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西安美术学院学术月论文集

发布时间:

西安美术学院学术月论文集

高海平(教师、著名专业画家、书法家、美术史论学者、研究生、硕士学位)男,汉族,1981年7月出生,陕西横山县人。2005年7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期间曾担任院学生会文学部干事、副部长、部长,获院级奖学金一次,院级奖励三次;2011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并获得艺术学硕士学位(全日制,学术型)。现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刘文西工作室教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兼延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陕西太白书画院副院长、陕西春秋书画院副院长等职。主授“毕业论文写作与创作指导”、“毕业创作草图”、“美术史论”、“生活速写”、“壁画临摹与艺术考察”等课程。绘画、论文等作品发表于国家级核心刊物和省级重点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转载;绘画作品发表:1000余幅,其中多幅为摄影作品和书法作品;参加各类展览20次,国家级2次,省部级18次,个人画展2次),分别散见《文博》《美术报》《西北美术》《艺术》《文艺评论》《中华文化画报》《唐都学刊》《美术博物馆》《收藏》《苏州工艺美院学报》《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美术观察》《文化艺术报》《国画家报》《学院美术》《设计艺术》《艺术百家》等专业刊物。部分书画作品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展览,入编大型画册。同时参与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两项,承担省级(陕西省文化厅、广西教育厅研究生创新项目)科研课题3项(2009-2010年,2011-2014年),院级科研课题2项(2007-2008年,2010-2011年)。并任等多家报刊和网络特约撰稿人。出席第一、二、三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首届中国道教美术史研讨会、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四届学术年会等重要美术、人文理论会议,并任专家组成员。获得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颁发的“陕西美术奖创作奖优秀奖”,首届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举办个人画展两次。现致力于中国画创作与中国美术史研究。

1. 专著:美术专业:吕书峰、赵玲、雷晓辉等编著的《全国美院附中高考强化训练》(素描篇、色彩篇),吕书峰编著的《人物速写》,吕书峰主编的全国中等艺术师范《色彩》通用教材,参与编写高等美术院校专业课系列教材《中国画人物教学》。何润民编著的《素描、色彩作品集》,石晓伟编著的《水粉静物》,周晓主编的《周正论艺术》、《周正教育随感录》,耿建义、李国栋编著的《素描人物》、《素描静物》、《人物速写》,武西明编著的《人物速写》、《本质素描》、王博编著的《石膏像素描》,王晓胜编著的《真人头像》、《水粉静物》等各种基础专著28部。发表论文及作品:在《美术》、《美术观察》、《江苏画刊》、《艺术研究》、《艺术界》、《画廊》、《国画家》、《艺术研究》、《美术大观》、《中国油画》、《西北美术》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及作品百余件,获院级美展及优秀指导教师奖20余次。文化课:李玉健学术论文《生物活性肽对水上运动员体能素质的影响》在“第十届全运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交流,并入编《中韩体育学术论丛》。梁秀芳参编教科书《思想道德修养》,参编专著《市场经济法概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论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高二 前沿 第一课同步练习》、《绘画中的矛盾》、《艺术传作中的辩证关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学术刊物发表。杨宏民发表论文有《日本城市雕塑之潮流》、《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树皮画》、《浅论创新教育管理的人本理念》等。权小宁论文《幻想与真实——利希滕斯坦艺术》、《勿望文生义》、《英语学习与标准化考试》、《翻译常见错误》、《艺术类中专生英语学习探微》在学术刊物上发表。高爱菊有论文《网络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对农民收入现状的思考》等近十篇在专业期刊发表。陈健领有《沿波讨源 披文入情》、《色彩的魅力》、《谈语文教学的内在审美观照》、《填补“空白” 再造形象》等十余篇在专业期刊发表。亢丽红发表论文:Holistic Versus Aanlytic Scoring 中外社科论丛 :52-53并获第二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赛获优胜奖、碑林区“课堂教学年”“百节示范课“活动获二等奖、碑林区“走进新课标”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杨光有论文 “艺术院校也要加强学生自然科学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加紧艺术院校教师科技知识素质的继续教育,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 “艺术教育教师学历层次及科技知识综合素质的补足提高” “试论艺术院校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学术刊物发表。2. 美展:在第十届全国美展、第十七届全国版画展、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第二届中国画展、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全国连环画、漫画、插图大展、第五届中国山水画展、全国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优秀国画作品大展、全国青年中国画年展等全国美展入选26件,获金、银、铜奖及优秀奖4件。在省级美展入选作品53件,获奖10余件。3.发表论文及作品:在《美术观察》、《江苏画刊》、《艺术研究》、《艺术界》、《画廊》、《国画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及作品27件,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作品160余件。获院级美展及优秀指导教师奖20余次。

高海平,男,1981年出生,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人,本科、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艺术学硕士学位。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结业(国家级项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特聘教师,西安中国画院画家、研究员,。著有《榆林印迹》《延安印象》《陕西古塔》(三部书均入选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发展改革项目库项目,国家级)《陕北村落彩绘考察》(陕西出版资金资助项目)等,另有《高海平画集》等多部作品集出版发行。在C刊、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三十余篇,入选国展省展十余次,举办个人画展五次,独立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得“陕西美术奖”优秀奖、“陕西省文艺评论奖”评论奖和教育部授予的“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现致力于中国山水画创作与中国美术史研究。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58年生,陕西人,1979年考入西安美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主要学术 著述 《告别过去——杨晓阳作品集》、《速写教程》等,主编《西安美院五十年校庆作品集》、《西安美院中青年素描集》、《西安美院五十年论文集》。1993年年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7年8月22日,杨晓阳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创作的国画《沸腾的黄土地》获西德纽纶堡“第四届国际素描杰出三年优胜奖”;国画《黄巢进长安》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长期陈列在古代战争馆;巨幅壁画《丝绸之路》陈列在北京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全周画;国画《黄河的歌》获秦俑杯国际书画邀请展“金杯”;《终南竞秀》陈列中南海。作品《高风图》、《愚公家族》、《黄河艄公》、《波斯迎亲》等曾引起社会广大关注和反响,作品造型严谨,构图宏大,色彩瑰丽,笔墨功夫扎实深厚,用写实手法表现浪漫题材,注重不同人物性格的刻画,体现出广泛的文史修养和独特的美学感受。 近年对美术教育理论和建立中国美术学院教学体系的思考取得重大进展,倡导“大美术、大美院”,强调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特色和地方及个人特色,引起广泛重视和影响。2009年4月17日,中国国家画院召开全院职工大会,传达干部任职决定。文化部人事司司长高树勋在会上宣读了文化部干部任命文件:任命杨晓阳同志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2010年4月20日在中宣部、民政部、广电总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杨晓阳以个人名义为青海省玉树(级)地震灾区捐款10万人民币,做为赈灾款。

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高海平(教师、著名专业画家、书法家、美术史论学者、研究生、硕士学位)男,汉族,1981年7月出生,陕西横山县人。2005年7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期间曾担任院学生会文学部干事、副部长、部长,获院级奖学金一次,院级奖励三次;2011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并获得艺术学硕士学位(全日制,学术型)。现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刘文西工作室教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兼延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陕西太白书画院副院长、陕西春秋书画院副院长等职。主授“毕业论文写作与创作指导”、“毕业创作草图”、“美术史论”、“生活速写”、“壁画临摹与艺术考察”等课程。绘画、论文等作品发表于国家级核心刊物和省级重点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转载;绘画作品发表:1000余幅,其中多幅为摄影作品和书法作品;参加各类展览20次,国家级2次,省部级18次,个人画展2次),分别散见《文博》《美术报》《西北美术》《艺术》《文艺评论》《中华文化画报》《唐都学刊》《美术博物馆》《收藏》《苏州工艺美院学报》《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美术观察》《文化艺术报》《国画家报》《学院美术》《设计艺术》《艺术百家》等专业刊物。部分书画作品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展览,入编大型画册。同时参与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两项,承担省级(陕西省文化厅、广西教育厅研究生创新项目)科研课题3项(2009-2010年,2011-2014年),院级科研课题2项(2007-2008年,2010-2011年)。并任等多家报刊和网络特约撰稿人。出席第一、二、三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首届中国道教美术史研讨会、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四届学术年会等重要美术、人文理论会议,并任专家组成员。获得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颁发的“陕西美术奖创作奖优秀奖”,首届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举办个人画展两次。现致力于中国画创作与中国美术史研究。

