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肛肠病学直肠癌论文

发布时间:

肛肠病学直肠癌论文

肛肠疾病在医院里面都属于外科范畴。有的医院是叫肛肠科,是以中医院为主,西医院就比如叫结直肠肛门外科。它为什么属于外科?因为我们所说的肛肠疾病就是大部分指痔、瘘、裂、脱,痔是指痔疮,裂是指肛裂,瘘是指肛瘘,脱是指脱肛。这些疾病的治疗基本上都属于外科手术方面。而比较轻微的像混合痔、内痔、外痔这些,可以用保守治疗。还比如我们还收治炎症和便秘这些以保守治疗为主的疾病,大部分疾病如果保守治疗无效,还是手术治疗。

肛肠疾病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痔疮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以女性的发为高(由于女性患者一般不愿接受痔疮治疗,故部分临床治疗痔疮的统计数据显示,男性痔疮患者多于女性);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而 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 从广义说:发生在肛门、大肠上的各秆疾病都叫肛肠病,常见病100多种。 从狭义说:发生在肛门与直肠上各种疾病,常见的有30多种,如: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肛门皮肤病、肛窦炎、直肠炎、直肠溃疡、出口性便秘,直肠脱垂、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内脱垂,肛门直肠狭窄、肛门失禁,肛管癌、直肠癌、肛乳头瘤、直肠息肉、肛门直肠结核、肛门神经症、尖锐湿疣、肛门直肠先天性畸形,肛门直肠外伤等。

直肠下段与肛门已完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消化道的概念,它是一个具有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独特控便器官。这个器官在解剖生理上包括了直肠下段、肛管以及控制排便、及相应感觉的神经肌肉结构。有效保留这个器官不但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还关系着病人的社会活动、家庭生活及个人的自尊。由于直肠疾病的常见性,保肛一直是医患双方共同的选择难题。◆直肠癌保肛术的发展状况保肛概念最初是从直肠肿瘤手术开始的,1908年Miles一篇腹会阴联合切除治疗直肠癌的论文改变了直肠癌治疗的格局,许多直肠癌病人的生命得到了拯救,但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就是失去肛门这个控便器官的痛苦,直到1948年美国医生Dixon介绍了一种以后以他名字命名的直肠前切除手术,才改变了这种状况,之后Dixon手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除了很低位直肠癌以外,大约85%-90%直肠癌病人可以获得保肛机会,尽管这样还是有10%左右的病人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保肛机会。近年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有更多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用于以往难于保肛的病例,比如直肠癌早期病例的增加,保肛机会也随之增多,比如直肠癌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放化疗,待肿瘤降级降期后手术,保肛率即可有所增加。现代的保肛理念也由单纯的保肛手术发展为一个保肛的学术体系,保肛已不仅仅局限于直肠的恶性肿瘤,而是针对所有所带来肛门功能问题疾病,如复杂性肛瘘、溃疡性结肠炎等,即使是恶性肿瘤,如直肠恶性淋巴瘤,也可通过放化疗、靶向治疗而获得非手术性的治愈性保肛。作者曾经遇到一个女性直肠癌病例,尽管发现时病期很早,完全能通过局部切除而保留肛门,但由于患者的恐癌心理,一定要求做不保肛手术,术后已十多年了,到现在为止一直为当时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而后悔。但临床上更多的病例是要求强行保肛,这种要求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实施的具体条件,如过于迁就病人要求,则可能以牺牲病人的生命为代价。◇医方能供各种合理保肛的条件:如各种综合治疗措施的应用(放疗等),具有优秀的专科外科医师,多学科合作评估的机制等◇长期从事保肛临床与研究的科室或中心,医生提出的保肛与保肛的选择或建议将更为科学或合理。患方宜多听从权威医生的建议。◇从病人方面来说,如果治疗组医生作出不能保肛的决定时,不妨到更权威的医疗中心进行咨询或会诊,多听专家们意见后再作选择。研究证明,直肠癌发现后在术前作放化疗将更利于病人的长期生存和减少局部复发,因此不必急于请求外科医师马上手术,这也为病人寻求合理治疗留下了时间。更多好文章:【

结直肠肛门外科论文

主攻结直肠肛门良恶性疾病、胃肠肿瘤,擅长于结直肠肿瘤、炎性肠病、肛管良性疾病,尤其对结直肠癌根治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TME和自主神经保护的直肠癌根治术、家族性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和痔瘘的诊治有较深造诣。撰写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5篇。负责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研经费400多万元。,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汪建平教授是我国胃肠和结直肠肛门良恶性疾病的学术权威,是推动我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科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之一。2007年6月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医院)正式挂牌成立,汪建平教授出任首任院长。新生的中山六院以中山大学为平台,以“大综合、小专科”为发展思路,突出胃肠及结直肠肛门外科的专科特色,为我国现代医院专科化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将为我国胃肠和结直肠肛门外科的发展史增添精彩而又绚丽的一页! 撰写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9篇,其中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的“低前切除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疗效分析”一文是国内直肠癌治疗水平的代表性文章。完成和在研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3项,在研经费380万元,参与研究的胰岛移植实验研究系列获1992年卫生部三等奖和省科委三等奖。出版了《胃肠外科学》(副主编)及《消化道缝合器及其临床应用》(主编)和《胃肠外科手术学》(主编)、参编《外科学》五年制规划教材第五版、《外科学》七年制规划教材第一版、《腹部外科学》、《新外科手册》、《现代外科学》、《手术创新及意外处理》、《消化系内分泌肿瘤》。

主要研究方向:1、微创胃肠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2、胃肠肿瘤应用分子病理学学术任职:亚洲内镜外科推广联盟(AETF)讲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胃癌专业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常委兼普外腹腔镜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癌专委会常委、南方医科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腹腔镜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手术学杂志》、《腹腔镜外科杂志》、《消化肿瘤杂志》等期刊编委,全国统编教材《外科学》(临床药学五年制)编委代表论文:1、腹腔镜远端胃癌D2淋巴廓清的解剖学思路,,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在研课题:1、腹腔镜与开腹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RCT及腹腔镜应用解剖学,2008-2011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50万元2、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的研究,2008-2011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5万元3.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探测仪的开发与应用,2008-2011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0万元。目前可支配总经费:155万元。

