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拖延症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拖延症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当你发现你自己确确实实有拖延现象的时候,那么你首先第一个,要有改变自己拖延的意识,要改变自己拖延的意识的时候,就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个,要有一个时间观念,做什么事情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一定让他做完的这种意识,那么当有这种意识的时候,那么你拖延的事情不让他发生,这是第一件事情,要有时间意识。第二个,不要追求在做之前就自我预言我做的何,也就是说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不要提前预言我做的如何。拖延症的人往往都是什么呢?在做之前我可能会做不好,所以我就慢慢等着,等到那天的时候再说,所以在做之前不要做预言,这是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当自己有拖延这种现象的时候,跟你的周围人,尤其是跟你一起工作的人,或是你的亲人,你跟他们说一声,你说我这人有点拖延的毛病,在工作上你督促我一下,或者给我点压力,要征求别人的这种配合,让别人帮助你解决,这样来说是效果最理想的。因为越一个人的时候越容易拖延,人多反而不容易拖延了,因为你有别人的这种群体的压力,所以从这个三点上做起呢,我想一般性的拖延症都容易解决起来。

1、你要了解拖延症的原因。你是否已经发现自己一直把任务拖延至最后的限期?尝试确定自己拖延的原因。也许你认为在压力之下完成任务的效果更好,或者你并不喜欢某些任务,又或者你一直被其他的事情分散你的注意力。也许你喜欢等待你的老板过来提醒你,这样你就能确定这一项任务非常重要,以致老板也把它排在的优先顺序表的前列。也许出于恐惧,因为你并不确定你是否能够独自完成这项任务,或你认为自己并不具备成功完成这项任务的必备技能。行动指南:问问自己拖延的原因。如果你并不肯定,把你的日常工作活动记录下来,然后你就能发现你把时间利用(或浪费)在哪些方面。这样就能帮助你找出自己拖延症的原因。如果你无法找出拖延症的原因,那么解决这个坏习惯的难度将会更大。重要提示:某些员工在压力之下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那就没有问题了!只需要清楚认识“理由”(你的表现能够一直在压力之下或某些任务表现得更好)与“借口”(拖延症)的区别。马上行动。踏出一小步,马上从最不想完成的任务上着手,然后做出计划,把这项任务分解成若干个便于控制的小部分。编制一份任务列表把你最不想完成的任务放在第一位。你也可以在你的工作电脑或写字板上设置待办事项提醒,确保你所安排的时间符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的需要。把最不想完成的任务先处理了,你就可以赶超拖延症了。至少,最让人感到折磨的地方在你意识到之前已经结束了。通过这种方式安排任务能够大大减轻你的工作压力,也能帮助你更积极有效地安排你的工作。行动指南:把计时器设置15分钟提醒一次,在这段时间内专注于你的工作项目上。当时间计时器停止了,你就停止工作。参照首次15分钟的工作内容,你可以计算出你完成这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再把计时器设置为30分钟,然后决定每周里你有这么多的“时间块”可以让你继续完成这项任务。(“时间块”可以至少设置为15到30分钟一次。)设置待办事项提醒器,明确自己所需要完成的日子和时间,并坚持自己的计划。This process can work well for certain projects that you can break up into steps. Others may require longer amounts of focus time and aren't as appropriate for these shorter time frames. Or, using time frames may not be the best way to break out the project. For example, coding a website can require longer periods of focused time than just 15 minutes. However, you can break this project into designing one page or sections of a page at a time, instead of using time as your method for breaking it up. Determine the best way to break up whatever project you are working on, and then create those baby steps based on that structure.

一、首先试着接纳自己有拖延症,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人都会有拖延症,其实拖延症最常见于追求完美、做事认真负责的人身上,正因为“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才会导致一拖再拖,不敢下手,却又常常在最后时刻完成任务,说明拖延的人其实很聪明,如果一开始就干,也许会改来改去,耗费时间,不如在火烧眉毛时一气呵成。当然,完成任务质量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且中间过程也挺痛苦,玩也没玩好,心里总想着任务还没完成。

二、经常问自己一句话:“我现在做的是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这是“非死不可”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经验,他非常忙,却从不拖延,每年都能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计划,就是靠的这句简单的话。

三、固定时间,养成习惯:比如每晚7-9点,雷打不动的坐在书桌前,不玩手机不玩游戏,无聊啊,总得干点什么,于是开始工作,你会发现,你能提前完成很多任务,让你自己都吃惊,而且越来越轻松,信心也越来越足,心理负担也会烟消云散,记得奖励自己哦。

四、学会分清主次,把要做的事情分好优先级。1、分类: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性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成功者花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并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类,依次完成。你发每封电子邮件时不一定要字斟句酌,但是呈交老板的计划书就要周详细密了。2、分解: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

五、消除干扰。关掉QQ,关掉音乐,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关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六、互相监督。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

七、设定更具体的目标。如果你的计划是“我要减肥,保持好身段”,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流产。但如果你的计划是“我每周三次早上七点起床跑步”,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被坚持下来。所以,你不妨把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可以控制的小目标。当你的家里看起来像一个垃圾站时,让它立刻纤尘不染可能是一件不现实的事,但是花十五分钟把洗手间清洁一下却也不算太难。

