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综述投稿最快见刊的期刊:《当代医学》、《医学检验与临床》、《预防医学》、《实验与检验医学》、《循证医学》。
1、《当代医学》
1994年4月创刊,旬刊。以各级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各科,通过形式多样的栏目,帮助读者及时掌握医学新信息、新技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同时为我国医学学术的经验交流搭建平台,以促进我国医学科学发展为办刊宗旨。
2、《医学检验与临床》
1990年创刊,现已出刊30卷171期,共100万余万册。2002年以前以内部刊物发行,至2002年取得中国新闻出版总局国家正式刊号,正式面向全国发行。主要报道本专业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专论、论著、综述、实验研究等栏目为主。
3、《预防医学》
杂志创刊于1989年9月,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报道预防医学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栏目有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疾病控制、疾病监测、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管理和实验技术等。
4、《实验与检验医学》
1983年6月创刊,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实验及检验医学大型期刊。近年来,经过编委会与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术质量、业内影响逐年增强,近三年连续获得全国医学期刊协作网优秀期刊和江西省优秀科技期刊荣誉称号。
5、《循证医学》
杂志以广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者为读者对象,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医学的理念、方法及相关知识,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医学实践,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
1、《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CN:44-119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实用医学杂志》以临床实用为基础,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主要报道全国各地各级临床医生及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用性较强的临床经验、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办刊宗旨显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来菌、抗生系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
3、《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CN:61-1419/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眼科杂志》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
4、《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部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旬刊),是中国科技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CSCD期刊。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担任名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张阳德教授担任主编,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医学信息、动态方面的文章。设有论著、综述、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学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专栏。
5、《按摩与康复医学》
《按摩与康复医学》:ISSN:1008-1879,是康复医学期刊中很热门,也很不错的一本期刊,半月刊,审稿周期短,出刊速度快。
《按摩与康复医学》创刊于1985年,曾用名《按摩与导引》,是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管,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
在接触的很多职称论文发表作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作者都是临时抱佛脚类型的,6月份就需要用了,5月底找到我们说发表论文,说一周就要拿到刊物。稍微有点发表经验的作者都应该知道,即使您能赶上5月的末班车,从印刷到快递的时间也不够,您的职称评定也只能等到明年了,一年复一年,职称能等多少年呀!在这里对作者详细介绍一下职称论文发表需要准备的时间,以免耽误了您宝贵的时间。 省级、国家级期刊的职称论文发表需要提前6-12个月准备。 我们都知道,省级国家级别的刊物算是普刊,它也是职称发表的起跑线,相对来说,从期刊的选择到发表成功收到刊物的时间不需要很久,有些刊物快的话基本1-2个月左右就收到刊物了,慢点的话也就6个月左右,但是前提是你的论文已经通过审稿并确定版面了。这里还牵扯到论文的投稿数量问题,如果一个刊物虽然说是普刊,但是在业内的影响非常大,那么向其投稿的作者肯定不会少,这就需要作者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通知了。 核心期刊的职称论文发表需要提前12-24个月准备。 除了刚讲过的普刊准备时间因素外,如果您自己投稿核心期刊,那么时间方面更是不能用月份单位来形容了,即使是通过代理来投稿,也只是让您的论文更早的呈现在编辑面前,从审稿修改到录取至出刊也需要6-12个月左右。具体的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一个核心期刊的每期刊载量是有限的,这就犹如是一个独木桥,都想过去,但是木头只有一根。此时您就需要珍惜编辑看到您论文的机会,用大量的时间来提高自己论文的创新度和针对性,杂志社编辑那里论文如海,如果编辑连您的第一段都没看完就关闭了,可想而知,机会就是这么浪费的,即使编辑能读完您的论文,也不代表就通过,可能论文还需要修改和润色,这种情况也可能会重复的修改来达到要求,这样一去一来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如果您是自己投稿杂志社的话,+微医学协助写发收稿(anni30138)从排队审稿到确定录用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我们都不敢确定定版的时间,核心期刊的审稿修改通过时间更是长上加长。其中有很多因素的制约,投稿的作者太多,编辑部的人员不够,劣质论文太多,都是影响审稿效率的因素。 最后,大家应该知道职称论文发表需要提前多久准备了,我想提醒本文的读者,时间对于职称论文发表来说是相当珍贵的,多一次发表成功的机会就多了一份优势,不要等到天黑了才想起来作业没做完,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分享就到今天,评职称是医护人员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每天多了解点肯定是有一定好处的。 祝各位作者晋升成功!!!
