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开题报告水浒女性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

论文开题报告水浒女性形象分析

1、不注重外在形象却独具魅力中国封建社会认为女性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被认为是男人的依附,因此女性的外在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施耐庵笔下的三位“女汉子”的形象,都显得平庸甚至丑陋。除扈三娘略有些姿色外,母大虫顾大嫂的形象是:“眉粗眼大,胖面肥膘。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个时兴钗镯。”而母夜叉孙二娘的形象更为骇人,书中说她“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锥似粗莽手脚。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这样的形象实在和我们所了解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相差甚远,没有了温婉贤淑的气质,反而让人觉得五大三粗。再看配饰,古代女子都很注重仪容,钗环首饰必不可少,但是看看孙二娘的装扮“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这也是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的。但是她们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独特魅力。她们并不依靠长相而活,做事雷厉风行,果断而爽快,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2、精神独立又重情重义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处于社会最底层,她们要学习“三从四德”,要侍奉公婆,体贴丈夫,是典型的“男强女弱”。而施耐庵笔下的三位女性却不同,比如顾二嫂,书中说她有时候发起脾气来,提起井栏就打老公的脑袋,众人赶紧想办法救她老公。孙新对于劫狱的计划有点犹豫,顾大嫂就立刻要跟他分个高下。且顾大嫂生来不会做闺阁女子擅长的针线之事。又比如孙二娘,她没上梁山之前是开店做生意的,面对每天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客人,孙二娘并没有传统女性应有的羞涩,她言语豪爽,穿着大胆。非常善于交际,不符合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还有扈三娘,古代对于女子改嫁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这是因为古代有“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的思想。但是扈三娘并没有遵循,在她丈夫祝彪死后,扈三娘嫁给了王英,然后随着上梁山与王英并肩作战。水浒中许多精彩的战斗都有王英扈三娘夫妇的身影。水浒中的三位“女汉子”都与当时的封建礼教格格不入,她们精神独立并不依赖于他人,同时她们又重情重义,有自己的处事方式。在原著中,顾大嫂听到远亲解珍和解宝被害入狱后便和丈夫商量劫狱救人,而解珍也知道,如果把自己入狱的消息传递给顾大嫂,顾大嫂定会来救他们。重情重义,可见一斑。另外两位,孙二娘刚开始想害武松,后来知道武松的真实身份后就立马告罪,明知武松待罪之身不可久留,却还是款待了三天。而扈三娘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为救丈夫而死,实在是情深义重。

内 容 摘 要 : 《水浒传》塑造的女性人物有好有坏,人们对她们的评价亦有褒有贬,结合《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概括了水浒女性形象的三种类型,并用比较的方法, 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这与当时所处社会现实是相吻合的 ,既不是特意反女性 ,也不存在情与理的矛盾,并从对比中显现《水浒传》作者鄙视女性的封建妇女观。      关 键 词:《水浒传》 女性形象 ;红颜祸水;邪恶;丑陋         一、英雄化的女性形象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创造了一个男人的世界 ,精雕细写了108将的英勇威猛 ,他们是一伙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 绿林豪杰 ,是一伙闯荡江湖、替天行道的男儿好汉 ,其中 只有三位女性 ,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 。其中孙二娘是较早出场的 一个 ,在第十六回中鲁智深就称赞张青“其妻母夜叉孙二娘 , 甚是好义气”。顾大嫂是在第四十八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 立孙新大劫牢》中出现。顾大嫂为救人 ,为义气 ,敢说敢干 , 完全是女豪杰的气派。         扈三娘的情况要复杂一些 ,她本是梁 山好汉对立阵营的 ,被林冲生擒后归顺了梁山 ,由宋江作 主嫁给了王英。她的主要特点是武艺了得。这一类女性大多男性化 ,相貌丑陋 ,性格暴躁 ,她们没有女性的妩媚与温柔 ,只会舞枪弄棒 ,杀人放火 ,在梁山泊这个男人的世界中 ,她们被彻底同化了 ,她们只是符号化的女性 ,本质上已与男性没有多少区别 ,男性化到比 男性还强的地步 ,成为非男非女的人 ,丧失了女性的自我 意识 ,这是她们的哀。       “母夜叉”孙二娘 ,“眉横杀气 , 眼露凶光。”其中只有一丈青扈三娘例外 ,容貌俊俏 ,武艺 高强 ,但也要在男权社会中受男人支配 ,不配享有好的命 运 ,被宋江当礼物送给了好色、丑陋、无能的王矮虎 ,她只有委曲求全 ,心中埋藏多少难言痛苦 ,也不反抗 ,听从摆布。 这些扭曲了的女性形象 ,反映出作者的男人高高上、妇女亦步亦趋这一观念 ,这是对女性英雄形象的曲解。而施耐庵笔下的女英雄 ,是非常状态 下的女性 ,是扭曲了的人性 ,女英雄就是男人的同化 ,就是烈女 ,这是男权社会中贬斥、仇视的女性观。        二、邪恶的女人         王婆在作者笔下是潘金莲和西门庆两人淫荡故事的导演 ,她是个“异样跷蹊作怪的事都猜得着”的人。  王婆道 :“老身为头是做媒 ,又会做牙婆 ,也会抱 腰 ,会收小的 ,也会说风情 ,也会做马泊六。”这样就自己交 待了素日就是靠坑蒙拐为生。其坑害的手段也十分高明 , 是她的设计和一手操持 ,西门庆与潘金莲成奸并毒杀武大。 这里充分表现出了王婆的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甚至连杀人之事 也视为平常。再加上 西门庆有财有貌 ,潘金莲又是白日常守空房 ,何乐而不为。 王婆贪贿说风情 ,用白绫、蓝绸、白绢、好绵成就了一桩 流传千古的淫事 ,“两意相交似蜜脾 ,王婆撮合更稀奇。” 但纸里包不住火 ,武大郎发现了妻子的不轨行为之后 ,王 婆心生恶计 ,唆使西门庆毒害了武大 ,武松素知哥哥的懦 弱与嫂嫂的轻浮 ,于是斗杀西门庆 ,砍了潘金莲的人头。 惟有王婆没有死在梁山好汉的刀下 ,但还是被作者送到官 府处死 ,“王婆”这个词成为后来这类人的代称。         阎婆这一形象在小说中并没有王婆那么坏 ,主要表现了她如何笼络住自己的衣食主顾。阎婆惜《宣和遗事》里,是烟花娼妓。《水浒传》的作者把她改成了原本是卖唱的 ,是她母亲由于感激宋江施 舍棺木 ,自愿许给宋江做了外宅。年仅十八岁 ,“花容袅娜 ,玉质娉婷。”如此花容月貌 ,既是专有的外宅 ,宋江就 有权禁止她再同另外的人相好。