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西部人居环境期刊见刊时间

发布时间:

西部人居环境期刊见刊时间

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1 家园清洁、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首要条件,在这次人居环境整活动中,我们__村两委会带领全体村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一、加强宣传活动,营造活动氛围 活动开始,我们在街道旁制作醒目的宣传标语12幅,木质大红宣传板面两块,十三块高质量的铝合金宣传版面,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核心价值观、人文孝道、焦裕禄精神等。在盘龙小区摆放醒目的天然奇石七块,并写有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全村各户门口张贴秸秆禁烧通知书,使村民对这次活动达到100%人人明白,个个参加。 二、建立组织,做好规划 在深入发动群众营造活动氛围的同时,我们首先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王__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活动小组聘请有威信的村民为村民代表,一起商量制订了符合我村实际情况的活动规划方案,方案具体规划安排包括:1、盘龙小区治理2、公路街、中大街清理3、公厕治理4、垃圾管理5、污水排放及管理6、村风民俗建设等六个方面,使这次活动有章可循,目的明确。 三、有力有序开展整治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其中投入人力1300多人次,各种机械铲车、钩机三十多台次,资金投入五十余万元,建木质小凉亭一个,护砌路边350米,路边刷漆3000平方米,建花池32个并全部绿化,治理排水沟1500米,制作铝合金板面13个,路边道牙200米,安太阳能路灯50盏,制作旧展画面6幅,安装老石磨、石碾各一盘,新建垃圾池5个,公厕7个,购买垃圾桶200个,达到户均一个,配备垃圾车2辆。 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 通过这次整治活动,我村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1、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所有主次干道整洁畅通,水泥硬化,无占道,无污水乱留,无垃圾乱堆,无坑洼无积水。2、居住条件大为改变,全村所有农户庭院干净整洁,屋前屋后均无垃圾。3、环境卫生治理有序,辖区内无有害尘埃污染,无有害气体排放,更无臭味环绕,处处空气清新。4、村庄绿化达27%左右,三个自然村主要干道均建有绿化带,道路两旁松柏四季常青,修剪整齐美观。5、人畜饮水安全达标。6、村主干道垃圾有专人收集清理,次干道建有垃圾集中集放点,空期清理。 五、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活动长期开展。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是一项民心活动,为了使小山村永远清洁,空气清新,为了使人民群众长期健康幸福,我们注重建立长期长效机制,制做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版面悬挂村部门前。1、机构健全,由村委姚永六同志专人负责,成立了保洁员赵荒臣、梁发才为主的村级卫生保洁和绿化队伍,主要负责村大门安全,街道卫生监管,垃圾收集清除,花草树木修建等。2、制订有卫生管理、卫生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等制度。3、活动不仅仅是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更需要的是资金的保障,我们将在其他方面压缩开支,权利保障活动经费开支,各项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绿化养护舍得花钱,保洁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绝不拖欠。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我们__村两委带领全村父老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得到了上级有关各部门的肯定和表扬,但活动是长远的,我们还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特别是盘龙小区和文化大院之间的道路,整天运输车辆多而不停,不仅造成了这里的环境污染,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我们将在近期对这运输车辆进行改道,创建一条环村运输路,以保证环境的优雅和安全的保障。使“清洁家园活动”成果得以巩固。让全体村民及外来人员在__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环境。 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2 一、工作开展情况 8月31日,我区召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大会。9月1日,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徐立新组织区林水局、区规划分局等6个部门负责人及6个乡镇党委书记就村庄绿化、环境整治两个规划进展情况再次进行调度。截至目前,区林业水务局和区规划分局对村庄绿化规划和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的第一稿已全部完成,已征求完2个乡镇的意见,本周内可全部完成意见征集定稿。9月7日,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徐立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赵振清组织全区60个区直部门及6个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召开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任务分解交办会,建立区级领导包乡镇、相关部门包村的分包责任制,对39个环境卫生整治村明确了分包部门。 9月8日至10日,由区农工部牵头,组织区督考办、区爱卫办、区环保分局等部门人员参加的两个督导检查组,对全区6个乡镇39个村落实会议精神情况进行两轮督查。通过督查看,全区6个乡镇均召开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大会,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包保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60个单位,9月10日有19个单位积极到各村对接,驻村工作组和挂职干部都积极投入到环境整治活动中来,认真协助各村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39个村中,行动迅速且初见成效的村:陈栅子乡陈栅子村、大栅子村、南山根村、二兴营村、塔子沟村、娘娘沟村;滦河镇酒店村;双塔山的黄地沟村、单塔子村、中营子村;偏桥子镇二道沟村、小贵口村;大庙镇的岔沟门村,上碾子村。 二、存在问题 1、个别乡镇、个别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宣传发动工作不到位。8月31日动员会后距现在已有10天时间,个别乡镇存在等资金到位和验收前突击达标的心理,导致总体工作推进速度缓慢。部分村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认知度停留在村干部层面,村民对此项活动无动于衷,甚至尚不知晓此项活动,造成镇村干部开展工作难度大。 2、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到位。公路沿线商铺存在店外经营、乱堆乱放现象,村道两侧农户门前存在柴草、沙子、砖石占道存放现象,导致乡镇村清理难度大。据了解,陈栅子乡和偏桥子镇、双塔山镇和大庙镇每两个乡镇由1个城管中队负责,人力、交通工具不足,影响职能发挥。个别区直部门没有与所包保的村及时对接开展工作。 3、工作开展不平衡。双塔山镇、陈栅子乡、滦河镇较其他乡镇安排部署精细,工作推进速度快。开展基层建设年的村好于其他各村。大庙镇因为与垃圾清运方尚未达成清运协议,造成所属各村垃圾未能及时清运。 4、乡镇交界处存在偷倒建筑垃圾行为,监管难度大。如陈栅子乡化育沟村与西地乡烧锅村交界处、偏桥子镇老沟门村与双塔山镇白庙子村交界处,建筑垃圾成堆、成片。由于监管难度大,多为夜间偷倒,多次清理,屡倒不止。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在全区形成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浓厚氛围。 2、加快推进速度。各乡镇村要主动作为,区直各包保部门,要积极协助,协调联动,形成合力,调动一切力量加快推进速度,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这场攻坚战役。 3、加强督导检查。严格按照推进会议要求,实行周督导、周通报制。 4、长效机制建立。做到“六到位”,即:组织机构到位,资金保障到位,垃圾池、垃圾桶等硬件到位,长期保洁人员到位,细化责任到位,工作开展到位。 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3 为了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近一年来,我村认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实现"河道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四化目标,现将环境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袁大庄村位于沛县敬安镇镇区西部,南靠老徐丰路,东临沛敬路。下辖袁大庄、东南庄、金庄三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户523户,社会总人口1980人,承包土地人口1740人,耕地面积2761亩。 二、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效 (一)村民住房、生产用房整理 1、按照我村旧村改造及中心村建设规划要求,暂停村内新房建设,待旧村改造完毕安排全体村民统一入住袁大庄中心村。 2、全面清理违章建筑,拆除危险、废弃房屋或构筑物和妨碍道路通畅的房屋。拆除面积200多平方米。 (二)村庄道路建设 投资50万元,对进村道路和村内主干道及连组到户道路进行硬化,修铺主干道250米,铺设下水道400米,安装路灯10盏。 (三)村庄绿化工程建设 投资5万元针对村域范围内主要道路、河道、庭院等进行绿化,绿化面积近1000㎡。 (四)村庄环境卫生建设 1、完善卫生保洁制度,成立了5人专职环境卫生清洁员队伍,使垃圾等废弃物得到及时清运,并实现无害化处理。 2、投资15万元建成公共水冲厕所1座,并安排专人经常性地进行厕所内灭虫灭蝇等工作。 3、投资35万元购置垃圾车一辆,垃圾桶25个。 4、开展了村庄环境卫生的大整治活动,集中清理卫生死角和杂草、杂物,做到房前屋后杂物堆放整齐有序;墙壁干净整洁,无乱涂乱画现象。 5、积极推广太阳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实行干湿分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自来水入户率已达到100%。 三、环境整治工作的措施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上下联动,确保环境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专门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刘洪敏任组长、村"两委"其他成员为组员的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并积极与上级职能部门联系,要求经常性地开展协调与指导工作,形成了实施这项惠民工程的合力,有力地推进了村庄整治建设。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整治合民意出成效 由于历史原因,我村的村庄原状存在村民建房随意性多、村庄落散等问题,给我村环境整治带来诸多困难。因此,我们从现有村庄的特点出发,以方便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合理布局村内的生活、生产、生态等功能,建设功能齐全、生活舒适、百姓安居乐业的袁大庄中心村。 (三)强化宣传,营造环境 依托广播、宣传栏、村级简报、标语、倡议书、会议等媒体大力宣传,在全村上下形成一种时不我待、真抓实干的工作和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成为村庄建设的主体,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赢得群众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严格按照镇总体规划和袁大庄旧村改造和中心村建设规划的要求进行村庄的建设,各农户的住房建造必须服从村、镇的规划建设要求。 2、强化土地集约利用,通过退建还耕、宅基地置换、土地整理等达到占补平衡,并力求新增土地。 3、在硬件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探索巩固整治成果的措施。要完善村庄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定期抓督查,随时抓检查。保持村庄环境整洁卫生,更要重视加强对村民的教育,提高村民的卫生素质和文明意识,使村民能自觉遵守,真心爱护自己的家园。 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4 今年以来,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扩大公共服务为重点,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为村经济建设和居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现将今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其他村两委会班子为成员。负责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综合协调整治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审定重大项目实施方案,检查督促重大项目实施的进度。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村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日常工作。 (二)建章立制、明确具体责任 为了使相关整治工作能有章可寻,各类工作人员能各尽其责,村制定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长效管理考核暂行办法》《保洁员工作职责》《保洁员百分制考核办法》、《垃圾处理责任书》。 (三)宣传引导、提高居民素质 为让更多居民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我村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宣传教育先行,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一是进行自上而下的发动,利用村干部工作会议、村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强调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这项工作带给每个群众的好处。二是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张贴标语广泛宣传。同时,发放了致全村居民的一封信,号召全村居民积极行动起来,自觉保护环境设施,珍惜环境卫生。三是组织党员、干部、学生等开展“你扔我捡、共建家园”义务活动,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人人参与。 (四)狠抓落实,改善农村环境 1、建立保洁队伍、垃圾日产日清。村建立了一支由__名保洁员组成的保洁队伍,实行“户集、组收、村运、村处理”的管理模式,做到了整个村保洁全覆盖,确保了条条道路有人扫、处处垃圾有人清。 保洁员具体工作由村委会安排,严格按照“五个一”(即一辆板车、一把扫帚、一把铁锹、一只袖标、一件红马甲)标准规范化保洁;同时,要求“两扫两保一巡查”,即上午、下午各扫一遍,各保一次,下班前巡查一次。 2、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村共设置了1个垃圾填埋场和个垃圾箱,每个垃圾箱都有专人负责清运垃圾和日常维护。 3、彻底消灭朝天粪池,改厕户新增__户,现全村改厕率达到__%。 4、组织人员清除、打捞的河面漂浮物,并落实长效河道保洁制度。 (五)严格考核、及时督促整改 成立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小组,具体工作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每月对保洁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出考核简报,公布考核成绩,列出存在问题,督促整改。同时,根据考核成绩对相关工作人员发放绩效考核奖。 通过这次农村环境整治使本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我们将以此作为新起点,以更高的要求,更实的工作,总结经验,狠抓长效管理,长期保洁,使环境更整治,村容村貌更美化,为下一步的整治建设工作起好头。 一、乡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报范文 二、校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范文 三、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范文(四篇) 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五、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推进行动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六、机关单位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范文 七、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范文 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汇报工作情况范文 九、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范文(三篇) 十、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范文(三篇) ;

