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在政府及美术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牙舟陶更加兴盛,产品增加到300多种,声誉响彻中外。作品多次选送参加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和“名陶展”,许多作品还选送日本.朝鲜.丹麦.芬兰等国家展览会展出。1978年在北京全国第二次工艺美术展览会上,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系主任梅建鹰教授把牙舟陶誉为“全国工艺美术展陶瓷展品中最有特色的展品”。美术家阿展在《文汇报》发表《学传说.创新风》一文中称赞牙舟陶是我国“新兴的优秀产品”。牙舟陶瓷以展出和订购等形式与美.英.法.加.澳.马来亚等国进行交流。1983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会上,牙舟陶“鸡纹双耳罐”产品被评为旅游纪念品优秀作品,荣获轻工部金质奖章。1984年在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中,牙舟陶“云纹牛奶罐”产品,荣获轻工部“优秀作品百花奖”。1985年的12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亲临视察牙舟陶。1986年再次荣获贵州省优秀旅游作品“黄果树杯奖”。牙舟陶有着辉煌的历程。
牙舟陶最鼎盛时期是在清末明初,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大大小小有100多家制陶作坊,陶器被马帮驮出去,远销东南亚,并被传教士带到欧州各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牙舟陶在工艺美术界所获得的各种极高荣誉使其进入最后的辉煌,此后,由于中国体制改革与市场的原因,牙舟陶走向了衰败和没落。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赛龙舟不再只是单纯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了。它演变成了一项最富激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的运动。赛龙舟这项具有纪念意义的运动,不仅突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还成为了国际性的赛事,得到了新的发展。
包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芦苇叶在外围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当然,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地区,就会包出不同的粽子。虽然形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虽然风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着老百姓对屈原这位伟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可是,心中却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也在逐渐减弱。端午节和众多的中国传统佳节一样,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之说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虽是众说纷纭,却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与魅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其次,端午节还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与心愿。如果说端午节是因为传说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传说可以动人,而情更加感人!
节日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于挖掘和弘扬,有时我们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我们的社会,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传统文化绝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新时代我们引以为豪、为傲的民族瑰宝。
农历五月初六是家乡的龙舟节。我刚吃过粽子,就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来到潢涌河边看赛龙舟。河两岸人山人海。
下午2时,比赛开始了,龙舟随着鞭炮声起,来自各村的12条龙舟一字排开。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两岸顿时沸腾起来,升空的气球、迎接的彩船、划过的龙船……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你们看呀!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呀!像凯旋归来的胜利者。挠手们分别穿着红短衣、蓝短衣、黄短衣、白短衣、青短衣……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他们如同军队一样威风。比赛到了紧要关头,人们的心开始紧张起来,突然,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呐喊声,我放眼看去,原来是下二村旗子的红队落后了,在观众的的支持下,挠手们更沉着了,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龙船,迎着汹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风破浪的强风,在潢涌大河上划出一条长长的水纹,冲上了前头,其它龙船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追我赶。最后,下二村龙船一举夺冠。队员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鼓舞广大群众。
据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时代的战国时期,那时,七个皇帝各镇守一方,分别是:楚国、燕国、秦国、鲁国、齐国、魏国、赵国。其中,北方的秦国最为强大,虎视眈眈地想吞并其它六国,想成为中华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国与齐国合并攻击秦国,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听的屈原劝告,还把屈原逐出楚国。最后,楚国被秦国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见楚国人民流离失所,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头跳到旧罗江自尽了。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难以置信,纷纷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旧罗江中小鱼伤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楚国人民用小竹筒装满糯米饭菜,希望江中小鱼不要伤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国人民做的糯米饭菜。故事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赛龙舟需要队员们同心协力、奋力拼搏才能划得快,它宏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精神。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便忙着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时要准备糯米、粽叶、线绳,这样一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
端午节赛龙舟在南方很盛行。每年端午节的这一天,江河湖泊里有经过精心装饰的龙舟严阵以待,河岸上是身着节日盛装、满怀喜悦的男女老少。比赛令一声响,水中是锣鼓震天、浪花飞溅、龙腾虎跃;岸上是摇旗呐喊、欢呼雀跃,那场面是何等壮观。端午节还有一种习俗,就是用五色丝线缠在小孩的手腕、腿腕和脖子上,也有把五色线拧在一起缠的。群众称作“花花绳”,古人叫做“长命缕”。据说,彩丝系臂可能是“纹身”的变相发展,五色线象征五色龙,能降服鬼怪。
关于端午节还有这样一段传说呢: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很有才能。他主张改革楚政治,联合各国抵抗秦国。但是,屈原的主张遭到*臣的反对,楚王不但不采纳屈原的主张,还把他赶出了楚国的国都。屈原离开国都后,仍然关心祖国的命运。后来,他听到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消息,非常悲痛,痛感自己没有力量拯救祖国,就跳进汩罗江自杀了。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划船赶来打捞他的尸体,但始终没有找到。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食物扔进江中喂鱼。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这样做。久而久之,人们又改为用芦苇的叶子把糯米包成粽子扔进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惯。
我爱故乡,我更爱故乡的端午节。 【篇六】
我也特别喜欢故乡的端午节,虽然没有电视里看到的盛大赛龙舟、烧高山等习俗,但我独爱绑花绳、戴荷包、插杨柳、包粽子、串亲戚等风俗喜庆方式。
五月初四这天,我就嚷着母亲带我去赶集,大人们忙着购买肉呀、菜呀、蛋之类的,我们孩子的焦点在于买花线、买画布,挑三拣四,串了西家串东家,几个商店、摊位转下来,手里捧着一大把花线、画布。可开心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绳来。回到家里,和邻里几个小朋友围着姥姥开始编花绳、缝荷包。捻线搓绳、选布剪样,穿针引线,直到开灯时分,每个小朋友都有了满意的收获,可把姥姥累坏了,我们便抢着用小拳头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兴奋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来把花绳和荷包比划了好几次,由于姥姥说了:“今天戴了就不灵了,只有在端午节这天戴上才会保佑我们一年平安。”真是一个难眠之夜呀!隐隐约约听见父亲插杨柳的声音,我一骨碌翻起身来,大声喊着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洗刷完毕,在母亲的帮助下认真的绑上了花绳、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脚腕花花绿绿的花绳,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样的荷包,我自豪极了,犹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带着无比幸福的心情,开始帮母亲炒鸡蛋、包粽子。
说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戏,早在六岁那年,大妈就教会了我包粽子。我便一个指挥官的架势喊来父亲,指挥着他和母亲抱起粽子来: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购买来的糯米、大枣、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净,然后再加进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匀,接着拿来竹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叶子卷完,还要留一些等放进做好的馅子后封起来,父亲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的封包动作出了错,被我狠狠批评了几句:“老爸,你也不动脑想想,包扎的绳子要打成活结,不然证书后你连叶子一块儿吃吗……”在我成功的指挥下,你一个、他一个、我一个,不一会儿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开灶蒸煮了,这期间,我有显摆着自己的花绳和荷包指挥父亲矫正了父亲杨柳插得不好看之处。
开始过节享受了,一家人围着丰盛的节日餐,你争我抢、谈天说地、笑语盈盈,真是其乐融融。时逢中午,我们一家又拎着自己亲手做好的礼物去大伯家串门子,一路上阳光和煦、鸟语花香,喜笑颜开,我真的被这欣欣向荣的日子陶醉了……
战国时期,张仪提出连横亲秦,要拆散齐楚联盟,就找到了楚怀王,许诺六百里地要楚怀王和齐国绝交。屈原等大夫极力劝阻,可楚怀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处,就和齐威王绝了交。结果事后张仪反悔,楚怀王病死在秦国,继位的楚顷襄王还是主张投降秦国,屈原几次被流放,最后见故国无救,想起自己的种种遭遇,越想越悲愤,就自投汨罗江了。
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过的热闹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赛龙舟。
说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母亲可是一个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带你去瞧瞧吧!“哎,你这里错了,不要放这么多肉。”“喂喂喂!你怎么把花生给吃了”“啊!那些是菜叶,不是包粽子的。”调皮的我正在厨房里捣乱呢!好了,回归主题,正式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筒,然后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馅和红枣。再把上面盖起来,最后,绑好定形,一个粽子就成了。”我虽然也是按着母亲的步骤做的,但感觉怎么也不像一个粽子。但虽然如此,还是包得其乐融融。
吃了粽子,浑身有劲,赛龙舟喽!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十几条龙舟一起向终点飞快地游去,比赛刚刚开始,大家都力气爆棚,迅猛地划着桨。只有一艘龙舟在缓缓的游动着,大家都认为这艘肯定输了,顿时响起一片嘘声。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后来,当大家都累了,不得不减缓速度时,这艘龙舟还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结果成了冠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伏,也有人认为他们这样与赛龙舟比赛的热闹不符,这种方法不可取。
我和我的母亲准备好糯米、粽叶和线等,开始包粽子。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只见母亲拿一张粽叶卷成漏斗型,再往里面加上参有红豆的糯米,然后用粽叶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线把它拴好。看着母亲包粽子,我不解地问母亲:“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母亲耐心地给我讲到:“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由一个着名的诗人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阴历5月5日这天,他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真是太可惜了!”听完母亲讲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叹息道。
母亲继续说道: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母亲停下手中的活,抬头问我:“你看见过赛龙舟吧。”“我们去年在新津看见过啊”我不解地问。“其实,赛龙舟也与端午节有关。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哦,是这样的。想不到一个节日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们经常过的节日,竟然有这么多的文化。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篇九】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由于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初二吃粽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姥姥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母亲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姥姥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每天都有】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类似的文章,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关于中 诸葛国传统节 文库日的 帮你毕业设计 完成论文时间及预期结果结果怎么写!
