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与关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与关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参考文献的写法

导语:参考文献的写法是怎样的呢?这个成为广大应届毕业生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我分享的有关参考文献的写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参考文献的写法

(一)著录方法

顺序编码制:即在引文处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格式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

(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1)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作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前三名,三人以后加“等”,且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2)文献题目及版本(初版省略)。

3)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4)初版项(初版地、出版者、初版年)。

5)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6)文献起止页码。

7)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码

1)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未定义(Z)

2)对于专著、论文集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如工具书等,采用未定义标识码“Z”。

3)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是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注其载体类型,通常以双字母表示:

磁带(MT)

磁盘(DK)

光盘(CD-ROM)

联机网络(OL)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著名其载体类型。

5)一般以下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DB/OL] —— (database online)联机网上数据库

[DB/MT] —— (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磁带数据库

[M/CD] —— (monograph on magnetic tape)光盘图书

[CP/DK] —— (computer program on disk)磁盘软件

[ J/OL] —— (serial online)网上书刊

[EB/OL] ——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网上电子公告

(四)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2.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J] . 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 析出文献题名[A] .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

4.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N] .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

6.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

7.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 .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改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Z]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文献:

[1] 陈燕,陈冠华. 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M]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7~151 .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引用什么文章可以作为参考文献,通常见诸于下列情况:

①有助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的;

②提供了技术或方法的;

③作为重要数据来源的;

④与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关的,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或部分同意部分有分歧,都值得把这篇文章引出供读者分析、借鉴、判断、评说;

⑤对科研工作有启示或帮助的。所以,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遵守新颖、准确、完整、规范的基本原则。因此,撰写医学论文时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述要求:

1.引用参考文献尽可能是最新和最主要的关键文献,除个别历史文献外,以最近3~5年以内的为好,少用旧的、次要的、年限长的或教科书中众知公用的,忌用无关的文献。引用年代较久的文献,一般是经典的或作者就某个结论与之进行学术争鸣和讨论的文献。将论文所涉及的历史渊源、技术方法、引用数据以及与作者的研究密切相关而观点相近或相反的论著列为参考文献,可为读者提供有关上述诸多内容的资料。

对于生物医学文献引用而言,普赖斯指数应在50%~70%。如果普赖斯指数高于70%,可说明本研究课题紧跟或代表了本学科当前的最高水平。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是用以评价被引用参考文献时限性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医学论文的发表价值,其定义是一篇论文中标注最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数与该篇论文引用文献的总数之百分比,用公式表达为:

普赖斯指数= ×100%

从公式可见,被引用的最近5年内文献数越多,普赖斯指数就越高。实际上,它反映的是被引用文献的老化程度。

2.引用参考文献必须是已正式发表的,主要是引用正式发表的原著。未经发表或非公开发表的论文、译文、文摘,或观察资料、内部资料以及个人咨询或通讯等均不可用作参考文献,必须引用时,其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页码等可用圆括号的形式插入正文内。尚未公开发表如属某刊已通知作者将发表者,一般不可引用,特殊情况引用时可在刊名后用括号注明“待发表”或“in press”。

3.引用的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不要转引他人所用的文献,即不能从综述或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中直接摘取,以免徒有数量而降低有针对性文献的重要性。一般不能转引二次文献,对于未经查阅或未找到原文者,若非引用不可时应在该资料来源之前加 “引自”二字,不能径写原文献。亲自阅读对于该项研究有很明显的启发和帮助,切忌引用和著录与此项研究论文不相关的参考文献。

4.引用中医经典著作时,则不列入参考文献部分的著录,而在正文所引句末或段落末加圆括号注明出处即可。如:论文中引用的《灵枢·本藏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伤寒论·序》等。随着中医中药的遗产的发掘及国际交流力度的加大,中医中药研究的论文也日趋剧增,作者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应正确引用和著录中医经典著作。

5.注意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少而精,要删掉可有可无、学术价值不高的参考文献。目前国内一些医学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都明确限制,论著引用不超过10条、综述引用不超过25~30条。但是,也有人主张只要符合上述要求而必要的文献仍然可以引用,不应拘泥于严格的限制。

毕业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引用文献是反映学者是否严谨的一个重要指标。参考文献是发表论文中反映思路线索的最重要工具,是科研人员在学术交流和发表论文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记得两年前听第二军医大学药理学苏定冯教授一次关于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报告,苏教授特别强调了关于参考文献引用方面的注意事项。他认为,参考文献看上去是小事情,许多年轻学者不注意,具体体现在对参考文献的选择和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他是许多著名杂志的主编和编委,发表了非常多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有许多论文写作和审阅方面的经验。实话说,在这以前,我也有类似问题,在写文章和修改学生论文,总是重点注意前言、讨论和结果,对材料、方法和参考文献非常不注意。实际上参考文献上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少。

参考文献格式不注意可能是反映作者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更大的问题是,参考文献只图方便,不注意文献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引用标注的常见问题

参考文献反映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完整的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正文一起构成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的完整表达形态,既能体现论文在学术上的承续关系和科学依据,又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与品质,也能反映论文本身的学术内涵和价值,还能为读者的进一步研究指引方向,避免重复劳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情报价值。

一、目前参考文献引用标注情况的调查报告

1、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既反映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研究时信息检索能力,也反映学术动向和理论来源的基本线索。从图1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引用数量,虽然各届数据略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40%多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为5~8篇,约40%的论文参考文献为9~12篇,12篇以上的仅为12%,篇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为9篇。

2、参考文献的类型

在本次统计中,根据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3]中参考文献的类型,分为著作、期刊、论文集、报纸、标准、电子文献、学术论文、报告和未定义类型文件进行统计,其分布见表1。从表1的比例,可以发现期刊占58%,成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的来源;著作占32%,为第二大研究资料来源。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容易,电子文献成为第三种主要参考文献。另外,对学术论文、论文集、报纸、报告、标准等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都有引用,但引用量较小,合计仅占。

3、参考文献的时效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新旧程度可间接反映研究者所拥有知识的新旧程度,从而可以看出他是否了解本学科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动向,据此可从一个侧面来判断该论文学术水平的高低。[4]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3年内文献的引用数量从2007届的53%下降到2009届的41%,学生完成论文对近期文献的引用数量不升反降,值得关注。

4、参考文献的质量

引用参考文献提倡著录权威的、高水平的、前沿性的文献,这不仅说明作者的眼界、水平和科学态度,也反映出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增加文中论点、论据的可靠性。图3显示学生引用参考文献中核心期刊从2007届的16%到2009届的18%,比例虽然略有上升,但都不足20%,总体比例还是不高。

5、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

正确著录参考文献表明对他人劳动的尊重,避免抄袭、剽窃的嫌疑,体现作者科学的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从图4可以看出,2008届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最高达到70%,这与当年学院进行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加强毕业论文监管不无关系,2009届的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较低,只有57%,高达43%的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考文献数量偏少

毕业论文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学生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是学生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体现。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总体偏低,46%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仅为5~8篇,篇均参考文献数为9篇,数量偏少的参考文献说明学生信息检索能力低,令人怀疑其对所选的研究课题的认识是否全面而深入,必定影响论文的学术水平。

2、参考文献类型相对集中

研究结果显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类型主要集中在期刊和著作,当然期刊的知识更新速度快、一次发表数量多、知识覆盖面广、影响广泛,并能反映专业科研新动向,而著作的知识稳定、内容深、研究的问题成熟、知识结构体系系统,成为主要参考资料未可厚非。但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明确的专业性和目的性,参考文献类型越是多样化,越是广泛而全面,越能说明作者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和对特定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越能反映出该文的研究水平所处的位置。

3、参考文献时效相对较长

学生毕业论文的引用参考文献的时效性较长,有53%以上的文献资料是3年前出版的。教育技术专业是发展中学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观点、新设计、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全部来自多年以前,很难让人信服它反映了最新的科研成果。

4、参考文献质量不高

高水平、高质量的参考文献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越具有新的观点、新的分析材料和新的数据或结论,越有利于显示论文的研究起点、深度和广度。但数据显示,毕业论文中高达83%的`参考文献来自一般的刊物,权威的、有影响的文献只占17%。

5、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规范、严谨,可以提升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5]。统计显示,有34%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不统一、不规范、不准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

三、正确引用和标注参考文献的对策建议

1、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指导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时效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品质。应端正科研态度,意识到参考文献的重要性,使参考文献引用达到规范化。[7]在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学术论文写作就被列为高等院校的应用写作教学内容,日本也把学术性论文写作作为应用文体来教授[8]。根据国外经验,开设学术性文章规范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相关规范的素养,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习惯,规范引用参考文献,减少抄袭和侵权现象。如开课条件不成熟,可邀请校内外一些论文写作水平高的教师或专家,开展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讲座或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出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技巧。[9]此外,学校的学报编辑部网站或校园宣传栏,也可定期开设学术性论文写作规范专栏,通过电子留言板、电子邮箱来回答学生提出的写作规范问题或遇到的种种疑问,帮助学生提高论文写作水平,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2、发挥指导教师的把关作用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直接面对学生的种种疑问和问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学生论文的完善和质量的提升,因此,指导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形成严格按标准指导论文的主动性和善于识别错误的敏锐性。对参考文献的获得、取舍、引用,给予专业的指导;对于规范的引用,应多一份耐心和细致,不厌其烦、认真把关,指导学生不断修改,一步步规范完善论文,为提高学生论文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在不断修改论文过程中,增强论文写作的规范意识以及提高规范引用参考文献的能力。

3、建立参考文献审查模式

将参考文献引用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对参考文献著录的有关事项进行认真审核,建立参考文献审查模式,成立审核小组。从总体上把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基本情况,对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时效性、质量等进行考察,时效性不强的应予以删除,并建议作者补充较新的文献,对于数量过少或质量较低者,可建议作者适当增加一些高质量有影响的文献资料。审核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录顺序及其在文中的标注情况,消除转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最后,通过数字化资源检查所引用的文献是否正式出版物,是否完全或部分剽窃他人作品等做出判断并正确著录参考文献。[1]总之,参考文献作为学位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规范化引用是论文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的量化标准,也是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不可掉以轻心,需要通过作者、指导教师和审核者共同努力,使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和规范著录走上正确的轨道。

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状况

一、参考文献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说明了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所采集的信息量的大小,反映了作者的文献环境及其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信息量越大,行文和判断时的参考依据就越充分。为此,笔者对我校7个院(系)本科毕业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数量进行了统计。由表1可以看出:

(1)篇均参考文献量5. 0条,其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篇均7. 8条,最少的是物理科学学院篇均3. 3条;

(2)未附参考文献的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比例很少,物理科学学院有16篇、计算机科学学院有6篇、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有2篇、数学科学学院有1篇;无图书参考文献的论文数136篇,占总论文数的6. 7%。无期刊参考文献的论文数1 076篇,占总论文数的53%。以上数据说明,多数毕业生较为充分地占据了相关参考资料,部分毕业生不熟悉论文写作文献资料的查阅内容、方法。或者只重视图书、或者只重视期刊,文献的占有不是很丰富。本文调查的论文不排除一部分有用文献未被纳入参考文献之列等现象。

二、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使用各类文献的记录,参考文献的文献类型大致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电子信息资源、特种文献等通过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类型的统计,可以了解各学科专业论文的撰写情况。

文参考文献来源和成分构成,从而确定各类文献载体的文献信息价值、地位与作用,有利于文献资源建设。从表2可知:由于图书具有内容专深、论述系统、观点成熟等特点,引用量最大,占参考文献总量的61. 7%,如数学科学学院大部分参考文献均为图书参考文献;期刊因具有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时效性强、研究面广、传递速度快、检索使用方便等特点而位居第二,占参考文献总量的29. 9%;其他合计占8. 4%。在所有学院各专业调查中,只有化学学院的期刊参考文献数超过了图书参考文献,占本专业参考文献总量的69. 8%。以上数据表明:

(1)从整体看,在撰写毕业论文前的准备阶段———搜集资料过程中,毕业生对于图书文献的偏爱超过了其他任何类型的文献信息,而对于相关的学术性期刊这一类科学研究工作最重要情报源的利用相对偏少;

(2)毕业生全面检索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图书馆对于各种类型文献资源的宣传辅导等主动服务工作还需加强。另外,笔者对图书参考文献中工具书的数量作了进一步调查,发现对工具书的利用率较小。