西安美院是很不错的艺术类院校,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西安美院是“八大美院”之一,在本省和全国艺术类院校中,实力是很不错的。

学院目前拥有雁塔校区、长安校区和临潼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81万平方米(其中雁塔校区15万平方米、长安校区62万平方米、临潼校区4万平方米)。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25个,设中国画学院、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公共艺术系、设计艺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服装系、实验艺术系、美术史论系、影视动画系、艺术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造型艺术部、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共16个本科教学系(部)。

设有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等教学机构。设有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美术与西部美术研究中心”及“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739人,其中专任教师492人,教授、副教授244人。学院累计培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5人,获得“突出贡献专家”称号7人,国家“三五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8人,陕西省优秀归国人员1人,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1人。

以上内容参考:西安美术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美术教授199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任西北工业大学社科系艺术学教授。 1.中国文化艺术史2.艺术设计美学与实践研究。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中国书画艺术理论研究会中青年分会理事长中国美协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大连大学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 主要著作 《基于产业关联的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战略框架模型研究》发表于CSSCI源期刊《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功能及文化意义》发表于CSSCI源期刊《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论民族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发表于CSSCI源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高等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发表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1期 《户县农民画中色彩选择的文化内涵》2008年发表于CSSCI源期刊《西北大学学报》第2期 《情感性人机界面探析》——基于形式美的网络教学界面设计。2007年9月发表于CSSCI源期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码招贴设计现状分析》发表于CSSCI源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中国文化学术年鉴——权威论文》2002-2008年卷2009年5月收录论文《基于产业关联的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战略框架模型研究》 《中国动画形象设计——动画形象内外两个层面的关系》2008年发表于《大连大学》学报第1期 《高校美育的缺失及改进措施》发表于《中国研究生》第031期; 学术论文:<韩非子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晋阳学刊>2000年第4期学术札记专栏发表,并于2001年5月被<全国报刊索引>哲学社会科学版检索.<中国画的审美体验与形式语言>,2000年6月入编陕西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一书.<龚贤的心境与笔意>于<西北美术>1997年第2期艺术理论专栏发表.<美的三种含义>于1999年10月17日<深圳特区报>理论版学者论坛专栏发表.<荷塘听雨>于1998年6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专栏专题发表.<幽谷山溪>于1996年9月11日<人民日报>文艺版发表.<高原大壑>于1997年4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专栏发表.<白云深处有人家>于1996年9月7日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专题发表.<阴山放骑>(1996年入编<世界美术作品选集>)1. 基于产业关联的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战略框架模型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 2006(5)2. 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功能及文化意义. 郑州大学学报, 2007(1)3. 论民族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5(1)4. 高等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1)5. 户县农民画中色彩选择的文化内涵. CSSCI源期刊《西北大学学报, 2008(2)6. 情感性人机界面探析》––基于形式美的网络教学界面设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7(9)7.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码招贴设计现状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6)9. 中国动画形象设计––动画形象内外两个层面的关系. 大连大学学报, 2008(1)10. 高校美育的缺失及改进措施. 中国研究生, 2007(031) ]作品《秋耕》2002年入选中国美协与中国文联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 作品《荷塘听雨》2002年获“陕西省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二等奖 作品《山乡秋色》入选陕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美术作品展览 作品《白云深处有人家》入选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美协联合主办的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陕西省美术作品展览获三等奖 作品《荷塘雾雨》入选陕西省第二届花鸟画优秀作品展览 作品《伏历两千年》入选丁亥元宵节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作品展览。社会兼职陕西省政协委员 陕西省中国书画艺术理论研究会中青年分会理事长 中国美协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西安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大连大学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 2005年入选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申报项目评审专家

高海平,男,1981年出生,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人,本科、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艺术学硕士学位。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结业(国家级项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特聘教师,西安中国画院画家、研究员,。著有《榆林印迹》《延安印象》《陕西古塔》(三部书均入选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发展改革项目库项目,国家级)《陕北村落彩绘考察》(陕西出版资金资助项目)等,另有《高海平画集》等多部作品集出版发行。在C刊、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三十余篇,入选国展省展十余次,举办个人画展五次,独立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得“陕西美术奖”优秀奖、“陕西省文艺评论奖”评论奖和教育部授予的“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现致力于中国山水画创作与中国美术史研究。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论文模板

当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之后,如何将其展现于众人面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例,给大家介绍科研的一个重要部分枣论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项。当然,要写出一篇好的论文,绝不是单单这么一个简要的介绍就够了,还需自己多写、多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及到学术论文的写作领域,那么怎样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是怎样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对您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一)题名(Title,Topic)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2.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 4.醒目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 ①省略主语枣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 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 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属主事的错误的占11%;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厖。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 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五)引言(Intor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六)正文(Main body)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编写要求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mm,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为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页共×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论文格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 325。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论文格式——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 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谭炳煌,1982.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Guinier A,施士元译,1959. 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Pettetssen S, 1941. Introduction to Meterc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10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Bachmann W , 1973. Verallgemeinerung and Anwendung der Rayleighschen Theorie der , 28 (4):223-228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 al.,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摘自 《环境化学》,原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西安交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本文主要介绍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以西安交大进行描叙,大家可以参考下。

第一部分:摘 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高度概括,对于论文来说不可缺少。用中、英文分别书写,一篇摘要最少400字。

居中“摘要”二字(三号宋体),二字间距两个字符。“摘要”下面是摘要的内容,每段开头空两字符,小四号。

……

关 键 词:xxx;xxx;xxx;xxx;

摘要正文的内容,要空一行,向左边对齐,打印“关键词”三字(五号加黑),然后接冒号,后面是关键词(五号宋体)。关键词由3到5个组成,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要加任何符号。

title: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name: xxxxx

supervisor: xxxxx

abstract

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的一致。

居中编排“abstract”(三号times new roman),英文摘要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摘要正文每段开头不空格,每段之间空一行。

key words: xxx; xxx; xxx; xxx

“key words”大写,其后每个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都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任何。例如:drip irrigation emitter; rp&m; hydraulics; labyrinth flow channel

第二部分:绪论

绪论:这是论文的开头。绪论与摘要写法有些不同,摘要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绪论可以具体点,字数控制在1000左右。绪论有下面几个方面:[ 脚注是对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使用上角标(序号①、②…)标注,脚注可用小号字(一般小五号宋体)列在相应正文同一页最下部并与正文部分用细线(版面宽度的1/4长)隔开。(删除脚注的方法:直接删除正文中的脚注编号即可)]

① 论文目的是什么,能回答什么问题。

② 主题范围,文献等(包括与课题相关的历史的回顾,资料来源、性质及运用情况等)。

③ 说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方法。

④ 概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三部分: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主要包含:前言标题、各级标题还有正文、中间的图表和页脚。

前言的标题格式是:三号字体,宋体,要加粗还有顶格。前言内的内容用小四号的字,宋体,行间距为.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一般为四级,都用黑体,加粗还要顶格,一级标题用三号字,二级标题用四号,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四级标题和三级标题一样,分别用:一、(一)、1、(1)来标题各级标题。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

