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有许多种类,根据不同的植物和培养部位及不同的培养目的需选用不同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产生最早是Sacks(1680)和Knop(1681),他们对绿色植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植物从土中主要是吸收无机盐营养,设计出了由无机盐组成的Sacks和Knop溶液,至今仍在作为基本的无机盐培养基得到广泛应用。以后根据不同目的进行改良产生了多种培养基,White培养基在40年代用得较多,现在还常用。而到60和70年代则大多采用MS等高浓度培养基,可以保证培养材料对营养的需要,并能生长快、分化快,且由于浓度高,在配制、消毒过程中某些成分有些出入,也不致影响培养基的离子平衡。 培养基的名称,一直根据沿用的习惯。多数以发明人的名字来命名,如White培养基,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简称MS培养基),也有对某些成分进行改良称作改良培养基。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培养基有几十种,常用的培养基及特点如下: (1)MS培养基 它是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而设计的。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较合适,可满足植物的营养和生理需要。它的硝酸盐含量较其他培养基为高,广泛地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效果良好。有些培养基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2)B5培养基 是1968年由Gamborg等为培养大豆根细胞而设计的。其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这可能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从实践得知有些植物在B5培养基上生长更适宜,如双子叶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 (3)White培养基 是1943年由White为培养番茄根尖而设计的。1963年又作了改良,称作White改良培养基,提高了MgSO4的浓度和增加了鹏素。其特点是无机盐数量较低,适于生根培养。 (4)N6培养基 是1974年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其特点是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 (5)KM-80培养基 它是1974年为原生质体培养而设计的。其特点是有机成分较复杂,它包括了所有的单糖和维生素,广泛用于原生质融合的培养。
N6培养基是1974年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MS培养基是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而设计的。N6其特点是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MS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较合适,可满足植物的营养。
N6培养基是由我国朱至清等学者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其特点是KNO3和(NH4)2SO4含量高,不含钼.目前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粉和花药培养.增加2,4-D等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之后还可以用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在印象中一直以为是牛顿创立的微积分,这样高深的理论除了牛顿外还有谁能如此牛逼?而且高数课本不是有一个牛顿—XXXX公式,就是用来演算微积分的,后面那个XXXX只怕没有几个人记得。然而,前不久在网上看了一本叫《牛顿的新装》(更名为《算》出版)的推理小说,里面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理论与科学史上的轶事,才了解到微积分的创始人存在争议,同时代与牛顿齐名的莱布尼茨才是我们现代微积分的创始人。而且至今仍存在巨大争议。17世纪,至少有10多位大数学家探索过微积分,而牛顿、莱布尼兹,则处于当时的顶峰。