三、参考文献语种

通过对参考文献语种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校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利用国内外文献信息的情况、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以及外语水平的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英文参考文献量最高,其次是物理、生物、数学学院,这说明我校化学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英语文献,具有利用英文文献的能力;物理、生物,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稍有对外文文献信息的吸收、利用意识。从表3看,我校师范本科生毕业论文中除了4%的参考文献为英文文献外,其余均为中文文献信息。外文参考文献偏少,语种单一的现象说明:

(1)我校本科毕业论文对外文文献的重视程度不够;

(2)我校本科生的外语水平有待提高,阅读外文资料、检索利用外文信息的能力有待增强;

(3)图书馆应加强外文文献信息的宣传和导读等工作。

四、参考文献年代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年代的分布情况是测评论文新颖性的标志之一。论文作者引用的文献新且具有权威性,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论文的水平和创新性。对参考文献年代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是参考文献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还反映了被参考文献的出版、传播和利用情况,是探讨文献老化情况的重要手段,据此可以确定各专业文献的阅览方式和保存年限,使文献利用率达到最佳值,如最大参考文献年限反映了文献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时期,可以说是文献的最佳利用时间。我校本科生各专业毕业论文引用书刊文献的年代分布如表4和表5所示。总体来看,图书的最大参考文献年限是出版后的第9—10年,占图书参考文献总量的25. 9%;最高引用区间是出版后的1—4年,占37. 9%;期刊的最大参考文献年限是文献发表后的第10年,占期刊参考文献总量的25. 7%;最高引用区间是发表后的1—4年,占期刊参考文献总量的46. 7%,各学院无明显差别。统计表明: (1)由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在每年的3—5月间,因此,当年出版的文献引用较少; (2)从图书参考文献来看,数学、生物学、化学学院毕业生的论文材料相对陈旧的利用率反而高,其他专业的参考文献相对新颖; (3)引用期刊参考文献的毕业生中多数还是能够密切关注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收集和利用最新的科研信息。

五、结果与讨论

本次统计分析,发现了我校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有积极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其结果如下:

1·参考文献量分布均匀,专业不同,引文量显著不同,生物学院篇均参考文献7. 81;地理学院篇均参考文献6. 98;化学学院篇均参考文献5. 08; 3个院系篇均参考文献6. 67;通过这一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毕业生查阅文献资料比较全面,具有治学谨严的科学态度,传媒学院篇均参考文献;数学学院篇均参考文献4. 48;物理学院篇均参考文献3. 28;计算机学院篇均参考文献3. 78; 4个院系篇均参考文献3. 88,且都是教材类的图书。通过这一组数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毕业生查阅文献资料途径比较单一。从部分学科看,教材类的图书占有量远远大于期刊,学生依靠教材作为研究指导,反映了我校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研究水平起点较低。

2·参考文献类型分布不均匀,专业不同,文献类型不同,生物学院、地理学院,图书、期刊基本一致;化学学院期刊较多,图书较少;传媒、数学、物理、计算机学院图书多,期刊少。经笔者随机调查了解,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主观因素:部分学生写毕业论文时查文献资料主动性不够,态度不端正,探索某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性不强,因而只查阅一两种图书或期刊,存有应付心理;客观因素:受学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设计内容限制,像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一般都是教师研究的科研课题内容,论文以设计为主,如:编程、制作网页、制作课件,这些设计以某门课程为主,利用教材就可以解决问题,至于学生解决的问题是验证性的,还是该领域的尖端问题,对此没有深入的评价。所以,部分学生失去了查阅大量文献的积极性。再则,学生大量的使用教材类的图书,是因这类图书讲解比较系统,学生容易掌握。而期刊主要刊登层次高的研究论文,学生由于学识水平有限、基础知识薄弱,不容易看懂,因此,不愿查阅期刊。从学校到院系,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要求不高,少数学生选题后,忙于复试、找工作、最后草草写个综述、个别懒惰者,甚至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以达到毕业为目的。

论文由多个部分组成,通常人们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摘要、正文、结尾等论文主体上,而对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关注不多。论文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引用的论点论证出处列示在论文最后,它的书写需要符合基本格式的要求。那么今天大家就和笔者一起来看下论文参考文献如何写,赏析几篇参考文献范例。参考文献详细记录了论文所引用的材料的信息,以便后来者在参考这篇论文的时候甄别信息、深入研究及查找原始文献等。论文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必不可少,是论文严谨的具体表现;在信息泛滥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泛滥的时代背景下,对参考文献的具体格式更是提出了具体要求。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谭炳煌,1982.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GuinierA,施士元译,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PettetssenS,,McGraw-Hill,200-210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BachmannW,,28(4):223-228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al.,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建议参考论文网的“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ord版本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五号,宋体、TimesNewRoman)[1]作者.文章题目名.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期刊文献的格式)[2]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图书文献的格式)[3]作者.文章题目名.会议名(论文集),年份,会议地点.(会议文献的格式)要求和写法:期刊:作者(列前三位,超三位作者加等).文题[J].杂志名称,出版年,卷(期):页码。如:邢桂滨,孙兵,葛欣,等。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T管引流法的对比观察[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5(10):627.书籍:着者(列前三位,超三位作者加等).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如: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21.论文参考文献范例:[1]郭定达.试论“质量兴国”的理论基础[J].雁北师院学报.1994,(04):12.[2]龙智慧.中电联欲推百万千瓦时火电机组竞赛[J].中国能源报.2010,(3):18.[3]周凤起.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J].国家发改委能源所.2006,(10):12.[4]江哲生,董卫国.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J].电力建设.2007,(3):1.[5]宋继红,石家骏.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简介[J].人文社科,2005,(4):2.[6][M].USA: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2000:236-241.[7]RALPHL,[M].England:GowerPublishingLimitedGowerHouse,1997:163-171.[8]DELCA,[J].Journal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2002,128(6):773-785.[9]王金海.做好锅炉压力容器基建监督检验工作[J].电力建设,2004(4):7.[10]樊乐乐.“5+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分析方法及研究[D].天津大学学报.2008,(6):41.[11]吴德胜.国电泰州一期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D].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3.[12]厚金库.浅谈电力施工项目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13]苏志坚、林法戴.项目管理在进口设备检验监管中的应用[J].检验检疫科学.2008,(6):3.[14]孙森.项目过程质量控制与应用[D].郑州大学学报.2006,(5):10.[15]朱玉桥.长春二热扩建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D].2005,(11):12.[16]施国洪.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工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5.[17]王长峰,李建平,纪建悦.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7-112.[18]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质量手册[Z],2007:49-53.[19]施国洪,陈敬贤,马汉武,等.基于混合智能算法的多资源约束项目优化调度[J].工程设计学报,2008,15(2):140-156.[20]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质量手册[Z],2007:101-132.[21]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国电北仑电厂三期工程#6机组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Z],2007:12-34.[22]万长华.TJ集团组织结构变革研究[D].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06:10.[23]龚晓海.工程建设企业质量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78-91.[24]卢向南.项目计划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8-40.[25]沈建明.浅谈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J].建筑经济.1997,(5):32-35.每篇论文下方都要将参考文献详细列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论文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的内容包括论文引用内容的原文题目、作者以及期刊名称等,虽然列示的内容不多,但是需要按具体格式写作。这部分内容的写作并不难,大家只要稍加注意就能按具体格式完成参考文献的写作。

与观察注意点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引用什么文章可以作为参考文献,通常见诸于下列情况:

①有助于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的;

②提供了技术或方法的;

③作为重要数据来源的;

④与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关的,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或部分同意部分有分歧,都值得把这篇文章引出供读者分析、借鉴、判断、评说;

⑤对科研工作有启示或帮助的。所以,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遵守新颖、准确、完整、规范的基本原则。因此,撰写医学论文时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符合下述要求:

1.引用参考文献尽可能是最新和最主要的关键文献,除个别历史文献外,以最近3~5年以内的为好,少用旧的、次要的、年限长的或教科书中众知公用的,忌用无关的文献。引用年代较久的文献,一般是经典的或作者就某个结论与之进行学术争鸣和讨论的文献。将论文所涉及的历史渊源、技术方法、引用数据以及与作者的研究密切相关而观点相近或相反的论著列为参考文献,可为读者提供有关上述诸多内容的资料。

对于生物医学文献引用而言,普赖斯指数应在50%~70%。如果普赖斯指数高于70%,可说明本研究课题紧跟或代表了本学科当前的最高水平。普赖斯指数(Price index)是用以评价被引用参考文献时限性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医学论文的发表价值,其定义是一篇论文中标注最近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数与该篇论文引用文献的总数之百分比,用公式表达为:

普赖斯指数= ×100%

从公式可见,被引用的最近5年内文献数越多,普赖斯指数就越高。实际上,它反映的是被引用文献的老化程度。

2.引用参考文献必须是已正式发表的,主要是引用正式发表的原著。未经发表或非公开发表的论文、译文、文摘,或观察资料、内部资料以及个人咨询或通讯等均不可用作参考文献,必须引用时,其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页码等可用圆括号的形式插入正文内。尚未公开发表如属某刊已通知作者将发表者,一般不可引用,特殊情况引用时可在刊名后用括号注明“待发表”或“in press”。

3.引用的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不要转引他人所用的文献,即不能从综述或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中直接摘取,以免徒有数量而降低有针对性文献的重要性。一般不能转引二次文献,对于未经查阅或未找到原文者,若非引用不可时应在该资料来源之前加 “引自”二字,不能径写原文献。亲自阅读对于该项研究有很明显的启发和帮助,切忌引用和著录与此项研究论文不相关的参考文献。

4.引用中医经典著作时,则不列入参考文献部分的著录,而在正文所引句末或段落末加圆括号注明出处即可。如:论文中引用的《灵枢·本藏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伤寒论·序》等。随着中医中药的遗产的发掘及国际交流力度的加大,中医中药研究的论文也日趋剧增,作者在撰写医学论文时应正确引用和著录中医经典著作。

5.注意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少而精,要删掉可有可无、学术价值不高的参考文献。目前国内一些医学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都明确限制,论著引用不超过10条、综述引用不超过25~30条。但是,也有人主张只要符合上述要求而必要的文献仍然可以引用,不应拘泥于严格的限制。

毕业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引用文献是反映学者是否严谨的一个重要指标。参考文献是发表论文中反映思路线索的最重要工具,是科研人员在学术交流和发表论文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记得两年前听第二军医大学药理学苏定冯教授一次关于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报告,苏教授特别强调了关于参考文献引用方面的注意事项。他认为,参考文献看上去是小事情,许多年轻学者不注意,具体体现在对参考文献的选择和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他是许多著名杂志的主编和编委,发表了非常多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有许多论文写作和审阅方面的经验。实话说,在这以前,我也有类似问题,在写文章和修改学生论文,总是重点注意前言、讨论和结果,对材料、方法和参考文献非常不注意。实际上参考文献上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少。

参考文献格式不注意可能是反映作者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更大的问题是,参考文献只图方便,不注意文献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引用标注的常见问题

参考文献反映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完整的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正文一起构成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的完整表达形态,既能体现论文在学术上的承续关系和科学依据,又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与品质,也能反映论文本身的学术内涵和价值,还能为读者的进一步研究指引方向,避免重复劳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情报价值。

一、目前参考文献引用标注情况的调查报告

1、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既反映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研究时信息检索能力,也反映学术动向和理论来源的基本线索。从图1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引用数量,虽然各届数据略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40%多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为5~8篇,约40%的论文参考文献为9~12篇,12篇以上的仅为12%,篇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为9篇。

2、参考文献的类型

在本次统计中,根据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3]中参考文献的类型,分为著作、期刊、论文集、报纸、标准、电子文献、学术论文、报告和未定义类型文件进行统计,其分布见表1。从表1的比例,可以发现期刊占58%,成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的来源;著作占32%,为第二大研究资料来源。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容易,电子文献成为第三种主要参考文献。另外,对学术论文、论文集、报纸、报告、标准等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都有引用,但引用量较小,合计仅占。

3、参考文献的时效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新旧程度可间接反映研究者所拥有知识的新旧程度,从而可以看出他是否了解本学科本领域最新的研究动向,据此可从一个侧面来判断该论文学术水平的高低。[4]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文后参考文献3年内文献的引用数量从2007届的53%下降到2009届的41%,学生完成论文对近期文献的引用数量不升反降,值得关注。