图表每一个都要编排序号,要有图,要标明题目还要有一定的说明,说明文字大小为小五号,黑体

页脚中间写页码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文后的参考文献必须是真实的,论文中引用的文献要著录,没有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不能出现,应遵循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

中间参考的文献应该是作者考察过的学位论文中有价值的文献,不是特别情况不要间接引用。

参考文献也是有数量的限制的,论文文献不应该少于10篇,中间外文文献不应该少于2篇。

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的时候时,就要一个一个的列出来,如果超过了3位,就列出前三位就可以了,中文的作者后面加“等”,外文的作者后面加“et al”,每个作者姓名用逗号来分开。

文后的参考文献采用五号字体。

第五部分;附 录

附录编号应该编为附录1,附录2。附录标题要占一行。每一个附录一般应另起一页编排,有多个附录可以接着排。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行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编号前加“附录1-”字样。

1.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 论文(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目录、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部分。 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题目一般中文字数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前言 前言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结论(结果与分析)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作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不加章号。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致谢 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及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致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附录 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2.书写及打印要求 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打印。其中上边距25㎜、下边距25㎜、左边距25㎜、右边距25㎜、页眉15㎜、页脚15㎜。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单倍行距。页眉内容统一为“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五号字体。目录、摘要、关键词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论文错漏按正式出版物要求不能大于万分之一。 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摘要与关键词(中、外文)、正文章、节题目(农、理、工科类要求编写到第3级标题,即□.□.□。文、法、经、管科类可视论文需要进行,编写到2~3级标题)、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中各章节题序及标题用五号宋体。目录打印示例见附录。 摘要与关键词 中、外文摘要与关键词单独成页置于目录后,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摘要、关键词题头均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具体内容,内容文字用五号宋体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 论文正文 章节及各章标题 章节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层次 层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以少为宜。各层次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2-1和表2-2。 表2-1 农理工科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1□××××× 顶格,四号黑体 节 □××××× 顶格,小四号黑体 条 □××××× 顶格,五号黑体 款 □××××× 顶格,五号黑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项 (1)×××× 顶格,五号宋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表2-2 文法经管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一、××××× 顶格,四号黑体 节 (一)×××× 顶格,小四号黑体 条 □□1.××××× 空两格,五号黑体 □□×××××××××××××××××××××××××××××××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款 □□(1)×××× 空两格,五号黑体 □□×××××××××××××××××××××××××××××××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项 □□①□××××× 空两格,五号宋体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参考文献 文献标识 引文是论证的辅助手段,应忠于原意,表达完整,准确切题。在论文中引用文献时,应在引文处标注被引用人的姓名和被引用文献发表的年份。若所引用文献只有1-2名作者时作者姓名全部列出(外文文献只列姓氏),当所引用文献作者有3名及3名以上时,只列第一作者,后加“等”字以示省略。如“(梅明华,2002)”,“(梅明华和李泽炳,2001)”,“(梅明华等,2002)”,外文文献引用作同样处理,如(Smith,1990),(Smith and Jones,1992),(Smith et al.,1993)等。 书写格式 在论文(设计)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引用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与文中引用文献一一对应。参考文献题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排写,其后空一行排写文献条目。参考文献排列规则是: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的姓氏笔画为序排列,英文及其它西文按第一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按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列出,所列的同一第一作者同年内的文献多于一篇时,可在年份后加“a”、“b”等字母予以分别,如“2001a”、“2001b”等;文献作者人数在3人以下的全部列出,超过3人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后面加“等”字以示省略,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隔开。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缩写,并省略缩写点,空一个字符。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列入参考文献,确有引用必要,须在脚注中说明引用。 所有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句号用中文全角状态下的“.”表示,所有西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中的标点符号用西文状态下的符号,后空一格。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作者.题名.见:编者,文集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报纸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②-1)”等。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 式中 Mf——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θf——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 插表 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磅),中间为细实线(磅)。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小五号字。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文法经管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小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小五号字。 插图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图题及图中说明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黑体小五号字。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标识并置于分图之下。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采用揩体小五号字。 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照片图 论文中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对显微组织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附录 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或“附录一”、“附录二”等,用四号黑体字左起顶格排写,其后不加标点符号,空一行书写附录内容。附录内容文字字体字号参照正文要求。 附录1 目录示例 (空一行) 目□录(4号黑体居中,不加粗) (空一行) □□摘要(5号宋体)……………………………………………………………………………1 □□关键词(5号宋体)……………………………………………………………………………1 □□Abstract(5号宋体)……………………………………………………………………………1 □□Key words(5号宋体)……………………………………………………………………………1 □□前言(5号宋体)……………………………………………………………………………1 1. 材料与方法……………………………………………………………………………………………3 □材料………………………………………………………………………………………………3 □方法………………………………………………………………………………………………3 □育性的观察………………………………………………………………………………3 □有丝分裂计数……………………………………………………………………………3 □减数分裂观察……………………………………………………………………………3 □统计方法…………………………………………………………………………………3 2. 结果与分析……………………………………………………………………………………………3 □花色和育性………………………………………………………………………………………3 □有丝分裂计数………………………………………………………………………………… 4 □染色体数分布及两代间变化 …………………………………………………………4 □植株类型及两代间变化……………………………………………………………5 □F5代不育群体与可育群体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比较…………………………………5 □减数分裂的初步观察……………………………………………………………………………6 3. 讨论……………………………………………………………………………………………………6 □关于萝卜与甘蓝远缘杂种雄性不育的思考……………………………………………………6 □关于萝卜与甘蓝远缘杂种稳定方向的思考……………………………………………………7 □向偶数染色体方向稳定…………………………………………………………………7 □向异源双二倍体方向稳定………………………………………………………………7 □关于杂种育性水平逐代提高的可能原因……………………………………………………7 参考文献……………………………………………………………………………………………………8 致谢…………………………………………………………………………………………………………8 附录……………………………………………………………………………………………10

西安美术学院刘诗宇毕业论文

西安美术学院不是985工程高校,也不是211工程高校。

西安美术学院(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简称“西美、西安美院”,是一所高等美术类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广电部西北动漫教育基地,第三个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国内美术学院,全国首批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一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研究生培养单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单位,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现有三个校区,分别是校本部、临潼校区和长安校区(筹)。其中,雁塔校区的具体地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含光路南段100号;临潼校区的具体地址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南路53号;长安校区的具体地址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子午大道神禾二路(筹)。校园总占地约亩,截至2021年拥有全日制在校生7013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6105人,普通专科生22人,全日制博士生66人,全日制硕士生473人,留学生5人,成人脱产学生306人,进修生36人。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美术学院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质量为生命、以繁荣文化为己任、秉承“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精神,恪守“弘美厚德,借古开今”的校训,发挥地域优势,突出西部特色,率先将书法和民间美术纳入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并重视周秦汉唐历史文化、延安革命文艺、西北民族民间艺术、当代“长安画派”与“黄土画派”四大传统和绘画、书法、美术史论、中国民间美术“四大基础”教学,逐渐形成了基础雄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美术教育体系。西安美术学院在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广纳贤才、汇聚名师,立足卓绝的延安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创作了许多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为繁荣社会主义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影响。

学校历史

西安美术学院建校于1948年,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院。前身是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校。

1949年7月由山西临汾迁至西安南郊兴国寺,更名为西北人民艺术学院。

1953年更名西北美术专科学校。

1960年定名为西安美术学院。

1967年与西安音乐学院合并为陕西省艺术学院。

1980年4月,恢复西安美术学院建制。

1995年学院由长安兴国寺迁入西安市含光南路。

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1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的10所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2012年被教育部授予“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

