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19例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摘要】 目的 探讨正确判断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的方法和及时处理的重要临床意义,及中药的应用技巧。方法 19例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主要的临床表现,并配合结肠镜检查、放射学检查、CT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基本采用对症保守的并配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其中,中药尤其强调活血止血法。结果 19例均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其中,有1例患者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后所致,于年后又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其他患者未做定期随访。结论 掌握正确判断的方法,及时处理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有重要临床意义。避免急诊手术和盲目止血等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同时,重视消瘀之法,活血止血法确实是中药治疗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的大法,值得临床借鉴参考。【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肠病(Ischemic colitis,IC)是老年人胃肠道缺血性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肠缺血的60%左右,占老年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3%~9%。其临床表现特点:可逆性结肠病变(黏膜下或壁内出血)、一过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狭窄、坏疽和爆发性弥漫性肠炎〔1~4〕。当缺血性肠病发生时,由于肠壁的缺血,患者除出现腹痛、便血等典型症状外,还可有多种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正确判断及时处理肠功能紊乱,对缺血性肠病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将2年来(2002年7月~2004年8月)对19例诊断为缺血性肠病患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1 缺血性肠病与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缺血,其临床表现类似,虽然数症状和体征无特殊性,但仍有其特点,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最常见的表现是突发左下腹痉挛性疼痛,伴有明显便意,在之后的24h内便血,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与粪便混匀,出血量不大,极少需输血,否则需考虑其他诊断。由于肠道缺血导致肠功能紊乱,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症状。19例患者中,缺血性肠病时腹痛19例,便血17例,出现肠功能紊乱所致的恶心、呕吐的4例,伴有腹胀、腹泻、便秘症状分别为5例、4例和2例。2 结肠镜检查具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在便血期的急诊内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并能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阶段,同时能获取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炎性肠病、结肠癌的鉴别诊断。根据结肠病变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严重程度,一般将IC2型,为非坏疽性和坏疽性。其中,非坏疽性又分为一过型和慢性型,一过型病变为一过性短暂缺血,病变涉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瘀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呈环形、纵形、蛇形及散在溃疡糜烂。溃疡在亚急性期边界清楚,可长达3~4cm,宽1~2cm,周边黏膜水肿、充血,需动态观察。在19例IC患者中:非坏疽性IC14例,其中,一过型11例,和慢性型3例;坏疽性IC4例:见严重缺血或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肠黏膜病变为全壁坏死、形成深大纵形溃疡(穿孔1例未做镜检)。3 放射学检查 腹部平片 19例中16例早期可见局限性痉挛,随后见肠腔积气,节段性扩张,病变肠段结肠袋消失,但无特异性;7例可见类似小肠Kerckring皱襞样的横嵴,其为本病的特征性X线征象之一,1例有游离气体,考虑为严重的缺血肠病穿孔。 钡灌肠 特别是结肠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急性期17例均可见特征性的多发息肉样充盈缺损,称之为“指压迹征”或“假性肿瘤征”,肠管痉挛、脾曲锐角征早期亦多见,1例肠壁内出现钡剂显影则有特异性,说明坏死深达肌层。穿孔1例未做。 CT 19例中有13例在病变中后期行CT检查,能清晰的显示肠壁环形增厚、狭窄、扩张积气,门静脉内气体及腹腔内游离气体,肠系膜动脉栓塞等改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4 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的治疗对于由缺血性肠病引起的肠功能紊乱的治疗,应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如积极纠正休克,禁食、静脉高营养,使肠道充分休息,并给予广谱抗生素。心功能正常时则尽可能撤去造成肠系膜血管收缩的药物如洋地黄和血管加压素。严重的肠功能紊乱不仅不利于缺血病变的恢复,而且可以加重缺血,甚至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蛋白缺失性结肠病、结肠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应予以积极对症治疗,如结肠胀气者给予肠管排气减压和经鼻饲管抽气减压;恶心、呕吐者给予止吐药物和胃肠动力药物;腹泻者给予肠道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次碳酸铋剂。解痉剂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和鸦片类制剂如苯乙哌啶、洛哌丁胺等可以减少肠蠕动,使盐和水由于增加了与肠道接触时间而增加重吸收,从而减少大便次数和缓解腹部疼痛,但由于些药物有诱发肠麻痹和肠穿孔的可能,故在实际工作中应慎重选择。