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食道口线虫病论文

发布时间:

食道口线虫病论文

看来寄生虫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加强!在临床上做

寄生于羊消化道内的线虫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毛圆科、毛线科、仰口科和圆形科等多种线虫。该类线虫多为土源性寄生虫,在外界环境中即可发育到感染阶段,其感染性幼虫主动经皮肤钻入羊体内而使羊发病,或污染羊的饲草、饲料和饮水等,一旦被食入即可造成感染和发病,因此,羊的消化道线虫分布相当广泛,且常混合感染,是羊的一类常见、多发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其中以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仰口线虫等危害最大。(1)捻转血矛线虫(羊胃虫)寄生于反刍兽的第四胃,偶见于小肠。常见于绵羊和山羊,牛、鹿也可感染,国外有人体感染的报道。虫体呈毛发状,淡红色,长1~3厘米。口囊小,内有一矛状角质背齿。因吸血而呈红色的肠管与白色生殖器官互相缠绕形成红白相间的麻花状外观,故称捻转血矛线虫,亦称捻转胃虫。(2)食道口线虫(结节虫)包括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甘肃食道口线虫等。寄生于羊的大肠。由于某些食道口线虫的幼虫阶段可致肠壁形成结节,故又名结节虫病。虫体呈灰白色,细小线状,长1~2厘米。(3)羊仰口线虫寄生于小肠。虫体长1~2厘米,口囊发达,底部一对小的亚腹侧齿和一个大背齿。春秋两季,羊感染率和发病率均较高。羊消化道线虫常以强大的口囊吸附在胃、肠黏膜上,吸取宿主大量血液,并引起胃肠黏膜的损伤、炎症、出血,病羊表现显著贫血,消瘦,颌下和腹下水肿,急、慢性胃肠炎,持续性腹泻,粪呈暗绿色,带有大量黏液,有时带血,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重者可造成急性大批死亡(如捻转血矛线虫病),或进行性贫血、消瘦,最后因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胃肠黏膜发炎、充血、出血、肿胀,重者发生坏死、溃疡。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和辐射食道口线虫幼虫可在大肠壁上形成不同大小的灰绿色结节(米粒大到指肚大),表面平滑,向浆膜面突出,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有小孔与肠腔相通,结节内含长3~4毫米的幼虫和黄白色或灰绿色泥状物,有的发生坏死或钙化,此病变多见于结肠和盲肠,有时在肝、肺、心等脏器和腹部脂肪内也可发现同样结节。预防和治疗羊消化道线虫病,选用下列药物之一,均有良好效果。(1)左咪唑每千克体重8~10毫克,1次内服或肌内注射。(2)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毫克,1次皮下注射或内服。(3)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1次内服。(4)苯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1次内服。做好羊群的定期预防性驱虫是防控消化道线虫病的关键。虽然目前防治消化道线虫病的药物效果都很好,但药效过后的重复感染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认为每年给羊驱1~2次虫就能有效防控本病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养羊生产中,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和抗病力;管好粪便,堆积发酵,生物热处理,杀灭虫卵;注意放牧和饮水卫生,如不放牧露水草、雨草、牧场轮牧。但更重要的是应结合当地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驱虫程序并严格实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控效果。以下驱虫程序可供参考:全群驱虫:秋季驱虫,减少羊体内幼虫荷虫量,确保羊安全越冬。晚冬或早春驱虫,防止“春季高潮”出现,阻断病原散播途径和牧场污染。最好在第1次用药后,间隔10~15天再用药1次。羔羊:羔羊断奶分群时驱虫1次,以后随全群有计划地驱虫。种公羊和种母羊:每年至少在春秋季各驱虫1次。母羊在产前2周和产后4周各驱虫1次。新购入的羊:应隔离饲养,期间驱虫1~2次,经检查无寄生虫时再合群。

是寄生虫,查查教材吧,有记录的。

临床症状:只有在严重寄生时,大肠上才出现大量结节,并可能发生结节性肠炎。食欲不振,便秘,有时下痢,粪便中带有脱落的黏膜。高度消瘦,发育障碍。继发细菌感染时,则发生化脓性结节性大肠炎。也有引起仔猪死亡的报道。

病理变化:幼虫在大肠黏膜下形成结节所致的危害性最大。初次感染很少发生结节,感染3~4次,结节即大量发生,结节周围有炎症。有齿食道口线虫引起结节较小,直径约1毫米,长尾食道口线虫所致的结节直径可达6毫米以上,高出黏膜表面,有时回肠也有结节,局部肠壁增厚,黏膜充血,肠系膜肿胀,肉眼可见黏膜上的黄色小结,破裂形成溃疡。如结节向浆膜破裂,则形成腹膜炎。也有幼虫进入肝脏,形成包囊。幼虫死亡,可见坏死肝组织。结节感染细菌时,可能继发弥漫性大肠炎,成虫阶段致病力轻微。