牛顿、莱布尼兹的最大功绩在于能敏锐的从孕育微积分的各种"个例形态中"洞察和清理出潜藏着的共性的东西枣无穷小分析,并把它提升和确立为数学理论。1665年5月20日,牛顿在他的手稿里第一次提出"流数术",这一天可作为微积分诞生的日子,形成牛顿流数术理论的主要有三个著作:《应用无穷多位方程的分析学》,《流数术和无穷级数》和《曲边形的面积》。尤其是 1687年牛顿出版了划时代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这本三卷著作虽然是研究天体力学的,但对数学史有极大的重要性,这不仅因为这本著作提出的微积分问题激励着他自己去研究和探索,而且书中对许多问题提出的新课题和研究方式,也为下世纪微积分的研究打下了基础。莱布尼兹在1672年到1677年间引进了常量,变量与参变量等概念,从研究几何问题入手完成了微积分的基本理论,他创造了微分符号dx,dy与积分符号ò,现在使用的"微分学"、"积分"、"函数"、"导数"等名称也是他创造的,他给出了复合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和、差、积、商、幂,方根的求导法则,还给出了用微积分求旋转体体积的公式,1684年,莱布尼兹在自己创造的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很长的论文:《一种求极大极小和切线的新方法,此方法对分式和无理式能通行无阻,且为此方法中的独特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686年,莱布尼兹发表了另一篇题为《论一种深邃的几何学和不可分量解析及...》的论文,应用他的方法,不仅能代数曲线的方程,而且也能给出非代数曲线即所谓超越曲线的方程。牛顿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进入微积分的大门,他们的工作是互相独立的,正如笛卡儿和费马二人基本同时而又独立地创立了解析几何一样,经过二人的努力,微积分不再象希腊那样,所有的数学都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或几何学的延伸,而成为一门崭新的独立学科。牛顿与莱布尼茨的支持者一直相互猜疑指责。据一些科学史记载,这两个好朋友最后发展到英国科学家在伦敦王家学会会刊上公开指控。当时王家学会会长的牛顿还成立了一个由其支持者组成的委员会调查此事,调查结果也认定莱布尼茨剽窃。这个调查结果据说是牛顿自己起草的,他还匿名写了一篇攻击莱布尼茨的长篇文章。
牛顿和莱布尼茨间的故事:
一,1665年夏天,因为英国爆发鼠疫,剑桥大学暂时关闭。刚刚获得学士学位、准备留校任教的
牛顿被迫离校到他母亲的农场住了一年多。这一年多被称为“奇迹年”,牛顿对三大运动定律、万
有引力定律和光学的研究都开始F这个时期。在研究这些问题过程中,他发现了他称为“流数术”的
微积分。
二,他在1666年写下了一篇关于流数术的短文, 之后又写了几篇有关文章。但是这些文章当时
都没有公开发表,只是在一些英国科学家中流传。首次发表有关微积分研究论文的是德国哲学家莱
布尼茨。莱布尼茨在1675年已发现了微积分,但是也不急于发表,只是在手稿和通信中提及这些发
现。
三,1684年,莱布尼茨正式发表他对微分的发现。两年后,他又发表了有关积分的研究。在瑞士
人伯努利兄弟的大力推动下,莱布尼茨的方法很快传遍了欧洲。到1696年时,已有微积分的教科书
出版。起初,并没有人来争夺微积分的发现权。1699 年,移居英国的一名瑞士人一方面为了讨好英
国人,另一方面由于与莱布尼茨的个人恩怨,指责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是剽窃自牛顿的流数术,但此
人并无威望,遭到莱布尼茨的驳斥后,就没了下文。
四,1704年,在其光学著作的附录中,牛顿首次完整地发表了其流数术。当年出现了一篇匿名评
论,反过来指责牛顿的流数术是剽窃自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于是究竟是谁首先发现了微积分,就成
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了。1711 年,苏格兰科学家、英国王家学会会员约翰.凯尔在致王家学会书
记的信中,指责莱布尼茨剽窃了牛顿的成果,只不过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法改头换面。
五,同样身为王家学会会员的莱布尼茨提出抗议,要求王家学会禁止凯尔的诽谤。王家学会组成一
个委员会调查此事,在次年发布的调查报告中认定牛顿首先发现了微积分,并谴责莱布尼茨有意隐
瞒他知道牛顿的研究工作。此时牛顿是王家学会的会长,虽然在公开的场合假装与这个事件无关,
但是这篇调查报告其实是牛顿本人起草的。他还匿名写了一篇攻击莱布尼茨的长篇文章。
六,当然,争论并未因为这个偏向性极为明显的调查报告的出笼而平息。事实上,这场争论一直延
续到了现在没有人,包括莱布尼茨本人,否认牛顿首先发现了微积分。问题是,莱布尼茨是否独立
地发现了微积分?莱布尼茨是否剽窃了牛顿的发现?