2013年5月与宝鸡、渭南签署了“地校合作”协议。

2021年1月15日,发起成立中国艺术法教育联盟;6月,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6月,学院有教职工739人,有专任教师494人,其中教授65人,副教授179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累计培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5人,获得“突出贡献专家”称号7人,国家“三五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8人,陕西省优秀归国人员1人,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1人,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陕西省文化系统第九批“六个一批”人才2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6人,陕西省师德楷模1人,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2人,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1人,入选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陕西省人文英才计划2人。学院还聘请了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6月,学校设有16个教学系,开设本科专业25个;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陕西省名牌专业、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校级精品课程。拥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绘画、艺术设计、雕塑、美术学、动画

陕西省名牌专业:特色专业:绘画、艺术设计、雕塑、美术学、中国画、动画、摄影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动画、美术学、实验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艺术与科技、中国画、绘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摄影、书法学、产品设计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写生、油画人物写生技法、水墨人物画技法

省级精品课程:水墨写意人物画、招贴设计、写意人物水墨技法、油画风景技法、油画人物写生技法、城市公共艺术、黑白装饰画(人物)

校级精品课程:水墨写意人物画、招贴设计、城市公共艺术、水墨人物画技法、油画风景技法、油画人物写生技法、版画综合材料技法、中国上古美术史、中国古代雕塑考察与临摹、中国画·写意人物写生课程、油画人体写生

学校科研:

