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议论文》课堂实录 关键词: 思考 分析 表达 师:有些同学说议论文不会写,接下来我想对议论文多说一些.所谓议论文就是对事物发表看法.要写好议沦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思考 1、高瞻远瞩 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就事论事.有时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但认真分析一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在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中发现了问题,这就是高瞻远瞩. 2、见微知著 也就是说,要从报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种发展的趋势,看到一种大的事情. 3、由衷及里 要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 4、由此及彼 有时两个事物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你要能把他们挂起钩来. (二)注意材料 1、占有材料 2、库存材料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对做什么事情都很重要,我们也要以信息化来促进教学质量.信息是仓库,有的同学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就因为摄入的信息量少,所以我们要善于捕捉信息,占有库存材料. 3.运用材料 在写作时,要对储存的材料库进行筛选,提取你所需要的材料. (三)语言表达 分析提炼出了观点,又筛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语言表达了.语言不在华丽,关键是准确、简洁,历来大作家们的作晶看起来都不是很华田,但却读起来琅琅上口,耐人咀嚼,而且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就像我们现在读鲁迅的作品,一样能感到语言很优美.其实,大部分同学语言表达不成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材料少,立意不高. 师:根据我刚才讲的,请大家对下面这件亭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饼之争 两个小男孩为了一块饼在争吵.他们争辩谁应该吃大的一半.两个跑去找父亲解决纷争. 父亲说:“你们为什么不把饼切成两块一样大的呢?” “没有办法.”“那么你们梆硬币决定,输的人切饼,赢的人速饼.” 两个男孩同意这个办法,结果切出了大小一模一样的两半. (摘自1月31日《上海家庭报》) 生:这则故事其实谈的是公平问题,他的父亲给予俩儿子一个公平的权利,一个是切饼,一个是选饼,父亲的聪明在于:分饼的权利与选饼的权利分开,使权利不至于太集中. 生:两个小孩都显得很自私,只知道为自己着想,想得到大一点的饼,没有谦让的精神和宽宏大量的气度. 生:父亲的聪明之处在于,既公平地解决了孩子的争斗,又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孩子. 生:一个好的制度比道德规范更可行,更有效.父亲虽没有救给他们谦让、奉献的精神,但却教给他们很好地处理困难、问题的方法. 师:以上同学认为这是一种聪明的方法,那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种方法不聪明呢?如果将“分饼”的方法引申开来,会右什么后果呢? 生:两个男孩都想维护自己的利益,不知道为别人着想.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是不值得提倡的. 生:由此想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认为,面对这种情况,父亲可以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儿子听,救他们应诚有一种谦让的精神.父亲用另外一种方法顺利地解决了两个孩子的纷争,从分饼结果来说,父亲是成功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父亲的这种做法是建立在两个孩子想霸占整个饼.即有强烈的占有欲的基础上,因而,不能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思想教育. 师:从大家刚才的发言中,可总结出以下几种说法: 1.肯定父亲的这种做法; 2.父亲的做法不对,让儿子只想多得,不懂谦让; 3.从道德与规范两方面来说,尽管父亲的思想觉悟不高,但处理问题的方法非常恰当. 这三种观点都没错,议论文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行,不能强求唯一的答案.对这则材料,我的看法是:开始,我也认为这种做法比较聪明,后来仔细一想,觉得不妥.这篇材料刊登在《上海家庭报》上,《上海家庭报》是一份教育性的报纸,该则材料登在上面,究竟是一种什么导向呢?两个小孩为了一块饼而争执,他们只顾自己多吃,却没有一点谦让精神.父亲用谁输谁赢这样一种带有赌注性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似乎不是很妥当,它迎合了小孩希望多得的思想,虽然解决了问题,但这只是治表的办法,将来兄弟之间还是可能纷争不断.如果能从道德的角度教小孩谦让,我相信将来就不会再有争执,父亲也可一劳水逸了. 生:听了方老师刚才的看法,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 三个中国人正在打篮球.这时有四个美国人跑来要与他们三对三地对打比赛.显然,四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只能站在旁边观看,他们没有说谁不应该上场,而是主动地拿起篮球站在罚球线上准备投蓝,结果投中的三个人参与比赛,没投中的人就自觉地退到一边观看,这当中他们一句话也没说,但很自然地解决了谁该上场、谁不该上场的问题. 这种方法比起相互争执或投硬币的方法有效得多.评判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应该视具体的对象而言.在“分饼”故事中,两个儿子都只是两个还不懂事的小孩,一时要让他们达到谦让的思想境界很难.因此,我觉得父亲的这种方法无可厚非,而且实践证明非常有效.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我说过,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 下面,我抄写一段文言文,同学们可以和刚才那则材料对照一下,并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 薛包好学有行,弟求分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取老弱病残者,曰:“我共事久矣.”田园取其荒者,曰:“吾少所理,意所恋也.”器物取朽损者,曰:“素所服,身口所安也.”(薛包是东汉汝南人,字孟尝,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著称) 还有一则故事:(关于李舶的) 李舶本姓徐,名世舶,字茂功,随李世民征战,封英国公.姊尝病.舶已为仆射,亲为之煮粥.风回焚其须髯.姊曰:“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舶曰:“非为无人使令也,顾姊老,舶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 生:在与弟弟分财产时,薛包不但没有与弟弟争执,而且主动地挑“老弱病残者、荒者、朽损者”,体现了高尚的情操,为什么?因为“薛包好学有行”.薛包与上面两个小孩形成鲜明的对比,关键也在于受教育的程度与个人的修养有别. 生:李舶虽然是仆射,但当他妹妹生病时,亲自为其熬粥,连“须”被“焚”也在所不惜,还深感内疚.这也体现了兄妹之间的友好情谊. 师:“分梨”、薛包与李舶这三故事看似没有关系,但我们分析下来,发现它们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兄弟姐妹之间只要谦让、友好,什么事都好办,所谓家和万事兴;反之,兄弟姐妹之间斤斤计较,争吵不断,则什么事也不好办,家庭也就肯定好不起来,严重的甚至导致家破人亡.同学们在写的时候,还可以补充一些事例,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下面,我布置一个作文题:《金鱼之死的启示) 金鱼之死法 董玉洁 只要有鲜水,金鱼就无饿死之虞,但难免胀死之忧. 金鱼是鲫鱼的变种,彻头彻尾是人类驯育的结果.人类对其一贯的要求是美,只要美就行.而金鱼的捕食能力却被作为美的代价退化殆尽.不会捕食,危机惑便无时不在,它别无选择地必须抓住每一粒投向自己的食物,而人把食物精工细制得可口至板,成为一种其无力抗拒的诱感,于是不会摇头的金鱼吃啊吃,直到连同食物一起沉至水底.贪得无厌是金鱼最常见的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