(一)有关梅花的诗句
1、《梅花》——宋代: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西江月·梅花》——宋代: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3、《踏莎行·雪似梅花》——宋代: 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4、《梅花》——唐代: 罗邺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二)有关雪的诗句
1、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 魏晋 · 曹植《洛神赋》
2、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宋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3、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 宋 · 文天祥《除夜》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南北朝 · 刘义庆《咏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唐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唐 · 杨炯《从军行》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唐 · 高适《别董大二首》
8、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汉 · 卓文君《白头吟》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写雪的==================================================历代梅花诗赠范晔陆凯 南朝 宋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林和靖 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梅花绝句(之三)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早梅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江梅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杂咏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江上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庭梅咏寄人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梅花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雪里觅梅花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梅花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宋·陈亮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宋·张耒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宋·苏轼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宋·苏轼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宋·朱熹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宋·楼钥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宋·黄庭坚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宋·杨万里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宋·萧德藻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宋·张道洽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元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元 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元·王冕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元·元淮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元·段克己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元·冯子振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元·冯子振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
1、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孤瘦:指梅枝干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姿态。意谓迟开的梅花虽故作桃杏之色,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姿态。 宋·苏轼《红梅》
2、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严地:严寒的地方。斡:挽回。 宋·陆游《落梅》
3、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宋·晏几道《临江仙》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不如。输:差于。
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两句写早梅开放。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郑谷为改,齐己因称郑谷为“一字师”。 唐·齐己《早梅》
6、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两句写梅花的高洁品格。 元·王冕《素梅》
看了此诗句的网友还看了:描写梅花的成语 形容梅花坚强的诗句 描写梅花精神的诗句
7、宋·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0、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浪发:滥开,开得太烂漫。 宋·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11、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
1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花的清香。
看了此诗句的网友还看了:描写梅花的成语 形容梅花坚强的诗句 描写梅花精神的诗句
描写梅花的诗句: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卢仝)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崔道融)
更多形容梅花的诗句:/zt/13515/
关于雪的: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李白)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岑参)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李益)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杨万里)
希望对你有帮助
1《梅花 / 梅》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雪飘香的诗词怎么那么美,经典描写梅雪飘香的诗词十大名篇梅花3《白梅》元代: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4 《早梅》唐代: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 一作:林村)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梅雪飘香的诗词怎么那么美,经典描写梅雪飘香的诗词十大名篇梅花5 《雪梅·其二》宋代: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6 《梅花绝句·其一》宋代: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雪飘香的诗词怎么那么美,经典描写梅雪飘香的诗词十大名篇梅花7 《山中雪后》清代: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8 《早梅》唐代: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梅雪飘香的诗词怎么那么美,经典描写梅雪飘香的诗词十大名篇梅花9 《早梅》明代:道源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10 《梅花》宋代: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李世民 【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 四时运灰琯,一夕变冬春.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
陈子良 【咏春雪(一作陈伯材诗)】 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
张说 【正朝摘梅】 蜀地寒犹暖,正朝发早梅.偏惊万里客,已复一年来.
王适 【江滨梅】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东方虬 【春雪】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王维 【杂诗三首】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 【杂诗三首】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张岱(1597—1689)继公安三袁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算得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较高的“殿军”。他的代表作是小品集《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 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之由。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轻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这是历史投下的阴影,它反映了这位明末遗民作家的思想弱点,也赋予他的文风以特有的色彩。 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人们常说散文贵有诗意,这是很对的;如果拿诗来作比,我觉得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它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取饮一勺,当能知味;我们不妨择一短章——《湖心亭看雪》(见《陶庵梦忆》卷三),试作一点粗浅的品尝。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凌晨时分,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而必须批判地对待和历史地分析。
