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老师 你完了
【校园网安全防护的几点建议】 随着国家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同时,通过 Internet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不再受国家、地区、学校、学科的限制,学生能够充分享受教育的多面性、多样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选择性。但与此同时,愈演愈烈的黑客攻击事件以及非法信息的不断蔓延、网络病毒的爆发、邮件蠕虫的扩散,也给网络蒙上了阴影。在高速发展的校园网及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中也同样存在着威胁网络安全的诸多因素。 一般来讲,中小学校园网在安全方面的隐患和威胁虽然也主要来自于病毒和黑客入侵,但其要防护的重点则有着特定的需求。对于校园网而言,需要加强安全防范和管理的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防范病毒入侵 目前,网络中存在的病毒已经不计其数,并且日有更新。而随着红色代码、Nimda、SQL Slammer等病毒的一再出现,病毒已经成为一种集成了蠕虫、病毒和黑客工具的大威胁,同时其利用邮件这一应用最广泛的手段,随时准备毁坏数据、致瘫网络。 二、监控网络流量 Internet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信息错综复杂,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访问和浏览各类站点,包括色情、暴力及游戏等不良站点。各种非法、有害的信息:色情的、暴力的,甚至邪教的歪理邪说等,都会通过Internet肆无忌惮地涌入校园,使中小学生这一未成年特殊群体极易受到上述信息的不良诱导,在其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灰色烙印。 【试论网上信息的安全性问题】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显得日益重要。国家对此十分重视,1997年国务院信息办立项筹建中国互联网络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 1998年10月成立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1999年2月该中心及其安全测评实验室分别通过中国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正式对外开展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工作。 一、网上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信息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不可避免地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这种侵犯将因为互联网比其他媒体更有广泛的影响而加重侵权的严重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可以不上网,但是他的合法权益被他人通过互联网侵犯却是有可能的,因此,加强与互联网相关的立法建设,对于全体国民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要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研究、建设的统一管理,使之纳入有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当前我国的信息与网络安全研究处在忙于封堵现有实际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的阶段。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组织下,从基础研究入手,为我国信息与网络安全构筑自主、创新、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基础构件的支撑,推动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 互联网世界是人类现实世界的延伸,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因此,现实社会中大多数的法律条款还是适用于互联网的。互联网是信息传播的一种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只不过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各种法律在互联网上同样适用,有关互联网的运行规则应和其他媒体一样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的规定,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制的制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了规范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为,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互联网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游戏规则”。 互联网一贯以信息自由著称,据此有人认为实施有关互联网的立法会限制网络的发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如同现实世界一样,没有绝对自由,如果网络失去规则,那么自由也就无从说起,这一点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最近,针对网上日益猖撅的不法行为,许多国家都已经着手加强网上立法和打击不法行为的力度,中国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广大网民提供一个更加自由的空间。 因为文章太长会眼花缭乱,我以摘要截取的形式附上原文地址,希望楼主能够得到帮助。
网络流量建模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网络传输点过程(NTPP),这是一种 概率深层机制 ,它可以模拟网络中主机的流量特性,并有效地预测网络流量模式,如负载峰值。现有的随机模型依赖于网络流量本质上的自相似性,因此无法解释流量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如短期流量爆发,在某些现代流量条件下非常普遍,例如数据中心流量,从而反驳了自相似性的假设。我们的模型对这种异常具有鲁棒性,因为它使用时间点流程模型有效地利用了突发网络流量的自激特性。 在从网络防御演习(CDX)、网站访问日志、数据中心流量和P2P流量等领域收集的7个不同的数据集上,NTPP在根据几个基线预测网络流量特性(从预测网络流量到检测流量峰值)方面提供了显著的性能提升。我们还演示了我们的模型在缓存场景中的一个应用程序,表明可以使用它来有效地降低缓存丢失率。
对新型网络应用和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使得网络流量行为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例如,在数据中心网络中,流量微爆发源于应用程序[1]的突然流行,而在副本[2]间的信息同步过程中产生的大象流会在骨干网络上造成临时的负载不均衡。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终端用户活动模式[3],诸如多媒体流媒体和视频会议等流量密集型应用导致了蜂窝网络和移动网络上的巨大流量差异。这种流量差异影响最终用户应用程序[4]的体验质量(QoE)。此外,随着基于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的分布式存储[5]和物联网(IoT)应用[6]的大规模地理分布式云存储同步的迅速普及,网络流量变异性成倍增加。各种安全攻击,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加剧了流量模式预测[7]的假阴性问题。 由于应用范围的多样化,短期和长期的流量爆发在各种类型的网络中都很常见;因此,研究人员探索了不同的 基于突发周期性假设 的流量突发预测技术,如 流量矩阵[8]的部分可预测性 、 张量补全方法 [9]等。然而,最近网络流量的高度不均匀性 使这种流量突发周期性的假设失效,并导致了明显的流量差异和多重分形流量变化 ,这需要单独的检测工作。这种交通差异和多重分形的例子包括数据中心或或ISP骨干[11]网中流量的突发峰值(微突发)[10]、多媒体应用的流量(如视频流媒体)[12]、存储同步[13]、恶意或攻击流量(例如物联网设备中的DDoS攻击)[7]。因此,需要开发一个流量事件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捕获诸如流量突发、突发峰值、主机带宽使用的意外跳变等流量差异和多重分形流量变化。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旨在 将差异性和可变性检测集成到网络流量建模中 ,从而为高度异常的网络流量提供统一的模型。为此,我们按照单独的网络主机(例如数据中心服务器或终端用户设备)的传输特性来分解流量预测问题,在此我们着重于总网络带宽的份额每个主机使用的时间,称为给定时间的“优势”。为此,我们提出了网络传输点过程(NTPP),它是一种基于时间点过程机制的深度概率机制。 NTPP首先使用 循环标记时间点过程 (RMTPP)表征主机突发流量产生的事件[14],该过程结合了主机的影响以根据可用带宽转发流量突发。此外,我们使用一组学习来对任意给定时间内对网络中不同主机进行排序的模板进行 排序 ,从而对不同主机之间的争用进行建模,其中主机的排序由其生成的通信量决定。这些模板提供了各种方法来评估一对主机的相对顺序,这些顺序是由它们的争用过程引起的。这些措施,连同底层的包传输过程,确保在整个时间窗口内主机之间的正确排序。为了了解传输动态以及排名的变化,我们将给定主机的观测传输时间的似然性最大化,并结合学习对模板进行排名的其他措施进行统一。这种额外的小工具使我们的模型能够预测意外的峰值,带宽使用量的跳跃,否则很难追踪(实验着重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根据来自不同域的 七个 真实数据集上的几个最新基准评估了我们的系统,这些数据集可能会显示异常流量。其中四项是从各个组织进行的网络防御演习中获得的,一项是从网站访问日志(1998年世界杯Web服务器)获得的,另一项是从数据中心流量的获得的,另一项是从BitTorrent网络获得的。我们观察到,在预测主机流量方面,NTPP的平均性能比最具竞争力的基准好11%,而在检测主机带宽消耗的突然跳升或峰值时,NTPP的预测精度提高了约25%。我们还使用基于NTPP的模拟器实现了下游缓存应用程序,并且观察到缓存未命中率降低了约10%。 贡献 : (1) 复杂包传输过程建模 :我们设计了NTPP,这是一个多主机网络流量动态的非线性随机模型,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包传输过程中攻击性跳跃和不规则行为的存在。此外,与现有的离散时间流量模型(如[9]、[15])相比,我们使用了时间点过程的连续时间特性。 (2) 主机间的争用建模 :我们的NTPP方案利用了[16]中提出的产品竞争建模思想,将丰富的学习文献与网络流量建模联系起来,对[17]其进行排名。 (3) 预测能力 :NTPP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具有实践效果。我们的模型能够比几种最先进的基准更有效地预测分组传输动态。此外,嵌入式鉴别模块有助于实时估计带宽消耗的突然变化,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实际挑战,所有基准都无法追踪。 (4) 下游应用 :我们演示了NTPP在下游缓存场景中的应用,突出了它的实用性。现有的原始内容缓存由于突发的流量而存在较高的缓存丢失率,而我们的模型支持的智能内容缓存通过根据不同主机的预测流量为它们保留不同数量的内存空间来实现更好的性能。