八、不要给自己太长时间。心理专家弗瓦尔发现,花两年时间完成论文的研究生总能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放松、休整。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写论文的人几乎每分钟都在搜集资料和写作。所以,有时候工作时间拖得越长,工作效率越低。

九、别美化压力。不要相信像“压力之下必有勇夫”这样的错误说法。你可以列一个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时间表,以避免把什么事情都耽搁到最后一分钟。

十、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拖延症严重到影响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效。

治疗拖延症的方法

一、改变认识

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呈负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

二、积极情绪和调节动机

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适当地放松娱乐等来转换心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不能逃避现实,忽视长远利益和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动机方面,任务性质中的任务厌恶影响拖延,所以需要将厌恶的任务转换为喜欢的任务或附加一些奖励。

三、增强自我效能感

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鼓励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干预期。

四、发挥群体的作用

群体氛围可以为成员提供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扩展资料:

拖延症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拖延者的拖延行为与完成任务所受的时间压力和来自外界的娱乐方面的诱惑有关。拖延者往往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

二、任务特征

1、任务难度:任务的难易程度会影响个体拖延行为的发生,任务越复杂,人们越容易拖延,当个体认为某项任务超出自己的能力时,由于缺乏对成功的控制感,通常会采用拖延的方式推迟或逃避执行该项任务