诊断:体温不高,消瘦,食欲不振,便秘,有时下痢,粪用漂浮法检查虫卵,有时可见虫体。还可以注意观察粪便中有否自然排出的虫体,虫卵不易鉴别时,可培养检查幼虫。在临床诊断中应做好与猪姜片吸虫病、猪华枝睾吸虫病、猪钩头虫病、钩虫病等的鉴别。

食道口线虫病论文范文

寄生于羊消化道内的线虫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毛圆科、毛线科、仰口科和圆形科等多种线虫。该类线虫多为土源性寄生虫,在外界环境中即可发育到感染阶段,其感染性幼虫主动经皮肤钻入羊体内而使羊发病,或污染羊的饲草、饲料和饮水等,一旦被食入即可造成感染和发病,因此,羊的消化道线虫分布相当广泛,且常混合感染,是羊的一类常见、多发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其中以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仰口线虫等危害最大。

(1)捻转血矛线虫(羊胃虫)

寄生于反刍兽的第四胃,偶见于小肠。常见于绵羊和山羊,牛、鹿也可感染,国外有人体感染的报道。虫体呈毛发状,淡红色,长1~3厘米。口囊小,内有一矛状角质背齿。因吸血而呈红色的肠管与白色生殖器官互相缠绕形成红白相间的麻花状外观,故称捻转血矛线虫,亦称捻转胃虫。

(2)食道口线虫(结节虫)

包括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甘肃食道口线虫等。寄生于羊的大肠。由于某些食道口线虫的幼虫阶段可致肠壁形成结节,故又名结节虫病。虫体呈灰白色,细小线状,长1~2厘米。

(3)羊仰口线虫

寄生于小肠。虫体长1~2厘米,口囊发达,底部一对小的亚腹侧齿和一个大背齿。

春秋两季,羊感染率和发病率均较高。羊消化道线虫常以强大的口囊吸附在胃、肠黏膜上,吸取宿主大量血液,并引起胃肠黏膜的损伤、炎症、出血,病羊表现显著贫血,消瘦,颌下和腹下水肿,急、慢性胃肠炎,持续性腹泻,粪呈暗绿色,带有大量黏液,有时带血,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重者可造成急性大批死亡(如捻转血矛线虫病),或进行性贫血、消瘦,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剖检可见胃肠黏膜发炎、充血、出血、肿胀,重者发生坏死、溃疡。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和辐射食道口线虫幼虫可在大肠壁上形成不同大小的灰绿色结节(米粒大到指肚大),表面平滑,向浆膜面突出,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有小孔与肠腔相通,结节内含长3~4毫米的幼虫和黄白色或灰绿色泥状物,有的发生坏死或钙化,此病变多见于结肠和盲肠,有时在肝、肺、心等脏器和腹部脂肪内也可发现同样结节。

预防和治疗羊消化道线虫病,选用下列药物之一,均有良好效果。

(1)左咪唑

每千克体重8~10毫克,1次内服或肌内注射。

(2)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毫克,1次皮下注射或内服。

(3)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1次内服。

(4)苯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1次内服。

做好羊群的定期预防性驱虫是防控消化道线虫病的关键。虽然目前防治消化道线虫病的药物效果都很好,但药效过后的重复感染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认为每年给羊驱1~2次虫就能有效防控本病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养羊生产中,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和抗病力;管好粪便,堆积发酵,生物热处理,杀灭虫卵;注意放牧和饮水卫生,如不放牧露水草、雨草、牧场轮牧。但更重要的是应结合当地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驱虫程序并严格实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控效果。以下驱虫程序可供参考:

全群驱虫:秋季驱虫,减少羊体内幼虫荷虫量,确保羊安全越冬。晚冬或早春驱虫,防止“春季高潮”出现,阻断病原散播途径和牧场污染。最好在第1次用药后,间隔10~15天再用药1次。

羔羊:羔羊断奶分群时驱虫1次,以后随全群有计划地驱虫。

种公羊和种母羊:每年至少在春秋季各驱虫1次。母羊在产前2周和产后4周各驱虫1次。

新购入的羊:应隔离饲养,期间驱虫1~2次,经检查无寄生虫时再合群。

病因: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本虫幼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而感染,生吃被幼虫污染的蔬菜、瓜果或喝生水也可感染。动物实验提示,第三期幼虫可经皮肤主动进入宿主。由于人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故在人体内虫体停留在第四期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阶段。 预防措施:预防本病主要为不吃生或半生的螺类,不吃生菜、不喝生水;因幼虫可经皮肤侵入机体,故应防止在加工螺类的过程中受感染。

临床症状:只有在严重寄生时,大肠上才出现大量结节,并可能发生结节性肠炎。食欲不振,便秘,有时下痢,粪便中带有脱落的黏膜。高度消瘦,发育障碍。继发细菌感染时,则发生化脓性结节性大肠炎。也有引起仔猪死亡的报道。

