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魏风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魏风研究论文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作者: 刘凯 凤凰出版社 古老的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诗歌就像中国文化浩瀚海洋里的一颗明珠,熠熠闪光。璀璨的光辉映照你我,以它那或阔大或深曲的意境、或澎湃或温婉的情韵、或典丽或朴质的语言怡养着我们的性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由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变迁,普通读者尤其是中学生,鉴赏古代诗歌仍有一定的困难。作为每年的高考专项,古代诗歌的鉴赏正日益爱到大家的重视。不过从每年的高考成绩看,古代诗歌鉴赏得分不高。虽然花的时间不少,但收效甚微。究其所以,固然和中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生阅历不足有关,但最为主要的还是方法不当。因此,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也就显得益发重要。这也就是编纂此书的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作者:万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为了积极配合高中新课程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要求,适应新课程高考的要求,参照《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特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编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两本配套用书。本丛书有以下特色: 一、首家推出“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二、选文针对性强,试题原创性强我们根据近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和各省市高考卷所选诗文的特点与趋势编选诗文,注重选文质量,侧重名家文章。试题编制强调原创性、独创性,答案参照权威鉴赏辞典并经过学生实践后制定,确保试题与答案的准确性。另外试题、分值按照高考卷惯例设置,便于使用。~~~~~~~~~~~~~~~~~~~~~~~~~~~~~~~~~~~~~~~~~~~~~~~~~~~~~~~~~~~~~~~~~~~~古代诗歌与名句名篇(高中语文)/龙门专题作 者: 蒋念祖,陈国林 主编,孙国强 本册主编出 版 社: 龙门书局龙门专题》是针对中等程度及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研究开发的,尤其是对尖子生来讲,《龙门专题》是必备图书!这套书在设计上全面贯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中等程度的学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点精析与应用”部分侧重夯实学生基础,重点在把基础知识讲细、讲透,适合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能力拓展”部分重点在于拓展学生思维,直接与中高考的难度、题型接轨,适合中等学生提高成绩。同步学习使用:《龙门专题》每一节内容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编排的,因此可以随着教学进度同步使用,老师讲到哪里,就紧跟着做透哪一本专题。中高考复习:“基础篇”适用于第一轮全面复习,全面梳理知识点,从这一角度,专题比任何高考复习资料都要详细、全面:“综合应用篇”适用于第二轮专项复习,尤其是跟其他专题、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综合时,事半功倍。“万变不离其宗!”考试题目都是由基础知识演化而来的,因此基础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准确地理解、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轻松地应用和解题!使用《龙门专题》打基础,重点注意每节的“知识点精析与应用”,它分为三个小部分:知识点精析:可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解题方法指导:通过经典和新颖的例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 基础达标演练:可以即学即练,便于巩固。“能力拓展”栏目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的,它同样包括三个小部分:释疑解难:以综合性,关联所学知识,并作深度的拓展和延伸;典型例题导析:最具代表性的例题、全面的思路分析、有的放矢的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思维拓展训练:完美的拓展训练设计,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知识点精析与应用”用于梳理知识脉络,掌握基本知识点;复习时侧重使用“能力拓展”栏目,这部分立足于教材,对中高考必考内容进行拓展提升,也包括了一些难点和失分率较高的内容。此外,“本书知识结构”、“本讲知识网络图”能帮助学生迅速快捷地掌握全部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在中高考的复习备考中,还要注意:近年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考)中所占分数比例,紧跟第二轮专项复习节奏使用。~~~~~~~~~~~~~~~~~~~~~~~~~~~~~~~~~~~~~~~~~~~~~~~~~~~~~~~~~~~~~~~~~~~~~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作 者: 田福春,杜静卉 主编出 版 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是《决胜高考》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海淀区中学语文专家精心打造。作者精心挑选了与知识方法相匹配的历届高考题及与高考有关的习题供读者练习。书中另附有2008年各地高考古代诗歌题,可以帮助考生提前进入备考状态,在考试中取胜。 本书从古代诗歌的分类、意象的分析、意境的分析、写作手法的分析、思想感情的分析、语言风格的分析六章节对诗歌鉴赏中所涉及的问题加以分类解说。每一分类中都包括三个环节:锦囊妙计、小马过河、恍然大悟。 本书侧重实用,可操作性强,省去了教师整理知识点、挑选习题的过程,可拿来即用。学生即便没有老师辅导也可以独立完成古诗鉴赏的复习。 本书可供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及语言文字工作者使用,也适合中学语文教师备课时参考。 ~~~~~~~~~~~~~~~~~~~~~~~~~~~~~~~~~~~~~~~~~~~~~~~~~~~~~~~~~~~~~~~~~~~~~中国古代歌诗与当代歌词鉴赏作 者: 赵飞 编著出 版 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共十二讲。导言讲述了古代诗歌与当代歌词承上启下的渊源关系,旨在引导学生溯千年文化之流,饱览我国民族精神人文风光。第一讲至第十一讲,着重探讨了十个时下大学生至为关注亦为之困惑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进取不息的人格力量在时空坐标上的悲剧意义?女性至美的社会价值以及古代女性形象留给我们今天的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坦然地做到笑对人生宠辱不惊?怎样处理对精神和生活有着重要支撑作用的亲情和翃?经得起时空跨度考验的爱情方为真爱、至爱;从伟人光彩中的瑕疵看人物个性的丰厚性;“大我”、“小我”完美集合于一体方为最高至善之境界……。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学空间,教材在最