2、奖惩时限:任务的奖惩时限也影响任务的完成。如果任奖赏及时,会减少任务完成时间的拖延。

3、任务的厌恶程度:对于可能带来令人乏味、产生挫败感和怨恨的任务,人们会首先选择回避,如果不能回避,就会尽可能地推迟面对。

拖延症研究的论文

问题一:怎样克服拖延症 论文 拖延症的危害、形成及克制方法 所属分类: 心理学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尤其是互联网的产生和兴盛,吸引个体注意力的诱惑因素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很难高度集中精力完成学习或者工作上的任务。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拖延已经成为个体身上普遍存在的行为现象。“拖延是一种成问题的习惯,它会把重要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拖延过程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拖延行为反映出个体的心境、自控力水平、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认同感。每个个体都会在不同事情上有不同程度的拖延,那些选择主动拖延的人相比被动拖延的人更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和意志力。所以并不是每一种拖延行为都被称之为拖延症。拖延症目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医学术语,学术界也没有对此形成统一的定义,因此我所理解的拖延症就是“个体主观故意延迟完成必须的任务,直至产生不良情绪和不良后果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状况。”拖延症具有巨大的危害,严重者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纠正,比如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暴露疗法等使拖延者转变认知观念,纠正拖延行为。 1 拖延症的危害 “拖延症”似乎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尤其在学校和职场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学生总是不到最后期限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到最后时刻不履行作为学生的职责。在职场中,尤其是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任务人们更倾向于拖延,然而拖延症具有明显的危害,拖延者不到必须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坚决不会开始行动,因此必定会严重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在团队合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团体总进度和工作效率,甚至使团队蒙受巨大的损失。往往这个时候拖延者会产生焦躁、后悔、自责等不良情绪,因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实现的倾向。这种实现的倾向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增长和发展自己。” 因此没有任何人会发自内心地愿意自甘堕落和消极怠工。拖延者意识到自身拖延思想时,面对拖延造成的不良后果时,会产生压抑、烦躁、沮丧、自责等情绪,但是下定决心行动的时候却还是一再拖延,久而久之,使拖延者的不良情绪持续积压,这种恶性循环将极大破坏主体的心理健康,使个体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2 拖延症的形成 每个选择背后都有支撑它的理由,拖延亦是如此。为了短暂的、虚假的快乐,或是害怕失败、害怕成功,亦或追求完美,拖延者无论大事小事总是选择一拖再拖,一次次的拖延直至个体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比如深深的自责、内疚、烦躁却依然无法下定决心行动起来,使拖延症愈演愈烈。通过观察和理性分析我们可以从客观和主观2个方面分析拖延者选择拖延的原因。 客观原因 情境因素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并受到影响。人们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播媒介等宏观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等微观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机遇,同时也加剧了竞争,不管是学生还是职场男女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有时候他们会受到周围同学或同事的影响,受到人际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影响而趋向于短暂性地逃避任务,而在这样的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手机、电视、报纸、音乐等使他们轻而易举地从任务中脱离开来,形成拖延。 任务本身的性质和特征个体必须完成的任务有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从难易程度而言,有的浅显易懂,有的深奥难解;从完成任务所需时间而言,有的时间限制长,有的时间限制短;从趣味性而言,有的枯燥难耐,有的趣味十足;从任务对个体需求满足的角度而言,有的任务能调动个体......>> 问题二:写论文,老是喜欢拖延,怎么解决 赶紧退了吧,那些实力不行。 论文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 *** 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 问题三:严重的拖延症我的毕业论文怎么办啊啊啊 还是抓紧时间写吧,早写早完事,拖到最后论文质量肯定会下降,还是早点写,早作准备,如果不会写的话可以到上学吧论文查重上看看论文写作,上面讲了论文写作的技巧分析,论文写作格式和写作注意事项,参考文献格式,注释的格式等。最后还能直接在上面进行论文查重,很方便的。 问题四:拖延症十分严重 各种逃避写论文 怎么办 论文要早一点准备,临时抱佛脚肯定是来不及的,别在耽误了时间 论文我写过很多,也许我会对你有点帮助 问题五:如何改变自己的拖延症,总是把事情拖很久!感觉好像没什么动力 拖延症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 治疗步骤: 1、意识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2、把拖沓的原因一条条写出来 3、一条条克服这些原因 4、开始做事。 具体做法: 1、 时刻提醒。将你提工作报告或论文的最终期限或约会日期写下来,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对于特别重要的事情,用荧光笔重点标注一下。 2、将工作安排在一天当中效率最高的时候。 3、给自己设个最后期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那些看似不可能按时完成的任务,往往在最后一刻都能完成。 4、将工作分出轻重缓急,重要的马上就做。当一大堆工作都摊在你面前时,你就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了。 5、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其余工作你就会在轻松的心态下完成。 6、劳逸结合 7、将庞杂的工作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做 8、避免工作被打断。集中精力可以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 9、计划不要变来变去。一旦你给自己制定了计划,就严格遵循它。不要为了使计划更完美,而中途添加新的内容。 10、当按时完成计划时,及时进行奖励。 问题六:做事拖沓,有什么好办法能改掉拖延症呢? 给自己列计划表,严格执行,如果自己执行不到位,就自己惩罚一下自己,比如一星期不许吃零食 问题七:以“拖延症”的好坏为论点的议论文 界上没有什么是静止的,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化。任何一个人对《谁动了我的奶酪》这部书都有不同的感受,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奶酪”这个故事,给我们的人生许多启示。 问题八:拖延现象(拖延症)的成因有哪些?如何应对? 生理因素: 对于一部分人而言,拖延和他们的抑郁倾向和注意力缺陷症(ADD/ADHD)有关。建议怀疑自己有这类问题的人到靠谱的心理诊所/医院精神科就医。明确诊断,对症下药。 拖延还经常被和缺乏自控力联系起来。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自控力和人的前额皮质有关。略去那些复杂的科学理论和心理学实验,几个需要了解的要点是:意志力本身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某些事上消耗后,会影响在其他事情上的意志力),但可以经由锻炼而提高“容量”;充足的能量会让前额皮质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了控制拖延,需要保证精力,保证营养,把容易拖的事情安排在精力充沛的时段,开始工作之前先补充糖分。平时最好有充足的睡眠(平均>7小时)和日常锻炼(每天三十分钟,每周四次以上)。 冥想也是一个可以从生理上改善意志力,集中注意力的办法。每天练习冥想相当于精神上的锻炼。最简单的冥想就是在一个无干扰的环境中闭目 *** ,放慢呼吸速度,不去刻意思考。时间可以从5分钟到20分钟。关于冥想深入进去有许多学问,在这里不探讨。 心理原因: 拖延的心理因素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 童年时期接触什么样的认知并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因此不应把拖延症完全看作是自己的错。但是,认清源头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为了挖掘那些埋藏得很深,过去很少质疑的错误认知。如“自责内疚可以促使自己行动”,事实上很多时候自责内疚反而增大压力,使拖延状态恶化。如“如果再拖我就完蛋了”,事实上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非成功即失败。一个人在某些领域的“失败”并不能否定整个人的价值。 如果略去“童年血泪史”,仅仅看拖延症当下的表现,可以把拖延的心理成因归纳为:低期望(即缺乏自信)、低价值感(即认为要做的事意义不大)、高冲动(即追求即时的满足和回报)。(据《拖延心理学2》)。 我曾在一个以战拖为主题的QQ群内进行调查(一套书上的自测题), 绝大多数成员都属于冲动型拖延,很可能和天生特质(进化心理学中的“猎人”?)和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反馈有关。但是与他们进一步的接触发现,拖延者低期望和低价值感可能已经根深蒂固 ,以至于其本人都没意识到自己“低”得不正常。或者平常并没体会到低期望和低价值感,但在拖延的时候这两种特征就凸显出来,让人无法爬出拖延的泥潭。寻找应对方法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盲区。 “完美主义拖延”也可以纳入这个体系――想要把事情做完美,准备工作做完美,其实是认为“不完美即失败”(低价值感)、“不完美就说明我不够优秀”(低期望),不屑于一开始的试错(低价值感),不愿面对未知的失败可能(高冲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拖延者需要长期的自我反省和认知调整。以上这些易酿成拖延的下意识心理活动,需要及时被发现和纠正。最有效果的,可能是“找到自己真心想做的事”。然后通过不断地取得小的进步来增加自信。至少,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增添意义,及时肯定自己的努力(哪怕仅仅是发现自己的前期努力是无用功)。还有一个技巧是把任务“游戏化”,给予自己及时的奖励(奖励内容最好是可控的,比如一顿美餐;不要成为另一个消磨时间的黑洞),把“高冲动”这个缺陷转化成动力来源。(更详细的方法,可以参考Self-Discipline in 10 Days) 外界因素既有直接的诱因,他人的影响,也有宏观的社会因素。 直接诱因包括任务的性质本身,典型的如科学研究、论文,回报遥远,不确定性大。可以采用“番茄工作法”把任务化成可掌控的小块来处理。也包括周围环境的诱惑,如手机上网等。可以采取一些技巧加以控制(学会时间管理方法、限制上网、或者干脆转换环境......>> 问题九:怎样改变拖延的毛病? 如果你有了拖延症,也不用过于担心,下面来看一看,问渠心理网为你介绍的几种调整拖延症的方法: 1、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 不是:我要停止拖延。 而是:我要在九月一日之前打扫和整理我的车库。 2、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每一个迷你目标都要比大目标容易达成,小目标可以累积成大目标。 不是:我打算要写那份报告。 而是:我今晚将花半小时设计表格,明天我将花另外半小时把数据填进去,再接下来一天,我将根据那些数据花一个小时将报告写出来。 3、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当你遭遇到第一个(或者第二、第三个)困难时,不要放弃。困难只不过是一个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你个人价值或能力的反映。 不是:教授不在办公室,所以我没办法写论文了。 而是:虽然教授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来之前先列出论文提纲。 5、奖赏你一路上的进步。将奖赏聚焦于你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即便是迈出一小步也是进步。 不是:除非我全部完成,否则我就会感觉哪里不对。 而是:我已经走出了几步,而且我做事非常努力,这感觉很好。 4、留意你的借口。不要习惯性地利用借口来拖延,而要将它看作是再做15分钟的一个信号,或者利用你的借口作为完成一个步骤之后的奖赏。 不是:我累了(饿了/很忙/很烦,等等),我以后再做。 而是:我累了,所以我将只花15分钟写报告,接下来我会小睡片刻。 上面所说的这四个方法,是一种认知调整法,只要你用合理的认知,去调整你那不合理的认知,那么你的拖延症就会消失! 问题十:怎样克服拖延症和懒惰 一、消除干扰 关掉QQ,关掉音乐,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关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二、分清主次学会运用二八法则 1、分类: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性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成功者花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并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类,依次完成。你发每封电子邮件时不一定要字斟句酌,但是呈交老板的计划书就要周详细密了。 2、分解: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 三、设定更具体的目标 如果你的计划是“我要减肥,保持好身段”,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流产。但如果你的计划是“我每周三次早上七点起床跑步”,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被坚持下来。所以,你不妨把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可以控制的小目标。当你的家里看起来像一个垃圾站时,让它立刻纤尘不染可能是一件不现实的事,但是花十五分钟把洗手间清洁一下却也不算太难。 四、互相监督 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 五、不要给自己太长时间 心理专家弗瓦尔发现,花两年时间完成论文的研究生总能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放松、休整。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写论文的人几乎每分钟都在搜集资料和写作。所以,有时候工作时间拖得越长,工作效率越低。 六、寻求专业的帮助 如果拖沓影响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效。 七、别美化压力 不要相信像“压力之下必有勇夫”这样的错误说法。你可以列一个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时间表,以避免把什么事情都耽搁到最后一分钟。

