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篇周守亮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基于 VAR 模型的实证研究 ——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会直接 内容提要: 房地产业价格波动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进而波及到 期和未来的消费。因此, 影响消费者尤其是租赁房屋者的购买房地产商品 我国整体宏观经济。 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业价格波动影响消费的内在 从而影响其储蓄和预算决策, 结果便是会 机制; 其次, VAR 模型框架下, 在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 的决策, 说明房地产业价格波动对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迅速, 直接导致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3.成本效应。 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带来显著的 并集中在短期; 最后, 提出了稳定房地产价格的对策。 成本效应, 进而影响到居民消费。因为, 对于租房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消费 传导机制 VAR 模型 者而言,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一般是与租金的上涨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业, 在我国经济增 从 但是, 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等一系列问题, 紧密联系的,这样就直接导致租房者的生活成本的上升, 长中的贡献很大。 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社区物业费, 装 而会使其减少消费。 阻碍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 2009 年, 房地产业 修费, 停车费等水涨船高, 居民维持居住的消费支出的增加, “地王” 频出, 从而推动相关地块的地价, 房价快速上升。 如 中 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企 进而使得生活成本增加。另外, 何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已经成为政府和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 业的运营成本的增加, 这里所说的运营成本包括员工生活成 题之一。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 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发展 本增加导致的企业面对的工资上涨的压力和上涨的租金和 房地产的消费能带动其 问题, 更关系到国计民生, 百姓福利。 使用费用, 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 他各行业的发展, 这种乘数效应会拉动内需, 从而维持我国 4.流动性约束效应。我国大多数居民, 都是通过贷款的 经济持续、 快速、 稳定的发展。因此, 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与 方式购买商品房。居民商品房抵押贷款是我国大多数商业 消费的关系尤为重要。 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果中央政府不对信贷额度进行调 控, 贷款购房这种使银行与居民获得双赢的行为会创造出大 一、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影响的内在机制 量的货币, 对市场的流动性造成巨大的冲击。 流动性的过剩, 房地产价格波动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我国宏观经济, 其 自 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当居民敏感意识到 CPI 上涨的时候, 中消费是重要渠道之一。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影响的内在 同样, 如果房 然会收紧腰包减少消费, 而去购买保值的商品。 机制主要有如下几点: 地产价格飞涨超出人们的理性预期, 银行会对风险进行严格 1.财富效应。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会对供给者产生财富效 管理, 对房地产商品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融资渠道的收紧 应, 具体包括实现的财富效应和潜在的财富效应。前者指所 会降低企业及居民的当期甚至未来消费预期,增加流动性 有者因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出售其住宅或利用其价值的 约束。 上升进行了再融资, 此时房地产价格的上升直接推动了实际 财富的增加, 扩大了当期的消费水平。后者是指所有者虽然 二、 房地产业价格波动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没有变现, 即房地产商品所有者即使在房地产价格上升时没 1.变量的选取和数据说明。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社会消 有出售或是进行再融资, 但是这种由于房地产价格上升带来 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 LSRt①, 由于居民的消费主要受到消费 大的潜在的价值上升使居民感受到了财富的增加, 从而扩大 者的收入和财富水平的影响, 因此, 本文的解释变量除了选 了边际消费倾向。 而且, 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居民也会对 择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变动率 FQt②以外,还选取城市人均可 未来的产生一个良好的预期, 增加当期消费。 支配收入变动率 SRRt③,以 1995 年第一季度至 2008 年第四 2.预算约束效应。相对而言,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会对需 季度的数据为样本, 来分析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 求者产生预算约束效应。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量巨大, 截至 2.模型建立。建立计量模型之前, 必须先检验数据的平 2008 年底就有 3 亿人之多。从各个地方涌入城市的人群当 稳性, 如果数据是平稳的, 则可以直接进行最小二乘估计; 如 中, 大部分对房地产品具有刚性需求。 对于租房者来说, 房地 果数据非平稳, 则需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 产价格的迅速上升会增加出租房屋的机会成本, 从而引起租 果表明各变量的是非平稳的, 而对序列的一阶差分以后是平 金的上升, 进而使得这些租房者会减少当期消费。而这种效 协整检验主要用于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 应对于想买房子的居民影响更大。对于房屋的潜在消费者, 稳的。 系, 其基本思想是: 如果两个 (或两个以上) 的时间序列是非 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会增加还款压力, 从而使买房者减少当 ①它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除以上年同期数值以后减去 1 以后再乘以 100 来代表。②它用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上年同期 =100 减 100 ) 来代表。③它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上年同期数值以后减去 1 以后再乘以 100 来代表。 57 PRICE : THEORY & PRACTICE 平稳的, 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表现出平稳性, 则这些变 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性, 即协整关系。由于本文建立的系统 包含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所以本文采用 Johansen 检验方 法。根据赤池信息准则 (AIC 和施瓦茨准则 ) 确定由 ) (SC , LSRt、 t、 t 组成的 VAR 模型的最大滞后期 K 为 3,所以 FQ SRR 协整选择滞后期为 3。以上协整检验结果表明 LSRt、 t、 FQ 序列存在 1 个协整关系,因此各序列存在长期的均衡 SRRt 关系, 并且可以得到一下协整向量: · 分析预测 · 1 , ) 在整个 10 期的方差分解中,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 自身的滞后影响最大, 这说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有 很强的惯性, 并且衰减比较缓慢。这主要是消费包括了很大 一部分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在收入和房价波动两个自变量 当中, 收入波动的对消费影响增加最快, 从第 2 期的 0.486% 增加到 5.26%,而房价波动对消费波动的方差贡献相对稳 定, 2.5%左右。 为表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的方差分解表 从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我们可以看出, 城市人均可支 配收入的波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有正的影响, 而房 地产价格的波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波动有负的影响。 