对于现在污染严重的中国,推广一系列“绿色”产物成了我们现在社会的主流。我们的公路中间修上了绿化带,我们在超市购买地食物多为绿色食物,绿色成了一种健康的象征。不过我们国家现在的绿化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全面的绿化,包括对墙面等一系列的绿化。这种全面的绿化方式叫做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是一种先进的绿化方式,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绿化方式将会应用到咱们中国。小兔来介绍一下它的具体实施方案。

立体绿化实施方案

为大力发展城市立体绿化,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因地制宜、形式多样进行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缓解城市绿化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减少热岛效应,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开创城市生态和宜居环境建设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市城区内有条件实施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的都基本完成的立体绿化建设,在地面、垂直、屋顶基本形成立体绿化的格局。

三、组织管理

成立荆州市城市立体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牵头,市住建委、市市政园林局、市城乡规划局、市房产局等相关部门参加,负责全市立体绿化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考评等。荆州区、沙市区政府和荆州开发区管委会按管辖范围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市直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四、工作内容

立体绿化主要包含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两种形式。

(一)现有的城市主次干道、街巷道路沿线所有实心围墙予以拆除,并建成为透视围墙,实行垂直绿化;具备条件的建筑物、墙体、挡土墙等应实行垂直绿化。

(二)市城区内高架桥、立交桥桥墩进行垂直绿化。

(三)市城区内河道硬质护坡进行垂直绿化。

(四)市城区内建(构)筑物具备条件的,应进行屋顶绿化。

(五)在实施立体绿化中,市市政园林局应严格按国家、省、市规定的立体绿化技术规范实施监督工作。

五、鼓励政策

(一)以精神奖励为主,适当物资奖励的原则,鼓励产权人对建筑物在符合建筑安全的条件下,积极开展屋顶绿化建设。

(二)将立体绿化技术指标纳入城市创建园林式单位(社区)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园林式单位(社区)评选时重要考核指标。

(三)对新开发小区进行立体绿化的,依据《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城市建设项目绿色图章制度的通知》(荆政发〔20XX〕35号)规定,屋顶和地上架空层的人工绿地覆土厚度不小于米的,可按其面积的25%计算为完成绿地。

(四)荆州市城市立体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一至两次“优秀屋顶花园”评选活动,对积极开展屋顶绿化工作,绿化效果良好的单位与个人,由市政府按照其绿化面积大小给予奖励;将组织立体绿化工作列为对各街办、居委会班子年终考核的一项内容,对组织工作到位,绿化成效显著的街办、居委会进行奖励。

(五)按辖区管理原则,由各区对本辖区内已完成立体绿化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绿化面积大小给予适当补贴。

六、管理办法

(一)屋顶绿化选址条件。建筑竣工时间在近20年以内、产权明晰、满足房屋建筑安全要求的,可实施绿化的屋顶。

(二)工程设计。立体绿化设计工作应由具有建筑或园林设计乙级资质以上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文件中必须对建筑屋顶承重、防渗漏、灌排水、植物配置、种植基材选择等进行单项验算和设计,并参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向涉及委托人提供完整的图纸和技术文本。

(三)方案审查。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对立体绿化的控制,将立体绿化作为新建项目报建时审查的一项内容,由市市政园林局组织审查。

(四)质量监督和峻工验收。市市政园林局负责对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工程进行质量监督,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验收后市市政园林局负责出具书面验收意见。

(五)管理维护。立体绿化工程峻工验收后,原则上由业主单位养护管理,也可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养护管理,市市政园林管理局要做好定期检查和指导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立体绿化建设的费用原则上由产权人或建设单位承担,可列入项目建设经费。市、区两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确保立体绿化工作的推进。

(二)各新闻媒体要加强立体绿化的宣传工作,使各相关单位和广大市民充分认识立体绿化的意义,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三)依法实施,确保安全。立体绿化应符合消防疏散和结构安全等要求,注意结构承重和防渗,施工方案应报当地公安消防和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已建成或在建项目的立体绿化必须在确保无安全隐患的前提下进行,严禁借立体绿化建设之名进行屋顶违章搭建。在实施立体绿化过程中,市规划、建设、园林绿化等有关主管部门,要会同市城执法部门加强对屋顶违章建筑的拆除工作。

篇二:立体绿化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生态质量,进一步美化我市城市立体空间,有效推进立体绿化建设,根据《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梧州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我国关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及城市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立体绿化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立体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积极推广城区构筑物、屋顶、墙面、阳台、护坡等立体绿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城区立体绿化达到一定规模和较好效果。

三、实施范围

(一)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居住区建筑、公共建筑等新建项目应包括立体绿化的建设内容。

(二)酒店、工业园区、医院、商场等新建项目应包括立体绿化的建设内容。

(三)XX年以内已建成的产权明晰、能满足房屋建筑安全要求的公用建筑以及居住区、会所、围墙等均列入立体绿化实施范围。

四、实施原则

坚持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的原则。在建筑规划、建设时应积极推广立体绿化建设,成为我市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建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并在完成主体建设的同时完成立体绿化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原则。鼓励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动员社会、集体、个人等共同参与立体绿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节约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建设不同类型的立体绿化,选择适生植物以及可循环利用材料,在提高绿视率的同时满足休闲、观赏的需要,缓解地面绿化资源不足的矛盾。

五、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成立梧州市城市立体绿化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市城市立体绿化推广实施工作,具体如下:

(一)成员名单。

组 长:张学军 副市长

副组长:陈景文 市政府副秘书长

梁 冰 市政管理局局长

成 员:杨立程 市住建委副主任

张周来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徐 勇 市政管理局副局长

聂敏轩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聂振传 市教育局副局长

刘 畅 市财政局总会计师

黄坚强 市环保局副局长

秦清泉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

莫炯升 市水利局副局长

梁聚文 市林业局总工程师

王剑彪 市文新局副局长

黄福林 市卫生局调研员

邝日晓 市委督查室副主任

黄昌平 桂东公路管理局副局长

吴振中 万秀区副区长

李丽铭 蝶山区副区长

韦贤康 长洲区副区长

江春成 梧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英志光 市东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廖相华 市保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周逸鹏 市城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创园办)和八个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由梁冰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徐勇同志兼任。