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拖延症呢?

若干年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碰到了一个简单的任务:将一箱衣服从他所居住的印度邮递至美国。这些衣服是他的一个朋友兼同事来看过他之后落下的,所以阿克洛夫急着想将它们把它送回去。但是有一个问题:印度的官僚体系和阿克洛夫自己称作“我在这些事情上的无能”使之成为一件麻烦事——确实,他估计这将会占去一整个工作日的时间。于是他一周又一周地推迟处理这件事情。这样一直持续了八个月之久,直到阿克洛夫自己都快要回国了他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一个朋友恰好也要寄一些东西回美国,于是阿克洛夫得以将斯蒂格利茨(Stiglitz)的衣服连带着一同捎回去。考虑到洲际邮件的不稳定性,阿克洛夫很有可能比斯蒂格利茨的衬衫提早到达美国。这个故事有一点让人感到安慰:就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会拖延!很多人生活中都充满着一大堆未完成的任务,或大或小,噬咬着我们的良心。但阿克洛夫将这再熟悉不过的体验看成是一个谜。他真心想把衣服寄回给他的朋友,但是,就像他在1991年的论文《拖延和顺从》(Procrastination and Obedience)中所提到的那样,“八个月里每早醒来我都决定第二天早上去把箱子寄给斯蒂格利兹。”他永远都将要把箱子寄出去,但那一刻从不到来。后来成了行为经济学的中心人物之一的阿克洛夫意识到,拖延可能不仅仅只是一个坏习惯。他认为这揭示了关于理性思维的限度的一些重要问题,并且可能帮助我们理解包括毒品滥用和储蓄习惯在内的形形色色的现象。自从他的论文发表以后,拖延症研究变成了学术界的一个重要领域,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都争相加入。

十万个冷知识

研究拖延症原因论文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心理学会旗下杂志《心理学》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借助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64名研究对象的脑部进行扫描,又以问卷形式调查了他们对自身行动的控制能力。

结果发现,对于做事爱拖延这种行动控制能力较差的人,他们的大脑杏仁体体积较大,且杏仁体和另一个叫背侧前扣带皮层的大脑区域的功能连接较弱。研究人员介绍,杏仁体主要功能是对形势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作出判断,提醒人们某一行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而背侧前扣带皮层会根据行动可能产生的结果,选择采取何种行动。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大脑杏仁体体积较大的人,可能会更担心行动的负面影响,因此表现出犹豫和拖延;而杏仁体和背侧前扣带皮层间功能连接较弱会加剧这种影响,因为大脑可能无法很好地协调负面情绪与行动。

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拖延症呢?