不仅如此 ,作者还写道宋江对于阎婆惜私通张文远 ,并不十分介意 ,表现了十分的君子风度 ,宽阔胸襟。宋江杀惜 ,实是出于情急无奈 ,情有可原 ,无伤于他平日忠义宽厚的品格 ;倒是阎婆惜得寸进尺 ,欺人太甚 ,自取其祸 ,死得活该。——作者就是希望我们这样看的。可是阎婆惜虽社会地位很低,但也有要求正常爱情生活的权力。可宋江一没把她平等相看 ,二没给她爱情 ,仅使她保持衣食无缺的生活。《水浒传》里说得明白 ,宋江还没有娘子 ,但是宋江并不把她娶作正妻 ,因 为门不当 ,户不对。作者是根据男尊女卑      三、“祸水”般的女人         一是王进之娘 ,二是雷横之母 ,三是林冲之妻。其中描写比较少的是王进之娘,只写了她提出“走为上着”并与王进一同逃奔 ,路上染病 ,其余未作表现了。雷横 之母在小说中表现略多一些。在第五十回《插翅虎枷打白秀 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中写了雷横之母爱子情深 ,敢做敢 骂。这一类母亲形象在小说中是比较多的 ,如公孙胜之母、 李逵之母等等。 林冲之妻是小说中着笔较多的一个女性形象。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林冲娘子一出场 , 就发生了被人欺侮之事 ,因为她容貌出众才被高衙内看中 , 甚至为之迷倒。这从侧面刻画了林冲之妻的容貌气质及其魅力。林冲之妻第一次拒绝 ,随后一次又一次反抗高衙内的威逼利诱 ,最后宁肯选择死 ,也不屈服于淫威之下。这充分表 现了她品性贞一而倔强的性格。因此 ,林冲之妻是小说中一个既有着美丽容颜又有着贞一品德的贤妻形象。         从中也可看出 作者鄙视女性、带有封建阶级烙印的妇女观。祸水”般的女人 这一类女性 ,作者大都把她们描写得如花似玉 ,虚虚实实 ,如被高衙内父子逼死的林冲之妻 ,被强盗抢掠奸污 的刘太公女儿 ,以及武大郎之妻潘金莲等。       综上所述当时社会环境下,作者没有塑造《水浒传》中的英雄化的扈三娘的丑陋,潘金莲的美女罪恶,老妇王婆这些女性形象反映了北宋末年时期重视男性轻视女性的这一思想。        参考文献:         《水浒传》罗贯中和施耐庵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论文答辩水浒传女性形象

(三)、《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 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 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孙二娘 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最后又死于非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一个哑美人。这个符号就是: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于是“潘金莲”就成了“淫妇”的典型、代名词。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张大户垂涎她,她本来可以弄一个小妾的名分,她不干,被财主报复嫁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心中不满意,又经了外人的挑唆,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中间还描写她有一个追求,看到了武松,遭到了武松的拒绝。在潘金莲那里,应该说是她欲望膨胀大于道德。在她那里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当然一个使女出身,大概也不识几个字,没有什么见识,可能是自然属性高于她的社会属性,本能压倒了理智,所以走向了毁灭。 《水浒传》中一段绝妙文字 小说第23回写武松见嫂。 金圣叹评:凡叫过三十九遍“叔叔”,忽然改作“你”字,真欲绝倒人也! 金圣叹评:上篇写武二遇虎,真乃山摇地撼,使人毛发倒卓;忽然接入此篇,写武二遇嫂,真又丝柳花朵,使人心魄荡漾也。 《水浒传》中,为什么如此塑造安排这些女性形象?作者的女性观为什么如此落后?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第一,《水浒传》同《三国演义》一样,写的是男人的世界,基本上是“男性文学”。打家劫舍,南征北战,这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是没有份的。但为了突出不近女色的男性英雄本色(如武松),就得有淫荡的女性作为陪衬(如潘金莲);另外,从话本演变而来的小说,为了招徕听众和读者,还得配些“荤料”才对市井细民的胃口。 第二,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文化和“女人祸水论”的投射。潘金莲淫荡到了可怕的地步。我们文化中为什么会塑造潘金莲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恶女人和淫荡女人的形象呢?说到底还是男性作家对自己欲望的一种恐惧投射到女人身上。所以这种有欲望的女人她特别可怕。她就没有善终的,那她的这种命运结局是作家的一种道德理念在这里起作用。就是有欲望的女人,尤其是自己要把握自己欲望的女人,我们文化就要给她判死刑。告诫现实生活中的女人,你们还是温顺一点的好,回去做贤妻良母的好。 第三,是“江湖观念”作祟。《水浒传》描写的是江湖绿林的故事。那么江湖绿林中的准则,他们的观念,跟一般社会上的普通平民是不同的,这是强人的一种观念。比如杀人越货,开黑店,实际上就是江湖黑道。为什么走江湖黑道的他们会如此轻蔑女人呢?因为江湖中自有江湖中的准则,他们是亡命之徒,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他们认为女人妻小是个累赘。生理需要可临时去抢占。所以在《水浒传》中描写很多,小霸王周通抢压寨夫人,王矮虎也做这样的事情。所谓压寨夫人可不是真正的“夫人”,实际上就是性工具。如果等到官兵来剿,那么这压寨夫人一个都难逃做刀下鬼,要么被自己的男人杀掉,要么被俘以后,作为匪人家眷也都会死于一些官法。 历史可以证实,比如说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都做过这样类似的事情。崇祯十二年,李自成在潼关园大败,逃到商洛山中,当时觉得穷途末路,几次要自杀。养子李双喜劝阻了,他的大将刘宗敏为了辅佐李自成东山再起,回去就把自己两个妻子杀掉。然后其他的一些壮士,也就是李自成的死党们,一看大将军刘宗敏如此做事,也回去把自己的妻子杀掉。这些妻子实际上都是压寨夫人一类的,都是掳掠来的女人。杀掉以后表示死心塌地跟朝廷再战。李自成这样才轻骑突围,终于东山再起。这样一种观念,视女人为累赘,视女人为物品,他们把女人处死,就好像烧掉山寨一样。那些女人是没有人格地位的,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的作者,他也是这样一种心态,轻视妇女,视妇女于草芥,如虫蚁。 第四,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如:扈三娘的出现以及王矮虎大战扈三娘的情节,是要与第31回宋江许愿给王矮虎找一个夫人的情节相扣;潘金莲与武大、武松以及西门庆的种种纠葛,是武松一步步走上梁山的必然过程。 第五、错误的“养生”观念作祟。比如说晁盖,他是个财主,有钱,东溪村保正,仗义疏财,结交天下好汉。书中宋江出场大约是三十四五岁年纪。他跟晁盖两人见面的时候,说晁兄长我十岁,那晁盖就是四十余岁。小说中专门写晁盖,不娶妻子,只爱使枪弄棒,整日打熬筋骨。也就是说,当时的这些绿林中人,认为练武艺跟近女色是矛盾的。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养生学里边的理论,古人认为练武首先要保先天元气。所以对女性的轻视也是意中之事。