糖皮质激素对缺血性病变恢复无帮助,且有促发肠穿孔的可能,故不提倡使用。大部分非坏疽性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在1周内可以得到改善,如仍继续腹泻、出血或有明显梗阻症状,一般即需外科手术。5 中药治疗患者主要证候表现为腹痛、便血,伴有恶心、呕吐、纳差,以及腹胀、腹泻,舌质淡暗或紫暗,脉沉涩或沉迟或结、代。由于年老体弱,中气亏虚,日久“因虚致瘀”,使肠道脉络瘀阻,致血不循经,血溢脉外而便血;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腹痛、腹胀;中焦枢机不利,故恶心、呕吐、纳差;舌质淡暗或紫暗,脉沉涩或沉迟或结、代也是因虚致瘀的表现。因此,本病主要属于中医的正气亏虚、瘀血阻络之证。所以,选用《医林改错》的补阳还五汤加槐花、柏叶等化裁,以补气养血、活血止血。主要方药有黄芪6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6g,红花6g,桃仁6g,槐花12g,柏叶10g等。按辨证特点不同,还可酌加活血祛瘀药,如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等。6 讨论 病因 血管病变 血管本身的病变是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1)动脉粥样硬化(有15例):血管管腔缩窄,血流不畅引起相应部位血液供应减少。(2)栓塞(有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外伤骨折、长期卧床等情况下,因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故极易接纳来自心脏的栓子而发生栓塞。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肠梗塞的50%。(3)全身性血管病变(结节性多动脉炎有1例):也是在局部的表现之一。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时,肠道小动脉受累,致使相应肠管血液供应不良而出现缺血性改变。 血液病变 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长期口服避孕药、严重感染ICD时及化疗、放疗等情况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或栓子而堵塞肠道血管,1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就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年后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 血流量不足 凡能引起内脏血流量下降的原因均可引发肠道缺血,导致缺血性肠炎,如冠心病、心瓣膜病或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低血压休克时外周血管的灌注不足等,特别是在治疗上述疾病的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β受体激动剂等可作为外源性刺激进一步降低肠道血液流量,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肠病的发生,19例患者中6例属于此种情况。 其他疾病 如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肠道血管畸形、肠道及腹部恶性肿瘤、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急性胰腺炎是一临床常见疾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20%,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19例患者中有2例属于急性胰腺炎侵及肠道动脉和静脉引起缺血性肠病。 诊断 由于缺血性肠病症状上无特异性,因此,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早期诊断较困难〔3〕。有发生缺血性肠炎基础病变者,如出现持续或突发腹痛,经检查无特殊时应想到缺血性肠炎的可能,如胃肠分泌物中潜血阳性或血便、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等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如出现剧烈腹痛、急腹症或休克体征需警惕有无肠穿孔之可能。急诊内镜检查具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在便血期,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并能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阶段,同时能获取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炎性肠病、结肠癌的鉴别诊断。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1)如有持续腹痛、便血及腹膜刺激征应考虑坏疽性,镜检为禁忌证;(2)禁用盲目滑镜、钩拉、解袢等手法,加重出血,甚至穿孔;(3)结肠镜下注空气压力超过(30mmHg)时,因过高肠内压可导致肠壁变薄血流减少,加重结肠缺血,如注以CO2气体可使血管扩张,有利于结肠的血供;(4)黏膜下出血通常很快被吸收或被溃疡替代,因此发病后72h内进行内镜检查非常重要。对疑及该病者必要时可行血清学、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及内镜等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是一无创伤相对敏感的检查手段。有学者〔4〕对24例缺血性肠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通过测定肠壁厚度,肠道动脉血流,发现对缺血性肠病诊断的敏感性达82%,特异性达92%,阳性预测值为81%,因此彩超对缺血性肠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肠腔内特殊气体测定也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本病主要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克隆病、结肠癌相鉴别〔5~9〕。 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输血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急性肠系膜缺血一经诊断应立即将罂粟碱用生理盐水稀释至,以30~60mg/h用输液泵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输入对于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罂粟碱输注持续24h,根据血管痉挛缓解情况决定罂粟碱是否停药,通常24h即可,但也可延长至120h。糖皮质激素对缺血病变恢复无帮助,且有促发肠穿孔之可能,不提倡使用如怀疑肠坏疽、肠穿孔应进行剖腹探查。