造成大学生拖延的原因1、忘记做作业。无论是何种原因,比如缺课、在老师留作业时分了心、没有记下来或者忘记看班级网页,有时学生会把作业留到最后一刻,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功课要完成。直到有朋友在最后一天提起或直到第二天早上走进课堂,他们才能发现。从技术上讲,这不应该归类为“拖延”,因为学生并没有抵触作业,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有作业要做!但这绝对是导致拖延的常见原因。2、缺乏对课程期望结果的了解。当学生对作业感到困惑,或者不完全了解作业背后的要求,他们通常会把作业推迟,希望以后能更好地理解作业。尤其是那些不知道如何做作业或对作业不确定的学生。不幸的是,当他们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晚上看作业题时,通常也得不到更多的信息,也没有时间向老师请教。3、乐观估算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乐观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是,如果要估算完成一项课题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对时间的乐观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学生通常会高估距离完成任务所剩的时间,而低估了实际完成任务所花的时间。这导致他们没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完成工作。4、宽松的截止日期。如果教师不执行最后期限,也不给迟交作业的学生任何惩罚,那么学生会发现最后期限并没有意义,因此不再认真对待。如果没有有效的后果,截至日期就会被随意当作内部截至日期,尽管有所帮助,这在阻止拖延方面并不凑效。5、对作业无从下手。当学生将论文或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系列的步骤来考虑时,他们可能会感觉不堪重负,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从而导致拖延,直到最后的期限近在咫尺。他们并不是害怕没有足够的时间,而是对作业不知从哪里开始做。6、不佳的学习惯例。学生在放学后的惯例通常是习惯性的。一旦建立起来,他们便会自动遵循,很少会有意去思考。例如,在放学后学生想休息一下,有时打开电视,这会导致拖延,因为很难将电视关上。或者将最难的功课,学习和长期的课题留到作业截至日期前,这样的习惯也会导致拖延。7、分心。有时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作业而留出时间,但最终却因其它事情而分心。这些干扰可能是外部的,比如看脸书和发短信等,也可能是内部的,比如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冲动。无论哪种干扰,都会占用原本应该专心学习的时间。8、不堪重负。当一项任务看起来非常复杂或耗时,光想一想都会令人感到害怕并且有压力时,学生常常陷入拖延的陷阱。不幸的是,拖延会让他们开始做课题时适得其反,因为课题本身的难度加上没用充足的时间,会让学生陷入困境,他们感到如果早一些开始做的话,就不会有更大的压力。9、完美主义和对失败的恐惧。专注于使自己的课题 “完美”,对犯错误或“搞糟事情”感到紧张,或害怕被批评的学生,经常担心自己的作业做得不正确,为避免在尝试做这个项目时感到焦虑,他们通常会推迟。这可能导致越在截止日期临近时越不愿意做课题,这似乎是不合理的行为,因为他们更有可能无法漂亮的完成。直到最后,已经非常接近截止日期,不再有可能做出理想的项目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交出不完美的作业或什么都不做。