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一、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其用意是: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从而使作品文情荡漾,余味无穷。二、扩展知识:1、作品原文: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作品简介:《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卷三。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3、作者简介:张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他的小品文,多为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常追忆往昔之繁华,从中流露出对亡明的缅怀。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被称为“都市诗人”。史学名著《石匮书》亦为其代表作,李长祥以为“当今史学,无逾陶庵”。
中国的秦汉时期,上起秦始皇灭六国(前221年),下至曹丕代汉(220年),一共四百四十年的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空前发展和繁荣。在雕塑领域出现了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汉陶俑。我国的秦汉时期对应于西方,正是古希腊和罗马的黄金时期,这是西方历史上的一个蒸蒸日上的时代,在艺术领域也达到了颠峰。其雕塑作品,如雅典娜雕像、断臂的维纳斯等等,都是艺术殿堂中不朽的经典。然而,把中西黄金时期的雕塑艺术作一下对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这些差异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深邃的原因。一、秦汉时期中西雕塑艺术的差异秦汉时期,中国的雕塑在内容和主题上以人物为主,兼有动物和事物的雕塑。举两个例子,秦始皇兵马俑是以人物为主的军阵,中间夹杂着战车和马匹。汉文帝的阳陵中也出土了大量的人俑,如军人俑、文官俑和仪仗队俑等;另外,动物俑和事物雕塑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如猪、狗、羊、房屋等等。而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在内容上同中国有明显的区别。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几乎全部以人物为主,而且这些人物不像中国雕塑中的人物,他们全是神话人物和英雄人物,如美神阿芙罗狄特、智慧女神雅典娜、亚历山大大帝、罗马皇帝屋大维等等。更有甚者,在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中“一些抽象的思想——成了艺术的主题。”[1]这就是说这些人物雕塑不仅仅表现着人物本身,而是在人物雕塑的背后隐藏着诸如胜利、和平、疯狂等一些抽象的观念。比如说阿帕农神庙中的雅典娜雕像就是胜利的象征。这在中国的雕塑中是没有的,中国的雕塑都是表现着活生生的、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人物。在雕塑的风格方面,秦汉时期中西雕塑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总体说来,中国雕塑的风格是朴实、庄重的;而西方雕塑的风格是奔放和外向的。比如,秦始皇兵马俑,从将军俑到士兵俑,脸上的神色都是深沉而朴实的,“具有典型的古代中国人的气概。”[2]汉俑也基本如此。但是古希腊罗马的雕像却不是如此。比如,在著名雕塑《拉奥孔》中,三个人物赤身裸体被两条巨蟒缠住,脸上的神情恐惧得十分夸张,这是作者有意为之。又如,卡普亚的阿芙罗狄特,作者故意把她塑造成半裸的形态,以展示美神完美的体形。而且这些元素在古希腊罗马的大部分作品中都能看到。但是,这些外向、夸张的因子不存在于中国的雕塑中。在雕塑时,使用的材料,中西也不尽相同。中国主要用陶塑、木刻,或者铁、铜铸。长沙马王堆汉墓、汉文帝、景帝等的墓葬中都出土了大批的陶人和木偶人。用金属铸造的雕塑以铜铁为主,如长信宫铜人、马踏飞燕等雕塑都是以铜为原料。但是少量的也用铁,毕竟铁是一种重要的军事物资。贾谊这样描述道:“(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3]相比之下,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主要以大理石为原料,兼有少量的铜质雕塑。二、秦汉时期中西雕塑艺术差异形成的原因秦汉时期中西雕塑艺术差异的形成,直接原因当然是中西审美观的不同。中国的审美观强调的是一种集体之美。不论秦始皇兵马俑还是汉俑,展现的都是强大阵列的威严、庄重之美。这种美是在众多的人俑的排列、组合、相互联系当中显现出来的。而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强调的是个人所展示出来的美。例如创作于前19年的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雕像:目光炯炯,好像看到了光明的前景;右手举起,仿佛指挥着自己的军队;左手持矛,似乎时刻准备着武力征服;胜利之神在他脚下,给予他无尽的力量。即使是群体像,希腊和罗马人也不希望在整体中展现美。再如帕加马祭坛上表现宙斯和雅典娜与举人战斗的浮雕,一共有几十个人物,但作者主要想表现的是宙斯和雅典娜,所以刻意地表现这两个主人公,使之在整个浮雕中占支配地位。这种情况在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俑中是找不到的。另外,西方的审美观强调直白、明晰、奔放;而中国则强调委婉、内敛、保守。比如在西方的雕塑中,男子和女子多为半裸或全裸的姿态,给人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这是因为希腊罗马人欣赏人类魁梧、圆润的体格,“希腊大师们则把这种不松弛、没有多余脂肪的造型赋予他们的雕像。”[4]但是,这在中国的雕塑中是绝对找不到的。这并不是说明中国的雕塑家不重视人体之美——我们也是非常重视的——只是表现的方式有不同。例如,秦始皇兵马俑的士兵在盔甲覆盖之下的肌肉非常饱满,使人联想到他们孔武有力的体格。但是和西方直观就可以感觉的效果不同,中国的雕塑家希望间接、婉转地去表达这种美,希望观众去联想、去感受。在中西审美观的不同,这个造成秦汉时期中西方雕塑艺术差异直接原因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最主要的,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埃及、巴比伦、印度的文化,比较上皆在一个小地面上产生。独有中国文化,产生在特别大的地面上。”[5]具体来说,中国的文化是在东亚这片广大的大陆上产生的,是一种典型的大陆型文化。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产生了农耕文明。由于从事农业生产要把农民牢固的束缚在土地上,并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发展并战胜自然灾害,所以产生了以崇尚内敛、信仰集体力量为核心的审美观。这种文化意蕴在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俑等雕塑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而西方文化则是在尼罗河三角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亚平宁半岛这些分布在沿地中海狭小的地域上产生的,是一种典型的海洋文化。这种文化和我们以农耕为核心的大陆型文化不同,它强调冒险和征服,极具扩张性。因此,特别推重个人的力量、英雄主义的行为和侵略性的气质。所以,这种文化反映在雕塑艺术之中就会特别突出个人的英雄气质和外向、奔放的审美情趣。三、结论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表露和展现,并会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等领域表现出来。雕塑作为一门艺术,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和古希腊罗马的雕塑艺术,虽然大体上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但是表现出很大差异的根本原因。由于中国的雕塑艺术受到中国特有的大陆型文化的影响,显现出崇尚群体之美、内敛、保守的审美气质;而西方的雕塑艺术受到其海洋文化的影响,展现出强调个人主义、外向、奔放的审美情趣。从而导致了中西雕塑艺术的种种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秦汉时期的中西雕塑作品中,而且影响了整个中西雕塑艺术的走向。
罗马雕刻家除了表现统帅、英雄人物、全家群像、夫妇合像、单人墓碑像外,还在罗马的建筑、广场、纪念柱等上面装饰了许多圆雕和浮雕。三世纪较有名的建筑为塞普提米乌斯、谢维路斯凯旋门和卡拉卡拉的公共浴室。古罗马雕塑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方现实主义雕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历史上一般称欧洲的封建社会为“中世纪”,艺术史上把古罗马以后到文艺复兴前这段时间的西方艺术称为“中古世纪的艺术”,它延续了1200年左右。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因此,欧洲中世纪的雕塑主要为基督教服务。中世纪盛期的文化艺术,经历了罗马式时期和哥特式时期。教堂建筑成为当时主要艺术载体,许多优秀雕刻家从事教堂建筑的装饰雕塑和内部陈列的圆雕工作。法国的安高莱姆教堂,康城的三圣教堂,德国盖因拉德的圣基列阿教堂中的许多雕刻,都具有代表性。罗马式教堂以其坚厚、敦实的形体显示教会的威力,哥特式教堂以其灵巧、尖挺的上升力量控制观者的精神感情。教堂建筑中彩色玻璃窗画的明暗变化,各色各样轻巧玲陇的雕花图案和壁上的雕塑,都有助于加强宗教神秘的气氛。哥特式教堂代表了中世纪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沙脱尔教堂、理姆斯教堂等,都是哥特式教堂。而哥特式雕塑则基本上代表了中世纪保守落后的宗教艺术。14世纪的法国雕塑中,哥特式艺术反映现实倾向增强,对人物姿态、表情、形体等方面开始夸张强调,为宗教服务的哥特式雕塑开始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艺术的萌芽。中世纪的雕塑有精华有糟粕,许多作品中充满迷信、荒诞的宗教内容,但从艺术遗产的角度来看,当时的雕塑家们也创造了不少属于人民的、有积极因素的好作品,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15世纪后半叶开始一直16世纪,文艺复兴文化在欧洲许多国家产生和形成。在欧洲的许多先进国家里,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度繁荣,文艺复兴掀起了欧洲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文艺复兴文化是反对封建宗教的文化,提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起领导作用的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继承并发展了希腊、罗马雕刻艺术的传统,使雕刻艺术达到了高度繁荣,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刻家,差不多都集中在佛罗伦萨。最先出现的雕刻大师是季培尔蒂,佛罗伦萨洗礼堂的两扇青铜大门上的装饰浮雕是他的代表作。伟大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把这两扇大门赞誉为“天堂之门”。同一个时期的伟大雕刻家还有多那泰罗、委罗齐奥等。而米开朗基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发展到了最高峰。