4、参考文献的质量

引用参考文献提倡著录权威的、高水平的、前沿性的文献,这不仅说明作者的眼界、水平和科学态度,也反映出论文的起点和深度,增加文中论点、论据的可靠性。图3显示学生引用参考文献中核心期刊从2007届的16%到2009届的18%,比例虽然略有上升,但都不足20%,总体比例还是不高。

5、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

正确著录参考文献表明对他人劳动的尊重,避免抄袭、剽窃的嫌疑,体现作者科学的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从图4可以看出,2008届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最高达到70%,这与当年学院进行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加强毕业论文监管不无关系,2009届的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程度较低,只有57%,高达43%的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考文献数量偏少

毕业论文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学生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是学生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体现。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总体偏低,46%的论文的参考文献仅为5~8篇,篇均参考文献数为9篇,数量偏少的参考文献说明学生信息检索能力低,令人怀疑其对所选的研究课题的认识是否全面而深入,必定影响论文的学术水平。

2、参考文献类型相对集中

研究结果显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类型主要集中在期刊和著作,当然期刊的知识更新速度快、一次发表数量多、知识覆盖面广、影响广泛,并能反映专业科研新动向,而著作的知识稳定、内容深、研究的问题成熟、知识结构体系系统,成为主要参考资料未可厚非。但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明确的专业性和目的性,参考文献类型越是多样化,越是广泛而全面,越能说明作者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和对特定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越能反映出该文的研究水平所处的位置。

3、参考文献时效相对较长

学生毕业论文的引用参考文献的时效性较长,有53%以上的文献资料是3年前出版的。教育技术专业是发展中学科,新技术、新理论、新观点、新设计、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果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全部来自多年以前,很难让人信服它反映了最新的科研成果。

4、参考文献质量不高

高水平、高质量的参考文献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越具有新的观点、新的分析材料和新的数据或结论,越有利于显示论文的研究起点、深度和广度。但数据显示,毕业论文中高达83%的`参考文献来自一般的刊物,权威的、有影响的文献只占17%。

5、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规范、严谨,可以提升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5]。统计显示,有34%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不统一、不规范、不准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对待科研的严谨态度。

三、正确引用和标注参考文献的对策建议

1、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

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指导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时效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品质。应端正科研态度,意识到参考文献的重要性,使参考文献引用达到规范化。[7]在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学术论文写作就被列为高等院校的应用写作教学内容,日本也把学术性论文写作作为应用文体来教授[8]。根据国外经验,开设学术性文章规范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相关规范的素养,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习惯,规范引用参考文献,减少抄袭和侵权现象。如开课条件不成熟,可邀请校内外一些论文写作水平高的教师或专家,开展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讲座或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出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技巧。[9]此外,学校的学报编辑部网站或校园宣传栏,也可定期开设学术性论文写作规范专栏,通过电子留言板、电子邮箱来回答学生提出的写作规范问题或遇到的种种疑问,帮助学生提高论文写作水平,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2、发挥指导教师的把关作用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直接面对学生的种种疑问和问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学生论文的完善和质量的提升,因此,指导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形成严格按标准指导论文的主动性和善于识别错误的敏锐性。对参考文献的获得、取舍、引用,给予专业的指导;对于规范的引用,应多一份耐心和细致,不厌其烦、认真把关,指导学生不断修改,一步步规范完善论文,为提高学生论文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在不断修改论文过程中,增强论文写作的规范意识以及提高规范引用参考文献的能力。

3、建立参考文献审查模式

将参考文献引用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对参考文献著录的有关事项进行认真审核,建立参考文献审查模式,成立审核小组。从总体上把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基本情况,对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时效性、质量等进行考察,时效性不强的应予以删除,并建议作者补充较新的文献,对于数量过少或质量较低者,可建议作者适当增加一些高质量有影响的文献资料。审核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录顺序及其在文中的标注情况,消除转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最后,通过数字化资源检查所引用的文献是否正式出版物,是否完全或部分剽窃他人作品等做出判断并正确著录参考文献。[1]总之,参考文献作为学位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规范化引用是论文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的量化标准,也是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不可掉以轻心,需要通过作者、指导教师和审核者共同努力,使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和规范著录走上正确的轨道。

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状况

一、参考文献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说明了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所采集的信息量的大小,反映了作者的文献环境及其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信息量越大,行文和判断时的参考依据就越充分。为此,笔者对我校7个院(系)本科毕业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数量进行了统计。由表1可以看出:

(1)篇均参考文献量5. 0条,其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篇均7. 8条,最少的是物理科学学院篇均3. 3条;

(2)未附参考文献的论文数占论文总数的比例很少,物理科学学院有16篇、计算机科学学院有6篇、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有2篇、数学科学学院有1篇;无图书参考文献的论文数136篇,占总论文数的6. 7%。无期刊参考文献的论文数1 076篇,占总论文数的53%。以上数据说明,多数毕业生较为充分地占据了相关参考资料,部分毕业生不熟悉论文写作文献资料的查阅内容、方法。或者只重视图书、或者只重视期刊,文献的占有不是很丰富。本文调查的论文不排除一部分有用文献未被纳入参考文献之列等现象。

二、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使用各类文献的记录,参考文献的文献类型大致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电子信息资源、特种文献等通过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类型的统计,可以了解各学科专业论文的撰写情况。

文参考文献来源和成分构成,从而确定各类文献载体的文献信息价值、地位与作用,有利于文献资源建设。从表2可知:由于图书具有内容专深、论述系统、观点成熟等特点,引用量最大,占参考文献总量的61. 7%,如数学科学学院大部分参考文献均为图书参考文献;期刊因具有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时效性强、研究面广、传递速度快、检索使用方便等特点而位居第二,占参考文献总量的29. 9%;其他合计占8. 4%。在所有学院各专业调查中,只有化学学院的期刊参考文献数超过了图书参考文献,占本专业参考文献总量的69. 8%。以上数据表明:

(1)从整体看,在撰写毕业论文前的准备阶段———搜集资料过程中,毕业生对于图书文献的偏爱超过了其他任何类型的文献信息,而对于相关的学术性期刊这一类科学研究工作最重要情报源的利用相对偏少;

(2)毕业生全面检索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图书馆对于各种类型文献资源的宣传辅导等主动服务工作还需加强。另外,笔者对图书参考文献中工具书的数量作了进一步调查,发现对工具书的利用率较小。

三、参考文献语种

通过对参考文献语种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校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利用国内外文献信息的情况、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以及外语水平的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英文参考文献量最高,其次是物理、生物、数学学院,这说明我校化学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英语文献,具有利用英文文献的能力;物理、生物,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稍有对外文文献信息的吸收、利用意识。从表3看,我校师范本科生毕业论文中除了4%的参考文献为英文文献外,其余均为中文文献信息。外文参考文献偏少,语种单一的现象说明:

(1)我校本科毕业论文对外文文献的重视程度不够;

(2)我校本科生的外语水平有待提高,阅读外文资料、检索利用外文信息的能力有待增强;

(3)图书馆应加强外文文献信息的宣传和导读等工作。

四、参考文献年代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年代的分布情况是测评论文新颖性的标志之一。论文作者引用的文献新且具有权威性,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论文的水平和创新性。对参考文献年代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是参考文献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还反映了被参考文献的出版、传播和利用情况,是探讨文献老化情况的重要手段,据此可以确定各专业文献的阅览方式和保存年限,使文献利用率达到最佳值,如最大参考文献年限反映了文献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时期,可以说是文献的最佳利用时间。我校本科生各专业毕业论文引用书刊文献的年代分布如表4和表5所示。总体来看,图书的最大参考文献年限是出版后的第9—10年,占图书参考文献总量的25. 9%;最高引用区间是出版后的1—4年,占37. 9%;期刊的最大参考文献年限是文献发表后的第10年,占期刊参考文献总量的25. 7%;最高引用区间是发表后的1—4年,占期刊参考文献总量的46. 7%,各学院无明显差别。统计表明: (1)由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在每年的3—5月间,因此,当年出版的文献引用较少; (2)从图书参考文献来看,数学、生物学、化学学院毕业生的论文材料相对陈旧的利用率反而高,其他专业的参考文献相对新颖; (3)引用期刊参考文献的毕业生中多数还是能够密切关注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收集和利用最新的科研信息。

五、结果与讨论

本次统计分析,发现了我校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有积极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其结果如下:

1·参考文献量分布均匀,专业不同,引文量显著不同,生物学院篇均参考文献7. 81;地理学院篇均参考文献6. 98;化学学院篇均参考文献5. 08; 3个院系篇均参考文献6. 67;通过这一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毕业生查阅文献资料比较全面,具有治学谨严的科学态度,传媒学院篇均参考文献;数学学院篇均参考文献4. 48;物理学院篇均参考文献3. 28;计算机学院篇均参考文献3. 78; 4个院系篇均参考文献3. 88,且都是教材类的图书。通过这一组数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毕业生查阅文献资料途径比较单一。从部分学科看,教材类的图书占有量远远大于期刊,学生依靠教材作为研究指导,反映了我校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研究水平起点较低。

2·参考文献类型分布不均匀,专业不同,文献类型不同,生物学院、地理学院,图书、期刊基本一致;化学学院期刊较多,图书较少;传媒、数学、物理、计算机学院图书多,期刊少。经笔者随机调查了解,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主观因素:部分学生写毕业论文时查文献资料主动性不够,态度不端正,探索某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性不强,因而只查阅一两种图书或期刊,存有应付心理;客观因素:受学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设计内容限制,像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一般都是教师研究的科研课题内容,论文以设计为主,如:编程、制作网页、制作课件,这些设计以某门课程为主,利用教材就可以解决问题,至于学生解决的问题是验证性的,还是该领域的尖端问题,对此没有深入的评价。所以,部分学生失去了查阅大量文献的积极性。再则,学生大量的使用教材类的图书,是因这类图书讲解比较系统,学生容易掌握。而期刊主要刊登层次高的研究论文,学生由于学识水平有限、基础知识薄弱,不容易看懂,因此,不愿查阅期刊。从学校到院系,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要求不高,少数学生选题后,忙于复试、找工作、最后草草写个综述、个别懒惰者,甚至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以达到毕业为目的。

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论文写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二、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三、实验与观察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有些护理论文写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四、资料搜集与处理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五、论文写作提纲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写作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第三,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写作者来说,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写作时即可得心应手。六、执笔写作执笔写作标志着科研工作已进入表达成果的阶段。在有了好的选题、丰富的材料和详细的提纲基础上,执笔写作应该是顺利的,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内容当然要充实,但形式也不可不讲究,文字表达要精炼、确切,语法修辞要合乎规范,句子长短要适度。特别应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医学科技语体,用陈述句表达,减少或避免感叹、抒情等语句以及俗言俚语,也不要在论文的开头或结尾无关联系党政领导及其言论或政治形势。论文写作也和其他文体写作一样,存在着思维的连续性。因此,在写作时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使思维活动连续下去,集中精力,力求一气呵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论文,也要部分一气呵成,中途不要停顿,这样写作效果较好。

与专注的刺猬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刺猬作文4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刺猬准备去无边无际的森林散步。其实,森林离小刺猬家是很近的,向外走个20米就到了。小刺猬便向前出发了,不到一会儿,它就到了无边无际的森林了。到了那儿,小刺猬情不自禁地说:“这里可真美啊!简直就像郊外。”突然,小刺猬看见自己的前端有许多丰盛的果子,有梨、苹果、桔子和香蕉。它连忙走过去,一边看着果子,一边便喊了起来:“谁的果子丢了呀?谁的果子丢了呀?”连续喊,可是仍然一点动静也没有。小刺猬无能为力,只好把果子带回去。可是,它心想:既然来了,就不能白来,那么一点果子怎么够吃呢?我还是到树上摘点吧。说完,就上树了。小刺猬在摘果子时,突然一个问题在脑海里闪过,我怎样把果子运回家呢?过了一会儿,小刺猬把摘来的果子扔在了地上,可是没想到,它刚想下树就从树上滚了下来。它这样一滚,可都把地上的果子都吸了起来,小刺激猬看到了,高兴得不得了,嘿,这个办法真不错,于是,它就再滚了一次,就把地上的果子吸了起来,小刺激猬带着果子回家了。到了家,它把今天的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给它的妈妈听,刺猬妈妈听了,表扬小刺猬真聪明。

你说,小刺猬是不是很聪明呀!

