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出色。耿延敏(1977-),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山西大学毕业,获教育学和法学双学士学位,2007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2013年被评为副教授。现在中北大学体育学院任教,主授《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健美操》课程,任体育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健身理论、学校体育学。 近五年,主持校级课题4项,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著作《山西省学生体质健康研究》1部。在体育文化导刊、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共10余篇。论文《国际马拉松赛对城市软实力的影响研究》参加首届全国体育文化优秀论文报告会获得三等奖。论文《体育的魅力:文化哲学视域中竞技之美》参加全国体育科学社会科学年会论文报告会获得三等奖。
男,汉族,1959年4月出生,钤铒乡人。大学本科,1982年7月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中学高级教师,1982年8月参加工作,渭南市“三三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专业特长田径教学与训练。个人简历:1968年8月至75年1月在钤铒乡重泉村小学学习;1975年2月至1977年1月在五更七年制学校学习,1977年2月至1978年7月在党睦中学学习,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西安体育学院学习,1982年8月至1987年7月在党睦中学任教,1987年8月至1989年7月在龙池乡中任教,1989年8月至今在尧山中学任教,体育专业。工作实绩:在体育教学中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改进教法,力求示范动作规范化,所代班级学生体育达标率十多年来都在96%以上。训练的体育考生,考上高等院校的学生达100多名。五次率领尧中代表队参加省试点校田径运动会,成绩显著,为学校赢得数十项荣誉。84年以来所带蒲城县代表队参加渭南市田径运动会,总分一直保持前三名,其中八次为蒲城捧回了团体冠军奖杯。专业方向及获奖情况:体育教学与训练:1997年市八运会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01年市九运会评为优秀教练员;98年12月被省教委表彰为“陕西省学校体育先进工作者”;99年10月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撰写的论文《跳远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关系》、《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别获市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其中《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文被评为《陕西教育》98年7—8月合期上刊登。
1.体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2.中国体育科技(cssci+北大核心)3.上海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北大核心)5.体育与科学(cssci+北大核心)6.体育学刊(cssci+北大核心)7.武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8.成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9.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0.体育学研究(cssci+北大核心)11.沈阳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2.天津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3.首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4.体育文化导刊(cssci扩展+北大核心)15.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16.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最不友好期刊
学 院 概 况 成都体育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现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学院前身系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后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在“大区布局”的历史背景下,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全建制转为全国六大体育学院之一,时名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更新,学院现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学院长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第一使命,立足体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学院长期坚持“注重内涵发展—以精取胜、强化育人使命—以用为上、优化人才资源—以师为先”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坚持以特色谋发展、坚持以学科铸品牌、坚持以师资拓优势”的办学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院目前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成都武侯祠。学院教学、训练场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校园网完善实用,运行良好,在2006年4月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校园网检查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学院图书馆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体育文献信息中心,拥有文献资源总量80多万册,已建成以网络数据库、本地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为支撑的网上图书馆服务体系。2004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评估优秀图书馆”。 60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四川省和国家体育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共50余人,并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00多人,高级职称近200人,中级职称200多人,助教和实验员100余人,国际、国家级裁判60余人,运动健将30余人。 学院现设有体育系、运动医学系、运动系、武术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等7系,开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英语(体育外语外事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表演(形体与动作表演方向)、舞蹈学(现代舞、国际标准舞方向)13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5大学科门类。