医学类见刊快的杂志有:《中国伤残医学》、《中国乡村医药》、《山西医药杂志》、《齐鲁护理》、《检验医学与临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这几本都是半月刊,普刊和核心期刊都有。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
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影响因子为,载文量为14418,被引量为67035,下载量为227892。
相关信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被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收录期刊、《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收录期刊 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不是核心期刊
海峡药学
《海峡药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来源期刊。获奖情况:2006-2010年连续五年被主为福建省优秀期刊。 《海峡药学》主...
不是的。还没纳入核心目录当中。可另作选择。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抗生素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华西药学杂志
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 中国药理学通报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新药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 中国抗生素杂志1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3.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4. 中国药房 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6.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7. 华西药学杂志 2012版核心目录
季光,男,1968年8月生,汉族,江苏张家港市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 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所长。
季 光(教授、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省中医学会理事 通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擅长消化、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对慢性胃脘痛、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慢性咳嗽、喘症、肿瘤及其放化疗后副反应等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对高脂、高粘血症、高血压及糖代谢不良病症中医药治疗亦颇有心得。门诊时间:每周三下午专家3诊室、周六下午专家4诊室杨兆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针灸学会针法 灸法分会理事 江苏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兼南京针灸学会顾问 《针灸临床杂质》顾问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临床擅长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面瘫、肩周炎、网球肘、哮喘、慢性胃肠炎、男性不孕症、胆囊炎、胆结石、腰肌劳损、带状疱疹、痛经等。门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针灸科金 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曾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日本进行医学合作研究和讲学。擅长治疗肝炎、肝硬化、胆、胃肠疾病、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专家2诊室胡 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于治疗食道、肠胃、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心肝及老年病、男性病、妇科病、肿瘤、关节疾病和疑难杂症等。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 专家2诊室顾武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擅长肝炎、肝硬化、胆、胃肠疾病、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专家1诊室、周六下午专家2诊室
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提高许多酒店为了满足客人的多元化会提供多种专项服务而情侣入住可以选择情侣房里面的装修独特,气氛浪漫尤其是水床深受情侣喜爱但你们知道水床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吗今天跟大家来了解一下
我对专家的态度是:长期在一线临床的是好大夫,长期在学院讲课的是好教授,长期在领导岗位的是好干部。我们看病是看专家的手法,不是看谁的名气大。
