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方网络舆情论文 - 网络舆...1.工作人员缺乏网络舆情应对的相关知识当前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网络的力量不容小觑,它改变着公众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网络也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依赖.然而,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对网络特点、应用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更不知道如何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事件一旦曝2.应对网络舆情的相关技术落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软件相关应用层出不穷,使网络生活更便捷更丰富多彩.然而网络生活越活跃就越易发生网络舆情.从技术上讲,就像杀毒软件的研制永远赶不上新型网络病毒出现的速度一样,对于当前复杂、多发的网络舆情形势,我们的监管技术是明显滞后.目前网络舆情的监管很大程度还依赖于简单技术同人力相结合的方式,面对网上的海量3.缺乏网络舆情应对方面的精专人才除了技术上的落后,就是专业人才的匮乏.当前的网络舆情形势要求我们要配备更多的人员进行这项工作。所以我才进行这些相关问题讨论,发表一些研究成果,去解决相关问题。
一、快速回应,主动向公众公开信息
去年“奔驰女司机维权”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奔驰姗姗来迟的声明就是激怒公众,使事件愈演愈烈的关键。因此快速回应,主动向公众公开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公众疑虑,降低舆情危机处理的阻力。
二、积极沟通,强化正面引导
除了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开信息,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外,企业舆情危机处理的另一个关键则是要保持积极沟通,强化正面引导。如宣传企业的危机管理原则,为公众开辟监督通道,构建企业与公众间交流的桥梁等。
三、利用借助舆情管理软件
除了舆情引导工作可以借助舆情管理软件外,其实舆情危机处理工作也可以利用借助舆情管理软件。它能够帮助企业对舆情事件进行实时的分析,自动生成分析图表与相关的报告,方便企业对舆情危机事件的整理及分享,为企业的舆情危机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事件中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
第一,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搭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主渠道传播平台,使网络媒体更好地服务于突发事件信息公开。以应急管理政务内网、应急管理政务外网、应急管理公众服务网及电子信息资源库为基本架构,基本形成应急管理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的应急管理系统,完善电子政务内部和外部的办公环境。
第二,及时公开突发事件信息,减少信息沟通环节和信息噪音。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利用网络新闻、电子公告、网络论坛等形式及时、准确地发布突发事件的最新、最真实的消息,以此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对公众进行正确引导。同时利用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确定谣言的爆发点,遏制谣言存在的空间,帮助公众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及其危害程度,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第三,提高政府善用网络新媒体的技能,避免“瓦釜效应”。各级政府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主动接近和善用新媒体,借助舆情监控系统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主动观察网络舆情和民意的变化,加强运用新媒体管理危机的能力。同时,应充分警惕它可能造成的“瓦釜效应”。所谓“朝议无黄钟,遂使街谈尽瓦釜”,即在缺乏富有意义的重大议程时,由于商业利益驱使或某些不良趣味的诱因,一些卑微、琐细的议题可能造成巨大影响,最终导致大众轻信盲从和广泛传播。应该建立和完善网民举报受理制度、网络新闻信息公众评议制度,对网络新媒体传播加以监督。 充分发挥微博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功能微博的出现,使得个人成为信息发布与社交网络的个体终端,微博的传播衍生出裂变性、主动性、即时性的特征。微博开辟了政府发布信息的新通道。近年来,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网络新闻发布会和网络新闻发言人也遍地开花,微博成为应急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要善用微博,与时俱进,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信息沟通系统,重视微博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功能建设。
1、增强舆情预警意识。一是客观认识网络舆论,认识舆情预警作用。要认识到网络既是社会危机的放大器也是社会情绪的减压阀,不必把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而反应过度,但也不能对潜在的负面舆情信息置之不理,酿成舆情危机。因此政府要认识到舆情预警的作用,通过利用一些舆情监测工具,比如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舆情监测系统,提高舆情预警能力,争取舆情负面信息早发现早处理,防危机于未然;二是指导思想上从"堵"向"疏"转变。当前,突发事件出现的机率较高,信息的传播渠道很广,把封锁消息作为处理危机的基本方法,很容易把危机推向更糟糕的境地,唯有把这类事件视为一种常态和中性事件来疏导和处理,把处理危机看作政府正常职能的一部分,才能更有利于应对网络舆情。五是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通过学习、研究和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运用网络与群众沟通交流、科学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热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2、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丰富信息公开形式,把传统媒体与网络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公开渠道,加快政府信息公开进程,让谣言止于公开。二是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和网评员机制。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正面客观地说明事实,同时,又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对民众情绪进行疏导,智慧地讲真话,不说套话、假话,主动向社会提供新闻信息服务。3、完善管理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的指导和管理,互联网和网站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和应对。二是明确职责。