病理变化:幼虫在大肠黏膜下形成结节所致的危害性最大。初次感染很少发生结节,感染3~4次,结节即大量发生,结节周围有炎症。有齿食道口线虫引起结节较小,直径约1毫米,长尾食道口线虫所致的结节直径可达6毫米以上,高出黏膜表面,有时回肠也有结节,局部肠壁增厚,黏膜充血,肠系膜肿胀,肉眼可见黏膜上的黄色小结,破裂形成溃疡。如结节向浆膜破裂,则形成腹膜炎。也有幼虫进入肝脏,形成包囊。幼虫死亡,可见坏死肝组织。结节感染细菌时,可能继发弥漫性大肠炎,成虫阶段致病力轻微。

诊断:体温不高,消瘦,食欲不振,便秘,有时下痢,粪用漂浮法检查虫卵,有时可见虫体。还可以注意观察粪便中有否自然排出的虫体,虫卵不易鉴别时,可培养检查幼虫。在临床诊断中应做好与猪姜片吸虫病、猪华枝睾吸虫病、猪钩头虫病、钩虫病等的鉴别。

如何与我同在。 我前两天。 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特别是在检查口的数学,但必须准备一个草案,然后重新计算确定。这浪费了很多时间。 事实上,如果你去深思 这是一个缺乏自信, 可能是你的父母和老师总是说你什么都好,但不小心。 从而导致这样的信心,因为你太小心一些幼稚的问题 因此,如果考虑到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第一是大脑高度紧张状态。 第一感觉的答案是??正确的,不回去想想。也许觉得自己做错了。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象,不相信它。 事实上,当我在这种情况下,我真的觉得比别人笨,但是当你看到你的问题,知道这是正常的情况。 以上是我个人的经验。

食道口线虫病论文参考文献

牛消化道线虫病的病原包括毛圆科、毛线科、钩口科和圆形科的多种线虫。这些虫体寄生在牛的第四胃、小肠和大肠中,在一般情况下多呈混合感染。对牛来说主要有指形长刺线虫、牛仰口线虫和辐射结节虫。

消化道线虫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措施包括:

(1)治疗患畜应结合对症、支持疗法,选用如下驱虫药:

①左咪唑每千克体重用6~10毫克,溶水一次灌服。也可以将药物混在饲料中喂饲或溶在水中饮用,还可以制成5%的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

②硫化二苯胺牛,每千克体重~克,但总量不得超过60~80克。羊,每千克体重~克。成年羊投服30~50克,一岁以内羔羊投5~15克。将药物混在精料中制成1%~10%悬浮液灌服。

③噻苯唑牛、羊,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将药物拌饲料中喂服,也可以配成2%的悬浮液经口灌服。

④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

⑤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一次口服。

⑥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毫克,一次口服或皮下注射。

(2)预防性驱虫给全群牛、羊计划性驱虫,传统的方法是在春、秋各进行一次。但针对北方牧区的冬季幼虫高潮,在每年春节前后驱虫一次,可有效防止“春季高潮”,避免春乏的大批死亡。同时,应对驱虫后的粪便集中管理,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杀死其中的病原,以免污染环境。

(3)放牧及放牧地的利用根据线虫病的流行规律,牛羊应避免在低洼潮湿的牧地上放牧,也不应在清晨、傍晚和雨后放牧,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固定而清洁的饮水池。对于放牧地应有计划地应用,可以轮牧和改良牧地,实行牧草和农作物有计划的轮作,这样既可使牧地洁净,又能提高牧草的质量。

