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法探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对员工个体负责的态度,也是企业持续发展、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需要。
为进一步探索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为企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群众环境,本文以某基层复烤企业为例,开展调查研究,探讨加强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法机制,并提出相应建议,力求为行业,尤其是与该案例企业有一定共性的基层烟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本调查选取案例企业的各部门员工作为调查对象,发放不记名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
其中,一线员工76人,后勤员工28人,管理层16人;年龄区间在20~30岁的占,在30~40岁的占,在40~50岁的占25%,50岁以上的占。基本符合案例企业现有员工分类比例。
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与其他行业相比,烟草行业员工流动性较低。调查中,在案例企业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占,而工作3年以下的只有(图1)。这一特点对维持员工队伍稳定,进而保障企业稳定和发展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
员工总体满意度较高。调查中,分别有和的员工对企业总体评价为“满意”和“基本满意”,占样本总数的。可见,案例企业大多数员工对企业的总体情况较为满意。
员工职业规划比较到位,企业晋升渠道较为合理。调查中,的调查对象认为企业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职业规划指导与帮助。的调查对象对企业的晋升机制和所提供的发展平台表示“很满意”,的表示“基本满意”,“不满意”的仅占。而在对目前所在企业不满意的原因调查中,仅有3人选择了“很难向上晋升”。
企业凝聚力有待加强,员工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仍需进一步提升。按传统思维,在一个拥有老员工(工作10年以上)的基层烟草企业,员工间关系应该比较紧密,然而,在“当遇到困难找谁倾诉”的问题上,选择家人的占,选择朋友的占,并没有人选择同事(图2)。这一调查结论显示,员工与员工间的接纳度和互容性不高,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凝聚力有待加强。
在有关员工成就感和归属感的问题上,有的员工认为目前的工作可以为自己带来成就感,的员工对目前所在的企业有归属感;在有关员工幸福感的问题上,的员工认为在企业中工作“不快乐”,回答“很快乐”的仅有。
以上问题的产生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笔者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最突出的原因是与员工的沟通存在欠缺,包括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和员工与员工的沟通。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间畅通的沟通渠道、频繁的信息交流,能够使组织的各级成员间避免误会,减少工作压抑感,提升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员工工作易出成效,企业目标也能顺利实现。
员工心理资本较低,渴望更多的人性化关怀。对目前所在的企业需要改进的问题调查中,“人性关怀不足”()位列第一,甚至超过“工资低”()和“福利差”(25%);在“除工资外最看重企业哪些方面”的问题上,“生活上的关怀”()仅次于“福利待遇”(60%)位居第二;在“能让您在一家企业一直工作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多选)”问题上,除“工资待遇好”和“福利待遇好”外,“人性化的企业管理”()位居第一(图3)。以上三个问题反映出员工对人性化关怀的.诉求与对工资和福利的诉求已基本持平,甚至超过物质激励。
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今企业正面临一个重要趋势:员工在看重薪酬福利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心理感受,这需要管理者具有心理资本的概念,加强人性化管理,掌握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技术,引导员工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从而激发团队活力和激情,促进工作绩效提升。
对基层烟草企业的建议
对基层烟草企业而言,一方面,迫切需要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来保障发展,需要凝聚员工智慧来推动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力度加大以及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可能会激发一些不利于发展的矛盾和隐患,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员工关怀这一环不能放松。为此,结合上文对案例企业的分析结论,笔者为基层烟草企业加强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出如下建议。
满足员工精神需求,切实为员工排忧解难。基层烟草企业的工作相对枯燥,更容易成为引发员工心理烦躁、厌倦、失衡的诱因,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舒缓”压力,如组织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要切实为员工排忧解难。例如关心帮助困难员工及其家庭,高温和严寒季节给特殊岗位发放防暑、保暖物品,鼓励员工培养子女成才,对考取大学的员工子女进行奖励,每年组织员工体检等。
搭建双向平台,构建良性沟通机制。一是建立日常宣传阵地。完善厂务公开制,如在宣传栏中开辟专栏,对员工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建立例会制度,促使管理者与员工进行平等沟通。二是定期召开职工代表会议。职工代表会议由一定范围内的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共同参加,实行不同阶层的员工直接接触、直接沟通,便于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建议制度。鼓励员工就关心的问题提出意见,设立接待日、意见箱。
提供精神福利,化解员工工作压力。一是开展员工心理培训。通过定期心理培训,使员工获得自我调节的方法,有效缓解自身职业压力、职业倦怠等问题。二是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可以设立专门的“情感交流站”或者心理咨询热线,通过个体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缓解不同性格、年龄等类型员工的工作压力。三是为员工提供心理宣泄的恰当渠道。比如,可以采用体验式放松方式,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郊游、漫步等,舒缓情绪。
完善激励机制,关注员工职业发展。一是重视员工个人发展需求。告别过去“哪里需要哪里上”的模式,关注、支持、鼓励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二是加强人力资源规划。企业要明确自身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人力资源需求,为员工及时提供职业发展信息,给予员工公平竞争的机会。三是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当做企业生存成长所必要的投资。拟订骨干员工个人发展计划,通过仔细评估与选拔,找出重点培养对象,认真安排他们的岗位与升迁路线,使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主动将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挂钩。
加强危机干预,建立心理疏导机制。一是建立动态联络体系,定期组织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掌握员工的心理变化,对员工的心理变化进行分类。针对绩效指标调整等会出现员工思想变化的情况,提前做好心理干预预案,提前介入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员工心理应对能力。二是培养一支心理辅导员队伍,以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为主,充分发挥宣教、信访、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和组织的作用,设立员工关怀室,了解员工诉求,提升员工幸福感。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1, 选自 光明日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深入调整,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由此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增加,从而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人文关怀是关心、爱护、尊重人;心理疏导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疏通人们的心理障碍。人文关怀侧重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心理疏导则侧重解决人们的心理障碍问题。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人们解除思想困惑、疏导情绪,有助于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关注人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情感需求。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要着力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可能地减少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这是最大的人文关怀,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人人都能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提供平等创业的机会,促进人的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世界卫生组织曾针对心理疾病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带来的痛苦更深重。”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问题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而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化解,日积月累,就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人的身心和谐。要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一要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引导人们树立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心态,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精神。二要着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让人们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愉快。三要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解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抑郁、恐慌及其他不良心理状态,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各种压力.2,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为此,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在人与人关系上,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要着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人们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现在,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引导人们从全局出发,十分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不做任何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事情。二是关注人们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要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劳动、从付出、从自己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要引导人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医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尽可能地降低社会成员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社会成员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为培育人的心理和谐提供社会环境支持。三是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强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社会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舆论引导、文化消费、志愿服务、专业咨询、心理医疗等各个方面。在各种组织内部,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人们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3,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经济建设在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在逐步提升,法制建设在日趋规范,民主功能在日益增强。同时,伴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面临的社会形态多元化,群体多层化,价值多重化,诱惑多样化,问题具体化,各方面都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诸多新课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我认为,在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的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既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又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着力点。下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初浅的认识。一、注重人文关怀,促进人的自身和谐。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人文关怀可以传递人间的公平、正义、同情和理解,使人人都尽可能拥有尊严、享受宽容。只要有人文关怀存在,人间便会有良知和情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就能让更多的人一起享受。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和谐在本质上就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是指一个人身心(特别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体现为人在现实生活中精神上、心理上的一种平和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根本上是由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的。