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年对不发达地区有大量援助,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经济。
2、派驻维和部队到战乱地区,帮助维护社会秩序。
3、参加战乱国家重建。
4、在联合国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
5、恪守外交“三项基本原则”,在国际外交中立场公正。
扩展资料:
中国于1991年9月首次派遣军事人员参加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截至2006年7月已累计向10个联合国非洲任务区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300多人次,有3名士兵为非洲的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目前,仍有约2000名中国维和人员在6个联合国非洲任务区执行任务。
维护和平,不仅仅意味着避免战争,更意味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004年6月的一天,利比里亚一家水处理厂的两个氯气罐发生泄露,造成大范围污染,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
中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工兵分队立即行动,经过近一天的紧张作业,终于对泄露的氯气罐进行了有效处置,阻止了污染的蔓延。这些都促进了中非友好,促进了非洲地区的和平发展。而中国参与解决朝核问题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而且还为伊朗核问题提供了借鉴。
其实中国参加这些活动的一大重要意义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在本世纪初引入我国, 特别2003年SARS以后,数字化医院成了医疗界的流行词。 各医院也不管自身信息化做到什么程度,都在谈数字化医院。 可是大部分医院并没有让病人品尝到数字化医院所带来的好处, 虽有些改变,但是长时间的排队、 信息不透明等现象还是让诸多人一提到医院就头疼。不但病人头疼, 医院也头疼,因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何在现有的形势下建设数字化医院呢? 记者经过深入调查采访发现,建设数字化医院需要把握好四个要领。 要领一:把握好总体思路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 建设数字化医院也一样。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感叹说:" 数字化医院是个庞大工程,在推广和建设中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果在前期考虑不周或不到位,最终往往会走偏,甚至会走向失败。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作为集医、教、 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军区总医院, 之所以在数字化医院建设方面取得比较大的成绩, 主要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把握好了总体思路。"。 正如陈金雄所言,总体思路的把握至关重要, 这也是记者所接触诸多医院信息化负责人共同认可的一点。 那么如何把握好总体思路呢? 陈金雄有着多年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他认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应抱?quot;以病人为中心, 以医护人员为主体"的思想来开展相关工作。 具体而言,建设数字化医院的总体设计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就医流程最优化 把优化病人就医流程作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切入点, 充分应用各种成熟技术,如磁卡、条形码、因特网和手机短信等, 着力解决诸如门诊"三长一短"等现象。 2.医疗质量最佳化 充分利用系统信息及集成, 让医生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各种诊疗信息, 为快速准确诊断奠定良好基础;并通过各种辅助诊疗系统的开发, 来提高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性。同时, 也能把医生护士各种可能的差错降到最低,达到医疗质量最佳化。 3.工作效率最高化 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平台,将各种现代通信技术(如PDA)、 自动化设备(如自动摆药机) 和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引入到医院数字化建设中,减轻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4.病历实现电子化 深刻理解电子病历的内涵,丰富原有病历的内容,把包括CT、 MRI、X线、超声、心电图和手术麻醉等影像图片、 声像动态以及神经电生理信号等全新的信息记录在案, 使病历更加直观和全面,确保医疗信息的完整性。 5.决策实现科学化 通过建立强大的管理和诊疗数据仓库等系统, 使得医院管理和诊疗决策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管理和诊疗决策水平。 6.办公实现自动化 把办公自动化作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出抓好公文流转办公的自动化和日常工作管理的自动化, 基本实现院内公文无纸化和快速传递邮件化。 7.网络实现区域化 针对病人的合理需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医疗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和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把区域医疗信息网络作为医院数字化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进行研究和 建设。 8.软件实现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是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 把软件的标准化建设作为医院与国内外接轨的重要保证贯穿始终。 包括采用国际或国家统一的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和接口代码, 如采用HL7、DICOM3.0等医疗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 各种代码如疾病、药品和诊疗等代码, 采用国际或国家统一的标准代码, 医院内部的病人ID号也应尽量采用统一的代码如身份证号码等。 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在本世纪初引入我国, 特别2003年SARS以后,数字化医院成了医疗界的流行词。 各医院也不管自身信息化做到什么程度,都在谈数字化医院。 可是大部分医院并没有让病人品尝到数字化医院所带来的好处, 虽有些改变,但是长时间的排队、 信息不透明等现象还是让诸多人一提到医院就头疼。不但病人头疼, 医院也头疼,因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何在现有的形势下建设数字化医院呢? 记者经过深入调查采访发现,建设数字化医院需要把握好四个要领。 要领一:把握好总体思路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 建设数字化医院也一样。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感叹说:" 数字化医院是个庞大工程,在推广和建设中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果在前期考虑不周或不到位,最终往往会走偏,甚至会走向失败。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作为集医、教、 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军区总医院, 之所以在数字化医院建设方面取得比较大的成绩, 主要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把握好了总体思路。"。 正如陈金雄所言,总体思路的把握至关重要, 这也是记者所接触诸多医院信息化负责人共同认可的一点。 那么如何把握好总体思路呢? 