(二)职责分工。

1.建设项目立体绿化推广组。由市住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等有关单位配合,积极推广立体绿化建设,使项目在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环评和建筑设计阶段加入立体绿化建设内容,并将立体绿化纳入节能建筑建设、评比的指标体系。

2.资金组。

(1)市财政局负责落实市级财力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的立体绿化建设资金和市属公用建筑、公共设施建设立体绿化养护资金,对各城区、街道以及社会单位的立体绿化建设和养护给予适当补助。

(2)各城区政府负责落实各城区、街道的立体绿化建设和养护费用。

(3)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委、市政管理局、市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以及各园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市财政局和各城区政府,负责督促各自建设组内相关单位落实立体绿化建设和养护资金。

3.城市桥梁立体绿化建设组。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政管理局、桂东公路局等有关单位配合,对城区桥梁实施立体绿化建设。

4.教育系统立体绿化建设组。由市教育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城区政府配合,负责市内教育系统的立体绿化建设和协调工作。

5.卫生系统立体绿化建设组。由市卫生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城区政府配合,负责市内卫生系统的立体绿化建设和协调工作。

6.公共建筑立体绿化建设组。由市政管理局牵头,市住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东泰公司、市城投公司、市保投公司、城区政府配合,负责全市公共场所立体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7.社区、园区立体绿化建设组。由城区政府和各园区管委会牵头,市有关部门配合,负责辖区内立体绿化建设管理和协调工作。

8.宣传督查组。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督查室牵头、市政府督查室、市文新局配合,加强城市立体绿化工作的宣传报道、检查和督促,每季巡查一次,每半年通报一次,确保立体绿化建设成果。

六、实施步骤

(一)在城区主干道两侧和骑楼城核心区优先推广实施立体绿化,在20XX年6月底前完成。

(二)城区次干道立体绿化待主干道立体绿化取得效果后逐步推广实施。

七、鼓励性政策

(一)立体绿化建设经费。

1.新建项目。

政府投资的项目,立体绿化建设经费应纳入项目投资建设预算。

社会单位投资的项目,立体绿化建设纳入项目总体建设计划,与主体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2.已建项目。

凡属市级财力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的立体绿化建设费用,由市财政全额承担。

各区、街道以及社会单位的立体绿化建设费用,原则上由城区政府承担,市财政给予适当经费补助。补助标准如下:

(1)屋顶绿化:花园式为100元/平方米,组合式为80元/平方米,草坪式为50元/平方米。

(2)绿篱围墙、桥柱绿化:20元/米。

(3)阳台绿化:50元/米。

(4)绿荫停车场:100元/平方米。

(二)立体绿化养护经费。

1.按照“谁使用、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落实立体绿化养护专项资金。

2.市属公用建筑、公共设施建设立体绿化养护资金由市财政全额承担。

3.各城区、街道、社会单位建设的以及虽属市财政投资建设但交由各城区、街道、社会单位管理、使用的立体绿化,其养护资金分别由建设、管理或使用的城区政府及社会单位自行落实。

(三)其他鼓励措施。

1.对积极参与立体绿化建设的单位、居住小区,在 “园林单位”、“园林小区”评比时给予适当加分。

2.新建设项目确因用地限制,经批准同步实施立体绿化的,花园式屋顶绿化按照30%、草坪式屋顶绿化按照20%计算绿化面积,垂直绿化按10%计算绿地面积。

篇三:立体绿化实施方案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实现将我市建设成中国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及《成都市建设项目公共空间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成府发〔20XX〕223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开展的新居工程、平改坡工程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等工作,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市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生态学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新”、“三最”目标,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城市建设的循环性和环境共融性,因地制宜、形式多样进行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缓解城市绿化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开创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增加城市绿量,拓展市民休闲空间,减少房屋屋顶滞尘量,进一步改变我市各行政区域之间绿化指标不平衡的现状。到20XX年,中心城区内达到人均垂直绿化2 ㎡(按竖向面积计算)以上,人均屋顶绿化面积 ㎡以上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空间立体绿化风格和特有都市景观。

二、实施范围及主要内容

(一)实施范围。按本实施方案,重点在五城区(含高新区),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区以及双流县和郫县实施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工作。其他各县(市)参照本方案的精神和方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实施办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城乡空间立体绿化工作。

(二)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屋顶绿化、墙体及其它建构造物的垂直绿化、绿墙建设等工作。

三、组织机构

(一)由市重大办牵头,市建委、市园林局、市规划局、市房管局等相关部门参加,成立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工作小组,组织编写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技术导则、实施办法,并监督管理各区(市)县政府开展此项工作。各区(市)县政府将市上下达的目标进行分解,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市级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二)由市建委、市园林局牵头成立“城市空间立体绿化”课题研究组,针对成都地区的空间立体绿化适宜种植基材、植物配置、生态效益、技术导则、质量标准等开展系统、深入研究,于20XX年3月31日前形成研究成果及时用于指导生产,为国家园林城市验收提供扎实的科技成果。

四、具体措施

(一)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各区(市)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市级有关部门分别按各自职责负责相关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市财政给予一定的建绿资金补贴,各区(市)县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确保任务完成。对五城区(含高新区),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区以及双流县和郫县范围内已建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工作,由所在地政府按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各区(市)县市容管理部门为实施主体;新开工房屋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成都市建设项目公共空间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市规划局按照《成都市建设项目公共空间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在设计文件中予以明确;市建委在施工图纸审查备案管理工作中严格把关;市园林局制定屋顶绿化折算以抵扣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面积的具体办法并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案;建设单位(或业主)在房屋建筑工程竣工备案时应向市建委提供屋顶绿化的竣工验收资料。

(二)明确目标,逐级分解

1.由市园林局牵头,在20XX年1月31日前完成市区范围内的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并根据各区(市)县实际情况制定20XX年的目标任务。

年8月以前,市园林局负责组织实施三环路以内具有绿化条件的立交桥、人行天桥、公用设施构造物外立面的垂直绿化覆盖,完成后及时移交原管理单位,并签定后期维护合同。

年10月以前,五城区(含高新区)范围内实现新增屋顶绿化30万㎡(各区按5万㎡计),垂直绿化12万㎡(各区按2万㎡计),绿墙建设6万延米(各区按1万延米计)。

4.五城区(含高新区),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区以及双流县和郫县范围内新开工楼房(12层以下、40米高度以下的中高层和多层、低层非坡屋顶建筑)应按有关要求实施屋顶绿化,到20XX年全市屋顶绿化总面积要达到200万㎡以上。

5.除军事设施、监狱等有保密要求或其他特殊规定的单位外,各单位原有实体围墙改造为绿墙,临街的新建围墙应全部采用绿墙。

(三)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1.鼓励已完工或在建建筑物屋顶进行绿化改造和垂直绿化。动员社会、集体、个人共同参与,对在建的或近20年内完工且符合建筑安全的屋顶进行绿化改造。屋顶绿化改造经费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由市、区、社区三级组织开展“优秀屋顶花园”等评选活动。

2.加强新开工的建筑物屋顶绿化管理工作。新开工建筑要严格按照《成都市建设项目公共空间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实施屋顶绿化。

3.将屋顶绿化率、垂直绿化面积纳入市、区级园林式社区和园林式单位评选的考核指标体系。

(四)抓好重点,示范联动五城区(含高新区)分别抓好一个5000㎡以上的屋顶绿化建设重点示范工程,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区以及双流县和郫县抓好一个2000㎡以上的屋顶绿化建设重点示范工程,带动周边建筑群的屋顶绿化,建成一批以屋顶绿化、墙体绿化、绿墙绿化为特色的立体绿化示范街道和示范小区。要对三环路以内立交桥、人行天桥和其他公用设施构造物的立面全面进行绿化覆盖;要结合新居工程抓好新建房屋的墙体垂直绿化,结合新居工程和平改坡工程开展屋顶绿化,使我市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五)依法实施,确保安全立体绿化应符合《消防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满足房屋建筑安全要求,施工方案应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注意屋顶承重和防渗。已建或在建建筑物屋顶绿化改造必须在确保无安全隐患的前提下进行,严禁屋顶违章搭建。

(六)培育产业,创造就业要利用实施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的契机,培育我市园林绿化产业,为绿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开辟新的空间。要依托城市就业培训和服务机制,加大对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拓宽再就业途径。

五、屋顶绿化管理办法

(一)选址条件建筑竣工时间在近20年以内、产权明晰、满足房屋建筑安全要求可实施绿化的屋顶。

(二)工程设计屋顶绿化设计工作应由具有建筑或园林设计乙级资质以上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文件中必须对建筑屋顶承重、防渗漏、灌排水、植物配置、种植基材选择等进行单项验算和设计,参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提供完整图纸和技术文本。