其一,梁山女英雄——男性化形象《水浒传》中的女英雄有三位,孙二娘、扈玉娘和顾大嫂。其中扈玉娘描写的最多,是所塑造的女英雄中的重点人物。从在一百单八将中的位置看,她属第五十九位,在总排名中属中等,比其它2位(顾大嫂属101位,孙二娘属103位)要靠前许多。其梁山中的职位也比任酒店主及打探消息的顾大嫂及孙二娘要高。更不用说其相貌及武艺了。 扈三娘的出场可谓尚未登”阆壬夺人。作者几次三番地从杜兴、祝家村老人及宋江等人的谈话中透露:扈太公唯有一个女儿最英雄,名唤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双刀,马上刀法了得。在以后作者又一一描述了她在历次战斗中的功绩,连她的结局也作了详细的交待。在梁山女英雄中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人物,作者在塑造上却显得有悖实情。倘若言其家庭背景、身份经历和遭遇等情况,这一形象不仅使读者感到失望,而且与宋江、林冲、武松等人被逼上梁山的曲折经历相比较,完全违背一般的生活逻辑,甚至说是相当不成功的。扈三娘是大地主豪强的女儿与梁山豪强本是死敌。在宋江三打祝家庄时,她被林冲活捉,一家老小及其未婚夫祝彪全被梁山好汉所杀。按照常情,她与梁山人物可谓有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可她不仅甘心落草为寇,而转眼之间就成了梁山义军中的急先锋。倘若这些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其与矮脚虎王英的婚姻便更是“满纸荒唐言”了。这样一个令她所不齿的人物,以她这样一个桀骜不训的性格,怎可逆来顺受,唯唯诺诺地任人摆布。完全出于宋江的“忠义”所感召,这显然有如杜撰神话。作者有意如此,除了要为宣扬宋江的一诺千金与有德有义之外,其蕴涵的深意也的确发人深思。 再看孙二娘,“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笨腰枝,棒槌似桑皮手脚……钏镯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其张口闭口“先剥了这厮”,“吃我放翻了把来做了几日馒头馅”。这种粗俗不堪的言语和谈到别人的性命时那种豪不在乎的轻松语气,令人发指。菜园子张青吩咐三等人(指云游僧道、行院妓女、流放犯人)不可坏他,她却置若罔闻,差点杀了鲁智深,还打武松的主意。她的人肉作坊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壁上绷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一条条人腿。”这些描写一方面写了民不聊生的“乱世食人”的严酷社会状况,另一方面却活画出一个变态的异性化的妇女形象。纵观其上山前的种种表现,只是一个杀害无辜夺取钱财的职业女强盗,并无多少正义感和对下层难者的同情心。只是在知道对方身份后一改其态,顿时变的充荡义气和机智,如掩护武松那一段。这样的形象完全不属于劳动人民,没有一些女性气息,除了服饰之外,名为女性,实是男子。这种英雄固然近惊世骇俗之鲜明形象,却不近清理,完全背离生活,又怎能为读者带来美感及艺术的享受。 说起顾大嫂,我认为写的比其他梁山女性较有血肉及生活气息。除了在相貌狰狞、语言粗野、举止卤莽与孙二娘相似之外,在劫牢时,“擎出两把明恍恍的尖刀,举起早戮翻了五个小卒子”。在祝家庄上,她“直奔入房里,把应有妇人一刀一个尽都杀了”。这种杀人不眨眼的气概,只有黑旋风李逵堪与相比。作者在交待其投奔梁山的动机时,先写她对兄弟的情深义重,再写她劝孙立造反,说明她对黑暗社会现实有一定的不满。 对这一组女英雄形象的塑造,一方面,让千百年来深受封建制度双重压迫的妇女扬眉吐气。这种彻底挣脱礼教枷锁,争取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激励反抗黑暗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可贵的,对后世农民革命队伍的影响和整个社会的进步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从艺术手法上分析,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不可取的,而且是严重失真的,是一种不成功的尝试。她们共性多于个性,性格显得僵化、雷同,其反抗性格也似乎是天生的,看不出任何形成发展的过程。在林冲、宋江、武松等血肉丰满、形象生动的个性映衬下,更显得苍白暗淡,当然也不存在艺术的借鉴意义。 其二,淫荡妇女——悲剧化形象 其实,水浒女英雄虽作为正义的一面,但在艺术手法篇幅上远远不及另一类女性。那就是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等淫荡妇女。相对于女英雄的轻描淡写来说,她们可以称得上精雕细刻了。潘金莲作为作者笔下妇女中的重点人物,着力将其塑造成一位淫妇恶行的集大成者。这一形象比起梁山女英雄的类型化、脱真化以及经历简单、个性单一来说,可谓鲜活得多了,其真实性更容易让人接受。先从她的不幸婚姻说起,本是大户人家的使女,颇有些姿色,却嫁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的武大郎为妻。面对“三分象人,七分象鬼”的猥琐丈夫,她自然有青春被埋没的怨气。她怀着对理想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潜意识里自然反抗命运的摆布。因此,一见到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的打虎英雄武松,自然萌生不可遏止的爱慕之情。她的身世本来是可以令人同情的,其作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后来,由于“奸诈浮浪子弟”的挑逗,周围龌龊空气的污染,她的邪欲恶性膨胀,终于在王婆的撮合与西方庆的勾引下,跌入罪恶的深渊。再说她的多重性格,她的心计颇有胆识,勾引武松与毒害武大都可见一斑。她巧言善辩,泼辣无赖。挑逗武松时妙语双关,碰壁后又指桑骂槐。她善于伪装,以功为守。挑逗武松不成,反而倒打一耙。武大服毒时假意体贴,武大死后又假装的哭泣。她荒淫无耻,心狠手毒。毒死武大郎那一段阴森恐怖的场景,令人不寒而栗。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情态、语言、举止、心理及生活写照真实地表明了人物性格的发展蜕变,使潘金莲的形象具有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并由此引出一部奇书《金瓶梅》也决非偶然。 另外两个淫妇阎婆惜与潘巧云呢,也是各具风情,各有老新。笔者加以比较分析:同为偷汉,却因出生经历、环境对象的不同而各存迥异。阎婆惜嫁于宋江乃是报恩之举,并无感情基础,加之她自小只在行院人家行串。同此其偷情也云开明朗,肆无忌惮。就是对别人也不隐讳,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可从今日起便将原我的文书还我,再写一纸休书,任从我改嫁张三。”潘巧云则因为是官人的妻子,且丈夫有很大的威慑力量,加之偷情对象是出家人裴如海。所以她只敢在丈夫外出的夜晚进行,并且事先安排周全,行动诡秘。同样写抵赖,潘巧云先是假悲伤,语言委婉含蓄,摆出身受欺侮委屈的样子,干着诬陷他人的勾当。其个性话语言入木三分的刻画这个惧怕丈夫,善于自卫的淫妇心理。阎婆惜则凭着自己拿了宋江的把柄,利用“不尊不敬”的杀手锏,一步不肯放松地敲诈威胁宋江,有恃无恐,咄咄逼人,一个“恩将仇报”、刁狠堕落的形象跃然纸上。她走南闯北,对各级官吏的贪婪腐败有着深刻的认识,绝不相信宋江的清廉与信义。这两个人物虽比起潘金莲来有逊色,但也是有声有形,刻画生动细致。性格特色的塑造远比对三位梁山女英雄艺术手法高明得多了。另外,这一类人物还有贾氏,白秀英,李巧奴,刘高之妻等。她们都是作者笔下的反面人物,或与管家私通,或贪图钱财,或贪图享乐,或恩将仇报。