实现人自身和谐,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和基本价值追求。注重人文关怀,促进人的自身和谐,首先,应大力繁荣发展人文科学。借助人文科学的智慧和动力,引导人们正确把握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如学习借鉴人文科学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学习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把矛盾保持在非对抗的范围内,主张通过承认和尊重“不同”以寻求统一,培育和谐理念与和谐思维;学习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思想,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次,应大力培育传播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精神的薰陶,使人们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开展“五情”大爱精神教育。即珍惜夫妻恩爱情、铭记父母养育情、牢记兄妹手足情、提倡邻里互助情、弘扬家庭成员体贴情;开展“五心”奉献精神教育。即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老人、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即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第三,应大力提升人文素质。其核心是让人们“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具体在“公、仁、诚、义、勤”等五个方面抓提高。公:为公之心。为公就是为祖国、为人民;公心就是把祖国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努力建设公平、公正、公道的和谐社会。仁:仁爱之忱。核心是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把爱内化为人的内在德性,养成爱心。人人都以爱心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诚:为人之本。诚实的道德品质是做人的根本,“诚”是“信”的内在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义:正义、道义、公义。义是为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人间正道的准则和向导。勤:勤劳、勤俭、勤奋。勤劳勇敢是世所公认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于创新勇于改革,勤于进取勇于开拓,勤劳的传家宝不能丢。二、注重心理疏导,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时期,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心理不适正困惑着一些人。据调查,当前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中的不健康心态有以下几种:1、焦虑浮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提速,随着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预见因素的增多,一些焦虑浮躁的心态不断出现,使人因紧张而无法保持心理平衡,无法控制自己,甚至使人变得十分偏执,难以相处,进而影响和谐单位、和谐社会的建设。2、狭隘偏执。一些人心胸狭隘、思想狭隘,容不得人、容不下事;看问题片面,喜欢钻牛角尖,以致情绪偏激、言辞偏激,心理失去平衡,甚至失去理智。3、放纵轻慢。生活无节制,工作不自律,轻视别人和它物,唯我独尊,常常闹出笑话,招损致灾。4、牢骚太盛。遇事爱从别人或社会那里找不足,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社会亏待了自己;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喜欢对别人吹毛求疵,有苛求计较之心,无宽容体谅之意。牢骚满腔,怨天尤人。5、嫉妒心强。见贤不是思齐,而是妒火中烧,进而中伤贬低,腐蚀人的理性,毁坏人的价值判断,等等。以上所反映的机关工作人员中的心态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依赖于构成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安定和良好发展,而每个社会成员安定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心理健康状况和亲社会行为的不断提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心理健康,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心理疏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可在机关单位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干部职工心理健康档案。同时,可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个性化心理卫生辅导,建立心理卫生健康援助机制,实施心理卫生需求援助;拓延心理辅导内涵,努力做到寓教于乐,使干部职工的心态更加健康,更加平衡。二是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开展寓教于文活动:读书创作,开展影视,剧作评论,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开展寓教于乐活动:晚会舞会,歌咏赛诗,体育健身,参观访问,集体过生日。开展寓教于美活动:音乐欣赏,摄影书法,美术绘画,工艺制作,种草养花,服装表演。开展寓教于行活动:结对济困,结对帮扶,结对共建,社会志愿服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三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对干部职工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精神上鼓励,积极为干部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大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提倡六个互相:即思想上互相沟通,不要掖着、藏着;工作上互相支持,先为对方提供方便;管理上互相监督,全员管家管好家;生活上互相关心,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利益上互相礼让,不比不争,互谅互让;进步上互相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那样:“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通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着力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活动,必将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发展,必将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4,“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为在新的历史条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认真实践,坚决落实。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伴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法日益多样化,企业改制结构调整变革,从而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已经强化了的金钱观念推向极端,产生和滋生拜金主义、个人利益观等,加上分配不公的两极分化,各种心理障碍、矛盾,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如何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企业和谐,这是我们当前和近期必须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本人的看法。一、认真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人文关怀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够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坚持人性化的原则,现代人最根本、最核心的需求是享受真正人的人性化的生活。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就是要确立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的功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理解人,就是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人的行为,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使人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要做到宽容大度,对于人的思想行为,只要是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不管是多么与众不同,都应该宽容;就是要走近人,与人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从而达到化解思想矛盾,提升思想认识的目的。关心人,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心中要始终装着人,关心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落脚到帮助人上。是否热心、真诚地帮助人,是检验是否做到人文关怀的试金石。当前,我国社会还在发生深刻变革,人们面临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学习,尤其是生活和心理上要得到关怀和帮助。据统计,中国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和心理障碍患者……多达1600多万人,亿青少年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就有3000万人。而来自国际心理治疗大会的数字同样表明,中国大概有亿人在一生中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因此,我们应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然要讲道理,又要帮助人们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的问题等,要教育他们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在人与人关系上,要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要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要教育人们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此外,还要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正视先进思想的重要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育人,育政育人服务社会作用。要着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人们不仅生活宽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解决人们在新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抑郁、恐慌及其他不变心理状态,以好的心理状态应对各各压力。所以我们要着力改善民生,解决民生是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可能地减少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二、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人的工作,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当今的社会里,人文关怀已经从原来的侧重教化,发展为进一步强化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以及强化对符合人性的生理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的关注和保障。关注人民群众的主体感受,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关注人的理想、信念、情感。努力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已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自已,实现愿望的机遇已显明地展现出来。为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途径、注重人文关怀和疏导,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问题,努力从教化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解放出来,开辟一条以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心理疏导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修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尊重差异,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要引导人们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据自已的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劳动、从付出、从自已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引导人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除此之外,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要正视矛盾,化解矛盾。要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医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尽可能地降低社会成员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社会成员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准点与定位,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长远、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培育人的心理和谐提供强有力的社会环境支持。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从我国在新形势下开展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表明,做思想政治工作应体现人本理念,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各项工作与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性化管理是建设美好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对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生活快节奏、竞争压力日益激烈,人际关系错宗复杂多变,我们面临诸多新问题,新考验。在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生活是生命之源,生命又是生活基础,生活是生命的显现。关注生活就是关注生命。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入手;要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要加强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社会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与此同时要加快各级各类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建设,要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心理专业建设,支持社会培训力量参与心理咨询和职业培训。