(三)方案审查对产权明晰的1000㎡以上的建筑物,屋顶绿化设计方案报市园林局组织审查;1000㎡以下的由所在区(市)县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市园林局备案。

(四)质量监督和峻工验收屋顶绿化工程完工后,由所在地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屋顶绿化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并负责出具书面验收意见。施工单位应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并存档备查。

(五)管理维护屋顶绿化工程峻工验收后,由所在地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时与产权业主签订项目移交和后期维护协议。原则上可实行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维护责任统一。项目所在地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做好定期调查和维护指导工作,加强监督管理。

篇四:立体绿化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市中心城区绿化水平,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增加城市绿量,改善生态环境,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结合市中心城区立体绿化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赣州中心城区建设步伐的决定》(赣市发[20XX]5号)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扩大城市绿化范围,丰富城市绿化层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化用地不足的矛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目标。充分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立体绿化建设,开创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的新局面。

二、工作任务

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城市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的绿化方式,包括城市桥梁、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从20XX年起,在市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全面启动立体绿化工程,建成一批以屋顶绿化、墙体绿化、绿墙文化为特色的立体绿化示范街道、示范单位和示范小区,用立体绿化装扮赣州城。

(一)市中心城区各单位、小区应充分利用建筑墙面、屋顶、护坡、门庭、窗台、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及各种建筑设施进行立体绿化;新开工的建筑物屋顶有条件的,必须实施屋顶绿化;临街的建筑物围墙、主要干道围栏等适宜绿化场所全部进行立体绿化。

(二)新建、改建的公园、广场、街道、小游园实施上层乔木、中层灌木或花灌木、下层地被植物或蔓生植物的立体绿化。

(三)桥梁、水塔、古城墙等公共建设物上采取种植攀附植物、悬挂种植框等方式实施立体绿化。

三、实施范围

市中心城区主要街道、重要节点、大型公共建筑物、城市主要出入口、各单位和居住小区等适宜开展立体绿化地的场所。

四、组织机构

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市中心城区立体绿化工作,并明确相关单位工作职责。

(一)成立市推广立体绿化领导小组

组 长:邓又林 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谢宝河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市规划建设局局长

郑昌宾 市城市管理局局长

成 员:

谭学忠 章贡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刘建国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许志辉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蔡 智 市财政局副局长

罗宗禧 市规划建设局副调研员

王历翰 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

黄启明 市房产局副局长

卜明生 市林业局副局长

朱丽琴 市园林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区绿化办公室,郑昌宾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成立市立体绿化科研课题组

由市城管局牵头组织成立“赣州中心城区立体绿化”课题研究组,针对赣州市开展立体绿化适宜种植基材、植物配置、生态效益等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及时用于指导生产,为科学开展立体绿化提供扎实的科技成果。

(三)工作职责

章贡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作用,积极组织督促区内各单位、小区认真落实好立体绿化任务;

市委宣传部负责牵头组织立体绿化的宣传造势,营造氛围,树立市民积极投入到立体绿化工作中的良好意识;

市财政局负责安排立体绿化专项扶持资金,并确保及时拨付到位。其专项资金数量、用途、拨付方式由市立体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报市立体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市规划建设局严把规划关,将屋顶绿化竣工验收纳入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

市房产局负责督促物业管理单位组织业主单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好小区立体绿化任务;

市林业局选育和驯化适宜运用于立体绿化的乡土植物,为开展城市立体绿化提供丰富的植物品种;

市城管局、市园林局要充分发挥好技术指导作用,对市中心城区主要街道、重要节点、大型公共建筑物、城市主要出入口等适宜开展立体绿化地的场所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督促适宜开展屋顶绿化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明确屋顶绿化设计方案。市城区绿化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写城市空间立体绿化技术规范、质量标准、验收办法;负责督促和指导单位、小区完成立体绿化任务;受市城管局委托做好立体绿化工程的竣工验收及评比表彰。

市中心城区各单位、小区立体绿化建设和管养实行属地管理,由产权人或物业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没有物业管理单位的小区、建(构)筑物,由产权人或该小区、建(构)筑物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是现代化的绿化方式,可以说是现在最先进的科学绿化,立体绿化是一种全面的,整体的,全覆盖式的绿化方式,可以说它的好处多多,在未来立体绿化建设之后,我们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来好,空气质量也会越来高。我们北方应积极实施这种绿化方式,在我们北方雾霾天气严重的今天,这种绿化方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是什么期刊

什么是声景?

声景 (soundscape)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作曲家R 莫雷·沙弗尔(RMurray Schafer)提出。

声景的定义是:(Soundscape)研究人、听觉、声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传统的噪声控制不同。声景重视感知,而非仅物理量;考虑积极和谐的声音,而非仅噪声;将声环境看成是资源,而非仅“废物”  。

简单来说,把声音也纳入到建设的范畴里面,把优秀的声音带给人们。

声景的四种手法

声景在园林主要有四种手法:借、补、掩、反衬

利用声音引发游人产生视觉联想,从而在视觉景观上增添内容。

一种人工化的声景填补。如人工的背景音乐和模拟自然的声环境。

掩声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某种悦耳或更协调的声音去掩盖噪声,而另一种就是直接屏蔽或消除掉使人不快和与整个环境不协调的声音

反衬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古典园林中,声景的反衬大都是利用某种声音来衬托环境的安静、幽深等。

古典园林里常见的声景

声景目前在国内还属于既熟悉又陌生的专业。虽然声景的概念是由加拿大人提出,但中国古代的造园师早已把声音作为园林的一个部分来考虑,如:《园冶》以“夜雨芭蕉似蛟人之泣泪”记载雨声景。而园林常见的声景要素主要有:风和水。其中细分为:风声、风吹过植物的声音、水景的声音、雨水滴落的声音等等。

可别以为只是说说,很多中国古典园林都有这样的应用。

扬州个园 的风音洞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墙上开十多个的洞,当风吹过时,就能像笛子等吹奏乐器一样发出声响。让文人雅士浮想联翩。此处使用了借声的手法,给人寒风凛冽的视觉联想。

而像 苏州的听枫馆 虽同样是以风声为主要声景来源,可设计师把院子围合后,在植上若干的枫树,令风不仅只有风吹过的声音,还有吹过枫叶清脆的声音,再搭配上围合院子的声音反射,声景的层次就十分丰富,让人一年四季,百听不厌啊。

听枫馆使用了补声和掩盖两种手法:围合院子令风更容易传播,数颗枫树的声音便能产生枫树林的效果,这便是补声;用叶声和围合墙壁掩盖住外面车水马龙,降低噪声,即掩盖。

在传统日式园林中,声景的开发则更为精细。而且更多地和水有关。日式园林讲究小而精、幽静,他们还把声景用具与禅意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让园林与声景相辅相成。

日本园林常用的声景器具是惊鹿与水琴窟。

惊鹿是通过杠杆原理,利用流水在竹筒两端的不断转移(和跷跷板一个道理),最后竹筒的一端敲击石头发出清脆的声音。而且竹子中空,声音还会产生回音。而水琴窟是指一种日本式花园装饰和乐器,其结构包括一个倒转的密封壶,流水通过壶上部的一个洞口流入壶内的小水池,从而在壶内产生悦耳的击水声音,其音像铃声或日本琴(koto,即13根弦的板形齐特琴)。

它们两是兼具了借、反衬手法的器具。用清脆又带回音的声音令人联想到禅意,为借;时不时的一声打破园中寂静,此乃反衬。

△惊鹿

△水琴窟

由此可见,声景是东方古代园林当中也是一个必不可缺的部分,而且应用成熟。

现代园林案例——谢菲尔德火车站

谢菲尔德火车站的站前广场是一个坐落于英国的现代景观中声景营造案例。广场的各种水景在频谱和声级动态范围方面都很丰富,各种心理声学指标如响度、粗糙度、尖锐度和波动强度等都被运用其中并为使用者提供了一场“音乐会”。

谢菲尔德是欧洲钢都及不锈钢发明地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而声景其主要元素便是不锈钢,并把它打造成连篇“刀刃”,“刀刃”在阻隔交通噪声的同时,面向广场一侧有清水顺流而下,用潺潺水声进一步掩盖掉噪声。除了水幕墙,广场内还喷泉以及叠水,令水声多种多样。

实地问卷调查显示,水声虽然并非所有声音中最响的,但它却最能引起游人注意。

此案例表明,现代的声景元素提供的不仅仅是减少噪音或者通过声音提高使用人愉悦的作用,更有着创造高文化价值、提升空间附加价值的现代景观功能。这些都是普通未经调教的声音所不能带来的好处。

结语

在人们对景观的质量追求日益提升的今天,景观的使用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美了。声景必定会再次成为景观当中充当点睛之笔。

参考资料:

[1]] SCHAFER R M. The new soundscape:A handbook for the modern musicteacher[M]. BMI Canada, 1969, 57.

[2]Kang J, Yang W. Soundscape in urban open public spaces[J]. World Architecture, 2002.