十万个冷知识

关于拖延症研究的论文

别管,结果行动起来

拖延症的危害、形成及克制方法所属分类: 心理学论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各种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尤其是互联网的产生和兴盛,吸引个体注意力的诱惑因素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很难高度集中精力完成学习或者工作上的任务。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拖延已经成为个体身上普遍存在的行为现象。“拖延是一种成问题的习惯,它会把重要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拖延过程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拖延行为反映出个体的心境、自控力水平、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认同感。每个个体都会在不同事情上有不同程度的拖延,那些选择主动拖延的人相比被动拖延的人更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和意志力。所以并不是每一种拖延行为都被称之为拖延症。拖延症目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医学术语,学术界也没有对此形成统一的定义,因此我所理解的拖延症就是“个体主观故意延迟完成必须的任务,直至产生不良情绪和不良后果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状况。”拖延症具有巨大的危害,严重者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纠正,比如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暴露疗法等使拖延者转变认知观念,纠正拖延行为。1 拖延症的危害“拖延症”似乎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尤其在学校和职场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学生总是不到最后期限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到最后时刻不履行作为学生的职责。在职场中,尤其是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任务人们更倾向于拖延,然而拖延症具有明显的危害,拖延者不到必须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坚决不会开始行动,因此必定会严重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在团队合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团体总进度和工作效率,甚至使团队蒙受巨大的损失。往往这个时候拖延者会产生焦躁、后悔、自责等不良情绪,因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实现的倾向。这种实现的倾向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增长和发展自己。”因此没有任何人会发自内心地愿意自甘堕落和消极怠工。拖延者意识到自身拖延思想时,面对拖延造成的不良后果时,会产生压抑、烦躁、沮丧、自责等情绪,但是下定决心行动的时候却还是一再拖延,久而久之,使拖延者的不良情绪持续积压,这种恶性循环将极大破坏主体的心理健康,使个体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 拖延症的形成每个选择背后都有支撑它的理由,拖延亦是如此。为了短暂的、虚假的快乐,或是害怕失败、害怕成功,亦或追求完美,拖延者无论大事小事总是选择一拖再拖,一次次的拖延直至个体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比如深深的自责、内疚、烦躁却依然无法下定决心行动起来,使拖延症愈演愈烈。通过观察和理性分析我们可以从客观和主观2个方面分析拖延者选择拖延的原因。 客观原因 情境因素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并受到影响。人们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播媒介等宏观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等微观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机遇,同时也加剧了竞争,不管是学生还是职场男女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有时候他们会受到周围同学或同事的影响,受到人际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影响而趋向于短暂性地逃避任务,而在这样的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手机、电视、报纸、音乐等使他们轻而易举地从任务中脱离开来,形成拖延。 任务本身的性质和特征个体必须完成的任务有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从难易程度而言,有的浅显易懂,有的深奥难解;从完成任务所需时间而言,有的时间限制长,有的时间限制短;从趣味性而言,有的枯燥难耐,有的趣味十足;从任务对个体需求满足的角度而言,有的任务能调动个体参与和完成的积极性,有的对个体而言没有价值或价值很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体完成任务的情绪和选择,往往越是深奥难懂、时间限制长、枯燥难耐、对个体价值满足程度低的任务越容易引起拖延。 奖惩大小和奖惩及时程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趋利避害是人的生物本能,因此如果任务的完成能使个体及时获得认同的反馈,得到相应的奖励,那么个体的行为将更趋向于“追求成功”;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个体至少会为了避免惩罚而选择在最后期限“避免失败”从而选择完成任务。往往奖惩大小和奖惩及时程度与个体是否拖延成反比,即奖惩越大越及时,人们越趋向于拒绝拖延。 主观原因 人格不同的人格特征与是否拖延有很大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以及责任心与拖延相关, 其中责任心更是特质拖延的根源。”责任意识缺乏,会导致思想行为上的懒散和拖延,那些经常感到忧伤、焦虑、抑郁、脆弱、敏感、细腻,情绪容易波动的人也在拖延症群体中占据重大比重。在专制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小孩可能通过拖延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抗拒,在溺爱环境下成长的小孩因为懒散的个性也会有拖延行为。 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行为,那些追求完美,畏惧失败和依赖别人评价活着的人在完成任务时更容易拖延,他们总是设想做好极度充分的准备再完成任务,往往却总是浪费大量时间。同样,对任务的抵制心理和抗拒被命令的心理所产生的负性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内部驱动力的丧失使完成任务成为一件艰难的事情,而超前超额高质量完成任务更是成为幻想。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具有成功达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信念。一般而言,个体对自我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是“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会低估自己对任务的胜任力,从而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会频频体验到焦虑和无助,进而一再地推迟任务开始的时间。”他们因为缺乏对成功的期望,在完成任务时缺乏信心,注重别人的评价,常常感到自卑、畏惧,通过拖延的方式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也有人因为过分自信而故意拖延,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最后期限完成任务。3 战胜拖延症拖延症会对个体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和困扰,战胜拖延症不仅利于心理健康,也能使拖延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和谐生活环境的营造。拖延症通过拖延这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结合心理学专业方法使个体摆脱拖延。 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RET)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立的,它强调对非理性信念的批判,其基本理论——ABC理论对战胜拖延有很好的作用。任务作为诱发性事件(Activiting events)并不直接引起个体拖延的情绪和行为,个体对完成任务的信念(Beliefsystem)和态度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结果Conseqences 即个体决定是否拖延和拖延程度。通过对拖延、拖延的短暂快乐、“何时完成任务无所谓”、“必须完美完成任务”、“没有能力完成任务”等不合理和非理性的信念进行批判和驳斥,通过转变个体对拖延的积极态度使拖延者建立战胜拖延的信念和信心,并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不断进行巩固和强化,使拖延者更多依靠自身的积极行动解决情绪困扰和生活困扰,摆脱拖延。 转变认知观念,建立积极情绪拖延者往往沉迷于拖延所带来的短暂欢乐或在最后期限完成任务所带来的刺激而故意拖延,转变其认知观念首先应该让个体意识到拖延的危害和沉重代价,相比短暂快乐后因任务未完成所引起的烦躁、焦虑、自责、负罪感等不良情绪和别人不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评价和行为,拖延者更应该理性分析“拖延”和“立即行动”的长远利弊,建立忍耐力,注重长远目标,明白及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应该相信自己有完成任务的力量,树立成功的信念,建立完成任务的内部驱动力,追求成功。那些具有完美主义情节的人应该抛弃那种绝对化的思维,那些畏难心理的个体应该抛弃自己无能自卑的念头,相信对完成任务这种事情的评价并不代表对个人的评价,抛弃那些“必须”、“一定要”等词语,尽量在认知上变得理性,有清晰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在对待任务的情绪上变得积极,通过交互抑制的方法忍耐对任务的不喜欢,设想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培养时间观念,克服自身的懒散惰性,从态度和思想上战胜拖延。 即刻行动,摆脱拖延ABC理论既是心理学中强调被咨询者主动教育和引导咨询者,被咨询者占主导的理论,也是注重咨询者通过自身行为不断自我教育的方法,强调咨询者以家庭作业的方式不断进行自我管理和行动,咨询者应积极完成被咨询者布置的任务,在拖延思想出现的时候使用思维阻断法,立即对自己的拖延思维说“停止”,并用“即刻行动”的思想抑制它,想象拖延的严重后果并厌恶拖延,用自身的意志力和自控力约束行为,积极行动,一步一步战胜拖延。 日常生活管理 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生理是心理的基础,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使有机体健康运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使身体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使拖延者容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导致的拖延。健康的身体 充沛的精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拒绝悲观失望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 确立目标,分化任务人是有自觉能动性的高级生物,做事情有目的性,确立目标、明确最后期限可以激励个体不断行动,但是对拖延者而言,任务本身就是目标,却缺乏有效的机制约束其拖延行为,因此需要加强时间管理,分化任务,使任务看上去更简单更直接更具有可行性。对个人事务进行优先等级排列,借鉴番茄工作法将有效提高拖延者的工作效率,即集中25 min时间工作,休息5 min,继续工作25 min,休息5 min,连续“种4个番茄”后可以休息15 ~ 20 min,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作为奖励。严格时间限制,使拖延者一步步完成任务,生活方面则可使用To-do List 记录和管理生活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立奖惩制度进行强化奖惩制度作为一种外在的监督体制对克服拖延具有重要的意义,个体可以设置在完成任务后,及时得到与任务大小、难易程度相匹配的自我奖励进行正强化,没有完成任务则实施相应的惩罚进行负强化,比如请朋友监督,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则请他吃饭或者买东西送给他。通过这样一些实际行动和附属驱动力来摆脱拖延也是积极有效的。 强加限制,减少选择“美国专栏作家James Surowiecki在给《纽约客》写的一篇关于拖延症的专栏中曾指出,克服拖延症的手段主要就是‘强加限制和减少选择,自愿地放弃自由’,随后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维克多 · 雨果会赤身裸体地写作,他让管家把他的衣物藏起来,这样在他该写作的时候就无法外出了。”因此,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应尽量保证环境的干净、简单,使视觉不容易被其它事物吸引,因为分心往往是拖延的第一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保持网络的断开,手机的远离,尽量寻找其他人都很认真工作的氛围,督促自己不可懈怠。拖延几乎是现代社会所有人都具有的普遍现象,它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积极主动的拖延也有消极被动的拖延,我们应该克服那些消极被动的拖延,尤其要战胜那些因为拖延行为引起强烈消极情绪如负罪感、自责感的拖延症,结合合理情绪疗法和想象厌恶法、思维阻断法,采用家庭作业等方式,树立合理信念,培养积极情绪和思维方法,结合奖惩机制,立即行动战胜拖延。参考文献[1]威廉·克瑙斯.陶婧, 于海成, 卢伊丽, 等,译. 终结拖延症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2]唐柏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3]蒙茜, 郑涌. 拖延研究述评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2(4): 11.[4]陈洪岩. 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J]. 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20): 2573 - 2574.[5]丁小云. 7天治愈拖延症 [M].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