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写得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各具情貌。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个李师师,她在《水浒传》中是一特殊人物。由于她成为沟通梁山起义军与皇帝的纽带,作者有意宣传她对宋江一伙的同情,对她褒多于贬,即使写她勾引浪子燕情,也是一种令人理解与同情的氛围中写的。这一组人物的遭际大体相同。她们大多有着不幸的婚姻,或遭遇不幸太多,为与意中人私通而做出不良行为,其结局大都是被梁山好汉杀头戮死,这就为她们的人生增加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对于《水浒传》所宣扬的“义”与“道”,则可理解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组人物虽是类型相近的人物,但由于作者写出了她们性格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做到了人人有性情、人人有气质、人人有形状、人人有声音,令读者读来决无雷同之感。是《水浒传》中女性描写的成功之作,其涉及的篇幅也比梁山女英雄多得多。其三,王婆——社会渣滓的形象除了潘金莲外,王婆可以说是《水浒传》中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形象,给人流下的印象极深刻鲜明。她的突出性格特征是贪婪,对金钱的渴望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为了金钱她主动撮合西门庆与潘金莲;为了金钱,她不惜设计害死无辜的武大郎。她不仅出谋划策,教唆犯罪,还亲自出马。她处处不忘邀功请赏,还善于揣摩人情,深通世故。吊够了西门庆的胃口之后,才不慌不忙地抛出那“十分”诡计,可谓老谋深算。她心肠歹毒肆无忌惮,比西门庆更狠毒。潘金莲害了武大后感到恐怖,她却若无所事地说有什么难处,我帮你便了,显然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杀人老手。作者在现象塑造上又善于用幽默风趣的村言熟语和令人喷饭的插科打浑来增添人物性格的丰满程度,如在两头传话说风情得逞后便计唆西门庆的过程中,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对于这类社会渣滓类人物,作者不惜笔墨,不惜构思,手法独到,写得让人回味无穷,充分体现了作者刻画人物的高超手法。这一类形象还有一个阎婆,由于在篇幅及形象上与王婆相差甚远,这里就不详加分析了。 其四,林娘子——贞洁女子的形象在《水浒传》的女性中,林娘子可以称之为一位较完美的人物, 可惜她的描述太少,只在林冲的故事中穿插,而且毕意成为了牺牲品。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赔衬高衙内的荒淫无耻与高俅的从容。

孙二娘是一个在精神上有比较强烈的自主意识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对丈夫并不是唯命是从,而是我行我素。如丈夫张青再三嘱咐,三等人不可坏,但孙二娘却有自己的主张,只要是有利可图,便顾不了这么多,见客就宰,所以鲁智深、武松都差点成了孙二娘的馒头馅。另一方面,孙二娘作为一名女子,每天跟男人打交道,这是不符合要求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能抛头露面的传统观念。作者对孙二娘的这种行为给予了肯定,说明他是支持女性不要依附于男性而独立自主的。 2、顾大嫂 (1)人物简介:梁山第二位女英雄,有一身本领,原来在登州城东门外开酒店。顾大嫂是 解珍姑妈的女儿。解珍、解宝被毛太公陷害关入大牢后,顾大嫂请来邹润。邹润叔侄和丈夫孙新、夫哥孙立等劫了大牢。顾大嫂又以孙立女眷的身份打入祝家庄内,和梁山 其他 好汉一起,里应外合攻破了祝家庄。顾大嫂上梁山后与丈夫孙新开梁山东山酒店,重操旧业,是梁山第一百零一条好汉。受招安后,顾大嫂被封为东源县君。 (2)形象分析:小说中第二位女英雄是绰号为母大虫的顾大嫂,《水浒传》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狱”中,解珍请乐和带口信就介绍了顾大嫂: “我有个房分姐姐见在东门外十里牌住叫做母大虫顾大嫂,开个酒店,家里又杀牛开赌。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孙新,这等本事,也输与他只有那个姐姐和我弟兄两个最好把我的事说知,姐姐必然自来救我。” 这一席话至少告诉我们:顾大嫂是开酒店的,但不是黑店,还是多种经营,卖酒卖牛肉、开赌房。只求财,不害命。顾大嫂很有本事,能与三二十人对打,与解珍解宝关系密切,最后是顾大嫂是个热心肠。“必然自来救我”,不但补充说明了与解珍兄弟最好,还透出她是个豪爽、性急之人。可见顾大嫂是何等的勇猛和武艺高强。对其长相,作者也写了一段描写: “眉眼粗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王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锥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第四十九回)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顾大嫂有些像性格暴躁、凶残的母老虎,如果说孙二娘还有几分女人的姿色,那顾大嫂与她相比,就更少了几分,“胖面肥腰”,可见顾大嫂长得也不漂亮,她比孙二娘还男性化,她的性格相当急噪,她发怒时会提井栏打老公;心焦时,拿石锤敲翻庄客腿;当乐和向顾大嫂介绍完解珍、解宝入狱的情况,顾大嫂便迫不及待地叫火家:“快去寻得二哥家来说话!”当孙新表示了劫牢的想法后,顾大嫂便道:“我和你今夜便去。”急噪之态已跃然纸上,连孙新都笑道:“你好粗鲁!”她的这一性格与梁山的另一位好汉黑旋风李逵有着相似之处,她又是极其仗义、有勇有谋的人,如她想到事发肯定要连累丈夫的哥哥,但直接告诉他,恐怕他不会来,于是假装有病,将丈夫的哥哥夫妇都请来,之后使用激将法使之就范。在劫牢过程中贴肉藏了尖刀,扮作送饭的妇人先进去,并且在牢房里见机行事,最后成功救出解珍解宝,一起加入了梁山队伍。顾大嫂在小说中的出场也不多,但她那种急噪、火暴以及有勇有谋的个性令人印象深刻,不愧为母大虫之称。 顾大嫂不会女工,从“从来不会拈针线”可以看得出来。“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能专心于女红,这才是女子应该做的。但是,顾大嫂却不是这样,是“弄棒持枪当女工。”我们看到了她对要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女红”等传统观念的一种背离。 在顾大嫂和孙二娘两位女性形象身上,我们能看到作者妇女观中比较积极的一面,他打破了古往今来外在美的女性形象的传统,女性不一定必须要有外在美,只要有胆有识,重情义,同样是值得称赞和歌颂的。这对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男权是一种有力的挑战。 3、扈三娘 人物简介:扈三娘,人称“一丈青”,在梁山排在第五十九。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原与祝家庄的祝彪订了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同为独龙岗上的扈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后来被林冲所擒,便投降梁山,成为梁山第一女将。后来,扈三娘与王英由宋江主婚,结成夫妻,同掌梁山三军内诸事。后来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 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为郑彪所杀。 作者也为我们塑造了以为比较完美的女英雄形象。《水浒传》中的第三位女英雄一丈青扈三娘,主要出现是在第四十八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中。与其他两位女英雄比较,扈三娘是她们之中最漂亮的,不论是从相貌、品性还是武艺都是一流的,是完美的,是作者赞扬歌颂的对象。