陈金雄有着多年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他认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应抱?quot;以病人为中心, 以医护人员为主体"的思想来开展相关工作。 具体而言,建设数字化医院的总体设计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就医流程最优化 把优化病人就医流程作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切入点, 充分应用各种成熟技术,如磁卡、条形码、因特网和手机短信等, 着力解决诸如门诊"三长一短"等现象。 2.医疗质量最佳化 充分利用系统信息及集成, 让医生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各种诊疗信息, 为快速准确诊断奠定良好基础;并通过各种辅助诊疗系统的开发, 来提高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性。同时, 也能把医生护士各种可能的差错降到最低,达到医疗质量最佳化。 3.工作效率最高化 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平台,将各种现代通信技术(如PDA)、 自动化设备(如自动摆药机) 和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引入到医院数字化建设中,减轻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4.病历实现电子化 深刻理解电子病历的内涵,丰富原有病历的内容,把包括CT、 MRI、X线、超声、心电图和手术麻醉等影像图片、 声像动态以及神经电生理信号等全新的信息记录在案, 使病历更加直观和全面,确保医疗信息的完整性。 5.决策实现科学化 通过建立强大的管理和诊疗数据仓库等系统, 使得医院管理和诊疗决策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管理和诊疗决策水平。 6.办公实现自动化 把办公自动化作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出抓好公文流转办公的自动化和日常工作管理的自动化, 基本实现院内公文无纸化和快速传递邮件化。 7.网络实现区域化 针对病人的合理需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医疗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和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把区域医疗信息网络作为医院数字化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进行研究和 建设。 8.软件实现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是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 把软件的标准化建设作为医院与国内外接轨的重要保证贯穿始终。 包括采用国际或国家统一的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和接口代码, 如采用HL7、DICOM3.0等医疗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 各种代码如疾病、药品和诊疗等代码, 采用国际或国家统一的标准代码, 医院内部的病人ID号也应尽量采用统一的代码如身份证号码等。 要领三:三类人一个都不能少 在所有要素中,人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因此, 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不但要调动医院的管理者--决策管理人员; 医院的建设者--工程技术人员;医院的使用者-- 广大医务人员三个群体的积极性, 同时还要明确这三个群体各自的任务。那么管理者、 建设者和使用者在数字化医院中是否都承担起了各自的任务呢? "对医院的管理者来说,一定要身体力行地抓好系统建设, 推动应用。而医院管理与信息化的关系一直是没有讨论清楚的问题, 院长如何定位信息化、如何管理信息化、 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大多数院长来说, 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说穿了,实际上是院长在管理方面的’ 职业化’水平?quot;何雨生如是说,"作为一个管理者, 你是否做到了观念领先、筹划领先、运用领先、开拓领先这四点"。 不错,一个管理者不容易,除要做到四个领先之外, 管理者还要关心体贴技术人员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 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和劳动成果。尤其要给技术带头人一定的权限, 以利于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有一点值得大家深思, 现在数字化医院建设好的往往不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顶级大医院。" 协和医院教授李包罗说,"产生这样的原因有几个, 但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层的介入。从解放军251医院、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 福州总医院来看,这些院的领导都是有远见,有决心, 具有在全院范围推进流程再造,把握系统实施与集成的能力"。 对于医院的建设者和来医院的使用者,陈金雄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对于建设者来说,必须通晓信息技术、 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信息主管;同时还要有高水平、 能进行医院信息系统规划、应用程序开发的系统分析员、 系统管理员和程序开发员。而对于医院的使用者, 必须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再好的计算机,再好的软件, 如果没有好的操作使用人员,同样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 要重视这一使用群体积极性的调动和培训工作。 要领四:统筹协调三种关系 信息系统是医院建设和管理中的新事物,建设信息系统的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一些矛盾。如何处理这些矛盾, 也是CIO们关注的问题。 管理模式与计算机软件的关系。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改革是相辅相成的, 数字化医院必须实现包括医疗行为、行政组织、 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全方位管理模式的规范化, 信息化建设过程也是医院管理模式改造、重建的过程。 "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李包罗说, "管理模式与计算机软件两者都是人为的, 管理模式与计算机软件谁服从谁,遵循的标准只有一个, 就是要看哪种模式更能发挥高效率。因此, 我们只能把信息系统建设看作是支撑流程再造、 对病人提供新的服务项目等变革的有力平台与工具。 管理现代化要求信息化,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 进而从整体上改变医院面貌"。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是指网络设施、硬件设备系统等。 这些都是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条件,是基础, 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网络布线、计算机安装、软件调试等工作。 这里所指的"软件"就是管理与培训工作。硬件建设好了, 软件没有跟上,终将功败垂成。 "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要重视软件建设。 如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 陈金雄深有感触地表示," 福州总医院就组织编制了电子医嘱字典和价表字典, 并建立了及时更新和维护制度;同时,还制定了《 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和《"军字一号"工程软件操作要求》 等多项规章制度,使全体人员依有所据,操作规范"。 应用与拓展的关系。医院不但要应用,更重要的是要用好, 要充分发挥工程中的各项功能。不过, 如果在现在的基础上拓展工作也很重要, 在工程技术力量较强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组织必要的软件开发,以提高工作效率。 "解放军251医院在医院管理和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如何继续进步,将会碰到一个发展瓶颈。"何雨生说," 这与国内医院信息化碰到的问题相同, 就是国内外成熟的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越来越少, 包括管理的和信息化的专门知识。就像医学科研一样, 要想突破瓶颈,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工作, 才能够保证不断的创新和实施"。 在这方面,福州总医院的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以前福州总医院"军字一号" 工程没有门诊医生工作站子系统和PACS, 可这两个系统对改进就医流程、 减少患者就诊时间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于是他们就组织技术力量,采取自身开发与合作相结合的模式, 成功地开发和实施了这两个系统,走在了全军的前列。所以, 在应用好的同时,我们也要考率下一步的拓展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11-11 15:45:00 ] 作者:李雪斌,黄瑞雅 编辑:studa20【关键词】 教学管理;科学发展观;院校,医学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一是强调以人为本;第二是强调发展,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条主线来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1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2005年,我国大学入学率达到21%,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招收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而教学资源却不能同步增长,这给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1.1.1 教师数量明显不足 欧美国家的医学教育大多以长学制、小班教学模式为主,生师比例为5∶1;美国1996~2001年医学院校生师比为1.43~1.56∶1。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教师数量并没有成比例增加,生师比例有的已经超过14∶1〔1〕。按照教育部新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医学类本科院校生师比应达到9∶1以下方能达到A级标准。教师数量的不足给医学院校的教学组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得很多教学改革难以实施。 1.1.2 师资整体水平下降 有些医学院校为尽快降低生师比,采取了降低高校教师入门条件的办法,使得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下降。另外,由于师资不足,教师们忙于应付日常教学而超负荷授课,有的教师平均周学时数达35学时以上,难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无暇顾及教学方法的研究和科学研究,教学水平无法提高。 1.1.3 教学设施及后勤保障超负荷运转 由于学生人数迅速大量增加,使得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网络设施、运动场地、后勤保障等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转状态。为缓解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一些医学院校采用缩短单位课时时间、削减实验课和实行循环教学等方法,最终导致教学内容的“缩水”。学生因紧张的实验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标本等,得不到应有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解剖课的尸体标本,有些院校在上《局部解剖》课时,用于学生实际操作用的尸体标本数从扩招前每8位学生共一具削减为25~50人共一具尸体标本。 1.1.4 与医学院校扩招相伴随的是生源的整体素质下降 大量的扩招,使得很多医学院校降低了学生入学要求,生源的整体素质下降。在欧美发达国家,医学教育属精英教育,必须经过4年的普通理工科大学毕业后才能报考医学院校,医学院校招生除了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外,还要通过面试以保证招收到的生源具备医学生的基本素质。在我国现行的招生体系下,尚未能给医学院校优先选择生源,也没有实行面试制度,医学院校招生时只能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对考生的诸多条件和素质无法了解。 1.1.5 学生数量增加以后,实践教学基地也显得相当匮乏 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病床数与在校的临床医学类的学生数比例达不到1.0,有些甚至达不到0.5;实习医院床位数也严重不足,迫使医学院校降低实习医院的标准,以容纳扩招的学生。附属医院和实习医院的床位数不足,导致医学生缺乏应有的临床实践场所和对象,而且随着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医学道德伦理的内在要求的变化,在学生人数增多后,传统的以病人为主要学习操练对象的临床技能教学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如果实践教学的质和量得不到保证,势必导致医学教学质量的下降。 1.2 教育国际化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跨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现代科技的长足进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卫生服务模式和体制的改革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医学诊断、治疗、预防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发展都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国内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对医药人才的结构和需求的重大变革更使医学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2〕。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日益凸显,如何能使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与国际接轨,培养出能接受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的医学人才,这是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1.3 网络化、信息化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医学生接受信息、学习知识的途径明显增多、速度加快。如何应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在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培训师资、网络建设、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的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1.4 医学模式的转变给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提出的课题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要求医务人员从关心疾病到关注人的整体,医生不仅要对某种疾病负责,而且也要对生命健康负责。这对医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这就要求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者对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作出改革,使之与新的医学模式相适应。 