部分病例可行肠系膜动脉血管置换术〔10〕进行治疗。本病应属中医“血证”范畴,为因虚致瘀,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所致。在中医学对血证的特色理论中,缪希雍的“治吐血三要法”及唐容川的“治血四法”尤其重视行血消瘀之法。明代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的治吐血三要法。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对出血性疾病治法的新发展,并带有补偏救弊的性质。临证时一定应根据病情辨证地对待行血—止血、补肝—伐肝、降气—降火这三对治法。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的治血四法。因此,治疗血证时并非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故消瘀之法确实是治疗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的大纲,值得临床借鉴参考。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19例患者均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其中,有1例患者是因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后所致,于年后又因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肠瘘,56天后死亡。其他患者未做定期随访。【参考文献】1 江学良,潘伯荣,马景云,等.世纪之交的消化病学—回顾与展望.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 曹涛,朱美中,张泰昌,等.缺血性结肠炎17例.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 潘秀珍.缺血性肠病研究进展.新消化病学杂志,1994,2(特刊2): Farrell JJ,Frledlman bleeding in older Clin North Am,2000,29: 关吉力,孟云霞,樊艳华,等.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与临床研究.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 张泰昌,曹涛,李雅君,等.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 刘学明.肠系膜下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意义.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 陈振华,邵先玉.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和肠镜检查.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 史维,赵聪,邱雄,等.中老年缺血性肠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 骆鸿,鲍光宏,屈金河,等.肠系膜动脉阻力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单通道特性及硝普钠的作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55-58.作者单位: 300150 天津,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编辑:张 彦)参考资料: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发病原因。病变早期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出现出血及水肿,粘膜呈暗红色。伴随病程的进展及病变的加重,表层粘膜坏死、溃疡形成。病变严重者,肠壁全层坏死(透壁性梗死transmural infarction),甚至引起肠壁破裂、腹膜炎、休克致死。梗死面积小者可不穿透肠壁,局部发生纤维化。病变自愈后可因瘢痕形成引起肠狭窄。
最近,好多地方都在举办螃蟹美食文化节,在这螃蟹最肥美的季节,小伙伴们吃螃蟹了吗?
不管什么东西应季,相关的谣言也会跟着满天飞,而关于螃蟹的谣言,更是在八九月就开始散布了,今年比较火的是几条“吃螃蟹吃进医院”的报道。这些报道非常公式化:A地的B先生(女士)因为吃了螃蟹,患上了C疾病,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而这些报道最后的结论,往往落在两个点上——要么“螃蟹不宜多吃”,要么“吃螃蟹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关言论(图片来源:)
“螃蟹不宜多吃”的论点常常会引用两个论据:第一,螃蟹胆固醇高,不宜多吃;第二,螃蟹“性味咸寒”,不宜多吃。
你别看那些黑的白的、带刺带壳的海鲜,看起来比鸡、鸭、牛、羊厉害、威风!
我们的胃可不会管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只要吃进肚子里,胃肠道就会把它当作食物看待。能吸收就吸收,不能吸收就拉到,被干扰就罢工。
螃蟹的种类(图片来源:)
螃蟹的胆固醇很高?
不存在的。
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中国食物成分表》,以可食用部分计量,每100g海蟹含有40mg胆固醇;相比之下,同样以可食用部分计量,每100g猪肝含有180mg胆固醇,猪肾则更高,达到了430mg。【1】
需不需要控制胆固醇摄入暂且不提,就算需要,也应该控制胆固醇的总量,而不是胆固醇的来源,对吧?如果真的要控制胆固醇的来源的话,有好多食物我们都不能吃了,而不仅仅是螃蟹。
螃蟹性寒,容易引起腹泻?
至于“性味咸寒”,那是中医概念,这里不做讨论。拉肚子的原因只有一个——胃肠道受到了干扰。
人体每天约有9L液体进入胃肠道,大概相当于27罐可乐。正常情况下,其中的绝大部分,被小肠和结肠重新吸收。最终,只有100~200ml的液体进入粪便。如果患者服用了加快肠蠕动的药物,导致肠道重新吸收不充分;或者细菌、病毒破坏患者的肠黏膜,肠道不仅无法重吸收,而且会在刺激下大量分泌液体,那么,患者就会出现腹泻。
这其中,只有后者可能与螃蟹有关。而且,问题的关键在于螃蟹是否干净、是否做熟,而不是螃蟹本身。
接着,咱们再来说说螃蟹应该怎么吃。
螃蟹不能和柿子一起吃?
具体的说法是:“螃蟹不宜与柿子同食,否则会引起胃柿石症”。
胃柿石症就是胃内结石,指在进食某些食物或药物后,胃内形成的凝固物或硬块。对于这种疾病,大家只要记住三点就行了:
胃石与胃动力障碍密切相关,并不是吃柿子就会引起胃石【2】;
国内大部分胃石属于植物性胃石,患者空腹大量进食柿子、黑枣或山楂,食物中的鞣酸、果胶,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结石【3】。读者朋友可能要问了,“这不是提到蛋白质了吗”。没错,这就是第3点了。
确有研究指出,这些富含鞣酸的食物和蛋白质一起吃,会增大产生胃石的风险,【4】问题是,我们平常吃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质,螃蟹实在算不上典型。
吃螃蟹时要喝酒?