(4)改善饲养管理合理补充精料,进行全价饲养,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畜舍要通风干燥,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兽医寄生虫学概念第二节 兽医寄生虫学的地位和任务第三节 兽医寄生虫学发展概况一、学科发展历程二、学科发展展望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第一节 寄生生活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与类型一、寄生虫的概念与类型二、宿主概念与类型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影响一、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二、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第三章 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第一节 寄生虫的分类一、寄生虫的分类系统二、吸虫的分类三、绦虫的分类四、线虫的分类五、棘头虫的分类六、节 肢动物的分类七、原虫的分类第二节 寄生虫的命名规则第四章 寄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第一节 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复殖吸虫的外形二、体壁三、内部构造四、复殖吸虫的生活史第二节 绦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绦虫外形二、体壁三、内部构造四、绦虫的生活史第三节 线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壁二、内部构造三、线虫的生活史第四节 棘头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壁二、内部构造三、棘头虫的生活史第五节 原虫的形态和生活史一、一般形态二、原虫的生活史第六节 节 肢动物的形态和生活史一、外形和体被二、内部构造三、节 肢动物的生活史第五章 寄生虫免疫学第一节 寄生虫抗原特性一、寄生虫抗原种类二、寄生虫抗原的特点第二节 免疫应答一、寄生虫免疫的特点二、抗寄生虫免疫的反应类型第三节 免疫逃避一、寄生虫抗原性的改变二、组织学隔离三、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四、释放可溶性抗原五、代谢抑制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的超敏反应一、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型)二、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三、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四、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第六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念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一、流行过程二、流行特点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地理分布第七章 寄生虫病的诊断第一节 临床诊断一、流行病学分析二、临床症状观察三、病理学诊断第二节 病原学诊断一、粪便检查二、血液检查三、组织液检查四、体表及皮屑的检查第三节 辅助性诊断一、动物接种试验二、诊断性治疗三、X光检查四、穿刺检查第四节 免疫学诊断一、琼脂扩散试验二、间接血凝试验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五、免疫金标诊断技术第五节 基因诊断一、特异PCR技术二、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三、DNA探针技术(DNAprobe)第八章 寄生虫病的防控第一节 防控原则一、控制感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动物第二节 基本措施一、驱虫二、环境卫生三、饲养卫生第三节 生物控制一、生物控制概念与类型二、生物控制的意义与特点三、生物控制的现状与展望第四节 免疫预防一、强毒虫苗二、弱毒虫苗三、分泌抗原苗四、重组抗原苗 第九章 猪的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姜片吸虫病二、支睾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囊尾蚴病二、细颈囊尾蚴病三、裂头蚴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旋毛虫病二、胃线虫病三、肠道线虫病四、其他线虫病第四节 棘头虫病第五节 原虫病一、弓形虫病二、球虫病三、小袋纤毛虫病第六节 外寄生虫病一、疥螨病二、蠕形螨病三、虱病第十章 牛羊骆驼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血吸虫病二、片形吸虫病三、双腔吸虫病四、阔盘吸虫病五、前后盘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莫尼茨绦虫病二、棘球蚴病三、多头蚴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血矛线虫病二、弓首蛔虫病三、食道口线虫病四、仰口线虫病五、副柔线虫病第四节 原虫病一、锥虫病二、巴贝斯虫病三、泰勒虫病四、隐孢子虫病五、新孢子虫病第五节 外寄生虫病一、蝇蛆病二、螨病三、虱病第十一章 家禽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前殖吸虫病二、棘口吸虫病三、背孔吸虫病四、嗜眼吸虫病五、后睾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瑞利绦虫病二、剑带绦虫病三、戴文绦虫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禽蛔虫病二、异刺线虫病三、裂口线虫病四、毛细线虫病五、鸟蛇线虫病六、比翼线虫病第四节 原虫病一、球虫病二、住白细胞虫病三、组织滴虫病四、毛滴虫病第五节 外寄生虫病一、膝螨病二、新勋恙螨病三、皮刺螨病四、虱病第十二章 马属动物寄生虫病第一节 蠕虫病一、裸头绦虫病二、副蛔虫病三、尖尾线虫病四、圆线虫病五、脑脊髓丝虫病第二节 原虫病一、马媾疫二、巴贝斯虫病第三节 外寄生虫病一、蝇蛆病二、螨病三、蠕形螨病第十三章 犬猫寄生虫病第一节 蠕虫病一、后睾吸虫病二、复孔绦虫病三、恶丝虫病四、弓首蛔虫病五、钩虫病第二节 原虫病一、巴贝斯虫病二、等孢球虫病第三节 外寄生虫病一、螨病二、虱病三、蚤病第十四章 传播病原的节 肢动物第一节 蜱一、硬蜱二、软蜱第二节 媒介昆虫——、蚊二、蝇三三、虻四、蠓五、蚋六、白蛉 第十五章 概论第一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种类第二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理第三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选择标准第四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方法第五节 使用抗寄生虫药物的注意事项第十六章 常用抗寄生虫药第一节 驱吸虫药第二节 抗血吸虫药.第三节 驱绦虫药第四节 驱线虫药一、有机磷酸酯类二、咪唑并噻唑类三、四氢嘧啶类四、苯并咪唑类五、哌嗪类六、抗生素类七、其他第五节 抗原虫药一、抗球虫药二、抗锥虫药三、抗梨形虫药第六节 杀虫药物一、有机磷化合物二、有机氯杀虫剂三、拟除虫菊酯类四、其他外文、中文索引参考文献