他们以写实的手法,用准确的人体解剖学,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的形态有很强的力度感,以雕刻的艺术语言塑造传神的形象和高度的技巧手法。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对后期的雕刻家有极大的影响。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油画多有于取材古希腊神话(及其发展--古罗马神话)的,而在西方雕塑发展史上,古希腊雕塑代表着一种美学高度。希腊艺术家确立规范和原则,对后世西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文艺复兴时期和新古典主义的雕塑艺术就以其为标杆。古希腊的艺术家确定了最美的人体的原则。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古艺术家波利克里托斯是第一个“规范”了“美”的艺术家,他从纯数学理论角度,计算出一个做为人类身材范本的男士应该具有的身材比例。他是“黄金分割律”的鼻祖。并且,评判他人、修炼自己的身材仪容也成为古希腊人的习惯。“苏格拉底一贯认为:凡是身材不佳、仪容不整的人都是没有公共精神、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人。在苏格拉底的眼里,公民身材肥硕问题属于公共事务的范畴,而肥胖也是政治问题。”尼采就曾说过,要在“身体上做一个古希腊人”。有意思的是,如果不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东侵印度,将雕塑艺术带到恒河流域,恐怕流传到东方各国的佛教也就不会有后来繁荣不已的造像艺术(云冈,龙门,莫高窟,巴米扬大佛...),甚至在佛教、道教(借鉴了佛教的传教形式)的寺庙里也不会供奉着偶像。因为,古印度的宗教传统里是不崇尚偶像崇拜的。坦胸露乳的佛像,恐怕也只能来源于古希腊的文明吧!【吻】 "Le Baiser"奥古斯特.罗丹(法国,1840~1917)罗丹是法国的著名雕塑家,创作风格深受米开朗基罗影响,擅长人物、情感及动态的深入刻画。「吻」是罗丹众多的知名作品中,少数能与「沉思者」相提并论的名作;藉由罗丹这件神来之作,但丁「神曲」里保罗与法兰契斯卡的悲剧爱情,得以感性地呈现出刹那间的永恒【遗弃】 "L'abandon"卡蜜儿.克劳戴(法国,1861~1943)1886年与卡蜜儿热恋中的罗丹完成名作「吻」,两年后卡蜜儿完成了「遗弃」的陶塑原模。此作取材自印度爱情神话,原名「沙昆达娜」,又名「委身」,后才更名为「遗弃」;作品的易名道尽了卡蜜儿与罗丹的恋情始末,此作也彷佛影射罗丹跪在被遗弃的卡蜜儿面前请求宽恕。奇美收藏的是,出卡蜜儿在1910年法国艺术家沙龙展中的参展原作,系为1905年铸铜而成。【人型的橱柜】 "Cabinet Anthropomorphoque"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1904~1989)达利的创作特色是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任意地扭曲变形,他在「米罗的维纳斯」一作中认为身体是有好几部分的,并可分开抽出来,而此作「人形的橱柜」他亦是秉持着这个观念,将人体的身体化为许多抽屉,可说是达利作品中相当典型的创作.【洗脚的女郎】 "Femme se lavant jambe gauche"艾德嘉.窦加(法国,1834~1917)艾德嘉.窦加受印象派的影响,整个作品在每个不同的角度中,均呈现出一种多变的不安定感。窦加把女与椅子表现得相当独特,尤其是披挂在椅子上的衣物相当抽象,反观女郎面前的水桶,却相当写实,如此极端的两种风格,在窦加独具用心的诠释下,展露出无与伦比的完美组合。【铁修斯战胜半人半马的怪兽】"Thésée combatant centaure Biénor"安端-路易.巴里 (法国,1795~1875)巴里是十九世纪中叶法国最重要的动物雕塑家。此作的石膏原型曾在1850 年的法国艺术家沙龙展中展出。半人半马的怪兽(Centaure)和Lapithes 族人的争战是古典艺术中常常取材的主题,它也文明战胜野蛮的象征。此作品系由 Barbedienne所翻制,有 Barye 1860之签名,是最原始的大尺寸(当时仅铸作两件),也是巴里生前所有创作售价纪录最昂贵之作。现今典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及罗浮宫的同尺寸作品皆为巴里死后才翻铸而成。【人体】 "Torso"亚历山大.阿基边克(俄裔美籍,1887~1964)二十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十五年间,欧洲艺坛出现了两个代表现代造型理念的艺术理念,分别是野兽派及立体派。阿基边克是立体派重要雕塑家。立体派有感于非洲艺术单纯造型的美感,正如此像以极简练的几何造型呈现女性胴体,作品透露理性、纯粹的美感。此作完成于1914年,正值阿基边克的创作盛期.【弓箭手】 "Tireur à l’are"皮耶.勒.法居叶兹(法国,1892年出生)装饰艺术(Art Deco)于1920年代、1930年代出现于欧美各地,它注重感官趣味,崇尚唯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飨宴。皮耶.勒.法居叶兹是法国极为成功的装饰艺术风格代表之一,他以象牙、青铜、银、石头等多媒材成功地刻划出一位古罗马造型的战士,简洁有力的线条,勾勒出战士拉弓时,力道强劲的优美站姿,充分展现装饰艺术力与美的极致。【加拉蒂与海豚】 "Galatea Riding a Dolphin"安西里欧尼(意大利,1832~1894)在此作中加拉蒂丰腴的胴体扭曲斜倚着海豚,卷曲的秀发随风飘扬,造型动感十足;加拉蒂身上有许多雕刀刻出的细微纹样,或线条、或点状,在腹部、肘部、脚关节各处,类似真人肌肤上的肌理质感,使整个雕像栩栩如生。为了凸显女海神的主题,底座的石材特意挑选一满布细纹的大理石,彷佛海中起伏的波浪,遨游其上的海豚也呼应了主题,使作品充满了活力与生气。【奥塞罗】 "Othello"皮耶多.卡尔威(意大利,1833~1884)意大利雕塑家卡尔威以创作莎翁剧中人物而闻名,奥赛罗是莎翁四大悲剧中的主题人物,乃为十五世纪来自非洲的摩尔人,高居将军之位而遭嫉,遂在误杀妻子后也自杀身亡。作者以首位演出此角色的男性演员为模特色,而于1869年完成此尊结合青铜与大理石的杰作。【苏珊】 "SUZON"奥古斯特.罗丹(法国,1840~1917)罗丹(1840~1917)近代雕塑之父。他用黏土,青铜和大理石,以前所未有的坦率,直接刻画平凡尘世的激情、痛苦情思欲念,他的艺术所展现出的时代性与浪漫气质是雕塑史上的一个高峰。漫长的艺术人生里他深受米开朗基罗,印象派及当代文豪雨果‧波特莱尔的影响。1870年进入卡里埃.贝流兹(Carrier-Belleuse)工作室,当时作品皆需刻上卡里埃签名,罗丹为了多攒些钱,所以利用晚上雕塑一些女性胸像,然后刻上自己的名字出售。苏珊即为此时之作品,强烈敏锐的洞察力,勾勒出苏珊温柔婉约的表情,精致的脸孔,极其腻人,轻柔的卷发系上柔软的丝带,高贵的气质从作品中一吋吋浓郁的散发出来,堪称罗丹创作生涯中精彩细腻的早期代表作。【坚忍的母与子】 "Mother and Child"亚堤里欧.皮奇瑞利(义裔美籍,1860~1945)此作曾于1915年在旧金山参展中获金牌奖。现今置于纽约中央公园的Columbus Circle入口作品乃为放大版本之作。作者大部份作品是以大理石或木材,但也有少数以石膏和青铜铸造的。此件作品描写受尽委屈的孩童,紧紧依偎在母亲的关爱的胳膊里,孩子好似找到安全的慰藉,哭泣倾诉与母亲温情的垂问,形成一个对应无间、自然写实的母子连心之实体。【运动员】 "The Athlete"唐纳多.巴卡里亚(意大利,1849~1930)来自米兰学院的巴卡里亚,在他十七岁首次参展时,创作才能即被肯定,他的创作风格深深受到卡诺瓦 Canova 影响。此作「运动员」完成于1898年,当年曾在米兰展出,并于1902年在圣彼得堡参展时嬴得首奖。其造型是来自于希腊英雄赫丘力斯(Hercules)的构思,不但融合了高度的写实技巧,更是兼具理想美的作品,是作者巴卡里亚生平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爱神与赛姬】 "Cupid and Psyche"裘里欧.贝冈左里(意大利,1822~1868)相传赛姬拥有絻世的美色,使得维纳斯大为嫉妒,遂令儿子丘彼特用他那无可抗拒的箭,使赛姬爱上最丑恶的怪物,没想到连丘彼特也被赛姬的美迷惑而跌入爱情的漩涡之中。此件雕塑呈现丘彼特轻盈地浮在空中,温柔的吻着赛姬,丘彼特、赛姬双人形成X形的姿势,上扬的动态,传达出传说中缠绵爱情的浪漫,是意大利雕塑家贝冈左里的代表作之一。【女孩系列】胡恩.克拉拉(西班牙,1875~1957)胡恩.克拉拉以自然且生动传神的技法,雕出孩童纯真可爱的本质,更不忘以诙谐的手法呈现出孩童顽皮淘气的一面。这四件相继完成于二十世纪初,在动作上彷佛有其联贯性,件件趣味横生,不失童真。四件作品描绘一位好吃的小女孩坐在高椅上,她被眼前高处的饼干吸引住了,急着想站起来,没料到却滑落下来,心想干脆换张椅子再试着爬上去,可是她又担心会被妈妈发现,不禁频频回头,总算平安无事的站在高椅上了。这下子她又伤脑筋,因为眼前好吃的东西太多,真不知要挑哪一样?结果才想好好地享用手中这块得来不易的饼干,居然狗儿也来势汹汹,紧紧咬住她的裙摆。细细品味这四件淘气女孩作品里的小动作,相当可体会童心的可爱之处。
相关范文:试谈粤剧对佛山石湾陶艺的影响内容摘要: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也是陶塑艺术之乡。粤剧与陶塑艺术作为佛山两大本土文化,都有着较高的技术和艺术,它们不仅给佛山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而且一直熏陶着佛山人的精神、情趣和审美。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成为岭南文化传统特质,不但对岭南文化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是对华夏文化的重大贡献。关 键 词:粤剧 陶艺 瓦脊 公仔多年来,专家学者对粤剧和佛山石湾陶塑艺术研究与探讨的有关论文、专著为数不少,这些论著分别对粤剧和石湾陶塑艺术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但对粤剧影响下的佛山石湾陶塑艺术相互影响的渊源关系的论述甚少。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也是陶塑艺术之乡。粤剧与陶瓷作为佛山两大本土文化,都有着较高的技术和艺术。它们不仅给佛山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而且一直熏陶着佛山人的精神、情趣和审美等,并且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粤剧与佛山的渊源粤剧,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诞生于明朝中期。明朝开始,受“外江戏”之影响较大,最盛行的外江戏班是安徽的徽州班和湖北的汉剧班,粤剧唱腔的二黄、梆子、西皮与汉剧的很相似。即为此故,广东本地人组织的戏班出现了,而当时上演的仍是“外江戏”,其中有些较具规模的戏班还雇下一艘大船,顺着河道走南闯北,在各处演戏,演员宿舍、器材布景就在船上,这些戏船多漆上红油以作记认,又称“红船”。正是这些戏班拉开了粤剧发展史的序幕。粤剧正是汇聚了诸腔之长,并吸收广东当地的各种声腔曲调发展而成。因此听起来既有梆子腔的古朴高亢,又有昆山腔的典雅深沉;既有皮黄腔的流畅苍劲,又有广东乐曲的轻盈俏丽,数百年来一直是本地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佛山“琼花会馆”建于明代中叶,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至今,粤剧行内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之说。明代,佛山民间演戏活动繁盛,本地戏班相继出现。嘉靖年间,建立了戏行会馆,称为琼花会馆,馆址设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戏行祖师“华光”,故又称之为“琼花宫”,为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当时戏班管理的机构。在会馆附近的水涉头边立下一石碑,上刻“琼花水涉”四字。艺伶在水涉上落戏箱,乘船到各地演出。琼花会馆的出现,说明佛山已成为当时粤剧发展的中心。清朝,佛山戏剧活动相当兴盛,因不断吸收广东音乐、民谣曲律,改用粤语演唱,融入南派武术,使用大锣、大鼓、大笛、喉管,形成了生动传神、语言通俗、声腔独特、武打新奇的风格,是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一大地方剧种。粤剧戏班以红船做交通工具巡回演出,故粤剧艺人又被称为“红船子弟”。