其中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共4个专业为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现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新闻学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可联合培养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面向全国各地招收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本专科学生;学院附设有3年制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及中国篮球协会成都篮球学校。 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1999年学院获全国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新苗体育奖学金”。现有体育保健学、武术、全民健身概论、运动生物力学、田径、新闻采访与写作、体操、郑氏伤科推拿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乒乓球、排球、足球等13门四川省精品课程。在近两届全国体育院校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的获奖等级与获奖项目数名列前茅;在近两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获得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997年和2005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各获二等奖1项;2004年批准为英语专业四、八级考点。“十五”期间学院毕业生保持了90%以上就业率。“十五”以来,学院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83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项。被首批批准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医学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实验室。体育史、中医骨伤科学、武术和运动生理学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 学院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承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在“十运会”上,学院共有69名师生参加了12个大项的决赛和1个表演项目的比赛,获得3枚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取得总分318分的良好成绩。在第4届东亚运动会男子武术散打比赛中,学院选手获得2枚金牌;第8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学院选手获得1枚金牌;在第74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学院选手获得1枚金牌、2枚银牌;在第3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上,学院选手获得1枚金牌。 学院编辑出版有《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四川省学术理论类质量一级期刊、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同时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学院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教育工委评为“2000年—2003年四川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2001年—2006年,学院连续六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的称号;在2006年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的称号。 学院的国内外交往不断加强,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20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院常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签定有校际合作协议,采取“2+2”或“3+1”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是,按成绩择优录取。
成都体育学院,简称“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是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
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学校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图书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体育文献信息中心,截至2013年,学院图书文献(含电子图书)百余万册,馆藏文献以体育学、运动医学为重点,信息资源覆盖学院所有学科专业。
学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审核流程是会比较长,再耐心等等。如果着急的可以打电话去咨询一下。 西安体育学院(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简称“西体”,坐落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创建1954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6大体育院校之一,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2001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 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体育高等学府。
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如作者不同意,请另投他刊。本刊杜绝一稿多投,因作者责任造成重复发表或浪费的,本刊将追究作者责任。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属于作者。本刊作者文责自负,如发生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的稿件,本刊将协助被侵权人追究侵权责任,并保留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权力。作者自投稿日起3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书,稿件可自行处理。作者投稿时请一次性把作者姓名、单位及其顺序如实确定,本刊录用后不得更改。本刊对国家级基金资助课题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刊登。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另作处理。文稿发表后,本刊按规定支付稿酬,并赠当期《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册。全部文稿包括以下部分:题名、署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内容。