那么就给你来点民歌的论文资料吧民歌地方色彩辩析一、何谓地方色彩?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在音乐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已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所谓色彩,乃借用绘画术语,以通感之法,表达对音乐美感特点的整体体验。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地方色彩的形成与诸文化要素密切相关。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悬殊很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审美心理和文艺传统上都形成了不同特点,这些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于各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歌形式,遂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色彩差异。民歌色彩的形成由来已古,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中国民歌地方色彩之丰之美,为世界各国难与并能,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是民间音乐的重要属性和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稍稍懂得音乐的人都不难从听觉上模糊感受到各地民歌的色彩差异,但一般都只能停留于隔岸观花,雾中看月的状态。若欲作细致区分和准确辩认,并能说出一些依据和道理,达到理性的把握,即使身为专业研究的学者们也深感不易。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民歌色彩所由表现的具体形式表徵尚未作比较专门细致的探究,缺乏理性分析的手段和方法。本文拟围绕这个课题作些初步的理论分析,以期能对民歌的色彩特点既可意会,也可言传,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加深对民间音乐本质的理解。民歌作为一种以乐音为媒介的艺术形式,我们对它的审美体验,首先经由一些形式要素的综合效应来具体把握。因而,若欲解开地方色彩的奥秘,势必先要条分缕析出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二、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而唱词的特点,通常也可作为辅助性的分析因素。音乐形式方面,主要涉及音阶、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点,歌词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以上词曲形式中任一要素的特点,或多个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都可构成民歌色彩的个性及其变迁,这些要素也正是辩析民歌地方色彩的理性依据。下面以两首民歌的分析为例,从中了解民歌地方色彩的具体表现和辩析的基本方法。1、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此歌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作品,其具体形式表徵为:带变宫的六声音阶,宽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23,对应性质的上下句体结构,旋法含有六度大跳,方言唱词“开”的韵母特点,为e,而不是ai,等等;2、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此歌为体现南音色彩的作品,具体形式表徵为:五声音阶,四句体结构,窄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12、356,级进为主的旋法,四川特有方言衬词“跑马溜溜的”等的运用。这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在美感体验上,北歌有悠远高朗之美,南歌为柔和婉转之美,从以上简析中可以见出,南北民歌音乐的审美色彩差异并非玄虚而不捉摸的,它具体清楚地由音阶、结构、音调旋法和方言声韵衬词诸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而达成。我们完全有可能从词曲形式要素及其特点的细致分析中对之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把握。既论地方色彩,就离不开地理特点和地区范围这些参数。民歌地方色彩总是与特定地区范围相联系的,不同区域范围的民歌,其色彩表现的浓度有所不同,组成色彩的形式参数也有相应的复杂变化。以此而言,民歌色彩具体表现上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需要因地而宜地作出具体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在这些复杂因素的综合参与中,也仍有一定规律可循。三、民歌地方色彩的区域性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古话叫“乡音难改”,民谣有云:“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等说法。可见甚至在不同乡镇之间,其方言和民歌也有不同色彩,这固是很极端的例子,但也表明民歌色彩是与地区结合而体现的,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为了说明的方便,本文只拟从大范围方面作些理论分析和探讨。根据地理面积的不同,民歌色彩可相应划分为多个层次的色彩区来加以体认。一般规律是,区域面积越大,民歌的个性色彩越鲜明,差异也越彰显;反之,则个性色彩越模糊,差异越细微。故地区面积与色彩浓度成反比例关系。相应的,在辩析不同区域民歌色彩时,所运用的分析参数会有变化。基本原则是,色彩区面积与分析参数呈反比关系,即色彩区面积越大,民歌色彩越彰显,分析中所用的形式参素就越少,分析方法越粗略;反之,分析参数增多、细化。比如,从宏观层次看中国南北民歌的色彩,就只须考虑音阶、结构、音调三因素特点即可清楚辩认。北歌多为六声或七声音阶,结构为较规范的上下句体,音调多用大、宽音韵(135、512)。而从中观层面看南北方内部各省区之间的差异,则由于都用同样的音阶、音调和结构,就需要添加更多更细的形式参数如旋法、润腔等来作更深一层次的划分,才能找出其间的色彩差异。如此等等。下面结合民歌色彩区的具体实例来体认其具体的形式表现要素,提出一些初步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一) 南北中的色彩差异(宏观层面)从宏观层次看,中国民歌可划分为北方南方和中部三大色彩区域,各区色彩有很明显的差异,并具体体现于一些形式要素的综合作用上。曲例3陕北信天游《三十里铺》是北音色彩的典型曲调,其形式特点为:对应性的三上一下四句体(二句体的变体),带FA偏音的六声音阶,宽宫声韵结构512,旋法多用五度跳进。歌词“我”的方言读音为E,曲情苍凉凄凉。同样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信天游《红军哥哥回来了》一曲,其形态表徵与《三十里铺》雷同:上下句体,带FA、SI两个偏音的七声音阶,宽商声韵623,多跳进,旋法多用七度大跳。方言词汇有“鸡娃子,狗娃子”等;“了、来、咬”等字具有方言声韵的发音特点,如“咬”字读为“NIO”,“来”为“LE”。曲情开阔慷慨。等等。再随手拈来一些南音民歌作品,其风格韵味和形式表徵就截然不同了。如江南小调《无锡景》为典型的南音色彩。其形式要素特点为:五声音阶,窄徵声韵561、653和小声韵123的综合运用。级进为主的旋法,连续发展、渐层下移的四句体结构,旋律修饰细腻华丽,曲风柔宛妩媚。同样是江南小调的《码头调》,其色彩美感及形态特点略同上曲,兹不赘述。到了南北中介地带的荆楚湖北,民歌色彩又另有一番意趣。湖北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地带,其文化和音乐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调,由此形成其独特的个性。千里江汉平原潜江县的打麦歌《崔冬崔》,即是典型的中音色彩曲例,全曲以大宫声韵135三音腔及其各种转位、换序形态行腔,曲风明朗活泼,刚柔兼容。湖北宜昌山歌〈上茶山〉,亦具中音色彩,旋律音调与上曲大同小异,更添一股清新的山野风韵。(二) 南方不同省区的色彩差异(中观层面)中国南北民歌色彩的差异是明显的,那么,南方内部或北方内部各省区间的民歌,还有无色彩差异呢?当然也有,作为民歌色彩的亚层次体现,各地民歌色彩差异虽稍趋淡弱一些,但其间仍有理脉清晰可辩。现以四川云南两省为例作一简析。两省地理紧邻,音乐文化共性颇多,民歌都具南音的最基本特点如五声音阶,以羽小声韵613为核心音调,四句体的典型结构等等。但两省民歌因具体旋法的偏爱不同,又形成了色彩差异。四川民歌多用曲折跳进式旋法,故带有几分泼辣情调,如流行全国的四川宜宾农村小调《绣荷包》,采用小羽声韵的换序曲折旋法631,乐汇多随方言语调走势成腔,如“缎子”等。方言衬词“衣儿牙儿哟、猪儿嘎、金刚梭罗妹”的大量运用,更加强了四川的地方色彩。而云南民歌则偏爱下行音阶式级进旋法,更显旖旎柔宛的风采。再加上其它音乐形式和歌词方言的特点,其色彩差异仍清晰可辩。如《放马山歌》,采用典型的羽小声韵下行音阶式旋法,3216,其在乐句尾固定地不断出现,给人强烈的印象。(三) 省区内部的色彩差异(微观层面)。民歌地方色彩不仅体现于中国南北的不同省区,即使在同一省区内,也会因地理、方言声调及传统审美习惯的不同,而有微妙的色彩差异。兹以湖北省为例分析说明之。如果我们周游湖北各地,聆听当地的音乐,就可感到其色彩丰富,或具南方韵味,或带北方风味,或有西南巴蜀色彩,或染下江东吴音韵,境物变迁,音乐亦异其趣。真是五光十色,绚丽缤纷。据湖北民歌专家杨匡民教授研究,湖北民歌可划分为五个色彩区:1.【鄂东南色彩区】今咸宁地区,以窄声韵音调[SOL LA DO]、[LA DO RE]分布最多,旋法常作小六度、纯四度的跳进。2.[鄂东北]:今黄岗与孝感两地区,多为低丘陵,有江南风景之致。受江南文化影响较多,音乐风格偏于婉转优美。音调以“宽徵”声韵的[SOL LA RE]为主。其与鄂东南只有一江之隔,但民歌的音调与旋法,却有明显的区别色彩。3.【鄂中南】:今荆州地区,号称千里江汉平原,富饶的鱼米之乡。地理上北近襄阳,南近洞庭湖。音调以“大宫声韵”为主。声腔华丽优美。4.【鄂西南】今宜昌与恩施两地区。全区山峦重叠,峡谷纵横,地势险要,交通不便,语言很统一,属西南官话区,与川东方言无异。音调“窄羽”声韵[LA DO RE]的旋律为典型样式。5.【鄂西北】今襄阳和郧阳两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线略偏南,自然风貌兼有南北景色,当地人的生活与风习也兼有南北特点,音乐风格在兼容并包基础上略偏重于中原北方的风味,古人称当地人“多秦音、好楚歌”。民歌旋法强调四度跳进,曲风较活泼开朗,有北音风味。 湖北五个地区都流行一首《十绣荷包》小调,各地的唱词都一样,但因地方文化不同的影响,旋律形态如调式,旋法音调等都相应形成了不同样式,体现了五区的地方色彩,真是五音杂处,色彩缤纷。民歌地方色彩是很复杂的音乐现象和论域,更深入的研究将涉及到音乐和文化的多方面因素,本文的初步探讨,若能加深人们对民歌特质的理解,引发更精之研究,则幸甚。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搜到第11页才找到,天(明)杨慎著,王钟镛笺证.升庵诗话笺证·风筝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是武汉音乐学院学报上的一篇论文引用:书名:升庵诗话笺证作者:(明)杨慎著ISBN:价格:发行地:上海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1987页数:609页开本:19cm杨升庵研究书目 (1)词品(王幼安点校)人民文学1960/4(2)杨升庵夫妇散曲三种(广陵古籍)1980(3)杨升庵夫妇散曲(金毅点校)上海古籍1985(4)杨慎诗选(王文才选注)四川人民1981/4(5)杨升庵夫妇散曲研究(高美华)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1(6)杨慎词曲集(王文才辑校)四川人民1984/1(7)升庵长短句升庵长短句续集(杨愼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8)杨升庵在云南的传说(张锡禄等)四川人民1982/4(9)明代状元杨升庵(李义让)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10)杨升庵著述目录/草稿(四川省图书馆)1961(11)升庵著述序跋(王文才等辑)云南人民1985/7(12)杨慎生平及其文学(杨日出)台湾红豆1987/9(13)杨升庵(欧之德)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1(14)杨慎评传(丰家骅)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5)杨慎(董晓萍)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16)绝句衍义笺注(王仲镛, 王大厚)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17)升庵诗话笺证(王仲镛笺证)上海古籍1987/12(18)杨升庵的传说(杨升庵研究会编)1986/8(19)杨慎学谱(王文才)上海古籍1988/8(20)杨愼硏究资料汇编(林庆彰, 贾顺先编)中央硏究院中国文哲硏究所1992(21)王船山杨升庵先生年谱五种(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7(22)明修撰杨升庵先生年谱(程封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23)升庵先生年谱(李调元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24)杨升庵诗百首(张祖涌)杨升庵研究会刊1988(25)升庵诗话校笺(杨文生)四川人民1990/7(26)被历史遗忘的一代哲人/论杨升庵及其思想(陆复初)云南人民1990/7(27)杨升庵研究论文集(杨升庵研究会编)1984(28)杨升庵诞辰五百周年纪念册(杨升庵研究会编)1989/9(29)杨升庵丛书(天地出版社)2002

文章简介:摘要: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时候,注意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关注诗歌的题目,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合理地补充、想象,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等鉴赏方法,可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摘要: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时候,注意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关注诗歌的题目,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合理地补充、想象,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等鉴赏方法,可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以及诗后的问题的顺序来详细的讲解诗歌鉴赏的具体操作方法。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淫糜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二、关注诗歌的题目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魏书研究论文