[3]谢辉,杨森琪,葛煜喆.中国古典园林风、雨声景的空间营造手法探析[J/OL].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05):1-6[2018-12-01].

[4]李奇岩.声景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8):68-69.

免责声明:

THE END

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原则。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原则。人居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要以人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生态系统优势,构建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重现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因地制宜原则。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农村条件千差万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模式,不能搞一刀切。各地应因地制宜,分步指导,逐步实施。要从不同村庄的区位特点、经济状况和群众需求出发,花小钱、办大事、办实事,力求特色。三是城乡统筹原则。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要跳出就农村论农村的误区,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要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建设机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社会经济的制度环境和法制环境,实施财政反哺的经济政策,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四是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原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靠一家一户解决不了,靠一村一乡的力量也不够,必须由各级地方政府牵头,各部门广泛参与,统筹规划,整体行动。各级地方政府作为农村环境建设的领导者,既要切实承担起规划制定、政策扶持、宣传发动和思想引导的职责,又要防止大包大揽、强制推行。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要充分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无论是村庄规划编制还是建设方案的选择,都要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农民参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系统性原则。农村人居环境是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区位空间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系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兼顾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等多方面,不仅要考虑短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要顾全大局,充分考虑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尽可能覆盖人居环境建设的每个方面,争取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六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人居环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发展农村文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应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既要与周围的自然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要注重延续地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乡村故有的空间格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

注:以下为部分代表性论文。除署名外,吴庆洲为唯一作者。一、建筑历史研究1. 浅谈真武阁的建筑艺术. 南方建筑,1986,32.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 古建园林技术,1987,1:31~35,1987,2:58~62,1987,3:61~643. 广济桥历代的建设. 岭南文史,11-12:82~874.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世界建筑,1989,6:117~1205. 肇庆梅庵. 建筑史论文集(八):21~33.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6. 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 古建园林技术,1992,1(总34):42~51,1992,2(总 35):49~557. 圣保罗大教堂. 世界建筑. 1994,1:69~728. 我国佛教塔刹型制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4,4(总45):21~28,1995,1(总46)13~179. 南汉遗迹药洲园建筑设计. 华中建筑,1995,2:57~60,1995,3:70~7310. 建筑文化的承传、融合与演变. 中外建筑,1996,1:4~711. 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 华中建筑,1997,2:28~36,1997,3:16~21,1997,4:6~ 1212. 春秋至六朝麒麟演变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7,3(总56):58~6113. 环境生态与传统民居. 第八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 香港,199714. 客家民居意象研究. 建筑学报,1998,4:5715. 德庆三元塔修复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9,1(总62):36~4116. 中国建筑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长江建设,1999,2:12~1317. 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 华中建筑,1999,418. 曼荼罗与佛教建筑. 古建园林技术,2000,1(总66):32~34;2000,2(总67):30~3319. 龙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 华中建筑,2000,4:23~2720. 防洪防匪的大宅——光仪大屋. 小城镇建设,2001,6:72~7321. 中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教堂——石室. 建筑学报,2001,8:62~6422. 瑰玮独绝,另树一帜——佛山祖庙建筑研究. 佛山市博物馆编. 佛山祖庙. 文物出版社,200523. 宫阙、城阙及五凤楼的产生和发展演变. 古建园林技术,2006,4(总93):43~50,2007,1(总 94):50-5324. 台湾道教建筑脊饰艺术. 世界建筑导报,2006,7:12~1725. 杨大禹、吴庆洲.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及其文化精神.建筑师,2007,5(总129):83-9026. 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中国园林,2007,10:73-7727. 仿生象物——传统中国营造意匠探微.城市与设计学报,2007,9,28:155-20328. The Small Dujiang Weir ,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Baojiatun in Anshun of Guizhou Province 2012年东亚建筑国际学术会论文,2012,.香港29.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Practical Case : Baojiatun Watermill.吴庆洲.徐好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2年最佳遗产保护实践会议论文.2012,~29.克罗地亚30. 吴庆洲、徐好好.贵州鲍家屯水碾房保护和修复研究回顾.南方建筑.2013,1:92~95二、城市规划和城市史研究1.古台州城规划建设初探. 城市规划,1986,2:54~572.中国古城选址的实践和科学思想. 新建筑,1987,3:66~693.北方雅典爱丁堡. 城市规划,1989,4:57~604.古惠州城与西湖. 岭南文史,14:103~1075.吴庆洲,叶荣贵. Modernized City, Cultural Tradition,Local Features. 转变中的亚洲城市和建筑国际学术 会议论文,1989,11. 北京6.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 华中建筑,1991,2:55~617.历史文化名城牛津. 国外城市规划,1991,4:40~438.中国城市建设史的活教材—历史文化名城赣州. 古建园林技术,1995,2(总47):53~609.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 建筑学报,1995,8:45~4710.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 华中建筑,1996,2:31~401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中外建筑,1996,4:32~3412.中国古城规划与宇宙模式. 纪念刘敦桢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南京,199713.中国古城选址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0,9~10,9:31~36,10:34~4114.郑力鹏、吴庆洲. 佛山福贤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城市规划,2001,10:37~ on Citywall and Moat Military Defence System of Nanjing City in Ming Dynasty.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 研讨会论文. 南京,2004,1116.斗城与水城——古温州城选址规划探微. 城市规划,2005,2:66~6917.明南京城池的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建筑师,2005,4(总114):86~9118.周霞,冯江,吴庆洲.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 例. 城市规划2005,8:93~ Urban Canal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日本,京都,2006,10、华 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61~6920.迎接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之春天.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书系总序. 建筑师,2011,1:91~ on Urban Construc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ortoise City of Ganzhou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 ..龟城赣州营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建筑师,2012,1(总155):64~7323.丽江历史文化述论.中国名城,2014,11:47~5224.亚德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4):52~57三、建筑和城市防灾研究1.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 华南工学院学报,1984,2:127~1402.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和成就. 城市规划,1984,3:28~34 3.中国古代城市防洪初探. 城市规划汇刊,1985,3:12~184.我国城市防洪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城市规划汇刊,1985,3:47~525.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 清华大学. 建筑史论文集,1987,8:1~20,清华大学出版社6.历史上梧州城的水灾及防洪措施. 珠江志通讯,1988,1:32~347.伦敦城特大火灾及其重建. 新建筑,1988,4:568.唐宋明清京都排水排洪系统的研究. 城市规划,1988,6:35~379.兼有防敌和防洪作用的台州古城. 古建园林技术,1989,2(总23):55~ Protection of China’s Ancient Cities from Flood Damage. DISATERS. 1989,volume13,.惠州西湖与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89,4:7~ Measures against Flood Impact Along Pearl River. 国际住宅学术讨论会论文,,英国, 谢菲尔德13.唐长安在城市防洪上的失误.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3:290~29614.广州古代的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90,3:36~3715.中国古城的选址与防御洪灾.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2:195~20016.我国防御洪涝灾害的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2,4:23~2717.现代城市防洪的方略与措施. 长江建设,1995,1:15~1818.现代城市水害的剧化及防御对策. 城市规划,1995,3:41~4319.汕头市防御洪潮灾害的方略与措施及减灾对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 城市与工程减灾基础 研究论文集.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我国21世纪城市水灾风险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8,2:89~ Urban Flood Hazard And Flood Control strategies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1999年国际建筑 师协会第20届大会论文. 中国可持续发展,2001,4:23~2922.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 规划师,2002,1:12~1323.对20世纪中国洪灾的回顾. 灾害学,2002,2:62~6924.中国古城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4,4~ Flood: Experience & Hazard and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城市洪水经验与可持续 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 越南,胡志明市,2006,3,1026.历史上四川地震堰塞湖水灾特点及减灾对策. 新建筑,2008,4:112-11427.荆州古城防洪体系和措施研究.中国名城,2009,3:34~4028.寿州古城防洪减灾的措施.中国名城,2010,1:37~4129.借鉴古代经验,防暴雨城市涝灾.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创新—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745. 重庆出版社,201030. 汉魏洛阳城市防洪的历史经验及措施.中国名城,2012,1:67~. 论北京暴雨洪涝与城市防涝.中国名城,2012,10:4~1332. 古代经验对城市防涝的启示.灾害学,2012,3:111~11533. 襄阳古城历代防洪体系的建设及减灾措施.中国名城,2013,4:47~5234. 吴庆洲、李炎、吴运江、刘小刚.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涝—古城水系防洪排涝的历史经验的借 鉴与当代城市防涝的对策.城市规划,2014,8:71~77四、建筑教育与研究1.继承先师事业,培育精英人才——谈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新建筑,2004,4:62~642.中国建筑史学近20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 华中建筑,2005,3:126~1333.建筑安全与保护生态环境—建筑教育的世纪重任.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重庆大学主编.中国建筑 教育.2009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龙庆忠建筑教育思想与建筑史博士点30年回顾.南方建筑,2012,2:48~535.纳精英,育人材,带队伍,求发展——当系主任八年往事回顾,南方建筑,2012,5:11~12五、报刊文章 built to avoid flood damage. CHINADAILY. November 5,1996: Décor Stems from Mythology. CHINADAILY. December 31,1996:93.探秘:福寿沟造就不涝古城.光明日报.2011,8,12:15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编辑部