1 题 名 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选择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2 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 作者应写明姓名、工作单位、省市名、邮政编码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前三名)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单位,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E-mail、电话等。3 摘 要 应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着重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以200字为宜。提出关键词5~8个。并附英文的题名、姓名、工作单位、省市名、邮编、摘要和关键词。4 分类号 为了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写出论文的分类号。5 引 言 应简单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为“0”,不编序号时“引言”二字可省略。6 正 文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排程序;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等。层次标题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号,如:“1” “” “”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是由西安体育学院主办、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体育科学学术期刊,于1984年创刊出版至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体育科技类期刊,也是西北地区唯一有公开发行刊号的体育学术类期刊。
我们可以操作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他自幼聪颖过人,思维敏捷,五岁时就开始读书识字。光绪十三年(1887年)凤鸣先生十八岁时通过院试入邑庠(县儒学),取得生员(秀才)资格。受业于刘青藜(字乙观,同治辛未科进士、诰授奉政大夫、晋封中宪大夫)门下。一边随恩师学习一边以教书为业,以此养家糊口、维持用度。生活一直困难,经常得到恩师和岳母家的资助。光绪十九年(1893年)凤鸣先生赴省参加乡试,得中癸已恩科第八名举人,时年二十四岁。大同知府吴春海见其年少有为旋即聘为西席(知府家庭教师)。署隶雁门道巡抚授予他镌刻着“文魁”的木匾以示表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大同知府吴春海调升冀宁道,先生随吴春海到阳曲(今山西太原)坐馆执教,后来因义和团运动被迫散馆回到了大同。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先生任大同丰川书院山长(书院之长),并先后任丰川书院、平城书院主讲。先生非常重视平民教育,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全国废科举兴学堂的声浪中,取得了大同知县龙璜的支持,利用大同平城书院旧址(现在大同城区二中校址,位于大同城内县角东。西挨大同县署,东临县楼北街)创办了大同城内第一所官立高等小学堂,并亲自授课。同时在城内四隅又设立了四所蒙学堂。新式学堂设置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理科(理化、生物知识)、蚕桑、经学、图画、手工、音乐、体操等课程。开创了大同地区新学的先河,为大同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翻开了崭新一页。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同府创立中学堂,先生被大同知府刘耕云聘为国文教员。这一年先生考取了内阁中书,他热血沸腾,满怀一腔报国热诚,充满信心地走进了内阁衙门。在北京供职期间,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官场上的黑暗。对清朝政府置广大劳苦大众的疾苦于不顾,采取对外屈膝求和,对内残酷镇压革命起义的政策非常失望,先生为官清正,一心为公,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眼看着待在内阁衙门里虚度光阴,报国无望,他认为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列强欺凌,应该从根本做起,先把教育办好。不如自己回到家乡教书育人,以教育振兴国家。于是就毅然地辞去了官职返回了家乡,仍然回到了大同中学堂讲学。宣统元年(1909年),北京创设经科大学,向全国征聘精通经学之士,先生前往应征。行至省城,恰逢山西省设立咨议局,因众望所归,被选为山西省咨议局议员。民国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先生应山西省都督阎锡山之聘,办理文案,草拟公牍(文件)。任省民政司秘书,内务司一等科员,省议会文牍科长等职,并兼任山西大学堂教授。民国三年(1914年)大同中学堂改组,更名大朔中学校。国文一科无人教习,众人推举凤鸣先生。先生迫于桑梓之情,又应聘回到了家乡,此时他还一直为省立第一、第三中学兼课。因其劳绩卓著,曾获得八等嘉禾章。民国七年(1918年)大同成立洗心社,先生被推选为社长,并兼任晋北军人讲学会讲长,山西督军公署咨议。又因热心公益事业,督军奖给三等奖章。先生性格耿直,嫉恶如仇,秉公办事,从不营私舞弊。民国八年(1919年)山西督军阎锡山排斥异己,大肆杀害进步人士。先生的同乡拳师宋士杰等几位参加过辛亥革命起义的壮士们也被闫锡山残酷杀害了。闫锡山的暴行使先生完全失去了对他的信心,他不愿再为其所用。意欲辞职回乡,又恐其不允,便不辞而别,星夜离开了省城。先生执教三十多年,教学认真负责,因材施教,从十八岁中秀才就开始任教,先后在私塾、知府西席、平城书院、丰川书院、大同高等小学堂、大同中学堂、山西省立第一中学、第三中学、山西大学堂、晋北军人讲学会等各类高等、中等、初等教育的学校、机构从事教学、教育活动。他的学生遍布三晋,晋北居多,众多的史料和《大同教育志》都称道;“晋北知名之士,多出自先生的门下,邑中人才,更赖甄拔。”当时晋北地区和大同城内有成就者大都曾是先生的学生。如郝绳祖,字绍庭(山西大学堂西斋毕业,授举人衔。曾任大同五女师校长、大同市政协副主席),兰敬铭,字效汤(山西大学文科毕业。任大同市民政局局长、大同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大同市委委员),王谦,字尊光(山西法政专门学校毕业,任同蒲铁路局局长、山西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李兴义,字仪亭(日本早稻田大学高等师范毕业,任山西省立模范小学、大同五女师校长、山西省议会议员、山西省视学),常嗣明,字子鉴(北京国民大学毕业,任省立三中校长、大同市政协副主席、大同市民革负责人),刘继汉(日本东京大学政治科毕业,任山西省并州学院教务主任,代理院长),武顺,子适之(山西工业专门学校毕业任大同复兴日报社编辑室主任),吴憬,字筱山(先生长子,山西大学堂国文科毕业,清朝政府奖给优贡,任山西省政府秘书、大同市文教局局长),吴凤翰,字尽忱(先生四弟,大同府中学堂第一班毕业,清朝政府授予岁贡,任大同县立工徒学校校长)等在晋北地区知名的军政、商贸、文化、教育、领域成就突出的人士、民主人士都曾是先生的学生。吴凤鸣先生是山西教育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由于对军阀政权的彻底失望,加之年仅十岁的小儿子多官儿在学校玩双杠时失手坠地身亡的沉重打击使得先生痛苦不堪,心灰意冷,从此足不出户,不问世事,闲居在家。终日借酒浇愁,民国九年(1920年)先生因为嗜酒过度,终为酒所伤,斐声三晋的一代名儒过早的撒手人寰,辞世而去了,享年仅五十一岁。先生的逝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悲痛。为了表达对先生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也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吴凤鸣先生一生为山西省,为故乡大同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和卓著功德以及先生高尚的人品,晋北军政、文化、教育、等各界名流和先生的学生集资在大同城西南瓦窑村通向城内的路边为先生修建了一座“德教碑”楼。遗憾的是这座碑楼在日寇侵华期间被砸毁,遗弃。曾著有《是亦馆诗文集》等著作。