从出版周期上可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从使用文字上可分为中文期刊、英文期刊、法文期刊等,从出版或编辑机构上可分为学术团体出版的期刊、政府机构出版的期刊、出版社或厂商出版的期刊;从载体形态以及文献加工程度上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按内容又可分为①学术、技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临床报告等原始文献。信息量大,情报价值高,是医学期刊的核心部分,如学报、纪年、会刊或会议录、汇刊、综述、进展、年鉴等。②快报性期刊,专门刊载有关最新科研成果的论文,预报将要发表的论文摘要。内容简洁,报道速度快。如各种快报、快讯等。西文快报性刊物常常带有通讯、短讯、通报等字样。③消息性期刊,一般刊载与学术机构或厂商企业有关的新闻消息,作为与社会(或机构的成员)之间保持联系的纽带,刊名中常带有新闻或快讯等字样。④资料性期刊,主要刊载实验数据、统计资料和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专门向用户报道各种数据和事实性情报,刊名中常带有数据、记事录等字样。⑤检索性期刊,供查找文献用,常带有文摘索引等字样。⑥译文、译报,介绍国外医学研究的刊物。⑦科普性期刊,主要以读者群为标准来划分的期刊,旨在普及医药卫生知识。
综合医学杂志:The LancetClinics系列(北美临床)肿瘤学领域杂志:Lancet Oncology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Cancer Treatment Reviews神经科学领域杂志:Lancet Neurology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Trends in Neurosciences免疫学领域杂志:Autoimmunity ReviewsTrends in Immunology心血管医学领域期刊:JAC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ACC-Cardiovascular Imaging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内分泌医学领域期刊: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TheTrends in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消化医学领域期刊:Gastroenter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呼吸领域期刊: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CHESTJournal of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基因领域期刊:Trends in Genetics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传染病领域期刊: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Trends in Parasitology以上是ClinicalKey收录的TOP医学期刊
周恩来总理故事:藏在周恩来钢纸箱中的秘密当年,周恩来总理有一只钢纸箱(钢纸是经特殊工艺处理的特种纸,多用做绝缘材料和隔热材料等),那是他在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时购买的。 从那以后,周恩来每次出国访问,都要随身带上这只钢纸箱,因为在这只钢纸箱里,一直隐藏着周恩来的一个重要秘密…… 1963年12月14日,周恩来出访埃及,下榻在开罗国宾馆。晚上9点多钟,一辆黑色轿车从宾馆驶了出来。聚集在门外的外国记者见是周恩来的专车,当即驾车追踪而去。 周恩来的专车开到了中国驻埃及大使馆,车门开了,从车内出来的是一位中等个头的男子。他下车时,手里拎着一只钢纸箱。认得那人的记者说,他是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但那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却没有人知道。 记者们带着疑问,又驱车赶回国宾馆,等待周恩来专车回来。成元功回来了,记者们也看清了,他手里拎的还是这只钢纸箱,还牢牢地上了锁? 钢纸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有人说,里面可能装有核按钮;有人说,里面装的是保密通讯工具;还有人说,箱子里装的是中国的核心机密材料! 这只钢纸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周恩来十分讲究仪容风度,他所穿的外套,件件都有棱有角、整洁干净,但是他的衬衣、衬裤都是穿破了再补、补过了再穿的,十分破旧。他出国访问期间,不便将这么破旧的衬衣拿出去给国宾馆洗衣房洗,而只能拿到我国大使馆,请人用手洗。送衣服的时候,成元功还要再三嘱咐:要轻轻地洗,否则用力过猛,衣服就碎了。 一次,有一位大使夫人实在看不下去,买来涤棉布,按周恩来衬衣的尺寸,给他做了两套衬衣。成元功忐忑不安地将这两套新衬衣拿到周恩来的面前,向他说明了新衣服的来历。周恩来浓眉紧锁,坚决让成元功将新衬衣退了回去。 周恩来出国访问,他的一言一行、一帽一鞋都在新闻媒体的“捕捉追踪”之中,如果稍有不慎,破衬衣被哪位记者发现了,也会给一些对我国不友好的国家制造口实:看,连他们的总理也穿这样破的衣服。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当然知道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于是,1954年从日内瓦买的这只钢纸箱就派上了用场。每天晚上,周恩来换下衬衣后,就由成元功把衣服装进箱子,送到大使馆,再把头一天洗好的衬衣装进箱子,加上锁带回国宾馆。这只箱子里装的不是什么国家高级机密,更不是什么核按钮,而是周恩来的旧衬衣。 这就是当年外国记者一直解不开的钢纸箱中的秘密。