寄生于羊消化道内的线虫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毛圆科、毛线科、仰口科和圆形科等多种线虫。该类线虫多为土源性寄生虫,在外界环境中即可发育到感染阶段,其感染性幼虫主动经皮肤钻入羊体内而使羊发病,或污染羊的饲草、饲料和饮水等,一旦被食入即可造成感染和发病,因此,羊的消化道线虫分布相当广泛,且常混合感染,是羊的一类常见、多发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其中以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仰口线虫等危害最大。(1)捻转血矛线虫(羊胃虫)寄生于反刍兽的第四胃,偶见于小肠。常见于绵羊和山羊,牛、鹿也可感染,国外有人体感染的报道。虫体呈毛发状,淡红色,长1~3厘米。口囊小,内有一矛状角质背齿。因吸血而呈红色的肠管与白色生殖器官互相缠绕形成红白相间的麻花状外观,故称捻转血矛线虫,亦称捻转胃虫。(2)食道口线虫(结节虫)包括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甘肃食道口线虫等。寄生于羊的大肠。由于某些食道口线虫的幼虫阶段可致肠壁形成结节,故又名结节虫病。虫体呈灰白色,细小线状,长1~2厘米。(3)羊仰口线虫寄生于小肠。虫体长1~2厘米,口囊发达,底部一对小的亚腹侧齿和一个大背齿。春秋两季,羊感染率和发病率均较高。羊消化道线虫常以强大的口囊吸附在胃、肠黏膜上,吸取宿主大量血液,并引起胃肠黏膜的损伤、炎症、出血,病羊表现显著贫血,消瘦,颌下和腹下水肿,急、慢性胃肠炎,持续性腹泻,粪呈暗绿色,带有大量黏液,有时带血,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重者可造成急性大批死亡(如捻转血矛线虫病),或进行性贫血、消瘦,最后因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胃肠黏膜发炎、充血、出血、肿胀,重者发生坏死、溃疡。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和辐射食道口线虫幼虫可在大肠壁上形成不同大小的灰绿色结节(米粒大到指肚大),表面平滑,向浆膜面突出,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有小孔与肠腔相通,结节内含长3~4毫米的幼虫和黄白色或灰绿色泥状物,有的发生坏死或钙化,此病变多见于结肠和盲肠,有时在肝、肺、心等脏器和腹部脂肪内也可发现同样结节。预防和治疗羊消化道线虫病,选用下列药物之一,均有良好效果。(1)左咪唑每千克体重8~10毫克,1次内服或肌内注射。(2)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毫克,1次皮下注射或内服。(3)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1次内服。(4)苯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1次内服。做好羊群的定期预防性驱虫是防控消化道线虫病的关键。虽然目前防治消化道线虫病的药物效果都很好,但药效过后的重复感染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认为每年给羊驱1~2次虫就能有效防控本病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养羊生产中,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和抗病力;管好粪便,堆积发酵,生物热处理,杀灭虫卵;注意放牧和饮水卫生,如不放牧露水草、雨草、牧场轮牧。但更重要的是应结合当地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驱虫程序并严格实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控效果。以下驱虫程序可供参考:全群驱虫:秋季驱虫,减少羊体内幼虫荷虫量,确保羊安全越冬。晚冬或早春驱虫,防止“春季高潮”出现,阻断病原散播途径和牧场污染。最好在第1次用药后,间隔10~15天再用药1次。羔羊:羔羊断奶分群时驱虫1次,以后随全群有计划地驱虫。种公羊和种母羊:每年至少在春秋季各驱虫1次。母羊在产前2周和产后4周各驱虫1次。新购入的羊:应隔离饲养,期间驱虫1~2次,经检查无寄生虫时再合群。

狐食管线虫病论文

浅谈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浅谈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植物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而在园林植物养护中,园林害虫常常对园林植物造成了危害,对其防治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园林植物害虫的种类繁多,在对其防治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传统的防治方法,很容易出现灭虫不彻底的现象,而使用生物防治方法能大大提高防治效率。鉴于此,本文对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园艺植物,生物防治,研究;

在当今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过程中,目前的绿地系统和园林植物种类跟以往相比,要复杂得多。随着全球气候恶劣变化,温湿度季节分配的失调,导致早涝灾害的.现象频繁发生。再加上人类活动的频繁以及干扰,使得植物结构失调,加上品种单一,植物的地下空间不足。最终,可使生长环境变坏,更严重时,会导致园林虫害泛滥。鉴于此,本文对园林植物的种类进行分析,为今后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常见园林植物害虫种类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园林植物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大量增加,分布范围也随之增大,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园林植物害虫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甚至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经过一些统计调查表明,一些常见的园林植物害虫有这些,食叶害虫、刺吸式害虫、钻蛀害虫及地下害虫等。

2、生物防治害虫的具体方法

利用害虫生物天敌进行除虫工作

通过对常见的栽培的园艺植物进行分析,可发现,这些植物对应的害虫中,存在一些补食性的天敌或者是一些寄生性的天敌。这些天敌能够为园艺植物提供害虫的生物防治功能。在园艺植物中,树木的种类繁多,寄生于树木中的虫类也很多,其中蚜虫是害虫,能够影响树木的生长。益虫有蚯蚓、螳螂、篦麻蚕、瓢虫、蜜蜂等。谈到利用害虫生物天敌除虫,有不少例子。例如,红蜡蚧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生长速度很快,对其防治难度很大,但是其寄生性天敌种类也非常多,其寄生性天敌比捕食性天敌要多得多。为除去红蜡蚧虫害,可对红蜡蚧的天敌的种类进行归类和汇总,然后合理地投放害虫天敌。然而,在害虫天敌的养护实践过程中,发现害虫天敌过冬是一个问题,每当冬季来临,需要为这些害虫天敌供给生物养分和生存空间。当使用害虫天敌除害虫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以下2点:把生物除虫充当主要方法,恰当使用灭虫农药,从而有效保障除虫效果,避免害虫天敌繁殖过快致使除虫效果不理想;注意生物防治害虫方法的适用对象,同一种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在不同的植物中的效果不一样。