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尽量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问题的发生,搞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三是建立虚假信息惩处机制,利用法律对制造谣言和扰乱网络秩序的恶意行为予以打击。4、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公权力、传媒和知情方面的优势,理性引导舆论。充分发挥政府信息优势和宣传部门媒体优势,正确地引导舆论,营造网上主流舆论话语权。二是建立"网上统一战线"。求同存异,在论坛、社区、博客、QQ群等载体中广泛争取支持者,使舆论向理性、可控的方向发展。三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在政策、人力、财力上扶持政府网站,扩大主流网站在网民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同时,加强县长信箱、在线访谈、留言板等政府和公众沟通交流的互动栏目和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设,将网上沟通作为了解民情、采集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平台,真诚客观及时回应网民诉求,使政府网站成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真情交流、沟通的桥梁。5、尊重网民权力,打造诚信政府。一是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允许和鼓励网民对地方政府的施政缺失提出批评,进行舆论监督,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对话,帮助他们理解现代社会公共治理的复杂性,引导他们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帮助地方政府,缓释民间某些不满情绪。二是及时发布真相,坦诚回应质疑。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权威的信息,把事件真相、政府的措施和事情解决的进展等情况公布于众,满足网民对相关事件的知情权。三是快速及时地对事件做出调查处理。把着眼点放在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以及责任追究上,甚至可以邀请网民或人大代表参与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充分尊重公众的参与权与监督权。
今日其地方政府网络应对能力探讨论文选题的原因就是这属于考试题啊,对这个政府能力的一个应对。
As an entirely new network concept and technology, exert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orm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public on the character and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this thesis explores i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elucidates the origin, organization,collection,transmission, supervision and service process,and takes the Tencent Qzone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about the siga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做个参考吧
新时期地方网络舆情论文 - 网络舆...1.工作人员缺乏网络舆情应对的相关知识当前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网络的力量不容小觑,它改变着公众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网络也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依赖.然而,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对网络特点、应用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更不知道如何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事件一旦曝2.应对网络舆情的相关技术落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软件相关应用层出不穷,使网络生活更便捷更丰富多彩.然而网络生活越活跃就越易发生网络舆情.从技术上讲,就像杀毒软件的研制永远赶不上新型网络病毒出现的速度一样,对于当前复杂、多发的网络舆情形势,我们的监管技术是明显滞后.目前网络舆情的监管很大程度还依赖于简单技术同人力相结合的方式,面对网上的海量3.缺乏网络舆情应对方面的精专人才除了技术上的落后,就是专业人才的匮乏.当前的网络舆情形势要求我们要配备更多的人员进行这项工作。所以我才进行这些相关问题讨论,发表一些研究成果,去解决相关问题。
的确貌似用翻译乱软翻译的,我的QQ846240903,加我跟你说
今日其地方政府网络应对能力探讨论文选题的原因就是这属于考试题啊,对这个政府能力的一个应对。
真正的能够化解舆情危机的方法,还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汇总舆情,再进行有效的疏导。也即是:网络舆情监控 堵不如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行业常用的乐思舆情系统为例子: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 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舆情监控,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这个论文选题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新时期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和以前不一样,要及时应对,而不是进行封闭式的管理。
论文摘要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网络舆论承载着互联网虚拟世界中无数网民的心理寄托和情绪表达。在没有互联网以前,公共舆论是西方政治学和行政学早期研究的一个传统,同时也引起了美国政治学家的高度重视;在互联网产生以后,西方学界从传播学和社会学两种角度上,分析和研究了网络舆论。本文通过网络舆论的优势以及特点,指出网络舆论对社会形成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 网络舆论 现阶段特点 社会影响
一、网络舆论的优势
1.提供的意见通道要更为广阔。
2.与传统媒体交互作用,使网络舆论功能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网络舆论和传统媒体开始将相互分离,互不相干的僵局打破,逐渐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网友在网络上频繁地发帖引起传统媒体的注意,通过传统媒体将这一事件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从而使全社会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3.政治民主在网络舆论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进步。