网络媒体传播范围大、速度快、影响大,要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舆论引导、文化消费、志愿服务、专业咨询、心理医疗等各个方面。在全社会各级和各种组织内部,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组织与成员,单位与单位,团体与团体,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及时帮助人们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4,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作为一个企业,任何事情处理的好与坏都与单位的领导思想密不可分。企业要真正把自己的员工放在心上,对员工实施人文关怀,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企业当中,领导要做好样子,模范带头,身先仕卒,也并非事事亲力亲为。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是一个企业的基础性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尤其是企业管理,经过长期的打基础,或者基础再好,如不抓好管理,甚至于一夜间或将不复存在。所以,企业的领导应该把企业发展看的高于一切,把企业员工放在心上,在待遇上积极打通员工的晋升通道,努力提高员工的工资效益,在工作上积极关心员工的工作环境改善,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在生活上向一线员工倾斜,特别对环境较差,距离较远,两地分居的工作网点人员,更要突出高度重视对这些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的企业管理是领导对员工长期有效的实施人文关怀,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管理是减少对员工心理疏导的最有效办法。充分发挥群众性组织作用,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让员工有话语权,参与了解企业的大小事情,参与管理与监督,作为员工不做企业兴衰的局外人,首先就得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公开与规范企业管理当中能够减少员工需要疏导的导火源。三是宣传企业核心文化。员工是企业之基,加大对员工的企业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宣传,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员工对企业要做到“系责于心、履责于行”,时时刻刻心中都能牢记“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真正与企业荣辱与共。企业通过组织员工的各项集体活动,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凝聚人心,团结力量,释放员工最大正能量。组织调研,召开各种座谈会,主动听听员工的心声,企业管理者知道员工在想什么、需求什么、想干什么,允许员工说说心理话,对问题甚至发发牢骚,针对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深入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如遇对企业制度政策不清楚的,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对员工要大力宣传对企业敢于担当的责任,“责任”是立业之根本,是创造价值、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将企业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的科学观念。使每一位员工都认为“责任”是一种品质、一种追求、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的品质;更是一种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大事的追求。员工惟有铭记“责任”,人人尽心尽责,企业才能基业长青,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创新工作方法。对员工做到人文关怀,就是做到真正把员工放在心上,进行换位思考,从工作上、生活上、待遇上进行关心关爱关怀。从改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入手,做到工作环境优美,氛围和谐。在生活上,抓好职工食堂用餐,真正把食堂办成广大员工的食堂,而不是少数几个领导的食堂,做到管理公开,职工吃的满意;在业余生活上,认真搞好“企业之家”活动中心,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有益的健康活动,舆乐身心,为高效益的工作状态提供服务。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公开公平公正的谏才用才,作到能者上庸者下,让有朝气敢担当愿意干的年轻人充当企业的中尖力量,增强企业活力,努力营造和谐的舒心、顺心工作环境,打造企业积极向上,蓬勃健康的企业发展氛围。当员工心理需要疏导时,应该做到“三个知道、一个跟上”,积极面对,进行人文疏导。即:企业领导和管理层要知道自己的员工在想什么、在干什么、需求什么,当发现问题与矛盾纠纷时,要主动的通过各种方式,思想工作跟上去,做好思想解释工作,做到个别问题个别解决,集体问题集体化解矛盾,变坏事为好事,变压力为动力,通过人文上的关怀,积极主动的思想工作,健全的管理制度与规定,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科学管理模式,让员工全方位全方面的参与企业管理,做到变负能量为正能量,使企业蒸蒸日上,和谐健康的持续性发展。
只要重复率不要过高,论题明确清晰即可,论文答辩技巧也要清晰明确,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及管理办法详解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一,也是大学生知识与能力结合提升理论水准的一项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对学生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毕业后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促进学院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
1、学院大专及其以上的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一篇毕业论文。
2、选题应是本专业范围内的问题,并尽量结合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际,选题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毕业论文应该观点鲜明,材料翔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4、初等教育专业专科生字数必须在6000字以上,学前教育大专生字数必须在3000字以上。
5、毕业论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不能两人及其以上合作);不能抄袭他人成果,如有引用他人观点,须注明出处(若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一经发现,作不合格处理)。
6、毕业论文的形式以议论文为主,不能用文艺作品、教案等其他文体。
7、稿纸及格式:见附录一
(二)部门职责
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工作由各系部总体负责,各系部在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下根据工作计划和专业特点具体落实系部所辖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指导。有关责任部门在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积极支持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工作。
(三)指导教师:
1、担任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教师应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专业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能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2、指导教师以指导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为主,原则上不跨专业指导。 每一位教师每届指导学生本科大专合计不超过10人。
3、指导教师应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全过程指导。(选题确定、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制订提纲、收集资料、作出结论、撰写论文等)
4、指导教师应填写“毕业论文评定意见表”;同时学院要求毕业生填写“毕业论文指导情况反馈表”。
(四)进程安排
1、9月,各系部指导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及辅导的相关范围;同时,各系部指导毕业班学生考虑研究方向,收集有关资料,确定论文选题,并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论文选题汇总初定论文的题目。
2、10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由系部负责协调落实指导教师,负责审核教务办统一公布。
3、11月,学生结合教育实习完成调查报告;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整理资料,确立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拟定论文提纲。
4、12月,系部审核各班汇总的论文提纲。
5、寒假,学生完成论文初稿的写作,递送指导教师,开学后立即上交指导教师,教务办和系部组织人员进行中期抽样检查。
6、4月底之前完成论文定稿,由指导教师评阅签定意见后汇总到教务办。(上交材料包括:毕业论文评定意见表)。
同时,各班班长收齐“论文打印稿”、“论文电子稿”、“毕业论文学生反馈意见表,汇总到教务办。
7、5月,系部组织审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8、6月,完成毕业论文的归档整理工作。
(五)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参考项目
(1)论点是否鲜明 (2)论据是否充足 (3)论证是否充分 (4)语言是否流畅 (5)字数是否符合要求 (6)格式是否规范。
2、成绩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优良:关注教改实践,广泛收集资料信息,提出独到见解,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流畅;并对小学(幼儿园)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字数符合要求;格式规范。
(2)良好:关注教改实践,广泛收集资料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论点鲜明,论证较严密,语言较流畅;并对小学(幼儿园)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字数符合要求;格式规范。
(3)及格:考评项目中的六个方面总体表现一般,或某一方面需要改进。
(4)不及格:考评项目中的某一方面有明显缺陷,或抄袭他人学术成果者。
3、成绩评定原则
(1)指导教师应客观公正,根据论文质量,严格按考评标准评定成绩。
(2)优秀率一般不超过50%。
(3)毕业论文成绩在各系综合平衡基础上,由教务办会同系部最终审定。
(六)考核反馈
指导教师应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时根据学生的科研水平、写作质量填写“毕业论文评定意见表”;同时,学生根据自己论文写作过程填写“毕业论文学生反馈意见表”。
以下是近几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同学们参考。
1、高段小学生厌写、怕写作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论小学起步习作教学的几个要点
3、关于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方法的研究
4、小学中段学生作文水平稳步提高的策略研究
5、关于小学低段学生提高"动笔"兴趣的研究
6、小学作文“生活化”探究
7、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一、选题1.毕业生选题580202论文检测做毕业论文的学生对所研究的课题必须要有较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课题研究,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结果。目前国内很多大学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毕业生的选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然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及学生的基本情况,落实题目到学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与学可以更好地互动。不足之处是好学生老师抢着要,成绩不好的学生找导师困难。而日本的一些大学采用单向选择的方式,即只有学生选择导师,导师无条件接受。而我们采用的选择方式介于这两者之间。考虑到这两个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特点,都是在实验室做实验,占用实验室面积较多,条件受限,同时考虑到一个教师指导太多的学生精力有限,影响对学生的指导质量。因此限定每个老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不超过2名,个别情况有大课题的老师可以指导3名学生。按此要求指导教师提交题目,由系组织专家小组进行初步的筛选审核。然后将课题公布,由学生进行选择,一人一题。个别选题有重复的,再和学生协商,进行适当的调整。实际结果是基本上是学生选课题、选老师,而老师选择学生的情况较少。也避免了好学生老师抢着要,成绩不好的学生找导师困难的问题。2.选题进行时间按照教学计划,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在第8学期。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都是在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实验工作量较大,花费的时间较多,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干扰,学生在实验室的有效时间一般不超过4个月,因此要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障。提前进行选题,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室的有效时间。我们将选题的时间安排在第7学期结束前一个月进行。首先由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论文选题,经审核后将题目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组织学生指导老师见面,由老师介绍课题的有关情况,研究内容,和学生进行协商,由老师提交毕业论文任务书。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毕业班学生的课程教学已基本上结束,利用这段时间,学生可以根据研究内容和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文献调研,撰写文献综述,或进入实验室进行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下学期正式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在下学期进入实验室时,可以较快地进入实验状态,提高了有效实验时间。3.选题的原则对于本科毕业论文一般不能要求过高,本科毕业论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严密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加强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素质和综合素质,适当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选题的要求是:要结合科研项目和生产实际,研究课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中,避免题目过大、过难,不能按期完成,也要避免题目太简单、工作量不饱满。选题的结果是,全部与科研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没有虚拟课题。不少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和973课题的一部分。有一些课题是目前研究热点或处于较前沿的研究课题,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期刊论文检测系统免费毕业论文查重软件。