素。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通常是由于婴幼儿急性感染上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或侵入的细菌、病毒毒力较强,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如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必须重视感冒,所以也应积极预防感冒。主要措施是在冬春季节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让孩子远离拥挤、肮脏、封闭的场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 "感冒",是指鼻、咽、扁桃体和咽喉部的感染性疾病。如局部炎症特别突出,按炎症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多为病毒,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也有支原体感染。

感冒后容易生病在感冒后,它通过病人咳嗽和打喷嚏的飞沫传播,特别是病人在打喷嚏时飞沫以每秒103米的速度向四周传播,身边的人,很容易被传染上,而且病毒本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广泛附着在墙壁、衣服和手上,当健康人的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就会趁虚而入,引起疾病。感冒早期咳嗽是干咳,晚期咳嗽可咳出黄白痰。

咳嗽会使呼吸道分泌物如痰液被冲出体外。如果孩子感冒后不咳嗽,呼吸道分泌物就不能排出体外,就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咳嗽不一定是感冒,其他疾病也可以咳嗽,如:百日咳、气管异物、过敏性咳嗽、急性喉炎等。因此,当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带孩子去医院。家长要认识到,发热是人体的抗感染机制之一,发热时各种免疫功能(即人体抵抗力)指标均优于正常体温,所以发热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但高烧往往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能量消耗过大、食欲不振、疲劳、全身不适等,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3岁的儿童,有可能发生高烧惊厥。

宝宝急性呼吸道感染就是呼吸道出现了一些炎症,这个时候应该带宝宝去及时就医,一般春季的时候容易呼吸道感染,出门的时候尽量给宝宝带上口罩,注意卫生

第三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为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病。婴幼儿期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及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毛细支气管可同时受累。 一、病因: 多由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主要为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风疹病毒等。较常见的细菌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沙门氏菌属和白喉杆菌等。此外气温突变,空气污浊、小儿呼吸道解剖及生理特点、过敏因素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均为本病诱因。 二、临床表现:临床有各种类型的表现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常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多为呼吸道病毒所致,发病可急可缓,早期表现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状,如流涕、干咳。2-3天后咳嗽逐渐加剧,伴分泌物增多,初为白色粘痰,后可为脓性痰。发热可有可无,热度高低不现。儿童可诉有头痛、胸痛、疲乏。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病程约5-10天,也有持续3周左右。 肺部体征:早期呼吸音可正常。如气管病变为主,仅呼吸音粗糙;支气管病变为主,则在胸背中下部可听到干性及中粗湿罗音,且随体位及咳嗽而改变。有时也可听到呼气音延长高音调哮鸣音。为分泌物增多,管腔粘膜充血、水肿使气管变窄之故。 (二)喘息性支气管炎(Asthmatic Brouchifis) 目前对该病是否为一种独立疾病仍存在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认为可考虑为婴儿支气管哮喘或轻型小儿支气管哮喘,另部分学者认为由于该病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多数存在自然缓解的可能,故认为仍沿用此诊断名称为恰当。国内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几次讨论,从临床和预后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为独立性疾病。 本病可因多种原因及诱因所致,如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不易咳出,剌激平滑肌产生支气管痉挛而引起喘鸣。其临床特点:1.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2.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发热常为低→中度,肺部可听到较多中粗湿史音,不固定,伴喘鸣;3.喘息一般无明显发作,非突发突止,喘鸣声很大,但呼吸困难不明显,一般无喘憋;4.有一定的复发性,大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大多数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复发次数减少,于4-5岁前痊愈。部分病例在数年后可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 (三)复发性支气管炎 临床上有些支气管炎患儿,有明显反复发作史,每月发作1次以上,每年发作多达4次以上。临床表现如急性支气管炎症状,经过抗感染、祛痰、止咳等治疗后好转,但易复发。至5-6岁后渐见缓解。致病原检查多为病毒感染,亦不能排除过敏、体质及环境等因素。部分病例可发展成慢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急性支气管感染时,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或正常,偶有肺门阴影增浓。