4.文化的试验、培育基地。在当今的网络经济时代驱使下,人们的消费重点已经逐渐向精神和文化沟通进行转移,而这种诉求也通过网络舆论充分地体现出来。网络媒体划分在文化载体范畴中,在传承优秀文化,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已经网民的文化诉求中,都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二、现阶段网络舆论的特点
(一)多元性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每一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是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所扮演的角色就不仅仅是自己,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每个人会扮演医生、记者、导演、歌手等与生活可能毫无关系和联系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生活阅历运用各种形式公开,与网友共同分享,所体现出来的主题涉及面也较为广泛,通常话题的确定也是自发的,或者比较随意的。
因为网民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他们的话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等多层面内容,网民在不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将言论提前写好,想什么时候发在网上就什么时候发,发表以后,此言论可以在网上被网友任意转载和跟帖。
(二)自由性
网络本身草根性较为强烈,这一点对于社会舆论而言,提供了更自由的言论空间。通过网络媒体,人们发表言论自由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而且这种自由的表现形式也十分多姿多彩,这样的话,社会舆论就与政治上的空话套话相分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当前,电脑已经逐渐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中,互联网在中国的使用人数逐年递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直到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已经达到亿的规模,从这个数据中可以发现,网络具备的很强的自由行,民众的参与意识也很高,也只有这种社会舆论才能够将百姓身边的事件充分直接地反映出来。因为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公众的信心就十分高涨,在舆论监督的.平台上也更有发言权,将自己的意愿和意见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互动性
在互联网上,网民的参与意识显得十分踊跃。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信息和获取信息。针对某一问题或者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都会有很大一部分网民参与交流和讨论,并且网络中存在匿名性,很多网民会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或者将自己的真实情绪体现出来。网民与网民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个互动的场面,其中有赞同的讨论,也有反对的讨论,这两种观点会同时出现,相互探讨,相互争论,观点与观点的交集,观点与观点的分歧,更激烈的场面还会出现意见交锋。通过这样的相互交流,可以使网民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及时地表达和反馈出来,讨论的内容随之延伸,涉及面也更为广泛,很多民众观点也可以实现集中体现。
(四)突发性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之也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在此基础上,网络媒体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大众传媒、民意表达以及群众意见反映和反馈的平台。因为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与日俱增,通常情况下,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也相当快,只要捕捉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与个人的情绪意见相结合,就可以引发一系列的舆论。网民在网络中发表的意见,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公共意见,从而使意见声势迅速扩大。
三、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一)网络舆论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兴起不久的舆论形式,所产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传统媒体也因为网络舆论的出现而有了新的合作伙伴,从而使信息在更大范围中进行传播,使民意的反馈渠道更为广阔,这样的话,民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很多,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更加强烈。网络舆论对社会的正面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体现:
第一,公众意愿在网络舆论的基础上可以更自由地表达,使社会问题得到了及时地解决和处理。网民在社会公共事务上所发表的建议和意见是群众共同的努力和智慧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客观事物,其中也存在很多合理的成分。网民在判断社会问题的时候,虽然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各执所词,但是还是会有很大一部分网民的意见可以达成统一。而这些意见中,体现了更多普通民众的心声,体现了公众的意志,政府部门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更方便地了解民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工作更为顺利进行,更为有效地进行。
第二,政府部门通过网络舆论可以对社会情绪进行疏导,对社会矛盾进行缓解。所谓网络舆论最重要的来源就是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们所产生的真实情绪的表达,在这些情绪表达中,虽然也存在着某些非理性成分,但是总的来讲,我国网民已经开始逐渐成熟起来,责任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公众可以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参政议政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而政府对网络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社会最新动态,尽最大的努力找到可以舒缓社会情绪的基本依据和条件。
(二)网络舆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尽管在网络舆论中,存在很多网民真实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同时也有很多网民表达的感想也是毫无责任感可言的,或者情绪过于激动,导致言论的非理性表达,除此之外,那些敌对组织、敌对势力或者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互联网上发表的煽动性言论,使社会出现动荡,并且造成极严重的影响。
新时期地方政府网络定情。应对能力探讨论文选题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太复杂。回答不了你。