利用病原微生物农药进行除虫工作

病原性微生物农药是指真菌和病毒等原生动物。其中的例子很多,比如苏云金杆菌,其是使用生物化学原理来灭虫的,借助微生物在孢子形成时得到的一些蛋白物质,在害虫幼虫的腹部上皮细胞形成孔隙,使害虫的吸水量增加,当害虫细胞的吸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害虫死亡,这样实现除虫的目的。另外,在利用该原理除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安排好病原体的释放时间,通常情况下,以清晨或晚上为宜,尽量选择阴天天气,避免阳光直射或者光线过强的情况发生;病原体微生物释放的位置应注意,务必释放在害虫和害虫卵等活体上,这样才能给病毒或细菌复制提供充足的环境和养份;要充分进行实践来验证灭虫方法的适用性;为使病毒或真菌的除害虫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要注意调整园林中的空气湿度和温度,为病原微生物生命活度提供保障另外,应充分利用病原线虫的作用。线虫主要经由昆虫的口腔或者肛门进入体内释放细菌以使昆虫致死。线虫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对象与病原微生物类同。

3、小结

在目前的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过程中,大量的生物防治手段被使用,为防治病害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其防治效果往往不是太理想。其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存在一些问题未能解决,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因此,为了对园艺植物的病害进行更好地防治,需要充分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充分利用好植物的遗传方式,通过基因重组去改变细菌的生长状况。通过人工养殖,对生物防治进行不断地优化,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中去,诱导园艺植物产生抗病性的化学、物理、生物诱导因子,从而对植物的性能进行改进。在害虫的生物防治过程中,应当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在对园艺植物病害进行控制时,应当使该项工作满足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敏.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J].现代园艺,2013(09).

[2]权俊娇,马行.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4(01).

[3]刘琴,何月秋.我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2(04).

[4]林沙.重寄生菌防治园艺植物病害研究[J].北京农业,2014(09).

[5]王珊.园艺朱武病害的生物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2014(21).

对啊!我也发现自家刷牙杯子里有4、5条,是寄生虫?对人体有害么

线虫,通常呈乳白、淡黄或棕红色。大小差别很大,小的不足1毫米,大的长达8米。多为雌雄异体,雌性较雄性的为大。虫体一般呈线柱状或圆柱状,不分节,左右对称。假体腔内有消化、生殖和神经系统,较发达,但无呼吸和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前端为口孔,肛门开口于虫体尾端腹面。口囊和食道的大小、形状以及交合刺的数目等均有鉴别意义。如杆形目虫体的食道上具有食道球及前食道球,尖尾目的食道上只有食道球,而无前食道球。蛔虫目食道简单呈圆柱状,头端有唇3个。旋尾目食道常由前端的肌部与后端的腺部构成,头端有偶数的唇(2、4、6或更多),雄虫尾部呈螺旋状旋曲。丝虫目的食道亦常由肌部和腺部两部分构成,无唇,阴户在虫体前端。圆形目的食道简单或呈瓶状,雄虫尾端具有由肋状物支撑的角质交合伞,往往有两根等长的交合刺。毛首目往往区分为前后两部,食道很长,呈串珠状,雄体只有一根交合刺。膨结目的食道简单,雄虫具有肉质交合伞,无肋状物支撑,只有 1根交合刺。驼形目具有单核的食道腺,无唇。在中国畜禽中已发现线虫病原350余种。其中常见的有:寄生在马属动物肠道的副蛔虫圆形线虫、尖尾线虫、胃线虫和皮下组织的副丝虫;寄生在反刍动物真胃的血矛线虫、肠道的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和气管的网尾线虫;寄生在猪肠道的蛔虫、类圆形线虫、旋毛线虫、肾线虫和气管的后圆线虫;寄生在禽类肠道的禽蛔虫、异刺线虫和腺胃的华首线虫,以及寄生在犬肠道的弓首蛔虫和肾脏的膨结线虫等。

临床症状:只有在严重寄生时,大肠上才出现大量结节,并可能发生结节性肠炎。食欲不振,便秘,有时下痢,粪便中带有脱落的黏膜。高度消瘦,发育障碍。继发细菌感染时,则发生化脓性结节性大肠炎。也有引起仔猪死亡的报道。

病理变化:幼虫在大肠黏膜下形成结节所致的危害性最大。初次感染很少发生结节,感染3~4次,结节即大量发生,结节周围有炎症。有齿食道口线虫引起结节较小,直径约1毫米,长尾食道口线虫所致的结节直径可达6毫米以上,高出黏膜表面,有时回肠也有结节,局部肠壁增厚,黏膜充血,肠系膜肿胀,肉眼可见黏膜上的黄色小结,破裂形成溃疡。如结节向浆膜破裂,则形成腹膜炎。也有幼虫进入肝脏,形成包囊。幼虫死亡,可见坏死肝组织。结节感染细菌时,可能继发弥漫性大肠炎,成虫阶段致病力轻微。