当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上升 1 个百分点时, 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上涨 3.057 个百分点; 而当房地产价格 增长率上升 1 个百分点时,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 1.211 并 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主要是受收入的影响, 且弹性系数大于 1; 而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也非常明显, 当房价上涨过快时, 居民为了购买房子而节衣 缩食, 减少当前的消费支出, 且这种减少当前的消费而增加 未来消费的挤出效应要大于房价的增长而带来的财富效应 和成本效应。 3.利用 VAR 模型进行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动态分析。脉 冲响应函数可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冲击对内 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 通过对解释变量的方差进行 分解, 提供在每一解释变量的方差中, 其他解释变量所能解 释的比例,从而了解随机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 性。 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依赖于各变量进入 VAR 的顺序。 收 入的波动是消费变动的先导因素, 而房价的波动对消费的影 响要通过一套复杂的传导机制,所以设置各变量进入 VAR 的 顺序为:LSRt、 t、 t 分别给 LSRt、 t、 t 一个标准差大 SRR FQ SRR FQ 小的冲击,得到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的一个脉冲 (图 1 , ) 社会消费品 响应函数图。从脉冲响应图中可以看出④ 社会消费 零售总额变动率 LSRt 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动态过程。 品零售总额的波动对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有负向的响应, 且响 应速度比较块, 几乎在第 2 个季度就达到了最大值, 并且衰 减的速度也比较慢, 一直延续到 7 期之后。房地产价格的波 动不会对消费造成长期的影响, 主要是因为居民已经将房地 产价格的波动消化, 并且理性预期房地产价格的未来波动。 为了深入了解各变量信息对消费波动的相对重要性, 本 文对房价指数进行方差分解。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出 (表 三、 结论与对策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结果, 房地产价格波动分别与消费之间具 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迅速降低居民消费 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支出, 从而有悖于我国目前扩大内需, 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 基本方针。因此, 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也是扩大内需的一种 房屋的消费会刺激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因 途径。另外, 此, 房地产价格的稳定对拉动内需的作用巨大, 对于目前稳 定房地产价格的对策建议如下: 1.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 保障性住房的增加, 一方面会 促进商品房市场的竞争, 降低均衡价格; 另一方面会迅速释放 居民对住房的潜在需求。住房需求的实现,能够刺激其他消 费, 从而扩大内需, 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 稳定的发展。 2.影响投资预期。房地产品具有普通商品和投资品的双 重特性。 由于投资者对于房地产价格上涨和未来通货膨胀的 预期, 选择房地产投资。 因此, 政府和央行应采取稳健的货币 政策和财政政策, 影响汇率, 利率和通货膨胀的预期, 进而改 变资源配置, 降低投资者对房地产业的投资热情。 3.抑制投机性消费。在中央各部委通力合作和地方政府 积极配合下, 通过贷款利率和税率的变化, 对自住性消费和 投机性消费进行差别化。 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 规范发展二 手房市场, 倡导住房租赁消费, 盘活住房租赁市场。 4.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严格房地产企业市场准 入和退出的条件。完善我国土地拍卖和收入管理办法, 抑制 土地价格的过快上涨。 依法查处闲置、 囤积土地房源, 捂盘惜 售, 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红.房地产经济学〔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梁云芳,高铁梅,贺书平.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协调 发展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3〕杨朝军,廖士光,孙洁.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统计研究,2006(6) 〔4〕王先柱.VAR 模型框架下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 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07(7) 〔5〕陈秀梅,韩和林,赵元兵.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经济 —兼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J〕.价格理论与实 的影响分析—— 践,2009(8)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 ) 图 1 消费对房价的脉冲响应 58 ④在图中, 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 (单位: 季度 , ) 纵轴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 实线表示分别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 动率 LSRt 对 FQt 的冲击的响应程度。
注意查收 红弦祭 留个邮箱发给你
去知网下载,不过是要钱的,用手机冲10块钱就行了,估计就一块钱的样子,但一次最少只能冲10元
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分析[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的住宅问题日益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也成为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我国市场化的推进,房地产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房价的分析,提出房地产发展策略。[关键词] 房地产房价发展策略一、2008 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形势1 . 商品住宅供应打破近三年来逐年递减的趋势2005 年~2007 年,北京市土地供应稳步增长,商品住宅供应却逐年减少,北京市场闲置土地数量可观。2008 年,政府加强整治闲置土地,开发商规避奥运后市场风险两大因素促使商品住宅放量,相信“奥运停工”亦无法阻挡住宅放量大趋势。2 . 购房郊区化趋势加快北京市内土地日益减少,购房成交向城市外围扩散,郊区房市升温中。北京市历年郊区( 城市发展新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 成交比重。2 0 0 7 年1 月~1 0 月,北京市郊区成交比重较去年同期增加 个百分点,其中,近郊区( 城市发展新区) 成交比重较去年同期()增加 个百分点。3 . 一手住宅房价持续上涨经济持续走高,股市资本向房产转移,流动性过剩都将成为房价上涨的助动力,2008 年,奥运会将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到北京,集中到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庞大的市场需求必将带动房价持续上扬。4.“90m2,70%”政策效力在2008 年逐步凸显“90m2,70%”政策颁布已一年有余,2007 年90m2 以下供应比重仍然较低,仅占19%,而曾因该政策延迟入市的项目将在2008年陆续上市,小户型放量。9 0 m 2 以上户型价格明显高于小户型,而随着“90m 2,70% ”政策效力的显现,大户型稀缺,推动其价格进一步高涨。二、房地产价格目前,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在长达10 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1 . 房价涨幅逐月回落“从总体走势看,目前房价涨幅正逐月回落,但幅度尚不是很大。”该经济述评认为,面对销售萎缩的市场,开发商必须在资金回笼速度和利润率之间寻找平衡,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房地产市场。 “购房需求受到货币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一系列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的抑制,房地产泡沫受到了挤压,房价正在失去上涨的动力。”