网络舆情反转,如果引导得当,引领有力,反转是可能的。反转网络舆情的三个重要环节(一)网络意见领袖声援正面舆论拉扎斯菲尔德在“伊里调查”的研究报告《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概念。“意见领袖”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是媒介信息的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两级传播”即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过程[1]。在网络传播语境下,意见领袖不仅仅是对大众传媒信息的中继和过滤,其本身也是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的信源,能够起到“大众传播”的效果。此外,网民对网络意见领袖存在显著的主动需求:1.网民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习惯于接受意见领袖的信息指导,致使如微博大V、楼主、版主等作为网络意见领袖常态化存在;2.网民在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突发事件面前有消除信息不确定性的需求,需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知识优势的意见领袖来完善信息、给出意见。因此,在网络传播去中心化思维泛滥的情况下,要牢牢把握网络意见领袖这一舆情导控环节,提高正面舆论的声量、强化理性网友立场、使摇摆不定者的态度结晶,与主流媒体一起凝聚成使正面舆论中心化的向心力。(二)主流媒体担当权威信源流言是“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论释”[3]。“当维美不再唯美”未经证实的言论在网友“有图有真相”的信息处理框架下掩盖了其流言实质。(三)深度评论调解网民心理对网络舆情的导控不能仅仅流于舆论热点的现象表层,还应该对舆情背后的心理动因加以引导,以此转变大众的思维定势,减少情绪化、标签化的网络传播行为。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信息的报道,对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阐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力的[4]。因此,深度评论是对网民心理进行深度的引导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网络媒体、新媒体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超文本报道、评论,能够更加立体地、形象地传递媒体立场,传播主流价值观。热度退却之后的深度评论带来的冷思考能够超越对舆情本身的引导价值,上升到平和网民愤怒心理、缓和社会矛盾、净化舆论形成环境的高度。
新时期地方网络舆情论文 - 网络舆...1.工作人员缺乏网络舆情应对的相关知识当前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网络的力量不容小觑,它改变着公众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网络也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依赖.然而,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对网络特点、应用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更不知道如何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事件一旦曝2.应对网络舆情的相关技术落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软件相关应用层出不穷,使网络生活更便捷更丰富多彩.然而网络生活越活跃就越易发生网络舆情.从技术上讲,就像杀毒软件的研制永远赶不上新型网络病毒出现的速度一样,对于当前复杂、多发的网络舆情形势,我们的监管技术是明显滞后.目前网络舆情的监管很大程度还依赖于简单技术同人力相结合的方式,面对网上的海量3.缺乏网络舆情应对方面的精专人才除了技术上的落后,就是专业人才的匮乏.当前的网络舆情形势要求我们要配备更多的人员进行这项工作。所以我才进行这些相关问题讨论,发表一些研究成果,去解决相关问题。
今日其地方政府网络应对能力探讨论文选题的原因就是这属于考试题啊,对这个政府能力的一个应对。
这个论文选题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新时期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和以前不一样,要及时应对,而不是进行封闭式的管理。
真正的能够化解舆情危机的方法,还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汇总舆情,再进行有效的疏导。也即是:网络舆情监控 堵不如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友言论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通过这种网络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行业常用的乐思舆情系统为例子: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 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舆情监控,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1,关注社会民意发展,予以引导和调节。2,反对敌对势力和反动邪恶势力的网络进攻。3,引导网络理性发展。4,政务公开头透明。
1924年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此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确立期、发展期、和自我批判期,研究社会心理学是一大重要课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社会心理学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基于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
[ 关键词] 网络舆论;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
[内容提要]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申的态度改变理论为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都是对劝说宣传、暗示和模仿以及团体影响等态度改变 方法 的具体应用。