七,1673年,在莱布尼茨创建微积分的前夕,他曾访问伦敦。虽然他没有见过牛顿,但是与一些
英国数学家见面讨论过数学问题。其中有的数学家的研究与微积分有关,甚至有可能给莱布尼茨看
过牛顿的有关手稿。莱布尼茨在临死前承认他看过牛顿的一些手稿,但是又说这些手稿对他没有价
值。
八,1676年,莱布尼茨甚至收到过牛顿的两封信,信中概述了牛顿对无穷级数的研究。虽然这些
通信后来被牛顿的支持者用来反对莱布尼茨,但是它们并不含有创建微积分所需要的详细信息。莱
布尼茨在创建微积分的过程中究竟受到了英国数学家多大的影响,恐怕没人能说得清。后人在莱布
尼茨的手稿中发现他曾抄录牛顿关于流数术的论文的段落,并将其内容改用他发明的微积分符号表
示。这个发现似乎对莱布尼茨不利。
九,但是,我们无法确定的是,莱布尼茨是什么时候抄录的?如果是在他创建微积分之前,从某位
英国数学家那里看到牛顿的手稿时抄录的,那当然可以做为莱布尼茨剽窃的铁证。但是他也可能是
在牛顿于1704年发表该论文时才抄录的,此时他本人的有关论文早已发表多年了。
十,后人通过研究莱布尼茨的手稿还发现,莱布尼茨和牛顿是从不同的思路创建微积分的;牛顿是为
解决运动问题,先有导数概念,后有积分概念;莱布尼茨则反过来,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先有积分
概念,后有导数概念。牛顿仅仅是把微积分当作物理研究的数学工具,而莱布尼茨则意识到了微积
分将会给数学带来一场革命。这些似乎又表明莱布尼茨像他一再声称的那样,是自己独立地创建微
积分的。
十一,即使莱布尼茨不是独立地创建微积分,他也对微积分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莱布尼茨对微
积分表述得更清楚,采用的符号系统比牛顿的更直观、合理,被普遍采纳沿用至今。因此现在的教
科书一般把牛顿和莱布尼茨共同列为微积分的创建者。
一,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1,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
家,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2,1687年,他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此后三个
世纪里力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
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学说提供
了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二,莱布尼兹(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
1,出生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 莱比锡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 莱比锡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母
亲出生在一个教授家庭。莱布尼兹的父亲在他年仅6岁时便去世了,给他留下了丰富的藏书。莱布尼
兹因此得以广泛接触古希腊罗马文化,阅读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著作,由此而获得了坚实的文化功底
和明确的学术目标。
2,毕业于阿尔特道夫大学,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是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他博览
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MS 是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设计的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和例子的浓度较高,其中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可满足植物的营养和生理需要,它 的硝酸盐含量较高广泛适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培养,效果较好。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具体成份参考: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避免照本宣科避免形式主义的无效阐释 马媛媛 李士金 张琪 袁编云:“《诗经》中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虽不如情诗丰富,但也很有特色。”“情诗”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结婚与夫妻家庭都属于“情诗”。袁编把“情诗”与描写“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2] 之诗并列不妥。袁编举例云:“如《周南·桃夭》,诗人由柔嫩的桃枝、鲜艳耀眼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并祝愿她出嫁后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3]” 上文叙述与诗意不合。“灼灼”乃形容桃花之盛,并非云桃花“鲜艳”到“耀眼”也。诗人以“桃之夭夭”起兴,意谓桃花盛开之时,正是婚姻之时。并无“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之意,“宜其室家”也非“祝愿她出嫁后”云云,本诗描写的正是男女婚姻及时,诗人“叹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4] ,袁编想当然的叙述,使得本诗的意指变成了诗人“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并祝愿她出嫁后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殊不知本诗既不是“联想”什么年轻美貌,也不是“祝愿”的问题。而是赞美女子之贤,必然宜其室家。“宜其室家”“宜其家人”决非仅仅是“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乃是说此贤女有利于该家庭繁荣昌盛之意。 仙风道骨是我对李士金老师的第一印象,留着一撮白白的长胡须,雪白的头发一丝不苟的梳在脑后,曾开玩笑的告诉朋友他像是在仙界修仙。李士金老师在带领我们研讨古代文学时,说了不少重要的话,例如:感兴趣学习,学会学习,有理想学习;要善于在古代文学名著的海洋中游泳;发言讨论要有感而发,从心中流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发言要具有形象性、具体性、深刻性;讨论发言切忌空话、套话、大话;要避免照本宣科,避免形式主义的千篇一律的无效阐释。