1.肛门栓塞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对肛门功能的保护评价.北京中医学院学报..脊髓截瘫者的肛门外括约肌功能(译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治疗常见肛肠论坛99例.中国肛肠病杂志..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 中国肛肠病杂志..我国肛肠病研究新进展. 福建中医药..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喉科学..肛瘘手术前后括约肌肌电图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小儿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治疗体会. 中肛肠病杂志..消炎痛栓致过敏性休克的报告. 中国肛肠病杂志..中医肛门直肠给药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2. 4:5012.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治疗肛瘘36例. 四川中医..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45例分析. 实用中医药杂志..便秘的中医治疗. 现代中医..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临床与测压研究.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冶金医学..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上). 中医临床与保健..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中).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 1:2219.国内外肛瘘治疗现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消肿止痛汤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水肿61例. 陕西中医..切缝法治疗前庭大腺炎继发肛瘘的体会. 实用中医药杂志..罕见肛周多间隙脓肿合并股后深间隙脓肿的治疗. 实用中医药杂志. .肛瘘中医治法原流与现状简述. 重庆中医药杂志..国外肛瘘治疗简述. 中医药信息报..曹吉勋痔瘘学术思想及成就探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前侧复杂性肛门会阴瘘的直肠内移动瓣修补术( 译文).实用医学杂志..国外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的现状. 中医研究生..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探源述今. 中医文献在志..曹吉勋的肛肠外科学术成就. 中医文献杂志..论傅山对痔瘘的学术见解.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张燕生主编:肛肠病研究新进展.北京.华夏出版社..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治疗肛瘘的研究总结报告. 成都医药..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成都医药..四季青过敏1例. 四川中医..中医发展急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中医教育..硫磺苦参煎治酒糟鼻. 四川中医..清燥救肺汤加减治喉痹. 新疆中医药..从自然观看中医学的局限性. 中医研究生..高位肛瘘挂线疗法的新评价. 中医药信息报..我国大肠肛门病研究显示较强实力. 中医药信息报..肛瘘国外治疗简述. 中医研究生..中医病历建设的里程碑. 中医药信息报..全国中医专科病历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中医药动态..青燥救肺汤致过敏的报告. 新疆中医..肛瘘治疗新法----内口闭锁药捻脱管. 中医药信息报..肛瘘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术后直肠感觉与肛门节制功能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并直肠粘膜折叠注射术结合中药治疗直肠前突与内脱垂性便秘的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苦清汤治疗肛门尖锐湿差疣45例临床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国内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大肠息肉的诊断与恶变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熊冰痔疮胶囊治疗痔疮肛裂的临床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直肠粘膜纵行缝叠基底硬化注射术治疗直肠内套叠和内脱垂性便秘64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肉片嵌顿致空肠多发性瘜室炎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357.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4258.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47.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59.肛门直肠瘘的诊断与治疗.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211.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60.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277.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复方薄荷脑腰俞穴麻醉法用于肛肠论坛45例疗效观察.P402.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62.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腰俞穴麻醉法用于PPH手术的临床观察.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增3864.直肠栓剂的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3265.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767.结肠造口的选择与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直肠前突所致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1969.肛周脓肿的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3670.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2003,44:120-12271.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258例分析.中国实用新医学2006,2(6)72.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并发症的回顾性调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39-24073.结肠瘫痪症结肠切断旷置术后综合征的报道.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6174.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Ⅲ度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术后吻合口分离伴感染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44-14577.晚期直肠癌会阴部复发局部姑息性超范围切除配合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58-15978.成人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18-21979.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防治.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70-27180.中药治疗直肠癌的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319-32281.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四川中医2002,20(6):治疗痔病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5):37-3883.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6):22-2384.晚期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复发的综合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10):技术的优势与缺陷.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3):52-5486.泄泻从心肺论治的初探.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7):48-4987.成人直肠阴道瘘2例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10):5888.旷置结肠综合征的临床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4):技术治疗直肠广基息肉的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87-38890.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造口技术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66-36991.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72-37392.缝线反应导致肠外瘘1例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98-39993.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400-40294.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手术护理配合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78-28095.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53-5496.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21-2297.痔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3):5398.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54-5599.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11100.中西医结合治疗孕妇嵌顿痔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7):22101.骶尾部藏毛窦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8):16102.影响肛管直肠动力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81-28310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1-294104.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7-300105.迟发型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9106.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5-76107.先天性无肛畸形的治疗.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1-103108.结肠瘫痪症的理论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6-108109.大肠癌肝转移的中医药防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3-125110.顽固性便秘从肾论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77-178111.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人工肛门技术动物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5-237112.先天性无肛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0-262113.肛裂的手术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5-266114.痔PPH术常见并发症防治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8-272115.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非药物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4-275116.直肠前突症的手术治疗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6-280117.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81-282118.肛直角重建结-皮吻合型可控性人工肛门重建术的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点位切开隧道引流治疗肛周马蹄形脓肿120例的经验.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98-299120.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报告.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0-302121.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22例临床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3122.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II III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35-337123.矾藤痔注射液治疗痔病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47-34812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门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第29卷第1期125.十全大补汤减轻大肠癌化疗副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2月,第29卷第2期126.结肠瘫痪症的神经病因学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年2月,第15卷第1期127.便秘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探讨.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7月,第29卷第7期128.幻肛痛的理论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4月,16卷2期129.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6月,16卷3期130.利用网络媒体优势推进肛肠专业网站建设.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8月,16卷2期131.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6月,17(3)194-197132.慢传输型便秘机理的研究近况.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8月,17(4),264-267133.结直肠管型吻合器的应用方法与技巧.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12月,17(6),394-39613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肠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29(1),52135.一代宗师黄济川肛肠学术思想的传承.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年12月,46-48136.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2011年3月

人为什么会放屁呢?放屁只不过是通过胃肠蠕动将肠腔中的污浊气体驱逐出境的生理活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污浊气体的来源有三:

一是吃饭、说话时吞进胃内的空气;

二是从血液弥散到肠腔的气体;

三是有些食物含有不易消化的产气氨基(如脂肪、糖分、氨基酸),在结肠内被细菌分解而产生的气体。

这些气体在肠腔内经过充分的发酵后由肛门排出,就是我们俗称的屁。

在正常情况下,肠腔内经常保持100 150毫升气体,而人体每天产气总量为500 1000毫升。成人每天会放5 20个屁,有时肛门排气,自己也未能觉察到。若一个人不放屁,或整天放个不停,都可能说明身体出了毛病。

多屁 的原因很多,如摄入过多不易消化的淀粉类、蛋白质类的食物,或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以及肝、胆、胰疾病等,导致消化酶分泌功能减低,食物摄入后消化不充分,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肠道蠕动功能障碍有关,而肠道炎症、癌症等疾病可以引起器质性消化不良,这些都会引起多屁。

另一方面,服用了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白萝卜、红薯、土豆、山药、芋头、豆制品、洋葱、大蒜、麦片等,含有很大比例的身体不能吸收的多聚糖化合物成分。当这些细菌喜欢的糖进入肠道后,细菌就开始工作并产生大量气体。

少屁 也是一个道理,有些人认为自己从不放屁或很少放屁是一件自豪的事情,但其实不然,屁是我们人体产生的废气,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憋着“废气”不放,对我们的身体没什么好处。

憋着的屁,会积存在大肠里,被肠道黏膜重复吸收,并随血液流动,长期如此会导致胸闷、腹胀等症状,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加重肝脏这类解毒器官的负担。此外,经常憋屁会使机体形成慢性中毒,产生精神不振、消化不良、头晕目眩和脸色蜡黄等症状。

另外,屁令人讨厌的原因是它很臭,这是因为肠道内食物的分解所导致的,我们可以通过屁的气味大致判断人体的 健康 情况:

(1)消化道出血、肠癌——腥臭味

腥臭味的屁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血液积滞在胃肠道中通过细菌发酵分解,有时候排出的粪便会像柏油般。此外,肠道有恶性肿瘤时,因为癌组织糜烂、剥落、出血,再加上细菌的分解发酵作用,放出的屁也会带有腥臭味。如果你的屁突然出现了特别的腥臭味,而且持续2周以上,就需要高度警惕,可能预示着肠癌、肠道糜烂、肠坏死等,最好赶紧去医院检查大便。

(2)肠炎——奇臭无比的屁

如果你的屁突然奇臭无比,但是最近没有进食大蒜、洋葱、韭菜等含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也没有摄入过多的肉食,就要小心了,因为此类现象可能是一些肠道炎症或者胃肠功能障碍而引起的。

(3)饮食问题——臭鸡蛋屁

一般,吃得较油腻或者吃的肉类比较多,容易出现臭鸡蛋味的屁。这是因为肠道发酵分解蛋白质、脂肪以后会产生吲哚和硫化氢,它们不仅有恶臭气味,而且是有毒的。这些气体可以腐蚀肠壁,造成肠屏障功能下降,通透性增加,使肠道内的有毒物质进入血液,从而危害人体 健康 。

放屁固然不雅,但在特定的时候,却是“一屁值千金”, 做了腹部手术病人若能在术后48小时内放一个屁 ,则病人舒心,家属安心,医生放心。因为肛门排气在很大程度上 说明胃肠蠕动功能已恢复 ,病人就可以放心地逐渐恢复饮食了。

因此,放屁过多或过少都是身体传达的一些信号,需要引起注意。那么,该如何调节放屁这一行为呢?