从历史上看,大量的工作集中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万维网流量进行建模,使用各种分布模型,如泊松、帕累托、威布尔、马尔科夫和嵌入式马尔科夫、ON-OFF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Web服务的引入,提出了更复杂的模型,如马尔科夫调制泊松过程[19]、马尔科夫调制流体模型[20]、自回归模型[21]、流量矩阵[8]的部分可预测性、张量补全方法[9]等。然而, 这些模型只能捕获特定类型的网络事件,而不能泛化为捕获Internet流量中的不同流量差异和变化 。在另一个独立的线程中,研究人员将互联网流量爆发建模为一种显示自相似性[22]的现象。然而,许多工作23],[24]也质疑“自相似性”的假设,特别是在互联网骨干网中,从多个来源的流量会得到多路复用。 随着大规模数据中心、基于物联网的平台、蜂窝网络和移动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等领域的出现,互联网流量的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出现了各种领域特有的模型,如数据中心[15]的流量微突发预测、流量异常检测[25]、物联网流量表征[26]、互联网社交事件预测[27]等。此外,由于网络流量在不同的差异和变化下具有不同的性质,最近的一些工作探索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技术来预测流量模式[12]、[28]、[29]中的不同事件、异常和不一致性。然而, 这种预测模型是针对特定的网络系统设计的,缺乏通用性 。
在本节中,我们将制定NTPP,即所提出的模型(参见图1),该模型捕获了网络流量动态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i)集体包传输机制和(ii)多个主机之间的争用。在一开始,NTPP是由一种基于点过程的深层概率机制驱动的——点过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随机过程,它自然地捕获了连续数据包到达背后的机制。此外,它还包含一个判别模块,该模块包含一系列对函数[17]进行排序的学习,专门设计用于建模主机间争用过程。接下来,我们将从时间点过程的概述开始,详细描述它们,然后描述学习和预测动态的方法。
网络流量建模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网络传输点过程(NTPP),这是一种 概率深层机制 ,它可以模拟网络中主机的流量特性,并有效地预测网络流量模式,如负载峰值。现有的随机模型依赖于网络流量本质上的自相似性,因此无法解释流量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如短期流量爆发,在某些现代流量条件下非常普遍,例如数据中心流量,从而反驳了自相似性的假设。我们的模型对这种异常具有鲁棒性,因为它使用时间点流程模型有效地利用了突发网络流量的自激特性。 在从网络防御演习(CDX)、网站访问日志、数据中心流量和P2P流量等领域收集的7个不同的数据集上,NTPP在根据几个基线预测网络流量特性(从预测网络流量到检测流量峰值)方面提供了显著的性能提升。我们还演示了我们的模型在缓存场景中的一个应用程序,表明可以使用它来有效地降低缓存丢失率。
对新型网络应用和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使得网络流量行为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例如,在数据中心网络中,流量微爆发源于应用程序[1]的突然流行,而在副本[2]间的信息同步过程中产生的大象流会在骨干网络上造成临时的负载不均衡。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终端用户活动模式[3],诸如多媒体流媒体和视频会议等流量密集型应用导致了蜂窝网络和移动网络上的巨大流量差异。这种流量差异影响最终用户应用程序[4]的体验质量(QoE)。此外,随着基于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的分布式存储[5]和物联网(IoT)应用[6]的大规模地理分布式云存储同步的迅速普及,网络流量变异性成倍增加。各种安全攻击,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加剧了流量模式预测[7]的假阴性问题。 由于应用范围的多样化,短期和长期的流量爆发在各种类型的网络中都很常见;因此,研究人员探索了不同的 基于突发周期性假设 的流量突发预测技术,如 流量矩阵[8]的部分可预测性 、 张量补全方法 [9]等。然而,最近网络流量的高度不均匀性 使这种流量突发周期性的假设失效,并导致了明显的流量差异和多重分形流量变化 ,这需要单独的检测工作。这种交通差异和多重分形的例子包括数据中心或或ISP骨干[11]网中流量的突发峰值(微突发)[10]、多媒体应用的流量(如视频流媒体)[12]、存储同步[13]、恶意或攻击流量(例如物联网设备中的DDoS攻击)[7]。因此,需要开发一个流量事件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捕获诸如流量突发、突发峰值、主机带宽使用的意外跳变等流量差异和多重分形流量变化。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旨在 将差异性和可变性检测集成到网络流量建模中 ,从而为高度异常的网络流量提供统一的模型。为此,我们按照单独的网络主机(例如数据中心服务器或终端用户设备)的传输特性来分解流量预测问题,在此我们着重于总网络带宽的份额每个主机使用的时间,称为给定时间的“优势”。为此,我们提出了网络传输点过程(NTPP),它是一种基于时间点过程机制的深度概率机制。 NTPP首先使用 循环标记时间点过程 (RMTPP)表征主机突发流量产生的事件[14],该过程结合了主机的影响以根据可用带宽转发流量突发。此外,我们使用一组学习来对任意给定时间内对网络中不同主机进行排序的模板进行 排序 ,从而对不同主机之间的争用进行建模,其中主机的排序由其生成的通信量决定。这些模板提供了各种方法来评估一对主机的相对顺序,这些顺序是由它们的争用过程引起的。这些措施,连同底层的包传输过程,确保在整个时间窗口内主机之间的正确排序。为了了解传输动态以及排名的变化,我们将给定主机的观测传输时间的似然性最大化,并结合学习对模板进行排名的其他措施进行统一。这种额外的小工具使我们的模型能够预测意外的峰值,带宽使用量的跳跃,否则很难追踪(实验着重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根据来自不同域的 七个 真实数据集上的几个最新基准评估了我们的系统,这些数据集可能会显示异常流量。其中四项是从各个组织进行的网络防御演习中获得的,一项是从网站访问日志(1998年世界杯Web服务器)获得的,另一项是从数据中心流量的获得的,另一项是从BitTorrent网络获得的。我们观察到,在预测主机流量方面,NTPP的平均性能比最具竞争力的基准好11%,而在检测主机带宽消耗的突然跳升或峰值时,NTPP的预测精度提高了约25%。我们还使用基于NTPP的模拟器实现了下游缓存应用程序,并且观察到缓存未命中率降低了约10%。 贡献 : (1) 复杂包传输过程建模 :我们设计了NTPP,这是一个多主机网络流量动态的非线性随机模型,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包传输过程中攻击性跳跃和不规则行为的存在。此外,与现有的离散时间流量模型(如[9]、[15])相比,我们使用了时间点过程的连续时间特性。 (2) 主机间的争用建模 :我们的NTPP方案利用了[16]中提出的产品竞争建模思想,将丰富的学习文献与网络流量建模联系起来,对[17]其进行排名。 (3) 预测能力 :NTPP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具有实践效果。我们的模型能够比几种最先进的基准更有效地预测分组传输动态。此外,嵌入式鉴别模块有助于实时估计带宽消耗的突然变化,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实际挑战,所有基准都无法追踪。 (4) 下游应用 :我们演示了NTPP在下游缓存场景中的应用,突出了它的实用性。现有的原始内容缓存由于突发的流量而存在较高的缓存丢失率,而我们的模型支持的智能内容缓存通过根据不同主机的预测流量为它们保留不同数量的内存空间来实现更好的性能。
从历史上看,大量的工作集中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万维网流量进行建模,使用各种分布模型,如泊松、帕累托、威布尔、马尔科夫和嵌入式马尔科夫、ON-OFF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Web服务的引入,提出了更复杂的模型,如马尔科夫调制泊松过程[19]、马尔科夫调制流体模型[20]、自回归模型[21]、流量矩阵[8]的部分可预测性、张量补全方法[9]等。然而, 这些模型只能捕获特定类型的网络事件,而不能泛化为捕获Internet流量中的不同流量差异和变化 。在另一个独立的线程中,研究人员将互联网流量爆发建模为一种显示自相似性[22]的现象。然而,许多工作23],[24]也质疑“自相似性”的假设,特别是在互联网骨干网中,从多个来源的流量会得到多路复用。 随着大规模数据中心、基于物联网的平台、蜂窝网络和移动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等领域的出现,互联网流量的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出现了各种领域特有的模型,如数据中心[15]的流量微突发预测、流量异常检测[25]、物联网流量表征[26]、互联网社交事件预测[27]等。此外,由于网络流量在不同的差异和变化下具有不同的性质,最近的一些工作探索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技术来预测流量模式[12]、[28]、[29]中的不同事件、异常和不一致性。然而, 这种预测模型是针对特定的网络系统设计的,缺乏通用性 。
在本节中,我们将制定NTPP,即所提出的模型(参见图1),该模型捕获了网络流量动态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i)集体包传输机制和(ii)多个主机之间的争用。在一开始,NTPP是由一种基于点过程的深层概率机制驱动的——点过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随机过程,它自然地捕获了连续数据包到达背后的机制。此外,它还包含一个判别模块,该模块包含一系列对函数[17]进行排序的学习,专门设计用于建模主机间争用过程。接下来,我们将从时间点过程的概述开始,详细描述它们,然后描述学习和预测动态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你是不是在为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烦恼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希望大家喜欢!