二、毕业论文进行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在毕业论文研究期间,首先要求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与管理。由于化工类本科毕业论文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且每个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限制在3人以内,学生和老师交流和见面的机会多,便于日常的监督管理。此外,我们每年都要派一部分学生到科学院化学所等外单位做毕业论文,对这部分学生,首先和外单位指导教师充分沟通,提出学校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要求。同时,为每个学生指定一名校内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之一,负责该学生的毕业论文的管理。校内教师除了和校外指导教师保持联系外,还要按学校规定定期(学生每两周提交一次汇报)在网上查看学生提交的研究进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出下一步工作的意见。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是过程控制的重要一环,按学校要求,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已制度化。具体做法是由指导教师汇报学生毕业论文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中期检查中通常会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妥善解决。例如,由于客观原因课题进展不顺利,按原计划无法完成,这时需和指导教师协商,根据具体情况,或者把研究课题的范围内容缩减,或者更换题目。既然是科学研究,失败也是允许的,但没有实验结果就无法写毕业论文,因此及时调整也是必要的。还有一些学生进实验室的时间不能保证,有的是因为补考的课程多,忙于应付考试,有的是因为忙于找工作,参加各种各样的人才招聘会和面试,挤占毕业论文的时间,干扰了毕业论文的正常进行。但学生参加考试、找工作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不能用简单的规定进行限制。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做认真的思想工作,同时切实关心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要鼓励,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同时也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三、撰写毕业论文从往年情况看,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较多。近几年我们加强了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规范要求,采取了一些措施,使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实验室研究工作进入收尾阶段时,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的专题讲座,请有经验的教师为做毕业论文的学生讲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格式、结构,国际单位制符号的使用,参考文献的引用,实验数据的整理,图、表的规范要求以及与上下文的关系,撰写毕业论文中常出现的错误、问题分析等。通过这样的专题讲座可以使学生掌握撰写毕业论文的基本要点和要求。另一项措施是对毕业论文质量实行三级把关制度。首先要求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认真阅读学生的毕业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或直接对论文进行修改,指导教师为一级把关,对学生的论文质量全程负责。评阅教师为二级把关,重点检查写作是否规范,有无重大错误,并提出修改意见。答辩委员会进行第三级把关,由答辩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对所有毕业论文进行全面严格审核,对有问题的论文要求再次修改。对毕业论文撰写质量进行把关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几乎所有的论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送到答辩委员会的论文返修率也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要求学生不装订毕业论文,而是经审查合格后,由系统一进行装订。知网CNKI论文检测系统万方相似度论文查重维普数据库期刊发表职称四、答辩和成绩评判为了能公平、客观地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评分,制药工程专业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分别组成专业答辩委员会,统一负责本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不论毕业论文工作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进行,统一回学校进行答辩。参加答辩的人员包括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指导教师以及评阅教师。在答辩前,按学生学号顺序预先制定出答辩日程安排表,学生按照时间安排来参加答辩。学生的报告限制在15分钟以内,提问限制在5分钟以内。在答辩前,要求学生作好PPT,在15分钟内清楚地阐述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情况。学生必须认真地准备,提炼出主要的内容和研究的成果,并要反复练习,以便在报告时能有良好表现。在每个学生答辩完后,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按百分制初步评分,现场不公布评分结果,所有学生答辩结束后,再统一进行汇总和表决。首先对汇总评出的分数进行排队,大体按照优20%,良50%,中以下30%的比例按五级评分制确定成绩。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相关探讨
一、关于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所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近年来,通过我们的专业学术交流学校,通过对学校的教学检查,评价毕业论文研究的准备,并对同类型的其他学校的学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综述和分析结果,学校和有关部门的沟通、讨论,同事们发现,在完成毕业论文学生是一个共同的问题或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下。
(一)思想重视不够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是正式进入实际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开始,又是未来进行独立工作的准备阶段。但有的学生并未认识到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认为这个环节根本没有必要,还有的认为撰写论文不过是走走形式,没它不能毕业,只要有一篇就行,都能合格通过。因此,一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上,采取了无所谓、穷对付、走过场的态度。少数学生要参加专升本考试,只顾复习相关科目,其它事情均不予重视。有些学生自恃就业有家长,只需混个文凭。而比较贫困的学生,上学的同时还要打工,或者兼任家教,没时间查资料写论文。更有_些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抄袭,毕业论文简化成了鼠标加键盘的拼凑与粘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_些学校也未能在毕业论文方面严格把关,因为如果对毕业论文质量要求过高,势必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常毕业,轻则影响学校的声誉,重则影响学校的招生、就业,乃至影响学校的发展。只是这样“宽容”的结果导致教师、学生均不重视,其结果是质量堪忧。加之指导教师也不重视,对学生毕业论文缺乏足够耐心的指导,只是应付了事,没有认真帮助学生修改和完善,学生的论文往往交上即成。此外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也多偏重于教学,导致教师重视课堂教学而轻视毕业论文的指导。
(二)时间安排欠当
高专学生在校时间是三年,一般院校普遍采用2+1(二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践)或(二年半在校学习,半年顶岗实践)的模式。多将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六学期,其间正是学生顶岗实践和求职期间,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很难将时间和精力集中投入到毕业论文上。为解决这一矛盾,有的学校将毕业论文提前到第五学期,然而,这一学期通常有至少一个月的实习活动,不少学生还忙于各种考级、考证、专升本的备考、四处奔走的求职。学生的这些选择虽然有功利倾向,但在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也无可厚非,只是很难平心静气地完成毕业论文,敷衍塞责的多,全身心投入的少。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毕业前夕,此时一部分学生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工作都找好了,便不再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多数应付了事,还有的待实习回校后匆匆拼凑成文,根本无法保证质量。
(三)指导力度不强
从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上看,多数立意平平,缺乏独立见解,论题观点陈旧,人云亦云,缺乏新意,缺乏创新,较多的是对现有知识的一般性阐述。指导教师缺乏统筹和面对面的指导,有的老师同时要指导十多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其本身还有繁重的课程教学任务,根本没那么多精力,无奈只能应付或放任自流。另外,每年都有指导任务,教师本身已现窘境,囊中羞涩,没有更多、更好、更合适的题目,同一位教师指导的学生论文难免隔_两年后出现重复或雷同现象。对于教师而言,时间紧、任务重,教师疲于追学生问、赶学生要,因为教师有责任完成指导任务。而有的教师也很理解毕业生的心情,往往在论文的评定过程中采取对学生宽容的做法,同情理解有余,认真指导不足,导致毕业论文质量降低。
(四)管理缺乏规范
学校主管部门及各系虽有比较具体的关于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规定,但由于执行和管理不规范,这些规定也形同虚设。指导教师在评定、计分上有时不客观,主观性、随意性大。在评定过程中执行标准不够明确,指导教师没有形成团队协作,而是各自为战,单兵做战,结果是成绩不尽客观。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情况缺少必要的总结表彰,学生得不到明确的认可与激励,也影响了论文写作的积极性。管理者对指导教师的工作缺少明确的奖惩机制,也没有列入考核范畴,难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
二、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与办法
明确目的。学生是实施毕业论文的主体,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才有信心和动力将任务完成好。要对学生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让每个学生明确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明确自己的任务。指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辩证唯物论的观点。通过提高课程学习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使学生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能力。要重视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学,尤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通过亲自的实践活动掌握一些研究方法,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并运用教育科研,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和日积月累的实践锻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活动,每个细节都要求学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课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具体问题的调研讨论,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作业,使学生逐步打好撰写毕业论文必备的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结合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尽快进入毕业论文实施过程。
精选教师。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要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参加过研究工作,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能超过十人。指导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要对所指导的题目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尽量搜集与题目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形成正确、合理的方案,给学生进行必要的释疑和引导。指导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细化工作流程,制定阶段性任务,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检查完成任务的情况、并要有详细的记录。
加强指导。指导教师要采取多样化和灵活性的指导方法,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小组,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指定每个小组的指导教师,即提前确定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从第四学期开始指导教师即帮助学生制定计划,布置搜集资料等相关任务,由于课题是学生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在调研过程中有利于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产生,会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研究角色。为学生提供机会,让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教师的研究大多是该专业比较领先且具有较高创新性的课题,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的_部分研究工作实践,了解到该专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动向,拓宽视野,启发研究思路,提高综合能力,为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规范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学生毕业论文管理的规定。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要通过定期检查、临时抽查,严格对指导教师的监督和考核,力争做到保质保量。学生的毕业论文经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审查通过后方可答辩,逐_有序进行,凡是答辩不合格的学生,必须进行修改、整理,然后进行第二次答辩。成绩评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格标准,由专业评分小组集体打分、评价,评阅教师评语由组长指定专业教师完成。对毕业论文优秀的颁发证书,指导三次仍不合格的、抄袭他人的,不准予毕业。