截至2017年3月,学院有13个科研机构。截至2016年,学院先后承担了77项国家级、教育部等研究课题,编写“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12部,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16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艺术基金39项;获国家级奖186人次。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项。我院出版学术著作219部,发表论文2844余篇,充分体现出学院在全国美术专业领域科研发展中所取得的重要成绩。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学院概况 西安美术学院位于西安市南郊,建立于1949年,是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按照全国总体布局,在西北大区设立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 府。她的前身是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建院55年来,西安美术学院从一所窑洞大学,发展成为拥有中国画、油画、版 画、雕塑、平面设计、建筑环境艺术、服装、装潢、陶瓷艺术、美术教育、美术史论等11个系、34个专业,以及附属中 等美术学校、基础部、成人教育学院、艺术研究院、国际意象研究中心、传统艺术研究所、巴黎艺术城工作室等专业齐 全的美术院校。西安美术学院背靠周秦汉唐传统、丰富的民间艺术传统、延安文艺和长安画派、黄土画派传统,面对新 时代现已发展为绘画、雕塑、摄影、动画、艺术设计、美术学专业类别齐全,教学和科研创作并重的很有特色的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建筑环境艺术系,服装系,美术史论系,油画系,国画系,版画系,雕塑系,装饰艺术系,美术教育系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学科均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批授 予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美术学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有接收外国、港、澳、台留学生,接受外国文教专家的资格。美术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美术学绘画专业和设计艺术学专业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名牌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包括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8700余人,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 科研能力强的专业师资队伍,还特聘了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教授30余人西安美院老院长刘文西作品为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学院设有美术研究院、中国画艺术研究中心、书法教学研究中心、美术馆、网络中心、文物标本陈列馆、民间艺术陈列馆、藏画精品陈列 馆、少数民族服饰陈列馆及各类专业工作室,并在深圳、青岛、上海设立了分院。学院还办有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专业美术刊物《西北美术》,院图书馆藏书45万册,历代书画艺术珍品2064余件。多年来,西安美术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美术专业人才,也创作了数干件反映时代、反映生活和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优秀作品,并多次在国内国际大赛中获奖。迄今,获国家级奖牌147人次,获省部级奖1123人次。在国际展览中有数十件作品被欧、美、日等国家展览馆收藏。近年来,西安美术学院进…步扩大了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先后同英、法、美、德、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艺术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互派留学生。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购置了画室,定期安排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在国内又先后成功举办了《华夏纵横》、 《中国西部高等美术教育研讨会》、 《全国高等美术学院招生工作会议》、 《西部》大型艺术创作展览工程、 “国际当代素描艺术展暨国际素描艺术研讨会”、“俄罗斯当代素描油画大展”、 “全国九大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暨学术交流研讨会”、 “黄土绘画”艺术研究会(黄土画派) 成立大会暨首届会员作品展”、 《全国首届高等教育设计论坛》等三十多项大型活动,对加强 中外美术学院的艺术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200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学术交流中心在学院挂牌成立、 西安美院老院长刘文西手稿刘文西教授荣膺全国首批“百位名师”、杨晓阳院长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郭线庐、王胜利副院长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2004年,学院33位教师的24件作品在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中获奖,位居全国美术院校获奖前列, 刘文西、刘永杰、贺荣敏三位教授主讲的《中国画水墨人物写生课》被省教育厅评为精品课程。这是一片历史文化集藏丰厚的土地,在这里驻足凝目,必然和历史文化发生精神的交汇。陕西,有全世界为之惊叹的古典文化,有全人类为之骄傲的传统艺术,汉唐时期,以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长安为中心,产生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它的风格开阔、雄浑、质朴、清新,长久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上世纪发生的代表中国人民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理想的延安文化,也成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构成。和新中国同龄的西安美术学院,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沃土里成长,并以其半个世纪以来的辉煌业绩、以其在改革开放年代焕发出的创造热情和全新面貌,在全国美术界引起了长久关注。 在辉煌的历史成就里,西安美术学院与时俱进,新人辈出。投身“大美术”、建设“大美院”的事业,把“借古开今,融会贯通”作为办学宗旨,把“大美术、大美院、 大写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美术学院的教育创作理论, 把“出作品、出人才、创建一流美术学院”作为宏伟的奋斗目标,以不可替代的地方特色和多元化的风貌,向 “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美术学院迈进。实用美术设计学科尤为突出,培养了多位著名华人平面设计家,如杜华林,陈绍华,韩家英,张达利。老院长刘文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设计绘制了人民币。,其前身是1948年9月成立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校,贺龙元帅为首任校长。1949年7月由山西临汾迁至西安南郊兴国寺,更名为西北艺术学院,1953年更名西北美专,1960年定名为西安美术学院,1967年与西安音乐学院合并为陕西省艺术学院。1980年4月,恢复西安美术学院建制,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美术学院。 学院1995年迁入西安市含光南路的主校区,2006年在长安区大学城征地525亩,2007年将长期合作的陕西艺术师范学校并入我院,形成目前功能齐全的校区格局。 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西安美术学院秉承“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艺术精神,恪守“弘美厚德,借古开今’’的校训,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指导下,发挥地域优势,突出西部特点,逐步建成为一所艺术专业类别齐全、结构合理、教学—创作—研究并重的独具特色的综合型美术学院。 长期以来学院聚集了一大批有影响的艺术人才。从1950年开始,长安画派的石鲁、赵望云、何海霞;著名画家郑乃珖、罗铭、刘文西、陈忠志、陈光健、王崇人、杨晓阳、赵步唐、刘保申、茹桂、张之光、萧焕、杨健兮、刘永杰、贺荣敏、姜怡翔、王子武、崔振宽、江文湛、苗重安、王西京、郭全忠、罗平安;美术史论大家王子云、徐风、王宁宇、程征、彭德、周晓陆、赵农、李青、李凇;油画家蔡亮、叶洛、武德祖、谌北新、靳之林、王胜利、郭北平、韩宝生、潘晓东、贺丹;雕塑家马改户、陈启南、张叔瀛、邢永川、陈云岗、石村;版画家刘蒙天、汪占非、邸杰、李习勤、陈延、杨锋、杨劲松;设计家樊文江、陈绍华、郭线庐、吴昊、彭程、任焕斌、张莉等一大批名家、教授在学院任教,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其中包括刘文西、杨力舟、杨晓阳三位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编辑本段]院系介绍中国画系 西安美术学院 中国画系始建于1957年,是经陕西省批准的我院省级重点学科,该系曾聘请了长安画派的著名画家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等在该系兼课。建系四十二年来又陆续集中了冯友石、邱石冥、陈瑶生、叶访樵、郑乃光、罗铭、张义潜、刘文西、陈忠志、陈光健、杨建兮、赵步唐、刘保申、肖焕、杨晓阳等一批专家、教授形成了实力雄厚教学、创作经验丰实的强大师资阵容。现活跃在国内画坛的杨力舟、王迎春、王子武、苗重安、王有政、郭全忠、江文湛等均毕业于该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著名画家刘文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都曾任该系主任。历任系主任的还有:陈光健、肖焕、张之光等教授、现任系主任姜怡翔副教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系在张之光、刘永杰、陈国勇、贺荣敏、晃海等中青年教授为骨干教师的带领下,设立刘文西工作室、中国画工作室、陈国勇工作室。在院系领导下不断进行着中国画教学创作改革与实践探索。 西安美术学院 中国画系的教学科研有了长足发展,教师参加全国美术大展获金、银、铜牌15枚。出版画册、专著50作部,还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该系对外交流活跃,专家教授多次出访世界数十个国家地区学术交流和举办画展。 招生类别、专业、学制、学科:中国画专业美术学博士学位研究生(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3年),中国画专业学士学位本科生(4年),国内外研修生。培养能在文化艺术部门、学校及有关单位从事中国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书法篆刻、创作教学、研究和其它美术工作,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有: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透视解剖、素描、速写、色彩、白描、工笔、写意、创作、书法、篆刻等。油画系 西安美术学院 油画系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个油画教学、科研、创作基地,创建于50年代初。该系建系四十多年来,先后有汪占非、武德祖、蔡亮、余忠志、叶洛、谌北新、马骥生、董刚、黄乃源、张自凝、武永年、王天德、王国伟等教授任教。改革开放以来,该系形成了一批勇于开拓,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创作队伍,他们包括:王胜利、赵拓、潘晓东、崔国强、贺丹、景柯文、韩宝生、钟晓京等教授、副教授,这支队伍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大展中频频获奖,教学科研成果突出。该系现设五个工作室:第一工作室司徒立——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院内主持人:韩宝生);第二工作室靳之林——油画的中国精神工作室(院内主持人:崔国强);第三工作室潘晓东——印象表现油画工作室;第四工作室赵拓——油画民族化工作室;第五工作室景柯文——视觉艺术工作室。 招生类别、专业、学制:油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3)年,油画、壁画专业学士学位本科生(4年),国内外研修生。培养能在文化艺术部门、学校及有关单位从事油画教学、创作、研究和其它美术工作,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素描(静物、石膏、人物、人体、风景)、速写、壁画、油画、创作等。 版画系 学生作品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成立于1960年。43年来已发展成为正规的当代学院模式,加强了学生素质教育和实践的功能,形成了有专业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法。先后汇集了国内优秀的版画家任教,其中有:刘蒙天、邸杰、李习勤、刘永贤、陈延、杨劲松、戴大权等教授,他们既是热衷而有经验的美术教育家,又是有教高艺术成就的版画家。改革开放以来,版画系在系主任杨峰教授的带领下,不断进行教学与科研的创作实践。师生创作、科研成果突出,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瞻和全国版画展,屡有金、银、铜等奖项获得。1995年又成立了西北地区唯一的培养专门摄影人才的艺术摄影专业。2002年在发展基础上开设影视新媒体专业,形成了资源共享,开放性教学新形态。 招生类别、专业、学制:版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3年),版画、摄影专业学士学位本科生(4年),国内外研修生。培养能在文化艺术部门、学校及有关单位从事版画创作、教学、研究和其它美术工作。有教强适应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版画专业主要专业课有: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素描、速写、色彩、书籍装祯、插图、连环画、木刻、铜版、石版、丝网、电脑设计等。 摄影专业主要专业课有:摄影基础(照相机原理及运用、摄影光学、暗室工艺、滤色镜及摄影色彩、构思)、摄影理论(摄影美学、中外摄影史、摄影作品赏析)、专题摄影(人像、风光、广告、新闻等)、毕业创作实践等。雕塑系 西安美术学院 雕塑系是西安美院建系较早的教学单位之一,已有50年的历史。50年来,她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雕塑领域培养了百余名雕塑家。在全国范围内具较大影响。 雕塑系广大师生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为祖国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有的教师在50年代参加了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塑创作活动;有的教师参加过毛主席纪念堂的雕塑工程;还有的教师在全国多处大中城市参加了大型城市雕塑的制作与设计。曾有陈启南、马改户、陈天、张淑嬴、邢永川等教授任教。形成了一支梯队完整、技术精湛、艺术实力雄厚的雕塑艺术创作与实践的群体队伍。 现任系主任陈云岗教授。雕塑系拥有担任教学顾问的教授4名,现职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助教2人的师资队伍。招收学士学位本科生,硕士学位研究生及研修生。 雕塑系现有约600平方米教学空间,拥有120平方米展厅及陈列馆各1个。设有“陈云岗教学工作室”和“王志刚教学工作室”两个专家教学单位。建有作为学生参与动手能力锻炼的“综合材料工作室”2个,总面积约400平方米。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素描、塑造、金属造型、石刻木雕、创作练习等。此外,拥有制作现代雕塑的各类机械加工设备、设施以及各种教学设备。 雕塑系在教学上与时俱进,在引进新观念、新形式、新思路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全系教师正在编撰《雕塑艺术教程》这部具有统编教材性质的“教学大纲”。美术教育系 美术教育系成立于1958年,建系四十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合格的美术教育人才。先后有美术教育家、画家:周正、胡明、谢永熙、马云、石景昭、黄申发、车致盛、郭北平等教授以及张宝洲、李秦龙、郭榆生等中青年教学骨干在该系任教。 美术教育系现有在职专业教师3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8名,讲师19名,助教6名。该系分中国画、油画、工艺、水彩、综合材料绘画、基础课六个教学研究室,师资力量雄厚,教学门类齐全,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曾三次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奖。在近年全国美展中获金奖2枚,银奖3枚,铜奖5枚,并有30余部专著出版。美术教育系教学设施齐全,摄影、摄像、图书资料等属领先水平,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为培养合格的美术教育人才提供了保障。 美术教育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美术教育部门、高、中等学校、文化艺术部门及有关单位从事教学、创作,辅导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美术教育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有: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素描、版画、色彩、创作、中国画白描、工笔重彩、写意、油画、美术设计、透视、解剖、书法篆刻、教育学、心理学、中学美术教材教法等。招生类别、专业、学制:美术教育系招收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三年),综合材料绘画专业、美术教育专业学士学位本科生(四年),国内外研究生。美术史论系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成立于1992年,其前身是开设于1957年的西安美术学院装潢专业,是西北地区设计专业资历最深、专业设置最早的最高设计教学单位。该系自成立以来,先后有著名设计家樊文江、赵建科、陈绍华、郭线庐等教授任教,还聘请了数名外籍专家教授在该系任教。多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各类合格毕业生近千名,其中部分学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师、学者和教授。师生的作品和设计方案在国内外的竞赛和招标中获得了国家和有关的奖励多项。设计系还分别向日本、英国、美国等国派出留学人员,使该系与国际间的艺术交流日趋活跃。 设计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任系主任彭程教授,副主任高晋民教授。现有专业教师20余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11人,助教5人。系内设资料室、计算机设计、摄影、丝网印刷工作室、专业基础教研室、装潢、动画展示专业教研室、研究生部等部门。2001年、2002年先后新增设动画设计专业、展示设计专业。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艺术家,是设计系近年来一贯的教育思想,强化创新意识、强化创意训练,培养跨世纪设计人才是设计系的特点。建筑环境艺术系 建筑环境艺术系是在1986年开设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于2001年成立。现任系主任吴昊教授。现有教师20余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士学位本科生和各类研修生。 建筑环境艺术系设有设计基础与理论研究室、建筑与规划研究室、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室、公共艺术研究室、室内设计技术研究室、计算机绘图工作室,以及环境艺术工程设计研究所,并确立了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 建筑环境艺术系教学致力于在艺术院校培养懂结构、重技术、精施工、强设计的环境艺术类特殊人才。尽快培养一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艺术类建筑师、规划师及环境艺术设计师。近年来建筑环境艺术系在向社会输送和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曾先后完成国家级和省政府多项大型艺术工程项目,已完成的主要项目有: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陕西唐园》方案及世博会中国馆《陕西馆》展示设计,该项目曾荣获园艺博览会组委会二项金奖、三项银奖。宁波市中心广场方案设计,该项目曾荣获国家建设部二等奖。陕西驻京办《陕西大厦》五星级宾馆方案设计、陕西乾陵《唐诗苑》方案设计。设计方案和工程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奖。装饰艺术系 装饰艺术系是在原工艺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家、艺术家和设计家黄文馥、黄钦康、杨健健、张雪茵等曾在本系任教。 现任系主任任焕斌教授、副主任陈琪副教授。装饰艺术系现有在职专业教师1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 学生在外调查名,讲师5名,助教2名。该系招收装饰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3年)、装饰艺术专业学士学位本科生(4年)及国内外研修生。 装饰艺术系在教学中倡导教书育人,敬业爱岗,并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市场对装饰艺术人才的需求,采用绘画艺术与设计艺术相结合,艺术与市场相结合的教学方向,不断地促进艺术探索与社会实践。在原来专业基础上,设立了三个工作室,分别为:公共艺术工作室;现代实用艺术工作室;综合材料工作室。主要专业课有:绘画基础、图案临摹、装饰基础,装饰材料,中外民间装饰艺术技法,手工印染与制作,纤维艺术设计与制作,丝网技术与制作,大型壁画设计与制作,漆画设计与制作,装饰雕塑设计与制作,陶艺设计与制作和电脑艺术设计等。 近年来,装饰艺术系在教学科研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50余篇,作品百余件,获得奖励多项,并参与“中华世纪坛”北京陕西大厦,河南火车站等大型壁画设计工程。服装系 学生在比赛中西安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是由西安美术学院原工艺系服装专业发展起来的。1986年创建服装设计专业,2001年正式成立为服装系。下设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纺织品艺术设计等专业。建有服装工艺制作工作室,服装CAD设计工作室,立体裁剪工作室,数码艺术设计工作室。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有:服饰图案,服装色彩,服装设计,服饰配件设计,民族民间服饰与印染,中外服装史、立体裁剪,服装CAD,服装表演与组织,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染织材料学,室内配套设计等。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士学位本科生及进修生。 学生在比赛中 张莉教授现任系主任。现有在职专业教师17人,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助教8人。教师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近年来师生的作品在全国各类大赛中屡屡获奖,出版专著及发表论文多篇,取得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成果。 服装系培养目标为:掌握专业艺术设计、设计史、传统艺术、手工艺技术、较高的创造思维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掌握工艺材料、工艺制作技能与管理知识,具有市场品牌设计、策划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培养能在企业、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服饰经营管理及教学研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成人教育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成立于1989年,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成人高等美术专业学院。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8人、兼职教师80余名,他们均为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美协、国画院、西安市美协以及社会上年长资深的美术教育家,不少专家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书画家、艺术设计家、美术史论家。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的师资队伍。现任常务副院长宋晓峰副教授。 西安美术学院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办学形式有成人全日制脱产、业余、自学考试三种形式。层次为高中起点四年制本科、大专起点二年制本科、高中起点二年制专科等层次。学院还是陕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专业主考院校。学院现开设有中国画(人物、花鸟、山水)油画、装璜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室内外设计、美术教育、服装设计等专业。 近年来,学院确定并实施以专升本及本科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学科建设,提高学院总体实力,并将进一步探索学分制、工作室制等改革措施,为提高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努力。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西安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简称西安美院附中,是西安美院下设的一所中等美术专业学校,是全国创建最早的六所美院附中之一。1953年建校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千余名合格的高等美术院校的后备生和中等美术人才,其中不少已成为全国有名望的画家、设计家、教授和艺术团体、文艺部门的领导。1993年学校在文化部组织的艺术类中专学校评估中,被确定为合格学校之一。现任常务副校长吕书峰副教授。 多年来,附中从严治校,狠抓教学质量,教学成果显著,拥有一支年轻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在具有西安美院特色的教学大纲指导下,从事教学科研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每年向高等美术院校输送大批优秀的后备生,得到社会的认可,近五十年学校的发展已使其成为全国颇具影响的中等专业美术学校。[百度地图