喝不喝酒,属于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但是,很多报道一边说螃蟹可以引起胰腺炎、加重痛风,一边又鼓励温酒吃螃蟹,这就很让人无语了。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酒过量;而痛风,过去认为和高蛋白饮食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却显示,高脂血症和饮酒对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基础性疾病)的影响最大,其次才是肥胖等其他因素,每日摄入的海鲜数量则影响更小。【5】
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OR值大于1时,数值越大引起相应疾病的风险越高(原图出处:邵继红等. 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8): 688–690.)
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如果你担心这些疾病,那么,比起螃蟹,你应该更警惕酒精。
说来说去,我们又要老生常谈了。合理的饮食原则,是多样和适量。多吃水果、蔬菜、全谷和豆类,少饮酒或者尽量不饮酒,尽量少吃加工肉类和细粮,避免过多的含糖饮料。【6】
而对于螃蟹,大部分人都是应季的时候偶尔吃一两顿解解馋,实在是没必要那么紧张。
----------------------------------------
参考文献
【1】杨月欣. 中国食物成分表[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
【2】樊艳华, 张红光. 胃石的病因及诊治[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8, 15(3): 181–182.
【3】郭世斌等. 胃石的病因及内镜下治疗[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 21(6): 411–412.
【4】金世禄, 徐燕平. 胃石症的类型及诊治进展[J]. 2012.
【5】邵继红等. 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8): 688–690.
【6】你听过的“膳食建议”大都是谣言,因为营养学本身就不太科学[EB/OL]. [2017-10-27]..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问题一:如何向人民日报投稿 先去买一份《人民日报》或到机关单位找一张,仔细研究一下人民日报各自版的内容和投稿要求,然后根据自己擅长的内容选定投稿栏目。 收集资料,再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开始写稿。 从报纸上找到要投稿的那一栏编辑的邮箱或地址,将你的稿件以电子邮件或信件的方式寄给栏目编辑。 问题二:怎么向人民日报投稿 朋友你好,你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下要投稿的媒体的邮箱。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网站或者其他媒体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 *** 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问题三:请问如何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投稿? 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一般在地方都设有记者站,投稿请直接联系当地记者。 问题四:怎样向人民日报社编辑部投稿? 第一,可以书信邮寄。地址是:北京 人民日报社 收。 第二,可以网上进行――把自己作品,发到人民日报社的邮箱里。 这,可以打开人民日报社网页。 也可以先打开中国 *** 网。页面的下方有,好多好多友情链接和赞助单位。其中就有人民日报。 问题五:如何投稿到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投稿的地方会有人看吗? 权威期刊,CSSCI核心期刊发表咨询发表――五年的信誉,公司从事相关业务以来充满活力,定位独特,目标清晰,是为广大朋友提供高质量专业服务的论文咨询代发服务。在多年倚靠人脉诚信运营的岁月中,我们一直苛守“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原则,与众多核心期刊杂志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近百家杂志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写作单位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安全、快捷、优质、高效的论文写作发表服务,为您打开写作发表之门,解决论文方面的所有烦恼,在付款方面我们更是秉承诚信为主,对合作刊物我们实行先发表后付款的合作模式,不用您承担任何经济风险。我公司最近有关于文化产业、电子商务、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人才建设、流通现代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适合经济日报理论版的选题,还有法律援助、征信体系建设、提高 *** 公信力等方面的适合人民日报理论版的选题,欢迎各位学者前来详谈。 《人民日报》(理论版)征稿 《人民日报》(理论)主要刊登优秀的社会科学类稿件,例如政治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史学、文学、教育学等领域理论性文章。 稿件要求:1.选题要求宏观专业、2.标题突出简洁、3.内容突出宏观理论、4.结构完整、5.作者有一定名望、现面向全国征集优秀理论性稿件。 声明: 本报另外合作有:每年两会专题、特别策划、整版报道(地方特色) *** 形象提升等。 附:其它部分合作刊物 审核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内出结果 报刊类: 《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 《科技日报》 《中国青年报理论版》 《金融时报理论版 》 《中国教育报理论版》《法制日报》 社科经管类 : 《人民论坛》《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管理评论》《社会科学战线》 《 *** 中央党校学报 》《中国人才》《调研世界》《求索》《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行政管理》《新闻战线》《管理现代化》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 《理论前沿》《求是》 《科学社会主义》 《江汉论坛》《湘江论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修辞学习》《金融研究》《中国债券》 《经济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金融研究》《财经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农业技术经济》 《教育与经济》《中国土地科学》《会计研究》《中国软科学》《河北法学》《经济管理(新管理)》《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观察等》《通信技术》 《销售与市场 》 《船海工程 》《企业活力》 《数学教育学报》 《中国流通经济 》《新闻战线》 《中国记者》《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报业》《中国流通经济》《生态经济》 医学类:1-中国实验方剂学 2-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3-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4-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5-中国综合临床 6-中国老年学杂志 7-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8-中国基层医药9-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10-中医正骨11-中国学校卫生 12-中国妇幼保健 13-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4-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15-医学影像学杂志 16-中国中医急症 17-中国内镜 18-中国药业 19-中华中医药学刊 20-中华创伤21-浙江中医杂志22-实用医学 23-现代预防医学24-机械设计与制造 25-中国普通外科 26-实用预防医学27-眼科新进展28-健康必读 29-医学信息 30-中国民族民间医药31-中国中医药咨讯32-中外医疗 33-中国当代医药34-中国医药导报 重点推荐......>> 问题六:怎样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日报投稿 自己不会投稿,担心审稿不过,可以找我们帮忙的 问题七:百度百科如何向人民日报投稿 首先,你要写好稿~ 然后,以下是 人民日报各个版面的投稿邮箱 人民日报 [email protected] 国内要闻 [email protected] 要闻 [email protected] 人民论坛 [email protected] 65368684 视点新闻 [email protected] 国际 [email protected] 65368663 国际周刊 [email protected] 国际副刊 [email protected] 理论 [email protected] 时代热评 [email protected] 体育 [email protected] 民主与法制?-述评与论苑 [email protected] 立法与执法 [email protected] 法律与生活 [email protected] 热点与对话 [email protected] 问题八:什么人可以跟人民日报投稿\ 每个人都可以向人民日报投稿。关键在于稿子的质量和代表性,毕竟她是全国性的党报。