据统计,今年1 月~5 月,4 0 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累计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下降、。而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和环比涨幅均呈下降走势。为了抑制投机性需求,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银监会出台了多次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措施,从开发商和购房者两头收紧信贷闸门,提高贷款条件,抑制投机需求。今年1 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土地闲置两年的将无偿收回。“今年上半年,央行依然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半年内5 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发展商获得开发贷款的难度更大,资金面更趋紧张。”2 . 超出国民消费能力“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至远离其基本价值,或是远超国民的消费能力时,其价格的最终回落就成为必然,楼市也是如此。”根据全国6 . 5 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 . 3 % ,远低于房价近几年的增长幅度。同时,维持房地产商资金快速回笼的另一个通道“销售”在今年表现一直不佳。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北京住宅销售面积为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上海商品房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深圳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同比减少。三、房地产发展策略1.新型房地产营销模式GIS/VRGIS 应用于房地产业,可以直观地表示楼盘位置、空间分布及其分层分户图,可以对楼盘基础设施及其销售情况等大量数据进行查询、统计。通过G I S 电子地图可以使购房者任意放大缩小地图,自由地在地图上漫游。从而为房地产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V R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房地产业后,将文字、声音、二维图形图像、三维动画结合,能将几年后才能建成的小区,在电脑上建成。客户可以从任意角度来观察房间的效果,还可以按自己选择的任意路径进行漫游,可以引导观众进入真实感和可视化,达到最完善的地步。2 . 加强物业品牌的管理及宣传作为服务这种无形的商品没有类似其他有形商品的质量评价标准,检验服务质量的惟一标准是业主的满意程度。制定标准化的物业品牌管理手册,将服务过程规范化,逐渐培养业主对物业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此外,针对市场建立一个独特的品牌形象,并对品牌的整体形象进行设计、传播,从而在顾客心中占据独特的地位。然后再结合平面、电视、网络等媒体制定一套长期的宣传计划,加强品牌的宣传力度。3. 房地产品牌战略随着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房地产领域的品牌理念日渐升温。消费者对于情感表达、个性展现抑等附加价值的追求愈加强烈。房地产品牌的核心是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或服务最大的价值/价格比。随着购房者的成熟,产品服务成为房地产品牌创建的重要因素,应贯穿于售前、售中和售后全程,主要体现在以客户为中心,满足需要,增加品牌的高附加值。同时,房地产是综合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是城市文化及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企业创建品牌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要有准确的市场调研,科学的品牌策略和定位,坚持不断的品牌创新及无微不至的品牌管理和维护。参考文献:[1]鲜超:中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9)[ 2 ]张晓瑞董亥宁: 中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和趋势[ J ] . 产权导刊,2008(6)[ 3 ]孟晓苏: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1.关于假设检验的几点见解2.假设检验的实际应用3.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4.对假设检验的思考5.两种假设检验思想比较(即对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相似差异的分析)因为不知道您具体想些什么,所以只能想到这些希望能帮到您
做的是什么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还是直线相关与回归
如果你是做问卷调查类(发放问卷,收集数据<通常学营销的人会这样做>)的,那么就根据你的题项设置变量,并录入数据(通常是用SPSS分析,也有用其他工具比如说Eviews的)。然后做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此处KMO值是比较重要的),再做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是主成份提取(即因子分析),从多个变量中提取几大因子,结果主要看旋转成分矩阵,然后用几个因子跟因变量做回归,得出影响关系的回归方程。举个例子说,你的问卷中有30个题项(前提是你已经做过小规模问卷测试以验证题项设置的合理性),则对应30个变量X1,X2,......,X29,X30,录入这30个变量的数据,如果你收集了500份问卷,其中420份是有效问卷的话,则你有420条针对30个变量的有效数据。然后做信度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假设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份(因子),分别为F1,F2,F3,F4,这个时候对因子命名并将其生成新的变量,然后再将F1,F2,F3,F4和Y做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通过R方和系数检验表来判断方程和系数的有效性。这个时候你就能得到影响消费者态度的是哪些因素了。PS:你这里的因变量消费者态度需要量化,在设计问卷的时候要考虑如何量化才有利于后续的分析。
加强风险管理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活动调节房地产投资结构,促使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完善房地产市场法规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每一点可以分为几个小点来写,有难处联络我。
去知网下载,不过是要钱的,用手机冲10块钱就行了,估计就一块钱的样子,但一次最少只能冲10元
建议关注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站,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全国第一,相关房地产研究问题在主要课程中都有(比如说不动产估价),有ppt和课程教案可以下载,自己可挑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选择。
分析篇周守亮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基于 VAR 模型的实证研究 ——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会直接 内容提要: 房地产业价格波动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进而波及到 期和未来的消费。因此, 影响消费者尤其是租赁房屋者的购买房地产商品 我国整体宏观经济。 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业价格波动影响消费的内在 从而影响其储蓄和预算决策, 结果便是会 机制; 其次, VAR 模型框架下, 在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 的决策, 说明房地产业价格波动对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迅速, 直接导致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3.成本效应。 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带来显著的 并集中在短期; 最后, 提出了稳定房地产价格的对策。 成本效应, 进而影响到居民消费。因为, 对于租房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消费 传导机制 VAR 模型 者而言,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一般是与租金的上涨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业, 在我国经济增 从 但是, 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等一系列问题, 紧密联系的,这样就直接导致租房者的生活成本的上升, 长中的贡献很大。 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社区物业费, 装 而会使其减少消费。 阻碍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 2009 年, 房地产业 修费, 停车费等水涨船高, 居民维持居住的消费支出的增加, “地王” 频出, 从而推动相关地块的地价, 房价快速上升。 