陕西省小自考学校有: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财经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京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邮电学院等。小自考院校每年可能会有变动,详情以考试院公布信息为准。 自考流程 自学考试可大致分为6步,分别是:新生注册、报考课程、参加考试、撰写论文、毕业办理、申请学位。 新生注册 首次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要先进行网上注册。注册于自考报考期间开放,具体时间当期报考通知可查! 报考课程 除首次报考自学考试的考生要注册和现场确认,后续报考中,考生仅需要缴纳报考费用即可。每年报考的大致时间见自考首页的“报名时间”。 报考结束后,考生要在个人中心查看考试通知单,了解各科考试的具体地点,包括考点学校、考场等。每次考试的报考通知里都有具体的“考试通知单查询”时间。各专业实践考核课程的考试地点、时间由主考学校安排。 参加考试 考生参加自学考试时要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准考证。最好从网上打印考试通知单,以免记错考场、考试号。考试时一般要携带黑色字迹签字笔和2B铅笔若干,可携带尺子、橡皮等文具,不要携带任何通信工具进入考场。考生要注意,开考15分钟后不允许进入考点,考试结束前半小时允许交卷,不可提前交卷离场。 撰写论文 取得现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含加考课程、实践环节考核课程)合格成绩的考生方可参加专科毕业考核(实习)、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申报。大部分专科专业的考试计划中无毕业考核(实习),全部课程合格后可直接办理毕业。专科考生可在专业计划中查看自己的专业是否需要申报。 毕业办理 通过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包括笔试(含加考课)、非笔试、实践环节(实习、实验、上机、课程设计、专业考核或毕业临床实习与考核、本科毕业论文等)全部课程的考核。成绩且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的考生可办理毕业。 自考上半年毕业申报及缴费时间在6月上中旬,下半年毕业申报及缴费时间在12月上中旬。 申请学位 符合政治要求,按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成绩优良,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语合格成绩的考生可申请学位。部分主考学校还有其他具体要求。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西安美术学院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11院校。

