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形训”》(或,“义训”,“声训)2。《谈训诂学在语文学中的应用》3。《尔雅述评》(或者说文解字述评之类)这大概就是三大类论文了,第一类是从训诂学本身的定位意义和方法来写,第二个是训诂学的应用,第三个是训诂学著作或者训诂学名家的述评。
摘 要:于寻常不经意之处,积极引导学生读书得间。探本溯源,让学生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沟通训诂学与相邻学科的联系,多角度、多方位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路。这是使训诂学的应用性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的三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训诂学;读书得间;探本溯源;学科联系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中一门最基础的学科。作为一门学术,训诂学自其产生伊始,便已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性。两千多年以来,为中国文化的阐释、传播,为中国语文的教学、研究,训诂学作出了并将继续作出积极的、无可取代的贡献。而当今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教学,其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仍然是字词意义的解释,文句的疏通和串讲。这种工作本身显然即是训诂,即是训诂学理论和方法的实践与运用。所以,训诂学的功用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然有着强大而独到的优势。此种优势,完全是因了语文教学本身的内容需要及训诂学本身的性质、旨趣所决定的。然则如何使训诂学的应用性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呢?笔者的粗浅体会是,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和作出努力。 一、于寻常处见精神,积极引导学生读书得间,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训诂学的兴趣 求甚解、求的解是训诂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平时我们读古书,若遇到明显不懂甚至很不好懂的字词文句,自然会自觉地、慎重地去求得解决,会有所深思,有所研究。但这种地方疑难问题的解决,对学生而言,一般不会让他们产生始料未及的兴味。但是,如果我们能于寻常不经意之处,在学生容易忽略、一般不会想到有何疑难的地方,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他们运用训诂学手段扫除古书阅读中隐藏之障碍的主动积极性尽可能地调动起来,这便很容易引发出他们的热情,提高他们关注训诂学、重视训诂学价值的自觉性和浓厚兴味。 例如,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在一般人看来,此诗除了几处典故外,语言文字方面似乎并无障碍,没有什么不好懂的地方。我们启发学生,同学们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明确指出:“中间小谢又清发”,何谓“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壮”字又如何讲? 关于前一问题,同学们或据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选本之注解解释为“清秀”、“清新秀发”,或据程千帆、沈祖�《古诗今选》之注解解释为“清越”,或据季镇淮等所编《历代诗歌选》之注解将“发”解释为“开出”,说“清发”是“以其清新风格别开生面”,等等。针对同学们的各种解释,笔者一一为之分析:查检汉、唐故训,“发”字并无“秀”义:不仅汉唐,即宋元后世,也未见训“发”为“秀”者。所以,解“清发”为“清秀”或“清新秀发”,于古无徵,难以凭信。若训“发”为“发越”,虽于古有徵,但是“发越”之义为“发扬”、“散越”,用来评论小谢诗风,似乎不甚协贴;再者,“清发”二字为平列连文,“清”谓清新,为形容静字,若以“发”为“发越”之义,则为动字,求连文之规律,不当如此属文。所以,训“清发”为“清越”,难以符合太白诗句的原意和前人遣词造句的习惯,断非的解。至于“以其清新风格别开生面”之类的解释,显然存在着“增字解经”的毛病,其误更不待辨。那么,“清发”究竟应如何解释呢?笔者指出:“清发”即“清明”,谓清新明朗。“发”当训“明”,此古义也。《诗・商颂・长发》首章“浚哲维商,长发其祥”,“长发”犹言“大明”;次章“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桓拨”即“桓发”,也是“大明”的意思(《毛传》:“桓,大。”陆氏《释文》:“拨:本末反,《韩诗》作‘发’。发,明也”)。明谓之“发”,故使之明亦谓之“发”。《论语・为政》“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又《述而》“不悱不发”,皆是也。《广雅・释训》训“发”为“开”,“开”与“明”义相足成,所以郝懿行《尔雅义疏》说“开则明”。“发”有明义,“明”与“清”义近,均为形容之词,故清新明爽可谓之“清明”,亦可谓之“清发”。《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冀州裴使君才理清明。”又:“裴冀州、何、邓二尚书及乡里刘太常、颖川兄弟,以辂禀受天才,常归服之。辂自言:‘与此五君共语,使人精神清发,昏不暇寐。’”一言“清明”,一言“清发”,义正相同。此以“清发”属“精神”言,显然不得以“清秀”相训(《汉语大词典》引《管辂别传》“精神清发”条,释“清发”为“清新焕发”,则“清”属静字,“发”属动字,义不相类,亦非)。是为“清发”即“清明”之明证。分析至此,笔者又进一步以“清发”即“清新明爽”之义来映证谢胱之诗风:小谢之诗,如“绿草梦如丝,杂树红英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等,皆爽人心目,最为清明。