1. 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及应用研究
2. 基于Spark平台的恶意流量监测分析系统
3. 基于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4. 一种数字货币系统P2P消息传输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5. 基于OpenStack开放云管理平台研究
6. 基于OpenFlow的软件定义网络路由技术研究
7. 未来互联网试验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8. 基于云计算的海量网络流量数据分析处理及关键算法研究
9. 基于网络化数据分析的社会计算关键问题研究
10. 基于Hadoop的网络流量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1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研究
12.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设计与建设
1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及隐私信息扩散规律研究
14. 未来互联网络资源负载均衡研究
15. 面向云数据中心的虚拟机调度机制研究
16. 基于OpenFlow的数据中心网络路由策略研究
17. 云计算环境下资源需求预测与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18. 基于多维属性的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研究
19. 基于遗传算法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研究
20. 基于OpenStack开源云平台的网络模型研究
21. SDN控制架构及应用开发的研究和设计
22. 云环境下的资源调度算法研究
23. 异构网络环境下多径并行传输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24. OpenFlow网络中QoS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5. 云协助文件共享与发布系统优化策略研究
26. 大规模数据中心可扩展交换与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27. 数据中心网络节能路由研究
28. Hadoop集群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9. 网络虚拟化映射算法研究
30. 软件定义网络分布式控制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31. 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及虚拟网络应用研究
32. 基于流聚类的网络业务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33. 基于自适应流抽样测量的网络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34. 未来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机制研究
35. 大规模社会网络中影响最大化问题高效处理技术研究
36. 数据中心网络的流量管理和优化问题研究
37. 云计算环境下基于虚拟网络的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38.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精确营销系统设计与实现
39. P2P网络中基于博弈算法的优化技术研究
40.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算法研究
41. 基于KNN算法的Android应用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42. 基于macvlan的Docker容器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资源管理与配置系统设计与实现
44. 基于OpenStack的SDN仿真网络的研究
45. 一个基于云平台的智慧校园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46. 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调度与负载均衡研究
47. 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48. 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动态负载均衡研究
49.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医疗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50. 基于SDN的网络流量控制模型设计与研究
51. 《计算机网络》课程移动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52.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3. 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产品的用户体验要素研究
54. 基于SDN的负载均衡节能技术研究
55. 基于SDN和OpenFlow的流量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56. 基于SDN的网络资源虚拟化的研究与设计
57. SDN中面向北向的`控制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58. 基于SDN的网络流量工程研究
59. 基于博弈论的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法研究
60. 基于Hadoop的分布式网络爬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61. 一种基于SDN的IP骨干网流量调度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62.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WLAN中DDoS攻击检测和防护
63. 基于SDN的集群控制器负载均衡的研究
64.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
65. 基于机器学习的P2P网络流分类研究
66. 移动互联网用户生成内容动机分析与质量评价研究
67.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恶意流量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8. 面向SDN的流量调度技术研究
69. 基于P2P的小额借贷融资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70.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研究
71. 内容中心网络建模与内容放置问题研究
72. 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架构下的资源优化机制研究
7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P2P网络流量优化方法研究
74. 面向新型互联网架构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75. 虚拟网络映射策略与算法研究
76. 互联网流量特征智能提取关键技术研究
77. 云环境下基于随机优化的动态资源调度研究
78. OpenFlow网络中虚拟化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79. 基于时间相关的网络流量建模与预测研究
80. B2C电子商务物流网络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81. 基于SDN的信息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82.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
83.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84. 基于OpenFlow的分布式网络中负载均衡路由的研究
85. 城市电子商务物流网络优化设计与系统实现
86. 基于分形的网络流量分析及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87. 网络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资源分配与故障诊断技术
88. 基于中国互联网的P2P-VoIP系统网络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89. 网络流量模型化与拥塞控制研究
90. 计算机网络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
91. Hadoop云平台下调度算法的研究
92. 网络虚拟化环境下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93. 高性能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
94. 互联网流量识别技术研究
95. 虚拟网络映射机制与算法研究
96. 基于业务体验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97. 移动互联网络安全认证及安全应用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98. 基于DHT的分布式网络中负载均衡机制及其安全性的研究
99. 高速复杂网络环境下异常流量检测技术研究
100.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图书馆系统研建
101. 基于连接度量的社区发现研究
102. 面向可信计算的分布式故障检测系统研究
103. 社会化媒体内容关注度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
104. P2P资源共享系统中的资源定位研究
105. 基于Flash的三维WebGIS可视化研究
106. P2P应用中的用户行为与系统性能研究
107. 基于MongoDB的云监控设计与应用
108. 基于流量监测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
109.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110. 基于 Android 系统的 Camera 模块设计和实现
111. 基于Android定制的Lephone系统设计与实现
112. 云计算环境下资源负载均衡调度算法研究
113. 集群负载均衡关键技术研究
114. 云环境下作业调度算法研究与实现
115. 移动互联网终端界面设计研究
116. 云计算中的网络拓扑设计和Hadoop平台研究
117. pc集群作业调度算法研究
118. 内容中心网络网内缓存策略研究
119. 内容中心网络的路由转发机制研究
120. 学习分析技术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仅仅给你个参考//Java Group Project_StudentManagement源码//NetBeans IDE 环境package studentmanager;import .*;import .*;import .*;import .