注:以下为部分代表性论文。除署名外,吴庆洲为唯一作者。一、建筑历史研究1. 浅谈真武阁的建筑艺术. 南方建筑,1986,32.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 古建园林技术,1987,1:31~35,1987,2:58~62,1987,3:61~643. 广济桥历代的建设. 岭南文史,11-12:82~874.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世界建筑,1989,6:117~1205. 肇庆梅庵. 建筑史论文集(八):21~33.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6. 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 古建园林技术,1992,1(总34):42~51,1992,2(总 35):49~557. 圣保罗大教堂. 世界建筑. 1994,1:69~728. 我国佛教塔刹型制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4,4(总45):21~28,1995,1(总46)13~179. 南汉遗迹药洲园建筑设计. 华中建筑,1995,2:57~60,1995,3:70~7310. 建筑文化的承传、融合与演变. 中外建筑,1996,1:4~711. 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 华中建筑,1997,2:28~36,1997,3:16~21,1997,4:6~ 1212. 春秋至六朝麒麟演变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7,3(总56):58~6113. 环境生态与传统民居. 第八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 香港,199714. 客家民居意象研究. 建筑学报,1998,4:5715. 德庆三元塔修复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9,1(总62):36~4116. 中国建筑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长江建设,1999,2:12~1317. 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 华中建筑,1999,418. 曼荼罗与佛教建筑. 古建园林技术,2000,1(总66):32~34;2000,2(总67):30~3319. 龙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 华中建筑,2000,4:23~2720. 防洪防匪的大宅——光仪大屋. 小城镇建设,2001,6:72~7321. 中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教堂——石室. 建筑学报,2001,8:62~6422. 瑰玮独绝,另树一帜——佛山祖庙建筑研究. 佛山市博物馆编. 佛山祖庙. 文物出版社,200523. 宫阙、城阙及五凤楼的产生和发展演变. 古建园林技术,2006,4(总93):43~50,2007,1(总 94):50-5324. 台湾道教建筑脊饰艺术. 世界建筑导报,2006,7:12~1725. 杨大禹、吴庆洲.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及其文化精神.建筑师,2007,5(总129):83-9026. 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中国园林,2007,10:73-7727. 仿生象物——传统中国营造意匠探微.城市与设计学报,2007,9,28:155-20328. The Small Dujiang Weir ,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Baojiatun in Anshun of Guizhou Province 2012年东亚建筑国际学术会论文,2012,.香港29.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Practical Case : Baojiatun Watermill.吴庆洲.徐好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2年最佳遗产保护实践会议论文.2012,~29.克罗地亚30. 吴庆洲、徐好好.贵州鲍家屯水碾房保护和修复研究回顾.南方建筑.2013,1:92~95二、城市规划和城市史研究1.古台州城规划建设初探. 城市规划,1986,2:54~572.中国古城选址的实践和科学思想. 新建筑,1987,3:66~693.北方雅典爱丁堡. 城市规划,1989,4:57~604.古惠州城与西湖. 岭南文史,14:103~1075.吴庆洲,叶荣贵. Modernized City, Cultural Tradition,Local Features. 转变中的亚洲城市和建筑国际学术 会议论文,1989,11. 北京6.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 华中建筑,1991,2:55~617.历史文化名城牛津. 国外城市规划,1991,4:40~438.中国城市建设史的活教材—历史文化名城赣州. 古建园林技术,1995,2(总47):53~609.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 建筑学报,1995,8:45~4710.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 华中建筑,1996,2:31~401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中外建筑,1996,4:32~3412.中国古城规划与宇宙模式. 纪念刘敦桢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南京,199713.中国古城选址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0,9~10,9:31~36,10:34~4114.郑力鹏、吴庆洲. 佛山福贤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城市规划,2001,10:37~ on Citywall and Moat Military Defence System of Nanjing City in Ming Dynasty.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 研讨会论文. 南京,2004,1116.斗城与水城——古温州城选址规划探微. 城市规划,2005,2:66~6917.明南京城池的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建筑师,2005,4(总114):86~9118.周霞,冯江,吴庆洲.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 例. 城市规划2005,8:93~ Urban Canal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日本,京都,2006,10、华 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61~6920.迎接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之春天.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书系总序. 建筑师,2011,1:91~ on Urban Construc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ortoise City of Ganzhou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 ..龟城赣州营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建筑师,2012,1(总155):64~7323.丽江历史文化述论.中国名城,2014,11:47~5224.亚德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4):52~57三、建筑和城市防灾研究1.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 华南工学院学报,1984,2:127~1402.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和成就. 城市规划,1984,3:28~34 3.中国古代城市防洪初探. 城市规划汇刊,1985,3:12~184.我国城市防洪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城市规划汇刊,1985,3:47~525.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 清华大学. 建筑史论文集,1987,8:1~20,清华大学出版社6.历史上梧州城的水灾及防洪措施. 珠江志通讯,1988,1:32~347.伦敦城特大火灾及其重建. 新建筑,1988,4:568.唐宋明清京都排水排洪系统的研究. 城市规划,1988,6:35~379.兼有防敌和防洪作用的台州古城. 古建园林技术,1989,2(总23):55~ Protection of China’s Ancient Cities from Flood Damage. DISATERS. 1989,volume13,.惠州西湖与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89,4:7~ Measures against Flood Impact Along Pearl River. 国际住宅学术讨论会论文,,英国, 谢菲尔德13.唐长安在城市防洪上的失误.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3:290~29614.广州古代的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90,3:36~3715.中国古城的选址与防御洪灾.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2:195~20016.我国防御洪涝灾害的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2,4:23~2717.现代城市防洪的方略与措施. 长江建设,1995,1:15~1818.现代城市水害的剧化及防御对策. 城市规划,1995,3:41~4319.汕头市防御洪潮灾害的方略与措施及减灾对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 城市与工程减灾基础 研究论文集.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我国21世纪城市水灾风险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8,2:89~ Urban Flood Hazard And Flood Control strategies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1999年国际建筑 师协会第20届大会论文. 中国可持续发展,2001,4:23~2922.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 规划师,2002,1:12~1323.对20世纪中国洪灾的回顾. 灾害学,2002,2:62~6924.中国古城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4,4~ Flood: Experience & Hazard and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城市洪水经验与可持续 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 越南,胡志明市,2006,3,1026.历史上四川地震堰塞湖水灾特点及减灾对策. 新建筑,2008,4:112-11427.荆州古城防洪体系和措施研究.中国名城,2009,3:34~4028.寿州古城防洪减灾的措施.中国名城,2010,1:37~4129.借鉴古代经验,防暴雨城市涝灾.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创新—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745. 重庆出版社,201030. 汉魏洛阳城市防洪的历史经验及措施.中国名城,2012,1:67~. 论北京暴雨洪涝与城市防涝.中国名城,2012,10:4~1332. 古代经验对城市防涝的启示.灾害学,2012,3:111~11533. 襄阳古城历代防洪体系的建设及减灾措施.中国名城,2013,4:47~5234. 吴庆洲、李炎、吴运江、刘小刚.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涝—古城水系防洪排涝的历史经验的借 鉴与当代城市防涝的对策.城市规划,2014,8:71~77四、建筑教育与研究1.继承先师事业,培育精英人才——谈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新建筑,2004,4:62~642.中国建筑史学近20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 华中建筑,2005,3:126~1333.建筑安全与保护生态环境—建筑教育的世纪重任.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重庆大学主编.中国建筑 教育.2009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龙庆忠建筑教育思想与建筑史博士点30年回顾.南方建筑,2012,2:48~535.纳精英,育人材,带队伍,求发展——当系主任八年往事回顾,南方建筑,2012,5:11~12五、报刊文章 built to avoid flood damage. CHINADAILY. November 5,1996: Décor Stems from Mythology. CHINADAILY. December 31,1996:93.探秘:福寿沟造就不涝古城.光明日报.2011,8,12:15

什么是声景?