通过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振兴关键在党。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我们需明确,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要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融入思想,化为实践,贯穿于各个方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大学生党员又是共产党员群体中的高素质、高文化、最年轻、最活跃的部分,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关乎科教兴国的大业,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作为一名医学生,学习十八大,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和精神。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庄严的使命。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谈谈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祖国卫生事业做贡献一(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认清形势,增强日常学习的热情。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更要更多的关注报告中对医学方面的政策或改革。十八大报告重点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我们同学一定要加强对党的最新理论的学习,发现其中的奥秘,理解在中国的国情大背景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毋庸置疑,目前有很多大学生对十八大报告中的一些术
发臭”的礼品 外交趣闻录 徐行舟 1960年,赫鲁晓夫率团出访印度尼西亚。他受到了主人的盛情款待。有一次,在印尼 的首都雅加达,主人们向贵宾们献上了一种奇特的食品——榴莲。当时苏加诺总统先咬了一 口,然后把榴莲递给了赫鲁晓夫。这时,赫鲁晓夫发现周围的人露出微笑并窃窃私语。显然 要有一件滑稽的事发生了。疑惑之间,赫鲁晓夫接过榴莲。突然,他闻到了一股恶臭,臭得 令人忍不住要呕吐。后来,赫鲁晓夫才明白了这种水果的可贵之处。于是,他决定给莫斯科 的同事们品尝一下这种名果。正好,莫斯科和雅加达刚刚通航。赫鲁晓夫便给在莫斯科的主 席团委员和侯补委员每人航寄了一份。飞机途经新德里和喀布尔,他也没有忘记他在印度和 阿富汗的朋友,吩咐给印度总理和阿富汗国王各带了一盒。 当赫鲁晓夫回到莫斯科时,他的同事们都表示感谢他的好意,但同时又指出,不知是由 于航班在路上延误了时间还是怎的,他寄回的东西烂掉了,而且臭不可闻,于是只好统统丢 掉。后来,收到赫鲁晓夫的榴莲的印度、阿富汗朋友也给了他同样内容的回答,只不过语言 更婉转一些罢了。 爱因斯坦的草稿 南兰 一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6岁了。他居住和工作在瑞士。 这一年里,爱因斯坦向一个科学报编辑部送交了一份薄薄的、蓝色的小册子——只有 36页。这就是他的论文“运动物体中产生的电动力学”,在这篇论文中他第一次阐述了他 那著名的相对论的最主要的原理。 二从这篇论文发表以来过去了30年,爱因斯坦已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了。1933年他就 开始流亡国外,因为他在德国的故乡被法西斯控制着。这时他迁居在美国的一个小城市里。 1936年,正是在西班牙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年代。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是一名战士,他只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明白法西斯意味着什 么……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都想去援助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在美国,人们组织了一 支部队想尽快地开赴西班牙前线,但没有足够的经费。这时,其中的一个人说:“我们去找 爱因斯坦吧,他一定会帮助我们的。”他的战友都赞同这个意见,于是这个年轻的反法西斯 战士就去见那位名闻全球的科学家。 在一间简朴的工作室里他和那位睿智的、平静的老人面对面坐着。 谈话是简短的。“我们有人,但是没有钱。” 爱因斯坦沉默着,抽着烟。 “而钱就意味着飞机、炸弹、汽车、汽油和战士的衣装,而这一切又意味着:西班牙的 自由。” “好吧,”爱因斯坦说,“我把我所有的财产都给你们,但是这并不多。”他站了起 来。 “不,”年轻人也站了起来,“我们不想要您的钱。把您的论文给我们,就是那篇‘运 动物体中产生的电动力学’。” 爱因斯坦注视着年轻人,他弄不懂,那篇过去的论文对西班牙战争会有什么用处。 “把那篇论文的原始草稿给我们吧。”年轻人要求说。 爱因斯坦明白了。反法西斯战士想把这篇草稿卖钱。“好主意!”爱因斯坦说,“遗憾 金 的是不可能,原始草稿不在这儿,它留在了德国……也许你们拿另外一篇去?” “不,我们只要这一篇,为此我们可以得到400万美元。”年轻人回答,“400万,真 的。” 爱因斯坦缄默良久,终于他说:“两天以后您再来吧。” 四年轻的反法西斯战士走了以后,爱因斯坦立即坐在桌前,开始从杂志上把那篇论文抄 下来。这是一件枯燥的工作,但是爱因斯坦干起来却高兴得像个孩子。他时常叫道:“又是 一颗炸弹。”或者“这简直是一整架飞机!” 两天以后反法西斯战士得到了爱因斯坦的草稿。很快就传来了他们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战 场上战斗的消息。 毕加索——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 《英语时文选读》 小工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死的时候是91岁。也许你要奇怪,为什么我们要把他叫做 “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呢?这是因为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 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 年轻人总是在探索新鲜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他们热心于试验,欢迎新鲜事 物。他们不安于现状,朝气勃勃,从不满足。 老年人总是怕变化,他们知道自己什么最拿手,宁愿把过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制,也不 冒失败的风险。 