据记载,当时佛山镇方圆十数里之地已有大小戏台30余个。清代有这样一首竹枝词:“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可见当时粤剧活动之盛。粤剧经过数百年兼收并蓄,不但流行于粤、桂、港、澳、台地区,并随着粤籍侨民散居各地,传播到美洲、澳洲、欧洲、非洲,成为海外拥有最多观众和最有影响力的剧种之一,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佛山粤剧枝繁叶茂。粤剧在民间的演出不绝如缕,榕树下、公园里、文化站中,随处可听到人们的唱和;走在大街小巷,也常有广东小曲把你的耳朵叫醒,那是轻快愉悦的《荔枝颂》,那是传唱不衰的《帝女花》,那是气势高昂的《步步高》……据了解,佛山目前有正式名称的私伙局206个,加上居民家庭中无名无姓的,私伙局数量已超过400个。粤剧至今还是佛山市井文化中最重要的形式。粤剧对瓦脊公仔的影响瓦脊陶塑,又叫“花脊”,它是专门用于屋脊建筑装饰上的,故称“瓦脊”。采用陶塑人物、动物、花卉进行装饰,体现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的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由于它的题材常以某一些故事或戏曲为内容,一些规模较大的瓦脊往往像长卷国画一样,展现故事的主题情节,或由若干出折子戏的故事片内容联合组成整条瓦脊陶塑。这类如连环画般的陶塑长卷,需要若干甚至数百人物雕像,以瓦脊为舞台,以陶塑人物为“演员”,才能组成整条陶塑瓦脊。屋脊建筑装饰上,有单面和双面瓦脊,安放于屋顶正脊的多为双面,一般正反的题材是不一样的。单面的多安放于看(眉)脊上。而“瓦脊公仔”的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石湾著名陶艺家文如壁,技艺精湛,作品为大众所喜爱。后来其子孙继承其艺,将大批历史、戏曲、传说故事人物搬上瓦脊,使陶塑的品种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石湾人喜爱粤剧并熟识粤剧。上了年纪的石湾人每谈到粤剧都津津乐道,从事陶艺的人对于粤剧有着浓烈兴趣,他们当中有些师傅善于研究粤剧舞台上的表演技法。石湾人对戏剧中的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很熟悉,对于剧中出现的人物各种行当、台步、情节、扮相都心中有数,可见石湾人与粤剧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诚然,粤剧对佛山陶瓷最明显的影响就是石湾的“瓦脊公仔”。是一种高浮雕艺术,把高浮雕陶塑装置于屋顶瓦脊的宽面中,是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装饰。石湾艺人将粤剧连台大戏的故事、人物移动到瓦脊的宽面,由动的表演艺术变为静的高浮雕艺术,这是它的主要特色。人们看到装置在瓦脊上的人物故事,表现出明丽纷繁的色彩,衬托着脊梁高耸、檐牙凌空的建筑物更显其雄伟壮观的气魄。我国南方气候潮湿、高温多雨,经过高温烧制的瓦脊,耐高温、抗腐蚀、不怕热胀冷缩,久经风雨依然色彩明丽。然而,作为建筑装饰的“瓦脊公仔”,突出其鲜明性和耐久性特色,也成为陶塑建筑高浮雕艺术装饰而备受尊崇的原因。“瓦脊公仔”高峙在屋顶上,一节一节连接砌成。所有大小人物、动物都一定向前倾斜,让下面观赏者抬头仰望恰好成为平面相对的视角,一目了然看得清楚。各种作品所处的空间上下、位置的高低、尺寸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各种飞禽走兽翱翔漫游,奔驰腾跃,栩栩如生。各类花卉小草绚丽缤纷。它们上下堆叠,左右摩接,层次分明,互相呼应,连缀成为一个艺术整体。著名的古建筑佛山祖庙、广州陈家祠、罗浮山冲虚观的屋脊上都分别装上了石湾制造的人物瓦脊。这些“瓦脊公仔”,内容大多数取自粤剧中的题材、中国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粤剧、人物脸谱及表演程式对石湾陶塑瓦脊的影响比较深,如《姜子牙封神》《穆桂英挂帅》等。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之类的题材在陶塑艺术中也得到反映。在小小见方的瓦脊上,塑造的粤剧场面结构严谨,亭台楼阁布景逼真,如同在戏台上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一样,在鼓乐声中作精彩演出。这些“瓦脊公仔”都是分别在同治、光绪年间由文如壁、均玉等店家制造。这些陶塑也是粤剧舞台人物服装的真实写照,陶塑艺人对粤剧有深刻的了解,他们采取某些戏剧情节,捏制出穿着特定的戏服的人物轮廓。有的就请粤剧名艺人对泥塑人物服装表情身段进行鉴定,然后定型入窖烧制。精致生动的“瓦脊公仔”历来受粤剧观众的称赞。从“瓦脊公仔”可以看到粤剧服装造型的地方特色。当年的陶塑艺人不仅掌握高超的造型工艺本领,而且深刻了解粤剧的表演艺术。陶塑人物的戏装打扮,也严格遵守戏行规矩,有所谓的“宁穿破,不穿错”。扮相亦有种种区别:文武有别,善恶有别,贫富有别,贵贱有别,老少有别,番汉有别。帝王将相的打扮:蟒袍玉带,圆领阔袖,袍脚刺绣着水和云的图案,上身和两袖刺绣龙蟒花纹,有团龙蟒、大龙蟒和散龙蟒花纹。历史戏《斩黄袍》的赵匡胤及三国戏的曹操、刘备一般穿红色蟒。粤剧大都在胸前有所谓 “护心镜”,用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的扎带从胸前绕扎于后。这些粤剧服装造型都能从瓦脊陶塑看到。从瓦脊陶塑武将盔头额前看到有一小块圆形的头插装饰,称“结子”,粤剧大花面、二花面插圆圈空心的结子,不涂脸的角色插圆形呈蚬壳形的结子。瓦脊陶塑人物戏服的男披风、女披风,释道僧尼装,宫女装和梅香装等,现在舞台上用得仍较普遍。瓦脊陶塑女装有一种“竹叶肩”,现在舞台上已不多见了。粤剧风格的二花面、大花面和公脚等角色,在“瓦脊公仔”中表现得活灵活现、神气十足。从“瓦脊公仔”人物也可看出广东刺绣戏服特色。虽然不直接表现各种色彩,但戏服的刺绣图案是丰富多样的,有佛山剪纸图案花开富贵、龙凤呈祥,广东刺绣图案如鸳鸯嬉荷和狮子滚球等。早在唐代兴起的广东刺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瓦脊公仔”上的戏服图案,卷草蔓藤表现得流畅婉转,莲花莲瓣显示出清雅优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无邪的寓意,故在戏服上描绘荷花莲叶的就很普遍。从“瓦脊公仔”看到的传统粤剧服装,和古老朴实的戏服图案,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它倾注着前辈艺术家们巨大的辛勤劳动,闪烁着艺术智慧的火花。“瓦脊公仔”不但塑造人物服饰、道具的表象形式,更注重神似的表达。如《杨家将》中的孟良、焦赞以武将、侠士形象出现,而杨六郎则以文武生的造型、番将以大花脸的身份塑出,不但鲜明突出、神态活现,而且使观赏者在欣赏时如同观赏粤剧《杨家将》演出时一样,审美情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而起伏,从而展开联想与再创造,得到美的感受和体验。此时观赏者不在乎人物形象的脸面、服饰是否合乎史实,人们的情感则重于陶塑人物形象的忠、奸之感情表达。而且以戏剧脸谱、服饰、道具,循表演艺术的动态架步进行塑造,会使陶塑“瓦脊公仔”更丰富多姿、辉煌艳丽,建筑美化的装饰效果更加强烈,气氛更为浓郁。显然,石湾陶塑以粤剧、人物脸谱及表演程式为母题所创造的“瓦脊公仔”,更符合岭南人包括东南亚各地华侨同胞的审美体验与要求。从而形成了石湾“瓦脊公仔”的独特艺术风格:一是人物形象有较强的面谱化,二是“台步”明朗,三是吸收应用道具服饰。在“瓦脊公仔”中,通过贴捏等丰富技法的塑造,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再被艺术地展现出来,使服饰道具系统化,丰富多样而有条不紊。粤剧对石湾陶塑公仔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与提高,石湾陶塑人物从屋脊建筑装饰上的“瓦脊公仔”为主逐渐走下屋顶到大众生活中来,使人物陶塑成为了案头观赏品。粤剧对佛山陶瓷的影响比较明显的是石湾“陶塑公仔”。人物雕塑是石湾陶艺中最常见、产量最大的品种。石湾“陶塑公仔”在人物塑造上,造型生动传神,注重细致的刻画与雕琢,“衣纹繁复,线条流畅,表情传神”,人物面部多数不施釉料,使人物的表情更能体现出作者在雕塑时的手感。每件作品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各种造型达到了“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较少雷同化,对物象的剖划细致入微,因此形象栩栩如生。自明清至今,历代艺人们塑造了数以百次的屈原、钟馗和关公的形象,面貌长相大同小异,各具特色,绝不相同。这是艺人们各自强调自己的艺术理解,形成自己风格,而不互相抄袭照搬的缘故。这种造型方法,正是石湾陶塑工艺的优良传统。粤剧与石湾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自然就成为石湾陶塑的选择题材之一。如石湾陶塑人物中常见的醉酒人物有刘伶、毕卓、杨贵妃、史湘云、济公、曹国舅、武松打虎(或醉打将门神)等,但每个人物的个性都非常鲜明,让人一看即知道塑造的形象是谁:刘伶瘦削,神情飘逸而超然物外;毕卓胖态可掬,和蔼可亲;贵妃娇媚迷人;史湘云醉中也透出活泼与开朗;济公邋遢中透出机智与热心;曹国舅手执绰板、雍容大度;武松英勇刚烈等等。又如“八仙过海”也是许多艺人喜欢塑造的题材,但在每一件作品中,八位仙人除衣饰和手持的法宝不同外,各人的动作、表情也各不相同,个性显而易见,生动传神、富于动感。2005年9月1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潘柏林在佛山祖庙万福台将限量作品“000号陆游像”,赠送给广东粤剧博物馆作永久收藏。这件陶塑艺术珍品中的陆游高50厘米,以素胎为基本色调,凸现了古朴凝重的神韵。其作品栩栩如生、内涵丰富、形神兼备、立意高远。此像一出,立即引起在场不少陶艺界人士的关注。潘柏林选择了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宝先生扮演陆游的形象为创作原型,呈现了陶瓷与粤剧两大本土文化的成功融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梅文鼎认为,此像活灵活现地刻画出粤剧“虾腔”艺术一代宗师的神采与风范,将粤剧与陶塑的艺术精华共冶于一炉,从而使作品大气传神,极具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潘柏林说:“之所以我选择了罗老师这个舞台形象作为创作对象,首先,我自小喜欢粤剧,尤其是‘虾腔’,其独创一格的唱法和表演艺术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由此我很敬重罗老师;其次是我想以一件最有代表性的创作来表现罗老师的艺术成就,所以我选择了他的舞台代表形象——陆游。这次创作完全是来自粤剧方面的灵感。”可见粤剧对石湾陶塑艺术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陶塑公仔”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杰出的陶艺大师。同样,这些陶艺大师也创作了许多传世的“陶塑公仔”作品。总之,粤剧和佛山石湾陶塑艺术经历了悠悠岁月的发展,成为岭南文化传统特质的、融汇了南粤民族审美情意和民族生活的特有艺术形式,积淀了深厚的经验,不但对岭南文化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是对华夏文化的重大贡献。粤剧和陶塑艺术是佛山的两大本土文化。希望他们将来能更好地结合,更能体现佛山的特色。参考文献:[1]林明体著.石湾陶塑艺术[M].广东人民出版社[2]马梓能主编.佛山陶瓷文化[M].广东经济出版社[3]张维持著.广东石湾陶器[M].广东旅游出版社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对粘土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但是陶器始终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低级产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逐渐被历史淘汰的命运.