建议去看中医。
可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蒜、蜂胶:平时在饮食中,多食用蒜和蜂胶,有助于杀幽门螺杆菌。也能起到预防这种病的发生。尤其是夏天拌凉菜时多加点蒜。
参考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
参考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 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 刘文忠, et al.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 中华消化杂志, 2017(6).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被踢出北大核心是地方管理限制。根据北大期刊官方资料显示,《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是消化内镜专业高级医学学术期刊。1996年8月由《内镜》杂志更名为《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杂志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
自己从数据库下载好啦。
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后出现胃溃疡,在幽门螺杆菌的刺激下可能会出现恶变导致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发生局部性、广泛性的腺体减少、萎缩及黏膜层变薄的现象。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无特异性症状、复发率高的特点。
一、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最重要的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出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癌变。
2、饮食因素、精神因素是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键性因素。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多食新鲜蔬菜与水果,可以降低胃癌的相对危险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规律饮食、清淡饮食、少食或忌食腌制、熏烤和油炸等食物。
当代人由于长时间的紧张工作状态下,多数伴有精神刺激和不同程度的忧郁症,可影响神经功能,使得胃部出现多种病理性改变、胃腺分泌异常,产生器质性病变,诱发慢性胃炎,进而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萎缩性胃炎药物治疗目标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目标是:①延缓或阻滞病变的进展、降低癌变风险;②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三、可延缓病变进展的药物
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叶酸等营养元素、可延缓萎缩进展的中成药。
1、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
对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患者,根除HP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基本的治疗,可以逆转萎缩,延缓肠化进展。中国山东的随访研究显示,根除HP可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39%。
按照我国Hp共识意见,推荐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组成的四联疗法,疗程为10或14天。
2、补充叶酸等营养元素
补充叶酸、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预防胃癌的方法,但仍有争议。
叶酸:
对于部分体内低叶酸水平者,适量补充叶酸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组织状态而减少胃癌的发生。
维生素C、β-胡萝卜素:
属抗氧化剂,有研究认为可降低胃癌的发生。但多项抗氧化剂预防胃癌的研究存在争议。
在我国胃癌高发区山东临朐,通过补充维生素C、E、硒,发现并不能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3、可减缓萎缩进展的中成药
中成药对于逆转、减缓萎缩进展有一定疗效。
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对症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非特异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部分患者可同时存在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反酸,烧心等;部分患者可存在胆汁反流样表现,如口苦、嘈杂、嗳气。
针对上述各种临床症状,可适当地予以胃肠促动力药、胃粘膜保护剂、抑酸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五、中西药结合治疗
1、根据西医理论,选用中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特点:胃黏膜固有腺体破坏、萎缩,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等胃癌前病变。
——肠上皮化生(肠化生)是指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
临床可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特点,以及患者的主要症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具有相应药理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2、根据中医理论,选用西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病证范畴,可按中医“证”的本质内涵给予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21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J]. 中华消化杂志,2017,37(11):721
3.陈幽兰,唐志鹏.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诊断和治疗[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10):796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系统的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可能因为说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所以很多患者都会认为萎缩性胃炎是很严重的疾病。实际上萎缩性胃炎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虽然说他可能回事癌前病变,有癌变的可能性,但是就算癌变这也是一个慢性过程,所以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心理不必有太大的负担,萎缩性胃炎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好好的治疗时可以治愈的,目前治疗胃病主要还是中医治疗。中医方面建议你可以喝祖方茶疗瑺媦宝茶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助消化、调理肠胃、健脾益胃。步骤/方法:1虽然说萎缩性胃炎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还是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尤其是症状发作的时候,所以还是要积极的接受治疗,胃病一般都是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要积极治疗还要细心调养。2首先患者要按时吃饭,不要暴饮暴食,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保证有丰富的营养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要吃过冷过硬或者是过热的食物,尽量少吃或者是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是调味料。3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除了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外,生活方面额需要注意,尽量不要喝酒了,更不能抽烟,因为烟里面还有的尼古丁会损害到胃粘膜,这样会加重患者的症状,另外也要避免长期使用止痛药。注意事项:萎缩性胃炎一定要定期检查,如果遇到症状加重,比如说:消瘦、厌食、大便黑色等等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要做胃镜检查。
有100%胃粘膜炎症细胞浸润;70%无症状;10%消化不良;15%-20%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溃疡出血;1%胃癌、胃MALT淋巴瘤。(出自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刘文忠,等.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6):364‑‑.)