所以李白相论:两汉作者文采斐然,建安诸家风骨峻古,汉唐间之小谢则清新明爽,又自具一格。初为寻常不经意之处,经此挖掘辨察,便有不少心得,所以学生大感兴趣。 关于“壮思”之“壮”字,学生几乎都是用“雄壮”、“饱满有力”之类的意思来解释。笔者指出,“雄心壮志”可说成“壮心”,也可说成“壮志”,无以说成“壮思”者。“思”谓文思、才思,而“壮”以状“思”,谓“饱满有力之思”,则颇使人费省。再说,如两汉作者,建安诸子,及小谢等辈,并非俱是“雄心壮志”者。所以我们认为,“壮思”之“壮”断不能解释为“饱满有力”、“雄壮”之类的意义。那么,此“壮”字又当何解?笔者指出,“壮思”之“壮”当训疾速之“疾”,此亦古义也。《庄子・徐无鬼》:“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陆氏《释文》引李颐曰:“壮,犹疾也。”《尔雅・释言》:“疾,壮也。”《广雅・释诂》:“壮,健也。”壮健之“壮”之所以又有疾速之“疾”义,王念孙曾解释说:“凡‘健’与‘疾’义相近,故疾谓之‘捷’,亦谓之‘□□’,亦谓之‘壮’,亦谓之‘偈’;健谓之‘偈’,亦谓之‘壮’,亦谓之‘□□’,亦谓之‘捷’。健谓之‘□□’,犹疾谓之‘咸’也。健谓之‘武’,犹疾谓之‘舞’也。”(《广雅疏证》卷二上)“壮”有疾速之“疾”义,故敏捷之才思谓之“壮思”。两汉大家、建安诸子及谢�等人,皆具超逸卓尔之情趣,敏捷之才思奋发飞扬,直有欲上青天揽明月之脱俗情怀,这便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诗义。分析至此,笔者又进一步用训诂必须符合语言社会性的原则来相印证。讲语言的社会性,首先必须看到语言的社会性与时代性的关系。语言有发展,也有继承。训诂不能偏离语言的时代性而任意以今义说解古词古语,也 不能偏离语言的时代性而任意以古义说解后世的语言。若为古词古义保留于后世语言中,便不应是绝无仅有的孤立现象。所以,训诂于此,一个重要的工作便是提供其语言社会时代性的更多一些实例旁证材料。我们解太白诗“壮思”之“壮”为“疾”,固然是“揆之本文而协”,而且也有故训可徵,但还不能遂成定论。因为,《庄子》之例及李颐注只能说明先秦语言中“壮”有疾义,并不能证明到了唐人语言“壮”仍有用为“疾”义者;而王念孙的“义通”说只是一种泛时性的语义通变规律的描述,只是说明“壮”有疾义的理据性,但仍然不能说明“壮”之训“疾”可适用于唐人语言。要想使李白诗“壮思”即是“疾思”(敏捷的才思)的解释能够确立,能够被人信服,还必须提供相同相近时代的语例旁证材料。对此,我们注意到,以“壮”状“思”,形容才思、文思之敏捷,在杜诗中亦有其例。例如,杜甫《遣怀》:“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藻思”即文思,故以“壮”字形容之,此“壮”字显然也不能解释为“雄壮”、“饱满有力”之类的意思。又《壮游》:“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言七岁小小年纪,才思便已非常敏捷,随口便能咏成凤凰之诗。“开口咏凤凰”正为“思即壮”的具体写照,“壮”当训“疾”,尤为力证。至此,对太白诗“壮思”即疾思,谓敏捷之才思的解释乃可成立(孙雍长,1988)。笔者体会到,像这样引导学生于寻常不经意之处推敲琢磨,求得甚解,于获益中便能感受到训诂之为学不无兴味。 二、探本溯源,让学生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在语文教学中,对字词疑难问题的解决,如果只是停留在将其正确意义解释出来的地步上,往往难以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更难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果我们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并不只是将结论告诉学生,还将为什么会有此结论的原委也分析出来,让学生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效果便会大不相同。而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析疑辨惑过程中,必要时便应溯源探本,向学生讲清此字词何以当训此义,以及何以有此义的道理,这就需要用训诂学理论,运用训诂原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汉乐府・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此“自”字,解者多以为自我之“自”。例如,余冠英《乐府诗选》注云:“自名,自道其名。”邓魁英、韩兆琦《汉魏南北朝诗选注》云:“自名,自道姓名。”或以为自然之“自”,如季镇淮等《历代诗歌选》:“自,自然,当然。罗敷,古代美女的通名。这句是说:秦家有个好姑娘,自然要取名叫罗敷啊。”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指出,参考古人情事与诗篇内容,这两种解释都存在着难以说清之处:第一,古人名与字皆受之于尊亲,并非自命其名;第二,诗文开篇即是:“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这完全是一种清新淡雅的白描手法。其时使君并未出场,尚未出现人物对话的情景,罗敷为使么要“自道姓名”?若将“自名”解释为“自道其名”,诗文便成了这么几句:太阳从东南角出来,照在我们秦家楼阁上。秦家有个漂亮女儿,自道其名说:“我叫罗敷。”试问,这哪里还是什么诗?岂不成了后世舞台上人物出场时的“自报家门”了?第三,“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这两句在《陌上桑》一诗中两次出现,第二次是:“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很清楚,这里的“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两句是使君所遣之吏回复使君的话,若以“自名”为“自道其名”或“当然要取名”,那么诗文便是:使君南来路过这里,被这位采桑女子的美貌深深地迷住了,便派了一位下属前去打听是谁家漂亮女子。下属回报说:“‘秦家有位漂亮女子,她自己说名叫罗敷。”’