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亨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也将越来越广泛地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并受到广大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中国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是有着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成熟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发展,到了唐朝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的两大窑系.同时唐代还烧制出雪花釉、纹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贴花装饰等品种.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金时战乱后遗留下来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窑仍然继续生产,其中龙泉窑比宋时更加扩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龙泉窑的上乘之作.还有“金丝铁线”的元哥瓷,应是仿宋官窑器之产物,也是旷世希珍.明代从洪武35年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200多年来烧制出许许多多的高、精、尖产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窑厂的存在也带动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等品种,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还有福建的德化白瓷产品都十分精美.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景德镇瓷业盛况空前,保持中国瓷都的地位.康熙时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朝以来所有精品的特色,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并烧制出色泽鲜明翠硕、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青花.郎窑还恢复了失传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技术,郎窑红、缸豆红独步一时.还有天兰、洒兰、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时创烧的珐琅彩瓷也闻名于世.雍正朝虽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艺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致,成为与号称“国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种.乾隆朝的单色釉、青花、釉里红、珐琅彩、粉彩等品种在继承前新的基础上,都有极其精致的产品和创新的品种.乾隆时期是我国制瓷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到嘉庆以后瓷艺急转直下.尤其是道光时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竭,制瓷业一落千丈,直到光绪时稍微有点回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寿终正寝.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陶瓷发展史,并至此落下帷幕.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古陶瓷发展史,它虽然是以衰退而告终,但是它给后人留下的这份珍贵而又丰富的遗产,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摘要:夏代作为中国青铜时代的发展时期,其青铜器的审美特征突出地表现在酒器和兵器的造型形式和纹饰意蕴之中。尽管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仍然显得相对朴实,但其实用功能和形式美感兼具的造型,以及变化多样的几何纹和威严庄重的动物纹装饰,却凸显了其鲜明的时代审美风格:寓意象征性、庄严厚重性和整体适应性。这为商周青铜器鼎盛时代的到来,在审美的造型、纹饰和风格上均作了必要的铺垫。关键词:夏代青铜器;造型;几何纹;动物纹;寓意象征;庄严厚重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time of Chinese Bronze Age, the 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Xia Dynasty bronze utensil prominently is shown on modeling form and decorative design of drinking utensil and weapon. Although this time’s bronze utensil still appeared relatively simple, the modeling with practical function and form esthetic sense, as well as the changed diverse geometry decoration and the dignified grave animal decoration, actually display its bright time esthetic style: Implication symbolic, dignified massiveness and overall compatibility, which prepare both for the arrival of Shang and Zhou bronze prosperous time and the esthetic modeling, decorative design, word: The Xia dynasty’s bronze; modeling; geometry grain; animal grain; implication symbol; dignified早在6500年前,陕西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先民铸造出了第一块铜片;随后,从马家窑文化到龙山文化时代,先民们又遗留下来了陶寺遗址的铜铃,登封王城岗遗址的残铜片、坩锅残片等;到了甘肃青海的齐家文化时代,他们则开始冶铸或冷锻出铜刀、凿、锥、钻头、斧、匕、指环以及小饰件和镜子等铜器。这些显示了中国文化由“铜石并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缓慢过渡。而到了夏代,青铜器工艺在总结新石器时代器物制造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夏县东下冯遗址这一片独特面貌的早期青铜文化区域,同中国历史记载的夏王朝统治的范围大致吻合;考古发掘的大量青铜器,又与夏人的一些史实——如夏禹的 “贡金九牧,铸鼎物象”(《左传•宣公三年》)、“以铜为兵”(《越绝书•记宝剑》),夏后启的采矿冶铜等,也是可以相互印证的。尤其是二里头遗址中发掘的炼渣、炼铜坩埚残片、陶范碎片,表明青铜器的冶炼作坊已初具规模。因此,“青铜器的大量铸造和使用是二里头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二里头文化……已进入中国青铜时代的发展时期”[1]。夏代青铜器已经开始走出新石器时代青铜器制造的原始阶段,其大量的礼器和兵器形成了中国青铜器造型的基本格局,神秘的兽面纹开启了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图案,庄严厚重的审美感受更是代表了中国青铜器的整体艺术风格,这些均为商周青铜器艺术鼎盛时期的到来作了必要的铺垫。一 造型形式以二里头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夏代文明,其出土的青铜器主要有礼器中的酒器爵、斝、角、盉,饪食器鼎,兵器中的戈、钺、镞,乐器中的铃,以及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和残存的圈足器等,从而奠定了中国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要形制的造型格局。在众多的器形之中,仅就青铜爵而言,“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爵大体上有两种造型,一类是原始型的,即爵的样式基本上是模仿陶爵的,它的外形和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手制陶爵有着相似的特征,细腰、平底、短足,呈荷叶状的边口部和流从口部的延伸不甚规整,外观颇像用手捏成的陶器。另一类造型是比较精致型的,器壁匀薄流狭长而线条优美精细,虽然同是细腰平底,显然是在陶范上事先作过细致修整的,三足细长而微呈曲线形”[2]。这种原始型和精致型的变化,实际上体现了从早期到晚期夏代青铜器造型由简单向复杂多样,由粗放向精致演变的审美历程。早期的青铜器形制主要受同时期的各类陶器的影响。如夏代早期作为食器的青铜三足云纹鼎,矮小、无柱、口沿平直,其祖型就是新石器时代的陶鼎;作为酒器的青铜束腰爵,素面无柱,形体单薄古拙,充满着浓厚的原始初创气息,其流的长短、俯仰以及爵身趋扁宽的形式也同龙山文化的豫西三里桥类型和豫北后岗类型陶器如出一辙,并没有摆脱陶爵的三条矮尖足附于器底的外侧、形体圆润以及没有棱角变化等浓重特征,更“没有形成青铜器所特有的准确造型和挺劲的轮廓线,也未经精工磨砺”[3],这无疑是二里头青铜爵的最早形式。铜鬲的口沿也与陶鬲口沿的折沿式和侈沿式相对应,其足仍沿用规整圆锥体的陶鬲足。因而,这一时期的青铜容器“从其形制特征来讲,它们几乎全与同时的陶器相同,它们的发展演变也与相应的陶器同步”[4]。夏代早期的青铜器尚处于祖型于陶器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立的审美特征。到了夏代后期,青铜器则相对精巧,造型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此时,青铜爵造型的陶器特征显著减退,在注重实用的同时,还十分讲究形式感,增设了距离很近且具有装饰性的两乳钉状柱,三足分布规矩,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口沿呈凹弧流线型。另外,爵的侧面设一折弧形大鋬,鋬面上又加铸两个狭长的镂孔,既有效控制了鋬的厚度,又增饰了具有装饰效果的镂孔纹;1959年上海博物馆自废铜中抢救出来的乳钉纹管流爵,其一侧设斜置的流管,流上铸两个方折形饰物,造型别具一格,其鋬下有一圈较宽的假腹,其上铸用多个空心圆孔,形成镂空的装饰效果;尤其是二里头出土的乳钉纹长流爵,流特别细长,作狭槽状,尾与其对应,既平衡了重心,又显得修长而纤细,三足尖端呈弯弧线状而外撇,这些与扁平直立式样规整的橄榄形爵身搭配和谐,刚柔相济,已经脱离了夏代陶爵的体制,并成为中国酒具的形象代表。这时的青铜鼎,其腹部较为高深,配三只四棱锥形空心足,两耳立于口沿上,其中一耳与一足呈垂直线对应,另一耳则位于另外两足中间,整体造型兼具实用和审美的双重要求,给人一种规整中有生气,对比中显和谐的审美感受。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创新型的高颈扁腹直壁斝(二里头遗址六区M9:1),口沿上设两个三菱锥状矮柱,腹部鼓起,下承三个大空锥足,器壁很薄,其先进的设计直接是二里岗文化铜斝的原始祖型。夏代晚期处理器壁匀薄的技巧,也为商代青铜器物新颖造型的设计开创了先河。二 纹饰意蕴夏代青铜器的纹饰,一方面对同时期的灰陶和礼玉的纹饰有所继承,另一方面又结合当时专制社会形成阶段的特征对其纹饰作了一定的扬弃,所以无论是纹饰的结构特征,还是其表现方法,均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夏代青铜器纹饰多以乳钉或圆饼状的实心的连珠纹,以及弦纹、云雷纹等几何纹为主,虽然还没有发现像商代青铜器上直接铸刻的饕餮动物纹为主题的装饰,但在二里头遗址发掘的用绿松石镶嵌而成的动物头部图案的铜牌饰上,却已经形成了这一动物纹的基本模式,从而开启了中国青铜器动物纹的先河。(一)几何纹几何纹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早已出现,而到了夏代,青铜器则开始模仿陶器的各种几何纹饰类型,出现了一些简单的连珠纹、弦纹和云雷纹,从而开启了中国青铜器纹饰的先河。