*;import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 String number,name,specialty,grade,borth,sex; public Student(){}; public void setNumber(String number) public String getNumber()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public void setSex(String sex) public String getSex() public void setSpecialty(String specialty) public String getSpecialty() public void setGrade(String grade) public String getGrade() public void setBorth(String borth) public String getBorth()}public class StudentManager extends JFrame{ JLabel lb=new JLabel("录入请先输入记录,查询、删除请先输入学号,修改是对查询" + "内容改后的保存!"); JTextField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出生; JRadioButton 男,女; ButtonGroup group=null; JButton 录入,查询,删除,修改,显示; JPanel p1,p2,p3,p4,p5,p6,pv,ph; Student 学生=null; Hashtable 学生散列表=null; File file=null; FileInputStream inOne=null; ObjectInputStream inTwo=null; FileOutputStream outOne=null; ObjectOutputStream outTwo=null; public StudentManager(){ super("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学号=new JTextField(10); 姓名=new JTextField(10); 专业=new JTextField(10); 年级=new JTextField(10); 出生=new JTextField(10); group=new ButtonGroup(); 男=new JRadioButton("男",true); 女=new JRadioButton("女",false); (男); (女); 录入=new JButton("录入"); 查询=new JButton("查询"); 删除=new JButton("删除"); 修改=new JButton("修改"); 显示=new JButton("显示"); 录入.addActionListener(new InputAct()); 查询.addActionListener(new InquestAct()); 修改.addActionListener(new ModifyAct()); 删除.addActionListener(new DeleteAct()); 显示.addActionListener(new ShowAct()); 修改.setEnabled(false); p1=new JPanel(); (new JLabel("学号:",)); (学号); p2=new JPanel(); (new JLabel("姓名:",)); (姓名); p3=new JPanel(); (new JLabel("性别:",)); (男); (女); p4=new JPanel(); (new JLabel("专业:",)); (专业); p5=new JPanel(); (new JLabel("年级:",)); (年级); p6=new JPanel(); (new JLabel("出生:",)); (出生); pv=new JPanel(); (new GridLayout(6,1)); (p1); (p2); (p3); (p4); (p5); (p6); ph=new JPanel(); (录入); (查询); (修改); (删除); (显示); file=new File("学生信息.txt"); 学生散列表=new Hashtable(); if(!()){ try{ FileOutputStream out=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bjectOutputStream objectOut=new ObjectOutputStream(out); (学生散列表); (); (); } catch(IOException e){} } Container con=getContentPane(); (new BorderLayout()); (lb, ); (pv, ); (ph, ); setDefaultCloseOperation(EXIT_ON_CLOSE); setBounds(100,100,600,300); setVisible(tru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lass InputAct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修改.setEnabled(false); String number=""; number=学号.getText(); if(()>0){ try{ inOne=new FileInputStream(file); inTwo=new ObjectInputStream(inOne); 学生散列表=(Hashtable)(); (); (); } catch(Exception ee) if(学生散列表.containsKey(number)){ String warning="该生信息已存在,请到修改页面修改!"; (null,warning,"警告", ); }//end if1 else{ String m="该生信息将被录入!"; int ok=(null,m,"确认", ); if(ok==){ String name=姓名.getText(); String specialty=专业.getText(); String grade=年级.getText(); String borth=出生.getText(); String sex=null; if(男.isSelected()) else 学生=new Student(); 学生.setNumber(number); 学生.setName(name); 学生.setSpecialty(specialty); 学生.setGrade(grade); 学生.setBorth(borth); 学生.setSex(sex); try{ outOne=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utTwo=new ObjectOutputStream(outOne); 学生散列表.put(number,学生); (学生散列表); (); (); } catch(Exception ee) 学号.setText(null); 姓名.setText(null); 专业.setText(null); 年级.setText(null); 出生.setText(null); } }//end else1 }//end if0 else{ String warning="必须输入学号!"; (null,warning, "警告",); }//end else0 }//end actionPerformed }//end class class InquestAct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String number=""; number=学号.getText(); if(()>0){ try{ inOne=new FileInputStream(file); inTwo=new ObjectInputStream(inOne); 学生散列表=(Hashtable)(); (); (); } catch(Exception ee) if(学生散列表.containsKey(number)){ 修改.setEnabled(true); Student stu=(Student)学生散列表.get(number); 姓名.setText(()); 专业.setText(()); 年级.setText(()); 出生.setText(()); if(().equals("男")) else } else{ 修改.setEnabled(false); String warning="该学号不存在!"; (null,warning, "警告",); } } else{ 修改.setEnabled(false); String warning="必须输入学号!"; (null,warning, "警告",); } } } class ModifyAct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String number=学号.getText(); String name=姓名.getText(); String specialty=专业.getText(); String grade=年级.getText(); String borth=出生.getText(); String sex=null; if(男.isSelected()) else Student 学生=new Student(); 学生.setNumber(number); 学生.setName(name); 学生.setSpecialty(specialty); 学生.setGrade(grade); 学生.setBorth(borth); 学生.setSex(sex); try{ outOne=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utTwo=new ObjectOutputStream(outOne); 学生散列表.put(number, 学生); (学生散列表); (); (); 学号.setText(null); 姓名.setText(null); 专业.setText(null); 年级.setText(null); 出生.setText(null); } catch(Exception ee){ ("录入修改出现异常!"); 修改.setEnabled(false); } } } class DeleteAct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修改.setEnabled(false); String number=学号.getText(); if(()>0){ try{ inOne=new FileInputStream(file); inTwo=new ObjectInputStream(inOne); 学生散列表=(Hashtable)(); (); (); } catch(Exception ee){} if(学生散列表.containsKey(number)){ Student stu=(Student)学生散列表.get(number); 姓名.setText(()); 专业.setText(()); 年级.setText(()); 出生.setText(()); if(().equals("男")) else } String m="确定要删除该学生的记录吗?"; int ok=(null,m,"确认", ); if(ok==){ 学生散列表.remove(number); try{ outOne=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utTwo=new ObjectOutputStream(outOne); (学生散列表); (); (); 学号.setText(null); 姓名.setText(null); 专业.setText(null); 年级.setText(null); 出生.setText(null); } catch(Exception ee) } else if(ok==){ 学号.setText(null); 姓名.setText(null); 专业.setText(null); 年级.setText(null); 出生.setText(null); } else{ String warning="该学号不存在!"; (null,warning, "警告",); } } else{ String warning="必须输入学号!"; (null,warning, "警告",); } } } class ShowAct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new StudentShow(file); } } class StudentShow extends JDialog{ Hashtable 学生散列表= null; JTextArea 显示=null; FileInputStream inOne=null; ObjectInputStream inTwo=null; File file=null; public StudentShow(File file){ super(new JFrame(),"显示对话框"); ; 显示=new JTextArea(16,30); try{ inOne=new FileInputStream(file); inTwo=new ObjectInputStream(inOne); 学生散列表=(Hashtable)(); (); (); } catch(Exception ee){} if(学生散列表.isEmpty())显示.append("目前还没有学生的信息记录!\n"); else{ 显示.setText("学号 姓名 性别 专业 年级 出生\n"); for(Enumeration enm=学生散列表.elements();();){ Student stu=(Student)(); String sex=""; if(().equals("男"))sex="男"; else sex="女"; String str=()+","+()+","+sex+"," +()+","+()+","+()+"\n"; 显示.append(str); } } JScrollPane scroll=new JScrollPane(显示); Container con=getContentPane(); ("Center",scroll); (); setVisible(true); setBounds(200,200,400,300); addWindowListener(new WindowAdapter(){ public void windowClosing(WindowEvent e) } ); } }}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low,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flow meter construction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low meters. Designing a suitable for measuring pulp flow streamlined target type flow sensor. Applied stress measurement method, the target will force conversion for stress value. The research on water, the sensor measuring pulp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haracteristics, these two kinds of installation of adaptability were studied, the density and particle size o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fluence, provides guidance.