未雨绸缪。从学生角度看,毕业论文从确立选题到文献查阅,从开题研究到论文撰写,都需要高度专注和潜心思考,才能保证质量。否则,就只能是发感想、写体会,或是抄袭拼凑、敷衍了事。无论怎样细的管理规则,怎样严的答辩程序,如果时间问题不解决,都难以保证论文质量。所以,应该未雨绸缪,准备工作要贯穿于二年级的教学中,指导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把“任务”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中,这样既可减轻或避免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可以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在进行思想和资料准备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课程学习、专项活动、社会调查等,写几篇课程论文或专题调查报告。在学生离校前作好基础性材料,把实践环节放到实践岗位上完成,结合实习和顶岗实践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
三、结束语
由于受教育水平和学生兴趣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和不同的研究兴趣,并决定他们对客观事物的重视程度、认知、思维、实践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这方面,学生完成了毕业论文应该考虑的专业特点,因为系统;根据学术优势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让学生选择完成毕业论文,除了学术论文用的,也可以是一个研究报告(包括调查、观察报告、等)的设计报告(如幼儿园环境创设、舞蹈、儿童故事创作)、教育研究及对策研究。
在评价指标和标准的研究,不仅有基本的要求,也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尺度,应注重对专业评估的特点,事实上个人的研究,特别是通过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论文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小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小学心理健康课内容定位
如今学生的心理教育越老越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中被融入到了课程表当中,作为心理教育启蒙的小学更应当首当其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所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度过就可以了。心理游戏一般都是由团队完成,这样可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增强学生团结力量和心理素质。
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设计
1.以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目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重在挖掘学生们的潜能,这种潜能除了在学习上的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是开发小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养成的过程。以长远发展性的视野设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会使心理教育课变得有意义,引导小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精神,并为未来全面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
2.以符合学生发展特点为原则明确教学物件
小学是学生们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过程,也是从儿童期走向青少年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之所以格外关键,也是因为走向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级时,学习压力也接踵而至,以及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很容易产生严重叛逆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面对的是一个整体,但是应以整体中得个体作为培养物件,有针对性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进行设计,开展全面性发展性的心理教育模式。
3.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阶段的学生性格特点都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首先应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性格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为基础而定,以确保心理教育课真正的起到心理教育的意义。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可以通过各种新鲜的事物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发散学生的思维创新等等。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稍微加深心理教育的内容,例如教育学生如何面临学习压力,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和进取态度。通过小学的心理健康启蒙教育,相信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成为一名品格健全、善于学习、性格积极、团结自爱的人。
4.教学方法多样化
1榜样引导法树立一个榜样在小学教育中屡见不鲜,无论是学习榜样还是道德标兵,榜样引导法在小学教育中非常适用。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们对榜样进行观察和模仿等行为,对自身的学习和行为进行强化。学校可以通过挑选各方面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树立出来,也可以通过带学生到各处参观访问亲身体会,当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讯等方式将故事精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进行思考、学习和改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找出别人的优点,让学生主动寻找学习的榜样。
2角色扮演法教师可以筛选一些有趣的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让学生们扮演其中的各色人物来将故事进行情景表演,这种角色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剧中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的切身感受,从而达到对某种行为方式和态度的思考与改变的目的。角色扮演的具体形式有相声表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小品表演等型别。
3价值观辨析法这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下,我们可以安排我们的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将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对比,解决价值冲突,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符合社会要求。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这也是我们在这里所要求的教育目标。
5.多角度评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来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主张人性化、多重性的评价,在这里我们需要重视全程参与并且在最终实现效果的体验。着眼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方式与能力;在这里我们要求我们实现对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实现自我的管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着眼于学生情绪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6.完整的教学过程
在我们这个研究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健康课程包括三个环节:暖身活动,导人课程;情感体验,展开课程;总结深化,结束课程。暖身活动的方式既可以通过身体放松、拍掌活动、投影、录影、新闻报道、小游戏等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这就能很好地完成我们对于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心理学的要求,实现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
一、在小学管理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2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学工作做铺垫,让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的支撑下,全身心、高效率地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发展进步的基石和保障。
二、在小学管理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在小学管理过程中,定期举办一些有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讲座,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有效果的。在心理健康讲座中,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或者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人员到现场进行讲座,将通俗易懂的道理与一些能够吸引小学生、引导小学生的生动事例相结合,让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简单的、正确的认识,并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挫折,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心理难题,如何与人交流相处等,让小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讲座,能够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个简单的认知,了解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不好的,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生动性,要多结合相关故事、事例,要注意通过适当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由于讲座的枯燥、难懂造成学生的反感。
2.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
在小学管理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因此,教师最可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最可能发现心理不够健康的学生。教师对于班级内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观察,对于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教师应当做到这几点:
1及时发现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在必要的时候和学生家长交流,告知家长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2在平时的生活和授课过程中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采取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相处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产生自信心,通过健康、积极的环境影响,让学生的心理逐渐回到正轨。
3.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目标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首先应当制订一套详尽、科学的计划,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内容、流程、参与人员、意外情况处理等,并为心理健康教育制订阶段性的目标,如此,方能有效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空洞化的情况发生。另外,不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相关的小学管理工作者应当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生人数、经费、课程安排等,灵活制订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和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工作不冲突的前提下,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阶段性目标的制订和严格实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率。
三、结语
当前小学管理中,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越来越重视,这是我国小学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未来小学教育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因此,相关小学管理者和小学教师都应当深刻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提升。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它是指个体对环境适应良好,同时还具有相对稳定的、不受环境制约的、值得赞许的人格特征。一般来讲,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具有稳定的情感,心境良好;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种种矛盾、困惑,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年龄尚小,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别是老师)的引导和帮助。那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呢?要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首先要确立合适的健康教育目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应是为儿童的健康发展选择适合儿童需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使小学生在认知、情感等领域里得到帮助和培养,让儿童从小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以科学、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儿童从小学会适应客观环境,养成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成为会理解和尊重他人、诚实和积极进取的小学生。具体措施如下: 一、营造培养健康心理品质的良好学习氛围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营造一些宽松、和谐的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心理活动的开展尽量与班队活动和第二课堂等活动结合起来,不要使活动成为一种新的课业负担,教师对心理辅导活动要精心准备和组织。如:在开展班级接力比赛活动中,抓住学生中个别有毅力、不服输、不怕挫折,竞争性强的学生典型,在班上大力表扬,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理品质。学生通过游戏和其他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健康心理品质。 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心理健康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的事情老师讲了几遍,个别学生对此是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没有引起反应,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不在焉,没有引起他内心的共鸣,暂时在他头脑里没有引起反应或重视而出现的现象。