论;文;发;表; 评;;职;称可;以与;我;;联;系
国家级医学期刊目录1.内科学《中华内科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杂志》《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中华肾脏病杂志》、《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2.外科学《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骨伤》、《中华创伤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3.妇产科学《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4.儿科《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小儿急救医学》、《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5.口腔医学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口腔种植学杂志》6.眼科学 《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7.耳鼻咽喉《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8.皮肤性病《中华皮肤科杂志》、《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9.精神病学《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⒑肿瘤学 《中华肿瘤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⒒麻醉学《中华麻醉学杂志》、《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⒓中医内科 《中医杂志》、《中国医药学报》、《中国中医急症》、《中医药学刊》、《中国中医药科技》、《中国中医风湿病杂志》⒔中医外科《中医正骨》、《中医肛肠病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中国针灸》、《中国骨伤》、《针刺研究》⒕中西医结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⒖医学影像《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核 医学杂志》、《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⒗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教育》《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⒘病理 《中华病理学杂志》⒙医技《中华医学检验杂志》、《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中华理疗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⒚药学 《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药学学报》、《中国晦洋药物杂志》、《中国药房》、《药物分析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药物生物技术》,《中国临床药学杂志》、《药物流行病学杂志》、《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⒛疾控与公卫专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现代预防医学》、《热带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中国职业医学》、《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生病杂志》、《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计划免疫》,《中国学校卫生》、《环境与健康杂志》、《中国妇幼保健杂志》、《中国校医》、《中国卫生监督》、《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1.综合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中国综合临床》《医师进修杂志》、《中国基层医药》、《中国医师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健康杂志》、《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2.基础类《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3.学报类1.国家级单位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中医研究院院报》2、原卫生部属医学院校类:《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北京医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医学版)(上海医科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中山医科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同济医科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华西医科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湖南医科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医科大学学报)3、军医大学类:《第一军医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4、中医院校类:《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5、药学院校类:《中国药科大学学报》附注:判断是否国家级医学期刊的依据是: 以职称评审有关文件附录中国家级期刊的定义为依据,其中的国家一级学会指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针灸学会, 由这些学会单独或协同共他单位主办的学术期刊(不包括科普期刊)才能判定为国家级期刊.上述期刊名单只供参考.评审时以刊登该文章的期刊的主办单位为判断依据。论文著作条件有关文件规定的论文、著作条件及附录的有关解释,并对如下问题作进一步明确:1、关于国家一级学会和国家级期刊问题。结合卫生系列实际情况,在执行中原则上可按以下规定把握:国级一级医学专业学会在现阶段是指: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国家级期刊是指:由国家一级医学专业学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并出版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及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属本科以上医药院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以及第一、二、三、四军医大学主办的学报。参考名单见“国家级医学期刊目录”。2、在经出版主管部门审批的医学专业期刊增刊(不包括论文集、专辑、特刊)上发表的论文,在申报评审时有效,不受数量限制。3、在外文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凡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可按国家级论文对待;没有被收录的,按省级论文对待。4、多人完成的著作中,只有著作的章节有署明作者姓名的、或书中有明确界定的,才能计算编著者完成的字数,申报评审时有效,没有明确界定的无效。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等等冠以中华**杂志的都是正规的杂志. 但是冠以中华**学会杂志就不是了,所以只有冠以中华这2个字的才行
医学 教育 是实践性教育,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要培养合格的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但临床技能水平更是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消化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优质护理是为了让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更好地康复,让其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使其因为身心愉悦而缩短病痛带来的痛苦,进而促进其疾病的康复。可以说,护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因此,开展优质护理对病人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消化内科;护理质量