女性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汤姆叔叔的小屋》,美国抗战女作家:哈利特·比彻·斯托夫人的出名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不用那么慌张的,开题报告答辩就是说一下自己选题的目的、总结下前人的研究综述、选题的价值就可以了。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重要的废奴小说和早期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其中黑奴遭受的虐待惨不忍睹,除此之外,斯托夫人还刻画了另一个弱势群体白人妇女,她们和黑人妇女一样都是父权压迫的受害者。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四位典型白人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遭遇的不平等待遇及其面对奴隶制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论文答辩

(三)、《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 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 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孙二娘 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最后又死于非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一个哑美人。这个符号就是: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于是“潘金莲”就成了“淫妇”的典型、代名词。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张大户垂涎她,她本来可以弄一个小妾的名分,她不干,被财主报复嫁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心中不满意,又经了外人的挑唆,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中间还描写她有一个追求,看到了武松,遭到了武松的拒绝。在潘金莲那里,应该说是她欲望膨胀大于道德。在她那里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当然一个使女出身,大概也不识几个字,没有什么见识,可能是自然属性高于她的社会属性,本能压倒了理智,所以走向了毁灭。 《水浒传》中一段绝妙文字 小说第23回写武松见嫂。 金圣叹评:凡叫过三十九遍“叔叔”,忽然改作“你”字,真欲绝倒人也! 金圣叹评:上篇写武二遇虎,真乃山摇地撼,使人毛发倒卓;忽然接入此篇,写武二遇嫂,真又丝柳花朵,使人心魄荡漾也。 《水浒传》中,为什么如此塑造安排这些女性形象?作者的女性观为什么如此落后?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第一,《水浒传》同《三国演义》一样,写的是男人的世界,基本上是“男性文学”。打家劫舍,南征北战,这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是没有份的。但为了突出不近女色的男性英雄本色(如武松),就得有淫荡的女性作为陪衬(如潘金莲);另外,从话本演变而来的小说,为了招徕听众和读者,还得配些“荤料”才对市井细民的胃口。 第二,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文化和“女人祸水论”的投射。潘金莲淫荡到了可怕的地步。我们文化中为什么会塑造潘金莲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恶女人和淫荡女人的形象呢?说到底还是男性作家对自己欲望的一种恐惧投射到女人身上。所以这种有欲望的女人她特别可怕。她就没有善终的,那她的这种命运结局是作家的一种道德理念在这里起作用。就是有欲望的女人,尤其是自己要把握自己欲望的女人,我们文化就要给她判死刑。告诫现实生活中的女人,你们还是温顺一点的好,回去做贤妻良母的好。 第三,是“江湖观念”作祟。《水浒传》描写的是江湖绿林的故事。那么江湖绿林中的准则,他们的观念,跟一般社会上的普通平民是不同的,这是强人的一种观念。比如杀人越货,开黑店,实际上就是江湖黑道。为什么走江湖黑道的他们会如此轻蔑女人呢?因为江湖中自有江湖中的准则,他们是亡命之徒,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他们认为女人妻小是个累赘。生理需要可临时去抢占。所以在《水浒传》中描写很多,小霸王周通抢压寨夫人,王矮虎也做这样的事情。所谓压寨夫人可不是真正的“夫人”,实际上就是性工具。如果等到官兵来剿,那么这压寨夫人一个都难逃做刀下鬼,要么被自己的男人杀掉,要么被俘以后,作为匪人家眷也都会死于一些官法。 历史可以证实,比如说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都做过这样类似的事情。崇祯十二年,李自成在潼关园大败,逃到商洛山中,当时觉得穷途末路,几次要自杀。养子李双喜劝阻了,他的大将刘宗敏为了辅佐李自成东山再起,回去就把自己两个妻子杀掉。然后其他的一些壮士,也就是李自成的死党们,一看大将军刘宗敏如此做事,也回去把自己的妻子杀掉。这些妻子实际上都是压寨夫人一类的,都是掳掠来的女人。杀掉以后表示死心塌地跟朝廷再战。李自成这样才轻骑突围,终于东山再起。这样一种观念,视女人为累赘,视女人为物品,他们把女人处死,就好像烧掉山寨一样。那些女人是没有人格地位的,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的作者,他也是这样一种心态,轻视妇女,视妇女于草芥,如虫蚁。 第四,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如:扈三娘的出现以及王矮虎大战扈三娘的情节,是要与第31回宋江许愿给王矮虎找一个夫人的情节相扣;潘金莲与武大、武松以及西门庆的种种纠葛,是武松一步步走上梁山的必然过程。 第五、错误的“养生”观念作祟。比如说晁盖,他是个财主,有钱,东溪村保正,仗义疏财,结交天下好汉。书中宋江出场大约是三十四五岁年纪。他跟晁盖两人见面的时候,说晁兄长我十岁,那晁盖就是四十余岁。小说中专门写晁盖,不娶妻子,只爱使枪弄棒,整日打熬筋骨。也就是说,当时的这些绿林中人,认为练武艺跟近女色是矛盾的。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养生学里边的理论,古人认为练武首先要保先天元气。所以对女性的轻视也是意中之事。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男性英雄的历史著作,而在这其中也不乏有女性的身影,这些女性角色为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小说作者甚至是我们在评价这部作品时,却常常忽略了作品中的女性,甚至贬低了女性。