1.5 并校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近年来,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医学院校的合并中也存在着非理性行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在实践中,亦存在医学院校被合并后发展受到阻碍,发生“休克”的现象〔3〕。合并到综合大学的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思考,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科类的教学资源,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服务。 1.6 教育终身化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如果不学习新的知识,就可能不适应日益激烈竞争的需要。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医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树立终身教育观念〔1〕。要求高等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给教师灌输终身教育的观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如何使教学管理工作走出困境,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服务,实现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这需要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牢固树立高标准的教学质量观。 2.1 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教育问题,人是核心,人是教育的主体与实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我们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1.1 教学管理必须“以生为本”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主体,现代医学生具备的素质应符合社会对医生素质的全面要求。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师资培训、教学场所的配置时,首先要想到的是是否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有利。要积极推行和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1.2 要树立“以师为重”的观念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以师为重。要处处为教师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在住房、福利待遇上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在事业和个人发展上予以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要树立专家治校的理念,注意收集和采纳教师们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2.1.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医生不仅要对某种疾病负责,而且也要对生命健康负责。使他们牢记自己的使命,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医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 2.2 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学管理理念 高等医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高等医学教育的各个要素必须全面发展。 2.2.1 学科专业的全面发展 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着力考虑学科专业的全面发展。学科专业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贪大求全,而是结合本校实际,开全医学专业、发展专业方向、开拓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以满足扩招以后不同学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如教学仪器设备、教室、实验室基本条件建设,师资建设,制度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的校级评估制度,及时提供本校所有学科专业的现状,并提出整改意见,为校级领导班子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谋。 2.2.2 课程建设的全面发展 课程是学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应长抓不懈,要注意所开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要多开选修课。综合大学的医学院,要充分利用综合大学中学科与课程齐全的优势;独立建制的高等医学院校,要想办法多开一些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注重所开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设立课程准入制,未达到基本条件的不准予开课。所有课程均要以立项的方式进行建设,设立课程建设验收制度和奖惩办法,以促进课程建设的全面发展。 2.2.3 师资素质与数量的全面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培养出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学生,首先必须具备各方面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学管理部门在师资培训计划时,除了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要求以外,还要对教师应具备的师德和人文素质提出要求。人事部门要建立、健全教师考核体系,对教师的考核应把这几方面放在同等主要的位置,而不应该只注重业务水平,其他两方面流于形式、走过场。有的学校已经开始了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教师晋升、晋职和续聘的重要指标,这是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力措施,值得推广与借鉴。教师数量是保证师资队伍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没有足够的教师数量,师资队伍的质量就无从谈起,高等医学院校应按高标准做好师资规划,在积极引进教师的同时,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保证教师数量在全校员工中的比例和提高教师待遇。同时,还要采取“软引进”和外聘教师的方法来保证教师的足够数量。 2.3 协调发展观的指导 2.3.1 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他依赖社会而存在,同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任何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大学是不存在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在规划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社会的需要,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招生规模等,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3.2 重点与一般的协调发展 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全面发展一般均在重点建设或试点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就犹如大雁南飞需要领头雁一样。在进行学科建设或课程建设时,必先确认重点学科专业和重点课程,予以重点建设,并以点带面,带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全面发展。