事实上,任何人只要他意识到了某件事的存在或重要性,他都会作出相应反应的。要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就必须得让学生首先有这个意识。怎样加深和牢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呢?对小学生来讲,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他们的切身经历中分析出健康心理的作用和不健康心理的危害。例如:情绪暴躁对同学之间的友谊的危害,积极向上的情绪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好处等。 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 只有对自己认识充分、全面和深刻后,把握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取得较大的进步。教师可以拟出一些心理测试问卷,使学生从问卷中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可以运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与学生进行比较,从而了解自己;或者鼓励学生多虚心接受和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了解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A跑来告诉老师,B课间打闹了,当老师把B同学请来,还没来得及问他情况,就听这位B同学说:A也打闹了,昨天他还在小摊上买零食吃了。表面看来,小学生爱“告状”似乎是天性,或者说很自然,但仔细分析起来,B同学身上存在由于怕老师批评,故意找别人的缺点以减轻自己的责任的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如果此时老师不及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缺点,长期发展下去,他将变得爱与人争执、心胸狭隘、逆反心理重等,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四、让学生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1、教学生学会心中有爱 有一首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爱”就是宽容、理解、关心。学会爱人,就不会以自我的好恶来评判这世间的一切。为此,小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真情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乃至有困难的陌生人,这样才会与别人和睦相处,心理品质也会越来越健康。htX;+G2、教学生学会心存感激 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对方产生好感,这是感激。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别人的帮助下生活。为此,小学生应对周围的人们常存感激之心。要经常思考:在你觉得轻松时,说不定有人在为你负重;在你学习取得进步时,说不定有人在为你祝福;在你享受生活的快乐时,说不定同时就有人在为你付出辛劳……心存感激,就会对别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热情。93、教学生学会心胸坦荡无数实例证明,每个成才的人都要经历过许多挫折和磨难才会最终获得成功。只有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从容地去克服困难。因此,小学生要正确地对待不合人意的事情,相信这是对自己的磨砺。要学会坦然面对困难,正视困难,克服困难。 4、教学生提高自信,保持健康的心态。自信是人们充分估计自我力量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有了自信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而现在很多学生缺乏的就是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脑子比别人笨。干什么事总是先给自己定个调,“我不会”,“我干不好”……,其实不然,正常人的大脑无论是体积、重量还是构造都相差无几。因此,在学习能力方面也应相差无几。成功的起点是自信,只要保持一种健康心态,树立信心并踏实地学、认真地学、定会取得好成绩。 此外,让学生学会微笑,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辩证地看问题;让学生多想自己高兴的事;能及时转移、暂时回避不愉快的事;深呼吸闭目养神放松法;欣赏音乐法;体育锻炼法;散步谈心法等等也是一些很好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好书。教师及时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特别是一些伟人传记和思想修养方面的书籍,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教师也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奉献中心理品质得到锻炼,鼓励学生助人为乐。另外,由于琴、棋、书、画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性情,而且有助于疏导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所以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美育活动,陶冶心理品质,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授予学生其它的正确锻炼心理品质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各阶段教育所关注的重点话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新时期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同时又是有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必须认识到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1]。语文学科具有典型的人文性,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综合质量。
一、语文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关系的有效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有很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选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具有相应的教育意义,如《吃水不忘挖井人》《坐井观天》《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在这些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关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在阅读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德素质。其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本身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过程,通过组织小学生对某一篇课文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或在相应的阅读教学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语文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规范,还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从意识形态上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行为,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有效、正确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体系。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从整体上看,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效果并不理想,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将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阅读内容、阅读技巧和语言知识教学方面,缺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2]。其次,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相关要求。传授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仍然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在这种刻板的阅读教学方法下,不仅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甚至还影响了学生参与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最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联系紧密,但两者的教学独立性较强,如果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组织和融合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就不理想,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促进小学生个体更优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阅读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3]。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有效的阅读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通过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特别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理念,体现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即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个体能力培养。其次,教师要努力与学生构建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注重平等的教学沟通,了解学生的个体能力、兴趣爱好、阅读学习状态等相关能力素质,以此为基础制订学生个体阅读教学指导计划,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最后,教师要对学生保持耐心和宽容,面对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地讲解、引导,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仅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二)基于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教师应积极挖掘语文阅读素材中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教学手段既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中国美食》这节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教学指导,先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美食都有哪些,自己最喜欢妈妈做的哪道菜,简单说一说自己熟悉烹饪的方法是什么。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刚才说过的烹饪方法的视频,然后给出菜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一道菜的烹饪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了中国美食的魅力,又感受到了美食文化,这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与其他同学进行组内合作学习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协作和交流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养成。
(三)通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仅依靠有限的阅读课堂教学时间远远不够,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外阅读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素材,如有的学生自信心不强,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增强自信心的书籍。换言之,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相应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活动,组织小型的“读书交流会”,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学会成长。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要认识到阅读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深入挖掘教材,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在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品质的同时,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综合性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J].学周刊,2018(28):91-92.
[2]刘长月.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36.
[3]刘晓.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70.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现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2015年采用方便抽样法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手术室抽取15名一线工作护理人员,采用质性分析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与国外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充分肯定了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同时其各维度总分为(176.74±17.92)分,其理解、鼓励、耐心三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外常模组评分(P<0.05);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处处体现着护理人文关怀,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培养,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配置,以保障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人文关怀,实现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质性分析