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 女,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台分党组成员。高级编辑。河北省人。 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同年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 1986年至1988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进修。 1993年至1996年任国际台驻比利时记者站常驻记者, 1996年任国际台第一亚洲部副主任, 1997年任国际新闻部副主任, 1997年任新闻中心副主任,1999年任主任, 2000年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 2002年5月至今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 1996年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1997年被评为广电总局妇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同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发表的论文《浅谈国际会议的采访与报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开拓国际报道新局面》获“1998年度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三等奖。《抓住时代机遇 开拓国际报道》《关于科索沃问题新闻战的几点思考》获“新中国新闻事业50年”征文评选百篇论文奖。[编辑本段]2. 广州市中山大学副教授 女,1968年6月7日出生,籍贯内蒙古包头市,副教授。 学习简历: 1985. 9 ~ 1989. 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系食品商品学专业 本科 1992. 4 ~ 1993. 3 日本Ochanomizu University家政学部食物学专业 进修 1993. 4 ~ 1995. 3 日本Ochanomizu University家政学研究科食物学研究方向 硕士 1995. 4 ~ 1998. 3 日本Ochanomizu University人间文化研究科食品化学与分析研究方向 博士(主要研究工作涉及植物性食品中嗜好性与功能性化学成分的分析、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化学合成及形成机理的研究) 1998. 4 ~ 1999. 3 日本Ochanomizu University人间文化研究科 博士后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89. 7 ~ 1991. 1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系 教务秘书兼实验指导 1998. 4 ~ 1999. 3 日本Ochanomizu University生活科学部 教学辅助兼研究指导 1999. 4 ~ 2000. 3 日本Ochanomizu University生活科学部 教师 2000. 3 ~ 广州市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学系 教师 2001. 6 ~ 广州市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学系 副教授 已发表的论文: 1) D. Wang, K. Kubota, A. Kobayashi, and I-M. Juan, Analysis of glycosidically bound aroma precursors in tea leaves. 3. Change in glycoside content of tea leaves during the oolong tea manufacturing process. J. Agric. Food Chem., 49, 5391-5396 (2001). [SCI收录] ) D. Wang, E. Kurasawa, Y. Yamaguchi, K. Kubota, and A. Kobayashi, Analysis of glycosidically bound aroma precursors in tea leaves. 2. Changes in glycoside contents and glycosidase activities in tea leaves during the black tea manufacturing process. J. Agric. Food Chem., 49, 1900-1903 (2001). [SCI收录] 3) D. Wang, T. Yoshimura, K. Kubota, and A. Kobayashi; Analysis of glycosidically bound aroma precursor in tea leaves. 1.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glycosides with aglycone as aroma compounds. J. Agric. Food Chem., 48, 5411-5418 (2000). [SCI收录] 4) A. Kobayashi, D. Wang, M. Yamazaki, N. Tatsumi, and K. Kubota; Aroma Constituents of Tofu (Soy Bean Curd) Contributing to its Flavor Character. (in Japanese), Nippon Shokuhin Kogaku Kaishi, 47, 613-618 (2000). 5) D. Wang, A. Kobayashi, and K. Kubota; Contribution of Aroma Substances to Scented Teas and their Favorite with Consumers, (in Japanese), Jpn. J. Taste Smell Res., 6(3), 329-332 (1999). 6) M. Nishikitani, D. Wang, K. Kubota, A. Kobayashi, and F. Sugawara; (Z)-3-Hexenyl and trans-Linalool 3,7-oxide b-Primeverosides Isolated as Aroma Precursors from Leaves of a Green Tea Cultivar, Biosci. Biotech. Biochem., 63(9), 1631-1633 (1999). [SCI收录] ) D. Wang, K. Kubota, and A. Kobayashi; Optical Isomers of Methyl Jasmonates in Tea Aroma, Biosci. Biotech. Biochem., 60(3), 508-510 (1996). [SCI收录] 8) D. Wang, K. Ando, K. Morita, K. Kubota, and A. Kobayashi; Optical Isomers of Linalool and Linalool Oxides in Tea Aroma, Biosci. Biotech. Biochem., 58(11), 2050-2053 (1994). [SCI收录] 申请发明专利: 1) 植物中贯叶金丝桃素类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发明人:杨得坡,王发松,黄世亮,王冬梅,黄亚东,黄巧娟 申请号:,申请日期: 2) 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与纯化辣椒碱的方法 发明人:杨得坡,王冬梅,庞志清,王发松 申请号:;申请日期: 3) 一种天然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纯化方法 发明人:杨得坡,庞志清,王冬梅 申请号:;申请日期: 承担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A. 2000年3月回国来到中山大学后: 1)《藿香与广藿香抗菌成分结构测定与药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万元,1999. 1 ~ 2001. 12, 项目主要参加者。 