同样,专业学科和课程必须确定学科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作为该门学科专业或课程的领军人物,还要在全校范围内确立名师,对他们的工作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资金上予以优先资助,使他们真正能起到带头作用。要促进重点学科专业与一般学科专业、重点课程与一般课程、学科专业带头人或课程负责人与一般教师的协调发展,明确最终目的是全面发展。 2.3.3 教与学的协调发展 教与学是教学中的最主要的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扩招”的背景下,教与学的协调发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应用网络、电教、模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以弥补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使之与日益发展的学生需求、社会需求相适应。对于学生,在传授知识给他们的同时应注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古语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不要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4 可持续发展观的启示 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既要满足于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医学教育的迫切需要,不断扩大规模;又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医学人才素质,满足社会要求,形成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的态势,健康、稳定地发展〔5〕。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使学校可持续发展。 2.4.1 创特色 大学最具有生命力的莫过于特色,特色是任何大学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一所医学院校如果没有特色,就会有很强的可替代性,随时可能被淘汰。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并使之发扬光大。在专业设置、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本校的特色,在课外活动时亦应突出本校的特色,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使学校在某些方面保持自己鲜明的特色。 2.4.2 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战略 高等院校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一定要与时代相适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 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如何与国际接轨,这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首先,应解决人才培养质量的国际标准问题,人才培养规格要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标准衡量和评价医学院校和他们的毕业生,是国际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必然面临的挑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要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引进、消化国际标准的同时,逐步实现本土化,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标准,为全球医学教育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6〕。其次是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联合办学、互认学分、互认学历、学术交流、互派留学生,实现医学教育无国界。 2.4.3 稳定的、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要实现高等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资金保障是关键,离开足够的资金去谈可持续性发展,是无本之源。资金紧缺是上述因“扩招”给高等医学院校带来的诸多困难的重要原因。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勤俭节约,更要考虑促进本校稳定的、多渠道的办学经费来源。在充分利用政府拨款的同时,应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多种经营、校友募捐等方面下功夫,以保证足够的办学经费,以确保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场地的扩增、教师待遇的提高,不断改善教学条件,这是实现高等医学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的物质保证。 2.4.4 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医学本科生实习期为1年,实践教学基地对保证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尤为重要。应积极对社会医疗卫生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的持续发展。在医学院校与社会化医院合作中,医学院校可以在学术资料和科研合作方面给予医院以更多的方便和支持,对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给予更多的关心,使他们在进行教学和医疗工作的同时,自身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教学和医院的工作。这样,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求得共同发展〔3〕。 2.4.5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医学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力支持,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精神激励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对教师的发展同样起到鼓励的作用。一段优秀的校训、一首好的校歌将激励几代人发奋图强、奋发向上,为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没有不懈奋斗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3 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指导,结合我国国情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全面推进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本校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 谷晓红,党淑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医学教育的思考〔J〕.中医教育,2006,25(3):8-12. 〔2〕 易露茜,程伯基,赵士斌,等.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教育研究与改革趋势〔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641-643. 〔3〕 程纯,杨定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6:16-18. 〔4〕 刘学政.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学教育改革和创新〔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31-34. 〔5〕 杨定海,丁思红,程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医学教育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447-448.