如 中 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企 进而使得生活成本增加。另外, 何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已经成为政府和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 业的运营成本的增加, 这里所说的运营成本包括员工生活成 题之一。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 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发展 本增加导致的企业面对的工资上涨的压力和上涨的租金和 房地产的消费能带动其 问题, 更关系到国计民生, 百姓福利。 使用费用, 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 他各行业的发展, 这种乘数效应会拉动内需, 从而维持我国 4.流动性约束效应。我国大多数居民, 都是通过贷款的 经济持续、 快速、 稳定的发展。因此, 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与 方式购买商品房。居民商品房抵押贷款是我国大多数商业 消费的关系尤为重要。 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果中央政府不对信贷额度进行调 控, 贷款购房这种使银行与居民获得双赢的行为会创造出大 一、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影响的内在机制 量的货币, 对市场的流动性造成巨大的冲击。 流动性的过剩, 房地产价格波动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我国宏观经济, 其 自 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当居民敏感意识到 CPI 上涨的时候, 中消费是重要渠道之一。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影响的内在 同样, 如果房 然会收紧腰包减少消费, 而去购买保值的商品。 机制主要有如下几点: 地产价格飞涨超出人们的理性预期, 银行会对风险进行严格 1.财富效应。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会对供给者产生财富效 管理, 对房地产商品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融资渠道的收紧 应, 具体包括实现的财富效应和潜在的财富效应。前者指所 会降低企业及居民的当期甚至未来消费预期,增加流动性 有者因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出售其住宅或利用其价值的 约束。 上升进行了再融资, 此时房地产价格的上升直接推动了实际 财富的增加, 扩大了当期的消费水平。后者是指所有者虽然 二、 房地产业价格波动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没有变现, 即房地产商品所有者即使在房地产价格上升时没 1.变量的选取和数据说明。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社会消 有出售或是进行再融资, 但是这种由于房地产价格上升带来 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 LSRt①, 由于居民的消费主要受到消费 大的潜在的价值上升使居民感受到了财富的增加, 从而扩大 者的收入和财富水平的影响, 因此, 本文的解释变量除了选 了边际消费倾向。 而且, 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居民也会对 择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变动率 FQt②以外,还选取城市人均可 未来的产生一个良好的预期, 增加当期消费。 支配收入变动率 SRRt③,以 1995 年第一季度至 2008 年第四 2.预算约束效应。相对而言,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会对需 季度的数据为样本, 来分析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 求者产生预算约束效应。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量巨大, 截至 2.模型建立。建立计量模型之前, 必须先检验数据的平 2008 年底就有 3 亿人之多。从各个地方涌入城市的人群当 稳性, 如果数据是平稳的, 则可以直接进行最小二乘估计; 如 中, 大部分对房地产品具有刚性需求。 对于租房者来说, 房地 果数据非平稳, 则需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 产价格的迅速上升会增加出租房屋的机会成本, 从而引起租 果表明各变量的是非平稳的, 而对序列的一阶差分以后是平 金的上升, 进而使得这些租房者会减少当期消费。而这种效 协整检验主要用于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 应对于想买房子的居民影响更大。对于房屋的潜在消费者, 稳的。 系, 其基本思想是: 如果两个 (或两个以上) 的时间序列是非 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会增加还款压力, 从而使买房者减少当 ①它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除以上年同期数值以后减去 1 以后再乘以 100 来代表。②它用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上年同期 =100 减 100 ) 来代表。③它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上年同期数值以后减去 1 以后再乘以 100 来代表。 57 PRICE : THEORY & PRACTICE 平稳的, 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表现出平稳性, 则这些变 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性, 即协整关系。由于本文建立的系统 包含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所以本文采用 Johansen 检验方 法。根据赤池信息准则 (AIC 和施瓦茨准则 ) 确定由 ) (SC , LSRt、 t、 t 组成的 VAR 模型的最大滞后期 K 为 3,所以 FQ SRR 协整选择滞后期为 3。以上协整检验结果表明 LSRt、 t、 FQ 序列存在 1 个协整关系,因此各序列存在长期的均衡 SRRt 关系, 并且可以得到一下协整向量: · 分析预测 · 1 , ) 在整个 10 期的方差分解中,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 自身的滞后影响最大, 这说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有 很强的惯性, 并且衰减比较缓慢。这主要是消费包括了很大 一部分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在收入和房价波动两个自变量 当中, 收入波动的对消费影响增加最快, 从第 2 期的 0.486% 增加到 5.26%,而房价波动对消费波动的方差贡献相对稳 定, 2.5%左右。 为表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的方差分解表 从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我们可以看出, 城市人均可支 配收入的波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有正的影响, 而房 地产价格的波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波动有负的影响。 当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上升 1 个百分点时, 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上涨 3.057 个百分点; 而当房地产价格 增长率上升 1 个百分点时,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 1.211 并 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主要是受收入的影响, 且弹性系数大于 1; 而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也非常明显, 当房价上涨过快时, 居民为了购买房子而节衣 缩食, 减少当前的消费支出, 且这种减少当前的消费而增加 未来消费的挤出效应要大于房价的增长而带来的财富效应 和成本效应。 3.利用 VAR 模型进行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动态分析。脉 冲响应函数可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冲击对内 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 通过对解释变量的方差进行 分解, 提供在每一解释变量的方差中, 其他解释变量所能解 释的比例,从而了解随机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 性。 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依赖于各变量进入 VAR 的顺序。 收 入的波动是消费变动的先导因素, 而房价的波动对消费的影 响要通过一套复杂的传导机制,所以设置各变量进入 VAR 的 顺序为:LSRt、 t、 t 分别给 LSRt、 t、 t 一个标准差大 SRR FQ SRR FQ 小的冲击,得到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的一个脉冲 (图 1 , ) 社会消费品 响应函数图。从脉冲响应图中可以看出④ 社会消费 零售总额变动率 LSRt 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动态过程。 