语世族大全 一级世族:(表明该家族自始至终百年来一直是繁荣的世族):太原王氏(代表人物:王昶-王湛-王承-王述-王坦之,王恭)温县司马氏(代表人物:司马懿-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攸-司马炎-司马睿-司马昱-司马德文)。 二级世族:(是由一个中小世族发展成大氏族的):琅琊王氏(代表人物:王衍-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洵)。龙亢桓氏(代表人物:桓彝-桓温-桓冲-桓豁-桓玄-桓振)。陈郡殷氏(代表人物殷羡-殷浩-殷仲文)。陈郡谢氏(代表人物:谢鲲-谢尚,谢安,谢玄(非一系))。新野庾氏(代表人物:庾亮-庾皇后-庾冰-庾翼) 三级世族:陈留阮氏:(代表人物:阮籍-阮咸-阮瞻)。陈郡袁氏。高平郗氏(郗鉴-郗愔-郗超)泰山羊氏(羊祜-羊孚)。 著作概述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因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后人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故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笔记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刘峻(463~522年),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武帝永明四年(486年)还江南,曾经参加过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之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来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今人校注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 中外译本方面,有马瑞志 马瑞芳的英文译本、Bruno Belpaire的法文译本和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 关于书名 在流传过程中,《世说新语》出现了多个书名,如《世说》、《世说新书》、《新语》、《世说新语》等。《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皆作《世说》,这是该书的最早称谓,宋本《世说新语》附汪藻《叙录》曰:“李氏本《世说新书》,上中下三卷,三十六篇,顾野王撰。”顾野王(519~581年)为南朝梁陈间人,《世说新书》之名始见于此。及至唐代,《世说新书》(可见于段成式《酉阳杂俎》)、《世说新语》(可见于刘知几《史通》)等书名皆可见于史籍。宋代以降,此书经晏殊删定以后,便通称为《世说新语》了。关于作者 关于《世说新语》的作者,自《隋书·艺文志》至《四库全书总目》,历代著录所记,均为南朝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然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提出了异议。鲁迅先生认为:“《宋书》言义庆才词不多,而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则诸书或成于众手,亦未可知也。”自鲁迅先生“成于众手”之说一出,至今聚讼多多,难有定论。有人认为,刘义庆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基本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可以当代研究《世说新语》的两本博士论文为代表:一是王能宪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说新语》的作者即为刘义庆;另一本为范子烨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说新语》乃成于众手,其余作者还有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两书均有大量考证分析,此处不敢妄断。由于《世说新语》乃“采缉旧文”之作,遍寻当世同类型作品(如西晋郭颁《魏晋世语》、东晋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魏晋史书(如《魏书》、《晋阳秋》等等)以及相关杂著(如《高士传》、名门大族的家谱),所涉材料宏富。刘义庆广招文学之士,他在编撰《世说新语》一书时,手下诸彦为之搜罗材料,乃至润色整饰,是合乎情理大有可能的,因此,折衷地说,可以视为此书乃刘义庆担任主编,袁淑等人或有参与的一部著作,而刘义庆的主持之功劳当是无疑的。[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403~444年)编撰。他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被封为临川王。他“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集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宋书·刘道规传》附《刘义庆传》)。从这部书的内容来看,全书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老庄思想和佛家思想,可能是出自多人之手,刘义庆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它的编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主要记叙了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士大夫的生活。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作比较、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之大。《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用的都是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在《世说新语》的三卷36门中,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如: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德行》) 通过与华歆的对比,褒扬了管宁的淡泊名利。又如: 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赏誉》) 这既是对邴原的褒扬,也是对公孙度善于誉人的褒扬。至于下卷23门,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有的褒扬之意比较明显,如容止、自新、贤媛。有的看似有贬意,如任诞、简傲、俭啬、忿狷、溺惑,但也不尽是贬责。有的是贬责,如“谗险”中的四条,以及“汰侈”中的一些条目。也有许多条目只是写某种真情的流露,并无所谓褒贬。既是真情的流露,也就是一种风流的表现,所以编撰者津津有味地加以叙述。例如: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任诞》) 这种任诞表现了对竹的妙赏,以及对竹的一往情深,或者在对竹的爱好中寄托了一种理想的人格。又如: 晋文王功德盛大,座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简傲》) 这简傲正是阮籍的可爱之处。总之,编撰者大量采集编入那些饶有兴趣的、可资谈助的逸闻轶事,态度倒是比较客观宽容的。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时期历史的极好的辅助材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16个字,就写出了王戎的贪婪吝啬的本性。又如《雅量》记述顾雍在群僚围观下棋时,得到丧子噩耗,竟强压悲痛,“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一个细节就生动地表现出顾雍的个性。《世说新语》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的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如《雅量》中记述谢安和孙绰等人泛海遇到风浪,谢安“貌闲意说”,镇静从容,孙绰等人却“色并遽”“喧动不坐”,显示出谢安临危若安的“雅量”。有的则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如《忿狷》中绘声绘色地描写王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来表现他的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有的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如《赏誉》中王导“以尾指坐”,叫何充共坐说:“来,来,此是君从!”生动地刻画出王导对何充的器重。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传神,含蓄隽永。正如(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等。 《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这部分内容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编辑本段]作品目录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编辑本段]编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如我们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编辑本段]精彩摘录 我们的教材曾经选用了数则《世说新语》的故事,如《小时了了》《陈太丘与友期》《人琴俱亡》《周处》《杨氏之子》等,上面也列举并分析了一些,下面再摘录一些有名的故事以飨读者。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德行)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 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言语)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言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雅量)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雅量)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容止)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伤逝)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中?”(任诞)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假谲)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假谲)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俭啬) 王戎女适裴,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俭啬)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汰侈) 《世说新语》一书篇幅短小,多是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但文章多用当时口语,而一些用法未能继续流传,我们在典籍中也很少见到,所以读起来会有些障碍。最好参读一些注本,比较著名的有古代刘孝标的注解,现代人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但这两种注解重在旁征博引,考证史实,不注重文字疏通,对学生意义不大。另有《世说新语译注》(张万起等,中华书局1998年版)、《世说新语选注》(张之等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等,注释较为详细,可以参看。 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要重点领会魏晋士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旨趣,这就需要了解一点背景知识,除了上面提供的,还可以阅读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已集》)一文,鲁迅对于魏晋士人及其心态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该文本是一篇演讲,比较通俗易懂 其实《世说新语》虽是文言文,却很浅,里面的实词连一般的汉语词典都能查到,如有专门的适合中学生用的古汉语词典查起来就更快,如果查《辞海》或《辞源》更好。[编辑本段]世说新语 字数 整书约为78950字[编辑本段]版本沿革 一、唐代及以前 《世说新语》虽撰于南朝刘宋之时,然唐前传本今皆无存。据宋汪藻《世说叙录》可知,其时有陈扶本、激东卿本等版本。又据刘孝标注文中“一本”、“一作”、“诸本”、“众本”等语,可见《世说》在唐前已广为流传。 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唐写本《世说新语》残卷,系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发现于京都东寺,后割裂为五,分藏五人。罗振玉设法使分者复合,并于民国五年(1916年)影印之。该残卷起于“规箴第十”,终于“豪爽第十三”。其中,“规箴”24则,“捷悟”7则,“夙惠”7则,“豪爽”13则,共51则。罗振玉影印本后有罗氏书神田醇跋、杨守敬跋及罗振玉跋。 二.宋元 宋元为《世说新语》盛行的时代。据汪藻《世说叙录》载,其时便有晁(文元)氏本、钱(文僖)氏本、晏(元献)氏本、王(仲至)氏本、黄(鲁直)氏本、章氏本、舅氏本、颜氏本、张氏本、韦氏本、邵氏本、李氏本等十余种版本;可惜今皆无存。其中,晏氏本很可能是现在通行三卷本的祖本(晏殊)。宋代流传较广较持久者有绍兴八年董弅刻本和淳熙十六年湘中刻本。绍兴本今存两部,均藏于日本,一为前田侯所藏,已影印回国,一为宫内厅所藏。此本曾经晏殊删定,再经董氏整理,便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三卷三十六篇的通行本。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陆游为新定郡守时重刻此书,次年又于湘中重刻,是为宋淳熙本,该本今已无存。淳熙本原为清初徐干学传是楼所藏,清人蒋篁亭、沈宝砚曾有校记。 宋末元初,有刘辰翁、刘应登对《世说新语》进行了批点。元刊刘氏批点本《世说新语》八卷现已无存,唯日本尚有残本。其评点在明凌蒙初刊本保存了下来。 三、明代 明代《世说新语》空前盛行,保存至今的版本,据不完全统计,竟有二十六种之多。这主要是王世贞、王世懋兄弟将何良俊《何氏语林》与刘义庆《世说新语》删并合刊,大大扩充了《世说新语》的影响。另外,凌瀛初、凌蒙初兄弟刊行刘辰翁批点本、太仓王氏刊行李卓吾批点本也对此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明代刊行的《世说新语》,大体有三个系统:普通本系、批点本系、《世说新语补》系。 A、普通本系: (1)、正德四年赵俊刻《世说新语》八卷。此为现存最早明刻本,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2)、嘉靖十四年袁褧嘉趣堂刻《世说新语》三卷,并附有陆游跋语。此本与绍兴本篇目一致,仅将上、中、下三卷每卷复分上、下,成为六卷本。此本在明刻诸本中最为善本。 (3)、嘉靖四十五年太仓曹氏沙溪重刻《世说新语》六卷。此本为袁本之裔本。 (4)、嘉靖年间毛氏金亭刻《世说新语》六卷。北京大学有藏。 (5)、万历七年管大勋刻《世说新语》三卷。 (6)、万历二十四年吴瑞征刻《世说新语》八卷。此本无刘孝标注,未知其所自。 (7)、万历二十五年赵氏野鹿园刻《世说新语》三卷。 (8)、万历三十二年邓原岳刻《世说新语》三卷。 (9)、万历三十七年周是博古堂刻《世说新语》三卷。北京大学有藏。 (10)、万历年间陶珙校注本。藏社科院语言所。 (11)、明吴中珩、黄之寀校刻本《世说新语》六卷。 (12)、明刻本《世说新语》三卷。上海图书馆有藏。 (13)、明吴勉学刻《世说新语》六卷。 B、批点本系: (1)、明刻宋刘辰翁批点《世说新语》三卷。 (2)、万历九年乔懋敬刻王世懋批点《世说新语》三卷。 (3)、万历十年余碧泉刻王世贞批点《世说新语》八卷。 (4)、明凌蒙初刻《世说新语》三卷。 (5)、明凌瀛初刻王世贞批点《世说新语》八卷。 (6)、明凌瀛初刻刘辰翁、刘应登、明王世懋评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八卷。 C、《世说新语补》系: (1)、万历年间张文柱校刊王世懋批点《世说新语》六卷、《世说新语补》二十卷。此本实为刘义庆《世说新语》与王世贞删并《世说新语补》二书合刊,凡四函二十八册。 (2)、万历十三年张文柱校刻《世说新语补》二十卷。 (3)、万历十四年太仓王氏刻李卓吾批点《世说新语补》。 (4)、明凌蒙初改订本《世说新语》三卷、《世说新语补》四卷。 (5)、万历年间刻《世说新语》八卷、《世说新语补》四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藏。 (6)、明刊本批点《世说新语补》二十卷。此书有刘辰翁、李贽等评点。 (7)、明书林余圮孺刻李卓吾批点《世说新语补》。 四、清代 清代刊行的《世说新语》基本上沿袭明代三系,既无宋代那样的整理,也无明代那样的增补,也未出现新的批点本。只不过作了一些校勘工作,订正了宋明刻本中的讹误。 A、普通本系: (1)、道光八年浦江周心如纷欣阁刻《世说新语》三卷。据明袁褧嘉趣堂本重雕,校正了不少错误。 (2)、光绪十七年长沙王先谦思贤讲舍刻《世说新语》三卷。此本据纷欣阁本重刊而再加校订,为清刻本中最善者。 (3)、光绪三年湖北崇文书局刻《世说新语》六卷。北京大学有藏。 B、批点本系: 清代未有翻刻刘辰翁、刘应登、王世贞、王世懋等批点本。上述诸家批点均已吸收至《世说新语补》中,遂以补本流传。 C、《世说新语补》系: (1)、康熙十五年承德堂刊《世说新语》三卷,《世说新语补》四卷。 (2)、乾隆二十七年江夏黄汝林刊海宁陈氏慎刊堂藏本《世说新语补》二十卷。 (3)、乾隆二十七年重刊茂清书屋藏板《世说新语补》二十卷。 (4)、光绪年间葛元煦啸园刻朱印本《世说新语补》二十卷。 (5)、清刊仿乾隆江夏黄氏刊巾箱本《世说新语补》二十卷。