中国于1991年9月首次派遣军事人员参加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截至2006年7月已累计向10个联合国非洲任务区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300多人次,有3名士兵为非洲的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目前,仍有约2000名中国维和人员在6个联合国非洲任务区执行任务。 维护和平,不仅仅意味着避免战争,更意味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004年6月的一天,利比里亚一家水处理厂的两个氯气罐发生泄露,造成大范围污染,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工兵分队立即行动,经过近一天的紧张作业,终于对泄露的氯气罐进行了有效处置,阻止了污染的蔓延。这些都促进了中非友好,促进了非洲地区的和平发展。而中国参与解决朝核问题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而且还为伊朗核问题提供了借鉴。 其实中国参加这些活动的一大重要意义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这有利于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并且在同时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
小儿痉挛症一般是难治疗好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生酮饮食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来进行治疗。小儿痉挛症能治好的方法1、药物治疗:通常是一种癫痫综合征,大多数患有痉挛的小孩易患脑发育不良。痉挛停止后,会留下神经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如苯巴比妥东莨菪碱片、卡马西平片或苯妥英钠片等来进行治疗。2、生酮饮食:通过选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比例低,含脂肪比例高的饮食配方来帮助体内产生酮体,从而通过模拟身体对饥饿的反应来治疗癫痫。对于那些用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患者,就可以尝试采取饮食治疗的方法。不过,生酮饮食治疗方法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实施。3、手术治疗: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姑息性手术,即神经调节治疗,如迷走神经刺激法。通常是一种微创的方法,可以减少癫痫发作,提高认知和智力能力。小儿痉挛症的注意事项家长需要详细记录小孩每次发作的间隔、次数和发作表现,定期进行复习。让小孩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清淡,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如香蕉、胡萝卜、苹果等。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受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的影响。简言之,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医院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医院信息化作为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前置基础,亦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从医院的角度来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减轻院方管理的负担:建设医院信息化,可以减轻管理负担,简化流程,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放在核心业务上,即治疗、服务患者,以及提升医疗水平。医院信息化可以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医院信息化能够发挥院方优势,节约群众时间,减少医患纠纷,让群众感受到医院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好处。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降低医院成本:不管是对于流程管控、财务规范、远程的医疗技术学习与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将信息共享的同时,降低成本2、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医院信息化的建设的根源在于提升国民医疗保障,增强国民健康素质。医院信息化程度提升,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提升诊疗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将高技术与精人才集合一体,强化措施,也能够为患者解决更多的病痛,间接地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层次应用立新功。
诊断明确吗?有无做过详细病情检查?从你描述的发作症状及发病年龄怀疑为婴儿痉挛症。婴儿痉挛是婴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癫痫,发病年龄较早,具有特殊的痉挛形式,90%伴有明显的智力、体格发育障碍。脑炎、产伤、脑外伤为常见病因,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时间是从出生后几天至30个月,其中以3~9个月占多数,4~6月为高峰。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3种形式:(1)鞠躬样痉挛: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短暂的全身肌肉痉挛,颈、躯干和腿弯曲、内收或外展,双臂向前向外急伸呈拥抱状;(2)点头样痉挛:出现点头样发作;(3)闪电样痉挛:持续时间非常短,平时若不注意则很难发现。发作的表现有5个特点:(1)单个发作时间短,发作一次为2~10秒;(2)全身尤其是头部和上半身向前屈曲;(3)发作次数频繁,一日多发,每次发作可连续多次甚至数十次;(4)发作时间通常是在刚入睡或刚醒而意识尚处于朦胧状态时,可伴有意识丧失、出汗、面部青紫及疲困嗜睡;(5)发作期脑电图表现不一,发作间期则多为特征性高峰失律。本症多在1岁半内停止,发作停止后,部分演变成其他类型的发作,90%以上患儿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治疗以激素的疗效较好。典型婴儿痉挛症:(1)1岁前发病,3-7月为发病高峰;(2)三大主征:痉挛性发作(典型表现快速点头状痉挛、双上肢外展,下肢和躯干屈曲,下肢偶可为伸直状);智力低下;EEG高峰失律;(3)病因多样,可分为特发性(或隐匿性)与症状性,症状性多见;(4)一般预后不良,早期用ACTH或皮质类固醇疗效较好,也可试用生酮饮食治疗。非典型婴儿痉挛症:无智力损害,发作形式不典型(如出现惊吓性发作),或起病早于3个月,可无特征性EEG改变。可以将前期检查结果上传看看。回复专家: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梅珍主治医师
楼主,第三篇参考:医学教学管理的心得体会加强医学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一.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强化医学教学管理中心地位1.明确学校办学定位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已经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以生命科学为主线,医药和人文、牧、农、林并存的多科性教学型大学。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普通本科教育要为社会经济、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培养“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坚持以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模式改革和医牧结合、医文结合、医药结合的办学特色。2.牢固确立医学教学管理中心地位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医学教学管理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全体教职医护员工必须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医学教学管理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牢固确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3.加强对医学教学管理的领导建立教学质量分级管理责任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整个学校教学质量负责;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校长助理)、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及教务处处长负责学校教育与教学质量的各项工作;二级学院(系、部)党、政一把手作为二级学院(系、部)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二级学院(系、部)医学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负责;二级学院(系、部)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本院承担的教学与教学质量的各项工作;各院(系、部)和教研室负责人对本部门承担的医学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负责;教师个人应对自己承担的本科医学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负直接责任。学校党委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党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事宜;校长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由教师、学生和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医学教学管理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学校各级领导必须以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医学教学管理的中心地位。学校各个行政部门和各个教学部门对医学教学管理要齐抓共管,使医学教学管理的中心地位落到实处。