品零售总额的波动对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有负向的响应, 且响 应速度比较块, 几乎在第 2 个季度就达到了最大值, 并且衰 减的速度也比较慢, 一直延续到 7 期之后。房地产价格的波 动不会对消费造成长期的影响, 主要是因为居民已经将房地 产价格的波动消化, 并且理性预期房地产价格的未来波动。 为了深入了解各变量信息对消费波动的相对重要性, 本 文对房价指数进行方差分解。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出 (表 三、 结论与对策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结果, 房地产价格波动分别与消费之间具 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迅速降低居民消费 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支出, 从而有悖于我国目前扩大内需, 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 基本方针。因此, 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也是扩大内需的一种 房屋的消费会刺激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因 途径。另外, 此, 房地产价格的稳定对拉动内需的作用巨大, 对于目前稳 定房地产价格的对策建议如下: 1.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 保障性住房的增加, 一方面会 促进商品房市场的竞争, 降低均衡价格; 另一方面会迅速释放 居民对住房的潜在需求。住房需求的实现,能够刺激其他消 费, 从而扩大内需, 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 稳定的发展。 2.影响投资预期。房地产品具有普通商品和投资品的双 重特性。 由于投资者对于房地产价格上涨和未来通货膨胀的 预期, 选择房地产投资。 因此, 政府和央行应采取稳健的货币 政策和财政政策, 影响汇率, 利率和通货膨胀的预期, 进而改 变资源配置, 降低投资者对房地产业的投资热情。 3.抑制投机性消费。在中央各部委通力合作和地方政府 积极配合下, 通过贷款利率和税率的变化, 对自住性消费和 投机性消费进行差别化。 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 规范发展二 手房市场, 倡导住房租赁消费, 盘活住房租赁市场。 4.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严格房地产企业市场准 入和退出的条件。完善我国土地拍卖和收入管理办法, 抑制 土地价格的过快上涨。 依法查处闲置、 囤积土地房源, 捂盘惜 售, 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红.房地产经济学〔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梁云芳,高铁梅,贺书平.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协调 发展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3〕杨朝军,廖士光,孙洁.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统计研究,2006(6) 〔4〕王先柱.VAR 模型框架下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 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07(7) 〔5〕陈秀梅,韩和林,赵元兵.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经济 —兼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J〕.价格理论与实 的影响分析—— 践,2009(8)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 ) 图 1 消费对房价的脉冲响应 58 ④在图中, 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 (单位: 季度 , ) 纵轴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率, 实线表示分别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变 动率 LSRt 对 FQt 的冲击的响应程度。
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学士学位论文是专门供专家审阅以及供同行参考的学术著作,必须写得简练,重点突出,不要叙述那些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以下是我分享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网。
1. 正文导论的写法
(1)导论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①选题的背景和动机
②问题的提出和陈述
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④可能的创新和贡献
⑤研究思路和方法
⑥论文的正文的结构和内容
(2)导论的写作要求
在“选题的背景和动机”部分,要注意背景与动机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同时要做到切题,不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在“问题的陈述”中,要注意指出所要呈现的主要问题,若研究的问题有若干个,要按它们的重要性和逻辑顺序依次排列,力求层次分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与“可能的创新和贡献”这两个部分应从理论贡献和实际价值的角度入手。
(3)导论的常见问题
①组成要素不全
②选题的背景和动机过于宽泛
③与正文后面的其他内容重复过多
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与研究问题脱节
⑤可能的创新和贡献言过其实
⑥论文的结构和内容过于简单
2. 文献综述的写法
(1)文献综述的目的与功能
作为一个科学研究成果,学位论文通常是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或者是在他人的帮助和启迪之下完成的。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述评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整理、鉴别、分析和归纳,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2)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
文献综述的撰写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①按主题铺叙,对已有研究成果或观点进行概述;
②引用相关文献资料;
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批判和总结;
④发现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空白,提出作者要研究的问题。
文献综述主要有如下两种撰写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阅读的文献内容,确定综述的内容,确定综述的细目,对各细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分别写出文稿,然后汇总成一篇综述文章。
第二种是将文献资料按其完整性、深刻性及新颖性进行排列,以最完善、最综合、最新颖且具有高度科学研究水平的文献综述材料为基础,写出文献综述的细目,然后把其他文献资料的新内容补充进去。
(3)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①内容要与所研究的问题直接相关
②内容要反映近年的主要研究成果
③内容要按主题而非历史线索来写
④文献综述要有一定的批判性
⑤要注意主题(段落)之间的过渡
⑥通过文献综述引出研究空白和要研究的问题
(4)文献综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某些必要的相关文献综述缺失
②文献综述与所研究的问题相关不大
③与教科书写法雷同
④内容都是叙述和罗列
⑤引用的参考文献数太少,过时陈旧
⑥许多内容未能加注和引用文献
⑦文献引用不规范
3、研究方法的写作
(1)研究方法的目的和功能
研究方法指的是学位论文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思路、程序、策略和方法。它的目的是告诉读者你所采用的具体研究过程和方法。读者通过了解研究过程和方法,对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质量有个初步的判断,同时某些研究结果可能与所采用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密切相关,为讨论研究的结果埋下伏笔。
(2)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①问题和相应的假设的界定
②采用某种研究方法和选取某个研究对象的原因
③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
④研究对象的描述
⑤研究工具的描述
⑥为提高研究质量对研究方法的具体考虑和做法
⑦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过程的描述
⑧数据分析方法的介绍
(3)研究方法的写作要求
①实事求是
②具体细致
③思维缜密
(4)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内容简单,部分缺失
②方法使用不当,漏洞百出
4、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写法
(1)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目的和功能