《魏书·释老志》不仅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佛教史和道教史文献,而且对于它的研究史也值得一提,因为中外一些重量级学者都和它有关系。它的价值不仅被中国学者关注,法国著名的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在很早以前就敏感地注意到了。到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的魏楷(JamesR.Ware)在欧洲学习的时候,在伯希和的指导和梅迪生的帮助下,进行《魏书·释老志》的研究,后来在《通报》(T’oungPao)上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WeiShuonBuddism,对《魏书·释老志》的佛教部分做了注释和解说。但是,没想到的是,这篇译文一出来,就受到周一良的严厉批评,指出,魏译“往往误会原文而错译,偶尔还有脱漏”,书评中指出他的15个错误和4个遗漏,比如把当时佛教常常说“出”某经的“出”字(即“翻译”)误译作edit,变成了“编辑”,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又如魏楷把“微言隐义,未之能究”一句的后四个字,干脆漏掉未译等等,可见问题还很多。日本著名佛教史学者壕本善隆,在周一良先生之后,也写了长文批评魏楷的译文,指出他对“常乐我净”、大小阿毗昙、“摩诃衍”等等,有理解上的错误,也指出他对中国佛教文献的参考比较薄弱。随后,他自己做了一个《魏书·释老志》的日文译注稿,虽然他认为注译稿不算很完善,却被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LeonHurvitz翻译成英文,于1956年作为水野精一、长广敏雄编《云冈石窟》一书的附录发表。1957年,哈佛大学教授杨联陧在《哈佛亚洲研究杂志》发表书评,指出其中一些问题(杨联陧博士论文《晋书·食货志译注》的指导教师是魏楷)。于是,冢本善隆在大加修改以后,于1961年由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出版了《魏书·释老志译注》。经过若干年的检验,这部译注已经普遍被学界承认是一部名著,不仅收在《冢本善隆著作集》第一卷里,而且还作为平凡社著名《东洋文库》之一,出版了文库本,流行很广。魏晋以后佛教兴盛之原因讨论《魏书·释老志》的重要性,要从魏晋南北朝佛教说起。关于魏晋以后佛教在中国越来越兴盛的原因,最早像梁启超等都有讨论,梁启超在《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里说,佛教最初传进来的时候,是借助了一些巫术,就是所谓“咒法神通”之力,如佛图澄为了证明佛有灵验,曾经取器烧香念咒,生出莲花。菩提流支能够咒水往上涌。这都是普遍现象,就像各种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一样,都要先用这种技术来吸引信仰者,佛教徒则比较高明一些,像菩提流支还公开说明这是“术法”,让大家“勿妄褒赏”,提醒观众不要糊里糊涂地光看这些魔术,要从心里理解佛教信仰。梁启超说,这个时代“佛教只有宗教的意味,绝无学术的意味”,此话不对。佛教首先是宗教,光是学术能够吸引多少人呢,能让民众信仰吗?不过,他说到这个时代佛教信仰大为兴盛的原因:第一是玄学,玄学使思想界处在“漂渺彷徨,若无归宿之时”,所以佛教进来以后,引起“群趋之,若水归壑”。第二是战乱,东汉末的混乱以后,又加上五胡乱华,民众生活艰难,希望有救苦救难的宗教,统治者也在“处此翻云复雨之局,亦未尝不自怵祸害”,所以容易相信因果报应。这个分析有道理,但是还稍嫌一般化。因为第一,很多时代都有这样的社会背景,可以说明佛教兴盛的部分原因,但是并不能说明特别原因,中国古代的混乱时代很多,为什么偏偏这个时代宗教兴盛,别的时代不兴盛,为什么偏偏是佛教兴盛,别的宗教不兴盛?第二,梁启超还是拿了习惯性的从北方到南方,从释道安到慧远这一士大夫佛教史脉络为中心来思考的,他提出来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大乘兴盛而小乘不兴盛?二是为什么中国人会有自己的格义、撰疏,从而形成中国佛教?说明他看到的都是士大夫上层人的佛教,是在玄学背景下来看佛教,并不能真的全面地说明问题之所在。稍后汤用彤的解释,就深入很多了。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八章里讨论释道安的时候,他专门写了一节叫“综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指出大体有以下几方面:⑴方术的力量,⑵胡人政治泯灭华夷界限,⑶祸福报应深入人心。我基本上同意他的分析。(一)佛教最初进入中国,确实是依傍了传统方技数术,也就是民间巫术的力量中国最早的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里面说,在时人的印象里,佛陀是神通广大的神仙,佛教是可以让人长生不死的仙术,而且佛教徒搞斋戒、祠祀,形成一些宗教活动场所,能聚起信众。到了西晋时,佛教在洛阳的寺庙就有42所了。为了吸引信仰者,很多从中亚和西域来的佛教僧人都使用一些魔术。中国的魔术主要是从印度西域来的,兹举几个有名的高僧为例:⑴三国吴的支谦是从大月氏来的,他为了消除孙权对佛教的疑惑,承诺可以得到舍利珠。据说他斋戒沐浴在静室,把铜瓶供在几案上,烧香礼拜了三七二十一天,果然瓶子里面发出响声,里面出现舍利珠,他给孙权看,有五色光芒照耀,而且这些舍利珠一倒在铜盘上,铜盘就破碎了,拿大铁砧锤它,一用力,铁砧就破了,可是舍利没有一丝一毫的损坏。⑵西晋建康建初寺的帛尸梨蜜(?~342)是西域帛国人,据说他特别善于咒术,非常灵验,最初江南地方不流行咒术,是他翻译了《IL雀王经》,又传授给学生,佛教的咒术才像传统汉族的咒法一样流传开来。⑶鸠摩罗什是历史上最重要的翻译家,他不仅仅是有学术也有技术,一个姓张的人有病,“外国道人罗叉”谎称可以治病,可是他觉得这个人的病不能治了,如果能治好,可能是罗叉的魔术,所以他变了一个小小的戏法,用火来烧五色丝绳,烧完以后扔在水里,再次取出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一根五色丝绳。结果大家对他就佩服崇拜。⑷再晚的昙无谶是大咒术师,史载他“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咒师”。据说他能咒出水来,曾经吓唬北凉国王沮渠蒙逊,说有疫鬼要靠他的咒法来祓除。沮渠蒙逊很相信他,“王悦其道术,深加宠优”。⑸求那跋陀罗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但在大明六年(462)也曾经主持求雨的法事。⑹特别是著名的佛图澄,会用麻油杂胭脂涂掌,靠手掌看见千里以外,可以听铃声预言未来,念神咒役使鬼物,在水盆里面念咒念出莲花。所有这些,其意义就是让贵族和民众信仰神奇的佛教力量。像佛图澄,石勒就很佩服他,石虎虽然当了皇帝,并把首都迁到邺,但是也特别崇拜佛图澄,说他是“国之大宝”。佛教说“不依国主,法事不立”,佛图澄一方面用魔术唬住石勒和石虎,另一方面也给他们讲一些“不杀”的道理。据说,因为佛图澄的缘故,当时“民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传说他有几百个学生,门徒前前后后有一万,而且建造的寺院有893所之多。这确实是佛教得以兴盛的原因之一,梁启超和汤用彤都说到了。佛教兴盛的另一个原因是外来宗教和当时异族入主中原有关西晋以后,有所谓“五胡乱华”的说法,汉人和胡人在上层也许还可以分辨清楚,江统写《徙戎论》希望在空间上分开胡汉,可是在很多地方,下层民众中胡人和汉人已经混在一起。特别是出身于非汉族的胡人成为统治者后,使得传统的“华夷之辩”就不能成为传播外来宗教的障碍了。例如,在北方信仰佛教的统治者里面,就有一些人与佛教徒的关系就很重要:后赵石勒(319~333年在位,羯族)、石虎(334~349年在位,羯族)——信任佛图澄。前秦苻坚(357~385年在位,氐族)——在当政时,曾有鸠摩罗什、道安。后凉吕光(386~399年在位,氐族)——386年时有鸠摩罗什。后秦姚兴(394—416年在位,羌族)——在他当政的时候,有鸠摩罗什、弗若多罗以及道融、昙影、道恒、道标、僧叡、僧肇,甚至远召南方的慧远。他曾养三千多僧人在宫廷里。北凉沮渠蒙逊(401—433年在位,卢水胡人)——在凉州,有昙无谶。还有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北魏(除了短暂的灭佛运动外)、东魏和渤海蓓人高氏建立的北齐、西魏和鲜卑人宇文氏建立的北周,他们都是所谓的“胡人”,他们对于信仰一个所谓的“胡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忌讳和顾虑。据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汉人是不能出家的,上层人士也多数是不信胡教的。王谧回答桓玄的信里说,过去晋人没有信仰佛教的,出家人都是胡人,而且帝王也不和佛教发生交道。汉族帝王是否要信仰佛教,有一些传统和伦理的障碍。可是,在石虎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那时王度、王波都上疏,站在汉族中国人的传统立场上说,佛教出自西域,是外国的东西(佛出西域,外国之神),不是“天子诸华所应祠奉”,所以,汉、魏都只允许“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修前轨”,从中可见,到后赵时,出家者已经有汉人了,否则他们不会感到已经有麻烦,要上疏说这件事,所以他们建议“国家可断赵人,悉不听诣寺烧香礼拜,以遵典礼,其百辟卿士,下逮众隶,例皆禁之。其有犯者,与淫祀同罪,其赵人为沙门者,还从四民之服”。可是,这个建议并不被最高统治者接受,石虎回答,我自己就来自“边壤”,当然应当遵守“本俗”,而“佛是戎神,正所应奉”,这个意思很清楚,我是胡人,所以要奉胡神。这种想法渐渐在汉人士大夫那里也有了,有的士大夫相信佛教,就要为它证明合法性在哪里,东晋的琅琊王司马珉给西域和尚帛尸梨蜜写序,说华夷之分本是因为文明和野蛮,不是因为地域和种族,强调“卓世挺秀,时生于彼,逸群之才,或侔乎兹。故知天授英伟,岂俟于华戎?”司马珉用“天”来强调,这是上天赋予的平等,证明文明和野蛮才是真正的界限,而不是区分华夏族和异族,有文明的就是华夏,证明佛教本身就是一种文明。所以佛教信仰的合法性、合理性都有了,信仰的禁令一旦解除,信仰者就多起来了,佛图澄那些有神通的佛教徒就很容易打开局面了。佛教传播迅速也因为有切身的浅显道理和高明的宣传手段佛教对于民众的宣传,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是它的祸福报应的道理。这个道理看起来很浅薄,可是影响人最深的道理就是浅显的道理,那些深奥的东西,普通世界是接受不了的。首先,它的道理是切身利害,又讲得通俗简明。这个关键点,佛教自己很清楚,像三国时的康僧会,面对吴主孙皓质问,既然道理周公、孔子已经说清楚了,要佛教有什么用?康僧会语重心长地说,周公、孔子所说的那些,只是简单地给民众显示一下粗略浅近的道理,佛教却是给大家讲更远更深的善恶报应道理,“行恶则有地域长苦,修善则有天宫永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道理既有威胁又有劝导。东晋末年的佛教徒道恒写,《释驳论》,说蓍上有“五横”,佛教徒就是其中之一。它之所以“横”,是因为他们势力大,本事也大,一方面是诱惑,一方面是威胁,说到人作恶,就说他一定有不断的灾祸,如果行善,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好处。你犯的罪过,在冥冥之间会有鬼神悄悄监视着,你得到的福祉,到处都有神灵保佑。“累劫”和“无穷”是世世代代的报应,“幽冥”和“神明”是报应的主宰。其次,它抓住普通民众和女性信仰者。这种宣传对上层知识界可能意义不是很大,可对于需要精神安慰的普通民众却很有吸引力。《高僧传》说,“人道必以智慧为本,智慧必以福德为基,譬犹鸟备二翼,倏举千寻,车足两轮,一驰潜力”,意思就是理解(这是智慧)和信仰(这是因果)必须兼而有之,而且信仰是基础。对士大夫来说,要用智慧理解道理,可是对于民众来说,要让他信仰就要靠因果报应,这是鸟的两个翅膀、车的两只轮子。其中,女性又特别容易相信,这并不是说对女性的歧视或偏见,是一种观察的结果,《高僧传》说,“达量君子,未曾回适,尼众易从,初禀其化”。因为他们觉得,“女人理教难惬,事迹易翻,闻因果则悠然扈背,见变术则奔波倾饮,堕堕之义,即斯谓也”,后来民间信仰也好,佛教道教也好,确实普通民众容易信,女性追随者比较多。