一、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
通过掌握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可以为护理工作提供巨大的帮助。具体说来,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脾气暴躁,易冲动
由于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的病程长,住院时间较长,病情恢复起来十分缓慢,使得患者的脾气容易暴躁,冲动。这就使患者总是有怨言,自身的情绪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稍有不顺心时,就会激动不已并不考虑后果地去做事,这给病情的恢复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二)内心较为孤寂
由于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需要整天待在病房内,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朋友圈,使其缺乏必要的 人际交往 。时间一久,患者就会感到无聊、孤单,心里就会开始胡思乱想,使其内心压力大增。不仅如此,一些病症较重的患者还会担心自己的病情,在缺乏别人的关心时,内心的孤独感就会激增,从而产生恐惧。
(三)自责
很多消化内科的患者内心会产生自责的情绪,觉得自己的住院治疗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不但花费了很多医药费,也占据了家人更多的时间。
(四)感到悲观
很多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治疗反复且效果不明显,使得内心感到悲观、丧气。加上治疗费用较高,使得患者内心产生了抗拒心理,对治疗自暴自弃,甚至不配合治疗,使自己的病情得不到缓解,形成恶性循环。
二、在消化内科提供优质护理的重要性
由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内心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常常出现上述心理,这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果护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的话,就会让患者产生抵触心理,不配合护理及治疗,出现脾气暴躁情况,不但给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麻烦,更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十分不利。
而如果有优质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治疗疾病、缓解内心压力的环境,可以让患者的内心更为平和,这对患者的病情是非常有好处的。因此,医院尤其是消化内科非常有必要提供优质的护理工作。
三、对消化内科提供优质护理的探讨
医院消化内科想要为住院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力度
护理人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因此,医院应该在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方面培训的同时也应该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教导,要让护理人员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使护理人员明白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陪病人,而是陪护病人,对他们进行呵护。为此,消化内科可以制定定期呵护的规定,要求护理人员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为病人献爱心,提供帮助,为他们带去快乐。
(二)健全医院的护理制度
一个好的医院制度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对于消化内科来说,其可以将护理人员的工作进一步细化,让每个护理人员有更加明确的护理方向,并让护理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对消化内科患者生活方面的护理。除了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接诊等,还应从患者的生活起居方面进行护理。
除此之外,消化内科还可以实行主责护士责任制,将患者的护理工作交由固定的几个护理人员形成一个个固定的护理小组,让护理人员全权负责,然后加强各个护理小组的交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 经验 ,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
(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
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有时候比生理护理工作更为重要。因此,消化内科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实施心理干预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每天为患者播放一些舒缓心情的音乐,真诚地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抱怨,及时为其排解压力,从而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对于那些自暴自弃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其进行交流,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病情,让其懂得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时间长、治疗反复的特点,增加其耐心和自信心,从而使患者更好地从病情中恢复过来。
(四)简化工作流程
由于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询问、记录,使一些患者会变得不耐烦。因此,消化内科应该简化工作流程,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陪护病人身上,使患者感受到亲切的护理服务。
(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考核力度
有效的监督是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加大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的考核力度,制定系统的奖惩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呵护患者,从而让患者得到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结论:优质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病情好转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病情照顾,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患者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其病情的好转。
参考文献
[1]陈翠;庄海花;张倩倩;薛永芳;陈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和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年24期
[2]张雪兰;文跃莲;钟灿华;;消化内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践与体会[J];全科护理;2011年22期
[3]李艳艳;;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30期
[4]黄惠根;陈凌;黄红友;叶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05期
[5]刘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实施初探.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9卷第20期.