(或,下属回报说:“秦家有位漂亮女子,当然要取名叫‘罗敷’啊。”)试问,诗篇会如此行文吗?下属会如此向使君禀报吗?所以,通过如上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把“自名为罗数”之“自”看作“自己”或“自然”之“自”,无论于古人情事还是诗篇文情语气,都是�格难通的。那么,此“自”字又当如何解释呢?案,此“自”当训“其”,言其名为罗敷也。 认为“自名为罗敷”即“其名为罗敷”,“自”当训“其”,若仅至此,还不能使学生信服,也不能使学生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笔者在向学生点明“自”当训“其”之后,又举出古诗《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的例句:“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里的“自名为鸳鸯”,亦即“其名为鸳鸯”,“自”也是“其”义(孙雍长,1988)。清闻人�《古诗笺》不明此“自”字之义,也以自我之义相释,云“鸟多自呼其名”,纯属望文生训,不近情理。“自”当训“其”的这种用法,在汉魏时代及其以后的作品中不乏其见。除以上二例外,再如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卷四;“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金瓶银瓮百余口,瓯檠盘合称是;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自余酒器”,即其余酒器,“自”亦“其”也。又如《隋书・柳或传》:“自余细务,责成所思,则圣体尽无疆之寿,臣下蒙覆育之赐也。”“自余细务”,即其余细务,“自”亦“其”也,等等。然则“自”又何以有了“其”义?吕叔湘(1984)曾谈到:“《三国志》里的‘自’字的用法有超出一般文言用法之外的。首先是作领格代词用,例如:‘辽被甲执戟……,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这在秦是用‘厥’或‘其’,后世也有用‘己’的,用‘自’很少见。”“自”不作主格用而作领格用,便接近于“其”字的用法了。不过吕先生这里所说的,还只是“自”字在使用中的语法地位问题,尚未发展到词义问题。所谓“大呼自名”,是说大呼自己的名字,“自”字仍为“自己”的意思。而我们在上面所谈到的“自”字,不仅在语法上如同“其”,是作“领格”而非“主格”用;而且在词义上也已发展到如同一般的“其”,是作他称代词而不是自称代词用了。由此我们又进一步想到:“其”为他称代词,但在某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也可用如自称代词。例如,《孟子・滕文公上》:“(世子)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倘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凡此“其”字,都是说话人指言自我,相当于自称。因为他称之“其”可用作自称,所以,自称之“自”也可转而用作他称。这便是“自名为罗敷”、“自名为鸳鸯”等“自”字当训“其”的由来。这便是笔者曾提出、论述过的“词义渗透”现象(孙雍长,1985)。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训诂解决疑难问题时,尽量挖掘得深一些,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便不难收到举一隅而三反的效果。 三、沟通训诂学与相邻学科的联紧,多角度、多方位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路 例如,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坐”字非行坐之“坐”,乃表原由之介词,当训因由之“因”,此一用法已为人所习知。但是,坐卧之“坐”何以有了因由之“因”义呢?要充分说明这个问题,便必须将训诂学与文字学联系起来。笔者在教学中从介绍甲骨文“因”字字形入手,再运用词义渗透说理论进行分析,给予学生一种解释:“因”之造字本义为茵席,茵席为坐卧之具,故“因”之为物与“坐”之为事其义相关。而“因”早已虚化为介词,到了中古时代其义渗透于动词“坐”,所以“坐”字也便有了因由之“因”义。此为在语文教学中将训诂知识联系于文字学知识之一例。 “风马牛不相及”是非常习用的一句成语,原文见于《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自训诂言,“风马牛不相及”一语到底是什么意思?长期以来,对它的解释莫衷一是,均未得其要领。或训“风”为走失,说是比喻齐与楚绝远,虽马牛放逸走失亦不能相及;甚至有“牛走顺风,马走逆风”之类的说法;或解“风”为“牝牡相诱”之事,说是指齐、楚二国遥隔,即令马牛牝牡相诱亦不能相及。“马牛走失”的解释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作为一种比喻,必须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才能收到应有的修辞效果。楚国与齐国相隔虽远,但从理论上来说,马牛走失并非绝不可能“相及”。至于“牛走顺风,马走逆风”,则纯属臆说。“牝牡相诱”的解释比较接近原义,但却未达一间,没能把文句的语法关系说清楚。今案,这里有两个词义问题,还有一个古文表达手法问题。“风”指牝牡相诱是对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发情”。还有一个“及”字问题。这里的“及”不是泛指“连及”、“相涉”之义,而是特指牝牡雌雄两性相及,即交配之事。《国语・晋语四》:“男女相及,以生民也。”韦注:“相及,嫁娶也。”义亦在此。古文表达手法就是“共用”问题。所谓“共用”,是指某一个或几个词语在句子的语法关系上兼管着两个相毗连的词或词组,也就是吕叔湘先生所提到过的“把‘甲丙’和‘乙丙’合起来称为‘甲乙丙”’的“合流式短语”(吕叔湘,1984)。“风马牛不相及”中的“风马牛”三字,便是个“合流式短语”:“风”是“马”、“牛”的共用成分,“风马牛”即是风马、风牛,“风马牛不相及”即是风马与风牛不相及,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发情的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发情的牛相交配。