章培恒在《中国文学史新著》这样写道:“在《水浒传》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女性的描写,其中所写的女性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这样的男性化了的女性,另一类是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荡妇”。的确,若是从整体来看,《水浒传》中所描写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男性而展开,作者给我们构造的是一个宏观的大千世界,是一个以男性为主体,以男性为中心的视角世界。《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1.貌美如花、品行差的女性 施耐庵善于描绘女性的美貌,但是,在作者笔下,这些长相出众、面容姣好的女性形象,一般都具有水性杨花、恶毒的个性特征,比如潘巧云、阎婆惜、潘金莲就是典型的例子。文中如此描述潘金莲:“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我们都知道,潘金莲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更是一个荡妇形象,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本身已经违背了伦理道德,而为了“省事”,潘金莲更是违背天理人性,勾结情夫杀害丈夫武大郎。可以说,这样的女性完全背离传统的妇德形象。2.被男性化的“女英雄”形象 在《水浒传》作品中,除了品行差的女性,还有另外一种个性鲜明的“女英雄”形象,如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就是此类人物。这些“女英雄”形象,言行个性和她们的绰号一样,彪悍勇猛。比如《水浒传》第四十九回中,对“母大虫”顾大嫂的描述如下:“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锥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通常来说,“眉粗眼大,胖面肥腰”等词一般用来形容粗犷彪悍的汉子,而在作者笔下,却用来形容女子。顾大嫂不会针线活,性格暴躁、雷厉风行,这样的人物形象和传统理念认为的女性阴柔美形象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从客观上讲,《水浒传》确实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描写女性。例如文中描述潘金莲时写道:“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作者显然是将自己的主观偏见带进了其中,而这种偏见是带有男权色彩的。男权视角下的女性观 在男性文化视角里,“女人祸水论”的争论一直存在着。孔子曾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男权之下,封建体制之上,人们对女性的认知是盲目的。《水浒传》作品中,对女性的描写多表现为“红颜祸水”的思想,深究原因,与当时的主流思想文化离不开关系。《水浒传》写于元末明初,那个时代正是“存天理,灭人欲”宋明理学的鼎盛时期。为此,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水浒传》中,作者描写女性形象时多以“女人祸水论”的观念来审视女性。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古人就存在“美色即祸水”的思想认知,比如在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作品中就曾提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受封建思想观念的影响,作者在描写《水浒传》的女性人物时,要么将女性恶化,弱化,如潘金莲、王婆这类恶人形象;要么将她们身上的性别特征全部抹去,让其跟男人一样具有英勇彪悍的个性气质,如扈三娘、顾大嫂等这类的侠义形象。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哪种方式的描写,其实都带有男权的思想意识。女性悲剧命运的阐释 在男权文化视角下,《水浒传》当中的妇人,几乎都是悲剧命运。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点:1.饱受精神折磨 《水浒传》作品中的女性,是为男性而出现和存在的,他们为男性而服务,毫无思想上的自由可言。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女性必须要恪守妇道,遵从“三从四德”的行为准则规范。如扈三娘是一个美貌与武功兼备的女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质女子,却嫁给了相貌丑陋又极为好色无能的王英,而这只因宋江救过扈三娘,扈三娘只好听从宋江安排。而且,结婚之后,扈三娘十分忠诚于丈夫,甚至为了给丈夫报仇,落马而死。这种忠贞和大义,除了与扈三娘人品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封建思想对她的束缚影响。2.没有人身自由 在古代正统文化中,女性跟男性是不对等的关系,在大多数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多是为男性作陪衬点缀而出现。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女性的话语权已经丧失。比如《水浒传》中的金翠莲,因家境贫寒,母亲病死,被郑屠户强行霸占为妾,后被赶走,欠下一大笔债务,只能被迫卖唱还债,过着任人宰割的卑微生活。整体来看,《水浒传》折射的是一种对男性英雄的讴歌和崇拜思想,是对男性中心文化的一种肯定,而在这当中,女性的出现与存在已经不重要。在男权视角下,《水浒传》中的女性,处于一种“失声”的世界里,她们已经失去了自我的主体人格,变成了一种陪衬的工具,这是作品中的可悲之处,也是时代的悲剧之处!

内 容 摘 要 : 《水浒传》塑造的女性人物有好有坏,人们对她们的评价亦有褒有贬,结合《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概括了水浒女性形象的三种类型,并用比较的方法, 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这与当时所处社会现实是相吻合的 ,既不是特意反女性 ,也不存在情与理的矛盾,并从对比中显现《水浒传》作者鄙视女性的封建妇女观。      关 键 词:《水浒传》 女性形象 ;红颜祸水;邪恶;丑陋         一、英雄化的女性形象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创造了一个男人的世界 ,精雕细写了108将的英勇威猛 ,他们是一伙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 绿林豪杰 ,是一伙闯荡江湖、替天行道的男儿好汉 ,其中 只有三位女性 ,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 。其中孙二娘是较早出场的 一个 ,在第十六回中鲁智深就称赞张青“其妻母夜叉孙二娘 , 甚是好义气”。顾大嫂是在第四十八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 立孙新大劫牢》中出现。顾大嫂为救人 ,为义气 ,敢说敢干 , 完全是女豪杰的气派。         扈三娘的情况要复杂一些 ,她本是梁 山好汉对立阵营的 ,被林冲生擒后归顺了梁山 ,由宋江作 主嫁给了王英。她的主要特点是武艺了得。这一类女性大多男性化 ,相貌丑陋 ,性格暴躁 ,她们没有女性的妩媚与温柔 ,只会舞枪弄棒 ,杀人放火 ,在梁山泊这个男人的世界中 ,她们被彻底同化了 ,她们只是符号化的女性 ,本质上已与男性没有多少区别 ,男性化到比 男性还强的地步 ,成为非男非女的人 ,丧失了女性的自我 意识 ,这是她们的哀。       “母夜叉”孙二娘 ,“眉横杀气 , 眼露凶光。”其中只有一丈青扈三娘例外 ,容貌俊俏 ,武艺 高强 ,但也要在男权社会中受男人支配 ,不配享有好的命 运 ,被宋江当礼物送给了好色、丑陋、无能的王矮虎 ,她只有委曲求全 ,心中埋藏多少难言痛苦 ,也不反抗 ,听从摆布。 这些扭曲了的女性形象 ,反映出作者的男人高高上、妇女亦步亦趋这一观念 ,这是对女性英雄形象的曲解。而施耐庵笔下的女英雄 ,是非常状态 下的女性 ,是扭曲了的人性 ,女英雄就是男人的同化 ,就是烈女 ,这是男权社会中贬斥、仇视的女性观。        二、邪恶的女人         王婆在作者笔下是潘金莲和西门庆两人淫荡故事的导演 ,她是个“异样跷蹊作怪的事都猜得着”的人。  王婆道 :“老身为头是做媒 ,又会做牙婆 ,也会抱 腰 ,会收小的 ,也会说风情 ,也会做马泊六。”这样就自己交 待了素日就是靠坑蒙拐为生。其坑害的手段也十分高明 , 是她的设计和一手操持 ,西门庆与潘金莲成奸并毒杀武大。 这里充分表现出了王婆的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甚至连杀人之事 也视为平常。再加上 西门庆有财有貌 ,潘金莲又是白日常守空房 ,何乐而不为。 王婆贪贿说风情 ,用白绫、蓝绸、白绢、好绵成就了一桩 流传千古的淫事 ,“两意相交似蜜脾 ,王婆撮合更稀奇。” 但纸里包不住火 ,武大郎发现了妻子的不轨行为之后 ,王 婆心生恶计 ,唆使西门庆毒害了武大 ,武松素知哥哥的懦 弱与嫂嫂的轻浮 ,于是斗杀西门庆 ,砍了潘金莲的人头。 惟有王婆没有死在梁山好汉的刀下 ,但还是被作者送到官 府处死 ,“王婆”这个词成为后来这类人的代称。         阎婆这一形象在小说中并没有王婆那么坏 ,主要表现了她如何笼络住自己的衣食主顾。阎婆惜《宣和遗事》里,是烟花娼妓。《水浒传》的作者把她改成了原本是卖唱的 ,是她母亲由于感激宋江施 舍棺木 ,自愿许给宋江做了外宅。年仅十八岁 ,“花容袅娜 ,玉质娉婷。”如此花容月貌 ,既是专有的外宅 ,宋江就 有权禁止她再同另外的人相好。不仅如此 ,作者还写道宋江对于阎婆惜私通张文远 ,并不十分介意 ,表现了十分的君子风度 ,宽阔胸襟。宋江杀惜 ,实是出于情急无奈 ,情有可原 ,无伤于他平日忠义宽厚的品格 ;倒是阎婆惜得寸进尺 ,欺人太甚 ,自取其祸 ,死得活该。——作者就是希望我们这样看的。可是阎婆惜虽社会地位很低,但也有要求正常爱情生活的权力。可宋江一没把她平等相看 ,二没给她爱情 ,仅使她保持衣食无缺的生活。《水浒传》里说得明白 ,宋江还没有娘子 ,但是宋江并不把她娶作正妻 ,因 为门不当 ,户不对。作者是根据男尊女卑      三、“祸水”般的女人         一是王进之娘 ,二是雷横之母 ,三是林冲之妻。其中描写比较少的是王进之娘,只写了她提出“走为上着”并与王进一同逃奔 ,路上染病 ,其余未作表现了。雷横 之母在小说中表现略多一些。在第五十回《插翅虎枷打白秀 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中写了雷横之母爱子情深 ,敢做敢 骂。这一类母亲形象在小说中是比较多的 ,如公孙胜之母、 李逵之母等等。 林冲之妻是小说中着笔较多的一个女性形象。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林冲娘子一出场 , 就发生了被人欺侮之事 ,因为她容貌出众才被高衙内看中 , 甚至为之迷倒。这从侧面刻画了林冲之妻的容貌气质及其魅力。林冲之妻第一次拒绝 ,随后一次又一次反抗高衙内的威逼利诱 ,最后宁肯选择死 ,也不屈服于淫威之下。这充分表 现了她品性贞一而倔强的性格。因此 ,林冲之妻是小说中一个既有着美丽容颜又有着贞一品德的贤妻形象。         从中也可看出 作者鄙视女性、带有封建阶级烙印的妇女观。祸水”般的女人 这一类女性 ,作者大都把她们描写得如花似玉 ,虚虚实实 ,如被高衙内父子逼死的林冲之妻 ,被强盗抢掠奸污 的刘太公女儿 ,以及武大郎之妻潘金莲等。       综上所述当时社会环境下,作者没有塑造《水浒传》中的英雄化的扈三娘的丑陋,潘金莲的美女罪恶,老妇王婆这些女性形象反映了北宋末年时期重视男性轻视女性的这一思想。        参考文献:         《水浒传》罗贯中和施耐庵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家女性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对柳永词的评价,一般多肯定其对民间慢词形式的借鉴,而忽视其在题材内容上的拓展与创新。其实柳词在咏史怀古、议论说理、悼亡咏物、羁旅行役、城市风情、市井妇女等题材领域内均有开拓,若说开风气之先,有的方面还在苏轼之前。柳永词所反映的文化转型期的某些特点,更值得引起今人的关注。 柳永词以艳情为第一主题,是民间词最好的接受者,最好的传播者。柳永用民间的慢词形式,完成了民间慢词形式向文人慢词的过渡,却以新时代的市井语言来写清丽、世俗之歌,这种作风,不独惊倒了当时的文人,且又与后世求雅求不俗之审美情趣相抵触,故而深遭后人的笑骂。人们除了肯定其“新声”之耳目一新、流传颇广之外,几乎都是“词语尘下”(李清照《词论》),“好为俳体,词多黩”(冯煦《蒿庵论词》),乃至“声态可憎”之类的批评。而有趣的现象是:“温柳”被相提并论,但温庭筠的词题材狭窄,除了描写贵妇人的姿态与艳情外,很难找到表现社会人生的作品。在《花间集》的66首温词中,描写女性的有52首,比例高达79%,而《乐章集》212首词中,直接描写女子或表现女子心理的,仅占70首左右,比例仅为33%。其实柳永的“新声”中,最突出的“新”就是在对词域的开拓上,是温庭筠及受花间词风影响的宋初文人所无法相比的,也是民间词无法与之相比的。柳永词无论其体制还是其意境,都已蔚为大观,其影响正如薛砺若《宋词通论》所说:“假使中国词学不经柳氏的改造,则充其量,仍不过模仿温韦冯等人的作品罢了。其势亦成末流,必致陈陈相因,黯然无复生气。则中国词学不独无北宋之雄奇玫丽,照耀古今,且早已于没落衰竭之时,不待南宋中末期之后了。”这与柳词之“新”,题材之开拓有着直接的关系。

以巴金的《家》为例来看看现当代男性在塑造天使性女性时所暗含的男性中心意识。我们先看鸣凤跳湖自杀这件事。我们先想一想鸣凤可以不可以不死。鸣凤如果不死,那么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坚决反抗争取自己的爱情幸福,一条路是活着嫁给冯乐山。前一条路接近琴和觉民的路,后一条路是婉儿的路。作家写小说当然不应该让一个人物的道路重复其他人物的道路。但是除了艺术构思的角度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作家安排鸣凤跳湖是否还有其他心理因素。我们不妨想一想鸣凤的爱人觉慧愿意不愿意鸣凤不死。鸣凤死了,觉慧很痛苦,这是真的的。但是如果鸣凤要以争取爱情幸福的方式进行反抗,觉慧愿意不愿意呢?如果鸣凤一定要争取爱情幸福的话,会让觉慧很难办的。她这麽做,一定会把觉慧牵扯进去,逼得觉慧跟她一起反抗,至少让觉慧受到来自女性方面的压力。而我们知道觉慧这时候其实是不想反抗的,所以从觉慧的角度考虑鸣凤最好不要这麽做。觉慧心目中的好女人是不应该给男人压力的。那么,让鸣凤嫁给冯乐山,觉慧愿意不愿意呢?恐怕觉慧更愿意让鸣凤死了让他去凭悼、去痛惜。因为觉慧其实是非常在乎自己对鸣凤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所有权的。当觉慧第一次得知鸣凤和婉儿中的一个要被送去当姨太太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帮助鸣凤逃脱这可能的厄运,也不是“我们”这一相爱的共同体如何去面对可能的封建压迫,而是急于再一次确认女性对自己的忠贞程度。所以,他“激动地”问鸣凤“你不要我。假使有一天人家当真把你选去了,你怎么办?”这里是“你怎么办”,而不是“我们怎麽办”、“我怎麽办”。得到鸣凤坚决不去的承诺时,觉慧只是放心地说“我相信你,我不要你赌咒!”这里,觉慧关心的只是他对鸣凤的所有权,而不是鸣凤的命运、鸣凤的生存境遇。