爸爸回来给我带来了一只小刺猬。看到它可爱的样子,我高兴极了!

小刺猬圆鼓鼓的,身上长满了咖啡色的、硬硬的刺。粉红色的脸上满是细细的绒毛,镶嵌着一双黑黑的、绿豆大小的眼睛。眼睛下面是两个小小的鼻孔,还有尖尖的小嘴巴向前突着。它的身子下面长着四条粉红色的脚,每只脚上长着五个锋利的小指甲。它的身后有一条又细又短的尾巴。一有动静,它就马上卷成一团,像一个小小的刺球。

给它喂点什么食物呢?爸爸给它吃青菜,它不吃。爸爸又给它吃枇杷,它也不吃。后来爸爸给它吃香油拌米饭,它还是不吃。几天不吃东西,小刺猬明显瘦了,我看了心里真着急。赶紧上网查了一下,哦,原来它爱吃坚果。我马上剥了几颗花生给它吃,它用尖尖的嘴巴碰了碰,然后用尖利的牙齿慢慢地啃了起来。看它吃得津津有味,我开心极了!

小刺猬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每天早上,我一起床,小刺猬就会把头探出来,好像在向我问好。一到傍晚,我放学回家,它就用小爪子“窸窸簌簌”地抓着纸盒,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回来啦!快给我喂东西吃吧,我饿了!”看着它淘气的样子,我赶紧给它喂几颗花生。最好玩的是晚上我和爸爸给它洗澡的时候,它在水池里把头伸得高高的,四条腿有节奏地划着水,好像是一个了不起的游泳健将。洗完澡,它抖抖身子把身上的水都甩干了,然后就卷起身子美美地睡大觉。

尽管我们把小刺猬照顾得很周到,但它还是很孤独。

告诉你,我们班来了两位稀客——两只调皮可爱的小刺猬。

以前,我没见过小刺猬,只知道它浑身长满了刺,现在有缘与它相见,我非常高兴。这两只小刺猬是邻班同学送给我们班同学的,它在我们班非常受到欢迎。

远远看去,它像一只大老鼠,胖得圆滚滚的,身上是浅褐色的。走近一看,一张老鼠似的脸,尖尖的嘴,嘴里的牙齿小小的,白白的,鼻孔直直的,绿豆粒般大小的眼睛圆圆的,明亮而有神,全身披着刺铠甲,叫人不敢碰,不过它还小,刺还不扎手,我们都喜欢把它捧在手上,身后还藏着一条大约2厘米的小尾巴,不容易让人发现。它有四个小爪子,每个小爪子上有5个脚趾。只要我们围在一起,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它,它似乎不好意思,有好像遇到危险,赶紧把身子蜷缩起来。

小刺猬虽然才来到我们班没几天,但是我们都对它特别喜爱。每天都有同学给它拿一些吃的,喝的。

这个小东西,也真够淘气的。我们每天下午放学后,就把小刺猬放在教室后面的窝里。第二天早上,我们走进教室,急着要看小刺猬,可它不见了,我们急着团团转,全班同学都开始找它,过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它,原来,它想活动活动,就跑出窝来了。还有一次,它有跑出来了,最后一个同学在垃圾桶旁找到了它。

这只小刺猬真是太可爱了,以后它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后就把它放归大自然。

世界是和谐的一家,我们不仅要保护小动物,而且还要爱护花草树木,让这个大家庭永远是和谐美好。

我家里有一个秘密基地,我床底下有一个木箱子,那里是我的宠物的住所。

我家的这只刺猬很不一般,刚认识我们的时候,它都是一动不动的,只是单纯地把刺张开,变成一只“纯天然”的肉刺球,它饿到一定程度时,就露出肚皮,四脚朝天地打滚,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它那令人惊讶的外貌。它的眼睛晶莹剔透,就像一只棕色的水晶,它的鼻子就像一个熟透的黑樱桃,长着一双很不协调的爪子,足有身子的三分之二长,你只要敢招惹它,哼哼,保证你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可别来找我。

我还发现一个大秘密,我趁它睡觉的时候发现那天衣无缝的刺球肚皮底下有一个空隙,我便毫不知情地朝里面吹了一口气,那只睡着像个死人一样的刺猬,突然“苏醒”像看见了杀父仇人一样,恶狠狠地瞪着我这可使我不高兴了,一个宠物竟然对它主人没大没小,可我没在意,还是继续为它整理“家”。

最有趣的还是它那独特的吃法,我先趁它不注意,偷偷在它后面放了一小块苹果,当它掉过头来,第一眼看了一下苹果,就迈起六亲不认的步伐走了,下一秒它又掉过头来,望了苹果一眼,便兴奋地朝食物奔去,它先闻了闻,便叼起,到它的“家”去,然后仔细地品尝了起来。

现在它已经跟我们很熟了,每次回到家,我都先去看一看它是否还在,毕竟它可是我的“宝贝”呀!

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刺猬。有一次,小刺猬来美丽的森林边玩,它看见一个明晃晃的镜子说:“我身上有一些黑呼呼的刺尖尖的,难看死了,我真想拔掉。”它垂头丧气地来都家撅着嘴,皱着眉头问妈妈:“我身上这一些刺,我要把他拔了。”妈妈语重心长的说:“虽然你这一些难看的刺,可是他能保护你,帮助你。”可是它不相信妈妈的话。

早上,小刺猬口渴了,家里没水,它想去摘几个酸甜可口的苹果,就去树上摘苹果来到树上一条摘不到,就四处寻找棒子,可是没找到就哇哇大哭起来,引来了一只老虎它撒腿就跑,老虎死死的追着它,小刺猬累了停了下来,回头一看是一只威风凛凛.张牙舞爪的庞然打物。小刺猬缩下来成了一个圆溜溜的小皮球旁边有许多刺,停在那里一动不动。老虎扑过去,刺的哇哇大叫屁滚尿流,老虎身上被小刺猬的刺刺的全身都是血,就飞快地跑走了。这下它才拿来几个苹果大口大口的吃了。

回到家后它松了一口气说:“现在我知道这些刺对我很有用。小刺猬知道了这一些刺有什么用处后,相信妈妈说的这句话是真的,不能看表面,要看它有什么用处。后来,它不再为这事烦恼了。就每天每夜帮人们做事。

一天,小刺猬出去散步。小刺猬走啊走。当他来到一个灌木丛时,一只老虎突然从里面跳了出来。小刺猬吓得缩成一团,捅了一下球。老虎看着锋利的荆棘,害怕刺伤自己的舌头,大步继续在森林的另一边巡逻。小刺猬歪着头想,连老虎都怕我,难道我不是森林里最好的吗?所以小刺猬觉得自己很厉害,什么都不怕,就到处欺负人。小绵羊、小鹿和金丝猴都被小刺猬刺伤了。

这件事传到了狐狸那里,所以狐狸特地来找他。他对刺猬说:“小刺猬,你不是森林里最厉害的,但我们森林里最厉害的应该是黄鼠狼!”小刺猬很生气,说:哼!老虎怕我。黄鼠狼叫什么?我要去找她。

小刺猬找到了黄鼠狼的家。他还没来得及挑战,就看到黄鼠狼笑着朝他撒尿。这时,小刺猬突然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他感到头晕,慢慢失去了知觉。他的身体慢慢放松,露出了肚子。迷迷糊糊中,他听到一只狗在叫。

当刺猬醒来时,他看到大黄狗、白兔、小羊、鹿、金丝猴,以及他周围森林中的许多动物。每个人都用关切的眼神看着自己。刺猬妈妈和蔼地说:“孩子们,快起来,感谢大黄狗救了你们!”!小刺猬慢慢脸红了,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我再也不骄傲了!

从此,刺猬像变了一个人,不再骄傲。

我养过许多宠物,比较普通的有小狗、兔子、鱼……但我还养过很特别的宠物,是我六岁时养的那只小刺猬。

那年我回老家,做完了作业觉得无聊,非常想找点什么有趣的事情来做。正在这时候,舅舅抱着一个大箱子,说:“我在草地里抓的,送给你,喜欢吗?”我探头一看里面有一个身上长满刺的小家伙,小家伙伸出它那小巧玲珑的鼻子,向四周闻了闻,它觉得没有危险时才慢慢地伸出它那尖尖的脑袋,脑袋的两边有两只黑黑的眼睛,乌黑发亮,可爱极了。两只粉红色的脚,它的爪子很像猿猴的手,爪子又尖又硬,爪子的旁边还长着一些浅褐色的绒毛。我立即把它从纸箱里面拎出来,原来是一只小刺猬。要知道到现在为止,我只在电视上见过刺猬,竟然给我一个这么珍贵的礼物,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一开始刺猬不怎么习惯和我在一起生活,比如,他总是喜欢东躲西藏,不肯吃东西。它胆子特别小,动不动就缩成榴莲状,轻轻一推,它就到处乱滚。我每天会喂它一些水果,而且每天的口味不一样,比如,今天吃西瓜,明天就吃苹果,后天就吃黄瓜……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榴莲”渐渐长大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要回来了,没太多时间去照看它,所以我又把它放回了,那片草地……

我喜欢吃水果啦!

很久以前,在一个童话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他们在一起快乐的生活着。

有一天,天气闷热,闲哦刺猬在家里闷得慌,就出来散步。他拿着扇子,一边走,一边扇,来到了一座小山上,那里的路十分陡。小马驮了满满一大篮苹果朝家走去,但由于小马走的太急,太快,路又陡,苹果都一个又一个的从篮子里掉了出来。

小刺猬见了连忙大叫起来:“小马你的苹果掉了!”可是,一位小马太高兴了,根本就没听到小刺猬的叫喊,反而越走越远了。

小刺猬望着满地的苹果,心想:“怎么办,我的声音太小了,小马根本就听不见我在叫他,如果他回家发现后肯定会特别着急的。”突然,他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可是苹果太多了,根本不够刺,于是小刺猬到旁边的亭上打了一个电话,让小伙伴们也来帮忙。

几个小刺猬把苹果一个一个扎在刺上,向小马家走去。

小马回到家,这才发现苹果少了许多,他大叫起来:“我的苹果呢?”这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小马打开门一看,门口有几个小红球,仔细一看,原来是几个浑身扎着红苹果的小刺猬,头上还不停地流着汗水呢!小刺猬气喘吁吁的对小马说:“你的苹果掉了,我们帮你捡来了。”小马十分激动:“谢谢你们,小刺猬!”

之后,小马请小刺猬们吃了一顿苹果大餐。

刺猬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刺猬的头很小,尖尖的呈三角形。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又黑又亮、圆溜溜的小眼睛,一眨一眨地很有神。鼻子尖上长着一个兀起的黑色小肉球。它的嘴不太大。它披着一身密而坚硬的刺儿,似乎还油乎乎的呢。肚皮上没刺,长着灰白色的小毛,摸起来软乎乎的。刺猬的四肢短小,脚上有五个叉开的脚趾,趾尖上有钩。它还有一条又细又短的小尾巴,好像怕羞似的,总是藏在身体下面,人们很少能看见。刺猬走起路来很慢,但是把身体蜷成一个团儿,下滚的速度却很快。

刺猬是一种杂食类动物,蔬菜啦、水果啦、米饭啦……它都吃,不过它最喜欢吃昆虫,每次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先用嗅觉灵敏的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再吃。天冷了,昆虫没了,有一次,我给它喂了一小块西瓜,它吃得还真来劲。他先用小鼻闻一闻,再触一触看看有没有危险,然后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喇唰唰”,一会儿就吃光了,连皮儿也没剩。它喝水的时候,总是连鼻子都伸进水里,用舌头一点儿一点儿舔着喝水,但从来呛不着。那样子可爱极了。

我喜欢小刺猬。

周六晚上,我们全家去诸暨东白湖镇日溢村的上英山游玩。上英山海拔600多米,那里有我干妈承包的山头,山上种满了香榧和旱稻,还有我最喜爱的小农庄和各种小动物。

车子一路颠簸,忽然,一只麂穿越到山路中间,它淡定地看了看我们的车子,优雅地踱到对面丛林去了,这给我们的行程增添了不少乐趣。我们到达山上农庄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弟弟一家也到了。弟弟把手藏在背后,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猜猜我带来了什么?”弟弟边说着边跑到桌子边,一个白袋子里竟然跳出了一只小刺猬!