这是因为“殊类异路,必不相慕”的缘故。弄清了古人行文中的修辞表达手法,语句的意义也就容易理解了。 古文中的“共用”手法,一般不难识辨,但“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例句要讲清楚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再如太史公《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其中“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八个字,也是个“合流式短语”:“传之”二字是“其人”与“通邑大都”的共用之文,是说传之其人,传之通邑大都(孙雍长.1994)。又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其中也有个“共用”问题:“�英雄泪”四字乃是“倩何人”与“唤取红巾翠袖”二语的共用之文,词句实为一问一答,是说倩何人�英雄泪?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不懂得古人行文表达的这种“共用”手法,不把训诂问题与修辞表达问题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遇到上述之类的疑难问题,便不可能圆满地加以解决。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将训诂学与相关学科联系沟通起来的地方是很多的,而所谓相关学科,也不仅仅是指语言文字学这一大学科之内的子学科,举凡史学、文学、哲学,乃至医学、天文学、农林之学等学科的知识,都每每会与训诂学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历代有成就的训诂家在解决文献语言中的疑难问题时,便很注重开阔视野,多方沟联,其心得经验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训诂学的应用性优势,这是一个值得总结经验,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的总的体会是一点:鸳鸯绣取从君看,更把金针度与人。这就是说,应该把训诂学的原理、经验、方法等有关知识有机地、自然而然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随时受到训诂精神的熏陶,不断提高对训诂学价值的体认,从而让学生得以自觉地、有效地应用训诂学理论和知识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孙雍长.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解诂[J].中国文学研究,1988(1). [2]孙雍长.《孔雀东南飞》解诂[J].中国文学研究,1988(4). [3]吕叔湘.语文杂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4]孙雍长.古汉语的词义渗透[J].中国语文,1985(3). [5]孙雍长.共用释例[J].中国语文通讯(香港),1994(30). [责任编辑:陈立民]
1、《古代汉语》,郭锡良等,商务印书馆,1999年。 2、《训诂简论》,陆宗达,北京出版社,1980年。 3、《训诂与训诂学》,陆宗达、王宁,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4、《训诂学原理》,王 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 5、《训诂学简论》,张永言,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 6、《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7、《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苏宝荣,商务印书馆,2000年。 8、《说文解字今注》,苏宝荣,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9、《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 11、《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北京出版社,1981年。 12、《汉字基本知识》,孙钧锡,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 13、《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张之强,北京出版社, 1979年。 14、《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杨伯峻、何乐士,语文出版社,1992年。 15、《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汉语音韵学导论》,罗常培,中华书局, 1956年。 17、《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1980年。 18、《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1960年。
六百字很好写啊比方说传统训诂学的意义或者举例分析训诂学的演变等等就把它当做一道论述题来答就好
所谓训诂方法,就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 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它主要包括:(1)训诂与文字学结合:以形索义;(2)训诂与音韵学结合:因声求义 ;(3)训诂与词汇学结合:寻规律以求词义;(4)训诂与语法学结合:明语法以求词义;(5 )训诂与修辞 学结合:由修辞以求词义;(6)训诂与历史学结合:据史料以求词义;(7)训诂与校勘学结合:考异文以求 词义;(8)训诂与逻辑学结合:用逻辑以求词义.