网络流量建模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网络传输点过程(NTPP),这是一种 概率深层机制 ,它可以模拟网络中主机的流量特性,并有效地预测网络流量模式,如负载峰值。现有的随机模型依赖于网络流量本质上的自相似性,因此无法解释流量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如短期流量爆发,在某些现代流量条件下非常普遍,例如数据中心流量,从而反驳了自相似性的假设。我们的模型对这种异常具有鲁棒性,因为它使用时间点流程模型有效地利用了突发网络流量的自激特性。 在从网络防御演习(CDX)、网站访问日志、数据中心流量和P2P流量等领域收集的7个不同的数据集上,NTPP在根据几个基线预测网络流量特性(从预测网络流量到检测流量峰值)方面提供了显著的性能提升。我们还演示了我们的模型在缓存场景中的一个应用程序,表明可以使用它来有效地降低缓存丢失率。
对新型网络应用和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使得网络流量行为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例如,在数据中心网络中,流量微爆发源于应用程序[1]的突然流行,而在副本[2]间的信息同步过程中产生的大象流会在骨干网络上造成临时的负载不均衡。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终端用户活动模式[3],诸如多媒体流媒体和视频会议等流量密集型应用导致了蜂窝网络和移动网络上的巨大流量差异。这种流量差异影响最终用户应用程序[4]的体验质量(QoE)。此外,随着基于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的分布式存储[5]和物联网(IoT)应用[6]的大规模地理分布式云存储同步的迅速普及,网络流量变异性成倍增加。各种安全攻击,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加剧了流量模式预测[7]的假阴性问题。 由于应用范围的多样化,短期和长期的流量爆发在各种类型的网络中都很常见;因此,研究人员探索了不同的 基于突发周期性假设 的流量突发预测技术,如 流量矩阵[8]的部分可预测性 、 张量补全方法 [9]等。然而,最近网络流量的高度不均匀性 使这种流量突发周期性的假设失效,并导致了明显的流量差异和多重分形流量变化 ,这需要单独的检测工作。这种交通差异和多重分形的例子包括数据中心或或ISP骨干[11]网中流量的突发峰值(微突发)[10]、多媒体应用的流量(如视频流媒体)[12]、存储同步[13]、恶意或攻击流量(例如物联网设备中的DDoS攻击)[7]。因此,需要开发一个流量事件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捕获诸如流量突发、突发峰值、主机带宽使用的意外跳变等流量差异和多重分形流量变化。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旨在 将差异性和可变性检测集成到网络流量建模中 ,从而为高度异常的网络流量提供统一的模型。为此,我们按照单独的网络主机(例如数据中心服务器或终端用户设备)的传输特性来分解流量预测问题,在此我们着重于总网络带宽的份额每个主机使用的时间,称为给定时间的“优势”。为此,我们提出了网络传输点过程(NTPP),它是一种基于时间点过程机制的深度概率机制。 NTPP首先使用 循环标记时间点过程 (RMTPP)表征主机突发流量产生的事件[14],该过程结合了主机的影响以根据可用带宽转发流量突发。此外,我们使用一组学习来对任意给定时间内对网络中不同主机进行排序的模板进行 排序 ,从而对不同主机之间的争用进行建模,其中主机的排序由其生成的通信量决定。这些模板提供了各种方法来评估一对主机的相对顺序,这些顺序是由它们的争用过程引起的。这些措施,连同底层的包传输过程,确保在整个时间窗口内主机之间的正确排序。为了了解传输动态以及排名的变化,我们将给定主机的观测传输时间的似然性最大化,并结合学习对模板进行排名的其他措施进行统一。这种额外的小工具使我们的模型能够预测意外的峰值,带宽使用量的跳跃,否则很难追踪(实验着重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根据来自不同域的 七个 真实数据集上的几个最新基准评估了我们的系统,这些数据集可能会显示异常流量。其中四项是从各个组织进行的网络防御演习中获得的,一项是从网站访问日志(1998年世界杯Web服务器)获得的,另一项是从数据中心流量的获得的,另一项是从BitTorrent网络获得的。我们观察到,在预测主机流量方面,NTPP的平均性能比最具竞争力的基准好11%,而在检测主机带宽消耗的突然跳升或峰值时,NTPP的预测精度提高了约25%。我们还使用基于NTPP的模拟器实现了下游缓存应用程序,并且观察到缓存未命中率降低了约10%。 贡献 : (1) 复杂包传输过程建模 :我们设计了NTPP,这是一个多主机网络流量动态的非线性随机模型,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包传输过程中攻击性跳跃和不规则行为的存在。此外,与现有的离散时间流量模型(如[9]、[15])相比,我们使用了时间点过程的连续时间特性。 (2) 主机间的争用建模 :我们的NTPP方案利用了[16]中提出的产品竞争建模思想,将丰富的学习文献与网络流量建模联系起来,对[17]其进行排名。 (3) 预测能力 :NTPP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具有实践效果。我们的模型能够比几种最先进的基准更有效地预测分组传输动态。此外,嵌入式鉴别模块有助于实时估计带宽消耗的突然变化,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实际挑战,所有基准都无法追踪。 (4) 下游应用 :我们演示了NTPP在下游缓存场景中的应用,突出了它的实用性。现有的原始内容缓存由于突发的流量而存在较高的缓存丢失率,而我们的模型支持的智能内容缓存通过根据不同主机的预测流量为它们保留不同数量的内存空间来实现更好的性能。
从历史上看,大量的工作集中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万维网流量进行建模,使用各种分布模型,如泊松、帕累托、威布尔、马尔科夫和嵌入式马尔科夫、ON-OFF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Web服务的引入,提出了更复杂的模型,如马尔科夫调制泊松过程[19]、马尔科夫调制流体模型[20]、自回归模型[21]、流量矩阵[8]的部分可预测性、张量补全方法[9]等。然而, 这些模型只能捕获特定类型的网络事件,而不能泛化为捕获Internet流量中的不同流量差异和变化 。在另一个独立的线程中,研究人员将互联网流量爆发建模为一种显示自相似性[22]的现象。然而,许多工作23],[24]也质疑“自相似性”的假设,特别是在互联网骨干网中,从多个来源的流量会得到多路复用。 随着大规模数据中心、基于物联网的平台、蜂窝网络和移动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等领域的出现,互联网流量的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出现了各种领域特有的模型,如数据中心[15]的流量微突发预测、流量异常检测[25]、物联网流量表征[26]、互联网社交事件预测[27]等。此外,由于网络流量在不同的差异和变化下具有不同的性质,最近的一些工作探索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技术来预测流量模式[12]、[28]、[29]中的不同事件、异常和不一致性。然而, 这种预测模型是针对特定的网络系统设计的,缺乏通用性 。
在本节中,我们将制定NTPP,即所提出的模型(参见图1),该模型捕获了网络流量动态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i)集体包传输机制和(ii)多个主机之间的争用。在一开始,NTPP是由一种基于点过程的深层概率机制驱动的——点过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随机过程,它自然地捕获了连续数据包到达背后的机制。此外,它还包含一个判别模块,该模块包含一系列对函数[17]进行排序的学习,专门设计用于建模主机间争用过程。接下来,我们将从时间点过程的概述开始,详细描述它们,然后描述学习和预测动态的方法。
数据通信作为当今最具潜力的电信新业务,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呈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数据通信 毕业 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网络数据通信隐蔽通道技术研究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 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文章 通过对网络数据通信中的隐蔽通道技术的介绍,进一步就网络通信中隐蔽通道存在的技术基础和实现原理进行了探讨,并对网络通信隐蔽通道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与此同时对隐蔽通道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网络安全的防范 措施 。
关键词:网络数据通信;隐蔽通道;隐写术;网络通信协议
根据现代信息理论的分析,层与层之间的通信在多层结构系统中是必须存在的,在此过程中需要安全机制来确保通信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在经授权的多层系统的各层之间通信信道上可以建立可能的隐蔽通信信道。在远古时代的简单军事情报传输系统中就已经出现了最原始的多层结构通信系统,而现代的计算机网络也只是一个多层结构通信系统,因此,隐蔽通道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1隐蔽通道的概述