2)《金丝桃的CO2超临界萃取与抗抑郁药效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6万元,2000. 1 ~ 2001. 12, 项目主要参加者。 3)《抗抑郁金丝桃胶囊的研制》,广州市2000年重大研究项目,120万元,2001. 1 ~ 2002. 8,项目主要参加者。 4)《血竭与银杏叶中药纳米微粒制备及新型制剂研制》, 广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0万元,,项目主要参加者。 5)《黄杞茶药理活性成分的研究》,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万元,~,项目主持人。 6)《可可茶产业化开发》,广州市科技局2001年重大项目,10万元,2001~2004,项目主要参加者。 此外,与日本Ochanomizu University 生活科学部食品化学研究室及日本Suntory公司的基础研究所和商品开发研究所亦有合作研究。 B. 2000年3月以前在日本留学工作期间: 1)《茶叶香气形成机理的研究》,笹川研究助成费,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万元),,项目主持人。 2)《植物性食品香气形成过程中糖甙与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费,68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项目主要参加者。 3)《小麦等的新用途 • 高品质农作物的品种及其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业研究中心的委托研究,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5万元),,项目主要参加者。 4)《室内化学物质空气污染的解明和健康 • 卫生居住环境的开发》,日本科学技术省科学技术振兴调整费,198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0万元),,项目主要参加者。[编辑本段]3.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半岛晨报记者 女,汉族。1956年出生于南京,在哈尔滨读小学,在大连读中学,在沈阳读大学。1974年从大连第56中学毕业后,到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白音查干公社红旗大队插队,在贡格尔草原骑马牧羊,经历了无数的风雪和苦难,度过了难忘的青春岁月。1979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分配到辽宁日报当记者,现为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半岛晨报记者,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大连市西岗区政协委员。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创作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1987年根据个人经历发表的纪实文学《被埋葬的青春梦》,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2004年,为纪念到草原插队30周年,又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神圣情感》。主要著作还有《欲说当年好困惑》、《敢问路在何方》,小说集《迷夜》,散文集《夜海孤独》、畅销书《告诉孩子真相》等。其《告诉孩子真相》一书,受到广泛关注。[编辑本段]4.浙江省人事厅副厅长【图】 职 责 协助厅长分管公务员管理处、工资福利处、军官转业安置处、省人事编制信息中心。 浙江省杭州郊区康桥公社知青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学生 浙江省种子公司干部、历任经营科长、综合科长 (其间: 下派任诸暨县牌头区副区长) 浙江省农业厅人事处副处长 浙江省农业厅人事处处长、支部书记(其间: 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 至今 浙江省人事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编辑本段]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 个人简况 出生年月:1966年11月 研究方向: 会计学和企业财务分析学 学 历 1992年7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经济学硕士。 1987年7月 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至 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副教授()。 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讲师()。 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CMEC)计算机进出口部,项目经理。 1987.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教 学 统招研究生:会计学(专业基础课)、会计报表分析、会计学导论 MBA:会计学(核心课) EMBA:财务会计和会计报表分析、国际会计 在职研究生:股份有限公司会计 科 研 研究方向: 财务会计专题、企业财务分析、盈余管理。 研究课题: (1) NSFC面上项目70073032科技成果商业化五个管理要素的组合研究,主要参加成员,项目经费11万元()。 (2) 1999年度院长择优基金课题0A99SZjj06中国商业发展模式研究,主持人()。 (3) 2005年度院长基金课题yzjj200509企业绩效评价的战略层面研究,主持人,项目经费4万元()。 论 著: (1) 隐性存货驱动成本对企业利润影响的系列个案研究.管理评论,2005(8) (2) 数学推理方法在现金流量表分析中的妙用.财务与会计,2005(12) (3) 建立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南开管理评论,2000(4) (4) 会计信息操纵的经济学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4) (5) 我国高校概念上市公司发展模式初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1) (6) 资源配置与高校高技术上市公司绩效综合测评.科技转化工程论专著收录,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7) 会计学原理(教材),参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 奖 励 会计学原理,2000-2001年度中科院研究生院优良课程; 财务会计,2001-2002年度中科院研究生院优良课程; 会计学,2003-2004年度中科院研究生[编辑本段]6.山西新闻网副总经理 山西新闻网副总经理,兼编辑部主任。主要负责责基础运营方面的工作,协助总经理保证新闻网作为一个媒体网站的正常运行。协助总经理进行网站品牌提升和推广计划的拟定,负责新闻网网络系统的软件支持和硬件维护。协助总经理开展新闻网重要的对外公关活动。 主要作品: 与记者林晓庆合作的网络新闻作品《温州老板携款外逃上亿贷款谁人垫付》获得中国新闻奖,开国内网络新闻作品进入中国新闻奖评选范围后获奖作品之先河。[编辑本段]7.内蒙古阿盟额济纳旗第二小学教师 女,1970年生,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师范学校,现任阿盟额济纳旗第二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兼政教主任。1994年,1999年先后被评为旗级教学能手,1997年在全旗小学教师基本功考合中获第一名。2000年9月参加全区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观摩课大赛中获二等奖。从1999年开始承担“尝试教学法”专题试验以来,不断总结积累经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多次承担校、旗级的观摩课任务。她撰写的论文有六、七篇曾先后获旗、盟、区级一、二、三等奖,有两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17