某班训诂学书中的术语的研究,比如《广雅疏正》中训诂术语读为研究
训诂就是为古籍的字(词)释义(注解)。注解的形式有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专书注解”——就是把对某典籍的注解专门成书。你问题中“传、笺、注、训、诂、说、解、诠、释、记、通、学、述、订、正、微、隐、书、义、义书、正义、音义、章句、集解、补注” 等等……,都是注解的方法。这样多的名称,其实可以归结为两类:(一),只解正文的“注”;(二),除了解正文之外,还解释 注文 的“疏”。 注、疏是自成一家的理论,另外还有汇集各家之言的“集解”、补充别人理论的“补注”。 常见的注解名称: 传 就是“以今言传古言”,例如《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 说 解 说明解释词语。如《诗》有《鲁说》、《韩说》,都是注释《诗经》的。 训 诂 也是注书的方法。如:《鲁诗故》(故同诂),《尚书训》。 注 把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体会记载在原文下面。例如我们熟知的《水经注》。 笺 和“注”相似,是把原文中隐晦和太过简略的,加以补充。 音义 (也称音训、音诂、音注、音释)辨音释义,通过对字的读音的辨析来推测字义。如 《尔雅意义》、《资治通鉴音注》 章句 分章析句来解说古籍的大义。如:《楚辞章句》 集解 一类是跨典籍注解(两部书合起来注解),一类是集合各家之言对同一部典籍的注解。 后者如《庄子集解》。 补注 补充前人的注的缺失。举例:《楚辞补注》。 疏证 通会古籍的义理,再加以补充、校正、考证和阐释。 你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应该归结为“训诂在学术上的地位和贡献”。因为前面提到的“传、证……”,只是训诂的方法。 那么,训诂学在学术上的的地位和贡献是什么呢? 简单说,训诂(主要指前人的训诂工作)是在古人和今人、古文和今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训诂工作对古籍的注疏释训补,不仅使古籍无障碍地传承,而且也更加丰富了古籍的内涵。没有训诂工作,没有训诂学,古与今之间就会出现断层,中国文化的历史就会被撕裂。这是我对训诂的地位作用的理解。 一、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形训的作用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1.恰当地运用形训的方法,可以把有些字的意义解释得更清楚。2.在揭示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形训还可以探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3.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还可以进一步识别假借字。 形训的局限和条件:形训必须结合语音来加以分析,所以形训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局限的。 1.形训的局限:第一,在历史长河中,汉字的形体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字形已经失去了表义作用,所以形训必须借助于古文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第二,在汉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所以在确定字的本义时,字形分析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第三,形声字的形符只能揭示其意义范畴,而不能指明其本义 2.形训的条件:第一,只有本义才直接和字形切合,近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只能见其端倪,而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是模糊不清的。第二,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第三,只有“笔意”才能与意义切合,“笔势”大部分已经游离了字义。 二、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声训的方式有:1.利用形声字。2.利用音同或者音近字。3.利用同形字。 声训的作用:1.寻求本字。本字是对借字而言的。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毫无联系,只是声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已,所以,训诂时应该破除借字,寻求本字。而寻求本字的途径只能从声音入手。利用声训可以说明通假,寻求本字,防止望文生义,还可以纠正某些注释和解说上的失误。2.推求语源。语源是就根词和赖以产生的派生词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者义近音同的词,叫做同源词。所谓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中广泛系联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渊源关系。运用声训的方法系联同源词,首先是指文字上同声符的。其次,因为汉语的同源词并不总是用同样的谐声偏旁表示,这就需要我们打破字形的束缚,辗转系联其他音同、音近的字,以确定它们的语源义。探求名物的来源是声训的一种特殊作用。总之,探求语源,往往能突出词义的特点,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还有助于探讨词义引申和语音变化的规律。 声训应注意:1.所谓音同或者音近,是指古音相同或者相近;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当然是不可靠的。所谓古音相近,是指声韵都相近。2.