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着眼于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优秀的教学设计,应该在充分考虑了学生整体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因素的情况下,还能兼顾到学生个体的一些特殊需求,并且注重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注重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
2、立足于老师的“导”。教师是学生一切学习行为的主导因素,学生学不学,学了多少,学得主动还是被动,都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导”。优秀的教学设计,应该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策略和方法,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风格,还得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
3、依凭于教材的“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在学生身上产生效应,就必须有一种可以依凭的媒介,这种媒介就是教材。优秀的教学设计,既要体现教师发掘教材的眼光和能力,还要体现教师对发掘出的内容是如何合理取舍、高效利用的。
扩展资料:
教案中必须有:
教学内容(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及演示文稿.ppt)、主要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各阶段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五个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各阶段设计意图、课后评价与反思等内容。
同一个教学内容,在同一时期,不同的教师设计的教案形式可以不同。
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时期,同一个教师设计的教案也会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法和风格,只求基本部分相同,不求完全相同。
教师的备课和讲课,要依据《纲要》和《课标》、依据教材,但是不能唯《纲要》和《课标》、教材,要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学校的条件、学生接受能力和水平,二次开发教材。要发挥出自我,要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来,让听课的专家、领导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找到有悟性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