【摘要】 所谓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也是最麻烦难缠的一种,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吃饭很少但却感觉饱胀、胃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胃病的症状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严重者发生胃癌。所以,要时时刻刻注意饮食,合理的用餐搭配也是至关重要。下面的论述会让我们了解如何预防和护理相关消化内科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胃病;消化性溃疡;医疗;护理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极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 医学知识 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消化内科的胃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这些病例的临床治愈率很高,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病的复发率极其高多达40-70% 导致人们的身体质量越来越差。
1 消化内科胃病的总体概括
胃病患者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内科之一,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不一,还体现在不同的职业发病率也是不同的,如在校学生、白领、工人等等。胃病是有什么引起的?胃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多病因疾病。比如环境、饮食、药物、遗传、细菌及抽烟、饮酒等都可以引起胃病。上述的这些因素都可导致胃酸过度分泌而破坏胃,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等。
消化内科引起胃病的原因 胃病的具体病因一般有以下原因:第一,长期喝烈酒抽烟、饮食无规律、浓茶、浓咖啡,吃辛辣和垃圾的食物等不合理生活习惯。第二,胃炎后胃黏膜损伤持久不愈。第三,经常服用对胃部有损害和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药,阿司匹林药物等。第四,一些慢性疾病,如尿毒症,慢性肾炎,重症糖尿病等。
消化内科胃病的医疗用药 方法 抗酸剂:使用药物其中主要成份为抗酸剂有小苏打、胃尤、碳酸钙、胃舒乎、盖胃平、胃必治、胃得乐以上药物必须在餐后小时服用,这些都是专家研究过的,为了使药物发挥良好的效果,可维持缓冲作用长达3-4小时,而餐后立即服则药效只能维持1小时左右,没有发挥到好的治疗效果。有些药物可根据自身情况或者药效来定量,如服用氢氧化铝凝胶后症状减轻不明显可改为每日4次,一般规定是每3次,每次10ml。注意胃舒平、盖胃平为咀嚼剂,嚼碎后服下效果好。为了较好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有丙谷胺,成人每次2片,饭前15分钟服下,口服每天3-4次或者遵守医嘱服用。连服30-60天左右。停药时间应遵医叮嘱,根据内窥镜的检查情况来决定。为治疗胃部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较好的药物有胃复安、吗丁啉和胃尤等,每次1-2片饭前服用,成人每日3次。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应该要避免不能与相克的药物服用,例如胃复安不能和阿托品这些相生相克的药物同时服用,否则效果会大大降低。
消化内科胃病的食疗护理 第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坚持吃一个苹果,从此远离病。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因为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预防和恢复胃病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第二,对于胃食道反流性患者这些患者不宜食用的食物有巧克力、咖啡、辛辣、薄荷、柑橘、蕃茄、全脂牛奶及洋葱等,可食用的食物有高蛋白、蔬菜、谷类、易于消化的米粥等。避免下食道无法适当地发挥功能,胃液反流到食道。第三,胃功能性差、经常胃痛、消化不良者平时应吃多少蔬菜、水果。这些清淡食物为主,每日早餐坚持和小米粥易于消化,可适量喝鲜果汁等。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多吃一些五谷杂粮、鲜榨豆浆、豆类食物、肉类(鱼、嫩瘦肉、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都是有助于胃消化、营养丰富、含钙高。这样的饮食搭配就大大减少了对胃肠粘膜的伤害和刺激。第四,胃病患者无论男女都应该做到少喝咖啡、浓茶、生冷和碳酸性饮品、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对胃有严重伤害的。少吃油炸、腌制、生冷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 以消化性溃疡为例进行的分析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都与消化作用密切相关,又被称为消化性溃疡。相比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来说,消化性溃疡比较常见。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季节性发病,春秋之季,是此病的复发高潮期,主要症状为有律性腹痛、胃溃疡进食时疼痛。而十二指肠溃疡呈疼痛,然后是进食,并睡觉时夜间伴有腹部疼痛。胀满、泛酸、恶心呕吐等。
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无规律、劳累过度、受寒等因素相关。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药物护理;养胃药:常见的有吗丁啉10mg,成人每日3次,饭前15分钟口服。硫糖铝,每日lg,一日3次,每次都是饭前1小时及睡前各服一次,作用,保护胃粘膜。抑制酸药:800g,每日1次,口服。严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手术适用于急性穿孔、幽门梗阻、大量出血、恶性溃疡等。一般治疗;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劳逸结合,每天都要保持一个好心情。
3 总 结
通过两个消化内科胃病和消化性溃疡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到,消化内科的详细病情以及各种方法的护理。主要引起的原因各种各样,胃病时很多人不以为然,不够重视,觉得自己在家买药或自行到药店药就行了,其实这并不要当。应该经过医生的建议后再服用什么药物,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后果。但在生活方面,我们可以去预防和护理,可见,合理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的消化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胃病的预防,自我调节就很重要了,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少吃生冷、辛辣、油炸的垃圾食品等。饮食规律化,定时定量、禁止暴食暴饮。“生命诚可贵,贵在珍惜”,让疾病远离我们,从身边小细节做起。
参考文献
[1] 肖良.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
[2] 谭光秀.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03).
[3] 杨凤翔,李梅,王桂荣.综合康复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13).
有关消化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有关消化内科护理论文
2. 内科护理论文范文
3. 关于护理论文范文
4. 有关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5. 有关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6. 医院护理毕业生论文范文
中华系列杂志主要有: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移植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电子 期刊 都不是 统计源期刊。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