(1)经常放屁的人,在饮食上建议 少量多餐 ,不要暴饮暴食,吃东西时,宜细嚼慢咽,以免一起吃下太多空气。

(2) 减少淀粉类食物摄入 , 增加蔬菜等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 不吃生冷食物、产气多的食物和饮料,避免受凉,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

(3) 按摩肚子可以促进肠胃蠕动 ,减轻肠胃负担,有助于排空胃肠腔内的气体。比如在睡前将双手搓热,然后覆盖在肚脐周围,顺逆时针交替按摩,对肠胃有很好的帮助,适用于食滞或肠胃不适的人。

(4) 坚持 体育 锻炼 ,有助于促进肠胃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放屁的频率。很多人就是因为缺乏运动,肠胃消化吸收效率低,引起胀气的症状,出现老是放屁的问题。

如果调整饮食习惯后,仍然总是放屁的话,并且伴有日益加重的腹泻、便秘、大便不成形等症状,需及时至医院就诊,行结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审稿:马腾辉 医师

本文指导:王辉 教授

专家介绍

马腾辉 专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放射性肠病专科副主任,胃肠肛门外科办公室副主任。为中国放射性直肠炎诊治专家组成员、专家共识(2018版)执笔人。师从王磊教授,长期从事放射性肠炎临床与科学研究工作。自2008年起收治全国各地复杂放射性肠炎患者1000余例,2000余人次。创新性开展“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后近侧扩大切除-天河术”、“放射性直肠炎晚期并发症改良Parks术”、“放射性直肠炎晚期并发症PE-Bacon术”、“重度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横结肠造口术”、“福尔马林直肠灌注止血术”、“内镜氩气凝固止血术”等技术。发表放射性肠炎相关文章2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信作者10余篇,发表于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Cancer Med 、World J Gastroenterol、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杂志。参与的“结直肠癌防治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研究获得201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秘书

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青年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腹膜肿瘤专业组成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肠道保健分会常委

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肿瘤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普通外科专委会委员

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

专家介绍

王辉 结直肠肛门外科三区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密歇根大学外科及克利夫兰结直肠外科访问学者,2009年获得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造口专业委员会委员、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肠道保健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分会委员等。

长期从事结直肠肿瘤及生物材料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市级 科技 成果奖3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7项,发明专利5项,授权PCT专利1项,并承担省市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周围血管外科学》等学术专著出版。

出诊时间:

专科门诊:周一上午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

直肠类癌论文

秦新裕,教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胃肠外科学组组长:上海医学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复旦大学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81年上海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秦新裕教授目前还是美国外科医师学会会员。担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上海医学、中国临床医学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和临床外科杂志等编委。1997年起担任上海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兼外科一组组长,1999年起担任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药物评审委员(化学药物组)。共发表论文280余篇。主编有《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曾参加《实用外科学》、《现代外科学》、《胃肠动力学》等著作章节的编著。1995年获得上海市卫生局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得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3年度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被列为上海市百名跨世纪医学科技人才。秦新裕教授主要从事胃肠外科、干细胞工程和糖尿病基因治疗、胰岛移植、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研究。负责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和重点学科项目、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和重点课题和上海市卫生局课题。另有上海市百人计划、创新团队基金和上海市百名跨世纪医学科技人才基金等。许剑民,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大肠癌诊疗中心副主任。卫生部大肠癌早诊早治专家组成员,卫生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标准》制定专家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以及大肠癌肝转移学组和遗传性大肠癌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大肠癌中心组成员。《中国癌症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和《消化肿瘤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手术学杂志》特约编委。《BMC Cancer》、《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国临床杂志》特约评审。200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麻省大学进修,2004年11月前往法国HospitaI Arrlbroise 进修。作为主要完成人获200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得2006年度上海市优秀发明成果三等奖。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篇,SCI收录6篇,影响因子累计23分,其中1篇发表在Anrlals of Surgery(1F=8,46)发表,中华级25篇。参与了10部教材和专著的写作(包括全国统编教材外科学第6版)。全国论文比赛获一等奖2次,全国外科会议获优秀论文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第一完成人的课题有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课题、上海市经委重点课题、上海市科委面上课题和上海市卫生局课题。主要研究方向: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人类现在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已经找到了治疗结肠癌的方式,但是在临床医学上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才能够突破。

结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 ) 是人类 健康 的致命性威胁,2020年CRC占全球癌症病例数的10%,占癌症死亡人数的 (仅低于肺癌) ,预计2040年全球新发CRC病例数将高达320万 【1】 。CRC发病率的攀升主要原因在于不 健康 生活与饮食方式的蔓延,研究发现西方饮食 (高糖高脂肪饮食) 能通过作用于胰岛素及酮体代谢通路影响肠道干细胞的增殖与功能,增强肠道祖细胞的致瘤性,抑制抗肿瘤免疫 【2】 。此外,动物蛋白尤其是红肉摄入过多会导致罹患CRC的风险增加,其原因可能与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胆汁酸、杂环胺、多环芳烃和N-亚硝基化合物有关 【3】 。也有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缺乏运动、吸烟与饮酒也会增加CRC的患病风险。

虽然诱发CRC发生的饮食与营养因素日渐明确,但目前我们对于预防CRC发生或干预CRC进展的饮食策略仍有待研究。尽管禁食和热量限制在动物模型中具有潜在的抗癌作用,但这类营养干预措施在人类,尤其是在高危型CRC患者中难以广泛实施。因此,研发抑制CRC发生并能缓解癌症恶化的新的饮食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生酮饮食 ( KDs ,ketogenic diets) 是一种以“超低碳水,高脂肪,适量蛋白”为特点的饮食方式,KDs能够迫使机体燃烧脂肪而非碳水化合物,诱导酮体类物质,如 乙酰乙酸 (AcAc) 和 β-羟丁酸 ( BHB ) 的产生。KDs最早用于抗癫痫治疗,近年来由于其减肥和改善糖代谢等效果而日渐流行,但KDs对肝脏和心血管系统等的副作用使其充满争议 【4】 。

2022年4月27日,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 Christoph A. Thaiss 和 Maayan Levy 教授合作在 Nature 杂志发表了题为 β-Hydroxybutyrate suppresses colorectal cancer 的研究文章,利用CRC自体动物模型进行饮食筛选,发现 KDs可以显著抑制肠隐窝干细胞的增殖与CRC的进展,进一步研究揭示了酮体类物质BHB作为KDs的代谢效应物,能通过与其表面受体Hcar2的互作诱导具有抑癌作用的转录因子Hopx的表达,进而抑制了肠上皮增生与CRC的进展。

为筛选能够抑制CRC发生和进展的饮食干预策略,作者固定饮食中的蛋白含量,通过调整糖类和脂肪比例设计了6种不同的饮食模型 (图1 a,b) 。不同饮食饲喂并通过AOM/DSS诱导小鼠CRC发生后,作者发现 随着食物中脂肪含量的上升,CRC的发生被显著抑制 (图1 c) ,而KDs饲喂能延长CRC小鼠的长期生存期 。不仅如此,KDs也能抑制Cdx2creERTApcfl/flCRC模型小鼠及已发生CRC小鼠的肿瘤进展,从KDs饲喂恢复到正常饮食会导致CRC复发。可见, KDs不仅能够预防小鼠CRC的发生,也能起到抑制CRC进展的效果。