把加强医学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强化和落实学校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医学教学管理,校、院(系、部)、教研室领导定期听课的三级听课制度。各级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医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其它部门要牢固树立为医学教学管理服务的观念,及时解决医学教学管理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4.加大对教学的经费投入学校要在预算中优先安排和保证教学经费,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一般不应低于25%,用以保障教学业务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等基本教学经费,保证生均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达到高于教育部制定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学校要设立教学专项经费,保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保障教育教学科研、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的经费的投入。要根据学校实际加强对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5.政策上向医学教学管理和教师倾斜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待遇。二是在岗位津贴、劳务酬金分配、评优等方面,要体现教学为主、教师优先的思想,把医学教学管理的业绩作为重要内容和指标来考评。三是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和培训。要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发展留人、待遇留人方面有措施、有方案、有行动。6.把教学质量作为聘任教师的重要指标建立教学质量优秀奖励制度和淘汰制度,把教学效果和水平作为硬指标来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校设立“教学名师”和“优秀青年教学标兵”评选制度,每两年进行一次评选,并给予重奖,吸引优秀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医学教学管理;在全校形成一个重视教学改革、重视教学成果、重视教学质量的局面。经考核,凡教学水平低、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意见比较大的教师,实行高职低聘或解聘。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二.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7.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教师应具有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医学教学管理中,必须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和准备教案,在条件成熟时应通过网络公布教学方案,学校教务部门要适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和备课情况;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并通过教改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8.加强专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按计划、有目的培训中青年教师,特别是承担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学的中青年教师。针对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个别专业的教师缺口较大的实际情况,必须花大力气加强专业师资建设,要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9.教授讲授本科生基础课建立教授、副教授上讲台的激励约束机制。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应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应有计划地安排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各二级学院(部)本科教学排课时应采取“从高职称到低职称排课制”。10.实行示范性教学和助教导师制学校安排并鼓励基础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授、副教授和特聘教授通过公开课、讲授等形式开展示范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助教导师制,担任导师的教授、副教授有责任帮助助教掌握教学规律和授课技巧;助教应通过导师安排完成随堂听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指导实习、考试阅卷、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等教辅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各二级学院(系、部)应当将导师工作情况、对助教的评价和助教从事的教辅工作分别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导师津贴发放和助教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11.健全教师医学教学管理档案从2004-2005学年起,健立教师医学教学管理档案,该档案应记载教师每学年授课门数、授课时数、指导论文篇数、教学质量等级、教学获奖、教学事故、师德和教风等医学教学管理情况。教师医学教学管理档案由各二级学院(系、部)负责记载,每学年结束时,经教务处审核后存档,并作为教师医学教学管理量计算和职称评审中教学条件的唯一依据。三.加强教学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12.加强专业建设专业设置要密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应有利于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对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进行调整,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进行改造。按照专业改革和建设要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我校的实际,建设反映学校特色、体现优势的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用有限的资源重点扶持若干专业上层次、上水平,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色。13.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精品课程评选的有力时机,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努力把与我校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和专业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每年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建设4—5门精品课程。争取在5年内,建设校级精品课20门,省级精品课10门,国家级精品课2-3门。学校要匹配国家、省对精品课程的投入。14.加强实验室建设要加速我校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验手段的现代化。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15.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大幅度地增加教学仪器设备投入,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迅速增加。2006年达到教育部本科评估方案要求的生均最低合格标准。要提高设备投资效益,加强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经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16.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学生教学实习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有计划地构建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要将实习基地建设成学校联系社会的桥梁,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增加基地维持和建设经费,加强与基地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利用优秀的临床教学资源。17.加强教材建设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要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尽量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材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鼓励教师积极编写和参编各类适应我校教学实际的教材。建立科学的高校教材编写、评价和选用制度。设教材建设专项基金,加强教材规划与建设。建立科学的教材奖励制度。教材等同于相同份量和质量专著或其他专业科研成果。学院制定科学合理的优秀教材评奖办法,对评选出的校级优秀教材,由学校推荐参加省部级、国家级优秀教材奖的评选。对获得省部级以上的优秀教材奖,学院予以对等奖励,并视同于相应级别的科研奖,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级增薪、确定岗位级别的重要依据。18.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要开设校园教学网络。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要达到15%。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技术培训,使大多数教师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逐步创造条件成立课件中心,为全校多媒体课件的研制提供工作平台。19.加强教研室建设教研室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担负着完成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组织学术活动等重要职责。