作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媒介,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 文化 生活等诸方面。近年来,几乎每当国内外出现焦点事件,都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和激烈的 辩论 。其中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个“意见自由市场”。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自由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传播特性使得一些不良或非法内容信息恣意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地引导,就成为网络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是改变不正确或非理性的舆论,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因此,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实践证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需要“攻心为上”,而了解和把握网民的心理变化特征则有助于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网络舆论引导与态度改变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成了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主要包括学习理论、信息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认知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对态度改变的研究,具体的引导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态度改变方法为依据:一是劝说宣传法,或者称说服法。这是一种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二是暗示方法,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方法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意见或信念。与暗示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效其言行的过程,是社会中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暗示的结果,会使多数人行为趋向一致,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有利于社会群体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推动社会的变化发展。三是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的每个人的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例如,在网络社区或者BBS 中,都会对以“明文规定”的形式说明该板块的具体规范准则,往往还会指出违反者将受到的处罚。在团体压力下,其成员的态度往往会发生改变。
网络舆论引导的典型方式
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
典型报道方式。典型报道是一种逻辑劝服,其公式是“标准——衡量论证”,即通过寻求典型,塑造典型,树立一种标准供大家对照和模仿。康德在《崇高的分析》一文中揭示了典型化的含义,他认为典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暗示性,是“最充分的形象显现”。人类只能通过个别认识一般,通过个性感悟共性,通过了解个别事例的性质与特征对同一类事物形成大体一致的意见,这正是媒体通过典型报道引导民意的奥秘所在。通过这种劝服和暗示,就会形成模仿。班杜拉提出的模仿论,即人可以不依赖自己直接的实际操作,而通过对他人的 言行举止 的模仿而学得一定行为。他很重视榜样的力量,认为榜样特别是受到人们尊敬的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以上理论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则体现为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报道。
以对任长霞 事迹 的报道为例,网络媒体之间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报道声势。由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中青网记者共同撰写的《长风彩霞逝者如诗——记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日在各大网站共同推出。揭开了报道的序幕。同时,各大网站还在相关网页上互相设立链接,为受众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典型事迹,学习典型精神开辟了一条网上“绿色通道”。2004年6月3日,人民网开设“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大型专题,并开展讨论,网友踊跃留言。至6月7日0时留言6113条。新华网也设立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专题,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多项内容。多媒体视频新闻《忆长霞》囊括了各大电视媒体的34个节目。还有中央领导关于宣传任长霞事迹的指示,任长霞家人、同事、同学追忆任长霞事迹的报道,滚动播出网友悼念评论的文字和纪念学习任长霞的后续新闻,汇集了各大媒体对任长霞事迹的 相关报道 ,形成了互联网上的任长霞典型报道平台。
网络媒体典型报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体现了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实现了网民的实时互动,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网民的留言和评价中我们了解到,人们需要榜样的激励,需要精神的力量,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社会心理因素。
深度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为读者梳理出对于事实的认识,也属于一种逻辑说服。深度报道往往具有“言之有物,鞭辟入里”的高度说服力,从而达到从更深的层次将舆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的目的。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从事深度报道方面体现出优越性。在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中,或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报道,或以声音为载体报道,或以综合文字、音像等多种符号的报道,都有其形态上某方面的缺陷。而网络新闻深度报道则凭借多媒体手段,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报道方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报道是超文本结构的,即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影视文本。在超文本结构中,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一个词语、一个 句子 都可以联结另一个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这样,网络媒体使深度报道更为生动、丰满、深刻。人民网的“人民视点”、新华网的“焦点网谈”、红网的“红外线”都在网络深度报道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首先,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调查型深度报道将有更大的发展。在我国抗击非典的新闻报道中,“信息透明度”原则得到很好的贯彻,一批全方位透视非典的调查性深度报道起到了安定民心的社会“稳压器”、动员社会各界的“协调器”与促进社会进步与加强城市管理的“推进器”的作用。其次,评论型深度报道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的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很多深度报道更注意捕捉“社情民意”,报道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例如再就业工程、房改政策出台、医疗制度改革、帮困扶贫工作、全民健身、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区文化建设等等。