图1 不同饮食干预条件下小鼠CRC模型的建立及其对CRC进展的影响

接下来,作者探究了KDs抑制CRC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之前研究证明AOM/DSS诱导CRC模型是通过促进肠道免疫反应实现的 【5】 ,作者发现KDs处理后CRC模型小鼠的Il17a水平显著下降,肠道免疫反应受到抑制。此外,KDs会通过抑制Lgr5+干细胞的功能及肠道隐窝干细胞的增殖抑制肠上皮细胞的周转。KDs饲喂还能够导致酮体合成量 (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 异常升高,作者因此探究了KDs对肠上皮细胞周转的影响是否是通过促进酮体产生而介导的。利用小鼠肠道类器官模型,作者发现乙酰乙酸 (AcAc) 并不会影响类器官的生长,而β-羟丁酸 (BHB) 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类器官生长,并能够阻滞肿瘤类器官的增殖 (图2) 。因此, KDs能通过诱导体内效应代谢物BHB的含量抑制肠隐窝干细胞的增殖,并阻滞CRC的进展 。

图2 β-羟丁酸(BHB)能够抑制肠道类器官生长与CRC进展

为进一步确定BHB是否能抑制in vivo状态下的肿瘤生长,作者在 Cdx2CreERTApcfl/fl小鼠的正常日粮中添加了BHB,并评估了BHB对CRC发展的影响。首先,作者发现与KDs的效果类似,添加BHB可以抑制CRC的进展。其次,AOM/DSS诱导CRC模型小鼠的日粮中添加BHB同样能够抑制肠上皮增生及肿瘤进展。第三,利用渗透微型泵 (osmotic mini-pumps) 施加BHB以模拟KD饲喂条件下BHB的内源性释放,同样可以抑制Cdx2CreERTApcfl/fl小鼠的肿瘤生长。由此可见, BHB作为KDs的代谢效应物,能够在体内和体外条件下有效抑制CRC的进展。

明确了KDs通过BHB抑制CRC发生的功效后,作者进一步探究了BHB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内在机制。对BHB处理后的小鼠类器官进行RNA-seq分析后发现BHB处理会导致基因表达模式的全局性改变,其中一种抑制肿瘤发生的转录因子 Hopx (表达集中于结肠隐窝基部,肠道干细胞分裂缓慢的标志物) 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进一步分析BHB与Hopx的关系后,作者发现上调野生型 (或肿瘤) 类器官中 Hopx 的表达会抑制CRC的进展,而抑制 Hopx 表达会阻滞BHB诱导的抗肿瘤效果。此外,KDs饲喂后小鼠结肠组织中 Hopx 表达发生特异性上调,诱导结肠肿瘤会进一步诱导 Hopx 的表达,而KDs抑制CRC进展的功能在Hopx缺陷型小鼠中丧失。另一方面,虽然热量限制或补充BHB都能降低小鼠的CRC负荷,但在 Hopx 缺陷条件下BHB无法发挥抑癌功能,但此时热量限制抑制CRC发生仍然有效,表明补充BHB和葡萄糖限制是通过不同的下游信号通路来抑制肠道肿瘤生长的。对 AOM/DSS处理的野生型和Hopx缺陷小鼠的结肠组织进行RNA-seq分析后,作者发现 Hopx 缺失会导致一系列促增殖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因此, KDs诱导体内代谢效应物BHB上调后,会进一步诱导 Hopx 表达而抑制上皮增生与CRC进展。

那么,KDs饲喂及BHB处理是如何诱导 Hopx 表达的呢?之前研究发现BHB能够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s) 的表达 【6】 ,作者推测BHB可能是通过抑制HDACs活性而促进 Hopx 表达的。虽然BHB处理或KDs饲喂会抑制HDACs活性,且抑制HDACs活性能够抑制类器官生长,但是抑制HDACs所导致的转录谱变化与BHB处理诱导的转录改变存在显著差异, Hopx 表达仅能被BHB所诱导。其他实验证据也确认虽然BHB能够抑制肠上皮细胞中的HDACs,但 HDACs受抑制后并不会驱动 Hopx 表达,也不是Hopx介导的抑制CRC进展的原因 。由于Hopx在肿瘤发生中存在过度甲基化趋势 【7】 ,因此作者又检测了BHB是否是通过影响Hopx甲基化状态而诱导Hopx表达的。通过对BHB处理或KDs饲喂小鼠的肠上皮细胞进行亚硫酸氢盐测序,作者发现虽然BHB或KDs处理后的甲基化模式发生了明显改变,但 Hopx 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并未发生变化,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并不能介导BHB对 Hopx 表达的调控。既然两种最可能的调控方式行不通,作者又设计了基于类器官的CRISPR筛选以确定BHB的下游基因,作者鉴定到BHB受体Hcar2或Ffar3等潜在靶标,进一步验证后发现BHB处理无法抑制 Hcar2 缺陷型类器官的生长,且Hcar2会抑制BHB所诱导的 Hopx 表达上调。与之相比,其他筛选到的BHB潜在下游基因对BHB诱导的 Hopx 表达无明显影响。因此, BHB通过表面受体Hcar2诱导Hopx表达并抑制肠上皮增生。

最后,作者探究了BHB-HOPX通路在抑制人肠上皮增生方面是否同样有效。结果表明,BHB 抑制了 健康 供体和CRC患者来源的类器官的生长,且BHB处理也会导致人类类器官中 HOPX的表达上调。利用多种CRC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发现,BHB能够特异性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有趣的是HT-29 细胞是唯一一种同时表达HCAR2和HOPX的CRC细胞系,可见, HCAR2和HOPXs也是人源CRC细胞响应BHB处理的关键因子 。此外,作者分析了血清 BHB含量与CRC患者结肠HOPX表达水平的关系,发现患者血液中的BHB水平与HOPX表达呈正相关,而与细胞周期进展有关基因的表达成负相关。因此, 与小鼠模型类似,在人类肠上皮细胞中BHB能够促进HOPX表达并拮抗人肠上皮增生与CRC进展。

综上所述, 本研究发现生酮饮食是结肠癌防治的潜在有效策略,生酮饮食能够上调体内代谢效应物β-羟丁酸的含量,而β-羟丁酸与受体Hcar2互作后通过诱导抑癌因子Hopx的表达,抑制了肠道隐窝干细胞的增殖与肠上皮周转,最终阻滞了结肠癌的发生和进展 。

本研究也提示我们 β-羟丁酸等酮体类物质不仅可以作为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能量来源,还能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营养缺乏时抑制外周组织的生长。 此外, 生酮饮食由于其多重副作用而备受争议,但通过探明生酮饮食发挥抗癌作用的代谢和调控机制而有针对性地控制体内特定效应分子(如β-羟丁酸等)的含量,能够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效果,这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今天报道的这篇文章从中文标题 (《生酮饮食抑制结肠癌发生的机制》) 来讲是有点噱头的,但并没有脱离这个文章传递的核心,如果根据 Nature 论文的题目把新闻标题换成更朴实一点《β-羟丁酸抑制结肠癌发生的机制》,恐怕有兴趣点开阅读的读者会少不少,所以也提醒我们要通过新闻报道看本质。

言归正传,“酮体”包含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这也就是为什么把β-羟丁酸和生酮饮食关联起来。对于研究代谢同行来说,β-羟丁酸 (β-Hydroxybutyrate ) 并不陌生,他们看 Nature 文章的第一反应笔者不得而知( 或许有同行交流的时候会说我要是做这样的工作能发到 Nature 吗) 。关于β-羟丁酸与肿瘤的关系,研究的文章不少了,但是发表在同行十分认可的所谓高水平期刊上的文章是不多的,比较有影响的是 Wen-Hwa Lee ( 李文华) 课题组2017年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报道了在小鼠模型中β-羟丁酸能够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1】;2018年, Cancer Research 发表了一个摘要,提到β-羟丁酸能够降低胶质瘤细胞中PD-1的表达 (换句话说就是β-羟丁酸可以有利于抑制胶质瘤了) 【2】;2022年3月,来自法国的一个组在 EMBO Journal 上报道了β-羟丁酸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发展【3】,其它的可能没怎么听过的杂志上的工作就不一一列举了。什么意思,β-羟丁酸对各种肿瘤的作用有正的也有反的,机制总是各有不同,所以多一篇β-羟丁酸抑制结直肠癌就不会大惊小怪了。那么好了,既然β-羟丁酸在肿瘤中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换个词问,生酮饮食和肿瘤什么关系过去有研究吗?答曰:不要太多,当然所谓的分子机制层面也是很多解释。