简单来说,隐蔽通道属于通信信道,将一些不安全信息通过通信信道传输隐蔽信息,而且不容易被管理者所察觉。换句话就是借助某个通信通道来完成对另一通信通道进行掩护的目的。一旦建立隐蔽通道以后,都希望通道能够长时间有效运行,由此可见,通道技术的关键是通道隐蔽措施的质量高低。如今,多媒体和Internet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导致隐蔽通道对网络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只要与外界保持联系,就不能从根本上清除隐蔽通道所造成的威胁。隐蔽通道按照存在环境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网络隐蔽通道和主机隐蔽通道两大类。主机隐蔽通道一般是不同进程主机之间所进行的信息秘密传输,而网络隐蔽通道一般是不同主机在网络中完成信息的秘密传输。通常情况下,隐蔽通道通信工具能够在数据报文内嵌入有效的信息,然后借助载体进行传输,传输过程通过网络正常运行,不会被系统管理者发现,从而实现有效数据的秘密传输。攻击者与其控制的主机进行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就是建立网络隐蔽通道。利用隐蔽通道,通过网络攻击者将被控主机中的有效数据信息传输到另一台主机上,从而实现情报的获取。与此同时,攻击者还可以将控制命令通过隐蔽通道传输到被控主机上,使被控主机能够长期被攻击者控制。因此,对隐蔽通道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同时采取措施对网络隐蔽通道的检测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被控主机,并将其与外界的联系及时切断,对网络安全的提升和网络中安全隐患的消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网络数据中隐蔽通道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与传统网络通信相比发现,借助隐蔽通道进行通信只是对交换数据过程中所产生的使用机制进行改变。而隐蔽通道将数据从客户端传向服务器的过程中,双方会借助已经协定好的秘密机制将传输的数据嵌入载体中,与正常通信流量没有太大区别,实现了通信的隐藏,接收到传输的数据之后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提取,再从伪装后的数据中分离出秘密数据。
基于“隧道”的隐蔽通道
基于“隧道”技术的隐蔽通道是目前最为常见的隐蔽通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协议隧道。理论上来说,隧道技术需要在一种协议上辅以另外一种协议,而且任何一个通信协议都可以传输其他的协议。例如SSH协议可以用来传输TCP协议,首先将服务信息写入SSH信息内,由于SSH通道已经被加密和认证,信息便可以通过SSH通道进行传输。攻击者为了防止系统管理员发现,通常采用各种协议来建立隐蔽通道。
直接隧道
通信双方直接建立的协议隧道被称为直接隧道,以ICMP协议建立隐蔽隧道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网络通信过程中ICMP报文是比较常用的报文形式,测试网络连通性的工具常用PING,其一般是需要发送ICMP请求报文,并接收ICMP应答报文,从而对主机是否可达进行判断。PING作为诊断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网络中。所以,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选择通过ICMP回显应答报文和ICMP回显请求报文来构建隐蔽通道。通常情况下,发送端能够对ICMP报文中的序列号字段和标识符进行任意的选择,应答中这些值也应该会回显,从而使得应答端能够将请求和应答报文准确地匹配在一起,另外,还应该回显客户发送的选项数据。根据相关规范我们能够借助ICMP包中的序列号、标识符和选项数据等来秘密携带数据信息。通常情况下,对于ICMP报文来说,入侵检测或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只能够完成首步的检查,因此,使用ICMP进行隐蔽通道的建立时通常选择将需要传输的数据放到选项数据中。除此之外,还有使用IGMP,HTTP,DNS等协议来进行隐蔽通道的建立,且 方法 与ICMP类似,这类隐蔽通道具有准实时的特点,可以使客户机与服务器直接通信。
间接隧道
通信双方借助第三方中转所构建起来的协议隧道被称之为间接隧道,下面将会以SMTP协议所构建的隐蔽通道为例来对其进行分析。对于SMTP协议来说,一般要求发送者将信件上传到Mail服务器上,然后接受者才能够从服务器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件。这样一来攻击者就会想办法将目标系统上所进行的命令写到信件中,通过Mail服务器,目标系统接收将要执行的文件,并将最终的执行结果传输到信箱中,此时攻击者可以借助收信这个环节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形成了隐蔽通道。在这种隐蔽通道中,目标系统和攻击者一般是借助第三方中转来紧密地衔接在一起,该间接通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道的时延,与直接隧道相比不再具有实时性。但由于系统目标和攻击者是通过第三方建立的联系,使得目标系统对攻击者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不再需要知道攻击者,攻击者更具安全性。除此之外,使用FTP,LDAP,AD等协议建立隐蔽通道与SMTPA协议的做法类似,根据目标系统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可以对其进行灵活的选用。
使用报文伪装技术构建隐蔽通道
通过“隧道”构建隐蔽通道具有高效的特征,但要想保证其安全性在实际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就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此外,还有一种隐蔽通道的方法是使用报文伪装技术,就是将一些数据插入到协议报文的无用段内。例如可以借助TCP和IP中所含有的包头段内空间进行隐蔽通道的构建。下面以IPIdentification携带数据为例对其中所构建的隐蔽通道进行介绍,其一般需要将数据的编码放入客户IP包的Identification内,再从服务器中将数据编码取出就可以了。与之类似的做法是可以将数据放入Options、Padding等字段中。由此可见,使用报文伪装技术建立隐蔽通道虽然损失了效率,但安全性却更高了。
使用数字水印技术来构建隐蔽通道
数字水印技术对被保护的版权信息的隐藏有非常大的帮助。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大部分研究人员对数字水印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大量的解决方案。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数字水印技术划分为基于变换域的水印方案和基于时空域的水印方案两类。然而借助数字水印技术建立隐蔽通道就是将需要传送的秘密信息代替版权信息嵌入到数字水印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信息的载体一般为文本、静态图像、视频流、音频流等,因此,这种隐蔽通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稳健性。
基于阈下通道建立隐蔽通道
SimmonsGJ于1978年提出了阈下通道的概念,具体定位为:定义1,在认证系统、密码系统、数字签名方案等密协议中构建了阈下信道,其一般是用来传输隐藏的接收者和发送者之间的秘密信息,而且所传输的秘密信息不会被信道管理者所发现;定义2,公开的信息被当做载体,通过载体将秘密信息传输到接收者手中,即为阈下信道。就目前而言,阈下通道通常情况下是在数字签名方案中建立的。以美国数字签名标准DSA和ELGamal签名方案为例对阈下信道的建立进行简单的阐述,美国数字签名标准DSA和ELGamal签名方案都是由三元组(H(_):r,s)组成的。首先可以对要进行传输或签名的信息 进 行相关预处理,即所谓的压缩操作或编码操作,从而提供更加便捷的使用信道。但是如果消息_较大时,函数h=H(_)能够对_信息进行摘要操作。假设h,r,s的长度均为L,其比特消息签名的实际长度为2L+[log2_]。其中大约有2-L的长度可能会被伪造、篡改或被其他信息所代替。即在2L的附件信息中既存在签名,又有一部分被当作了阈下信道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发送者将要传输的秘密信息隐藏到签名中,并通过事先约定好的协议,接收方可以将阈下信息恢复出来,从而获得了需要的秘密信息。双方通过交换完全无害的签名信息将秘密信息进行传送,有效地避开了通信监听者的监视。
3检测技术介绍
基于特征匹配的检测技术
特征匹配检测技术是借助数据库中特征信息来实现与网络数据流的有效匹配,如果成功匹配就会发出警告。实际上,基于特征匹配的检测的所有操作是在应用层中进行的,这种检测技术攻击已知的隐蔽通道是非常有效的,但误报率较高,且无法检测加密数据,对于攻击模式的归纳和新型隐蔽通道的识别方面不能发挥作用。
基于协议异常分析的检测技术
该技术需要对网络数据流中的信息进行协议分析,一旦发现有违背协议规则的现象存在,就会有报警产生。通过对其中异常协议进行分析可以准确查找出偏离期望值或标准值的行为,因此,在对未知和已知攻击行为进行检测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行为异常分析的检测技术
该技术是针对流量模型构建的,在监控网络数据流的过程中能够对其流量进行实时监测,一旦与模型的阈值出现差别,将会发出报警。基于行为异常分析的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对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进行确认,而且还能够对单次攻击事件进行分析。这种检测技术主要难点在于准确模拟实际网络流量模型的建立上,建立此种模型需要涉及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需要具备相关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研究。虽然就目前而言,准确模拟实际网络流量模型的建立还有很大的难度,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但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此类检测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信终有一天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
4结语
隐蔽通道工具不是真正的攻击程序,而是长期控制的工具,如果对隐蔽通道的技术特点不了解,初期攻击检测又失败的状况下,将很难发现这些隐蔽通道。要想防范隐蔽通道,要从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着手,按照网络安全 规章制度 进行操作,并安装有效的信息安全设备。
参考文献:
[1]李凤华,谈苗苗,樊凯,等.抗隐蔽通道的网络隔离通信方案[J].通信学报,2014,35(11):96-106.