本刊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其编辑方针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力求保持其学术性特点为根本,以学术价值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准。本刊主要发表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成果,其主要栏目有:应用数学,泛函分析,算子理论,数理统计学,高能核物理,理论物理,结构化学,应用化学,运城盐湖卤虫研究,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山西地方区域性地理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现本刊发行国内外,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及各自然科学类科技工作者。《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由山西师范大学主办,山西省教育厅主管。自 1986 年创刊以来,始终将提高刊物质量放在编辑工作的首要地位,经过多年的编辑工作的磨练,已形成了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编辑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刊经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科研人员与作者队伍,同时本刊所发表的许多科研成果,也在国内外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数学物理栏目被国家一级检索期刊《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摘录率高达 90% 以上;生物学栏目所开辟的“运城盐湖卤虫研究”专栏独具特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以山西地方区域研究为特征的地理学栏目,对山西地方经济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自被批准为正式学报以来,随着期刊影响的不断增大,《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已成为:《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 - 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物理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 CAJ-CD 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主办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山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主 编:武海顺副主编:王剑波张献明地址:山西省临汾市 041004发行范围:国内外发行国内发行:山西省临汾市邮电局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9-449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4-1263/N国外发行代号:Q1778国内发行代号:22-179 数学研究物理研究化学研究生物研究地理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稿 约 1.《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是经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它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 . 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与资源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科学和科学史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读者对象为自然科学工作者、高等学校师生等 。2 来稿要求 来稿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作者简介 ( 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学位和研究方向等 ) 、中文摘要、关键词 (3~8 个 ) 、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 . 如为基金项目资助论文,请在文稿首页注明,并列出批准文号。 摘要应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一致,包括题目、作者姓名 ( 汉语拼音 ) 、单位译名、摘要正文和关键词 . 正文用第三人称,英文摘要请用打字机打出或用印刷体书写。 来稿标题应层次分明、书写工整、用字规范,节段序号分别用 1 ; ; 表示,并打印在 16K 纸上,来稿请附华光、方正电子出版系统或 Word 编排的软盘 。 物理量符号和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 外文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 ( 包括黑正体、黑斜体及白正体、白斜体 ) ;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分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 . 文中图、表选取最必要的,切勿过大,插图请用绘图纸清绘,墨色要黑,线条均匀,图中文字、符号用印刷体,并与正文一致 . 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 . 除制版用图外,文稿中还应附有底图。 参考文献务必规范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 . 文献序号以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期刊书写次序为:作者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 ( 外文可缩写 ) ,年份,卷号 ( 期号 ) :起止页码;如期刊无卷号,则为:年份,期号:起止页码 . 图书书写次序为:作者 . 书名 . 版次 ( 初版不写 ). 出版地:出版单位 , 出版年 . 起止页码 . 译文、译著务请注明原作及译者姓名。作者为多位时,请写出前三位作者姓名,其后的作者可缩略为等 . 外文文献请用打字机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3 本刊为季刊,多数稿件要寄往校外专家审查,如 6 个月内接不到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 . 因编辑部人力有限,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4 编辑部对稿件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来稿时说明 . 稿件一经刊用,酌致稿酬,并赠送刊物 . 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 》及有关数据库,相应稿酬与印刷稿费一并支付,不愿意录入该光盘发行者,请在来稿中注明。5 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历史回顾与期刊演变 改革开放之初,高教学术事业百废具兴,尽快创办我校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以促进我校自然科学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在当时就已成为我校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在学校领导和学报编辑部领导的关心下, 1985 年 9 月成立了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筹备组,筹备组由学报编辑部主任、社科版主编尹世明领导,成员有:高仁恒、马志正、王剑波、张海霞,由此拉开了《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编辑出版工作的序幕。 