毕加索90岁时,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生活着。不安于现状,寻找新的思路和用新的表现 手法来运用他的艺术材料。 大多数画家在创造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当他们的作 品受到人们的欣赏时更是这样。随着艺术家的年岁增长,他们的绘画虽然也在变,可是变化 不会很大了。而毕加索却像一位终生没有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千方百计寻找完美 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他身上首先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那双睁大了的眼睛的眼神。美国著名女作家格屈露 德·斯特安在毕加索还年轻时就曾提到他那双如饥似渴的眼神,我们现在也可以从毕加索的 画像中看到这个眼神。毕加索在1906年给斯特安画了一张像,他是通过自己的记忆画了她 的脸的。看过这张画的人对毕加索说:这不像斯特安小姐本人。毕加索总是回答说:太遗憾 了,斯特安小姐必须设法使自己长得跟这张画一样才行呢。但是30年之后,斯特安说,在 她的画像中,只有毕加索给她画的那张,才把她的真正神貌画出来了。毕加索作画,不仅仅 用眼睛,而且用思想。 毕加索的画,有些色彩丰富、柔和、非常美丽,有些用黑色勾画出鲜明的轮廓,显得难 看、凶狠、古怪,但是这些画启发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更深刻。面对这些 画,我们不禁要问,毕加索看到了什么,使他画出这样的画来?我们开始观察在这些画的背 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成千上万种风格不同的画,有时他画事物的本来面貌,有时他似乎把 所画的事物掰成一块块的,并把碎片向你脸上扔来。他要求着一种权力,不仅把眼睛所能看 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且把我们的思想所感受到的也表现出来。 他一生始终抱着对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就像年轻时一样。 假如你喜欢欣赏画,不妨找些毕加索的画册,看看从他的画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回答者:太极90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9-21 19:45一代枭雄曹操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字孟德,小名阿瞒。曹操自幼机警,有胆识。东汉灵帝熹平三年任洛阳北部尉,入仕途后即与祖辈所从属的宦官集团针锋相对。董卓入朝专权,曹操拒绝他的拉拢,聚兵5000与各地豪强一样拥兵割据。后来曹操逼迫汉献帝迁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自任大将军,总揽军政。 曹操戎马一生,用兵灵活,擅长选将用将,治军严整,赏罚分明。有一件事可以鲜明地表现出曹操的这一面。有一次他的座骑受惊跑进了麦田,他当场割下头发代替脑袋以严肃军纪。 曹操好兵法,著有几十万字的兵书。他所著的《孙子略解》开创了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曹操"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崇。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 李政道是著名的华裔科学家。1926年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43年于江西联合中学毕业,就读浙江大学物理系,1944年转入西南联大,1946年 赴美留学,1953年至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56年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奖,1958年与杨振宁、吴健雄同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奖,并被授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荣誉博士学位,1984年回国参加第十六届中研院院士会议,1986年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并担任北京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 杨振宁是安徽省合肥人,1945年赴美,1948年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96年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尽管他们早已入了美籍,但当消息传来,中国人无不引以为骄傲。杨振宁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致辞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力于现代科学。" 回答者:fchlbc - 魔法学徒 一级 9-21 19:47发臭”的礼品 外交趣闻录 徐行舟 1960年,赫鲁晓夫率团出访印度尼西亚。他受到了主人的盛情款待。有一次,在印尼 的首都雅加达,主人们向贵宾们献上了一种奇特的食品——榴莲。当时苏加诺总统先咬了一 口,然后把榴莲递给了赫鲁晓夫。这时,赫鲁晓夫发现周围的人露出微笑并窃窃私语。显然 要有一件滑稽的事发生了。疑惑之间,赫鲁晓夫接过榴莲。突然,他闻到了一股恶臭,臭得 令人忍不住要呕吐。后来,赫鲁晓夫才明白了这种水果的可贵之处。于是,他决定给莫斯科 的同事们品尝一下这种名果。正好,莫斯科和雅加达刚刚通航。赫鲁晓夫便给在莫斯科的主 席团委员和侯补委员每人航寄了一份。飞机途经新德里和喀布尔,他也没有忘记他在印度和 阿富汗的朋友,吩咐给印度总理和阿富汗国王各带了一盒。 当赫鲁晓夫回到莫斯科时,他的同事们都表示感谢他的好意,但同时又指出,不知是由 于航班在路上延误了时间还是怎的,他寄回的东西烂掉了,而且臭不可闻,于是只好统统丢 掉。后来,收到赫鲁晓夫的榴莲的印度、阿富汗朋友也给了他同样内容的回答,只不过语言 更婉转一些罢了。 