这种知网一搜就出来的,就不要拿出来问了,唉……【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1 徐正考;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述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2 魏达纯;《颜氏家训》中反义语素并列双音词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3 史光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4 梁晓虹;《六度集经》语词札记[J];古汉语研究;1990年03期5 郭春环;《尔雅》与同义复合词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0年04期6 鲁国尧;论“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的结合——兼议汉语研究中的“犬马鬼魅法则”[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7 董志翘;中古汉语中的“快”及与其相关的词语[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8 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年02期9 汪维辉;试论《齐民要术》的语料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4年04期10 王立军;谈碑刻文献的语言文字学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4年04期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1 刘屹;;中古道教的“中国”观念[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1 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2 廖扬敏;《老子》专书反义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3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4 杨会永;《佛本行集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5 呼叙利;《魏书》复音同义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1 王冰;《论衡》单音节反义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2 徐盛芳;《六度集经》同义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魏晋风骨毕业论文

导语: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无限,生命有限,活在当下,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做出不平凡的事。下面是优秀议论文作文600字之活在当下,欢迎参考。

你羡慕别人的生活,生活在别处的人在羡慕你。——题记

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当下。

然而有太多太多的人,感叹现实的无为也好,悲叹命运的不公也罢,总有一颗身在此地想别处的挣扎的心。

当你困厄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回到晋代,去追随陶渊明,和他一起隐居,一起闲云野鹤。

是啊,陶渊明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他也有济世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在无尽的无奈中选择出世。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伤痛,你懂吗?