此前围绕β-羟丁酸似乎只发过一篇CNS,即是2012年发表在 Science 上的文章报道了β-羟丁酸可以作为HDAC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的抑制剂【4】,所以2012年后发表的很多围绕β-羟丁酸的研究工作或多多少都关联上了HDAC的调控,这里顺便提一下,2016年 赵英明 课题组在 Mol Cell 上发文章报道组蛋白上可以发生β-羟丁酸化修饰进而影响基因转录调控【5】,那么β-羟丁酸对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多了新的解释,2019年 黄波 课题组在 Nat Cell Bio 上发表文章报道β-羟丁酸作为一种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记忆性T细胞的发育、维持和长期存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机制就是通过组蛋白β-羟丁酸化修饰【6】。

具体回到今天这篇 Nature 来看,说实话做的还是挺好的,也相当细致了,排除了上面说的几种机制,搞清楚了在结直肠癌模型中β-羟丁酸的新的作用机理,通过β-羟丁酸的受体Hcar2 (该受体是已知的又名GRP109A,早有报道,本文还是通过类器官用CRISPR全基因组筛选了一下,该筛选是必要还是锦上添花?) 然后诱导转录因子 Hopx (用类器官模型然后RNA-seq分析锁定该基因) 最终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细节就不再赘述了,正文介绍部分讲的很清楚了。

总结这篇文章,请问β-羟丁酸或生酮饮食对肿瘤的调控研究很新吗?答案肯定是不新的。机制做的很新吗?好像是,研究方法顺藤摸瓜似乎搞清楚了一条路 (受体是已知的, Hopx 是RNA-seq富集分析看到的) 。那么好了,做个传统的题目,如果连机制再不系统不新点XX杂志可能都发不了吧。

笔者还是觉得该论文从摘要就开始强调生酮饮食和肿瘤,而不是上来就说β-羟丁酸如何如何,如果一开始就总结一下β-羟丁酸的进展,好比笔者前面梳理的那些背景,估计投到顶刊会被秒拒,然而换个说法把β-羟丁酸和生酮饮食紧密联系起来作为着眼点,然后首尾呼应,画龙点睛,是否觉得文章高大上了一些?

再次回到这篇中文介绍的中文题目《生酮饮食抑制结肠癌发生的机制》,相比于老老实实用《β-羟丁酸抑制结肠癌发生的机制》做标题,从新闻传播角度考虑孰优孰劣?

【1】Huang, Chun-Kai, et al. "Adipocytes promote malignant growth of breast tumours with 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2 expression via β-hydroxybutyrat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1-13.

【2】Woolf, Eric C., et al. "The ketone body β-hydroxybutyrate alters expression of PD-L1 on malignant glioma cells but does not directly affect T cells in vitro." (2018): 2739-2739.

【3】Gouirand, Victoire, et al. "Ketogenic HMG‐CoA lyase and its product β‐hydroxybutyrate promote pancreatic cancer progression." The EMBO Journal (2022): e110466.

【4】Shimazu, Tadahiro, et al. "Suppression of oxidative stress by β-hydroxybutyrate, an endogenous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Science (2013): 211-214.

【5】Xie, Zhongyu, et al.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by histone lysine β-hydroxybutyrylation." Molecular Cell (2016): 194-206.

【6】Zhang, Huafeng, et al. "Ketogenesis-generated β-hydroxybutyrate is an epigenetic regulator of CD8+ T-cell memory development." Nature Cell Biology (2020): 18-25.

原文链接:

制版人:十一

参考文献

1. Xi, Y., & Xu, P. (2021). Global colorectal cancer burden in 2020 and projections to 2040. Translational Oncology , 14 (10), 101174.

2. Dekker, E., et al. (2019). Colorectal cancer. Lancet , 394, 1467–1480.

3. Aykan, N. F. (2015). Red meat and colorectal cancer. Oncology reviews , 9 (1).

4. O'Neill, B., & Raggi, P. (2020). The ketogenic diet: Pros and cons. Atherosclerosis , 292, 119-126.

5. Grivennikov, S. I., et al. (2012). Adenoma-linked barrier defects and microbial products drive IL-23/IL-17-mediated tumour growth. Nature , 491 (7423), 254-258.

6. Shimazu, T., et al. (2013). Suppression of oxidative stress by β-hydroxybutyrate, an endogenous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Science , 339 (6116), 211-214.

7. Yamashita, K., et al. (2013). The homeobox only protein homeobox (HOPX) and colorectal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 14 (12), 23231-23243.

研究人员分别在不同的部位注射了三倍和5倍的癌细胞,然后在新肿瘤到达的时候就会自发消失,通过这个方式就治愈了。

肛肠病论文

著名肛肠专家李春雨

李春雨,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国医大四院)第六普通外科(肛肠外科)主任。

【学术地位(社会兼职)】

1.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

2.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4.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

7.辽宁省医学会肛肠学组主任委员;

8. 辽宁省免疫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

9.沈阳市医师协会肛肠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10.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肛肠外科学》主编;

11. 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肛肠病学》主编;

12. 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13.《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等10家杂志常务编委或编委;

14. 主编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肛肠外科学》等检查、专著20部。

【学术成就】

中国医科大学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中西医结合结直肠肛门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肛肠科学科带头人。原任辽宁中医药大学肛肠医院肛肠科主任10余年,2006年学科带头人引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创建肛肠外科,任肛肠外科主任。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曾于新加坡中央医院研修,师承于世界著名肛肠外科专家萧俊教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研修,师承于全国著名肛肠外科专家喻德洪教授,并得其真传。全面掌握了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肛肠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肛肠科常见病和疑难病进行诊治,尤其擅长肛肠病的微创治疗。如结直肠肿瘤、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溃疡性结肠炎、顽固性便秘、小儿肛肠疾病等疑难疾病潜心研究,使一些疑难病的诊治方法达到领先水平。200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国际上最先进的微创手术即PPH术治疗重度痔疮,现已成功治愈5000余例,达国内领先水平,称“东北第一人”。2003年在国内率先提出PPH辅助中药注射术治疗重度痔,达国内领先水平,其科研成果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利用中医挂线原理治疗肛周脓肿,手术一次治愈,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达国内领先水平。出版教材、著作20部,其中,教材6部,专著14部。主编教材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肛肠外科学》(科学出版社)1部,全国高等院校“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肛肠病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部,参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大学教材《外科学》(第2版 第3版)、《局部解剖学》2部;主编肛肠著作有《肛肠外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肛门手术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肛肠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新编肛肠病学》、《临床解剖学彩色挂图》;主编科普读物有《肛肠病名医解答》、《结肠炎名医解答》、《便秘名医解答》、《大肠癌名医解答》4部。参编《中华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汪建平主编)、《腹腔镜下大肠癌手术》(张宏,刘金钢主译)。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3项。承担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和临床药学等专业本科生的《外科学》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创建并开通了中国肛肠医师网;中国肛肠健康网,2个权威性的专业网站。先后荣获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和第三届沈阳市医师奖。 曾多次赴奥地利、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研修,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的盛誉。先后荣获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第三届沈阳优秀医师奖及中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出版教材、专著】