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就是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并用精准的语言把分析结果表述出来,用于回答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证明或者推翻相应的假设。
(2)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主要内容
①数据汇总、归类和筛选
②分析和处理相应的数据,记录结果
③表述结果
④检验假设
(3)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写作要求
①实事求是
②分清主次
③规范汇报
(4)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数据分析方法过于简单
②结果表述内容部分缺失
③结果表述内容主次不分,过于繁琐
④趋利汇报
⑤篡改数据和结果
5、讨论和结论的写法
(1)讨论和结论的目的和功能
学位论文的讨论和结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归结点,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各章节小结的简单重复。它应当体现作者更广和更深层的认识和思考,应当从整篇学位论文的所有材料和结果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得出见解。
(2)讨论和结论的主要内容
①陈述主要结果
②解释主要结果与问题和假设的关系
③陈述主要结论
④陈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⑤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3)讨论和结论的写作要求
①讨论要分清主次
②讨论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
③讨论要措辞严谨,逻辑严密
④结论要求言简意赅
(4)讨论和结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简单重复研究结果,根本未做讨论
②讨论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广度
③过于夸大研究成果的贡献和价值
④对研究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 (或研究领域) 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该学术问题 (或研究领域) 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它属于学术论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学会正确撰写文献综述是科研者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避免低水平高重复研究的重要方式。 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求 文献综述是一种重要的学术论文,它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课题申报与撰写和科研写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掌握这门写作技能对于提高科研能力大有裨益。只有依照文献综述的基本特点,重新建构文献综述相关知识的理论体系,才能撰写出思路清晰、内容翔实、语言简练的文献综述,并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为此,根据文献综述的概念和特点,笔者提出了撰写文献综述的若干要求。但是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先回答以下基本问题:第一,国内外研究者对某一主题 (或内容) 进行了哪些研究?回答“研究了什么”的问题。第二,对于某一主题,国内外研究者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这是回答“怎么研究”的问题。第三,对于研究结果,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之间有什么关联性?即是回答“相关性研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的问题。第四,该研究有何突出性的贡献或效果?后世对该研究做出了何种评价?回答“研究怎么样”的问题。上述的问题是构思文献综述中最核心的问题,如果能比较清楚地回答,那么这篇文献综述的主体内容就基本形成了。但是还要注意以下的若干原则,才能写出高质量和高水准的文献综述。(一)选文献的“三最”原则在撰写文献综述时,收集和选用文献是前提。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出选用文献时的“三最”原则,即“最权威、最经典和最新的”原则。“最权威”是指当下某个研究领域内最有影响力和最知名的国内外学者、专家和教授的著作、论文、会议论文等各类文献资料,主要是学术论文;“最经典”是指在中外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那些经历了历史和社会的检验的世界名著等,主要是书籍;“最新的”是指近几年来 (一般默认为 5 年) 发表的各种文章,而“最新的”资讯主要体现在报纸上,因为报纸信息更换速度和信息承载量都比较大,每日都在更新。下面以撰写“高等教育学”专业等方面的文献综述为例,“最经典”的文献就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年出版的12本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学名著丛书,比如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诸如此类的名著就是经历过历史和世人的考验的学术专著,那么他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知识价值就比较大。如果你在思考和撰写文献综述中,连这种非常重要的文献你都没有收集到,那么,你的研究就缺乏重要的理论支撑,其研究结果就可以预想而知了。“最权威”的论文就是 《高等教育研究》和 《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它们代表着这个领域研究发展的现状和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最新的”的文献就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在线、教育报、教师报等报纸上传递的教育类的知识或报道。恪守这“三最”原则,就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最珍贵和最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有利于研究所用。(二)读文献的忠实原则在选择好文献之后,就是读文献。文献既是研究的材料,也是评论的对象。阅读文献时,可以采取“史 - 著 - 论”的顺序展开阅读,才能更接近于对原文的理解,才能分清谁是作者的观点,谁是前人的观点,哪些是描述性的文字,哪些是议论性的文字。特别一提的是,有研究者提倡“史论著”的阅读法,笔者在此讲三者的顺序略微做了一下调整,提倡采取“史 - 著 - 论”的顺序展开阅读。理由如下:“著”和“论”的存在显著差异。著作类原创性更强,知识覆盖面更广,逻辑关联性更强,而论文类知识涵盖量有限,更多作品只是对著作类的解读或释义,算是比较二次性的作品。它研究的基础已经是建立在别人的文献基础之上,而著作类,特别是学术专著,更多地体现出作者的原创性,它更多依赖于长期的教育生活实践,它的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作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研究过程中,某些研究者为了多快好省地发表论文,在对文献资料收集不全的情况下或者对文献资料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涵义的情况下就开始写作,这就违背了对研究中的客观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忠实于原文原观点。尤其是一些外文资料。要做到忠实原则并不容易。某些主题或学科专业类的文献并不是普通研究者或人士可以获得的最原始或一手的资料。造成这种研究的原因有:一是研究者的身份和地位;二是文献资料的珍贵程度;三是学科专业的特性。由于上述原因,所以来执行和落实忠实性原则时就会大打折扣。(三)写作时的综述结合原则撰写文献综述时要“综”“述”结合。文献综述应有述有评,对所引述文献应做提炼、分析,尽量避免对所引述文献只做一般性简介。在广泛收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作出合理性地评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据。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这样有选择性的综述文献就带有明显的主观偏见。“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只有把两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才算是一篇合格的文献综述。如你所研究的主题是关于德育方面的,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人大复印资料、百链图书馆和 Goolge 学术收索等网站,发现关于德育方面的文献资料就收集全面了。殊不知还有一些重要的文献未能进入你的视野。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中关于德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该网站论文主要是由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主办的 《道德教育研究》 期刊发表的论文,而这一部分论文及研究成果就不能在上述我们常说常用的网站上查阅到。(四)写作时的读者意识文献综述属于学术论文中的一种,它的读者群体具有特殊性。主要供高校、科研机构、期刊社、研发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科研人员或教学人员阅读,简言之主要供同行交流。