关怀是患者的一种普遍需求,也是护理服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1]。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传统机械的护理服务已不再满足人们的需要,护理关怀思想在越来越多的护理理论中占据了核心位置。护理关怀是在指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思想,直接帮助、支持有需要的患者,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一种护理行为[2]。对于多数进入手术室抢救及治疗的患者来说,其对手术治疗都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同时又由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也具有一种恐惧的心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手术室患者的`恢复与预后,也将直接影响全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手术室护理质量问题[3]。护理关怀能有效促进患者感情及精神的恢复,使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将直接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采用质性分析中的现象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已达到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指导手术室开展护理关怀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方便抽样法,2015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手术室抽取15名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所有护理人员均是在了解了研究目的的基础上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护理人员1名,女护理人员14名;年龄在20~43岁,平均年龄(25.6±8.7)岁;学历:中专2人,大专2人,本科及本科以上11人;职称:护士2人,护师10人,主管护师及以上3人。
1.2方法
1.2.1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
以诠释现象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实现情景和情境下的涵义对某种特定现象中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进行分析,提炼出其中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分析各要素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具体方法如下:在调查者向研究对象介绍完研究目的与意义取得护理人员的信任与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对护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开放式提问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提问,主要问题有:如何理解护理关怀?护理关怀在手术室中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在手术室中开展护理关怀等。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转换成文字并进行记录,通过描述、组织与分析推理的方式将15个护理人员的谈话内容用建立成文案,用N1~N15进行表示。
1.2.2问卷调查
按照不记名与自愿原则进行一般资料问卷与关怀能力量表的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如下:①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及职称等。②关怀能力量表:主要由耐心(10个条目)、理解(14个条目)、鼓励(13个条目)3个维度共37个条目组成。以Likert7级评分进行记分,由完全反对到完全赞同,评分等级由1~7分,其中有13个条目需要进行反向记分。三个维度总分为37~259分,得分高低与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成正比。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得分与国外常模组平分比较
手术室护理人员各维度总分为(176.74±17.92)分。其理解、鼓励、耐心三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外常模组评分(P<0.05)。
2.2手术室护理人员人文关怀体现
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无处不体现着关怀思想。①术中保暖问题:N3:“自从父亲在手术室接受腰椎间盘手术醒后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冷之后,我就特别注意为患者保暖,每当有患者进入手术室,我就会将空调调高使温度保持在26℃左右,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的将患者不需要暴露的地方盖好为患者保温”。②术中隐私保护:N6:“患者脱去外衣进入手术室后,要尽量避免暴露不必要的地方。大部分女患者在暴露乳房、男患者在暴露生殖器后他们就会觉着丢人,心里会特别别扭、不舒服,所以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及时的用被子为患者遮掩”。③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N7:“对刚进入手术室的每例患者,在他们还没有麻醉前,我都会主动的与他们进行交谈,聊天内容很少涉及到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在与那些还不是非常了解自己病情的患者在与其聊天时基本是不涉及到病情的,通过这种放松式的聊天,我发现可以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N5:“在手术室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没有家属陪伴的,由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患者存在恐惧心理是难免的,经常会有一些患者会躺在手术台上哭泣,对于这些没有家属陪伴的患者,我经常会握着他们的手,鼓励他们给他们我的支持”。④摆放合适的手术体位:N8:“部分来手术室进修的医生护理意识淡薄,患者麻醉后其在摆放患者体位时动作较为粗鲁,这时我会提醒他们,由于患者麻醉后没有感觉,全身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因此更加要注意患者体位的摆放,以免因体位摆放不当而发生压疮或损伤神经等而为患者术后正常活动带来不便”。
2.3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中存在的问题
在与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交流过程中可以发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怀程度与患者的工作量与情绪状况有着直接关系。普通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就很大,加之手术室的特殊性导致护理人员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每天都处于“忙”与“累”的状态中。N1:“其实从我自身来说我是非常想照顾好每位患者的,想与他们多沟通交流,但是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能做得到,在我工作量不重不累的情况下我是可以做得到的,然而没到下午进行了很多工作后就很难办到了,有时候几乎会累得连话都懒得说”;N4:“在我刚进入手术室工作时,由于年轻气盛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当心情不好使,就更难做到态度亲切,说话解释病情时语气也变得十分生硬,其实这只是我意识中的一种反应”;N11:当心情不顺,生活生琐事较多时,我只能保证完成手头生的工作,与患者交流沟通就会比平时少得多,笑容也会较少,工作时也不能做到全方位的为患者考虑”。
3讨论
虽然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只是短暂的接触,然其却要对关怀有一定的认知,知晓关怀应贯穿于手术始终,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压力,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对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都应有一定的认识[4];为有效减缓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调整其情绪,从而延长关怀过程,管理人员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并定期开展文化活动,以活跃科室气氛以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5]。日常工作中应逐步实现对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逐渐提升护理人员的关怀意识、技巧与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许娟,刘义兰.临床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3):16-18.
[2]孙钟,陈红.护理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9-81.
[3]翟迪,王超虹,王璋琳,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22):41-43.
[4]吴多育,柯雅娟,马秀苗,等.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4):43-44.
[5]陈泽新,田玉凤.略论医院人文关怀的技术路线[J].护理研究,2011,25(9):2358-2359.
护理人员应当拥有人文关怀。这也是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
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论文怎么写
有什么要求
摘要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专家对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的评价。[方法]通过个别访谈法对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访谈。[结果]护理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意见协调程度好,专家注重对护士的核心能力、实践性、人文素养及中医护理特色的培养。[结论]形成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课程设置
2013年3月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湖南省卫生厅颁布了湘中医药[2013]10号文件“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1]。文件提出总体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到2015年全省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课程设置情况会影响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采取专家咨询法进行高等中医院校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的研究,旨在为高等中医院校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的课程设置的改革及完善提供思路和方向。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直中医院从事中医护理教育、中医临床护理的护理专家30人。专家入选标准为: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中医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工作10年以上,曾经或现在担任护士长职务。年龄35岁~40岁16人,40岁以上14人;工龄10年~19年12人,工龄≥20年18人;学历均为本科以上;职称为中级、副高级的专家依次为18人、12人。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100%。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工龄、工作单位、工作的科室等。②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调查问卷:应用文献检索法、小组讨论法,在目前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设计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调查问卷,问卷分为4个模块,分别为公共课(10项)、专业基础课(9项)、专业课(12项)、选修课(10项)。条目采取likert5级评分: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以重要性赋值同时满足<3.50、变异系数>0.2、满分比<20%作为剔除课程的标准,课程内容重复选择权重更高的课程[2]。
1.2.2收集资料的方法采取问卷咨询法及问卷访谈法等形式发放和回收问卷。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收集资料进行处理。
2结果
2.1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系数专家的有效回收率为100%,同时专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充分表明专家对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本组专家权威系数为0.72~0.85,说明专家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权威性较高,其函询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重要性赋值均数和变异系数来表示。访谈的指标重要性分别为3.70~4.93,变异系数分别为0.01~0.30,说明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高。
3讨论
3.1专家对课程设置的评价研究表明,上述重要性分赋值均在3.7分以上,说明专家认为41门课程均重要;专家意见比较集中,标准差均小于1,说明专家对同一门课程的评价意见相差不大;一般认为变异系数应小于0.2[3],本访谈变异系数小于0.2,说明专家对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的波动程度较小,专家的协调程度比较高。
3.2专科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的特点
3.2.1课程设置注重专业核心课程从专家咨询结果可以看出,专家评分较高,重要性赋值排前10的课程依次为《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实践技能操作》《急救护理》《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新生入学教育》《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人体解剖学》。前10门课程中专业课占了8门。构建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包括目标层及3个准则层共4个层次。其中第一准则层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和个人特质[4],说明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
3.2.2注重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从专家评分可以看出《基础护理技术》《实践技能操作》《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得分排前10名,《中医护理技术》课程专家评分也比较高,说明护理专家认为护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中医护理方向学生的培养规格是要求通过对中西医学科学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热爱护理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护理岗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要求中医护理方向的'学生不仅掌握护理专业应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中医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具备辨证施护的能力。