延边大学学术月论文集

学术著作:1、《朝鲜近代史研究》(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2、《在汉城没有讲完的故事》(主编),(韩国)话和创造社出版,1997年。3、《1930年代延边民生团事件研究》(专著),(韩国)白山资料院,1998年。4、《从军慰安妇》(编著),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年。5、《东满抗日革命斗争特殊性研究》(专著)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朝鲜·韩国历史大事编年》(主编),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主要学术论文:1.<试论独立协会的历史地位>,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朝鲜史通讯》,第四期,1982年.2.<1876~1893年日本对朝鲜的殖民贸易>,延边大学,《朝鲜问题研究丛书》,第一辑,1983年.3.<独立协会活动始末>,吉林省朝鲜研究学会编,《朝鲜研究文集》,第二辑,1983年.4.<试论俞吉浚“西游见闻”及其基本思想>,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朝鲜史研究》,第五期,1983年.5.<论独立协会>,《延边大学研究生论文集》,1984年.6.<侵略朝鲜是日本明治政权的一项基本国策>,《朝鲜研究论丛》,第一辑.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朝鲜开化思想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朝鲜历史研究论丛》,第一辑,1987年.8.<独立协会活动的历史意义>,《朝鲜学研究》,第一卷,1989年.9.<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与朝鲜人大屠杀事件>,黑龙江《银河》杂志,1989年第三~五期.10.<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反思问题>,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银河》杂志,1989年,第十二期.11.<选择调查延边朝鲜族社会资料分析>,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银河》杂志,1991年,第一期.12.<关于延边朝鲜族迁入历史的若干调查研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机关志,《民族团结》,1991年,第四号.13.<关于延边朝鲜族家庭消费品所有状况的若干调查研究>,《民族团结》,1991年,第五号.14.<关于延边朝鲜族人口的社会职业构成与经济收入状况的若干调查研究>,《民族团结》,1992年,第一号.15.<朝鲜族家庭构造>,(韩国)福祉政策研究所编,《中国朝鲜族社会研究》,1992年.16.<延边朝鲜族村落构造>,(韩国)福祉政策研究所编,1992年.17.<中国朝鲜族与韩国关系>,(韩国)《黄海文化》杂志,1994年,第四号.18.<中国朝鲜族迁入史与人口状况>,(韩国)《殉国》杂志,1996年,第五?期.19.<论日本明治政权“征韩论”的几个问题>, 延边大学《朝鲜学·韩国学论丛》(六),1998年.20.<民生团事件与东北朝鲜人游击队>,(韩国)历史问题研究所,《历史批评》,2000年夏天号,2000年.21.<延边人对南北最高级会谈的认识>,(韩国)历史问题研究所,《历史批评》,2000年秋天号,2000年.22.<实现世界化绝非意味着忘却自己>,(韩国)历史问题研究所,《历史批评》,2002年春天号,2002年.23.<试论朝鲜民族在东北抗日武装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增刊,2002年.24.<中国延边朝鲜族社会与故国南北统一问题>,(美国)国际韩民族财团发行,《民族论坛》,2002年.25.<延边地区朝鲜民族抗日革命斗争的特殊性研究>(1、2),(韩国)《国史馆论丛》,第100辑.2002年.26.<韩国新政权的对北政策与朝鲜的变化发展>,(美国)《第四次世界韩民族论坛发表论文集》,2003年.27.<关于朝鲜‘朝鲜人民革命军’说的一考察>,(韩国)《韩国独立运动史研究》,第21辑,2003年.28.<间岛大韩国民会>,(韩国)《韩国独立运动史词典》,第三卷,2004年.29.<大韩独立期成总会>,(韩国)《韩国独立运动史词典》,第四卷,2004年.30.<赤旗团>,(韩国)《韩国独立运动史词典》,第六卷,2004年.31.<铁血光复团十五万元夺取事件>,(韩国)《韩国独立运动史词典》,第七卷,2004年.32.<关于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与外交关系的若干理解>,(美国)《第五次世界韩民族论坛论文集》,2004年.3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一任州长朱德海>,(韩国)海外韩民族研究所,《韩民族共同体》,第12号,2004年.34.<可认定朝鲜的“朝鲜人民革命军”说>,《朝鲜半岛问题研究论丛》(1),2004年12月.35.<关于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与朝鲜南北统一问题的若干思索>,(韩国)《统一研究》,第9卷第2号,2004年.36.<1930年代初中国东北朝鲜民族与抗日武装斗争>,(韩国)《历史文化研究》,第21辑,2004年.37.<试论朝鲜史学界的“朝鲜人民革命军”说>,《朝鲜—韩国文化的历史与传统》,2005年.38.<东北朝鲜民族反日武装斗争与“朝鲜人民革命军”的实体>,(韩国)《现代史诸问题》,2005年.39.<再论朝鲜史学界的“朝鲜人民革命军”说>,《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2007年.40.<三论“朝鲜人民革命军”说>,(日本)东亚教育文化学会编,《东亚教育文化学会年报》第4号,2007年.41.<关于中国延边大学韩国史研究现状与课题的若干介绍>,(韩国)《韩国学研究》,第18辑,2008年.42.<再论朝鲜民族在东北抗日武装斗争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中韩交流与韩国传统文化研究》,2008年.43.<四论“朝鲜人民革命军”说>(与博士生张玉红合作),《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2009年.44.<论朝鲜民族在东北抗日斗争中的“双重使命”及其历史地位问题>,《韩国独立运动研究新探》,2010年.45.<研究会30年历史回顾与几点思考>,《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延边大学出版社,2011年.46.<朝鲜民族共产主义者在中国东北抗日斗争中的地位和贡献>,《世界历史》,2012年第3期.47.<试论朝鲜民族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党的建立>,《韩国研究论丛》,2012年.48.<试论东满民生团事件及其历史经验教训问题>,《朴文一教授80周年寿辰纪念史学论集》,2012年. 至2012年为止,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评论.史话.随笔等,共计137篇(其中,国外40篇).计178万字.还有翻译文540余万字.至2012年为止,指导培养研究生48名,其中博士生24名.硕士生24名.