这些几何纹虽然相对单纯和平面化,却不仅具有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体现了丰富的审美风尚和极具时代性的文化内涵。最早出现的连珠纹图案呈小圆珠状,有单排和双排两种横式排列,圆圈也有实心和空心之分,多饰在器物的肩上或器盖的边缘等部位,其形成也经历了一定的演变过程。如青铜器上的乳钉等,首先可能是防碰撞的实用功能和相对规则的装饰功能的统一,后来其实用功能退化,渐渐演化为专门的装饰性图案。二里头乳钉纹斝颈部突出的圆饼状乳钉纹(即连珠纹),作为青铜器上简单而原始的纹饰,就是在防滑的实用基础上而形成的。据考证,连珠纹是用一个管状器在陶范上印制的,圈与圈间距的疏密,横行排列的整齐,虽不很严格,却显得自然。如二里头铜爵上也饰有很不规矩的圆点纹,作单向或双向排列,类似的还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铜角,其杯体下部也铸有圆圈状的连珠纹。弦纹也是青铜器上简单的纹饰,为一根凸起的直或横的线条,简洁朴素。它一般与乳钉状连珠纹配合使用,并且多作为连珠纹的边框。如夏代晚期的乳钉纹管流爵的颈上也饰弦纹三道,其间夹杂疏密有致的双排乳钉纹,显得规整而又有变化;二里头出土的铜斝,与鋬相背的腰腹正面装饰有两道凸弦纹,中间则夹有一排五颗乳钉纹,从而在腹部形成了一周由凸弦纹与圈纹组成的宽带纹,显得简洁而利落,形成了夏代青铜器纹饰的特有形式,与青铜时代的其它阶段的纹饰风格迥异。云雷纹是夏代青铜器上最为典型的几何形图案,是用利器在陶范上刻划而成,圆柔形的云纹和方折形的雷纹连续出现,构成了回旋式线条,显得自然流畅。夏代青铜鼎的腹部一般多饰以云雷纹,较特殊的是二里头六区(KM3:2)青铜戈,其曲内后部也铸有凸起的云纹,纹间的凹槽内还镶嵌有绿松石,将相对神秘庄重的云雷纹打扮得楚楚动人,寓庄严与审美于一体。这种云雷纹的阳纹线条在纹饰中间均形成一个圆圈,颇似神秘而狞厉的斜角目纹,周围再搭配饰以抽象而富于变化的阳纹线条,整个构图简洁而生动,寓狞厉与生气为一体,很可能就是商周青铜鼎上兽面纹的胎形。除此之外,二里头文化中出现的几何纹还有近似水涡的涡纹;阳纹线条纵横交错而成的网格纹,如二里头遗址五区M1:1青铜鼎腹部饰有粗疏的带状网格纹;以及绿松石镶嵌十字纹,如1975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圆形青铜器上就饰有两头粗中间细的十字纹,另外一件夏代晚期的镶嵌十字纹方钺在其中心圆孔周围的正反两面也用形状规整的小绿松石片镶嵌成两周十字图案,并在其内外用绿松石片组成两个圆周将其围住,整个图案排列整齐有序,又富于变化。十字纹、圆圈纹与中心镂孔形成方圆,体现了虚实融合的和谐形式感。(二)动物纹到了夏代晚期,铜牌饰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青铜器中以夸张形式或以幻想中的动物头部为主体的抽象兽面图案,这也是迄今发现的青铜器上最早的动物纹。该纹饰的动物头部,除两眼之外的其他部分,均为抽象的,而不是具体表现实样的。这可以追溯到龙山文化遗址中石锛上怪异的动物纹饰,身上横条沟曲形的刻线与青铜兽面纹就极为相似,新寨二里头一期文化遗存中发现的陶器盖上也有类似的怪兽纹饰。夏代兽面铜牌上的兽面纹,图案设计简单质朴,特别突出兽目,后来逐渐发展成二里头玉柄形器上的饕餮图案,并成为早商及其以后青铜容器上兽面纹和饕餮纹的祖型。李学勤分析山东日照两镇的玉锛饕餮纹、河南偃师二里头铅的嵌绿松石青铜牌饰饕餮纹时,也指出了其审美过渡性:“山东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饕餮纹确实可以看成良渚文化和商代这种花纹的中介”[5]。夏代也有部分铜酒器在器盖的边缘饰以变形的动物纹图案,并且特别突出骇人的双目,营造了一种威严的氛围,既与使用者的礼仪和等级地位相呼应,也与夏代关于龙的神话传说相印证。夏代青铜器上的动物纹装饰,当为商周同类青铜器纹样的滥觞,而且经过变形的动物纹图案也形成了后来青铜纹饰的主体。总之,夏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一方面赋予了青铜器外在形式的华美与瑰丽,如青铜质料的器物表面,刻以单层平雕纹饰,且纹饰多作条带状,往往给人以既有力度和锐度的触觉感受,又有流畅和圆润的视觉感受,“灵活的线形纹饰弥补了青铜器体块特质的不足,赋予了凝重的青铜器以生命的气息”[6],形成了刚柔相济的艺术审美韵味;另一方面又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味和精神特质,夏代先民把现实以及臆想的物象铸刻在象征权力、威仪和用以祭祀的青铜礼器上,如夏代九鼎的纹饰既满足了其宗教性的龙崇拜,也通过把天下各地的自然资源和财富绘制成图象,刻铸于鼎上,以此作为帝王享有灵物和征收贡赋的象征,突出其现实的攫取权力和树立威信的政治意义。三 艺术风格夏代青铜器由于工艺技术的演进而极大地促进了先民们审美理想的物化,在各类器物造型和纹饰的审美设计中,充分吸收夏王朝这个全新社会形态中的精神内涵和生活习俗,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形象化抽象化地熔铸于这一高贵典雅的青铜器物之中,从而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青铜艺术风格:寓意象征性、庄严厚重性、整体适应性。一是寓意象征性。夏代青铜礼器和兵器的特定功用及其造型纹饰的文化内涵是极具寓意象征性的,不仅寄寓着当时夏代贵族和下层民众对所谓自然力量的利用和膜拜,而且还直接象征着当时社会的政治权力和等级制度。青铜礼器和兵器造型庄重,纹饰逐渐走向神秘化,发挥着“钟鸣鼎食”的重要作用。《左传•宣公三年》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夏代青铜九鼎的纹饰图案在象生的背后,仍然隐含着一定的表意性,用鼎的大小、轻重和不同形状、纹饰来象征各种事物和等级制度,既是天下各地自然资源和财富的体现,也是帝王享有灵物和征收贡赋的象征。夏代晚期出土的镶嵌十字纹方钺,根据其平直无锋刃的造型和镶嵌绿松石十字纹的纹饰判断,应该不是一件简单的兵器,“而可能作为仪仗用,是一种军事权力的象征,是现实所有者身份的特殊兵器”[3],寄寓象征着夏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内涵。同时,夏代青铜器的装饰性纹饰自此一改以往的仿生化形式模拟,更多地向着抽象化方向发展。如镶嵌十字纹方钺上的十字纹,是一种抽象的线条,二里头五区M4出土的青铜兽面牌饰,有突出的圆目,装饰性和抽象性特征较明显。夏代是一个充满残酷战争和奴役的时代,这种兽面纹饰“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祗。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7],夏代青铜礼器的王权性象征在其纹饰尤其是在兽面纹中彰显无疑。因此,夏代社会生活内容和宗教礼仪的丰富,特别是青铜礼器和兵器的精神性特征,强化了夏代器物创造的寓意象征性。二是庄严厚重性。青铜器在夏代作为国家第一重器,其礼仪性比当时全社会普及的陶器要浓厚得多,无论是其坚硬的质地、凝重的色泽,还是独特的造型、别样的纹饰,都在陶器、玉器的基础上融入了审美形式的因素,呈现出威严而凝重的审美风格,形成一种独具时代气息的庄严厚重美。如夏代青铜爵改造了以往陶爵的基本造型,力求使器物的上中下各部位比例协调,左中右各部位保持平衡,以便器物的重心落在中心位置,从而取得沉稳的视觉效果。同时,流管等附件的安置,也在不破坏整体平衡的原则下进行,成为一种有效调节平衡的手段,显得规整而庄严;镶嵌绿松石兽面纹图案的双目以及周围的抽象化线条,装饰虽简洁,却突现出神秘动物的凶猛与残酷,且采用对称平衡的方式,更是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审美感受。同时,夏代青铜器的社会政治功能性也极大地影响着青铜艺术的发展方向,几何式的方圆结构,长短大小的比例变化,器腹多为圆方造型,下面贯之以三足,与夏礼的规范性合拍。如青铜鼎在仿照新石器时代陶鼎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国家的理念,对称规整的双耳立于口沿之上,坚实浑厚的三足承于圆腹之下,营造了一种厚实而稳定的氛围,确实有“定鼎”的气度,成为国家的象征。厚重而不失其精致,形体规整而又显得大方,夏代器物在活泼愉快的自然美基础上形成了厚重而神秘的庄严美,而这种庄严厚重性蔚为夏代青铜艺术的主流,也是整个三代青铜器艺术的审美特质之一。因此,夏代青铜器整体风格的形成,一方面与青铜艺术本身内在求变的的传承与创新有关,另一方面外在的社会、政治、文化也在其演变中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从而实现了器物整体造型和纹饰庄重风格和现实社会权力等级制度庄严氛围的完美统一。三是整体适应性。夏代青铜器尤其注重器物造型、纹饰及其功用的整体适应性。“青铜器的整体艺术造型,主要是器物的形象特点,各种附饰和纹饰的整体适应性水平”[8],因而夏代青铜器的整体艺术造型也正是表现为其形制、装饰和功能的整体性和相应性,在表现形式、表现手法上,均讲究别致的形制与其特殊功能的紧密联系,讲究纹样及图案在各种不同器皿具体部位结合时的“适形造型”方式。如上海博物馆馆藏的一夏代钉形柱爵,其中腰极细,与上部伸出的流尾,以及下部外撇的锥足形成分段,既利于饮用,又方便摆放,形制与功用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此外,夏代青铜器的纹饰,也“布置严谨,意匠奇妙,虽是一种装饰艺术,但和器的形制是一致的,表现一个时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观念形态”[9],并且这些纹饰形象随着不同时代的社会风俗和制作目的的不同,附着于不同的青铜式样上而表现出不同的精神内涵与艺术趣味,从而突显了夏代青铜器的纹饰与功用整体适应性的时代特征。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呈盾牌状的铜牌饰,其凸面由各式形状的绿松石片粘嵌排列成浅浮雕式的兽体形象,多为龙的各种变体,且下体背侧有的还饰以卷云纹,飞龙在天的威严和自由,与夏代先民的龙崇拜思想以及铜牌饰的礼仪功能相得益彰,铜牌饰的纹饰与功用也就在夏代先民的想象中得到了整合。“中国真正进入青铜时代大约是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的,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5世纪中叶,包括古代文献上记载的夏、商、西周和春秋几个历史时代是中国的青铜时代。时间长达1600年左右”[10],而在这1600年的演变历程中,夏代青铜器中礼器和兵器的两大工艺造型,几何纹与兽面纹的工艺装饰,以及独具时代特征的庄严厚重的审美艺术风格,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青铜器工艺的源头,为商代和西周时代青铜铸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参考文献:[1]张之恒 周裕兴.夏商周考古[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32-33.[2]马承源.中国青铜器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15.[3]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夏商篇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16.[4]郑光.二里头陶器文化论略[J].二里头陶器集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4.[5]李学勤.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J].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90.[6]朱志荣 邵君秋:《商代青铜器纹饰的审美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1: 99.[7]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7.[8]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5.[9]容庚 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02.[10]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75.