(共20部,教材6部,专著14部;主编14部,参编6部)

(一)大学教材:

1. 主编《肛肠外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

2. 主编《肛肠病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参编《外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 参编《外科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参编《外科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6 参编《局部解剖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肛肠专著:

1. 主编《肛肠外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主编《肛肠外科手术技巧》,人民卫生出版社,

3. 主编《实用肛肠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4. 主编《实用肛门手术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 主编《肛肠外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6. 主编《肛肠科护士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 主编《临床解剖学彩色挂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8. 主编《新编肛肠病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9. 参编《中华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0. 参译《腹腔镜下大肠癌手术》(张宏,刘金钢主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三)肛肠科普:

1. 主编《肛肠病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2. 主编《结肠炎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3. 主编《大肠癌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4. 主编《便秘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李春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导。 【社会兼职】1.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2.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3.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4.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常务委员;5.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6.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肛肠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7.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肛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9.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0.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1.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12.辽宁省医学会肛肠学组主任委员;13辽宁省免疫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14.沈阳市医师协会肛肠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15.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肛肠外科学》主编;16.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肛肠病学》主编。10.主编出版《肛肠外科学》等大学教材、专著20部。 【出版教材、专著】主要有:(共29部,教材7部,专著22部)(一)大学教材:1. 主编《肛肠外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 主编《肛肠病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肛肠病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编《外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外科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外科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编《局部解剖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肛肠专著:1. 主编《肛肠外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肛肠外科手术技巧》,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实用肛肠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实用肛门手术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肛肠外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肛肠科护士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实用盆底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临床解剖学彩色挂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新编肛肠病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编《中华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译《腹腔镜下大肠癌手术》(张宏,刘金钢主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译《腹腔镜下大肠切除术》(张宏主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三)肛肠科普:1. 主编《肛肠病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结肠炎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大肠癌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便秘名医解答》,人民军医出版社,.主编《痔疮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肛裂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肛周脓肿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肛瘘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便秘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结肠炎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主编《结直肠肿瘤就医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

可以发我们的期刊,《新医学》,北大核心如果看一本杂志是不是正规,可以去国家新闻署的网站上面查。稿件可以投到我的邮箱里。文章要在2000-3000字之间,表格和图尽量少是基金项目请注明。请注明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下达用稿通知书。email:

安阿玥致力于肛肠专业的临床研究近三十余年,发明“安氏疗法”及国家二类痔疮新药“芍倍注射液”(原名安氏化痔液、安痔注射液),具有个人非职务发明专利。发表“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痔疮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直肠内注射疤痕固定法和肛门紧缩术治疗Ⅲ直肠脱垂探讨”等论文30余篇,著《实用肛肠病学》、《肛肠病学》、《肛肠病诊疗图谱》、《肛肠疾病问答》。1991年在第四十界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获“社会事务部长奖”、个人研究最高奖“军官勋章”、项目“金牌奖”三项大奖,这是我国历届医学参展中获奖最高的一次,他本人也被聘为该届医学专家组评委,并载入第40届尤里卡名人录。1994年获首届中日友好医院科技贡献个人奖, 1996年获中日友好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民委民族事务先进个人。其发明的“安氏疗法”是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该疗法2004年被卫生部批准为“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部级)。曾为多位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友人诊治疾病,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健康报等国内外媒体宣传报道。先后出访近二十个国家讲学和手术示范。目前在治疗各种痔疮、复杂和高位肛瘘及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肛肠病处于国内领先,被一些媒体称为“克痔圣手”、“安一刀”。

肛肠肠胃医学论文

1.少食高纤维食物:如土豆、面食、豆类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葱等蔬菜 ,它们都很容易在肠胃内部制造气体 ,从而导致腹胀的出现。2.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子、硬煎饼等硬性食物都不容易消化 ,因此在肠胃里滞留的时间会比较长 ,产生较多气体而引发腹胀。3.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进食太快或边走边吃等不良习惯 ,会很容易吞进不少空气 ;此外 ,常用吸管喝饮料也会使大量空气潜入胃部 ,引起腹胀。4.克服不良情绪: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能会使消化功能减弱 ,或刺激胃部造成过多的胃酸 ,其结果也会使胃内气体过多 ,造成腹胀加剧。5.注意锻炼身体:每天应该坚持 1小时左右的适量运动 ,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 ,而且可以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的功能。6.适度补充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并非只会导致腹胀 ,有时恰恰相反 ,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 ,有时反而会有减轻腹胀的功效。原因在于 ,高脂肪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 ,因而在肠胃里逗留时间往往比较长 ,而一旦有纤维加入 ,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1、经期保护。月经期由于经血的刺激和卫生纸的摩擦,可刺激肛门皮肤引起充血、瘙痒、疼痛,或使外痔肿胀。所以要经常用热水外洗和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抵抗力。月经纸要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好、消毒的纸,以减少对肛门的刺激。并注意及时更换卫生巾。2、治疗疾病与休息。月经期要注意适当休息并及时治疗有关病变,如经期腹泻、经期咳嗽等。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郁和急躁。少食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值得注意的是经期便血,容易被月经掩盖,血从肛门流出往往误以为是经血而不及时治疗。3、妊娠期要预防便秘。女性妊娠后期,由于胎儿增大可压迫直肠,使肛门直肠部的血液回流受到影响,同时也可引起大便秘结,这样不仅容易发生痔疮,而且可使原有痔核加重。所以对妊娠期的便秘要引起重视。妊娠期便秘的预防首先要注意生活调理,不宜吃过多的辛辣厚昧之品,应多食新鲜瓜果和蔬菜等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其次要注意活动和卧床相结合,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如发大便干燥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使大便 软化、排出通畅。 做孕妇是幸福的,做孕妇也是众多已婚妇女渴望的,肚子高高隆起的孕妇代表了母性的美。孕妇是女人一生的一个特殊时期,此时家人要给孕妇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孕妇也要积极适应怀孕后的生活。为了生个健康的宝宝,孕妇的日常保健非常重要。穿衣上,孕妇要穿一些宽松舒适的衣服;饮食上,孕妇要注意营养的搭配;睡眠上孕妇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另外,适当运动、保持愉快的心情,对孕妇也非常有好处。妇女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此种情况在胎位不正时尤为明显,因此怀孕期间应定时去医院复查,遇到胎位不正时,应及时纠正,不仅有益于孕期保健,对于预防痔疮及其他肛肠疾病,也有一定的益处。另外怀孕妇女一般活动量相对减少,引起胃肠功能减弱,粪便停留于肠腔,粪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燥,诱发痔疮。因此怀孕期间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并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每次大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对于预防痔疮是十分有益的。

胃肠外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常需放置多种管道以方便临床病情观察和治疗,因此,管道护理在胃肠外科护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胃肠外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本文对胃肠外科的优质护理服务进行了探讨。选取了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2月期间接收的50例胃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人,一组为优质护理组,另一组为一般护理组,最后将两组所得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质护理服务组比一般护理组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胃肠外科;优质护理;分层管理;基础护理;技术革新

胃肠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胃肠外科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很大创伤,不仅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体痛苦和经济压力,在长时间的恢复过程也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优质临床护理,既可以帮助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又可以减轻其身体上的痛苦,帮其消除理顾虑,进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1]。

1 资料与 方法

一般资料 在50例研究对象中,年龄为22~50岁,平均年龄在(±)岁,其中有32例为男性患者,18例为女性患者。胃肠疾病类型主要包括:直肠癌、胃部肿瘤、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等,均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优质护理服务小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一般护理服务小组采用一般护理服务。