‘这些新趋势表明,反映公众舆情已经成为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深度报道在引导网络舆论和稳定民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新闻评论方式。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信息的报道,对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阐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力的。网络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与创新。当前我国网络新闻评论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网络媒体的评论,这是传统新闻评论的翻版或延续,往往是网络媒体的编辑就新近发生的新闻或变动的事实,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言论专栏里发表或发布的署名评论,例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等栏目。另一种是网民评论,目前网民评论最集中的场所还是BBS,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等。网民评论是反映公众舆情、传达社情民意的窗口,人们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观点、言论以原创或跟贴的形式发表出去,网友还可以针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这是一种自发式的、群言式的解读新闻的方式。
2005年3月,日本右翼势力修改历史教科书,篡改历史,美化对外侵略。4月,台独分子祭拜靖国神社,日本允许__访日。这一系列事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在北京、广州、上海发生了涉日游行,还发生了打砸日本商店、损坏日本货品等行为。互联网上的反日舆情十分高涨,甚至有人别有用心地企图利用互联网策划、鼓动长假期间进行非法游行示威。人民网的观点频道从4月16日开始,在“人民时评”和“网友说话”两个栏目中登录了一些评论员、网友、学者的评论 文章 ,着重对游行事件发表看法,如丁刚在文章《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中认为,爱国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要智慧地表达,不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负面影响。人民网还在“网友说话”栏目中,登载了一些学者分析日本和中日关系问题的文章,解析了从二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变化和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言行。这类高屋建瓴的解析文章让人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反思 自己的行为,纠正一些不当的做法,做到真正的爱国。人民网的这组评论性文章,得到了许多网民的支持和赞同,显示了网络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
“意见领袖”方式。信息传播者自身具备的特点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专家身份、社会地位、职业背景等等。这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能够影响受众“怎么想”,从而使受众发生态度、行为的变化。
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无所适从时,他们对于权威意见的依赖会更强烈,更需要意见领袖为自己解惑。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主要是BBS的版主和强势话语者或活跃者,他们已成为网络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一支生力军。中青在线青年话题论坛的版主李方几年来以“版主 日记 ”的形式发表了几百篇评论,在网友中影响很大,他自己也曾当选“中文论坛最勤奋版主”。目前,涌现出来的意见领袖大多具有良好的写作功底,同时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地方特色和生活特色。例如,网友“小黄”常常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的小 故事 来讲述生活中的大道理,让人看了深受启发。
此外,网络媒体特邀专家或网络评论员撰写评论性文章,以及采用“专家在线访谈”形式来引导舆论,都是对“意见领袖”方式的运用,也更能体现出信息传播者自身特点具有的劝服优势。例如,人民网的“网友热评”中,在引导对日舆情时,邀请到了新华社的高级编辑、国际部编委、东京分社前社长、国际问题专家王大军,他曾在日本工作过14年。他不仅发表了《到底怎么看待中日关系》的文章来分析中日关系,还作客新华网发展论坛,就中日关系同网友在线交流。王大军在文章中和回答网友的提问过程中,深入分析了中日关系间的种种问题,并且以他在日本的生活经历和亲身感受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介绍日本国内的现实状况。他深刻而详细地阐述能够使网友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脉络,理解我国对日的政策,端正自己的爱国观点。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以上多种引导方式共同使用、互相补充,以达到引导网络舆论的最佳效果。
网络舆论管理需“疏”、“堵”并重
“由于因特网确实开阔了新闻和言论的自由空间,政治、经济的权利组织针对因特网实行的控制方式,正在从硬性控制转向以软性的对话关系、对策关系为主,如同我们说话中有语法的无形控制,但大多没有感觉到一样。”如果从社会控制理论来看,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一种“软控制”,但是强调舆论引导并不意味着对“硬控制”的漠视。“硬控制”主要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并辅以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内容上的管理,突出表现为“堵”。“堵”作为一种强力手段,对网络信息散乱、负面倾向等不健康状况的及时清理、规范会有明显效果,如:对一些恶意散布西化言论、攻击我政治体制、蓄意蛊惑人心的所谓“自由民主”、“思想启蒙”等具有颠覆性、破坏性的网站进行封杀;对一些恐怖、黄色、反动、人身攻击等有害言论予以删除或取消访问资格。这些“硬控制”为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占领新阵地、掌控网络话语权,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扶持性作用。但从网络媒体的长远发展来看,由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应逐步调整“堵”与“疏”的比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采取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手段,不失为一种理性、科学的选择。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浅析财富和幸福感不成正比》
【摘 要】文章通过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排名分析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金钱财富和幸福并非正比例关系,并探讨其原因。