是啊,你未曾看到,你只顾嗅五柳先生舍前寒菊的芬芳,你只顾陶醉于南山的山水,于是你羡慕他所处的时代,羡慕他们的生命,同时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埋怨自己生命的焦灼与劳累。你何时才懂得正视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呢?

当你郁闷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回到宋代,去拜访苏东坡,和他一起且行且吟,竹杖芒鞋走天涯。

是啊,苏东坡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谪。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

是啊,你把苏轼生命中的伤痛忽略了,只看到他的光环,看到世人对他的敬重与赞扬,于是羡慕他的生命,于是恨自己生命的苍白乏味。你何时才懂得正视目前的自己。

还是活在当下吧!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活在当下”不是只说豪言壮语、不是只做白日梦,当然也不是坐吃山空、不是知足常乐,而是满足于身边的事物,带着一份对生活的追去和坦然,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做好当下事。

远方的美景总是诱惑我们,使我们忘了身边的景色——这也是一片绚丽的、值得欣赏、品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生美景啊!让我们活在当下吧,坚定自己那颗飘忽而挣扎的心,立足于现在,用默默的耕耘与付出来换取这片现实的,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

——而我相信,这一片风景,一定比梦中的玫瑰园更加旖旎多姿!

人生如梦,白云苍狗。

事物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过去的都已过去,未来的也未能来临,最重要的自然是珍惜现在,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就是要崭截地告别过去。每个人都知道时光连一分一秒都倒退不了,可仍然有很多人为了过去的光荣与失败,或是骄傲或是叹息。人们的目光常常流连于过去,以致漠视现实,荒废现在,轻则岁月蹉跎,重则功败垂成。项羽自矜功伐,自以为已取得别人永远无法超越的成功,沉溺在过去辉煌的战绩之中,最后却被刘邦逼得自刎乌江。拿破仑这位枭雄,也是因为沉溺于自己以前取得的荣耀,不知顺时而变,最后被反法联盟俘获的。所以,总是活在过去的阳光下,不仅没有突破,反而会贻害无穷。人们要关注现在,不仅是要告别过去的辉煌,也要告别过去的低谷。因为如果一味流连于过去的阴影而颓废失落,是认不清现在的情势,看不到未来的前途的。这样的人,不仅会错过现在满天的星光,也会错过明天灿烂的阳光。所以,活在当下,就是要与过去告别,把现在的每一刻都当成新的起点,这样,人生的大道才会不断延伸。

活在当下,就是要沉着应对未来。未来在乐观者眼里是绚丽无比的烟花,在悲观者眼里是暗道茫茫的崎岖。有的人会整天做着白日梦,想像着自己将来的飞黄腾达,但不肯脚踏实地、付诸行动;有的人会畏首畏尾,以为前途堪忧,整天郁郁寡欢。清朝晚期,统治者看不到世界的时局变化,仍然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坐井观天、不思进取,以为祖先基业将会万古留传。结果,对于帝国主义的魔爪肆虐,清朝政府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由宰割。近代著名诗人海子,由于现实的贫困和内心的孤独,看不到未来人生的五彩繁华,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恐惧、绝望,最后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让世人无比惋惜。活在当下,就是不管未来是繁华还是阴暗,也不管现实是平坦还是坎坷,都会勇敢而踏实地生活。为未来而珍惜现在,真诚生活的人是幸福的。

活在当下,就是要把握每分每秒。在人们的眼中,现实与梦想始终相差太大,这时很多负面的情绪就会滋长,抱怨、失落、悔恨……只有活在当下,认真生活的人才会珍惜现在,哪怕现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会当做了人生的历练,勇敢地面对现在的不幸。历史上有大成就的科学家,往往是那些分秒必争、专注现在的人。爱因斯坦如果沉溺于梦想,而不珍惜现在,不踏实钻研,他能有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霍金如果沉溺不幸,消沉自弃,而不正视现实,不努力探索,他能有令人敬慕的《时间简史》?成功就是由一分一秒的无数个当下组成的。活在当下,就是要珍惜一分一秒,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只是当下,只有当下,才是我们可以真实触碰到的现实。不管过去怎样,不管将来怎样,活在当下,才能活出灿烂的自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无限,生命有限,活在当下,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做出不平凡的事。

时间因为是有生命的,所以他时刻提醒着别人,当我们在玩游戏时,他让我们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来提醒我们别玩了。而我们在学习时,他会让时间过得特别慢,以便让我们以最少的时间来做更多有用的事。

时间虽然是有生命的,但他却是个正直的法官,从不因为任何事对任何人有任何偏见,他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怎样善待时间?很多人认为只要挣很多很多的钱就是善待时间,他们错了,我们大多数人都错了!其实生命不只是用金钱构成的,更多是精神。一个人的梦想是在赛车场上风驰电掣,吃着各种各样的巧克力,然后环游世界。可他一直认为自己有很大的压力,然后就不断的赚钱,可等他老了才发现,车已开不了了,千克力不敢吃了,更别说是环球旅行了。所以我们不能围着金钱跑,而是让金钱围着我们跑。我们要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完成自己的梦想。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因为时间是正直的,所以他毫不留情,带走了无数人的青春。正因为时间的毫不留情,所以要善待时间。所谓的善待时间,其实就是抓住一切时间去做我们该做的事,去做那些有用的事情。这也就是不要荒废时间,也就可以不“徒伤悲”了,善待时间,不给生命留下那些大大小小的遗憾。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要善待时间,珍惜现在,活在当下。

传统定义新文学的起源多以五四为中国现代文学之开路先锋,鲁迅、胡适、钱玄同等文学巨匠也被赋予现代文学开山宗师的地位。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继承。

现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绪论范文

现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绪论范文篇一

《 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分析 》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在华夏民族内部沧海桑田巨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

中国现代文学利用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形式阐明现代化的科学民主思想,在艺术形式上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继承。

本文以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为研究视角,针对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

旨在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贡献力量,推动现代文学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前言

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提高。

文学作为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文化产品,在陶冶情操、愉悦精神方面甚至精神文明建设层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文学的消费者数量不断攀升,使得文学市场欣欣向荣。

现代文学面临如此发展环境,必须进一步挖掘古代文学资源,提高现代文协的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因此,笔者针对“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一题的研究谈论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现代文学语境概述

1840年,第一次战争爆发,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中国的国门从此打开,中华儿女开始漫长的屈辱与斗争的历程。

广大知识分析不堪接受侵略的屈辱,文学界开始觉醒,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产生。

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哪些岁月如斯?现阶段中国现代文学面临何种语境上的危机呢?笔者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娓娓道来: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有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自发革新的一种文学发展形式。

现代文学倡导通过直白的语言文字表达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政治生活的期待、对民族兴亡的认知。

现代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科学民主思想,在艺术表达形式上创新、多样,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散文诗都是现代文学的体裁。

在抒情方式、叙述方式、描写手段以及结构特征上,无不体现新时代的创造思维。

从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到郭沫若的新诗《女神》《屈原》都是现代文学的轨迹1。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十年”,1917年到1927年之间,是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期,“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

成为这一阶段的基本思潮与核心思想,虽然在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但是也埋下了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资源衔接不当的伏笔;1927年到1937年之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十年”,是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丰收期,有伤痕文学、乡土小说等文学形式在这一阶段发展开来,正式拉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幕;

1937年到1949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转折期,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文学具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2。

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穿越小说、科幻小说、都市言情小说等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是也使得中国先到文学的发展与古代文学资源的轨迹出现偏离,而且偏离的越来越远,所以现阶段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瓶颈期”。

(二)中国现代文学语境面临的困境

迄今为止,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苦难艰辛、走过了战争屈辱、走向了发展和平。

但是纵观现代文学作品中,却没有一部小说能够与“四大名著”相媲美,没有一位诗人能够与李白相提并论,没有一首情诗能够与《无题》相抗衡。

文学是一种感性的社会人文科学,本应该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理应根据时代特征反应时下百姓的真实境遇和心声,但是又不能过分的脱离历史的母体。

在历经风霜雨雪之后,岁月如斯带来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然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真正优秀作品却鲜少出现,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只是机械的伴随光阴荏苒,却不知“回首往事”。