1985 年 9 月至 12 月,编辑人员深入各系开始组稿, 1986 年前半年编辑、排版, 1986 年 10 月创刊号正式与读者见面。 1987 年,为提高学报的影响和开创学报工作局面,学校任命年仅 33 岁的侯晋川教授为主编。 1988 年初,为加强自然科学版的日常管理工作,学校任命王永明同志任自然科学版常务副主编,高仁恒、马志正同志为副主编( 1989 年 9 月,王永明同志调离学校)。 1997 年 7 月,为加快学报发展的现代化步伐和处理日益繁重的日常工作,加强学报编辑工作的规范管理,学校任命王剑波同志为自然科学版常务副主编。 1997 年 9 月,为了自然科学版发展的需要,学校成立了以侯晋川教授等 16 人组成的编委会。 1999 年 9 月,自然科学版成为正式期刊,学校对编委会和编辑部进行了改组,成立了由侯晋川同志任主任委员兼主编,武海顺、王剑波同志为副主任委员兼副主编,由各理科系学术骨干共 17 人组成的新一届编委会。 2003 年 5 月,随着我校自然科学学术研究的高速发展,学校对编委会成员进行了调整,组成了由 23 人组成的编委会,其中校内委员 20 名,校外委员 3 名。?18 年来,自然科学版的发展得到了历任学校领导陶本一、谈浩良、黄志胜、邵壁华、齐峰、常乃军同志的鼎立支持,也得到了历任学报领导尹世明、曲家源、陈建中、畅引婷同志的关心与支持。 18 年来,自然科学版从筹备、创立到发展,走过的每一步无不倾注着历任编辑的心血,先后在学报自然科学版担任编辑的有王剑波( 1985 , 9 —今)、张海霞( 1985 , 9 — 1991 , 3 )、王言( 1987 , 4 — 1989 , 7 )、茹英杰( 1988 , 9 — 1991 , 7 )、段麦英( 1995 , 4 —今)等同志,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有了自然科学版学报的今天。《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创刊于 1986 年,原刊名为《山西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刊号仍延用山西师大学报刊号晋刊 012 号,刊期为半年刊,自办发行,工本费 0 。 65 元,印数 1000 册。 1987 年期刊实行全国统一标识,《山西师大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被批准为省内期刊,刊号为:山西省期刊登记证第 0058 号,半年刊,每期 96 页, 16K ,工本费 1 。 20 元,自办发行。 1991 年,经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刊号变更为:山西省报刊准印证第 0170 号。 1992 年刊号变更为: JK14 — 1029 ,季刊,每期 80 页, 16K ,工本费 2 。 50 元,自办发行; 1995 年 7 月,经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刊号改为:山西省内部期刊准印证第 0303 号,季刊, 16K , 80 页,工本费 2 。 50 元,期印数 1000 册; 1999 年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全国统一刊号为: CN 14-1263/N ,国际连续物刊号为: ISSN 1009-4490 ,季刊, 16K ,每期 96 页,定价 5 。 00 元,期印数 1200 册。 2004 年第一期开始页码增至 112 页,定价 6 。 00 元。?《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自创刊以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出版方针,遵守国家的有关出版法规,有明确的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专业范围。《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是反映本校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促进我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加强我校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贯彻科教兴国方针,推动山西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为其办刊宗旨。?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作者马启俊摘要对联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性,在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发挥多种作用。过去的高校民间文学教材缺乏相关内容,民间文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也不重视对联部分。近十多年来情况有所改变,段宝林先生主编或独撰的民间文学教材已经有了专门的章节介绍对联,这对推动高校对联实践教学有所助益。高校应该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对联实践教学,为大力弘扬对联文化、推进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出更多的贡献。出版源《皖西学院学报》 , 2016
高考参考书《色彩头像》 詹学军 独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高考参考书《美术鉴赏》 陈 琳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教材《印刷工艺》 孟卫东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教材《插图艺术》 盛 容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教材《巫俊画集》 巫 俊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画集2005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艺术状态与艺术创作》 吴冬声 第一 《美术观察》 2005(6)98 E类《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几种倾向》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5(8)150 E类《幻想的浪漫——乔尔乔纳的画》 杜俊萍 第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2)127-128 省级《浅论绘画风格的形成》 孟卫东 第一 《中国油画》 2005(4)79-80 国家级《明清徽商与新安画派》 李锦胜 第二 《造型艺术》 2005(3)18-23 国家级《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余 超 第二 《铜陵学院学报》 2005(1)126 省级《零距离接触中国前卫艺术》 孟卫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5,7(3)19-21 省级《浅析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断裂》 孟卫东 第一 《宿州学院学报》 2005,20(1)65-66 省级2006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意象油画”之我见》 翟 勇 第一 《美术》 2006(2)94-95 D类《罗工柳的绘画艺术》 巫 俊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10)156 E类《大编组站》 巫 俊 独创 《中国油画》 2006(5)专版介绍 国家级《寻找自我》 巫 俊 第一 《中国油画》 2006(5)51-54 国家级《探询、跨越《 巫 俊 第一 《中国美术教育》 2006(5)32 国家级《读<潇湘奇观图>——兼谈米氏山水模糊美》 李锦胜 第一 《国画家》 2006(5)66-67 