【关键词】金钱;幸福;适应;社会比较
金钱可以买来幸福吗?俗话说,金钱买不到幸福。但是如果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收入高一点,更富有一点,会不会觉得比现在更幸福更快乐?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多数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比如,根据《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2012年11月2日联合发布的“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公众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被认为是收入(“涨工资”),健康和婚姻尚位居其次。我们默认为,财富和幸福至少是正比例关系,更富有的人理应更加幸福,收入的提高可以让个人更幸福。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财富与幸福感的关系
1.财富多寡国家地区排名及幸福指数排名情况分析。联合国近日在不丹举行幸福指数讨论大会,并发布了首份《全球幸福指数 报告 》。根据这份报告,丹麦、芬兰、挪威和荷兰这四国人均收入排进全球前15位的国家包揽了幸福榜的前四位,但是,财富的多寡也并非是国民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比如美国仅排在第11名。最不幸福的国家主要是那些战火纷飞的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比如多哥、贝宁、中非共和国和塞拉利昂。“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011~2012)”显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前三名并非北上广,而是拉萨太原合肥;“2011年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显示,群众幸福感的总体评价得分上,经济更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低于经济欠发达的粤东西北。
2.经济发展情况及幸福指数增长相关情况。我国的GDP1990年增长率为,1991至2009年期间每年的增长率都在以上(具体数据参见“中国统计年鉴2010”计算)。然而根据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的3次调查,中国人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到2001年却下降到。到了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中国人的幸福感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但是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后,人们的幸福感反而下降了。
事实显示,民众的幸福感指数并非和经济发达的程度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些相对而言更有钱的人,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幸福感更高。幸福感和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国民幸福感的提升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二、原因分析
1.适应水平现象。人们的成功与失败,满意与不满的情感都是相对于先前的状态而言的。如果我们目前的成就降到我们先前所达到的水平之下,我们就会产生不满和挫败感;如果成绩超过了先前的水平,我们就会体验到成功和满意感。如果我们不断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将很快适应成功。达到我们所渴望的目标所体验到的狂喜的消散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从前可以使我们感觉良好的事件现在变成了中性事件,而从前我们感受到的中性事件现在很可能让我们体验到一种失落感。这就是人类的适应能力。以手机为例,1987年,中国大陆才有了第一个大哥大用户,仅仅25年后,中国人使用手机的普及率达到,大家开始把手机、钥匙和钱包称作“随身三件宝”,并且超过半数的人承认自己离不开手机。在手机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人们可以体验到使用手机随时联系到远方的亲人、重要的商业伙伴、朋友的幸福感,但随着手机日益普及,随时联系到他人成为了很平常的事情,人们已经适应了使用手机,这时就不能再体验到幸福的感觉;而一旦某日手机没电,一时联系不到他人反而感受到一种不满和失落感。其他一些让我们生活更舒适的东西,如空调、宽带、汽车等,也都是如此。适应水平现象导致物质条件的提高不能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幸福感。
2.社会比较倾向。我们大部分的生活是以社会比较为中心的,我们感觉好或者不好依赖于我们和谁相比较。如同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最优秀的,这并非是因为其本人在智力或学习能力上下降了,而是因为比较对象发生了变化。当一个 篮球 明星以年薪3000万签约时,他年薪2500万的队友有可能会感觉不满。当我们为家里购置了新的房子、车子,却发现邻居换了更大的房子,更贵的车子,这时我们感受到的往往不是快乐和幸福,而是不满。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向上社会比较,这种比较带来的不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相对剥夺。中国人的幸福感在1990~2009年间会先升后降,其主要原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物质发展成效明显地呈现出来,那时社会分化程度还不大,社会成员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纵向比较,与前几年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日益适应物质条件较好的生活(社会适应),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加速,贫富差距凸显;我们在收入增加后,可以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但占据我们意识的是别人所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相对剥夺),我们的物质欲望不断上升而自己却越来越不满意,因此没有幸福的感觉。
三、结论
金钱财富与幸福感有相关关系,但是并非一直呈现正比例关系。由于人具有适应能力以及社会比较倾向,金钱财富的增加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不一定带来幸福感的相应提升。
参考文献
[1]David .社会心理学(第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邓海建.“涨工资最幸福”指向着民生改善[N/OL].
[3]宣华华.随身三件宝.[N/OL].2013-03-04.
[4]调查:你是否离不开手机?[DB/OL].2013-03-04.
[5]调查显示中国人幸福感仍在下降没有10年前快乐[N/OL].
[6]广东首度发布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总体“比较幸福”[N/OL].
[7]联合国公布幸福指数报告 丹麦民众全球最幸福[N/OL].
[8]我国手机普及率超全球水平 质量反降需强化监管[N/OL].
[9]中国城市幸福大排名:拉萨居首 年入10万是门槛[N/OL].
[10]中国统计年鉴2010[EB/OL].201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