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局面,使得文学发展呈现“物是人非”的本源缺失现象3。

二、古代文学资源分析

(一)古代文学资源阐述

中国古代文学是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是丰富的。

从百家争鸣时代的《论语》《孟子》到汉代的《史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安风骨”到唐代诗词歌赋的振兴,从宋词的唯美到元曲的大气,从明史上的《水浒传》到清朝的《红楼梦》,无不展现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绚丽多姿、旖旎多彩。

古代文学资源当然不仅仅局限在一本书、一行字上,里面包含的智慧、涵盖的生活热情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和追逐的实质。

或许是时代索然、或许是社会使然,亦或是生活造就,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饱含了人民群众无尽的情思、历史的苍凉、社会的兴衰4。

(二)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人类文明伴随时光任然不断发展,但是灿烂的人类文明不应被淹没在洪流中,我们既需要时代创新又要回首往事。

所以在发展现代文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古代文学资源进行挖掘和传承。

但是现阶段,我国现代文学对于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明显捉襟见肘,所以在日后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需要在理念上进行转变,再现古代文学的辉煌和真实。

同时,对古代文学资料进行研究和梳理的过程中,要在多角度、多维度的视野上进行评价,对历史文学的评价要建立在科学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切记不可将现代化的主观思维过分的应用到其中,更不能对古代文学资源进行刻意、肆意的褒贬。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本是同宗同源、同气连枝的,具有一脉相承特征。

没有古代文学资源中的“天人合一”何来今日的“以人为本”?没有古典诗词的寓意深刻何来散文诗的诗情画意?现阶段,物欲横流、生活节奏加快,返璞归真势在必行,使得人们在嘈杂生活之间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发展中,不能摒弃古代文学资源,应当在充分挖掘古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保证二者没有冲突、一脉相承,共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结语

希通过文章的讨论分析,全面激发文学创作工作者对古代文学资源的关注力度,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通过有私下的方式方法对古代文学资源充分挖掘、并在其基础上实现创新,为我国文学辉煌的明天注入显现的血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注释:

1.徐汉晖.现代文学中的古代文学资源[J].文艺评论,2015,02(01):79-82.

2.吴承学.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J].文学评论,2015,01(02):208-218.

3.吕双伟.关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命题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6(03):131-136.

4.吴晓东.古典语境在现代文学中的移植——何其芳对中国古代志异文本的改写[J].名作欣赏,2011,10(07):35-42.

现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绪论范文篇二

《 现代文学创作知识分子类型分析 》

摘要:知识分子由于他们丰富的学识和思想,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并且承担着社会预言者与启蒙者的言说角色。

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市场利益法则的兴起、商业化的冲击以及各种欲望的刺激,文学依靠政治制约而高居精神文化领域的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和动摇,造成文学的璀璨光芒慢慢消失,而且逐渐从“中心”向边缘发展。

北魏后宫研究论文

为了防止冲到前朝的覆辙,防止后宫嫔妃剩下太子之后恃宠而骄,自己死后太子年纪尚轻,嫔妃干涉朝政,毁坏超纲。

北魏开国之初便规定后宫女人的儿子如果做了太子,那太子的生母就必须被处死,为的就是怕日后太子继位,主少母壮,太后会干涉朝政,秽乱宫廷。因此北魏才会有这么一个血腥的后宫制度。

要说这杀母立子还真不是北魏开创的,最初是汉武帝晚年立了钩弋夫人的儿子为太子,然后汉武帝就狠心处死钩弋夫人,这才有了杀子立母的制度。当然西汉时期也就只有汉武帝时期有过这个事情,这也不能完全怪汉武帝心狠,主要是当时形势所逼。汉武帝年迈之时太子年幼,而钩弋夫人年轻,西汉一直都有外戚干政,汉武帝这眼看就要去地府报道,看着年幼的太子,再瞅瞅这年轻且精力旺盛的钩弋夫人,回想自己原本的太子怎么就被小人陷害了,汉武帝怎么能不怕,这钩弋夫人会不会是一位心机girl?

所以汉武帝是出于对幼子的爱,也是出于对西汉王朝的保护,才会狠心杀子立母。可纵观整个西汉一朝,也就汉武帝一个人这么做过,毕竟在古代是讲究仁孝治国,杀子立母有悖人伦。所以西汉其他太子之母都好模好样的活着,该干涉前朝的继续干涉前朝,外戚也照样在前朝大权独揽,当然最后西汉王朝也是亡于外戚之手。

这北魏王朝统治者估计是汉武帝忠实的粉丝,对于汉武帝这套杀子立母的做法是崇拜的一塌糊涂。理性点说,杀子立母的制度确实对王朝是有益处的,至少断绝了后宫外戚家族大权独揽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皇族的利益。虽然这个血型后宫制度很残忍,但想想历朝历代女主当政,外戚当权,皇族要摇尾乞怜生存,这点人伦代价就不值得一提了,所以北魏才会这么死心眼的定下这条血腥制度。

再看看西汉王朝,如果汉武帝之后的帝王都严格遵守杀子立母的制度,那么西汉王朝就很大可能不会那么快亡国。可见这杀母立子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不仅仅是防范皇族利益受损,也能保证皇族的统治权。

正是因为杀子立母制度压倒性的好处,所以北魏才会不顾人伦孝道,非得定下这么个血型的后宫制度。

因为她不想自己早死,在当时有如果儿子被立为了太子,母亲就要自杀的制度。

北魏延续了汉朝的制度立子杀母,主要原因是怕太子的母亲在太子小的时候把持朝政。

魏晋笔法研究论文

魏晋是苦难的时代,也是书法界产生巨人式人物的时代。行书能在晋代能达到成熟,与王羲之的贡献分不开,也与一大批不知名的群体性的书家分不开。典型的行书体式是居于楷书,草书之间。如果规矩点儿,则偏近于楷书,称为行楷,反之如果写得很流利,笔势连绵,或者通篇较多的夹带草书,就称为行楷。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怀仁集圣教序》就属于行楷,而王献之的《中秋帖》则属于行草。魏晋行书的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本文以王体行书为代表说一下魏晋笔法的特点。王体行书结体善于变化,笔画有曲有直,相同的偏旁有宽有窄,有大有小,相同的字百姿千态,各尽变化。王体行书结体能各尽其态。汉字笔画有多有寡,结体有长短,宽窄的不同,天然不齐,王羲之进行夸张处理,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短的更短。但这些字在大章法中都又显得十分和谐,贴切。王体行书结体能错落有致。行书不管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都显得长短不一,宽窄各异,大小不匀,形成强烈的对比。有的字左宽右窄,有的字左窄右宽,有的字上短下宽,有的字上宽下短……自然而又有意的打破了汉字结构的均衡,达到参差错咯,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王体行书结体以欹侧取势,有左欹,右侧,上欹下侧和左欹右侧。王体行书通常借用楷书和草书的结构法,进行楷,行,草三种书体的杂交,或以增强动势,或以加强静感。其笔法特点有:一变方为圆。如在笔画的转折处,楷书是用折法,以成方,而王体行书是用篆笔,即转以成圆,并掺折意,使转折处圆健而有弹性。二,变长为短。即为了结体的需要,常常将横,竖,撇,捺等长笔画变为最基础且又是最短的笔画-点。三,变直为曲,将横画,竖画变斜变曲,这样就加强了用笔的变化,增强了起伏感和灵动感。四,变顺为逆,即改变了一般运笔的顺序。王体行书中大部分字的行笔顺序也是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规矩,但也有个别字为了行笔的连贯,改变了约定俗成的行笔先后顺序。五,变断为连,也就是说将分离的笔画相互的连接起来。连接有明连和暗连两种。明连是用有形的牵丝或游丝连接起来,暗连是靠有倾向的笔势使笔画之间相互形成呼应。六,变同为异,即同一种笔画使用了多种不同的笔画,或者采用了不同的构形,这样就丰富了用笔的表现力。