这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最终会导致宝宝发烧,可能会导致扁桃体炎,可能会导致咽炎,一定要让孩子多喝水,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也要让宝宝多休息。

呼吸科慢病管理论文

慢病管理是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连续监测,评估与综合干预管理的医学行为及过程,通俗点来说,就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早发现、早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高血压、高血压、高血脂这一类三高病就是慢性病的典型代表。怎样实行慢病管理主要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预防,二是控制。预防即为在慢病发作之前或者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就积极采取措施,调整生活习惯。至于治疗,虽然慢病重症患者必须依靠药物调节才能维持日常生活,但是大多数的轻症或者普通症状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习惯调整,也是完全可以把药物减下来的。借助于三诺分钟诊所进行慢病管理,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慢性病带来的严重后果。

篇名。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慢性病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应该选择篇名检索项。简单的说就是一篇文章的题目。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保持前后完整,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篇”。

目前来说,专业的社区养老慢病管理做的比较好,而居家养老养老相对来说不那么专业,对慢病管理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事实上,老人们都由于年纪大了,身体机能有所退化,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慢性疾病的。自己在家养老,或者由保姆照顾,或者是由子女照顾,往往会得过且过,不太当回事,经常是等到症状出来了,明显了,才会开始重视,开始去医院治疗。对老人来说,选择泰康之家养老社区这样的专业化养老社区,其实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专业的护理师和管家会定期给老人体检,社区医院的医师也会定期上门咨询情况,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中医馆困境在慢病时代迎来最佳突破时机! 传统中医馆模式,在行业竞争下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很多最后沦为“为专家 打工”; 医馆老患者随着专家的离去或多点执业不断流失或被分割,医馆新流量后劲 不足; 在技术服务上,依赖专家或缺少特色,市场同质化严重,导致医馆抗击打能 力弱;经营成本越来越高,持续盈利或激增盈利能力缺失,医馆规模难扩充,连锁 艰难; 受互联网或人工智能“冲击”,中医业态在不断发生改变,如何融合才能不 被淘汰;这一系列困扰传统中医馆发展的难题,在慢病时代迎来最佳突破时机,慢病 管理是传统医馆破茧成蝶再发展的最适解决方案! 中医 慢病管理医学新模式,正是依托标准化的技术与服务模型及慢病 管理云平台,解决中医馆模式旧、流量少、专家缺、盈利差的发展瓶颈提供新思 路! 中国的“ 健康法则”所有的疾病只有一种,那就是机体阴阳失衡,出现阴阳失衡有两大原因,即 内因(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和外因(风、寒、暑、湿、 燥、火——六淫),恢复阴阳平衡有六大途径——中药、药膳、经络、导引、情 志、风水。 慢性病的发病原因不是单一的某个系统、某个器官有毛病,而是多个部位共 同的作用。在发病过程中,要调动全身各系统来修复。比如慢性胃炎不仅跟胃有 关,还跟肝功能、肠道有关。所以,人的慢性疾病就是多系统功能紊乱在单一器官的外在表现。西医将人看成是各个零件的组合,把人分割看成是各个零部件, 哪个部位坏了就换掉、切掉,这样的方式很直接,但不是对所有的情况都有效。 而且慢性病长期服用西药,对肝肾伤害较大,有些药还会上瘾。最终甚至会导致 并发症和多发症,有提前结束生命的可能。 中医在慢病管理中独具优势 中医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环境也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五脏六腑就是这个整体观的中心。人体的病理也正是以 五脏为中心的,就是人体的外在病变,都是五脏病变所导致的。中医在诊疗的时 候考虑的不是某一个部位或者是器官,而是以整体性的全局观入手,自然解决慢 性疾病就更有效果。