诊断:体温不高,消瘦,食欲不振,便秘,有时下痢,粪用漂浮法检查虫卵,有时可见虫体。还可以注意观察粪便中有否自然排出的虫体,虫卵不易鉴别时,可培养检查幼虫。在临床诊断中应做好与猪姜片吸虫病、猪华枝睾吸虫病、猪钩头虫病、钩虫病等的鉴别。

羊消化道线虫病论文

通常对症状可疑的羊进行粪便虫卵检查。生前可直肠取粪或采取新鲜粪便,常用的方法是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直接涂片法镜检虫卵,必要时可进行虫卵计数。饱和盐水漂浮法具体方法:取可疑粪便5 ~ 10克,加人10 ~ 20倍饱和盐水混匀,通过毫米孔径(60目)带网过滤,滤过液静置 ~1小时,则虫卵已充分上浮,用一直径5 ~ 10毫米的铁丝圈与液面平行接触,以蘸取表面液膜,将液膜抖落在载片上,覆以盖玻片即可镜检。镜检时,各种线虫虫卵一般不易区分,除了毛首线虫 卵、细颈线虫卵、仰口线虫卵、马歇尔线虫卵等具有特征外,其他各种虫卵均不容 易区分辨认。加之各种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一般情况下亦无必要对虫卵的种类加以鉴别,只要在粪检中发现大量虫卵存在,羊的每克粪便内含1 000个以上虫卵就应驱虫。羔羊每克粪便含2 000 ~ 6 000个虫卵则认为是重度感染。死后病尸剖检诊断,可以在相应肠段发现虫体,加以鉴定,可区别是哪些线虫引起的疾病。

羊消化道线虫病是由毛圆科、毛线科、钩口科、圆线科、毛尾科等多种线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消化道内引起各种线虫病的总称。这些线虫分布广泛,且多为混合感染,对绒山羊危害极大。主要特征为贫血、消瘦、腹泻,严重时可造成羊大批死亡。大量线虫感染还可以降低羊的抵抗力,激发其它疾病的发生。病原种类繁多,主要科、属、种有:1.毛圆科。血矛属的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皱胃,偶见于小肠,又称捻转胃虫。虫体呈毛发状,因吸血而呈淡红色。颈乳突明显,头端尖细,口囊小,口囊内有1个背侧矛形小齿。雄虫长15~19毫米,交合伞发达,有1个“人”字形背肋偏向一侧;交合刺短而粗,末端有小钩,有引器。雌虫长27~30mm,因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红色(含血液)的肠道,故形成红白相间的外观;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有一个显著的瓣状或舌状阴门盖。毛圆属的蛇形毛圆线虫,寄生于小肠和皱胃,主要寄生于小肠。也可感染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虫体细小。雄虫长4~6mm,交合伞侧叶大,背叶不明显,背肋小,末端分小枝,1对交合刺粗而短,近于等长,远端具有明显的三角突,引器呈梭形。雌虫长5~6mm,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长刺属的指形长刺线虫,寄生于皱胃。外形与血矛属线虫相似。雄虫长25~31mm,交合刺纫长。雌虫长30~45mm,阴门盖为两片,阴门位于肛门附近。奥斯特属,主要寄生于皱胃,少见于小肠。虫体呈棕褐色,长10~12mm,口囊浅而宽。雄虫有生殖锥和生殖前锥,交合刺短,末端分叉。雌虫尾端常有环纹阴门在体后部,多具阴门盖。常见的种为环形奥斯特线虫和三叉奥斯特线虫。马歇尔属,寄生于皱胃,偶见于十二指肠。形态与奥斯特属线虫相似,但不具引器,交合刺分成枝,末端尖。雌虫阴门位于虫体后半部。常见的种为蒙古马歇尔线虫。古柏属,寄生于小肠、胰脏,很少见于皱胃。虫体小于9mm。前方有小的头泡,食道区有横纹,口囊很小。雄虫交合刺短,末端钝,生殖锥和交合伞发达,无引器。常见的种有等。侧古柏线虫、叶氏古柏线虫。细颈属,寄生于小肠。本届线虫种问大小差异大。头前端角皮有横纹,多数有头泡,颈部常弯曲。雄虫交合伞侧叶大,交合刺细长,远端融合,包在一个共同的薄膜内。雌虫尾端有一个小刺。常见的种类是尖刺细颈线虫。

2.毛线科食道口属,寄生于结肠。有些种类的幼虫可在肠壁形成结节,所以又称为结节虫。口囊小而浅,其外周有明显的口领,口缘有叶冠,有或无须沟,颈乳突位于食道附近两侧,其位置因种不同而异,有或无侧翼膜。雄虫的交合伞发达,有一对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阴门位于肛门前方附近,排卵器发达,呈肾形。寄生于羊的主要有: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微管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甘肃食道口线虫。寄生于牛的主要有辐射食道口线虫。