因果 你回避困难的时候的时间越长,困难让你付出的代价就越大。那当你付出代价之后,一般人就会悔悟,决心直面困难,不再拖延。可是世间好多事没有在一次的机会,我们应该从一开始记住“因果”这一规律,时刻自省,做事前先想后果。朋友交往,出了问题,若是你一直回避,不去解决你们之间产生的问题,最终只能挥手说再见。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所以总有人,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吵架是一种沟通的方式,是一种直面困难的行为,也许激烈了一些,但有助于感情的交流。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不要等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堆积一起,全面爆发,才幡然悔悟,悔不当初。我们都知道我国南方常发洪水,又听闻我国南方建了些许水库。那为什么修了水库却解决不了问题?依旧是人们拖延的问题。他们也没有认清因果。他们花了大价钱,甚至不惜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搬迁居民,建设水库。建成之后不清淤,不管理。几年之后水库失修,哪还有蓄洪的作用?社会中,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不要等到恶劣事件如洪水一般爆发,才悔恨为什么当初没有及时修缮。看了这么多事例,听了这么多大道理我们恐怕也深知因果的道理。为什么不能像勾践学习,每天卧薪尝胆,每天做一点,不拖延呢?为什么不能像乌龟那样,虽然爬得慢却每天都在爬,每天都看到自己与终点距离越来越近了呢?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些孩子的例子。老师家长说他不聪明,但很认真。因为他深谙因果之道。他知道,皇天不负苦心人,人在做,总有一天会有回报。佛曰,善因,有善报;恶因,有恶果。你对困难不作为,困难会一一反馈给你。你直面困难不畏惧,困难会屈服于你,膜拜你。如果你想过一个平淡美丽的生活,如果你梦想的未来很美好。请不要拖延,为了你明日之果,就种下今日之因。

不少人都觉得自己有“拖延症”,而导致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事情太多太杂,没有条理性就是重要因素之一。面对这些事情,就像是面对一团乱糟糟的毛线,不知该从何下手,心理上就会产生退缩,从而演化为拖延行为。那么该如何改善呢?或许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帮忙,比如使用敬业签效率待办app。我们可以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并列在上面,明确每一步要做的事情,减轻心理压力,然后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限,督促自己执行。

世界研究躁郁症最新进展论文

冬天天气湿又冷,心情很郁卒?国外研究发现,午间的光照治疗能减缓忧郁症、增进日常生活功能,国内专家也建议,天冷的时候,不妨跟着阳光走,到户外晒晒太阳,也能轻松拥有好心情!