鉴于这种特殊的读者群体,撰写文献综述时就需要考虑该群体的文化需求,学会换位思考,在恪守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用专业和平实的语言写作,这样才能让读者理解和明白作者的真实意思。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过程假想读者对象,写作过程倾诉或交流的目标人群。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写作中的读者意识另一层含义就是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读者,通过读某人写的文献综述,我能从中收获什么呢?这篇文献综述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在哪里呢?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有时,你去读别人写的文献综述时,常常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类文章多半属于低水平高重复的文章。如果在读别人的文献综述时,能找到眼前一亮或者拍案叫绝或读完之后意犹未尽之感,那么这类文献综述就算是比较上乘之作。换位思考,就是在理性分析和对比分析中,站在读者的角度体验自己写出的文献综述是怎样的感觉,试想,它将给读者们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呢?如果我们善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为文献综述的修改找到了方向,从而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论文水平和质量。综上,撰写文献综述较为妥帖的处理方式就是保持“中庸”———不偏不倚。因为没有人可以完全肯定地说自己的研究是十分完美的,也没有人可以评价他人的研究一点价值都没有。当然,这种“中庸”之道也要注意适度,如果掌握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并且对研究问题做出了理性分析,那么就要勇于打破“中庸”式的平衡。(本文非原创,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作者王梓博)
1.关于假设检验的几点见解2.假设检验的实际应用3.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4.对假设检验的思考5.两种假设检验思想比较(即对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相似差异的分析)因为不知道您具体想些什么,所以只能想到这些希望能帮到您
提出假设:在假设检验中通常会提出两个命题,分别为H0和H1命题。H0是我们希望被推翻的命题,H1是我们希望被证实的命题。确定适当的统计量:当样本数量大于30用Z检验;当样本数量小于30 ,近似服从正太分布且总体方差已知用Z检验;同样当样本量小于30,近似服从正太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用T检验;但如果样本量小于30,不服从近似正态分布,则不能用Z检验或者T检验显著性水平:它是指H0命题为真,拒绝H0的概率。其实它代表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通常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α可以取或者,它表示接受原假设正确性概率为95%或99%。计算检验统计量:带公式计算出P值,P值是指在H0为真时,当前观测样本发生更加极端的概率。通俗的说如果p值很小,说明是小概率事件,在H0假设为真时尽然出现了小概率事件,要拒绝H0,反之则接受 当然这里我们可能经常犯统计学中两种错误: 第一类错误(弃真):当H0为真时,我们拒绝了H0,发生的概率为α 第二类错误(取伪):当H0为假时,我们却接受了H0,发生的概率为β123123
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又称统计假设检验,也叫显著性检验,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是本质差异造成的统计推断方法。显著性检验是假设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统计推断形式。其基本原理是:先对总体的特征做出某种假设,然后通过抽样研究的统计推理,对此假设应该被拒绝还是接受做出推断。对总体特征做某种假设,然后通过样本研究统计推理,最终对此假设做出接受或者拒绝的判断,常见的假设检验有:Z检验、t检验、F检验、卡方检验。最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U检验、T检验:U检验:当样本量较大时(一般指样本量大于30),使用U检验T检验:当样本量较小时(一般指样本量小于30),使用T检验假设检验在AB实验中最为常见。而互联网使用最多的是U检验,因为样本量大于30这个条件非常容易满足
假设检验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建立假设:包括:H0,称无效假设;H1:称备择假设;②.确定检验水准:检验水准用α表示,α一般取;③.计算检验统计量: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使用特定的公式计算;④确定P值:通过统计量及相应的界值表来确定P值;⑤推断结论:如P>α,则接受H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如P≤α,则拒绝H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假设的检验就是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包括逻辑分析和实验验证。逻辑分析,主要用逻辑论证和反驳的方法;实验检验又分为:(1)直接检验;(2)间接检验。二、选择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划分教育科研类型:(一)总体研究、个案研究和抽样研究1、总体研究。“总体”一词含有总数、全体的意思,即研究对象的全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全部研究对象的总和。总体的大小,由研究者所界定的范围而定。2、个案研究。由于个案研究一般是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其过程与解剖麻雀相似,因此也有叫“解剖麻雀法”。个案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目的和作用优越性:局限性:?3、抽样研究是研究者按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根据对样本进行研究的结果来获得有关总体认识的研究抽样按一定的规则从一个确定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单位组成研究的样本。抽样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或元素。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直接被研究的对象。抽样的目的和作用:抽样研究相对于总体研究来讲有许多优越性:①解决总体研究的困难;②节省人力、时间、费用,缩短资料整理时间;③可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深度;④抽样研究所得结论,有推广应用到同类对象中去的意义。抽样研究也存在许多缺点,其中最大的不足就是存在抽样误差。(二)抽样的基本要求正确的抽样应遵循随机性原则。所谓随机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体被抽选的概率(即可能性)是完全均等的。此外,抽样时还应注意:(1)确定抽样范围。关键是明确总体的界限。(2)保证样本代表性。①被研究对象的均匀程度,越均匀,误差越小;②抽样数目,抽样数目越多,误差越小;③抽样方法。一般而言,不重复抽样比重复抽样误差小,机械抽样比随机抽样误差小,分类抽样比机械抽样误差小。(3)样本容量合理。即根据总体的性质,抽样的方法及推论所需的正确程度来确定样本的大小,尽可能抽取足够大的样本,以使它能够真正代表总体的特征。(三)抽样的一般程序说完整的取样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清楚界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即规定总体;(2)设法取得一份包括完整而正确的抽样单位的总体名单;(3)确定样本容量,然后根据名单,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四)常用的抽样方法抽样的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条件来选择具体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是全凭机遇来抽样,每个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①采用抽签的方式。②使用《随机目录表》。2、等距随机取样。也称系统随机抽样、机械抽样或间隔抽样,是将抽样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然后有系统地间隔若干个抽样单位抽取一个个体,从而形成样本。其步骤是:①将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按顺序排列编号;②确定间隔距离;③采用随机方法确定抽样的起点号码;④从起点号码开始,依间隔距离,按顺序抽取足够数目的个体作为样本。3、分类随机取样。也叫分类抽样、比率抽样、配额抽样,是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即单位属性特征(变异度的大小)分成若干个类别,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容量和各类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分别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其步骤是:①决定分类所依据的标准;②确定总体数量,每类的总数和取样的总数;③计算出每类所占比例,并以取样的总数乘以比例,得到每类所应抽取的数量;④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每一类别中抽取应取的数量。