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三、义训 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1.同义相训:是用同义词解释词义,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包括同训、互训、递训。2.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词义的分化可能是构成反训的一个重要原因。词义的发展由一个方面向它的对立面演变,是构成反训的又一原因。3.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加明确。 1、注疏的名称:(1)传:西汉时诂与传有区别,诂以解释词义为主,传以交代史实为主。后世注、诂、传等已经不再有区别。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集传、补传之分。内传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例如《毛传》。外传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例如《韩诗外传》。大传是撰其大义。例如《尚书大传》。小传与大传相对,是不贤识小,是一种谦词。例如《七经小传》。集传与集注相同,补传与补注相同。(2)解:解的本义是剖析、分析。(3)笺:注书叫笺,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笺有补充、订正的意思。(4)注:训释叫注,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注是训诂中最通行的名称。(5)校:考核古书叫校。一是考辨源流,一是校改文字脱误。(6)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又称义注、义章、义赞、正义、讲义等。(7)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又称释文。(8)章句:一种注解形式,意思是离章辨句,其特点是不以释词为主,而主要在于串讲句意、章意、篇意。 2.注疏的类别:(1)注和疏:从训诂的对象来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2)他注和自注:从训诂的作者来说,有他人所注和作者自注两类。他注起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章学诚说自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已经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再加以注解,那么其自注便称为本注或者原注。自注又名子注或者注中注。(3)集注和补注: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集注,又称集解。它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补注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二、训诂的术语要掌握:1、曰,为,谓之:用来释义,还用于辨析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被释词放在它的后面。2、谓:和“谓之”不同,被释词放在它的前面,有时,它也用于串讲句意。3、貌:被释词往往是解释表示某种性质或者状态的形容词。4、“之言”、“之为言”:是用来表示声训,有时也说明通假字。5、读为,读曰,读若,读如:“读为”、“读曰”往往是用本字用来说明通假字,“读若”、“读如”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破通假字。6、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7、声:用来指明象声词。8、辞,词:指明被释词是虚词。9、之:表示被释词用为动词。10、乙: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置。11、浑言、析言;散文,对文:辨析同义词,“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浑言”,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析言”,又称为“对文”、“对言”。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散文”。“对言”,就是相对地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中求异。互言,互文,互辞:表示修辞,就是文章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某班训诂学书中的术语的研究,比如《广雅疏正》中训诂术语读为研究
1。《说“形训”》(或,“义训”,“声训)2。《谈训诂学在语文学中的应用》3。《尔雅述评》(或者说文解字述评之类)这大概就是三大类论文了,第一类是从训诂学本身的定位意义和方法来写,第二个是训诂学的应用,第三个是训诂学著作或者训诂学名家的述评。
1。《说“形训”》(或,“义训”,“声训)2。《谈训诂学在语文学中的应用》3。《尔雅述评》(或者说文解字述评之类)这大概就是三大类论文了,第一类是从训诂学本身的定位意义和方法来写,第二个是训诂学的应用,第三个是训诂学著作或者训诂学名家的述评。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文言文)
某班训诂学书中的术语的研究,比如《广雅疏正》中训诂术语读为研究