爱因斯坦的草稿 南兰 一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6岁了。他居住和工作在瑞士。 这一年里,爱因斯坦向一个科学报编辑部送交了一份薄薄的、蓝色的小册子——只有 36页。这就是他的论文“运动物体中产生的电动力学”,在这篇论文中他第一次阐述了他 那著名的相对论的最主要的原理。 二从这篇论文发表以来过去了30年,爱因斯坦已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了。1933年他就 开始流亡国外,因为他在德国的故乡被法西斯控制着。这时他迁居在美国的一个小城市里。 1936年,正是在西班牙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年代。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是一名战士,他只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明白法西斯意味着什 么……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都想去援助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在美国,人们组织了一 支部队想尽快地开赴西班牙前线,但没有足够的经费。这时,其中的一个人说:“我们去找 爱因斯坦吧,他一定会帮助我们的。”他的战友都赞同这个意见,于是这个年轻的反法西斯 战士就去见那位名闻全球的科学家。 在一间简朴的工作室里他和那位睿智的、平静的老人面对面坐着。 谈话是简短的。“我们有人,但是没有钱。” 爱因斯坦沉默着,抽着烟。 “而钱就意味着飞机、炸弹、汽车、汽油和战士的衣装,而这一切又意味着:西班牙的 自由。” “好吧,”爱因斯坦说,“我把我所有的财产都给你们,但是这并不多。”他站了起 来。 “不,”年轻人也站了起来,“我们不想要您的钱。把您的论文给我们,就是那篇‘运 动物体中产生的电动力学’。” 爱因斯坦注视着年轻人,他弄不懂,那篇过去的论文对西班牙战争会有什么用处。 “把那篇论文的原始草稿给我们吧。”年轻人要求说。 爱因斯坦明白了。反法西斯战士想把这篇草稿卖钱。“好主意!”爱因斯坦说,“遗憾 金 的是不可能,原始草稿不在这儿,它留在了德国……也许你们拿另外一篇去?” “不,我们只要这一篇,为此我们可以得到400万美元。”年轻人回答,“400万,真 的。” 爱因斯坦缄默良久,终于他说:“两天以后您再来吧。” 四年轻的反法西斯战士走了以后,爱因斯坦立即坐在桌前,开始从杂志上把那篇论文抄 下来。这是一件枯燥的工作,但是爱因斯坦干起来却高兴得像个孩子。他时常叫道:“又是 一颗炸弹。”或者“这简直是一整架飞机!” 两天以后反法西斯战士得到了爱因斯坦的草稿。很快就传来了他们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战 场上战斗的消息。 毕加索——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 《英语时文选读》 小工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死的时候是91岁。也许你要奇怪,为什么我们要把他叫做 “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呢?这是因为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 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 年轻人总是在探索新鲜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他们热心于试验,欢迎新鲜事 物。他们不安于现状,朝气勃勃,从不满足。 老年人总是怕变化,他们知道自己什么最拿手,宁愿把过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制,也不 冒失败的风险。 毕加索90岁时,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生活着。不安于现状,寻找新的思路和用新的表现 手法来运用他的艺术材料。 大多数画家在创造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当他们的作 品受到人们的欣赏时更是这样。随着艺术家的年岁增长,他们的绘画虽然也在变,可是变化 不会很大了。而毕加索却像一位终生没有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千方百计寻找完美 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他身上首先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那双睁大了的眼睛的眼神。美国著名女作家格屈露 德·斯特安在毕加索还年轻时就曾提到他那双如饥似渴的眼神,我们现在也可以从毕加索的 画像中看到这个眼神。毕加索在1906年给斯特安画了一张像,他是通过自己的记忆画了她 的脸的。看过这张画的人对毕加索说:这不像斯特安小姐本人。毕加索总是回答说:太遗憾 了,斯特安小姐必须设法使自己长得跟这张画一样才行呢。但是30年之后,斯特安说,在 她的画像中,只有毕加索给她画的那张,才把她的真正神貌画出来了。毕加索作画,不仅仅 用眼睛,而且用思想。 毕加索的画,有些色彩丰富、柔和、非常美丽,有些用黑色勾画出鲜明的轮廓,显得难 看、凶狠、古怪,但是这些画启发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更深刻。面对这些 画,我们不禁要问,毕加索看到了什么,使他画出这样的画来?我们开始观察在这些画的背 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成千上万种风格不同的画,有时他画事物的本来面貌,有时他似乎把 所画的事物掰成一块块的,并把碎片向你脸上扔来。他要求着一种权力,不仅把眼睛所能看 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且把我们的思想所感受到的也表现出来。 他一生始终抱着对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就像年轻时一样。 假如你喜欢欣赏画,不妨找些毕加索的画册,看看从他的画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一代枭雄曹操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字孟德,小名阿瞒。