以中国古代某一器物的设计为例,论述其工业设计理念与工业分析。 1500字论文 。 急需。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北方仰韶文化彩陶发达,南方河姆渡文化雕塑出色。以后,东部地区龙山文化黑陶则以造型取胜。 装饰的萌芽:图腾 石器工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是指用打制的方法制成的比较粗糙的石器,人类使用旧石器的时间相当长,约数十万年。新石器是指在打制的基础上还经过磨制的石器。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还有一个过渡阶段,叫做“中石器时代”。 陶器工艺:陶器工艺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陶器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生活用具,而且也加强了定居的稳定性。 其它工艺(牙骨雕、染织、编织等)略 商代的工艺美术: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青瓷。商代青铜工艺进入鼎盛,分为礼器、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乐器、兵器、工具等类别商代青铜器在艺术风格上,型制凝重、多直线造型、中轴对称。以饕餮纹、夔纹为典型纹饰,风格沉稳雄浑。 陶瓷工艺:青铜工艺的发展,并不能完全代替各种生活用品。而青铜器的成本高,只能为奴隶主所占有和享用。广大奴隶的各种生活器皿,仍然采用陶器。因此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较普遍的发展。商代的陶瓷工艺分灰陶、白陶(高岭土制成,商代白陶的装饰沿用了商代青铜器的装饰技巧,饕餮纹、夔纹)、釉陶和原始瓷器等多种。 雕刻工艺(石雕、玉雕、牙骨雕) 其它工艺(染织、漆器) 周代的工艺美术:周代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在统治思想和哲学观念上均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礼治”、“仁治” 代替了“武治”和“慑服”,即所谓“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礼的特点通过等级和秩序体现,在工艺上看,就是形成了浓郁的秩序之美和韵律之美。 青铜工艺:西周青铜工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前期,大体上是继承商代的艺术风格。在后期,即在成康以后,才开始形成周代的自己的特点。 陶瓷工艺:周代原始瓷器,系用高岭土烧成,敷有黄绿色或青绿色薄釉,烧成温度达1200°C左右,并具有不吸水有金属脆音等特点的早期青瓷。主要造型有罐、碗、盂等,另外,豆、盘、尊等也较常见。周代的陶器以红色的粗泥赤陶为主,装饰有绳纹、会纹、S纹、弦纹等纹样,朴素而大方,同时也十分实用。 玉雕工艺:周代的玉器,由于与伦理道德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得到社会的特别重视。玉雕工艺在周代十分发达,并以玉器为礼器,用途十分广泛。染织工艺:第五节 染织工艺据《诗经》、《礼记》和《考工记》记载,周代已有十分发达的养蚕、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绸、染色等染织工艺,分工明细、技艺成熟。特别是在《书经》中有对“十二章”的描写,所谓“十二章”是一种具有宗教涵义的十二种图案,自西周起,成为中国古代帝王服饰纹样的典型图案。 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春秋时代:周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已经调动不了各诸侯国,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势力,内部开始四分五裂,列国战争频繁,形成了一个大动乱、大转变的时代,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 战国时代:经过春秋时代长期激烈的兼并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灭亡,最后剩下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强国,兼并战争仍在不断进行,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奴隶制逐步衰落、瓦解,封建制逐步建立、发展的时代。此时发明了冶铁。学术领域,百家争鸣。 秦汉的工艺美术: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统一,强大而文化昌盛的时期。在工艺美术领域,这一阶段具有统一性和巨大性的风格特色。典型的秦青铜器有:秦鼎、蒜头瓶、青铜鍪。秦鼎的装饰和造型特点:浅腹、矮腿、蹄足、弦纹、朴实无华。 汉代的工艺美术: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强盛、扩张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重要阶段,汉武帝时达到了全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上升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整个工艺美术的过渡期) 汉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们把这一时期简称为六朝。这一时期是一个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出现了两大特点,即北方黄河流域佛教艺术盛行,开窟造像,宗教气氛浓郁。工艺美术上,铜器、石雕、织绣、漆器工艺均与佛教相关,莲花、忍冬纹样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内容;南方长江流域地区,在玄学影响之下,在装饰题材上,打破了汉代云气神兽的传统内容,出现了反映当时宇宙观的新题材,可以以竹林七贤砖画为代表,具有空灵,清秀的艺术特点。 隋唐的工艺美术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以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趣化,所以也可以用“情”字来形容。唐代统一我国广大疆域,团结边疆诸兄弟民族,沟通中外文化、促进交流,形成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它熔铸南北,渗用古今,糅合中外,创造了灿烂的盛唐工艺文化,不仅对国内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世界工艺文化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宋代的工艺美术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不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使人感到一种清淡的美。 元明清工艺美术封建的、君主制的元明清时代,是中国古典工艺美术发展史的最后阶段。从元代工艺美术的豪放、刚劲、雄浑和明代的典雅、洗练、含蓄到清代的繁缛、精美、华丽,中国古典工艺美术在艺术风格上终于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个性和装饰趣味。在人类文化遗产中留有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灿烂篇章. 这是我整理的一些,你应该可以用到的.....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我不是学历史的,但对秦国时期兵器标准化曾经读过一篇文章,粘过来你参考一下:两千多年前,在消灭了中原六国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军主要的对手。在秦军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匈奴骑兵乘机南下,侵占了黄河以南大面积的土地。在帝国地都城咸阳,如何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就摆到了秦始皇面前。当匈奴骑手高速冲锋的时候,传统的步兵很难抵挡。从历史记录来看,一种叫弩的远射兵器很可能在秦军击溃匈奴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兵马俑坑,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弩的木制部分已经朽烂,但完整的遗迹仍然可以复原当初的秦弩。据此复原的秦弩,有着惊人的力量。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在弩腐烂后留下的痕迹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青铜制作的小机械。这些小小的青铜构件就是弩用来发射的扳机。它的设计得非常精巧。令人不解的是,秦人为什么不把它做得更简单一些呢?假设一种最简单的方案,制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射手完全靠手指的力量把勒得很紧的弓弦推出勾牙, 就要用很大的力气,在击发瞬间,弩肯定会抖动。今天的射击训练,击发瞬间连呼吸调整不好都有可能影响射击的准确性。秦军的弩机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勾牙在放箭瞬间突然下沉,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这恰恰是弩对弓的优势之一,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稳定。可以推想,在与匈奴骑兵厮杀的战场上,秦军弩兵射击的情形。当瞄准远处的目标时,射手参照望山估算弩抬高的角度,弩箭沿抛物线轨迹就可以准确命中敌人。望山,很可能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准系统。在兵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铜兵器是箭头,由于在坑中没有发现弓,考古人员认为,这些青铜箭头都是为弩配备的。战国时代,箭头的种类繁多,这些箭头上的倒刺和血槽让人感到阵阵杀气。而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秦军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这种三棱箭头呢?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带翼箭头有凶狠的倒刺,但翼面容易受风的影响,使箭头偏离目标。秦军的这种三棱箭头取消了翼面,应该使射击更加精准。专家对这些箭头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当检测数据最终摆到桌面上的时候,研究人员确实感到难以置信。检测结果发现: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一种接近完美的流线型箭头。这种箭头的轮廓线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子弹的外形是为了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我们有理由推测,秦人设计这种三棱形箭头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秦人凭经验接近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规律。这种古老的箭头是早期飞行器当中的范本,它和今天的子弹一脉相承。秦弩,连同它配备的弩箭,在那个时代很可能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武器,它使秦军的攻击力大为加强。公元前214年,秦军发动了针对匈奴骑兵的全面战争。仅仅一年的时间,30万匈奴骑兵就被彻底击溃,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归秦国。秦军之所以能够取胜,弩的作用至关重要。可以设想,在匈奴骑兵还没冲到眼前时,强劲的秦弩就密集准确地击中战马和骑手。持弩的秦骑兵射击的准确程度是匈奴人的弓无法相比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挡不住弩箭强大的穿透力。对马背上的匈奴骑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国兵书经典《武经讲义》中说:弩是对付古代游牧部落袭击最为有效的武器。青铜弩机的设计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对于匈奴人而言,这种机械装置太复杂了,他们很难装配或仿制。当专家们对秦军兵器的研究逐步深入时,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铍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它的形式曾经五花八门。但是,在俑坑中发现的铍,尽管生产日期相隔十几年, 造型和尺寸却完全一致。湖北鄂洲是楚国的旧地,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把秦剑。细长的秦剑和当年楚国的青铜剑完全不同。但是,它的造型跟陕西兵马俑坑中的秦剑却完全相同。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箭头有4万多支,但它们都制作得极其规整,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毫米。北京理工大学的冶金专家对秦军箭头做了金相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金属配比基本相同,数以万计的箭头竟然是按照相同的技术标准铸造出来的。这就是说,不论是在北方草原,还是在南方丛林的各个战场,秦军射向对手的所有箭头,都具有同样的作战质量。难道,地处秦国各地的兵器作坊都在有意识地,甚至是强制性地按照某个固定的技术标准生产兵器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秦人就远远地超越了自己的时代。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也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在两千年前农业文明刚刚开始成熟的时代,假如秦人真的有过标准化的兵器生产,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秦军使用的弩机,由于制作的十分标准,它的部件应该是可以互换的。在战场上,秦军士兵可以把损坏的弩机中仍旧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装使用。秦军的其他兵器虽然也可以互换,但对于大多数古代兵器来说,互换性要求的精确度并不很高。专家推测:秦人的标准化应该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各种兵器,在战场上应该有优异的表现。很可能是秦军从几百年的战争实践中优选出来的。专家推测,秦人很可能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固定,国家再通过法令将这些技术标准发放到所有的兵工厂。尽管按今天的工业标准看,这些兵器的标准化仍旧是比较粗糙和初步的,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秦人执著于统一标准,肯定是为了保证所有秦军战士使用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兵器。秦军的兵器制作得相当精致。在青铜剑上有三条90多厘米长的棱线,将细长的剑身分成八个面,手工要完成这样的表面加工有很大的难度。戈的圆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规整,箭头上三个流线型的表面也完全对称。让专家迷惑的是,某些天才的工匠制造出几件这样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实际情况是,兵马俑坑中几万件兵器几乎都是同样的质量。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军的数量超过了100万。不仅如此,这支军队高度专业化,装备极其复杂的武器系统。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欧洲,亚历山大的军队是5万人左右,最为强盛时的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为一支100万的军队提供兵器,是一个可怕的任务,在十年统一战争的岁月里,秦国的兵器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方,他们必须开足马力,日以继夜。问题在于,怎样才能既保证标准,又大批量生产呢?仔细观察这只戈的圆弧处,打磨的痕迹还清晰可见,手工打磨,会有交错的磨痕,那是锉刀往返摩擦造成的。奇怪的是,这些磨痕没有交错的痕迹。专家推测,秦军青铜兵器的表面加工很可能是用砂轮实现的。两千多年前是否有砂轮还有待考古证据,即便是用砂轮,靠手的感觉来完成这些弧形表面的加工,要让成千上万件兵器达到同一个标准也是不可能的。在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上面,刻着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和今天的汉字很相像。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是“相邦吕不韦”。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机密。吕不韦作为内阁总理,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师,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监制这只戈的厂长叫“蕺”。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专家由此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管理的细节,但秦国的法律对失职者的惩罚是非常严酷的,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透过这些冰冷的青铜铭文,我们或许还能看到那个遥远年代中一些普通人的命运。这个叫Zhe的人做了好多年兵工厂的厂长,ZHE每天都要检查兵器生产,他得向丞相吕不韦负责。如果兵器质量有问题,按照秦国的法律,厂长首先遭受处罚。为了自己和一家老小,他必须尽职尽责。处在这个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最底层的,是数量庞大的工匠。专家在铭文中一共发现了16个工匠的名字。在秦国的手工工场,工人一般都是终身制。无论如何,这个叫DIAO的工匠一生都得在工场度过了。16年的劳作,“窵”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的坎坷。就是这些像“窵”一样的普通人,制造出了留到今天的这些精良兵器,从一丝不苟的加工痕迹上,我们至今还能感受到他们粗糙的双手和专注的目光。秦国众多的兵工厂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大批量地制作高质量的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级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证。当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然被荒蛮和蒙昧包围的时候,而秦人就以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出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