晒出好心情!研究:光照疗法有助缓解忧郁情绪

《美国精神医学期刊》在今106年10月刊登一篇来自西北大学医学院的论文,研究团队以46名患有中度以上的忧郁症、躁郁症和情绪稳定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配至明亮光疗组(7000照度)与安慰剂光组(50照度),于正午至下午2点半进行6周的光照疗法,参与者初期每天进行15分钟,之后每周增加15分钟,逐渐增加剂量,直到每天达1小时或心情有明显改变。

研究发现,接受明亮光疗组平均忧郁分数为,明显低于安慰剂光组,且前者高达68%达到正常情绪水平,后者则是%,结果显示参与明亮光疗组有较高的缓解率,让受试者忧郁症状减少、功能恢复,可从事治疗前无法执行的工作,像是返回职场或做家务。

专家:阳光照射可提升血清素功能

忧郁症防治协会前理事长、精神科医师刘嘉逸表示,阳光照射可抑制脑神经细胞突触对血清素的回收,进而提升血清素功能,益于稳定情绪,对「季节性情感疾患」很有帮助,其中对于「双极症」(俗称躁郁症)的帮助优于「单极忧郁症」。

躁郁症很多人误认为就是抑郁症,其实它们是不一样的哦,躁郁症学名双向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下面来看看。

不是。可能很多人对于躁郁症并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所以会把躁郁症误认为就是抑郁症,但其实这两种病症是有区别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简单来说,躁郁症是两种心理疾病,一般表现为忧郁和狂躁两种极端的反应交互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通俗的说就是某个人在一段时间内郁郁寡欢,沉默寡言;再另一段时间则暴躁无比,些微的小事都能引起他剧烈的反应,或者滔滔不绝。 抑郁症则是单一的,长时间忧郁,情绪低落,思维缓慢,可能伴有悲观的思维表现的症状。

躁郁症学名双向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所谓「躁郁症」(manic-depression),一般而言是指个体有时出现忧郁的症状,有时又出现狂躁的症状,此两种特徵不断的交互出现之情形,因此又称之为双极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也就是说个体会出现两极的情绪反应,一为狂躁,另一为忧郁。

1、麦苗茶

青麦苗适量,桔子皮15克,苦菜9克,大枣10枚。四味共煮,取汁,加白糖,温服,每日一剂。宜于躁狂症。

2、木耳豆腐汤

木耳30克,豆腐3块,胡桃(去皮)7枚。用水炖,连汤带渣服之。每日一剂,宜于躁狂症。

3、羊脑羹

羊脑子一个,用沙锅加清水煮熟,加适量蜂蜜热吃,一次吃完。每隔两日吃一个,连服10个,宜于抑郁症。

1、生物反馈疗法

医生认为脑电图生物反馈对治疗此症有效,是因为通过脑电图可掌握一些脑电波的情况。如在过于兴奋、出现幻觉、易怒、缺少睡眠和不能自制等,它也能检查出脑电波活跃与精力低、没有自尊和运动不协调有联系。

患有躁郁症的病人有情绪低落期,表现为不爱讲话,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总觉得自已比别人差,总觉得别人不愿搭理自已,这是躁郁症患者的轻度表现,如果自已想要改变现状的想法比较强烈,有可能通过自我控制让病情得以好转。

躁郁症的特征是不定期地躁狂和抑郁。躁狂期间,一些患者完全脱离现实。轻度躁狂,也是情绪紊乱症的一种。通常,患此症状的人情绪高涨,并且常常处于兴奋状态,不过还有把握现实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也是躁郁症很难被察觉的原因之一。 “我们都有易怒或情绪化的时候。”Bearden博士说。但是,对于躁郁症患者来说,这种情绪往往变得更严重,严重到干扰他们的正常人际关系。

躁郁症病人经常有失眠的现象,或者睡觉容易惊醒,很难熟睡,总觉得有什么心思,虽然感觉很疲劳,但就是无法入睡,这种病症时间久了会加重病人的病情,身边亲人要多与患者交谈,疏导,不可远离他更不能轻视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控制病情。

躁郁症患者反应比一般人要迟钝一些,有时你会感觉到他很木讷,并且你会明显感觉到他的肢体动作比较少,给你很邋遢懒散的印象,其实并不是懒,这就是躁郁症的表现。

当躁郁症患者处于躁狂期时,他们往往会妄自尊大。 “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并且做事不考虑后果,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 ”Malone博士介绍,此疾病导致的最常见的两类行为是挥霍无度和性行为异常。

大约50%的躁郁症患者存在滥用药物的问题,特别是对酒精的使用。许多躁郁症患者在躁狂期为了放松自己都会饮酒,沮丧时他们往往会借酒消愁。

躁郁症严重的患者由于心理严重压抑,又无法与身边的朋友沟通,慢慢的对集体活动丧失信心,觉得自已就是这个世上多余的人,这人的心态下就会产生自杀的倾向,所以对于躁郁症病人身边的刀、剪刀等可能危级生命的器具都要收藏起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