学生读书笔记指导示例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要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怎样才能把书读好呢?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最浅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做读书笔记当是一种传统而又高效的读书方法,只有多记勤写,才能加深对所阅书籍的印象,即所谓“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的道理就在此。格式要求:1、 读书笔记统一用活页纸来做,并在读书笔记的上方注明读书时间,纸张的右边留出四分之一的空间作为自己日后回读写感想。2、 倘若你要做读整本书(或整篇文章)的笔记,可按以下的格式读书时间___年___月___日书名__________文章题目(书的章节或页数)__________作者:_______1、 好词(可以是成语、形容词或生字词,若无则取消该项): 形 音 义 2、 作品的内容概要3、 佳句(1)┉┉ 点评:┉ (2)┉ 4、精彩语段(1)┉┉ 点评:┉ (2)┉5、其他(可以是对整部作品的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说文解字》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月29日,爸爸给我捧来一本特别大的书,里面讲的是很多汉字的由来。好多汉字的介绍都令我惊诧不已,拿“我”字为例。书上说这个原本是用来自己称呼自己的字的本义居然是杀人的武器!还真把我吓了一身冷汗。后来,通过后面的介绍文字,我渐渐明白了。原来进入战国时期后,这种杀人的凶器被淘汰了。汉唐以后,他就被普遍借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并逐渐取代了“余”、“予”、“吾”等旧第一人称代词。
就像前言说的一样:“这些,乍一听来简直不可思议。但若静下心来仔细品味,就会获得一种顿悟的释然。”我也颇有这样的感觉。每当直接告诉你意思时,你总不禁愕然。然而,每当文后的介绍文字让你理清思路,重新思考的时候,你总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认为,它就相当于新华字典的完整版。字典告诉你字义,它则告诉你更深的一层——字的由来。要是不读它,你就无法在古老的文章里自由穿梭;要是不读它,你就无法彻底认识汉字;要是不读它,你就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要是不读它你就无法了解甲骨文、金文等各种古老文字背后的故事。
《说文解字》令人懂得汉字的真理,它就像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想把他有生之年所有的故事都将给孙子,重孙子听。我们应该满足这样的“老人”,让他把一个小小的汉字联系起来的庞大的故事全部传授予我们。这也就是知识的奥秘。
翻开《说文解字》,在其前言后有孙星衍文:“唐虞三代五经文字毁于暴秦,而存于《说文》,《说文》不作,几于不知六艺;六艺不通,唐虞三代古文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解”。通过孙序,《说文解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深远影响可见一斑。
然欲深层次、全方位解读研究《说文解字》,我自知能力远远不及,是故精读其序,反复斟酌,略有所得。而在述我所得之前,我认为陈述许慎生活的背景、创作动机和自身学识是十分必要的。
《说文解字·序》云:“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俗儒鄙夫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旨”,“其迷误不喻,岂不悖哉!”。这一方面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今古文之争”,另一方面透露了许慎作此文之因。“今文经”是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的典籍,“古文经”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典籍。那时候,“诸生竞说字解经谊”,他们臆测文字起源和结构,把“长”字说成是“马头人”,将“斗”字说成是“人持十”,廷尉在解说法令时也“以字断法”,把“苛人受钱”说成“止句”。针对“鄙夫俗儒”这些“野言”,许慎以“古文经派”的身份出现,批判这些“巧说邪辞”,捍卫古文经学说的学术地位,并提供相关依据。
若许慎是单纯的加入两派之争,其说未必能服众。但他少时博学经典,学的乃是今文经,中年受业经学大师贾逵,学的又是古文经。这样,他兼通古、今文经,使得他针砭今文经就显得强而有力,这种身份作出的评论著作也能让人心悦诚服。
抓住“文字”进行研讨,在当时来说,是许慎找到的反对今文经学派的一柄利器,因为对文字逐一进行说解可以对六经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达到否定“鄙夫俗儒”臆测文字起源和结构的目的。而对今天来说,《说文解字》这部巨作集文字之大成,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它明确了文字形意,对今天训诂学的发展、实践操作有着不可磨灭的功效。
在《说文解字·序》中,许慎给“六书”作了很明确、很完整的界定,并同时举有例字,如“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他的“六书”理论是他对造字法的深刻理解,也是他从字形分析入手创立部首方法的主要基础。“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可以说是他想出的分类编排方法:同部类聚,异部群分。在不同部首之间又有形相联系之处。如“一、丄、示、三、王”,以“一”相联,由简至繁,逐步引申。这种编排方法的运用,使书中框架各部首严密有序,这也是前所未有之处,以540部总9353字,且形义明了,无疑是文字学之巨作,训诂学之巨作。
在《说文解字·序》中,还有一点是我尤其刻骨铭心的,那就是做学问要“信而有证”、“不知盖阙”。
当我读到“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大小,信一、而有证”和“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时,我不禁生起钦佩之情。他对每一个字的说解都要求言必有据,出言无论大小都得确凿有证,若实不知晓,则悬而阙之。试问,这种严谨的态度,今天又有几人能落到实处?