方法

加强分层管理与培训 随着我院责任护理模式的改进,护理 规章制度 也得到进一步完善。近来分层管理模式正为医院各部门广泛关注和运用,使医院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为护理服务的优化提供了条件。因此,医院应加强分层管理与培训[2]。首先要使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具体的服务内容;重新建立分层培训管理机制,结合护理人员的能力和级别的不同对其培训目标、内容和计划做适当的安排,严格把关,确保培训工作能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时的检查、考核和评估,对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对有欠缺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指正,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提供的最基本的护理服务如舒适的休息环境、严格卫生的治疗器械、与患者适当的沟通等等。对于入住到医院的胃肠患者,首先要为其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卫生的病房,向其宣传和普及护理知识以得到患者的良好配合;在患者的床边,尤其是刚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建立流动式的护理工作站,加强护理流动车的巡逻检查工作,可以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多个流动输液架,方便手术后的患者早期的下床活动;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定期的沟通和交流,帮其缓解心理上的顾虑,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信心,促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等等。

加强技术革新 由于胃肠疾病和容易导致患者及其周围的人产生不良情绪,因此,加强胃肠护理技术的革新是十分必要的[3]。如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手术后使用的人工肛门会给其带来严重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不适,粪便很容易污染到造口周围的皮肤,发出异味,并容易产生由于感染导致的并发症。此外,由于恶劣的气味和不忍直视的画面,让患者很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的情绪,害怕被家人和朋友嫌弃、厌恶,有些患者还对癌症和死亡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掌握良好、完善的护理技术,并加强及时更新,利用先进的护理技术尽量为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减少患者的消极情绪,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增大痊愈的速度。

2 结果

在优质护理服务小组中,有18例患者取得显著效果,5例患者效果较明显,2例患者的效果一般;在一般护理服务小组中,有8例患者的效果显著,12例患者效果较明显,5例患者得到的护理效果一般。可以看出,优质护理服务组比一般护理组的效果显著。

3 讨论

笔者认为,优质护理服务作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点。平等对待健康人、残疾人和疾病患者,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服务;将护理、生理和心理护理的服务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把护理服务的科研、管理、对策、环境和效果作为一个整体;将治疗前、治疗时、治疗后的护理服务作为一个时间上的整体。

在我院肠胃外科实行的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使患者的医疗环境得到了大程度的改善,硬件设施的舒适度也有所增强。临床护理需要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进行同时的促进与维护。除了要帮助患者消除身体上的痛苦外,还要对其进行心理、精神上的安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其社会需要,同时通过与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争取获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支持[4]。

本次调查研究是严格按照优质护理的服务计划进行的,并根据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患者的实际病情细化工作环节、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护理技术的革新,使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提高了患者及其及其家属的满意率。

4 结语

在本次胃肠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过程当中,笔者获益匪浅,得到深刻的认识。胃肠外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都是相对复杂的,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素质上都对医护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使优质护理服务达良好的效果,护理人员要在掌握最新护理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和不良情绪,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已获得良好配合。医护人员的优质护理服务,加上患者及其家属的良好配合,一定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骆菊英,朱慧琴,罗庆玲.优质护理在胃肠外科的应用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6:419.

[2]严娜萍,任品芬,王品楠.优质护理服务在胃肠外科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6:77-78.

[3]陈敏.优质护理服务在胃肠外科的应用效果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224-225.

[4]王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0:1127-1128.

【关键词】外科;胃肠减压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004―7484(2013)10―0254―01

护理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更是普外科患者非常重要的诊疗 措施 ,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床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共进行胃肠减压术65例,其中男51例,女14例,年龄17―80岁,平均58岁。肠梗阻40例,胃癌5例,胰腺炎12例,胆石症8例。

胃肠减压方法先将患者充分准备后,选择质量好,刺激小,型号适宜的胃管,用液体石蜡油充分润滑全管后,将胃管从一侧鼻腔轻轻地、均匀地插入患者的胃内,边插边瞩其吞咽,同时耐心地告之不要紧张,要放松。待插入所需长度确定在胃内后,妥善固定。

2 护理

置管前 普外科患者均为清醒患者,所以宣教工作至关重要。

向患者说明胃肠减压的重要性

说明置管过程中不适,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告知患者如何配合及配合的重要性。

置管中

充分润滑胃管:润滑的长度为需要的插入的长度。插管中,病人若出现恶心,应暂停片刻,嘱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以减轻不适。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提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对清醒病人插管,由于患者恐慌,加之疾病带来的痛苦,有时不�与医务人员配合,所以成功率可能会降低。根据我科临床可采取口含温开水或石蜡油使患者唾液分泌增多,促进吞咽动作,有时也可坐起插管。插管时先将胃管与鼻孔平行插入2cm后改呈60°角,继续插入至鼻咽部,约插入15cm后将患者头部托起,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使胃管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此时嘱患者边吞咽边将胃管缓缓插至所需长度后固定。

检查胃管是否通畅的方法:

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

将胃管末端置盛水的杯中无气体逸出,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表明误入气管;

用注射器从胃管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能在胃部听到气过水音。然后,用注射器抽尽胃内容物,以胶布固定在鼻尖部,接上胃肠减压器。

胃管固定方法:传统的固定方法因受出汗、胃管重力影响,固定的胶布�脱落,经改良后的胶布固定法克服了以上缺点,大大减少了胃管因固定不当而脱出的机率。方法是首先将固定处管周的石蜡油和病人鼻梁上的油渍用纱布擦净,用3m贴剪成碟翼状备用,将剪好的胶布头部固定于鼻梁上,胶布两翼分别缠绕于胃管上,一般每日更换一次,汗液分泌物浸湿胶布后应及时更换。

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观察胃液颜色,判断有无出血情况,如有鲜红色液体引出,说明有出血,应停止胃肠减压,及时通知医生。观察胃液的量,判断吸出量是否过多而影响水电解质平衡。应合理安排输液的顺序及速度,若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应与医生联系,及时纠正。

基础护理在置管期问,随时评估病人口腔黏膜的损伤、溃疡、感染及咽部不适情况作好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各一次;定时清洁鼻腔;长期使用胃管病人,应每周更换胃管一次改变胃管置人部位,避免胃管压迫鼻腔黏膜或软骨,引起鼻孔黏膜溃疡或坏死。加强呼吸道理保持适宜的病室温湿度,一般温度为18―20度,湿度为5O一70%,经常协助病人拍背咳嗽、做深呼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感染[3]。

拔管的护理肠蠕动恢复,肛门有排气,无腹胀,肠鸣音恢复后可拔除胃管。拔胃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屏气,先缓慢往外牵拉,当胃管前端近咽喉部时,迅速将胃管拔出,以减少刺激。拔出胃管后,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置。

3 胃肠减压管脱出的原因:留置胃管是普外科术后各种引流管中最不适的引流管。

对于神志清楚的部分患者由于对鼻胃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之承受着病痛和疾病带来的心理冲击,不能耐受鼻胃管所带来的咽痛等不适,情绪急躁将胃管强行拔出。

护理:①加强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及应有的不适,稳定患者的情绪。留置胃管期间,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既可稀释痰液帮助咳出,又可湿润温暖咽喉部,减轻疼痛,预防咽喉炎的发生。②留置胃管期间,向鼻孔处滴石蜡油,每日1次。减小胃管与鼻黏膜的磨擦,减少不舒适感。

固定不牢,自行脱出主要原因:①鼻胃管固定不妥,胶布成为活环。传统的方法是将胶布绕管缠绕360°,然后交叉粘贴在上唇面颊部。缺点是缠绕鼻胃管的胶布�受鼻涕浸湿,形成活环,上唇面颊分泌的油渍�造成胶布失去粘性而脱落。②鼻饲治疗或胃管内注药时因操作不当或病人不注意或活动时均可导致鼻胃管脱落。