3.2.3人文素养课程受到重视大专及本科层次的护理关怀课程的教学目标多为掌握人文关怀知识、获得人文关怀感知、习得人文关怀能力,最终养成人文关怀品质和表现人文关怀行为[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士人文修养、心理健康教育、护理心理学课程专家评分度较高,说明护理专家认可人文素养课程的重要性。护士核心能力将个人特质作为护士核心能力的基础单独列出,符合护士的角色要求和工作特点[4]。良好的人格特征和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看法和情感有利于提升护士的核心能力,缓解护士工作压力,是促成护士成功的关键因素[5]。孟艳君等[6]研究表明,开课率≥80%的课程有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护理礼仪、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美学。李秋萍等[7]调查10所护理院校中人文课程开设情况指出,开设门数最多的19门,最少的6门,平均11门;必修课设置最多的8门,有1所院校未开设人文必修课;选修课开设最多的18门,最少的3门;人文社会课学时占总学时数最多的为24.1%,最少的为6.2%,平均为13.3%,这与国外本科教育课程中1/3为人文学科的现状有较大差距。我校开设人文素养课程中必修课开设3门,选修课开设3门,其中护士人文修养包括护理伦理、护理美学等部分人文内容,占总课8.7%。与本科院校及国外本科教育中的人文课程相比,有一定差距。专家同时建议《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士人文修养》两门课程有重复内容,整合成一门必修课程《护士人文修养与沟通》。
3.2.4专业课程的设置突出中医护理课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医基础概要》《中医护理技术》《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医饮食护理》,专家得分比较高。陈莉军[8]认为,要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中西医课程之间的比例设置应该以西医护理为主.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建议本科院校必修课中西医课程学时比例为1∶5,我校中西医课程学时比例约为1∶9。中医护理相关课程是体现中医护理特色的重要环节,《中医饮食护理》在选修课中专家评分最高,有部分专家建议将《中医饮食护理》设置为必修课。培养中医护理专业护士的核心能力的过程中以突出自我特色。根据调查结果,建议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课程设置做以下调整,《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士人文修养》两门课程整合为《护士人文修养与沟通》,设置为必修课程,适当增加沟通课程比重,将《中医饮食护理》设置为必修课。护士的角色除护理执行者外,还担任协调者、管理者、教育者和科研者等角色,建议将《护理教育学》增设为选修课。专科护理专业开设中医护理方向的教育势在必行,其符合时代特色及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除具备护理人员必需的知识、能力、素养外,还应具备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特色的操作技能等中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医院、社区、康复机构、家庭等领域对护理人才的就业需求,满足于人们在临床、预防保健、康复、心理、饮食等方面的护理需求,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现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2015年采用方便抽样法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手术室抽取15名一线工作护理人员,采用质性分析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与国外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充分肯定了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同时其各维度总分为(176.74±17.92)分,其理解、鼓励、耐心三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外常模组评分(P<0.05);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处处体现着护理人文关怀,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培养,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配置,以保障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人文关怀,实现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质性分析
关怀是患者的一种普遍需求,也是护理服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1]。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传统机械的护理服务已不再满足人们的需要,护理关怀思想在越来越多的护理理论中占据了核心位置。护理关怀是在指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思想,直接帮助、支持有需要的患者,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一种护理行为[2]。对于多数进入手术室抢救及治疗的患者来说,其对手术治疗都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同时又由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也具有一种恐惧的心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手术室患者的`恢复与预后,也将直接影响全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手术室护理质量问题[3]。护理关怀能有效促进患者感情及精神的恢复,使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将直接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采用质性分析中的现象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已达到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指导手术室开展护理关怀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方便抽样法,2015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手术室抽取15名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所有护理人员均是在了解了研究目的的基础上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护理人员1名,女护理人员14名;年龄在20~43岁,平均年龄(25.6±8.7)岁;学历:中专2人,大专2人,本科及本科以上11人;职称:护士2人,护师10人,主管护师及以上3人。
1.2方法
1.2.1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
以诠释现象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实现情景和情境下的涵义对某种特定现象中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进行分析,提炼出其中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分析各要素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具体方法如下:在调查者向研究对象介绍完研究目的与意义取得护理人员的信任与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对护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开放式提问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提问,主要问题有:如何理解护理关怀?护理关怀在手术室中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在手术室中开展护理关怀等。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转换成文字并进行记录,通过描述、组织与分析推理的方式将15个护理人员的谈话内容用建立成文案,用N1~N15进行表示。
1.2.2问卷调查
按照不记名与自愿原则进行一般资料问卷与关怀能力量表的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如下:①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及职称等。②关怀能力量表:主要由耐心(10个条目)、理解(14个条目)、鼓励(13个条目)3个维度共37个条目组成。以Likert7级评分进行记分,由完全反对到完全赞同,评分等级由1~7分,其中有13个条目需要进行反向记分。三个维度总分为37~259分,得分高低与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成正比。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得分与国外常模组平分比较
手术室护理人员各维度总分为(176.74±17.92)分。其理解、鼓励、耐心三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外常模组评分(P<0.05)。
2.2手术室护理人员人文关怀体现
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无处不体现着关怀思想。①术中保暖问题:N3:“自从父亲在手术室接受腰椎间盘手术醒后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冷之后,我就特别注意为患者保暖,每当有患者进入手术室,我就会将空调调高使温度保持在26℃左右,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的将患者不需要暴露的地方盖好为患者保温”。②术中隐私保护:N6:“患者脱去外衣进入手术室后,要尽量避免暴露不必要的地方。大部分女患者在暴露乳房、男患者在暴露生殖器后他们就会觉着丢人,心里会特别别扭、不舒服,所以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及时的用被子为患者遮掩”。③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N7:“对刚进入手术室的每例患者,在他们还没有麻醉前,我都会主动的与他们进行交谈,聊天内容很少涉及到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在与那些还不是非常了解自己病情的患者在与其聊天时基本是不涉及到病情的,通过这种放松式的聊天,我发现可以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N5:“在手术室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没有家属陪伴的,由于手术治疗的特殊性,患者存在恐惧心理是难免的,经常会有一些患者会躺在手术台上哭泣,对于这些没有家属陪伴的患者,我经常会握着他们的手,鼓励他们给他们我的支持”。④摆放合适的手术体位:N8:“部分来手术室进修的医生护理意识淡薄,患者麻醉后其在摆放患者体位时动作较为粗鲁,这时我会提醒他们,由于患者麻醉后没有感觉,全身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因此更加要注意患者体位的摆放,以免因体位摆放不当而发生压疮或损伤神经等而为患者术后正常活动带来不便”。
2.3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中存在的问题
在与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交流过程中可以发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怀程度与患者的工作量与情绪状况有着直接关系。普通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就很大,加之手术室的特殊性导致护理人员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每天都处于“忙”与“累”的状态中。N1:“其实从我自身来说我是非常想照顾好每位患者的,想与他们多沟通交流,但是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能做得到,在我工作量不重不累的情况下我是可以做得到的,然而没到下午进行了很多工作后就很难办到了,有时候几乎会累得连话都懒得说”;N4:“在我刚进入手术室工作时,由于年轻气盛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当心情不好使,就更难做到态度亲切,说话解释病情时语气也变得十分生硬,其实这只是我意识中的一种反应”;N11:当心情不顺,生活生琐事较多时,我只能保证完成手头生的工作,与患者交流沟通就会比平时少得多,笑容也会较少,工作时也不能做到全方位的为患者考虑”。
3讨论
虽然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只是短暂的接触,然其却要对关怀有一定的认知,知晓关怀应贯穿于手术始终,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压力,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对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都应有一定的认识[4];为有效减缓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调整其情绪,从而延长关怀过程,管理人员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并定期开展文化活动,以活跃科室气氛以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5]。日常工作中应逐步实现对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逐渐提升护理人员的关怀意识、技巧与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许娟,刘义兰.临床护理人员关怀能力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3):16-18.
[2]孙钟,陈红.护理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9-81.
[3]翟迪,王超虹,王璋琳,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22):41-43.
[4]吴多育,柯雅娟,马秀苗,等.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4):43-44.
[5]陈泽新,田玉凤.略论医院人文关怀的技术路线[J].护理研究,2011,25(9):2358-2359.
目前中国经济的市场改革持续不断在发展,随着各行业竞争不断加大,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不断突出,加大人文关怀的投入是抵御行业竞争的一种手段。将医院护理作为例子,现今,政府部门正面临医疗行业的三个大难题,包括怎样做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在医疗上面的基本需求、怎样才能够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还有如何能让医疗卫生资源壮大发展。一方面要求政府发挥职能,加大对医疗卫生的资金还有精力投入,另一方面也要进行市场经济化改革,加强市场调节。通过经济市场化改革,各医院以竞争手段达到优胜劣汰,不仅可以加快医疗服务市场化进程, 还可以减轻这些年来医患之间紧张的氛围,促进医患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由于患者与护理人员关系密切,提倡护理人文关怀,加大护理人文研究已成为各个医院竞争发展的注重点,必不可少。让我通过围绕我国医院护理人文关怀这一具体内容,来探讨研究目前在市场化竞争当中人文关怀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相应对策,结合医院的材料,研究如何更好地实施市场经济改革中人文关怀。后面内容里第一章说明研究的背景,护理人文关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表明加强医疗护理人文关怀投入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根据相关理论知识针对临床一些护理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人文关怀发展的现状。第三章指出我国目前护理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针对问题阐述促进人文关怀发展的对策;第五章总结全文内容并对此项研究提出展望。通过应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结合目前医疗护理人文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能够促进人文关怀发展这个问题展开一个初步的研究,并且针对性的说明解决方法,希望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还可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促进医患之间关系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