声景 (soundscape)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作曲家R 莫雷·沙弗尔(RMurray Schafer)提出。

声景的定义是:(Soundscape)研究人、听觉、声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传统的噪声控制不同。声景重视感知,而非仅物理量;考虑积极和谐的声音,而非仅噪声;将声环境看成是资源,而非仅“废物”  。

简单来说,把声音也纳入到建设的范畴里面,把优秀的声音带给人们。

声景的四种手法

声景在园林主要有四种手法:借、补、掩、反衬

利用声音引发游人产生视觉联想,从而在视觉景观上增添内容。

一种人工化的声景填补。如人工的背景音乐和模拟自然的声环境。

掩声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某种悦耳或更协调的声音去掩盖噪声,而另一种就是直接屏蔽或消除掉使人不快和与整个环境不协调的声音

反衬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古典园林中,声景的反衬大都是利用某种声音来衬托环境的安静、幽深等。

古典园林里常见的声景

声景目前在国内还属于既熟悉又陌生的专业。虽然声景的概念是由加拿大人提出,但中国古代的造园师早已把声音作为园林的一个部分来考虑,如:《园冶》以“夜雨芭蕉似蛟人之泣泪”记载雨声景。而园林常见的声景要素主要有:风和水。其中细分为:风声、风吹过植物的声音、水景的声音、雨水滴落的声音等等。

可别以为只是说说,很多中国古典园林都有这样的应用。

扬州个园 的风音洞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墙上开十多个的洞,当风吹过时,就能像笛子等吹奏乐器一样发出声响。让文人雅士浮想联翩。此处使用了借声的手法,给人寒风凛冽的视觉联想。

而像 苏州的听枫馆 虽同样是以风声为主要声景来源,可设计师把院子围合后,在植上若干的枫树,令风不仅只有风吹过的声音,还有吹过枫叶清脆的声音,再搭配上围合院子的声音反射,声景的层次就十分丰富,让人一年四季,百听不厌啊。

听枫馆使用了补声和掩盖两种手法:围合院子令风更容易传播,数颗枫树的声音便能产生枫树林的效果,这便是补声;用叶声和围合墙壁掩盖住外面车水马龙,降低噪声,即掩盖。

在传统日式园林中,声景的开发则更为精细。而且更多地和水有关。日式园林讲究小而精、幽静,他们还把声景用具与禅意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让园林与声景相辅相成。

日本园林常用的声景器具是惊鹿与水琴窟。

惊鹿是通过杠杆原理,利用流水在竹筒两端的不断转移(和跷跷板一个道理),最后竹筒的一端敲击石头发出清脆的声音。而且竹子中空,声音还会产生回音。而水琴窟是指一种日本式花园装饰和乐器,其结构包括一个倒转的密封壶,流水通过壶上部的一个洞口流入壶内的小水池,从而在壶内产生悦耳的击水声音,其音像铃声或日本琴(koto,即13根弦的板形齐特琴)。

它们两是兼具了借、反衬手法的器具。用清脆又带回音的声音令人联想到禅意,为借;时不时的一声打破园中寂静,此乃反衬。

△惊鹿

△水琴窟

由此可见,声景是东方古代园林当中也是一个必不可缺的部分,而且应用成熟。

现代园林案例——谢菲尔德火车站

谢菲尔德火车站的站前广场是一个坐落于英国的现代景观中声景营造案例。广场的各种水景在频谱和声级动态范围方面都很丰富,各种心理声学指标如响度、粗糙度、尖锐度和波动强度等都被运用其中并为使用者提供了一场“音乐会”。

谢菲尔德是欧洲钢都及不锈钢发明地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而声景其主要元素便是不锈钢,并把它打造成连篇“刀刃”,“刀刃”在阻隔交通噪声的同时,面向广场一侧有清水顺流而下,用潺潺水声进一步掩盖掉噪声。除了水幕墙,广场内还喷泉以及叠水,令水声多种多样。

实地问卷调查显示,水声虽然并非所有声音中最响的,但它却最能引起游人注意。

此案例表明,现代的声景元素提供的不仅仅是减少噪音或者通过声音提高使用人愉悦的作用,更有着创造高文化价值、提升空间附加价值的现代景观功能。这些都是普通未经调教的声音所不能带来的好处。

结语

在人们对景观的质量追求日益提升的今天,景观的使用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美了。声景必定会再次成为景观当中充当点睛之笔。

参考资料:

[1]] SCHAFER R M. The new soundscape:A handbook for the modern musicteacher[M]. BMI Canada, 1969, 57.

[2]Kang J, Yang W. Soundscape in urban open public spaces[J]. World Architecture, 2002.

[3]谢辉,杨森琪,葛煜喆.中国古典园林风、雨声景的空间营造手法探析[J/OL].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05):1-6[2018-12-01].

[4]李奇岩.声景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8):68-69.

免责声明:

THE END

长安大学建筑学挺好的,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和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于2018年5月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合格有效期4年。

建筑学院学科建设依托长安大学优势学科资源,以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积极与西北区域的现实问题与特征有机结合,建设融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位一体”的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学科体系。

扩展资料:

建筑学院拥有一个实验中心(包括建筑物理实验室、城乡规划信息技术实验室、视觉造型实验室、建筑历史实验研究中心、数字建筑实验室),长安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节能实验室(包括人居环境与建筑节能实验室、节能建筑技术研究中心)。

另有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研究所,及以科研为主的城市研究所、建筑声光研究所、人居环境研究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所和人居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所。

参考资料来源: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学院简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投稿经验

寒地建筑国际协作研究协会(ICCHA)执行主席 中国建筑学会寒地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寒地建筑科学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黑龙江省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城市建筑》主编《世界建筑》编委《future 未来》编委《 Next GenerationBuilding下一代建筑 》编委《中外建筑》编委《建筑与文化》编委《华中建筑》编委《建筑技艺》编委《南方建筑》编委《住区》编委《城市·环境·设计》编委《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编委

我是陕西人,西安和成都都去过,但是我感觉成都更好一些。现在成都比西安发展的好。西安以前是文明古都,有很悠久的文化,但是近几年的发展有点缓慢,让人感觉像是满足于以前的文化和文明不愿去前进了一样。