剧烈呕吐导致鼻胃管呕出 鼻饲治疗时由于患者不遵守医嘱自行调节加大胃管营养液的滴速,或鼻饲物过凉导致短时间内大量营养液倾倒入胃,引起胃部不适引起剧烈呕吐导致鼻胃管呕出。同时患者因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少,当鼻胃管被药物、黏稠的胃液、食物残渣等堵塞造成不通时,胃肠道的积气积液不能排出,造成胃肠道的逆蠕动,鼻胃管和胃内容物一同呕出。

4 预防对策

做好心理护理:给予关心体贴,耐心解释病情,讲述鼻胃管在治疗中的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明白鼻饲对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和营养状�的作用以及经胃肠道用药安全性和经济性。对于昏迷病人护士应向家属讲解,以取得配合,做好监护避免将鼻胃管自行拔出。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解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避免不良刺激,稳定患者情绪。

做好胃管知识的健康 教育 为了保证宣教效果,应在插管前、后多次宣教。在插胃管前宣教时,详细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留置胃管的意义和脱落的危害,胃管固定方法及如何防止胃管拔出。通过宣教,引起患者的重视,掌握在翻身、坐起及下床活动时动作宜缓慢,不要突然变换体位,不要牵拉胃管。在发现或无意识中将胶布抓脱落时,及时按信号灯让护士重新固定。

加强巡视特别是加强夜间巡视,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解决。对意识障碍患者,在无护士专人护理的情�下,进行适当和有效的约束,防止无意拔管。 护理操作中每一项技术都需要大家去思考,去反复的推敲,不是所有的操作都是死板的,其实每一项操作都会有人性化护理穿插与整个操作当中,就需要大家去努力,增强病人的应对和适应能力,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5 体会

胃肠减压在普外科是不可缺少的护理操作之一,对于胃肠道肿瘤、肠梗阻、胰腺炎、胆石症等手术患者术前都要留置胃管。所以护理人员要熟悉局部解剖和操作方法,力争插管顺利,减压通畅。不断 总结 经验 ,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经常巡视病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建芳_夕 科胃肠减压的临床护理及体会.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3卷第1期

[2] 郭桂芳姚兰_夕 科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1.肛门栓塞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对肛门功能的保护评价.北京中医学院学报..脊髓截瘫者的肛门外括约肌功能(译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治疗常见肛肠论坛99例.中国肛肠病杂志..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 中国肛肠病杂志..我国肛肠病研究新进展. 福建中医药..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喉科学..肛瘘手术前后括约肌肌电图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小儿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治疗体会. 中肛肠病杂志..消炎痛栓致过敏性休克的报告. 中国肛肠病杂志..中医肛门直肠给药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2. 4:5012.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治疗肛瘘36例. 四川中医..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45例分析. 实用中医药杂志..便秘的中医治疗. 现代中医..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临床与测压研究.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冶金医学..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上). 中医临床与保健..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中).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 1:2219.国内外肛瘘治疗现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消肿止痛汤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水肿61例. 陕西中医..切缝法治疗前庭大腺炎继发肛瘘的体会. 实用中医药杂志..罕见肛周多间隙脓肿合并股后深间隙脓肿的治疗. 实用中医药杂志. .肛瘘中医治法原流与现状简述. 重庆中医药杂志..国外肛瘘治疗简述. 中医药信息报..曹吉勋痔瘘学术思想及成就探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前侧复杂性肛门会阴瘘的直肠内移动瓣修补术( 译文).实用医学杂志..国外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的现状. 中医研究生..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探源述今. 中医文献在志..曹吉勋的肛肠外科学术成就. 中医文献杂志..论傅山对痔瘘的学术见解.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张燕生主编:肛肠病研究新进展.北京.华夏出版社..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治疗肛瘘的研究总结报告. 成都医药..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成都医药..四季青过敏1例. 四川中医..中医发展急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中医教育..硫磺苦参煎治酒糟鼻. 四川中医..清燥救肺汤加减治喉痹. 新疆中医药..从自然观看中医学的局限性. 中医研究生..高位肛瘘挂线疗法的新评价. 中医药信息报..我国大肠肛门病研究显示较强实力. 中医药信息报..肛瘘国外治疗简述. 中医研究生..中医病历建设的里程碑. 中医药信息报..全国中医专科病历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中医药动态..青燥救肺汤致过敏的报告. 新疆中医..肛瘘治疗新法----内口闭锁药捻脱管. 中医药信息报..肛瘘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术后直肠感觉与肛门节制功能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并直肠粘膜折叠注射术结合中药治疗直肠前突与内脱垂性便秘的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苦清汤治疗肛门尖锐湿差疣45例临床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国内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大肠息肉的诊断与恶变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熊冰痔疮胶囊治疗痔疮肛裂的临床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直肠粘膜纵行缝叠基底硬化注射术治疗直肠内套叠和内脱垂性便秘64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肉片嵌顿致空肠多发性瘜室炎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357.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4258.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47.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59.肛门直肠瘘的诊断与治疗.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211.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60.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277.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复方薄荷脑腰俞穴麻醉法用于肛肠论坛45例疗效观察.P402.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62.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腰俞穴麻醉法用于PPH手术的临床观察.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增3864.直肠栓剂的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3265.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767.结肠造口的选择与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直肠前突所致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1969.肛周脓肿的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3670.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2003,44:120-12271.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258例分析.中国实用新医学2006,2(6)72.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并发症的回顾性调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39-24073.结肠瘫痪症结肠切断旷置术后综合征的报道.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6174.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Ⅲ度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术后吻合口分离伴感染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44-14577.晚期直肠癌会阴部复发局部姑息性超范围切除配合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58-15978.成人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18-21979.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防治.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70-27180.中药治疗直肠癌的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319-32281.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四川中医2002,20(6):治疗痔病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5):37-3883.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6):22-2384.晚期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复发的综合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10):技术的优势与缺陷.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3):52-5486.泄泻从心肺论治的初探.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7):48-4987.成人直肠阴道瘘2例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10):5888.旷置结肠综合征的临床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4):技术治疗直肠广基息肉的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87-38890.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造口技术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66-36991.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72-37392.缝线反应导致肠外瘘1例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98-39993.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400-40294.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手术护理配合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78-28095.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53-5496.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21-2297.痔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3):5398.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54-5599.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11100.中西医结合治疗孕妇嵌顿痔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7):22101.骶尾部藏毛窦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8):16102.影响肛管直肠动力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81-28310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1-294104.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7-300105.迟发型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9106.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5-76107.先天性无肛畸形的治疗.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1-103108.结肠瘫痪症的理论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6-108109.大肠癌肝转移的中医药防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3-125110.顽固性便秘从肾论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77-178111.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人工肛门技术动物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5-237112.先天性无肛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0-262113.肛裂的手术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5-266114.痔PPH术常见并发症防治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8-272115.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非药物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4-275116.直肠前突症的手术治疗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6-280117.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81-282118.肛直角重建结-皮吻合型可控性人工肛门重建术的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点位切开隧道引流治疗肛周马蹄形脓肿120例的经验.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98-299120.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报告.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0-302121.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22例临床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3122.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II III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35-337123.矾藤痔注射液治疗痔病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47-34812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门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第29卷第1期125.十全大补汤减轻大肠癌化疗副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2月,第29卷第2期126.结肠瘫痪症的神经病因学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年2月,第15卷第1期127.便秘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探讨.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7月,第29卷第7期128.幻肛痛的理论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4月,16卷2期129.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6月,16卷3期130.利用网络媒体优势推进肛肠专业网站建设.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8月,16卷2期131.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6月,17(3)194-197132.慢传输型便秘机理的研究近况.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8月,17(4),264-267133.结直肠管型吻合器的应用方法与技巧.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12月,17(6),394-39613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肠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29(1),52135.一代宗师黄济川肛肠学术思想的传承.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年12月,46-48136.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2011年3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