我小心翼翼地走近它。这小家伙长得黑乎乎的,浑身都是灰灰的刺,它似乎很害怕我们会伤害它,一双小眼睛惊恐地看着我们。身子缩成一团,只露出一张肥嘟嘟的圆锥形小脸和白白嫩嫩的大肚皮。小弟弟说他们也是在山路上发现它的。过了一会儿,小刺猬见我们很友好,就开始在桌子上爬来爬去,把我们喂它的食物几乎吃个精光,只留下一粒瓜子仁儿。我们用小树枝轻轻地碰一碰它,它立马又机敏地缩成一个小刺球,真可爱呀!

夜深了,我和弟弟给它做了一个暖烘烘的窝后就去呼呼大睡了。一觉醒来,小刺猬居然不见了!我想它一定是想家了,去上英山里找自己的爸爸妈妈去了。

再见了,可爱的小刺猬!再见了,神奇的上英山!

一天,一只雌性刺猬想生两个孩子。母刺猬去找巫师,巫师给了它一颗果冻豆,说:“到时候可以生双胞胎了。”过了几天,刺猬妈妈真的生了一对可爱的小刺猬。

时间过得很快,两只可爱的小刺猬一天天长大。刺猬哥开了一家蛋糕店。刺猬哥什么都不想做。他说,我在家照顾爸爸妈妈。第二天,刺猬哥哥去上班,路上看到一只小兔子。兔子看不起他,说:“我们比赛吧,谁赢了就拿一大箱苹果和五瓶白酒。”刺猬不慌不忙的说:“没问题,不过我得回家换衣服准备一下。”。兔子说:“没问题,我也在写。必须回家做好准备。”。刺猬哥哥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哥哥。他哥哥说:“你疯了。怎么才能跑得过兔子?”哥哥说:“没什么,我已经想好了。比赛的时候,我和每只兔子都挖了一条路。我们不是双胞胎吗?就站在终点等着。我会慢慢跑。然后兔子跑了,我再回来。快到终点线的时候,你会喊:“我已经到了。比赛开始了,按照他们的计划,刺猬赢了比赛。兔子很不服气,说:“这次我们再来比赛,就这样一直跑了50圈。兔子累得要死,两只刺猬高高兴兴拿着奖品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瞧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森林中住着一只爱交朋友的小刺猬,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刺刺。

这几天,他总是愁眉苦脸的。小白兔看了问:“刺刺,你怎么了?”刺刺说:“我真讨厌身上这些刺,就因为它们,我从来没有和朋友们拥抱过,都交不到好朋友了!我该怎么办呢?”小兔子灵机一动,说:“要不你把身上的刺都烫卷了吧?”小刺猬眼前一亮:“这可是个好办法!”说罢,刺刺第二天就去了理发店,把背上的刺全都烫卷了。

出了理发店,小刺猬高兴极了。见到小松鼠,热情得和她抱一抱,见到小白兔,也要抱一抱,见到……小刺猬心想:这下,每个小动物都是我的好朋友啦!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该吃午饭了,刺刺的肚子打起了鼓。他四处张望,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果园,便高兴地跑了过去。

到了果园,他看着满树的果实,小刺猬想,以前我都是躺在地上打个滚,就可以满载而归,可是现在……“哎……只能一个一个运了。”说着,小刺刺把果子像球一样滚回家。可是,这些果子一点也不老实,它们随心所欲地到处乱滚,刺刺追得满头大汗。一趟、两趟……来来回回,刺刺突然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等小刺猬醒来时,小伙伴们已经把他抬回了家,大伙儿都非常着急,问:“刺刺,你怎么中暑了呢?”刺刺红着脸,低声说:“都怪我……把刺烫卷了……”又接着说:“谢谢朋友们!”经过这件事,他决定马上把刺烫回来。

森林里生活着一只爱美的小刺猬,她一直嫌弃自己身上的刺长得难看,想尽一切办法想把身上的刺弄掉。

她试过用脱毛膏,用过刮痧板,甚至自己尝试过用剪刀剪,在硬石块上撞,可折腾到最后的结果是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可那锐利的刺依然如故。

小刺猬听说城里新开了一家高科技美容店。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兴奋地赶到城里。进了美容店,小刺猬选择了双眼皮、拔刺、减肥等项目,还要求工作人员把她的.头发烫成当下最流行的爆炸卷,染成炫目的紫金色。

医生给小刺猬做完所有的美容美体项目后,小刺猬喜滋滋地赶往动物服装城。她要给自己来个华丽的大变身。她买了一身漂亮的衣服,一副时尚的墨镜,一双靓丽的红皮鞋,还配了一个金光闪闪的手包。她扭动着腰肢,大摇大摆地走出了动物服装城。

小刺猬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怪异的样子吸引了许多小动物的目光。小刺猬更加得意了,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

突然,一头狮子横卧在小刺猬回家的路上。小刺猬刚做了整容手术,又戴了副墨镜,根本看不清对面的是谁。没好气地嚷嚷道:“嘿嘿嘿,这大家伙是谁啊?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刺猬吗?赶紧给我让开!”

狮子正饿着肚子呢,没想到猎物送到自己嘴边了,猛地扑向小刺猬,小刺猬定睛一看是大狮子吓坏了,转身想逃跑,可她刚刚做了抽脂减肥手术,身体虚弱得很,哪里跑得过狮子,可怜的小刺猬就这样被狮子捉去,一命呜呼了!

在一座遥远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憨厚老实的小猪,活泼可爱的小猫咪,还有爱美的小刺猬……,大家生活在森林里,过得很快乐。直到有一天,狐狸的到来,把原本安静祥和的森林搅得鸡犬不宁。

这几天,狐狸盯上了爱美的小刺猬,总想吃掉它。可是小刺猬身上的刺太多了,得想个办法才行。

一天,它来到小刺猬的家,在门口对小刺猬说:“小刺猬,你知道吗,最近森林里准备举办一场选美大赛。大伙儿都说,你是最美的,就是身上的刺太多了,要是你拔掉刺,一定是这次比赛的冠军。”小刺猬听了,非常高兴,她客客气气的对狐狸说:“谢谢了。”虽然小刺猬话语非常平静,可心里却美滋滋的。送走狐狸后,小刺猬忍着痛,把身上的刺一根一根的拔下来。小刺猬拔刺的事传到了狐狸的耳中,它十分的高兴,心想机会来了。

这一天,狐狸又来到小刺猬的家,对里面的小刺猬说:“小刺猬,你这么美,能出来让我看看吗?”此时的小刺猬完全放松了对狐狸的警惕。在镜子前梳妆打扮了一番,便打开了门。谁知他刚出门,就被口水直流的狐狸给吃掉了。临死前,小刺猬后悔得掉下了眼泪。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要三思而后行。

那天,我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刺猬,这只刺猬长长的刺,灰灰的皮,雪白的肚子,滴溜溜的眼睛,比我的手掌稍大一点。我开心得手舞足蹈,脱下外套包住这个从天而降的小宝贝,喜滋滋地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我找来一只干净的纸箱子,又在里面垫了好几张纸,才小心翼翼地把刺猬放进去。我怕刺猬饿着,还在里面放了几块火腿肠。写了一会儿作业,我早已按捺不住,赶紧去看望刺猬,却发现刺猬蜷在纸箱一角一动不动,而火腿肠也一口未动。我急忙打开电脑,看看刺猬还吃什么。度娘告诉我,刺猬还吃瓜果。我换了几小块哈密瓜进去,便回房做作业了。

第二天一早,我一边打哈欠一边去看刺猬,刺猬正在睡觉呢。昨晚给它的“粮食”全吃光了,我放了半个桔子给它做点心,生怕惊醒它,便静悄悄地离开了。

这样过了几天,我早已把刺猬当成了我的小伙伴。可是,有一次放学回家,我突然找不到我的刺猬了。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搜寻着,终于在我的床底下发现了它,它躲在角落里,很孤独的样子。我忍着痛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捞了出来,它那看我的眼神可怜巴巴的,我心里一阵难过。

我纠结了很久,终于还是依依不舍地把它送回了路边。

我和刺猬分开好几天了,我天天都想念它。刺猬,你现在还好吗?

刺猬定律又被称之为心理距离效应。 在销售工作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当销售人员认准一位客户后,就会想方设法的达到成交的目的。 于是,销售人员跟客户之间的共同话题就是关于产品与价格,好像一切话题都是为了最后的成交而设计的,会给客户产生一种逼迫感。刺猬定律源自古希腊的寓言《刺猬与狐狸》,它讲述的是: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它能够设计无数复杂的策略,偷偷向刺猬发动进攻。但每一次刺猬都蜷缩成一个圆球,浑身的尖刺指向四面八方。狐狸行动迅速,皮毛光滑,脚步飞快,阴险狡猾,看上去准是赢家。而刺猬则毫不起眼,遗传基因上就像豪猪和犰狳的杂交品种,它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整天到处走动,寻觅食物和照料它的家。尽管狐狸比刺猬聪明,但是在实际中屡战屡胜的却是刺猬。这则寓言说明,狐狸知道很多事,但是刺猬知道最重要的事,而这足以使它能从狡猾的狐狸中逃生。其实,人也可以划分成两种基本类型:狐狸和刺猬。衣赛亚·伯林便是从这则寓言中得到启发,他认狐狸的思维是“凌乱或是扩散的,在很多层次上发展”,从来没有使它们的思想集中成为一个总体理论或统一观点。而刺猬则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刺猬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压缩成简单的 “刺猬定律”。刺猬定律强调深刻思想的本质是简单。而这也就是那些卓越的人之所以与他们同样聪明的人区分的原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马克思与共产主义:大同思想;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E=MC^2;亚当·斯密和劳动分工:“看不见的手”。正是这些拥有刺猬本质的人,将复杂的事件简化了,使我们更加接近自我。通过研究调查那些成功从优秀跨越到卓越的公司,吉姆·柯林斯根据刺猬定律提出了三环理念——他发现每个实现跨越的公司的努力寻找的核心竞争能力并不是由随意的简单观念堆砌,而是对以下三环交叉部分的深刻理解:其实,将吉姆·柯林斯提出的三环理念应用于个人自我的追求,如人生目标和职业选择同样具有意义。以三环理念在职业选择中的应用举例。当你选择一个职业时,你是否考虑过这三环:我要从事的职业是否是我最具天赋的?我可以在这个职业上取得卓越的成绩,这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有时候,你能做到最好的,可能不是你从事的。所以你要注意你对自己的洞察力。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你不仅要有穿透性的洞察力,还要能通过自己的卓越职业中获取利润来支持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和职业的未来提升。你是否充满热情?这份职业是否能引发你的热情,全力以赴。这里的问题不是刺激热情,而是发现什么使你热情洋溢。西方有句谚语:“制鞋匠,干好你自己的活儿就行了。”沃尔格林公司,就是一家凭借简单的刺猬定律:“最好、最便利的药店,可观的单位顾客光顾利润”,并且通过坚持不懈的执行,最终实现成功跨越的卓越的公司。如果你学会找出自己的人生中、职业中的刺猬定律,专注于此,坚持不懈。你注定会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过自己期望的人生,拥有自己热爱的职业,这难道不是你的梦想吗?刺猬定律告诉我们: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不去轻易分散自己的精力和资源。