就是魏晋时期(221-420)的书法技巧 魏晋笔法的一点技术分析 虽云:用笔千古不易。但魏晋古法与后期的写法有区别还是有定论的,不过感觉描述的都太含糊,什么“唐前之书纵,唐后之书敛”之类。 我感觉直接从用笔上研究一下魏晋间与唐后的字划操作倒比较实际一点,今只写一条,就是转折与收锋上晋、唐人的不同。 观察晋人的字帖,处理转折与收锋呼应有两种做法,一是绞转,一是提按(顿笔)。 绞转是当收之时,略微一提,整个笔毫转到另外一面(铺在纸上的算一面,面对书写者的算另外一面),这个动作有时候“提”只是个意思而已,实际上是强制把笔毫拧了过来,是180度的转,所以称“绞”。以前见有的论笔法的文章中提到“翻锋”,有点接近这个意思。绞法因为算是强制性的扭转,转折处颇见神俊的精神,尤其是用方笔,更现硬朗姿态,所以不但晋人法帖中常见,更多的表现于善用方笔的魏碑中。从这一点上看,虽然晋人法帖与墓志造像字形上大相径庭,但笔法相通,并称“魏晋笔法”,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书写的时候,笔毫向一侧自然弯曲,写到一画收尾,其势几尽,此时把笔锋做180度翻转,借其原先弯曲的反势,力量倍增,调锋十分彻底,容易做到每一笔画都气势洞达,仿佛精力无穷,生机勃勃。 提按是将收之际,把笔锋向右上方提起,利用毛笔的自然弹性,让笔锋自然回直一点(不可能完全回直,即便是弹性最强的狼毫)然后向右下方压下去,最后向左下方衔接下一画,这样虽然字形上是180度的转了,但笔锋实际上是拆成了两次90度的转折,是利用笔毫中段把毫尖“挫”过来了,所以仍然是用笔毫原先的那一面来书写,弯曲的笔锋也就无从彻底进行调整,所以难以做到完美的精神状态。不过这样写因为有分解动作,比较方便,容易操作,能做到字形上的整齐漂亮。 老实讲,无论魏碑也好,晋帖也好,这两种笔法是交替使用的,也正因此,魏晋笔法使人感觉不拘一格,变化多端(这两大转笔的方法又可以细化出许多小的分类)。 到了唐朝,特别是中后期,绞转的笔法渐渐消失不见(偶见于一些行书作品中,我分析是因为行书行笔追求快捷利索一点,有时候不得不绞,即便如此,唐人行书中用绞的几率也大不如晋人,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常说魏晋的楷书中,行书的意味是很浓的),而提按则成了处理转折呼应的主流用法。分析其原因,一是当与那时追求华丽精整的书法风格有关,比如干禄、写经等方面的需要。二是提按比较容易学,稍加训练,即可写的象模象样,以至于到了元之赵松雪、明之董其昌,虽然力崇魏晋,但笔法依旧沿袭唐后,虽然字形颇似二王,但终不脱妩媚与寒俭,考察其存世碑帖,可以从这里得到些蛛丝马迹。 窃以为以赵、董之学问、天分,理解到魏晋的这些东西并不是难事,但为什么还是没有突破呢?想必一是唐后书法,笼罩中国书风数百年,颜真卿继王羲之为百代宗师的地位牢不可破(虽然中间有米芾等批评者,但毕竟声音微弱),所谓佛学有云:共业所至,在劫难逃,岂此之谓耶?二是晋人法帖存世太少,而且翻刻失真,很难考察其用笔的妙处,同时魏碑湮没已久,仅有的几种也无人重视。松雪晚年的《胆巴碑》似乎有觉醒的意识,可惜似乎晚了点,不久他自己也挂了。真正回归于魏晋,应当还是王觉斯、傅青主那一代的人,不过那是唐后的书法已经发展到彻底没有出路的时候,几位有才华有觉醒意识的书法家被逼无奈的绝地反击,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成功了,至于后来清朝中期,魏碑大量的出土,与晋人法帖相互佐证,魏晋笔法之双翼已全,书法的复兴就势不可挡了。

书法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极其构成运动为形式,来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通过书法课程的学习,我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历代的名家、代表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书法的欣赏,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我将对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如何欣赏书法以及学习书法的体会作进一步的论述。 一、 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规律 中国书法艺术肇始于汉字产生阶段,中华名族是最早使用线条表达文字意思的名族,文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而不是图画。 对于书法的发展,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商代大批甲骨文与金文出土,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建立,在这五百年里,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字文化最大的一个时期,相继出现了大篆、小篆、摹印、隶书等丰富的文字形式,商周至秦汉,书法完成了从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书体的演变以及书法风格的变异。随之书法的繁荣是从东汉开始的,在这期间,纸的发明、佛教的传入等特殊现象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到汉末魏晋是书法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三国时楷书出现,代表性的书家有钟繇,为楷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知名书家如林、群星璀璨的空前盛景,王氏家族、谢氏家族等的出现,使书法艺术的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尚“韵”书风形成,而且书家们在行书、草书的书写方面也达到了变幻无穷的境界,同时,王羲之的诞生使得书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审美观点由古拙转变为妍美。到了隋代,楷书风行,留下了大量的造像记、墓志和塔铭,随之而来的唐代,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代表性的书家有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其中颜真卿的楷书是以前年来影响华人大众生活最广大普遍的视觉艺术,颜体传达了大气、宽阔、厚重与包容的风格。接着是“宋四家”的出现,使书法成熟。后来的元、明、清时代,书法风格基本有了一定的趋向,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于近现代的书法,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有吴昌硕、林散之、高二适等人,以篆书、行书和草书为主。 二、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 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感知。即通过反复观察,透过作品形式,感受、领会作品的形象、气韵、风格、情趣等。 这一点我们基本都能做到。 第二、描述。即概括、归纳作品的艺术特征、艺术手法 、精神内涵及自己的感受等。 第三、解释。申明所以然,即说明、论证自己的所见所感。实即逐一分析作品在艺术特征、艺术手法、精神内涵等方面的成因。 第四、评价。 即审美判断,古人谓之“批评”。主要是针对作品的艺术价值、重要影响、历史意义、艺术上的得失、给人的启示等,予以评述,其中包括对已有批评的批评。我认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只有懂得如何评价一份作品,才能取其长处,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能力。 一般的直观性欣赏,大多止于第一步,因此专门的欣赏,一般含感知、描述、解释、评价四项完整的内容,需要调动书法创作、书法史论等多方面的综合修养,这四项内容相互渗透、彼此包涵,而不是各自独立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书法学习中应该尽量学会用这种方式来欣赏书法,进一步认识到书法作品之美。 三、书法学习的心得 学习书法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这一学 期的书法学习,我对书法及书法欣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所以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完成书体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草真行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个时代,各种书体完全走向成熟,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的重要历史意义。出现了很多卓越的书法家和一些经典的书法艺术珍品,其丰富的实践和深刻的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古典书法艺术的主流。以后历朝历代依然是以魏晋风韵作底蕴,从而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魏晋现象”。魏晋时期有文献可证的书法家近二百人。他们创制的风格样式,一直影响着后世书风。特别是承前启后,巍然卓立的两位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并称“钟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学书者,无不宗法“钟王”。另外负有盛名的还有王献之、王洵等一些书法大家。钟繇的书法,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小楷。结构朴实严谨,笔势自然,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他的书法历代为人所重视。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宋代以来法帖中所刻的小楷《宣示表》、《荐季直表》等都是晋唐人临摹本。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王羲之的书法“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他的楷书如《乐毅论》,笔势流丽,神采焕发,肥瘦相称,极合楷书的法则。他的主要成就还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统一融合在书法作品中。《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有十七字故名(现墨迹已佚,仅有摹刻本传世)。他独具风范的书法体势。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献之为王羲之七子,幼时从父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与父齐名,人称“二王”。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真迹已不复存在,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从中可看出,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草书《中秋帖》,笔画连续不断,世称“一笔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王洵,字元琳,王羲之族侄,出生在一个精于书法、几代不衰的名门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导均善书,所以史称“三代以能书称,家范世学,洵之草圣,亦有传焉”。其草书《伯远帖》是十分难得的东晋名人书法真迹,被列为“三希”之一。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它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笔画瘦劲,结体开张,确有“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魏晋时期的书学理论开始繁盛。在秦汉或更远时代,在人们的意识中,书法更多地是一种汉字的书写行为。但在魏晋时期,书学已不再仅仅是文字学的附属或补充,它日益成为一种专业学说走向理论的前台,直接体现了这个时期书法美学研究的兴盛和书法批评活动的繁荣。书法理论的体系化以及专业书法理论家的出现,成为魏晋时期书学迅速发展的关键。如卫铄的《笔阵图》,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笔势论》、《用笔赋》、《书论》,萧衍的《古今书人优劣评》,刘劭的《飞白书势铭》、晋成公绥的《隶书体》,卫恒的《四体书势》,杨泉的《草书赋》,王珉的《行书状》等大量书学论著出现,既是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空前繁荣的结果,又为这种繁荣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保障。他们的理论并不单纯是实践的一种总结,而更接近于纯理论的研究。这种现象的出现打破了单一的以创作家代替理论家的落后状况,使得实践与理论出现分化,从而使书法理论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魏晋书法开创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性书法形式,给文人书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完成了书法形神系统结构的有机构成,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审美的艺术历程,使书法成为表达书家主体情感的载体。其次是文人书法占领书坛成为主流,并把书法从实践到理论推向更高级阶段。最后是促进“帖学”流派的形成。以“二王”为起点,追求笔札之工的书派从宫廷漫向民间,并形成帖学流派与风格。魏晋书法这样一座艺术高峰,给后人留下广阔的学习借鉴空间,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从历史辩证的角度来看,魏晋书法也是颇具现代性的,是当代书法再创高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重新以宽容的精神反思历史,是书法创作的重要参照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