钱钟书曾说:“学问是二三素心人的事业”,也就是说,做学问要除祛名利、永存诚意,只有淡泊明志方能宁静致远,做出好的学问来。
可如今有些自诩为学问的大作却是套话、空话、废话连篇累牍;有的为文言不由衷,以紧跟形势为名,时常违心甚至阿谀奉承;还有的“借鉴”多篇他人佳作,将成段成段得文字“优化组合”,竟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此作为,乃追名逐利思想、商业投机作风对做学问的侵蚀,但就作者本身而言,他们所欠缺的不只是做学问的素养,更是知识分子的品格,这,应为做真学问者、真做学问者所不齿!
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强调做学问要实事求是,不可急功近利,在《说文解字·序》中,我更能体会到这一点,许慎当时力求做到“信而有证”,也许其中有很多因素致使他这么做,比如他看今文经学派信口雌黄,缺少“信而有证”的态度,可能“使天下学者疑”,于是决定消除这些隐患,又如他认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所以需要言必有据等等。但这些都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今人要有感于其行,存一颗诚实、敬畏的心做学问。
一部《说文解字》能统近万字,其中形声字近八千,这些形声字中又有谐声偏旁千余个,文字的形体结构有助于我们透过文字形体来考察其本义,即文字产生时所代表的意义,然后通过本义又可了解引申义。从而达到以简驭繁,更好的掌握词义之效。同时,许慎在解释字义时大量引用了先秦典籍中的材料,他还“博采通人”,大量引用了经学大师的言论以及部分方言俚语。这些材料现在或残缺,或遗失,因此,《说文解字》对于考察先秦的词义、了解汉代的训诂和方言是十分宝贵的。
但就其序而言,我更多的只能管窥其内容,并不能详尽甚至粗糙的谈论整本书的结构乃至价值,可有一点又是可以肯定的,我大致了解了许慎作《说文解字》的意图,并觉察到其价值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尤值得一提的是,我进一步感受到真正的学者是怎样做学问的,这是在跳出《说文解字》本身、淡化其意义及与其它领域千丝万缕的联系之后,留在我心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姑且算是我个人的读后的略有所得吧。
因为多年教低段语文学科,所以更多的时间要去研究怎样教孩子识字,前段时间我去书店我专门购买了《说文解字》一书,细细品读起来。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的一部辉煌巨著,也是世界第一部大字典。
据说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甲骨文,因为他读了《说文解字》。曾在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说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那么许慎则用一部书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也规范了一种文化的框架。”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去研读。
据统计,汉字共有约十万个,可谓浩如烟海。要想对其进行全面的解析,既无可能。所以《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写的这本《说文解字》一书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约三百个有代表性的汉字,分三章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第一章为“最让人惊讶的汉字”,解析了一百多个典型的本义和今义全然不同的.汉字;第二章为“最‘汉’的汉字,通过对每个字的解析,系统阐释阴阳五行、八卦、干支、十二生肖以及五常这些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概念;第三章中解析的是“生”、“老”、“病”、“死”等最具代表性与人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汉字。每个字的解析有分四个版块:
第一个版块中主要阐述该字的字音和基本义。
第二个版块为“汉字溯源”从原始字形入手,对汉字进行寻根探源。此版块让我知道很多汉字的字源,并知道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这一伟大业绩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智慧,认识中华文明古国五千多年来的灿烂文化;懂得字源,有助于我们探索每个字的演变过程,认识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工农生产、军事交通、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历史面貌。
第三个版块为“字形演变”。此版块让我知道“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由于甲骨文主要是用尖刀刻写在龟甲兽骨文上的,而龟甲兽骨文非常坚硬,所以笔画以直折为主,很少圆转,写法上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但线条细而均匀。迄今共发现了约15万片甲骨文,其单字有4500多个,已经成功识读的约有1500个,其中主体符号约有300个。汉字就是根据这些符号排列组合的,所以甲骨文是我们认识汉字的形、音、义的重要途径。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上的文字,所以又叫“钟鼎文”,起源于商末,盛行于西周,一直沿用至汉代。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小篆”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隶书”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第四版块是“字义转化”。此版块让我明白了很多汉字字形的本义以及引申义。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更多的了解了汉字的构字规律,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对每个字的解读过程中,我知道了用传统文化来分析汉字的构造,理解汉字的形、音、义,为以后进行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打下了基础。
如果不是毕业论文,写读后感就可以了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鞍之战触龙说赵太后鸿门宴这几个资料比较多比较好写如果是毕业论文, 可以参考下面的选题来写1.论汉字的性质 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许慎六书说论评 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24.形声字起源试论 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26.《说文》省声研究 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35.主谓间“之”字探源 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