刺猬和狐狸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狐狸和刺猬,这是记录在伟大哲学家Isaiah berlin著名文章里的一句话。狐狸懂很多事情,他聪明而狡猾,他敏捷而又灵活。为了打倒刺猬赢得整片森林,他始终寻找新的方法,新的伎俩。相反的,刺猬只懂得一样东西,它非常的简单。只会用一种策略,并把它发挥的淋漓尽致,完美的呈现。不管狐狸用什么伎俩,刺猬只会用他最擅长的策略来应对狐狸的攻击。所以每当他们相遇狐狸总是会使用伎俩,但胜利的总是刺猬,不管狐狸怎样尝试。刺猬,总是把自己卷成一个天衣无缝的刺球,挫败狡猾的狐狸,逼他离去,再想过其他的方法。在现实生活当中狐狸就像是总是寻找新方法来达到目标的人。他们总是寻找一些像是八周的减肥计划,12天的排毒配套创作财富课程。而他们常常重新定义自己的理想工作。相反的,刺猬就像那些总是专注在一个简单策略的人。他们始终如一,他们相信过程。他们有系统的朝向自己理想工作前进,就像Kobe Bryant利用他那疯狂的工作理念,每天都比其他篮球运动员更加刻苦耐劳的训练。就像巴菲特放弃从短期的新兴市场中获利。更专注于长期投资,平均每一年成长12%。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 那要怎样才能成为刺猬呢?在Jim Collins的Good to Great书中提到。每一个商业巨头,成功的公司,成功的人,在他们的核心中都时刻秉承这刺猬策略。但是这些策略并不是凭空出现。他们来自于深入的自我了解。并同时符合三个方面的交叠圈而得来的。 第一自己真正追求的价值。第二,自己在行的事情。第三,可以让自己充满热情的事情。在这三个方面的交叠圈。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找到其中方面的一个答案。有很多人但如果你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同时符合这三个方面的交叠圈。如果你只找到热情和价值而忽略了自己的天赋的话。那么你就无法发挥你自己的潜力。你就很难看到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创作。就像心理学的奠基者,卡内基。如果当时的卡内基选择了演讲生涯,而放弃了他在商业上领导和管理的天赋的话。他可能就无法成为当时的钢铁大王和世界首富了。如果你只找到你的价值和天赋,而忽略了你的热情的话,你可能会成为某种领域的专家,但却没有热情来持续推动你跳出舒适圈。达到更高的成就却总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莫扎特的爸爸里欧要求莫扎特只需做好一个演奏家而非一个创作者。如果当时她没有勇气反抗他爸爸去创作的话。那今天你就也不会知道他是谁了如果你只找到你的天赋和热情而放弃了价值的话。那你就无法坚持下去,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不知道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就像JK罗琳,如果她在12家出版社拒绝了哈利波特的出版后。而不再坚持他的价值,继续寻找方法发行他的书的话。那就无法启发上千万的屁孩们去阅读了,也包括我在内。很多的人并没有错,他们会引导你去一个美好的生活。但如果你想要有所成就就要继续寻找直到完整的三个交叠圈为止。等你找到了你的刺猬策略,就会出现。那要怎样找出三个属于你的焦点圈呢?我们可以从一个方面来探索。第一你的天赋在这里讲的天赋并不是在特定领域的能力比如化学天才,物理天才篮球高手之类的。而是可转移的技能,Transferable skill。可转移技能在不同工作中都可以用上的能力,而且是不断累积的,比如分析计划。运营领导,我按沟通等等。我们通常都忽略这一块。这正是性格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什么,相信网上也会有很多能力测试,让你参考。你可以问问你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相信他们会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莫扎特 第二,你的热情你的热情,就是你的兴趣所在,你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做的是自己热爱的事情,能量就会源源不绝。工作效率也会更高就好像我们在上历史课的时候会昏昏欲睡。在上物理课的时候在兴致高昂。大多数的人都无法在自己的兴趣,热情的事业上工作。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工作性质,但可以从我们的兴趣入手。我有一个朋友,每天上班都懒得无精打采,觉得生活很无聊。他觉得他的兴趣是鱼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养鱼讨论群和一个钓鱼讨论群。在上面结交了臭味相同的朋友后。就常常到处去出海钓鱼或者交换鱼类饲养。比起钓鱼,他发现自己更喜欢养鱼。后来还做起了带有去别人清理鱼缸的生意。合作与医生等等所以说可能不会一下子就让你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情。但至少你会知道什么是你不想要的。去掉一件,监事继续寻找,就会更接近目标。 第三,你的价值。我们就是自己本身秉持这的价值。指的就是什么事情是对我们来说很。做这些事情,会让我们觉得很有意义。这就是让我们坚持下去的原因。也就是让揭开罗琳坚持,寻找方法发行哈利波特的原因。如果目前你做的事情是内心认为没有意义的。浪费青春的就往往很难持久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常常换工作。 刺猬策略 找到这三个圈圈后,把他们交结在一起,就可以订制出你的刺猬策略,找到你的人生目标。

与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在经济学的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具有重要的标志功能、评价功能、保护功能和链接功能,可以反映经济学论文的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可供进一步检索有关资料,共享资源。下面我将为你推荐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1]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叶耀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3]陆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4]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5]朴光诛等.环境法与环境执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23

[6]罗能生.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9

[7]党国英.制度、环境与人类文明一关于环境文明的观察与思考[N].新京报.2005-2-13

[8]张婷婷.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需求及政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2

[9]秦书生.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绿色技术[J].科技与经济.2010(3): 82-85

[10]陈池波.论生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7-102

[11]张首先.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J].理论与现代化.2010(1): 23-26

[12]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 方法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3]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14]马仁忠.地理环境对种族、民族特征的影响[J].宿州 教育 学院学报.2002(4):

[15]冒佩华.王宝珠.市场制度与生态逻辑[J].教学与研究.2014(8):37-43.

[1]陈凌.应丽芬.代际传承:家族企业继任管理和创新〔J〕.管理世界.2003 ( 6): 89-9

[2]伯纳德‘萨拉尼着.陈新平、王瑞泽、陈宝明、周宗华译.税收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3-144.

[3]彼德·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版.

[4]陈凌.信息特征、交易成本和家族式组织〔J〕.经济研究.1998(7):27-33.

[5]. Toward an Economic The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C〕.Cambridge, MA: MITPress, 1974,123:137-139.

[6]. The Wealth of Nations ( 1776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reprint): 391.

[7]沈建法.城市化与人口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8]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2000(10) : 8-10

[9]张恒义.刘卫东.林育欣.等.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域生态足迹分析[J].生态学报.2009(5):2738-2748

[10]贺成龙.吴建华.刘文莉.改进投入产出法在生态足迹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8 (12) : 1933-1939,2008 (2) : 261-266

[11]郭军华.幸学俊.中国城市化与生态足迹的动态计量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 (5) : 131-134.

[1] 刘毅. 现代性语境下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一个思想史的考察[D]. 中国政法大学 2007

[2] 刘毅. 树突状细胞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作用的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 2009

[3] 刘毅. 硅基微环谐振腔光信号处理与布里渊光纤激光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4] 刘毅.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传输技术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 2010

[5] 刘毅. 基于图割的交互式图像分割算法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6] 刘毅. 基于iTRAQ技术对HBV相关性肝癌血浆差异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学研究[D]. 重庆医科大学 2014

[7] 刘毅.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 刘毅. 几类切换模糊系统的镇定控制设计[D]. 东北大学 2009

[9] 刘毅.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评价及其路径演进研究[D]. 天津大学 2012

[10] 刘毅. β-抑制蛋白2对哮喘小鼠CD4~+T细胞表达和产生IL-17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中南大学 2011

[11] 刘毅. SIRT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抑瘤作用的研究[D]. 中南大学 2012

[12] 刘毅. 南中国海与东南极中晚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记录与研究方法探索[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

[13] 刘毅.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及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D]. 第四军医大学 2012

[14] 刘毅. 华喦花鸟画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 2012

[15] 刘毅. 三甲基芹菜素阻断多种心脏钾通道与增加迟钠电流的作用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16] 刘毅. 面向人群的并行多目标疏散模型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17] 刘毅. 采用外周血进行肿瘤分子诊断的转化医学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2

猜你喜欢:

1.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2.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3. 国际贸易论文

4.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5. 有关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

标号在标点符号内。

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 文献综述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教育教学论文写作。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 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学前教育论文发表。

前言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

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

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

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摘 要: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1 公路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公路的规划、设计人员没有对于公路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但由于公路工程施工对沿线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多没有量化指标,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往往忽略工程建设与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不足。

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及拆迁安置、建立施工驻地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

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开始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对沿线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噪声和汽车尾气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噪音对沿线居民、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2 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前期环保措施

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

1)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土地的利用。

2)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靠而不近,离而不远”。

3)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

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1)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

3)边坡设计: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边坡的形状要尽可能与周围的景观协调,并用植物进行绿化(可结合各种土工防护结构和其它绿化基础工程综合实施)处理,坡脚、坡顶、坡面相交处等处的棱角要进行弧形整理,既可产生自然美感又可防风蚀。

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2)减少噪音污染。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集中点的干扰。

3)防止大气污染。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

4)防止水质污染。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入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

营运期环保措施

1)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垃圾及污水要进行环保处理。

2)加强公路绿化及其养护工作,既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又可降噪防尘。

3)加强交通管理,控制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规定的车辆上路行驶,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应限制鸣笛,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

3 结 论

1)加强环保意识和宣传力度。公路工程必然要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环境保护工作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公路工程全过程中应加强环保工作。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2)规范施工全过程,使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公路施工环保工作要从源头抓起,首先要有环保观念,在公路设计阶段就应重视环保措施,并在公路工程开工前,制定一套完整环保制度,在营运期间加强可持续发展养护工作,将环保落到实处,将公路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

3)完善监督制度,使环保措施有效实施。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将环境保护与工程质量考核相结合,落实责任到人,才能使环保措施得以有效长期的实施。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促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跃峰.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07.

[2]何 林,魏 援.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J].青海交通科技,2007.

[3]彭淑清,钟坚勇.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探讨[J].华东公路, 2008.

[4]郭发忠.公路工程设计中环境保护的实践[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8.

[5]刘纯青,龙春英.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景观营建艺术模式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摘要: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自从矿产资源开发以来就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不合理的矿山建设对环境产生了破坏作用。而我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还处于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对前期建设中的失误进行弥补,对问题进行修补。

关键词: 矿山建设;环境保护;保护措施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又同时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资源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大。国家发展规划一再强调,经济的发展要又好又快,不能走西方国家发展的老路,不能重复先破坏后修复的经济发展道路,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就注重环境的保护。矿山建设也一样,它所造成的问题主要造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开采方法不够合理规范,另一方面是对开采后的废料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工作单位与工作人员必须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开采过程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努力做到既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

1.矿山建设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目前矿山建设中的破坏性影响

矿山开采主要采用地上和地下两种方式,然而这两种开采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矿山开采会对地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会改变原有的地表地貌特征,严重影响植被覆盖率。而地表植被的破坏对其他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不恰当的开采行为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地表坍塌也就是塌方的危险,地下水位也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对矿石开采后的产生的废石、尾矿等固体污染物的处理不当也会严重影响环境,主要体现在对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上。其中,有一部分废石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会引发自燃现象,并释放出对环境或人体产生伤害的气体。除此之外,挖矿井所产生的废水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对其重要程度的分析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甚至起着决定作用。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国家更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环境问题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就目前来看,我国已经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矿山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无疑是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环境,也影响了经济。环境不仅仅是针对当下时代生活的人,更是对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后的人类而言,他们的生活环境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所做所为。矿山建设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资源枯竭的问题,对地表环境,对土壤、大气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几乎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

2.矿山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具体保护措施

合理处理废水,防治水源破坏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工业用水需求量大,每个人所占有的淡水资源量很有限,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在矿区就更为严重了。我国矿山酸性水污染普遍较为严重,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化工矿山和部分含硫冶金矿山。处理酸性水总的原则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酸性水的产生,在排放前加以必要的处理以及对酸性水进行重复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需要不断地改进,将用水洗净矿产的过程尽量减少,减少所需要的净水用量,有足够技术支持的可以采用封闭净化的技术。对于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同时存在于矿山,可以进行酸性水和碱性水中和处理,节省环保费用。

另外,可以采用其他物理方法对治理酸水。废水处理方法也应该得到改善,尽可能地减少废水的排放,或对废水进行再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处理后的废水可以重复使用,既减少了浪费,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化。无论是排放还是再利用都需要对废水进行一定的处理,这就要求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护水源,矿山往往接近于水源,污染了水的源头就意味着污染了一条河,一片区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建造封闭性高的工厂,严格控制,严格把关,提高管道的防渗透能力,定期检查管道的破损情况,避免管道中的废水泄漏造成污染的现象。在矿山建设中,要提高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合理处理废水,杜绝水资源的浪费。

对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治理

在矿山建设中对大气产生污染的主要是粉尘和废气,粉尘和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危害。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空气中弥漫着粉尘,通过人类的呼吸进入呼吸道,引发呼吸道感染,容易诱发多多种疾病,粉尘更被称作人类健康的天敌。粉尘和废气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对大气的污染也是极为严重的。由此看来,粉尘和废气的治理也是矿山环保建设中重要环节。对于废气的治理方法是多样的。首先,可以优化动力结构,采用污染小,环保的动力资源,如使用电力、天然气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动力资源,也可依靠科学技术开发使用新型能源,将新能源技术运用到矿山建设中。

另外,可以采用尾气排放相对较少的,符合国家制定的尾气排放标准的柴油机。这两种方法的治理原则是从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也可以安装净化尾气的装置,使尾气的排放能够安全,无污染。就粉尘治理而言,通过对粉尘产生的原理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方法加以应对。在作业过程中采用静电除尘,使用旋风式除尘器,或者脉冲布袋除尘器捕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岩粉,不使岩粉扩散和污染作业场地。除次之外,在作业中还可以配合水的使用,可在场地中建设水道,并适当地喷洒,增加空气湿度,以达到使粉尘潮湿,难以在空中飞扬的目的。粉尘和废气的适当处理是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一种保障,也是对保护环境的责任的履行。

3.结语

环境保护是矿山建设的重要课题,环境污染往往比环境治理要简单得多,因此在矿山建设过程中就应该注意环境保护,将污染降到最低。哪怕是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也不能只顾经济利益,忽视道德问题,经济的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竭泽而渔的思想应该抛弃。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环境标准的新要求。国家、地方出台的标准也会越来越严格,对污染物的排放严格限制,减少矿山建设中对环境的迫害。国家、地方、工作单位、工作人员、公众都应该站在自己的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郑红,董影卓,安冬梅,等.矿山环保现状与防治对策的思考矿[J].业快报,2001.(4).