曹操自幼机警,有胆识。东汉灵帝熹平三年任洛阳北部尉,入仕途后即与祖辈所从属的宦官集团针锋相对。董卓入朝专权,曹操拒绝他的拉拢,聚兵5000与各地豪强一样拥兵割据。后来曹操逼迫汉献帝迁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自任大将军,总揽军政。 曹操戎马一生,用兵灵活,擅长选将用将,治军严整,赏罚分明。有一件事可以鲜明地表现出曹操的这一面。有一次他的座骑受惊跑进了麦田,他当场割下头发代替脑袋以严肃军纪。 曹操好兵法,著有几十万字的兵书。他所著的《孙子略解》开创了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曹操"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崇。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 李政道是著名的华裔科学家。1926年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43年于江西联合中学毕业,就读浙江大学物理系,1944年转入西南联大,1946年 赴美留学,1953年至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56年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奖,1958年与杨振宁、吴健雄同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奖,并被授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荣誉博士学位,1984年回国参加第十六届中研院院士会议,1986年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并担任北京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 杨振宁是安徽省合肥人,1945年赴美,1948年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96年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尽管他们早已入了美籍,但当消息传来,中国人无不引以为骄傲。杨振宁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致辞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力于现代科学。"
有感《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 作者 伤心碧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 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去读海伦凯勒的传记的,徜徉于那悲惨而又满溢热情的文字中,我的整个心灵都被震慑了。我震惊于一个女子何以有如此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这是世所罕有的,而且也是决绝于前人的。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20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另一个是海伦凯勒。”是的,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海伦凯勒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海伦凯勒不仅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更是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 在她生命的88个春秋里,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雷得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建立起一家又一家的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而令人感动的并不只是这些,还有她战胜自己,追求知识与独立思想、完整人格的生命故事! 作为一个健全人,我们也许很难想象,她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然而当我们打开这本传记时,我想我们一定会心服口服的,因为她一切的知识都来源于她那双女性的伟大的手----一个人的触觉。她不仅利用触觉读书(盲文书籍)写作。而且用它听(感受人的嘴唇的振动)。她的命运是苦难而又孤独的,然而在她的眼里却充满了美好与欢乐,正如她所说的:“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我可以有如此之多的方式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面对这些饱含生命力的话语,我不禁自惭行秽,海伦凯勒以一个女子坦荡的胸怀容纳了生命的不幸,同时却也容纳了更多生命的恩赐。她虽然看不到,但她心灵的眼睛却是永远张开的,她感触生命的美好,抒发心灵的感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挑战的勇气而且还将自己的经历的痛苦与幸福写下来,给后世以勉励,那么能读到这些珍贵的文字,真是我们人生的大幸! 海伦凯勒一生写了14部著作,而每部著作都无不印满了她艰苦跋涉的生命足迹。即使一个健全的人,也不一定有如此辉煌的人生业绩,然而作为一个不能听、不能视、不能说的弱女子,她却做到了,而且做的是如此的完美,足以令世人叹为观止! 她说:“忘我就是欢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那么我们呢?我们是否能做到这些呢?哪怕十分之一也好,因为人类有时总是对于自己已有的东西看不起,却向往自己得不到的那些东西!请听听海伦凯勒对我们的忠告吧:“朋友,在光明的世界里,视力的天赋不能只看做为了方便,而应该看做是充实生活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