1 、论李纨判词之谜,《社会科学家》 1986 年第 2 期2 、论荣府的管理机构与制度,《红楼梦学刊》 1986 年第 3 期3 、人物性格的数学抽象与定量分析,《当代文艺思潮》 1986 年第 4 期4 、从数理语言学看后四十回的作者,《红楼梦学刊》 1987 年第 1 期5 、论长篇小说结构形态的演变,《社会科学家》 1987 年第 4 期6 、《红楼梦》“成书新说”难以成立,《华东师大学报》 1988 年第 1 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 1988 年第 2 期摘要刊登7 、“有是理乃有是数,有是数即有是理”,《红楼梦学刊》 1988 年第 1 期8 、“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学刊》 1988 年第 4 期9 、文学、数学与电子计算机,《自然杂志》 1988 年第 12 期10 、论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明清小说研究》 1989 年第 1 期11 、《红楼梦》不是飞来峰,《红楼梦学刊》 1989 年第 3 期12 、《樵史演义》作者非陆应暘,《明清小说研究》 1989 年第 4 期13 、汤显祖、虞淳熙序《西湖一集》考,《华东师大学报》 1989 年第 5 期14 、论贾府经济体系的崩溃,《红楼梦学刊》 1990 年第 3 期15 、明代通俗小说理论的发展脉络,《文艺理论研究》 1990 年第 3 期,人大复印资料 ( 古代文学 )1990 年第 12 期转载16 、论小说史上的二百年空白,《华东师大学报》 1990 年第 5 期,《文汇报》( 1990 ? 12 ? 2 )发表此文论点摘要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1年第2 期转载,《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 1991 年第 1 期发表论点摘要17 、拟话本二论,《文学遗产》 1991 年第 2 期18 、漫谈小说“识语”,《明清小说研究》 1991 年第 2 期19 、关于熊大木字、名的辨正及其他,《明清小说研究》 1991 年第 3 期20 、论通俗小说的双重品格,《上海文论》 1991 年第 4 期,《新华文摘》 1992 年第 1 期发表论点摘要,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 1992 年第 1 期转载21 、论明清之际的时事小说,《华东师大学报》 1991 年第 4 期 ,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转载22 、宝珠?死珠?鱼眼睛,──论赵姨娘兼谈贾府婢女归宿 ,《红楼梦学刊》 1992 年第 2 期23 、唐寅与“庚黄”,《红楼梦学刊》 1992 年第 2 期24 、论《金瓶梅》作者考证热,《华东师大学报》 1992 年第 3 期 ,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 1992 年第 9 期转载25 、也是一首《临江仙》,《红楼梦学刊》 1992 年第 3 期26 、鲁迅关于历史遗产的理论和实践,载《扬弃与发展》,湖南出版社 1993 年 1 月版27 、从繁荣到萧条,──论清初小说创作的发展,《学术季刊》 1993 年第 3 期 ,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 1994 年第 1 期转载28 、宋教仁与《石头记》,《红楼梦学刊》 1993 年第 3 期29 、论明清小说的宏观研究,台湾《中国文化月刊》 169 期30 、书生的困惑、愤懑与堕落,──从小说笔记看明代儒贾关系之演变 ,《华东师大学报》 1994 年第 1 期 ,人大复印资料(古代历史) 1994 年第 5 期转载31 、王晫与他的《今世说》,《明清小说研究》 1994 年第 1 期32 、论古代小说研究中的纷争及其意义,《明清小说研究》 1994 年第 3 期33 、明代的商贾与书生,《书城杂志》 1994 年第 3 期34 、明代的商贾与官僚,《书城杂志》 1994 年第 5 期35 、关于明清小说研究格局的思考,《明清小说研究》 1995 年第 1 期36 、应当重视古代小说的史学价值,《中外作品研究》 1995 年第 1 期37 、读李延昰《南吴旧话录》,《书城杂志》 1995 年第 3 期38 、许筠与中国明代小说(合作),《明清小说研究》 1995 年第 4 期39 、四部明代小说成书年代之辨正,《社会科学》 1995 年第 6 期40 、论古代小说的史学价值,《华东师大学报》 1995 年第 5 期41 、刘烈女本事等六则,《明清小说研究》 1996 年第 1 期42 、《金瓶梅》传入朝鲜李朝时间考(合作),《延边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2 期43 、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李朝(合作),《华东师大学报》 1996 年第 4 期44 、《剪灯新话句解》明嘉靖刻本辨(合作),──兼谈该书在朝鲜李朝的流传与影响 ,《文学遗产》 1996 年第 5 期45 、“文学史”的评判及其他,《文汇报》 1996 年 9 月 4 日 学林版46 、洪楩嫁女等四则,《明清小说研究》 1996 年第 4 期47 、从比较看研究体系的演进,《复旦学报》 1997 年第 1 期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1997 年第 5 期转载48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在异国的再现(合作),《文艺理论研究》 1997 年第 1 期49 、明清小说研究对象窄空白多,《文汇报》 1997 年 6 月 23 日50 、异域的反响,──朝鲜李朝士人论《三国演义》摘评 ,《明清小说研究》 1997 年第 3 期51 、论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文学遗产》 1998 年第 3 期 ,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 1998 年第 9 期转载52 、明代小说史导言,《明清小说研究》 1998 年第 2 期刊于首篇位置 , 97 ' 武夷山中国小说史国际研讨会宣读,53 、论朝鲜李朝的小说理论,载《东亚文化论坛》,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年54 、从《热河日记》看清代通俗文学的传播(合作) ,载《中韩人文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11 月版55 、论明中叶文言小说创作的复苏,韩国《中国语文论译丛刊》第二卷, 1998 年 12 月56 、《樵史演义》作者考证杂谈,《学林漫录》第十四集,中华书局 1999 年 4 月57 、《热河日记》与中国明清小说戏曲,《明清小说研究》 1999 年第 2 期 ,人大复印资料 ( 古代文学 )1999 年第 12 期转载58 、论明初的文言小说创作,《华东师大学报》 1999 年第 2 期 ,人大复印资料 ( 古代文学 )1999 年第 7 期转载59 、沈万三秀的命运,《解放日报》 1999 年 7 月 3 日60 、松江明清四五七进士,《文汇读书周报》 1999 年 12 月 11 日61 、漫谈陆士谔,《文汇读书周报》 1999 年 12 月 18 日62 、何良俊的牢骚,《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1 月 22 日63 、“破靴阵”与“打行”,《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2 月 19 日64 、清租界查禁《红楼梦》,《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3 月 18 日65 、《说郛》与陶宗仪、郁文博,《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3 月 25 日66 、宋懋澄与他的《九龠集》,《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4 月 8 日67 、熊大木现象:古代通俗小说传播模式及其意义,《文学遗产》 2000 年第 2 期 ,人大复印资料 ( 古代文学 )2000 年第 8 期转载获 2000 - 2001 年《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68 、屠隆与两起悬案,《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5 月 20 日69 、张文虎留下一部日记,《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7 月 29 日70 、何日得睹《云间人物志》,《解放日报》 2001 年 1 月 12 日71 、突破小说史研究的传统模式,《文学报》 2001 年 2 月 15 日72 、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一些思考,《明清小说研究》 2001 年第 1 期73 、《近代翻译小说编年》及提交说明载《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 5 月版74 、近代小说及其研究的数理描述,《华东师大学报》 2002 年第 4 期75 、一部“红楼”,半壁江山,《文汇读书周报》 2002 年 9 月 6 日76 、研究格局严重失衡与高密度重复,《文汇读书周报》 2002 年 9 月 6 日77 、关于《明清上海地区稀见文献五种》,《华东师大学报》 2003 年第 6 期78 、关于古典文学研究中一些现象的思考,《文学遗产》 2004 年第 1 期79 、《金瓶梅》作者如何考证,《文汇读书周报》 2004 年 2 月 6 日《新华文摘》 2004 年第 9 期转载80 、关于《西游记》的两次争辩,《文汇报》 2004 年 2 月 29 日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4 年第 5 期转载81 、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明清小说研究》 2004 年第 2 期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4 年第 11 期转载82 、“小说史”的体例与重写,《解放日报》 2004 年 11 月 7 日《新华文摘》 2005 年第 1 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5 年第 2 期转载83 、我与小说研究的书目书,《明清小说研究》 2004 年第 3 期84 、论晚清小说书价,《华东师大学报》 2005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5 年第 12 期转载Frontiers , of , Literary , Studies , in , China2007 年第 1 期转载85 、明代通俗小说概述,载《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版86 、明代文言小说概述,载《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版87 、明代小说文献,载《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版88 、报刊文学与商业交换法则――以《瀛寰琐记》的出版史为分析个案《学术月刊》 2006 年 5 月号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6 年第 11 期转载89 、重建文学史的基础,《华东师大学报》 2006 年第 3 期90 、关于鲁迅文学活动的最早报道,《文汇报》 2006 年 7 月 16 日91 、历史上的小说盗版案,《文汇报》 2006 年 9 月 24 日92 、晚清《新闻报》有关小说编年( 1893 - 1895 ),《明清小说研究》 2006 年第 3 期93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的价值,《华东师大学报》 2007 年第 1 期94 、晚清《新闻报》有关小说编年( 1896 - 1902 ),《明清小说研究》 2007 年第 1 期95 、 The , price , of , novels , in , the , Qing , Dynasty《 Frontiers , of , Literary , Studies , in , China 》 2007 年第 1 期96 、晚清《新闻报》有关小说编年( 1903 - 1905 ),《明清小说研究》 2007 年第 3 期97 、晚清《新闻报》有关小说编年( 1906 - 1908 ),《明清小说研究》 2007 年第 4 期98 、“小说界革命”的预前准备,《华东师大学报》 2007 年第 6 期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8 年第 2 期转载99 、《西游记》里的挑担问题,《文汇读书周报》 2008 年 1 月 18 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