[2]张然,尹毅峰,黄新彭等.网络隐蔽通道的研究与实现[J].信息网络安全,2013(7):44-46.
[3]陶松.浅析网络隐蔽信道的原理与阻断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2):5198-5200,5203.
《 数据通信及应用前景 》
摘要:数据通信是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数据通信主要分为有线数据通信和无线数据通信,他们主要是通过传输信道来输送数据,达到数据终端与计算机像话连接。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据通信;应用前景;分类;探究
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况
(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通过传输数据为业务的通信系统,是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和通讯业务。数据主要是把某种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进行组合,利用数据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送,实现两个终端之间数据传输。数据通信可以实现计算机和终端、终端和终端以及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递。
(二)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数据通信主要是通过数据终端进行传输,数据终端主要包括分组型数据终端和非分组型数据终端。分组型数据终端包括各种专用终端,即:计算机、用户分组拆装设备、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局域网设备等等。非分组型数据终端主要包括用户电报终端、个人计算机终端等等。在数据通信中数据电路主要是由数据电路终端设备和数据信道组成,主要进行信号与信号之间的转换。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是通过控制器和数据终端进行连接,其中中央处理器主要用来处理通过数据终端输入的数据[1]。
二、数据通信的分类
(一)有线数据通信。有线数据通信主要包括:数字数据网(DDN),分组交换网(PSPDN),帧中继网三种。数字数据网可以说是数字数据传输网,主要是利用卫星、数字微波等的数字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分组交换网又称为网,它主要是采用转发方式进行,通过将用户输送的报文分成一定的数据段,在数据段上形成控制信息,构成具有网络链接地址的群组,并在网上传播输送。帧中继网络的主要组成设备是公共帧中继服务网、帧中继交换设备和存储设备[2]。
(二)无线数据通信。无线数据通信是在有线数据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通常称之为移动数据通信。有线数据主要是连接固定终端和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依靠有线传输进行。然而,无线数据通信主要是依靠无线电波来传送数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移动状态下的通信。可以说,无线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计算机与个人之间也实现无线通信。这主要是通过与有线数据相互联系,把有线的数据扩展到移动和便携的互联网用户上。
三、数据通信的应用前景
(一)有线数据通信的应用。有线数据通信的数字数据电路的应用范围主要是通过高速数据传输、无线寻呼系统、不同种专用网形成数据信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组件公用的数据通信网等。数据通信的分组交换网应用主要输入信息通信平台的交换,开发一些增值数据的业务。
(二)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无线数据通信具有很广的业务范围,在应用前景上也比较广泛,通常称之为移动数据通信。无线数据通信在业务上主要为专用数据和基本数据,其中专用数据业务的应用主要是各种机动车辆的卫星定位、个人无线数据通信、远程数据接入等。当然,无线数据通信在各个领域都具有较强的利用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移动数据通信又分为三种类型,即:个人应用、固定和移动式的应用。其中固定式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无线信道接入公用网络实现固定式的应用网络;移动式的应用网络主要是用在移动状态下进行,这种连接主要依靠移动数据终端进行,实现在野外施工、交通部门的运输、快递信息的传递,通过无线数据实现数据传入、快速联络、收集数据等等。
四、小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通信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据通信网络不断由分散性的数据信息传输不断向综合性的数据网络方向发展,通过传输数据、图像、语言、视频等等实现在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无论是在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来。因此,当今时代学习、了解并掌握先进技术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亚军.浅谈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J].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上半月),2008(04).
[2]朱江山.李鸿杰.刘冰.浅谈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1).
《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发展思考 》
摘要:近年来,网络及通信技术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这一势态给人们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此同时也给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及挑战。本课题笔者在概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发展前景
信息时代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狭义层面分析,网络与通信技术的提升,为我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1]。从广义方面分析,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进步及发展,能够推进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现状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较为成熟,将其与数据通信有机融合,能够具备更为广泛的应用。鉴于此,本课题对“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发展”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概述
数据通信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并且是由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对于数据通信来说,需具备传输信道,才能完成两地之间的信息传输[2]。以传输媒体为参考依据,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有线数据通信,另一类为无线数据通信。两部分均是以传输信道为 渠道 ,进一步使数据终端和计算机相连接,最终使不同地区的数据终端均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将处于不同地区或地域的具备独特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以通信线路为渠道进行连接,并在网络 操作系统 环境下实现信息传递、管理及资源共享等。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说,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结合上述概念可知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两者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两者相互融合更能够促进信息的集中及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使数据通信的信息传输及利用加快,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依据。例如,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通过该项技术便能够使信息资源共享更具有效性,同时也具备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2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两者融合的重要产物,通过该技术能够实现数据信息交换及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下面笔者以其中的帧中继技术为例进行探究。帧中继协议属于一类简化的广域网协议,同时也是一类统计复用的协议,基于单一物理传输线路当中,通过帧中继协议能够将多条虚电路提供出来,并通过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的方式,对每一条虚电路进行标识。对于DLCI来说,有效的部分只是本地连接和与之直接连接的对端接口[3]。所以,在帧中继网络当中,不同的物理接口上同种DLCI不能视为同一种虚电路。对于帧中继技术来说,所存在的主要优势是将光纤视为传输媒介,实现高质量传输,同时误码率偏低,进一步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比如对于实时信息的传输并不适合,另外对传输线路的质量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当然,对于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远远不止以上一种,还包括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流及分组交换等技术。与此同时,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现阶段具备的光传输,其中的数据传输与交换均是以光信号为媒介,进一步在信道上完成的。在未来发展中,数据通信交换技术远远不止表现为光传输和交换阶段,将进一步以满足用户为需求,从而实现更有效率的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
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发展前景
近年来,数据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无疑,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无线网络 技术将更加成熟。与此同时,基于网络环境中的互联网设备也会朝着集成化及智能化的方向完善。纵观这几年,我国计算机技术逐年更新换代,从而使网络传输的效率大大提升。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很多方面的需求都得到了有效满足。笔者认为,网络与通信技术将从以下方面发展。(1)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将朝着4G方向发展,从而满足用户的信息交流及信息资源共享需求。(2)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将进一步完善。随着WiFi 热点 的逐渐变大,使我国宽带局域网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显然,在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充分融合的背景下,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完善。(3)光通信将获得巨大发展前景,包括ASON能够获得充分有效的利用以及带宽资源的管理力度将加大,从而使光通信技术更具实用价值。
4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联系。总之,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数据通信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数据通信实现图像、视频、数据等方面的传输及共享,更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总而言之,需要做好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工作,以此使数据通信更具实用价值,进一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英韬.对通信网络数据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80-83.
[2]刘世宇,姜山.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技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253-258.
[3]屈景怡,李东霞,樊志远.民航特色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1):20-22.
有关数据通信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本科通信学毕业论文范文
2.通信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3.有关通信学毕业论文范文
4.浅谈通信学毕业论文范文
5.有关本科通信学毕业论文
6.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论文范文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low detection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cusing on the common principle of the flow meter structur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flow meter. A measurement of pulp for the streamlined flow of target-type flow sensor. Application of stress measurement method to target the force into a stress value. Research on the sensor on the water, the measurement of pulp properties, on the level and vertical installation of these two adaptive tests studied the concentration, particle siz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the impact, in order to provide a guiding role in the production.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你是不是在为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烦恼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希望大家喜欢!