因此,科学地设置教研室并选拔好教研室主任,对于强化教学一线的组织工作,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网络,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四.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20.转变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道德水平、文化品味的提高。要坚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21.加强教学研究要树立教学研究比科学研究更为紧迫的意识。优秀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位教学研究型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是我校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任务。要强化教研室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中的目标和责任。校级以上教学成果的评定要以教学研究项目为基础,重点课程、精品课程要有相应的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为支撑。学校要逐渐扶持一些重大教学研究项目,并对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和优秀教学成果予以奖励。鼓励各教学单位自行设立一些教学研究项目。各教学单位要组织力量对专业、课程、教材、教法开展专门、系列研究。加大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教学成果奖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和各类管理人员积极申报教学研究方面的课题,并设立专项资金进行资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进程和优秀教学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对于已经立项的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有课题经费的学校给予配套资金,没有专项课题经费的,学校根据结题情况和该成果的意义追加一定的资金予以资助。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项目,推荐其参加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按国家有关规定,学校对获得省级、国家级的教学成果奖者按1:1配套奖励,对获奖者在职称评审、岗位级别聘任等方面与获得相应级别的科学研究三大奖(即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给予同等待遇。教师结合自己从事的医学教学管理完成的教学研究论文等同于专业科研论文。22.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要有组织地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要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理论教学要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方法,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逐步建立试题库,使全校性的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做到教考分离。教务处要加强对评卷质量的抽样检查和复核工作,严格把好考试质量关,促进考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2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要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加强实验教学队伍与实验课程建设。鼓励高职称教师担任实验中心主任;鼓励现有实验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选留和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实验教学队伍。重视实验大纲和实验内容的更新,鼓励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实验讲解和演示,认真进行实验教学质量监控。24.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二级学院要对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二级学院要对毕业论文全过程积极进行研究和改革探索,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改进指导方法,提供优良的毕业论文的教学准备,不断提高毕业论文水平。学校每年进行应届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评选表彰工作,并对优秀毕业论文汇编成册。五.严格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25.进一步构建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学校建立校、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教务处是学院实施宏观管理、目标管理的管理机构,各院(系、部)等教学单位实施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岗位管理。各院(系、部)是教学实体,全面负责涉及本部门的教学计划的实施,做好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教风学风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学秩序的管理与监督。26.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保障医学教学管理正常运行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保证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把严格管理贯穿于医学教学管理的全过程。27.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完善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从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内、外部各主要因素(教师、学生、管理、政策、体制等)入手,严格把好质量关,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督导体系,形成分析、评价、反馈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每学期举行,并以学生评估为主体,辅助以教师互评、教学部门评估、督导室评估相结合。对教学上取得优秀成绩者给予奖励,对教学责任事故,要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并按章处理事故责任者。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和认证机制;建立有利于加强提高本科教学的人事和分配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坚持和完善学校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二级学院(部)制度、各级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课程评估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定期召开各级医学教学管理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本科医学教学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营造重视教学、关心教学、促进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二级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上的积极性。在有利于加强学校宏观管理、调控和保证教学秩序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扩大二级学院(系、部)在制订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自主权。28.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兼有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要根据这一特点建设教学管理队伍,选拔德才兼备、懂得教学管理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教学管理岗位,认真配备好教务处工作人员,要配备好各院(系、部)主任和教学秘书。要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并制订有关政策,切实解决教学管理人员职称、待遇等问题,使他们安心并努力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国内外教学管理人员的交流、考察活动,适应教学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需要,加强教学管理手段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29.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良校风、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高等学校要将学风建设作为医学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要排除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努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要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制度建设。要严明学习纪律,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157 浏览 3 回答
179 浏览 5 回答
118 浏览 2 回答
331 浏览 2 回答
235 浏览 9 回答
233 浏览 9 回答
217 浏览 2 回答
221 浏览 1 回答
157 浏览 3 回答
245 浏览 3 回答
355 浏览 2 回答
222 浏览 4 回答
119 浏览 2 回答
322 浏览 8 回答
204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