寄生于羊消化道内的线虫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毛圆科、毛线科、仰口科和圆形科等多种线虫。该类线虫多为土源性寄生虫,在外界环境中即可发育到感染阶段,其感染性幼虫主动经皮肤钻入羊体内而使羊发病,或污染羊的饲草、饲料和饮水等,一旦被食入即可造成感染和发病,因此,羊的消化道线虫分布相当广泛,且常混合感染,是羊的一类常见、多发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其中以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仰口线虫等危害最大。

(1)捻转血矛线虫(羊胃虫)

寄生于反刍兽的第四胃,偶见于小肠。常见于绵羊和山羊,牛、鹿也可感染,国外有人体感染的报道。虫体呈毛发状,淡红色,长1~3厘米。口囊小,内有一矛状角质背齿。因吸血而呈红色的肠管与白色生殖器官互相缠绕形成红白相间的麻花状外观,故称捻转血矛线虫,亦称捻转胃虫。

(2)食道口线虫(结节虫)

包括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甘肃食道口线虫等。寄生于羊的大肠。由于某些食道口线虫的幼虫阶段可致肠壁形成结节,故又名结节虫病。虫体呈灰白色,细小线状,长1~2厘米。

(3)羊仰口线虫

寄生于小肠。虫体长1~2厘米,口囊发达,底部一对小的亚腹侧齿和一个大背齿。

春秋两季,羊感染率和发病率均较高。羊消化道线虫常以强大的口囊吸附在胃、肠黏膜上,吸取宿主大量血液,并引起胃肠黏膜的损伤、炎症、出血,病羊表现显著贫血,消瘦,颌下和腹下水肿,急、慢性胃肠炎,持续性腹泻,粪呈暗绿色,带有大量黏液,有时带血,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重者可造成急性大批死亡(如捻转血矛线虫病),或进行性贫血、消瘦,最后因衰竭而死亡。

剖检可见胃肠黏膜发炎、充血、出血、肿胀,重者发生坏死、溃疡。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和辐射食道口线虫幼虫可在大肠壁上形成不同大小的灰绿色结节(米粒大到指肚大),表面平滑,向浆膜面突出,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有小孔与肠腔相通,结节内含长3~4毫米的幼虫和黄白色或灰绿色泥状物,有的发生坏死或钙化,此病变多见于结肠和盲肠,有时在肝、肺、心等脏器和腹部脂肪内也可发现同样结节。

预防和治疗羊消化道线虫病,选用下列药物之一,均有良好效果。

(1)左咪唑

每千克体重8~10毫克,1次内服或肌内注射。

(2)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毫克,1次皮下注射或内服。

(3)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1次内服。

(4)苯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1次内服。

做好羊群的定期预防性驱虫是防控消化道线虫病的关键。虽然目前防治消化道线虫病的药物效果都很好,但药效过后的重复感染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认为每年给羊驱1~2次虫就能有效防控本病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养羊生产中,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和抗病力;管好粪便,堆积发酵,生物热处理,杀灭虫卵;注意放牧和饮水卫生,如不放牧露水草、雨草、牧场轮牧。但更重要的是应结合当地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驱虫程序并严格实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控效果。以下驱虫程序可供参考:

全群驱虫:秋季驱虫,减少羊体内幼虫荷虫量,确保羊安全越冬。晚冬或早春驱虫,防止“春季高潮”出现,阻断病原散播途径和牧场污染。最好在第1次用药后,间隔10~15天再用药1次。

羔羊:羔羊断奶分群时驱虫1次,以后随全群有计划地驱虫。

种公羊和种母羊:每年至少在春秋季各驱虫1次。母羊在产前2周和产后4周各驱虫1次。

新购入的羊:应隔离饲养,期间驱虫1~2次,经检查无寄生虫时再合群。

各种羊消化道线虫所引起的病状主要表现为消化紊乱,胃肠道发炎,拉稀、消瘦;眼结膜苍白、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病羊可因体质极度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消化道各部位有数量不等的相应线虫寄生。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炎变化。

本病的生前诊断通常是对临床可疑的羊只进行粪便虫卵检查。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虫卵镜检,其方法为取可疑病羊粪便10克左右先加少量饱和盐水(将食盐溶于水中,边加食盐边搅拌至水中食盐不能再溶化为止)。并搅拌使粪便混溶于盐水中,过滤后倒入小青霉素瓶中,将小瓶加满,并盖上玻片,使玻片与瓶口液面接触。静置30分钟,将玻片揭下,在玻片接触液面处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检查可发现大量的虫卵。也可直接将粪便用水稀释后涂片镜检虫卵。粪便检查只要发现大量虫卵存在,即每克羊粪便含1000个虫卵时就应进行驱虫,羔羊每克粪便含2000~6000个虫卵时就认为是重感染。死后剖检诊断,可从消化道内发现虫体,即可区别是哪种线虫感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