说到底,西医是看人的病;而中医是看病的人。 如果能通过现代化数字中医诊断设备进行健康状态辨识和慢病辨证,科学指 导养生及中医特色技术健康干预,既遵循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同时 又具备操作流程清晰、数据易于整合管理、中医特色突出、干预科学有效的价值 优势,可全面满足和支撑各类型健康管理机构的需要。 中医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小犀牛健康管理系统将“中医”的理念和特色完美融合到现代健康管理系统 中,有效服务于有健康需求的各类人群,就需要全方位匹配的解决方案才能支撑。 从有效准确的中医体质辨识和四诊合参的脏腑健康状态辨识,再到个体化的养生调理方案,包括食疗、经络、药膳、膏方、草本、香疗、情志等等生活各方位的 调理养护,同时可支持动态随访和个体化健康咨按需推送和查询。 小犀牛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1、建立个体中医健康档案 平台通过终端的健康云管理系统,完成基本用户信息录入以及体质辨识问卷 及舌脉诊信息采集,存储并上传至各健康管理机构专属的云端服务器。 2、 个体中医体质辨识 平台云端服务器接受到终端传输来的体质辨识问卷及各项中医相关数据,四 诊合参,自动辨识出检测用户的中医体质类型,包括是否平和质或偏颇质、偏颇 倾向,同时以柱状图示和具体数据来呈现辨识结果。 3、 个体脏腑健康状态辨识平台云端服务器接受到终端传输来的舌脉检测相关数据,自动生成该检测用 户的脏腑健康状态报告,包括舌/脉的单诊分析、舌象健康状态图、脉象亚健康 分析、综合体质辨识,脏腑辨证分析以及健康状态的各种量化评估和图示分析等等。 4、 中医养生方案库 平台针对每个用户健康辨识结果云端服务器自动从海量数据库养生方案方 阵中提取出相应的养生方案,这个方案主要针对体质的偏颇状进行调节,如痰湿 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等,以茶饮、汤包、药浴和导引等简易有效方法为主,并根据四季的变换提供适合当季的调养方式,用户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或应 用,从而改善健康状况。5、 中医干预方案库 平台云端服务器在根据健康状态辨识报告给出养生方案报告的同时,还会从 海量数据库干预方案方阵中提取出一份相应的干预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针对一 些常见的亚健康症状,如便秘、失眠、耳鸣、健忘、尿频、咳喘、脾胃不适、腰 膝疼痛不适、免疫力下降等等,以经络调理为主,如艾灸、拔罐、刮痧、耳穴、 穴位敷贴等无创伤的方法。 6、 个体化体质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包 个体化养生方案和干预方案分别以体质调养管理包和慢病经络调理管理包 的形式出现,健康管理师可从自动生成服务包中提供的众多养生调理方案里选取 适合用户的方案,并可根据用户健康状态自行拟定其他中医方案,另外生成健康 管理师指导建议,可提供如膏方、药膳、中医本草或者健康管理机构自有的一些 特色中医疗法。 7、 治未病大数据挖掘系统 融合机器学习、模式识别、高性能计算等学科知识,分析海量数据,挖掘潜 在规律。 小犀牛健康管理理系统是为中医健康管理及治未病科研量身定制的数据挖 掘平台,从海量数据中揭示深层次、隐含的信息和规律,通过表格、图形直观呈现,为治未病科研及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比如体质分布概况特定生活习惯对 体质的差异性分析、体质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生活习惯与体质偏颇的关系分析、 基于舌面脉特征和体质特点的聚类分析等。8、 数据管理功能 平台还拥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可提供个体中医健康档案管理,个人历次 健康状态对比分析,养生干预效果量化评估。另外对于医疗健康服务机构的工作 量统计和重点人群的统计也非常方便。此外还拥有智能手机个人健康信息查询, 以及企业健康咨询推送等等。 9、 智能移动健康管家服务 医疗机构或健康管理机构可从云端下载或调取健康辨识报告传送给用户,根 据用户个人体质健康状态推送各类健康相关资讯,用户自己也可以随时了解和学 习,健康价值更高! 小犀牛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就是将祖国医学“治未病”“整体观念”、“辨证 论治”的核心思想,完美结合到现代健康管理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对各类有健康 管理需求的人群进行中医的全面信息采集、监测、分析、评估,以维护和改善个 体和群体健康为目的,对每个不同个体给予针对性的中医健康咨询指导、衣食住 行之养生建议,同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中医相关的各种干预,以期达到“五脏 安、经络通、气血和、百岁康”的养生调理愿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