[2]管荣根,顾玲,陈静,等.矿山机械环保问题的探讨矿山机械[J].矿山机械,2001(8).

与mydoll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的三维框架及其应用.《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10期.甄丽娜.仇晓春.[2].儿童与知识——一个值得反思的幼儿园教学哲学问题.《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0期.郑三元.[3].完整经验的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5期.陈纳.[4].高结构低控制理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要求.《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2期.张玉敏.许卓娅.[5].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6期.周榕.[6].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改进.《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2期.王春燕.林静峰.[7]."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9期.赵南.[8].试论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新课程·上旬》.2016年2期.赵彩丽.[9].幼儿园教学从儿童出发:应然与实然之差异.《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2期.顾荣芳.[10].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6期.刘慧.二、幼儿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被引次数:18作者:范元涛.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2].幼儿游戏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被引次数:18作者:陈维霞.学前教育学山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3].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赵楠.学前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4].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下的幼儿音乐教育——以河北师大第二幼儿园教学为例.被引次数:1作者:王芳芝.音乐学河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5].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次数:9作者:何凡.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东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6].言它与言我——幼儿园教学中师幼问答语研究.作者:吴婵.学前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7].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邵小佩.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8].支持儿童带着理论前进——基于儿童朴素生物理论的幼儿园教学.作者:魏婷.课程与教学论四川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9].幼儿园教学用书评价研究——以某省2011版《幼儿园数学活动》为例.作者:陈曼丽.学前教育学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10].精心预设灵动生成——幼儿园教学活动预设与生成之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胡冬群.学前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三、相关幼儿园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Problemsolvingby56yearsoldkindergartenchildreninacomputerprogrammingenvironment:《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2]《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andtechnology》,被SCI收录[3]EverythingINeededtoKnowAboutTeachingILearnedinKindergarten:《SIGCSEbulletin:ACMSIGCSEAnneHaworthHeatherSimmonsLizSchimanskiPamMcGarvaEileenKennedy《Language,cultureandcurriculum》,20091[10]CountingSounds:

论英汉翻译中的语序调整(三)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行文习惯、思维模式不同。英美人强调客观,常用物、抽象概念、非人称it 作主语,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使叙述显得公正、客观,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常用人作主语,主语的思维模式往往是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的行为或状态。英汉翻译时,所确定的主语是否恰当,必须考虑译文是否符合汉族人民的思维模式。例如: (3) 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laugh. (这位曾使全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自己却饱经辛酸。) (4) It never occurred to her that he was a dishonest man. (她从来没想到他是个不诚实的人。) 例3 英文用抽象名词bitterness 作主语,汉语却用“这位曾使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作主语;例4 英文用形式主语it 作主语,汉语用“她”作主语,看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是中西方思维模式不同的缘故,例4 意思是:这种念头从来没有闪过她的脑际。原句当然可以说She has never thought tha theisa dishonest man. 但两相比较,前一句强调“他是个不诚实的人”是客观事实,字里行间显露出她对这事感到惊异,后一句只强调了主观印象。译文清楚明白地写出了“她”对“他为人不诚实”这一点的认识。英汉翻译中的语序转换 英语和汉语的语序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对原文的句子成分和词语的先后顺序,必须按照译出语的语序习惯进行安排,有时需要语序转换。英汉互译中的语序转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定语位置的转换汉语中的定语,无论是单用还是几个词连用,通常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面。英语则不然,单词作定语时,一般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前,短语和从句做定语时则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在汉译英时,必须要考虑定语的位置。如:睡觉的那个婴儿看上去很可爱。The sleeping baby looks lovely.你认识操场上踢球的那些男孩吗?Do you know the boys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这就是Polly呆的那个笼子。This is the cage that Polly lives in.需要说明的是,在英语中,不定代词的定语常后置,如:你有什么重要的事吗?Is there anything important in today's newspaper?二、状语位置的转换在英汉互译时,状语位置的变换极为复杂。因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状语的位置都不是很固定。出于强调程度、句子平衡和上下文的关联等方面的考虑,状语的位置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在翻译时,首先,要熟悉英汉两种语言状语位置的差异,然后,按译出语的习惯来调整安排。比如说,在汉语中,状语常放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有时为了强调也放在主语之前,但译成英语时则不然。如:他整天都工作。He works allday long.我非常喜欢住在中国。I like living in China very much.另外,英语的方式状语一般常放在地点状语、时间状语之前,而汉语恰恰相反。如:我们得早点去那里。We have to go there early.她每天早晨在教室里高声朗读。She reads aloud in the classroom every morning.英汉互译时,需要变换位置的绝不限于定语和状语,其它句子成分和一些词语的位置,也要按照译出语的习惯作适当的调整和变换。比如说,英汉语言中各有一些并列的固定结构,其语序各不相同,如汉语中说“南北”,而英语说north and south;汉语说“新老”,英语则说old and new。这些需要大家在翻译时格外注意。?/P>英汉翻译中的词序错位现象 Saturday, 15 September 2007 英汉翻译中的词序错位现象(Different Word 0rders) 总的来说,汉英的语序基本一致。正是因为这种语序是基本一致的,在汉英翻译时不一致的地方就容易出差错。由于两种语言文化的表达、表述的习惯不同,形成一些固定说法的格式不同,如下面的例子,翻译时只有死记硬背。这种死记硬背非常重要,是翻译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在过去的翻译书中技巧讲得很多,但也应该重视固定说法的背诵功底。 1、英汉词序错位 例如: 水火 fire and water 贫富 rich and poor 新旧 old and new 长短 short and long 细长 long and thin 男婴 baby boy 女婴 baby girl 冷热 hot and cool 凉爽 nice and cool 物理化学 chemistry and physics 工农业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年月 month and year 田径(运动) track and field (events) 迟早 sooner or later,first and last 水土流失 soil erosion and water loss 新郎新娘 the bride and the bridegroom 手疾眼快 quick of eye and deft of hand 喜怒哀乐 anger, grief, joy and happiness 水乳交融 as well blended as milk and water 2、有一些情况汉英说法顺序差不多 例如: 上下 up and down 高低 high and low 老幼 old and young 父母 father and mother 夫妇 man and wife 来龙去脉 from beginning to end 来来往往 come and go, back and forth 3、汉语习语中常有同义重复表达。如“徘徊”、“回环”、“温暖”、“思想”、“道路”等,英语中也有这种结构 例如: time and tide 岁月 wear and tear 磨损 near and dear 亲近 lord and master 主人 wants and likes 喜好 the rank and file 百姓 论英汉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 语序指各级语言单位在组合中的排列次序,是语言的重要组合手段之一,既反映了一定的逻辑事理,又体现了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所形成的语言习惯,还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模式。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和汉族是不同的民族, 其思维模式必然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描述也就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顺序。文章从英汉翻译过程中主语的确立、信息焦点的突出方法、汉语时间句序的特点以及语序调整的实证性分析来探讨英汉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一) 确定主语,调整语序。英语为主语显著的语言,主语突出,除省略句以外,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句法重形合,要求句子各成分特别清楚,以免结构混乱,影响句意。 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主题突出,主语不突出;句法重意合,指代关系在形式上不明显。在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常常可以省略,有时必须省略;有些主语难以一眼看清,需要读者用心识别。因而在英译汉过程中,确定主语,调整句序往往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例如: (1) Nightfall found him many 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preaching place. 这句话按原文的语序,Nightfall (夜幕) 作主语,按原语序照样翻译下去,译文会显得别扭,不自然。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应选用“他”作主语,因而正确的翻译是:夜幕降临时,他离预定的布道地点还有好多英里路。又如: (2)As is known to all ,2003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ship. 这句话可译为:众所周知,中国在2003 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原文主语是“2003”,但译文没有以“2003”作主语,而以“中国”这一行为主体作主语。用时间作主语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这种用法不仅强调了时间的观念,而且也使句子简洁、生动。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表达习惯,英语还可以用地点等名词作主语。如:Nanjing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 events. (在南京城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行文习惯、思维模式不同。英美人强调客观,常用物、抽象概念、非人称it 作主语,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使叙述显得公正、客观,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常用人作主语,主语的思维模式往往是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的行为或状态。英汉翻译时,所确定的主语是否恰当,必须考虑译文是否符合汉族人民的思维模式。例如: (3) 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laugh. (这位曾使全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自己却饱经辛酸。) (4) It never occurred to her that he was a dishonest man. (她从来没想到他是个不诚实的人。) 例3 英文用抽象名词bitterness 作主语,汉语却用“这位曾使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作主语;例4 英文用形式主语it 作主语,汉语用“她”作主语,看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是中西方思维模式不同的缘故,例4 意思是:这种念头从来没有闪过她的脑际。原句当然可以说She has never thought tha theisa dishonest man. 但两相比较,前一句强调“他是个不诚实的人”是客观事实,字里行间显露出她对这事感到惊异,后一句只强调了主观印象。译文清楚明白地写出了“她”对“他为人不诚实”这一点的认识。 (二) 突出信息焦点,调整语序。信息焦点即信息单位的焦点所在,是信息单位内在主重音或调核体现的一个或多个作为信息高峰值的单元。语言现象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其实这远远不够,还要进行交际分析或实义分析, 即主述位分析。主位是陈述的对象(或称话题) ,是谈话的出发点,也是读者从上下文或从语言外的知识得知的内容,表达的是已知信息;述位则是对陈述对象所作的陈述,即对已知事物说了些什么,是交际的中心,叙述的目的,是读者未知或假定读者未知的内容,表达的是新信息。通常新信息是句子内容的重点或句子的强调点。由于新信息往往需要比已知信息陈述得更详细,因此需要用更长、更重的句尾。这种结构是按句尾重心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的。但是,英语中有些句子成分后置,并不是因为代表新信息,而是因为太长,太复杂,若不后移就会使句子结构头重足轻。所以,英汉翻译要根据不同情况弄清原文句子的信息焦点是什么,原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突出这一焦点,而译文又应以什么方法来突出这一焦点,以达到对等效果。 在英语句子中,信息焦点总是由新信息构成的,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焦点一般出现在句末。例如: (5) I am painting my room blue. 在一般情况下,blue 应为信息焦点,因此该句可译为:我在把我的房子刷成蓝色。如果上例是回答Are you paintingJohn’s room blue ? 这一问题的话,那么句中的信息焦点就落在my 上,因为这是新信息。所以,译文也需作相应的调整,以反映信息焦点的变化。那么该句就可译为:我是在把我自己的房间刷成蓝色。 英语突出信息焦点的主要方法有三种:语序调整、强调句型和拟似分裂句。在句子中,信息单位的重要性与其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有关。若要提高某一词语在句中的信息价值,办法之一就是调整语序,将其前置或后移。虽然汉语的次序在信息处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如英语那么重要,但语序调整仍然是突出信息焦点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段。例如: (6) This jug is difficult to pour cream out of . (这把壶里很难倒出奶油来。) (7) Cream is difficult to pour out of this jug. (奶油很难从这把壶里倒出来。) (8) 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9) Sitting at her desk in deep concentration was my sisterFlora. She looked as though she had spent a sleepless night . (全神贯注地坐在桌旁的是我妹妹弗洛拉,她看上去好像是通宵未睡。) 例6 将cream 置于句尾,强调奶油很稠。例7 将this jug置于句尾,强调这把壶嘴子小,奶油很难倒出来。例8 通过语序调整强调四川人不怕吃辣的东西,贵州人辣了一次后第二次仍不怕辣,湖南人辣的东西不怕,怕就怕在不辣,因为他们对辣东西已习以为常了。在这三个分句中,说话人当然在强调湖南人最不怕吃辣椒。例9 采用倒装句来调整信息焦点, 设置悬念,使文章更为生动,汉语译文也采用倒装句,收到同样的效果。 强调句型It is. . . that . . . 和拟似分裂句是英语用来突出信息焦点的重要语法手段,可以强调句中不同的成分。英译汉时,为了突出重点可以适当地调整句型,把原文的信息焦点转换为汉语的“是. . . . . . 的”等信息价值较高的句子成分。例如: (10) It was Jane who played Mozart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 (昨晚在晚会上演奏莫扎特作品的是珍妮。) (11) It was Mozart that Jane played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 (珍妮昨晚在晚会上演奏的是莫扎特的作品。) (12) What I am doing is teaching him a lesson. (我眼下在干的是就是教训他一顿。) (三) 依据汉语时间句序特点,调整语序。句序是以句为单位,包括语段中句子的顺序和复句内分句的次序。汉语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汉语中特多流水句。我国的翻译工作者也指出:时间顺序是汉语安排动词的基本规律。功能主义语言学派则从语言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角度对汉语进行了研究,发现汉语的象似性程度很高,语言符合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排列的强趋势。例如: (13) 华老栓忽然坐起来,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 (14)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15) 我轻轻地扣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看,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 对汉语句子时间顺序进行实证性考察,发现除了现实的时间顺序原则外,还有抽象的时间顺序和心理的时间顺序。 抽象的时间顺序是指未进入现实时间流程的时间顺序,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只存在于人们的逻辑推理中。例如: (16) 你先出去,让我们起来。 上例前后两分句的动词“出去”、“起来”在说话者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没有进入现实的时间流程,还不具备实际发生的时间,但两个分句的时间先后一目了然。心理的时间顺序是指人说话时主观心理轴上的时间顺序,一种是先交待已知的、次要的,然后交待未知的、重要的信息。“已知+ 未知”的信息结构是人们主观心理轴上的时间顺序在汉语中的反映。另一种是先认识的先说,后认识的后说。例如: (17) 玫瑰花儿可爱,棘多扎手。 (18) 这句话不只说出了气候上的一条规律,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条哲理。 例17 中说话人把前一分句作为已知信息,作为铺垫,意在后一分句。在例18 中,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意思递进了一层,是信息焦点,是强调的对象。 (19) 袭人羞得脸紫胀起来,想想原是自己把话说错了。 这句话是前果后因句,句序似乎跟前两种顺序相悖,但仔细体会一下人们说这话的心理:人们在叙述中顺着上文先说出某种结果,接着想到有必要,于是又补充说出一个理由或原因。补充说明的内容是事后的想法,它置于结果句后,是因为它是说话者后来想到或意识到的。 由上观之,汉语的句序比较固定,时间顺序是复句安排分句次序的一个经常起作用的原则。在英汉翻译中,由于汉语表达的需要,常需改变原文的句序,即使很短的句子也有句序调整的问题。例如: (20) I am glad to see you. (见到你很高兴。) 在英语里,一般都是先说出个人的感受,然后再说有关的情况,说明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汉语则往往相反,先说具体情况,然后再说个人的感受。 由于英语句子是树式结构,句子成分叠床架屋,层层叠叠,形成一个立体的空间构架,英语这种构造手法使得时间顺序的格式显示不出来。而汉语则不存在一个主干结构,它是由结构上现对独立的单句连接而成的,整个复句呈现出平面线性延伸。尽管分句流放不拘,疏散铺排,但整个复句并不杂乱无章,而是贯通一气。这其中之章法就是一定的顺序:一个个事件、一层层意思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整个句子形散而神聚。因此在英汉翻译中,有时可以从源语到目的语直接传译, 如下图所示: X ————→Y但由于两种语言具有以上所述的结构差异,而译者往往要走一条曲折的路,如下图所示: X Y└—————————↑也就是说,为了顺利地进行传译,首先要对英语句子进行拆卸(unpack) 和逆转换(back - transform) ,将拆卸下来的各部分转换成核心句(kernel sentence) 形式,然后再由核心句传译成汉语的一个个分句,最后将分句按时间顺序作句序调整,生成汉语译文。如下图所示: 英语原文 汉语译文↓ ↑切分,逆转换 句序调整↓ ↑英语核心句——————→汉语分句对这一操作步骤,下面举例说明: (21) I put on my clothes by the light of a half - moon justsetting ,whose rays streamed through the narrow window near mycrib. 首先对英语原句进行“拆卸”处理,原句可切分出三个核心句: ①I put on my clothes by the light of a half - moon. (SVOA) ②A half - moon was just setting. (SV) ③The moon rays streamed through the narrow window nearmy crib. (SVA) 经分析,三个核心句的时间顺序依次为②—③—①。经过此番调整,就可以顺利地传译为: 半轮晓月渐渐西沉,月光透过小床旁边一个窄窄的窗子射进来,我趁着月光穿上衣服。 (22) It was an old woman , tall and shapely still , thoughwithered by time ,on whom his eyes fell when he stopped andturned. 首先对原句进行“拆分”处理,原句可切分为七个核心句: ①It was an old woman. ②She was tall. ③She was shapely still. ④She was withered by time. ⑤His eyes fell on her. ⑥He stopped. ⑦He turned. 经分析, 七个核心句的时间顺序依次为⑥—⑦—⑤—①—②—④—③。因此我们译为: 他站住,转过身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年迈的妇女。她身材修长,虽受岁月折磨而略显憔悴,但丰韵犹存。 (四) 英汉翻译中语序调整的实证性分析。英汉翻译中, 语序调整是个复杂的问题,忽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导致翻译作品洋腔洋调、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用以上的观点审视译著《简·爱》,确实在这方面发现了一些问题。 (23) It was cruel to shut me up alone without a candle. (多狠心呀,把我一个人关在里面,连支蜡烛也不点。) 本例原文句子重心应在cruel 上,不定式短语置于句末不是信息焦点,而是为了实现英语造句普遍遵循的末端重心的原则,避免头重足轻现象。按照汉语先具体再评价的原则,试改译为:把我一个儿关在里面,连支蜡烛也不点,真狠心呀! (24) I then sat with my doll on my knee , till the fire gotlow ,glancing round occasionally to make sure that nothing worsethan myself haunted the shadowy room. (随后,我把玩偶放在膝头上枯坐着,直到炉火渐渐暗淡,还不时东张西望,弄清楚除了我没有更可怕的东西光顾这昏暗的房间。) 译文与原文不符。经分析,原文至少可切分为三个核心句: ①I sat with my doll on my knee. (SVA) ②The fire got low. (SVC) ③I glanced round. . . (SVA) 切分出的三个核心句的时间顺序应为①—③—②。原文中③分句是①分句的伴随行为,它置于句末,是为了符合末端重心的原则。按照汉语复句时间顺序的生成规律,原译有失原意,试改译为:随后,我把玩偶放在膝头上枯坐,还不时东张西望,看看有没有什么比我更坏的东西光顾这昏暗的房间,这样直坐到炉火暗淡。 (25) This is all provoking to Miss Scatchered ,who is naturally neat ,punctual and particular. (这一桩桩都使斯卡查德小姐很恼火,她天生讲究整洁,遵守时刻,一丝不苟。) 先交待外围成分,已知信息,然后点题,提出未知信息,这是汉语行文的一般规律。原句第一分句是果,是未知信息,放在句末较好。因此原译句序应调整为:斯卡查德小姐天生讲究整洁,遵守时刻,一丝不苟;这一桩桩都使她非常恼火。 29. Have I not described a pleasant site for a dwelling ,whichI speak of it as bosomed in hill and wood , and riding from theverge of a stream ? (我不是描写了一个可爱的住所么? 我把它说成是偎依在小山和树林之中,屹立在小河之边上。) 按照“已知+ 未知”的汉语时间句序,应先有论据(已知信息) ,后有结论(未知信息) 。由于原译句序与此相悖,因此需作调整,试改译为:我说它掩映山林之中,坐临溪流之畔,不是把它描写成了一个可爱的住所么? 当然,原文的句序,即先说出结论,再给出论据的句序在汉语中也是有的,但是原译和改译却存在着文体上的差别。 先下结论再去寻找论据的句序是说话者思想不成熟的表现, 因为论据是说者事后才想到的。这种表达的顺序常出现在口语中,口语色彩比较浓。而《简·爱》的原文结构严谨,一点也不松散,是典型的书面语体。由此看来,原译与原文在文体上有出入。 通过以上英汉翻译过程中主语的确定、信息焦点的突出方法、汉语时间句序的特点以及英汉翻译的实证分析,可以了解到英汉两种语言有其各自的特点。要做到翻译忠实、通顺, 语序调整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Bronte ,Charlotte. Jane Eyre [M] .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Danks ,Joseph H. . etal. Cognitive Process in Translationand Interpreting[M] . Sage Publications Inc. . 1997. [3 ]Nida ,Eugene A. . On Translation[M] . 谭载喜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 ]戴浩一. 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 J ] . 国外语言学, 1988 , (1) . [5 ]戴浩一.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J ] . 国外语言学,1990 , (4) . [6 ]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 . 商务印书馆,1979. [7 ]吕叔湘. 语文杂记[M]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8 ]马秉义. 英汉主语差异初探[J ] . 外国语,1995 , (5) . [9 ]谢信一. 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J ] . 国外语言学,1991 ,你再到下面看看: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3] Sheridan,S.,Schuster,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4] and Childhood Programs. . 1989[5] 胡彩云,李志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6]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7]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8]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9]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12]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13]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 潘月娟,刘焱. 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8)[15]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16] 邢利娅,白星瑞. 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3)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二)[1] 亢晓梅. 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4) .[2] 俞国良,罗晓路. 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3] 辛涛,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4] 伊文婷. 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5] 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6] 林正范,徐丽华. 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2) .[7] 高潇怡,庞丽娟. 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3) .[8] 任淑萍. 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9] 史献平. 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 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 1994,(10) .[11] 石中英.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教育研究, 2006,(01) .[12] 肖川.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 辽宁教育, 2007,(Z1) .[13] 刘莉,杨艳芳.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 .[14] 黄乾玉.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15] 吕国光,王嘉毅.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念的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3) .[16] 姜美玲. 课程革新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叙事探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5,(20) .[17] 王永跃. 从支配到支持: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18] 康武. 信念——数学教师的方向性不足[J]. 数学教育学报, 2003,(02) .[19] 林智中,张爽. 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20] 任永泽. 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 现代教育论丛, 2010,(04) .

[参考文献] [1 ]Bronte ,Charlotte. Jane Eyre [M] .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Danks ,Joseph H. . etal. Cognitive Process in Translationand Interpreting[M] . Sage Publications Inc. . 1997. [3 ]Nida ,Eugene A. . On Translation[M] . 谭载喜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 ]戴浩一. 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 J ] . 国外语言学, 1988 , (1) . [5 ]戴浩一.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J ] . 国外语言学,1990 , (4) . [6 ]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 . 商务印书馆,1979. [7 ]吕叔湘. 语文杂记[M]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8 ]马秉义. 英汉主语差异初探[J ] . 外国语,1995 , (5) . [9 ]谢信一. 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J ] . 国外语言学,1991 , (4)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