觉慧在鸣凤承诺反抗时也不承诺自己作为同盟者的任何责任。所以说鸣凤投湖、以死抗争,正是以恰如其分的刚烈在精神、肉体双方面为觉慧都保持了贞节,同时又让觉慧获得了不抗争甚至不同情的自由。这个情节的设置,正是以女性生命为代价,最大限度地成全了男性全面占有女性的虚荣和男性可以不为爱情负责的自由。这一部小说中,隐含作者、叙述者的立场,与人物觉慧的立场最接近。作家不自觉地处处替觉慧考虑,那么鸣凤只有这样去死才最合适。 鸣凤死了,作家对她节烈行为的奖励,就是把她写成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富有诗意美的女性。我们再想想这种诗意来源于哪里呢?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她跳湖前的那一大段独白。那一段独白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的内容是怜惜、感叹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是表达对觉慧无怨无悔的爱。 “鸣凤从觉慧的房里出来,她知道这一次真正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她并不怨他,她反而更加爱他。”(《家》) “她应该放弃他。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让他牺牲他的一切来救她。”(《家》) 男性生命之外的一切,被爱着的女性看作是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这种女性之爱,对觉慧、鸣凤现实身份上的主奴关系毫无超越,完全没有获得爱情双方平等相处、共同承担人生这应有的内涵,实际上是泯灭女性主体意识、使女性空洞化为仅仅是男性附属物的奴性之爱。鸣凤这么想,自有其当婢女的现实生存境遇和既有的传统文化规范限制着她的思想高度,无可厚非。然而作家和代表作家立场的小说叙事者以及研究界对此毫无审视和批评,却是思想的贫乏。叙事者、作者、研究者长期以来都把鸣凤投湖前的这种牺牲自己、成全爱人、保持贞节的心理与她对自我生命的怜惜混搅在一切,一股脑儿地都予以圣洁化、诗意化,未曾加以辨析与批评,实际上是作家和研究界自身爱情观念现代性匮乏的表现。殊不知,前者不过是作家男性中心意识在女性形象上的投射,是性别等级观念的现代延续;后者才是男性作家对女性生命本体价值的爱惜、尊重,是现代人道精神的体现。由此可见,巴金的现代生命观念与性别等级观念、同情女性的人道精神与男性中心意识、现代性爱观念与传统节烈观是隐秘地交织在《家》的叙事中。 我们再看看《家》中瑞珏、梅这两位女性形象。这两个女人都是觉新不抵抗精神的受害者,但是她们对觉新都没有任何抱怨。 “大表哥,你难道还不知道我的心?我何曾有一个时候怨过你!”(《家》) “你如何担得起不孝的罪名?便是你肯担承,我也决不让你担承。”(《家》) 《家》中,斥责觉新不抵抗主义的只能是男性人物觉慧,而不可能是任何女性人物。梅、瑞珏,只会用无尽的挚爱来体谅觉新受剥夺的苦楚,而不会居高临下地审视、否定他的弱点,根本不计较正是觉新的不抵抗主义帮助封建势力毁掉了她们的幸福、并将毁掉她们的生命。这便是梅和瑞珏这两位贤惠女性对男性作揖主义的理解、体谅。然而,正是这种无锋芒的爱,这种泯灭自我意识的女奴精神,构成了巴金笔下理想女性的美德,构成了她们的生命诗意。巴金对子辈男性或被压迫阶级男性不抗争行为的批判、反思,都不过是男性内部的自审。因为是自审,所以就容不得女性这一他者来插手过深以致于影响到她们作为第二性的忠诚,也就是说不能影响到男性对女性的所有权。巴金无论如何痛切地替现代子辈男性进行自审,终究还是以男性自恋为前提的。女性无条件的爱,正是这个男性自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自慰品。 实际上,这部小说中,所有的女人与相关男人的立场都是保持高度一致的。觉新不反抗,梅和瑞珏当然也不能反抗,觉慧介于要反抗和不反抗之间,鸣凤就反抗得恰如其分。觉民要坚决反抗,琴也就坚决反抗。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进步与落后、光明与黑暗相对峙的价值体系中,只有男性才能真正成为这对立的两个阵营中的主体。中国现代男性叙事中的天使型女性,一般总是无条件地爱着子辈男性、受压迫阶级男性,无论这些男性将向对立的封建家庭、罪恶社会抗争,救出自我;还是将向戕害自我的力量妥协,毁灭自我;还是介于抗争与不抗争之间、最终给自己带来悲剧;还是背离正确的革命理性、走向无谓的牺牲。也就是说无论这些男性值得爱还是不值得爱,琴、瑞珏、梅、鸣凤等天使型女性都只会忘我地去爱。男作家派定给理想女性的爱的哲学,实际上已经背弃了冰心等“五四”女作家所奠定的主体觉醒之后关怀生命之脆弱的现代思想特质,成了一种从夫的传统妇德,虽然它已被纳入男性反叛父权专制、控诉社会罪恶的现代启蒙框架中,从的已不再是父辈指定的夫,而是进步的男性青年或者男性启蒙原则,但女性泯灭自己的主体意识、以夫为天的奴性实质并没有变,只不过是封建旧酒装入了现代新瓶而已。天使型女性镜像的文学实质,是现代男性作家为女性泯灭自我的奴性之爱敷上高尚圣洁的道德光辉,使得女性能够在天使的桂冠下自觉奉行女奴的人生哲学、心甘情愿地为男性在启蒙、革命中获得拯救或安慰充当垫脚石、慰藉物。回答者:冰度一水 - 经理 四级 10-15 22:22《家》是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家》之前发表的《灭亡》只是一个中篇)。它是在一九三一年作为《激流三部曲》之一写成的。所以最初发表的时候用了《激流》的名字。 《家》里面不一定就有作者自己,可是书中那些人物却都是作者所爱过的和他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 作者言: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 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那些惨痛的回忆到现在还是异常鲜明。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 那个时候我的心因为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恶毒的诅咒。我有过觉慧在梅的灵前所起的那种感情。我甚至说过觉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说的话:“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吧。”一直到我写了《家》,我的“积愤”,我对于一个不合理制度的“积愤”才有机会吐露出来。 所以我在一九三七年写的一篇“代序”里大胆地说:“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

《汤姆叔叔的小屋》,美国抗战女作家:哈利特·比彻·斯托夫人的出名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不用那么慌张的,开题报告答辩就是说一下自己选题的目的、总结下前人的研究综述、选题的价值就可以了。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重要的废奴小说和早期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其中黑奴遭受的虐待惨不忍睹,除此之外,斯托夫人还刻画了另一个弱势群体白人妇女,她们和黑人妇女一样都是父权压迫的受害者。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四位典型白人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遭遇的不平等待遇及其面对奴隶制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