注:以下为部分代表性论文。除署名外,吴庆洲为唯一作者。一、建筑历史研究1. 浅谈真武阁的建筑艺术. 南方建筑,1986,32.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 古建园林技术,1987,1:31~35,1987,2:58~62,1987,3:61~643. 广济桥历代的建设. 岭南文史,11-12:82~874.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世界建筑,1989,6:117~1205. 肇庆梅庵. 建筑史论文集(八):21~33.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6. 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 古建园林技术,1992,1(总34):42~51,1992,2(总 35):49~557. 圣保罗大教堂. 世界建筑. 1994,1:69~728. 我国佛教塔刹型制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4,4(总45):21~28,1995,1(总46)13~179. 南汉遗迹药洲园建筑设计. 华中建筑,1995,2:57~60,1995,3:70~7310. 建筑文化的承传、融合与演变. 中外建筑,1996,1:4~711. 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 华中建筑,1997,2:28~36,1997,3:16~21,1997,4:6~ 1212. 春秋至六朝麒麟演变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7,3(总56):58~6113. 环境生态与传统民居. 第八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 香港,199714. 客家民居意象研究. 建筑学报,1998,4:5715. 德庆三元塔修复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9,1(总62):36~4116. 中国建筑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长江建设,1999,2:12~1317. 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 华中建筑,1999,418. 曼荼罗与佛教建筑. 古建园林技术,2000,1(总66):32~34;2000,2(总67):30~3319. 龙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 华中建筑,2000,4:23~2720. 防洪防匪的大宅——光仪大屋. 小城镇建设,2001,6:72~7321. 中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教堂——石室. 建筑学报,2001,8:62~6422. 瑰玮独绝,另树一帜——佛山祖庙建筑研究. 佛山市博物馆编. 佛山祖庙. 文物出版社,200523. 宫阙、城阙及五凤楼的产生和发展演变. 古建园林技术,2006,4(总93):43~50,2007,1(总 94):50-5324. 台湾道教建筑脊饰艺术. 世界建筑导报,2006,7:12~1725. 杨大禹、吴庆洲.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及其文化精神.建筑师,2007,5(总129):83-9026. 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中国园林,2007,10:73-7727. 仿生象物——传统中国营造意匠探微.城市与设计学报,2007,9,28:155-20328. The Small Dujiang Weir ,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Baojiatun in Anshun of Guizhou Province 2012年东亚建筑国际学术会论文,2012,.香港29.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Practical Case : Baojiatun Watermill.吴庆洲.徐好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2年最佳遗产保护实践会议论文.2012,~29.克罗地亚30. 吴庆洲、徐好好.贵州鲍家屯水碾房保护和修复研究回顾.南方建筑.2013,1:92~95二、城市规划和城市史研究1.古台州城规划建设初探. 城市规划,1986,2:54~572.中国古城选址的实践和科学思想. 新建筑,1987,3:66~693.北方雅典爱丁堡. 城市规划,1989,4:57~604.古惠州城与西湖. 岭南文史,14:103~1075.吴庆洲,叶荣贵. Modernized City, Cultural Tradition,Local Features. 转变中的亚洲城市和建筑国际学术 会议论文,1989,11. 北京6.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 华中建筑,1991,2:55~617.历史文化名城牛津. 国外城市规划,1991,4:40~438.中国城市建设史的活教材—历史文化名城赣州. 古建园林技术,1995,2(总47):53~609.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 建筑学报,1995,8:45~4710.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 华中建筑,1996,2:31~401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中外建筑,1996,4:32~3412.中国古城规划与宇宙模式. 纪念刘敦桢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南京,199713.中国古城选址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0,9~10,9:31~36,10:34~4114.郑力鹏、吴庆洲. 佛山福贤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城市规划,2001,10:37~ on Citywall and Moat Military Defence System of Nanjing City in Ming Dynasty.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 研讨会论文. 南京,2004,1116.斗城与水城——古温州城选址规划探微. 城市规划,2005,2:66~6917.明南京城池的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建筑师,2005,4(总114):86~9118.周霞,冯江,吴庆洲.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 例. 城市规划2005,8:93~ Urban Canal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日本,京都,2006,10、华 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61~6920.迎接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之春天.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书系总序. 建筑师,2011,1:91~ on Urban Construc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ortoise City of Ganzhou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 ..龟城赣州营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建筑师,2012,1(总155):64~7323.丽江历史文化述论.中国名城,2014,11:47~5224.亚德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4):52~57三、建筑和城市防灾研究1.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 华南工学院学报,1984,2:127~1402.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和成就. 城市规划,1984,3:28~34 3.中国古代城市防洪初探. 城市规划汇刊,1985,3:12~184.我国城市防洪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城市规划汇刊,1985,3:47~525.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 清华大学. 建筑史论文集,1987,8:1~20,清华大学出版社6.历史上梧州城的水灾及防洪措施. 珠江志通讯,1988,1:32~347.伦敦城特大火灾及其重建. 新建筑,1988,4:568.唐宋明清京都排水排洪系统的研究. 城市规划,1988,6:35~379.兼有防敌和防洪作用的台州古城. 古建园林技术,1989,2(总23):55~ Protection of China’s Ancient Cities from Flood Damage. DISATERS. 1989,volume13,.惠州西湖与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89,4:7~ Measures against Flood Impact Along Pearl River. 国际住宅学术讨论会论文,,英国, 谢菲尔德13.唐长安在城市防洪上的失误.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3:290~29614.广州古代的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90,3:36~3715.中国古城的选址与防御洪灾.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2:195~20016.我国防御洪涝灾害的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2,4:23~2717.现代城市防洪的方略与措施. 长江建设,1995,1:15~1818.现代城市水害的剧化及防御对策. 城市规划,1995,3:41~4319.汕头市防御洪潮灾害的方略与措施及减灾对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 城市与工程减灾基础 研究论文集.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我国21世纪城市水灾风险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8,2:89~ Urban Flood Hazard And Flood Control strategies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1999年国际建筑 师协会第20届大会论文. 中国可持续发展,2001,4:23~2922.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 规划师,2002,1:12~1323.对20世纪中国洪灾的回顾. 灾害学,2002,2:62~6924.中国古城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4,4~ Flood: Experience & Hazard and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城市洪水经验与可持续 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 越南,胡志明市,2006,3,1026.历史上四川地震堰塞湖水灾特点及减灾对策. 新建筑,2008,4:112-11427.荆州古城防洪体系和措施研究.中国名城,2009,3:34~4028.寿州古城防洪减灾的措施.中国名城,2010,1:37~4129.借鉴古代经验,防暴雨城市涝灾.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创新—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745. 重庆出版社,201030. 汉魏洛阳城市防洪的历史经验及措施.中国名城,2012,1:67~. 论北京暴雨洪涝与城市防涝.中国名城,2012,10:4~1332. 古代经验对城市防涝的启示.灾害学,2012,3:111~11533. 襄阳古城历代防洪体系的建设及减灾措施.中国名城,2013,4:47~5234. 吴庆洲、李炎、吴运江、刘小刚.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涝—古城水系防洪排涝的历史经验的借 鉴与当代城市防涝的对策.城市规划,2014,8:71~77四、建筑教育与研究1.继承先师事业,培育精英人才——谈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新建筑,2004,4:62~642.中国建筑史学近20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 华中建筑,2005,3:126~1333.建筑安全与保护生态环境—建筑教育的世纪重任.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重庆大学主编.中国建筑 教育.2009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龙庆忠建筑教育思想与建筑史博士点30年回顾.南方建筑,2012,2:48~535.纳精英,育人材,带队伍,求发展——当系主任八年往事回顾,南方建筑,2012,5:11~12五、报刊文章 built to avoid flood damage. CHINADAILY. November 5,1996: Décor Stems from Mythology. CHINADAILY. December 31,1996:93.探秘:福寿沟造就不涝古城.光明日报.2011,8,12:15

四川环境期刊审稿时间

我快毕业了,还有一年,我想投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期刊,不知道从发表到见刊大概多长时间? 直接联系刊物编辑部不就得了,或者去学术论坛问那些常发表文章的人,这里知道的人不多 环境工程投稿求助 朋友你好,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环境类有哪些审稿快的SCI 环境科学英文版中研究快讯 或者其他杂志研究快讯可能会快一点!文章质量越好,改动越少,一般也越快。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超快,两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也超快,2-4周吧。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4-6周,也算很快的了,而且这个刊物每年的文章量也很大,属于中档刊物,涉及的研究领域也比较广泛,建议你投这个。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4-6周,和EST一样是美国化学学会的刊物,我个人认为虽然影响因子不是特别高,但这个看绝对属于牛刊。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 *** ent 这个刊物影响因子比较低,不够要看运气了,6-12周,主要还是监测方面的。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有关毒理学的,8周左右吧。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做模拟的话我首推这个刊物,现在的影响因子好像也超过3了,8周作用,也不算慢。 你还可以考虑投WR,一般好刊物都是审稿快的,相反相对差的刊物审稿也就慢了。 我建议你首先确定自己研究领域的刊物,然后根据自己研究的水平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档次的刊物,然后看看这些刊物一年多少期,半月刊总要比半年刊快的多的吧。 环境工程专业哪个期刊收录论文快 稿件质量高的,都容易通过杂志社审核并得到录用。 求助:怎样给《环境工程》投稿 找一找其投稿的邮箱,然后将自己的稿件电子版发送过去。如果找不到可以考虑通过三方平台去投递。或许比自己找更快一些,且可对文章有一个初步修正,减少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被拒。 求助:推荐几个国内环境工程核心期刊,要求档次比较低,给钱就能发文章,而且发表速度要快的。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耿的新北大核心 容易发 审稿一周 适合你 环境专业性的期刊本来就少 这种稀罕的期刊都比较难发的 除非你发其他综合性的核心期刊 比如中华建设之类的也是核心 可以发环境类的文章 请问环境专业主要在哪些期刊上发表论文? 国内的环境类核心: 1.环境科学 2.环境化学 3.中国环境科学 4.环境科学学报 5.上海环境科学 6.环境污染与防治 7.环境工程 8.环境保护 9.中国环境监测 10.重庆环境科学 11.农业环境保护 12.环境科学进展 13.环境科学与技术 14.环境科学研究 15.分析化学 16.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7.环境与健康杂志 is.农村生态环境 19.干旱环境监测 20 .海洋环境科学 英文的就更多了,ES&T, Water Research, Chemospher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vaughn(站内联系TA)呵呵,踏实工作,多看文献,有底子才行。ysqlym(站内联系TA)在ES&T发表确实很难啊!个人感受。weizhang721(站内联系TA)搞水的,还可以水方面的期刊发一下,比如,《给水排水》,《中国给水排水》,《工业给排水》,等等,有好多,总之,好论文不愁没地儿发表,呵呵呵:Dweizhang721(站内联系TA)对了,还有各名校的学报也可以呀xiaoz(站内联系TA)10.重庆环境科学 好像几年前就停刊了吧,^_^zhaowu_81(站内联系TA)3.中国环境科学 4.环境科学学报是属于国内环境科学方面的唯一两个一级学报,只要做得好,4.环境科学学报上发表还是比较容易;其他的核心期刊如果你老板是某一刊物的委员,也很好发表;另外,在你做论文实验的所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举办的刊物上发表,也相对比较容易。其他刊物上发表有的为了钱,有的是靠关系,就发得快。 《环境工程》和《应用化工》哪个期刊更好呢 个人觉得后者吧,都可以读读的。 环境工程类期刊有哪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 *** 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的期刊发哪些好?《环境保护》等可以发吗? 我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比较喜欢《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工程学报》,这两本书学术性都比较强,至于你说的《环境保护》不了解,建议百度搜索一下,或者到官网看看。

审稿周期是2个月左右,如果在此期间有意向采用,会发邮件通知,超过两个月,没有任何通知,说明是不会采用,可以转投其他期刊;录用之后,需要缴纳一定的发表费用,然后安排见刊,周期一般是6个月左右,希望有所帮助

环境科学导刊主管单位: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办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快捷分类:环境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出版地区:云南国际刊号:1673-9655国内刊号:53-1205/X创刊时间:1982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环境科学与管理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快捷分类:环境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出版地区:黑龙江国际刊号:1674-6139国内刊号:23-1532/X创刊时间:1975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综合影响因子: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两个都是差不多的,可以在学术杂志网发表比一般的网站发表的更快,很靠谱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