国家级《梦境里的中国——谈巴尔蒂斯作品的东方意韵》 高 飞 第一 《美术》 2006(1)106-113 D类《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兼论董其昌艺术思想的现实意义》 高 飞 第一 《国画家》 2006(6)64-67 国家级《古雅娟秀 气韵超然——董其昌绘画中的笔墨之美》 高 飞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6)692-698 省级《对高师素描教学个性化培养的思考》 高 飞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2)140-141 省级《我以世界的变迁作为我的故乡——谈生活时域中艺术的有效性》 鹿少君 第一 《美术观察》 2006(5)113 E类《远去的颂歌:〈毛主席去安源〉》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7)143 E类《虹桥遗梦》 鹿少君 第一 《国画家》 2006(1)73-74 国家级《民艺文化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语境功能》 鹿少君 第一 《装饰》 2006(7)124 E类《论壁画设计的本质特点》 詹学军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0)90-91 省级《论室内陈设艺术在徽州古民居的意义》 詹学军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4-107 省级《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兴起的意义》 于安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2)118-126 省级《中国画教学浅析》 吴冬声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3-144 省级《试论艺术创作中的“雅俗共赏”》 花 永 第一 《国画家》 2006(2)72 国家级《具象表现绘画方法的教学应用价值》 花 永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3)366-368 省级《赛西莉·布朗——一个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女画家》 贺 靖 第一 《世界美术》 2006(2)45-50 E类《色彩在教学中的运用——对高师美术院校色彩教学的一点思考》 贺 靖 第一 《中国教育导刊》 2006(11)33-34 省级《看杜马斯作品中的童话与电影》 贺 靖 第一 《新视觉艺术》 2006(1)44-46 省级《论确立艺术质量标准的四个前提》 余 超 第一 《艺术探索》 2006,20(2)37-38 省级《论数码插图艺术》 孟卫东 第一 《装饰》 2006(1)119 E类《查莱斯·帕切特的油画艺术》 陈克义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9)157 E类《少女》《穿红衣服的少女》(作品) 陈克义 创作 《文艺研究》 2006(10)插 E类《具像主义油画教学浅析》 陈克义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8-111 省级《浅析公共艺术》 盛 容 第一 《雕塑》 2006(4)48-49 E类《浅谈皖南木雕与家具的修复》 盛 容 第二 《美术向导》 2006(2)78 省级《在继承传统中的求变化——画家朱宝善的成功之路》 盛 容 第一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8(3)93-94 省级《现代雕塑与刘开渠》 盛 容 第一 《中国教育》高教版 2006(4)89-90 省级《浅谈中国民间年画》 盛 容 第一 《安徽日报》 版 省级《现实主义与儒家思想》 陈 琳 第一 《金陵百家油画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6年 省级《浅析西周青铜器装饰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李 颖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5-147 省级《宋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 谭书龙 第二 《安徽史学》 2006(6)41-47 省级《南朝时期的水军和水战》 谭书龙 第一 《许昌学院学报》 2006(4)14-19 省级《空间》 吴同彦 第一 《国画家》 2006(6)发表作品 国家级2007年元月至7月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感悟“意象”》 翟 勇 独撰 《中国油画》 2007(2)36 国家级专版介绍作品 翟 勇 独创 《中国油画》 2007(1)69-70 国家级作品两幅 巫 俊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1)专版介绍 E类《董希文的油画艺术》 高 飞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171 E类《欧洲之行叙画》 高 飞 独撰 《世界美术》 2007(2)86-88 E类《中国写实主义绘画发展历程》 陈克义 独撰 《文物天地》 2007(7) 省级《图示、品格和精神——三林的徽州梁柱系列》 陈克义 独撰 《美术时空》 2007(5) 省级《中国有没有后现代主义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滁洲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徐冰的版画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5)152 E类《镜子中的时空观念》 陈克义 独撰 《美术观察》 2007(5)112 E类《朱德群和抽象绘画艺术》 盛 容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2) 省级《笔底水彩放光华》 盛 容 独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文字创意设计中的“形”和“意”》 盛 容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 E类专版介绍作品(2幅) 盛 容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6) E类《拓展中国画笔墨表现新空间》 吴冬声 独撰 《国画家》 2007(3)78-79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桑建国 独撰 《国画家》 2007(1)36 国家级三整页彩图作品专题介绍 桑建国 独创 《国画家》 2007(1)8、20、21 国家级《康·麦·马克西莫夫与阶段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于安东 独撰 《艺术与教育》 2007(1)16-23 国家级《中国美术教育中师范美术教育现状》 于安东 独撰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学报》——博士论文版 2007(1)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 鹿少君 独撰 《新视觉艺术》 2007(1) 省级《论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关系——艺术设计也是生产力》 鹿少君 独撰 《皖西学院学报》 2007(3) 省级《新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刘玉龙 独撰 《中国教育与管理》 2007(2) 省级《浅谈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习作与创作的关系》 刘玉龙 独撰 《宿州学院学报》 2007(2) 省级《高等美术教学中创造性人才培养》 朱德义 独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3) 省级《中国山水画生命精神探微》 宛俊勇 独撰 《安徽文学》 2007年(3) 省级《浅析中国风景画之美》 宛俊勇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年(4) 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