1. 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及应用研究
2. 基于Spark平台的恶意流量监测分析系统
3. 基于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4. 一种数字货币系统P2P消息传输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5. 基于OpenStack开放云管理平台研究
6. 基于OpenFlow的软件定义网络路由技术研究
7. 未来互联网试验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8. 基于云计算的海量网络流量数据分析处理及关键算法研究
9. 基于网络化数据分析的社会计算关键问题研究
10. 基于Hadoop的网络流量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1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研究
12. “网络技术应用”微课程设计与建设
1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及隐私信息扩散规律研究
14. 未来互联网络资源负载均衡研究
15. 面向云数据中心的虚拟机调度机制研究
16. 基于OpenFlow的数据中心网络路由策略研究
17. 云计算环境下资源需求预测与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18. 基于多维属性的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研究
19. 基于遗传算法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研究
20. 基于OpenStack开源云平台的网络模型研究
21. SDN控制架构及应用开发的研究和设计
22. 云环境下的资源调度算法研究
23. 异构网络环境下多径并行传输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24. OpenFlow网络中QoS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5. 云协助文件共享与发布系统优化策略研究
26. 大规模数据中心可扩展交换与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27. 数据中心网络节能路由研究
28. Hadoop集群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9. 网络虚拟化映射算法研究
30. 软件定义网络分布式控制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31. 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及虚拟网络应用研究
32. 基于流聚类的网络业务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33. 基于自适应流抽样测量的网络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34. 未来网络虚拟化资源管理机制研究
35. 大规模社会网络中影响最大化问题高效处理技术研究
36. 数据中心网络的流量管理和优化问题研究
37. 云计算环境下基于虚拟网络的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38.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精确营销系统设计与实现
39. P2P网络中基于博弈算法的优化技术研究
40.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算法研究
41. 基于KNN算法的Android应用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42. 基于macvlan的Docker容器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 基于容器云平台的网络资源管理与配置系统设计与实现
44. 基于OpenStack的SDN仿真网络的研究
45. 一个基于云平台的智慧校园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46. 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流量调度与负载均衡研究
47. 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48. 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动态负载均衡研究
49.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医疗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50. 基于SDN的网络流量控制模型设计与研究
51. 《计算机网络》课程移动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52.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3. 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产品的用户体验要素研究
54. 基于SDN的负载均衡节能技术研究
55. 基于SDN和OpenFlow的流量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56. 基于SDN的网络资源虚拟化的研究与设计
57. SDN中面向北向的`控制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58. 基于SDN的网络流量工程研究
59. 基于博弈论的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法研究
60. 基于Hadoop的分布式网络爬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61. 一种基于SDN的IP骨干网流量调度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62.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WLAN中DDoS攻击检测和防护
63. 基于SDN的集群控制器负载均衡的研究
64.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
65. 基于机器学习的P2P网络流分类研究
66. 移动互联网用户生成内容动机分析与质量评价研究
67.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恶意流量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8. 面向SDN的流量调度技术研究
69. 基于P2P的小额借贷融资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70.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研究
71. 内容中心网络建模与内容放置问题研究
72. 分布式移动性管理架构下的资源优化机制研究
7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P2P网络流量优化方法研究
74. 面向新型互联网架构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75. 虚拟网络映射策略与算法研究
76. 互联网流量特征智能提取关键技术研究
77. 云环境下基于随机优化的动态资源调度研究
78. OpenFlow网络中虚拟化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79. 基于时间相关的网络流量建模与预测研究
80. B2C电子商务物流网络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81. 基于SDN的信息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82.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
83.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84. 基于OpenFlow的分布式网络中负载均衡路由的研究
85. 城市电子商务物流网络优化设计与系统实现
86. 基于分形的网络流量分析及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87. 网络虚拟化环境下的网络资源分配与故障诊断技术
88. 基于中国互联网的P2P-VoIP系统网络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89. 网络流量模型化与拥塞控制研究
90. 计算机网络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
91. Hadoop云平台下调度算法的研究
92. 网络虚拟化环境下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93. 高性能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
94. 互联网流量识别技术研究
95. 虚拟网络映射机制与算法研究
96. 基于业务体验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97. 移动互联网络安全认证及安全应用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98. 基于DHT的分布式网络中负载均衡机制及其安全性的研究
99. 高速复杂网络环境下异常流量检测技术研究
100.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图书馆系统研建
101. 基于连接度量的社区发现研究
102. 面向可信计算的分布式故障检测系统研究
103. 社会化媒体内容关注度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
104. P2P资源共享系统中的资源定位研究
105. 基于Flash的三维WebGIS可视化研究
106. P2P应用中的用户行为与系统性能研究
107. 基于MongoDB的云监控设计与应用
108. 基于流量监测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
109.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110. 基于 Android 系统的 Camera 模块设计和实现
111. 基于Android定制的Lephone系统设计与实现
112. 云计算环境下资源负载均衡调度算法研究
113. 集群负载均衡关键技术研究
114. 云环境下作业调度算法研究与实现
115. 移动互联网终端界面设计研究
116. 云计算中的网络拓扑设计和Hadoop平台研究
117. pc集群作业调度算法研究
118. 内容中心网络网内缓存策略研究
119. 内容中心网络的路由转发机制研究
120. 学习分析技术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网上有专门的论文查重文网站,可以查一下你的论文有没有抄袭的部分。
1.打开浏览器,搜索知网,点击网站进入知网检测的网页,找到对应的知网检测入口。2.进入论文提交页面,按照要求输入论文题目、文章作者,上传待测论文,支付相应的查重费用后,点击提交。3.知网检测时间为30-60分钟,知网检测完成后,在下载检测结果页面下载知网检测报告。
权威论文查重网站
弄完查重方法很简单,你再对应的查重网站,将你自己的论文上传以后就可以进行查重查重以后会给你做相应的段落标记,有重复的会给你标记出来。
1.打开浏览器,搜索知网,点击网站进入知网检测的网页,找到对应的知网检测入口。2.进入论文提交页面,按照要求输入论文题目、文章作者,上传待测论文,支付相应的查重费用后,点击提交。3.知网检测时间为30-60分钟,知网检测完成后,在下载检测结果页面下载知网检测报告。
弄完查重方法很简单,你再对应的查重网站,将你自己的论文上传以后就可以进行查重查重以后会给你做相应的段落标记,有重复的会给你标记出来。
光阴似箭,转眼间又到了毕业季,为现在论文查重很严,所以说很多学生都会认真准备写毕业论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忙碌的毕业季。所以下面就和paperfree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使用网络论文检测系统! 要想顺利毕业,论文查重这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论文检测系统,我们该如何使用?虽然论文检测系统有很多种,但是它们提供的功能都是检测论文。所以说基本上每一个论文检测系统的使用步骤都是相通的,你只要知道一个软件,其他软件肯定可以无师自通。 现在很多论文检测系统都有微信官方账号,现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论文检测。第一种是直接搜索官网进入官网;第二种是通过微信官方账号找到论文测试界面,输入论文标题和作者名称,上传要测试的文档,然后点击提交。此时,论文测试系统会自动计算整篇论文测试的成本。成本出来后,可以选择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支付,成功支付后进行测试。发出查重报告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查重报告非常详细,可以根据查重报告进行修改。所以无论等多久,都要下载保存查重报告,这对论文的修改真的很重要。大家也要充分利用查重报告。
论文检测就是当你的论文完成了,使用论文检测来查看你的抄袭率和引用率。就像Paperrater论文检测系统它的原创率就是送检论文中的自写内容所占全文比重,抄袭率就是送检论文中出现相似部份内容所占比重,引用率即送检论文中被系统识别为引用的部分占全文论文的比重,相似比即送检论文中与检测范围所有文献相似的部分(包括参考引用部分)占整个送检论文的比重,(相似比=抄袭率+引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