4、整群随机取样。也叫整体抽样,是把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体,然后依据随机原则,抽取一个或几个群体作为样本。5、多阶段随机取样。也叫多级抽样法,是将总体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级,依次在各级中进行抽样,每一级的抽样都用随机的方式。6、有意抽样。也叫按目的抽样,是研究者按一定目的要求选择某些研究对象作为样本。进行有目的抽样时应遵循如下原则:①样本必须拥有最大的信息量;②不追求样本容量大,而应以能提供信息为基本原则;③事先确定一些抽样标准;④研究者清楚课题研究目的,以引导出清楚的抽样标准。7、双重抽样。是指进行两次抽样,以抽取两个样本进行比较。抽样的标准、方法以及抽样的大小之是否适当,关系到研究工作的进程,特别是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是研究工作开始时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五)样本大小的确定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研究对象总体的性质。(2)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者的经费、经验、时间、精力等主客观条件。(3)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三、明确研究变量科学研究必须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一)变量的含义变量是相对于常量而言的。常量是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对象都具有相同的状态或特征。例如:江西师范大学变量(variable)是指在一个研究中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的状态或特征,具有不同的值,即研究中涉及到的可以变化的因素。如:教学(二)变量的种类1、按形式划分(1)连续变量。凡是在本质上能以连续数值表示其特性的变量,称为连续变量。(2)类别变量。凡不能以连续数值表示,而需以类别表示其特征的变量称为类别变量,即不连续变量。2、按来源划分(1)主动变量。凡可以由研究者主动安排或操纵的变量称为主动变量。(2)属性变量。代表研究对象的各种属性,是研究者无法主动操纵、只能通过观察和测量得知其特征,称为属性变量。3、按变量间的关系划分(1)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又称刺激变量,即研究者掌握并主动操纵,能够促使研究对象变化的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2)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又称反映变量,指因自变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有关行为、因素或特征。(3)无关变量(extraneous variable)。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4)调节变量(moderator variable)。又称减缓变量。是一种特殊的变量,具有自变量的作用,也叫“次自变量”。A、B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A教学方法对智力高学生学习效果影响显著;B教学方法对智力低学生学习效果影响明显。(5)中间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又称中介变量,是介于原因和结果之间,自身隐而不显,起媒介作用的变量。(三)界定研究变量1、确定主要变量。所谓主要变量,是指与研究目的直接有关联的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或测量并希望从中获得研究结果的变量,通常在研究的题目中显示。(1)选择自变量。(2)明确因变量。例如:用智力测验分数反映智力发展水平,用科学测验成绩表明学业成就。2、确定相关变量。相关变量是指与研究目的无直接联系,但如果纳入研究中,会使研究结果更严密、更可靠的变量,通常有两种:(1)背景变量。(2)调节变量。3、确定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加以控制,才能提高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变量。4、确定变量名称。务必使变量名称简洁、易懂,名副其实。(四)定义研究变量给变量下定义,要尽可能清晰、准确,不得含糊其词。给变量下定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般说来,是先下抽象性定义,然后下操作性定义。1、抽象性定义(Abstract definition)。又称概念性定义,是对研究变量共同本质属性进行概括的定义。如: “智力”界定为“思维的敏锐”或“抽象思考的能力”;“兴趣”界定为“人对现实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特殊认识倾向”;“动机”界定为“激发一个人去行动或抑制一个人行动的主观原因”等。2、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研究变量的含义。例如:“智力”界定为“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测量所得的分数”; “合作”界定为“对别人的活动给予支持,并直接参与活动,成为其中的一员”等。给变量下操作性定义要注意:第一,研究课题中的重要变量要下操作性定义。第二,根据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变量的性质下操作性定义。第三,操作性定义的设计要具体、明确。第五,操作性定义必须兼顾排他性和普遍性。四、确定研究方法在明确了研究变量之后,就要考虑并确定研究方法,以收集完整、可靠的研究资料。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多种多样:无论那种方法,既有优势,又存在不足。人们通常是根据课题研究目的和条件来选择资料收集方法,并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关系。五、形成课题研究方案形成研究方案,是依据确定的研究项目,对研究过程进行周密、科学、完整地构思、确定、规划和表述。(一)课题研究方案的含义教育课题研究方案,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初步归纳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二)形成课题研究方案的意义1、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2、是使研究课题具体化的中心环节。3、是课题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4、有利于检查和自我检查。5、有利于协作研究。(三)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1、课题名称。(1)明确表述研究问题。(2)揭示研究对象。(3)用语规范、科学。2、研究背景、现状和意义。(1)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问题提出)。(2)阐述研究的意义。(3)国内外研究状况(文献综述)。国内外作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达到什么水平3、阐述研究目标、内容。(1)明确研究目标。(2)阐述研究内容。4、选择课题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要“做些什么”和“怎样做”。要尽可能写得细致一些。如用调查法,可写明调查方式是问卷还是访谈。如果用问卷调查,最好能将设计好的问卷附上。5、明确研究程序、步骤。研究持续的时间、阶段划分、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达到的要求6、阐明成果表现形式。7、课题研究资源的配置(1)研究组成员及其分工。(2)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8、参考书目及有关附录。(四)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要求1、保证研究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合理的、可靠的和经济的。合理,指针对一定的假设或研究内容,采用的方式方法能够满足检验、论证和解释研究内容所需要的功能和潜在条件;可靠,指研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式是可以信赖的,可以重复的,即使换了他人来做同样的工作也能得到基本相同的结果;经济,指对经费、人力、物力、时间的整体考虑和精打细算,既要力所能及,又要以较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2、保证研究是有效的、客观的和明确的。有效,首先指研究所使用的变量之间存在着真实的确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相关关系。客观,指研究的程序和控制必须要保证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能以真实关系发生变化,不能是虚构的、或随心所欲的,收集的数据是反映真实关系的、准确的。明确,保证研究是明确的,指设计要使得研究所反映的关系能以比较突出和鲜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研究结果以明白无误的、有说服力的、可靠的数据或材料表述出来。第一、认真细致。认真细致地查阅资料,认真细致地进行思考,认真细致地讨论修改,教育科研计划才能制定出来。第二、明确具体。教育科研计划必须明确具体,但不应该有套话、废话,不应该有不必要的修饰词。第三、科学性。研究计划的制定要符合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要在掌握一定理论和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计划的制定又要切实可行,充分考虑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