学习古代文学的本质目的是追求真知,探求真理,自然地站在整个人类立场上看待宇宙世界的一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师曾问过我们“何谓古代文学?”见我们一脸迷茫的表情,他笑笑,捋捋胡子说道:“古代文学并不神秘,我们讨论的古代文学就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生动形象深刻的反映。这是我自己总结的,你们记一下。”这种霸气而不失自信的开场总让人倍感亲切。李老师课堂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教学特色,第一节课开篇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他的想法与要求,老师丰富的知识涵养能够旁征博引指导我们不拘泥于书本,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教我们要有兴趣学习、学会学习、有理想学习。课堂主要采取学生自我探究式学习,自我查阅、筛选、补充、汇总,做成PPT形式进行课堂讲解,老师评点为辅,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我们。课件的准备情况和当堂讲课的成效都可以很直观的判断每个学生课后所下的功夫,通过这种学生一个个上台主讲的方式,我们确实收获了很多,尤其是对于自己主讲的内容,更是一辈子难以忘记。这学期李老师的课我拥有两次上台主讲的机会,我在准备《赠白马王彪》课件的时候,内心很纠结根本无从下手,不知自己到底要讲哪些方面,后来回想起老师课上提出的制作课件的要求:字体要大,重点要突出,言简意赅,同时还要信息量大,学会筛选信息,不能照本宣科。最终我决定联系作者创作背景重点分析原文中的名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并搜集一些歌颂友情的千古名句带领大家一起感受并分析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课程形式也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口语表达方面的相对不足,对于讲演形式还是不能够特别自如的拿捏以及文学知识储备方面的匮乏。通过这次期末考试,我意识到自己对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这门课,在知识储备方面严重匮乏,自己的文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就以后的发展而言,我认为必须严格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比现有知识基础更重要。最后还是要向李士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以及深深的感谢,感谢遇见您这位鹤发童颜的老师,让我们快速成长与进步。(0113150021马媛媛) 第一节课时,李老师告诉我们要在名著的海洋中游泳,要学会学习,感兴趣学习,有理想学习。李老师还告诉我们,要想很好的了解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就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古代文学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生动形象深刻的反映。李老师很注重培养我们的能力,他不像其他老师只知道“满堂灌”,他鼓励我们大胆发言,独自讲课。虽然每人只有两次机会,但是这种机会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难得的,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李老师对我们上课的要求是不能照本宣科,讲的内容要有新意,也可以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尽管每人只有五分钟的讲课时间,但是却要准备很久。这不仅需要通读文章,了解文章,还要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写作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些独特的观点和内容。我都是从知网上查找相关内容,我发现通过阅读一些学术论文,自己比以前更加了解文章内容了,甚至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观点。像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二)》中的“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这两句,有关这两句的解释都是不一样的。我记得有篇文章专门是从湖水的潮涨潮落规律,作者写此诗的时间,以及对“当”和“面”的分析,来解释这两句话,大概的意思是:“惋惜在他登临岳阳楼的时候,不是正当湖水盛涨,水面广阔无垠的夏季,虽然有风,但并没有浊浪排空。不然的话,眺望白波万顷中的青山,该是多么有趣。”(选自关于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一条注释的商榷)还有一篇文章则是从黄庭坚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说黄庭坚是以刘禹锡自况,大概的意思是:“可惜的是不能看到刘禹锡当年所见到的景观。”综上所述,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到的意思都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古代文学课给我的最好的启示是,不能过于相信书本,要善于利用手中的手机进行查找资料。多读书,并且看待问题要多方面。(0113150056 张琪) 文学家传承文化的复杂内容应该作出具体分析。刚弼在十三条人命的案件上所造成的冤狱则是同样的严重。这样惨无人道、刚愎自用的断案活现了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酷吏形象。毋庸多言,其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是何等的入木三分便不言自明。一个社会到了这种田地,脏官是处可见,危及人民,有目共睹,而所谓的“清官”也不过是些想当大官、急于往上爬的草菅人命的酷吏,社会是何等的暗无天日也就可想而知。玉贤和刚弼是貌似“清官”实质酷吏的典型。还有一种既非脏官又非酷吏的所谓“清官”,其典型代表是庄宫保,作者称这类人为“不通世故之君子”。这种官也是只凭主观愿望,不调查研究实际情况办事的人。庄宫保轻信一位观察的建议,用贾让“治河策”的旧法,不顾实际情形治理黄河。这一回莽撞的行动,竟杀害了几十万人!《老残游记》对于官吏的揭露非常深刻,且有不同层次。最浅的一层是脏官,他们的残害人民已不言而喻;第二个层次便是以玉贤和刚弼为代表的酷吏;第三个层次是人们都认为是好官的庄宫保一类。如此揭露吏治的黑暗,其震撼人心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这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已不可救药了,封建社会的丧钟已经敲响了!在作品的第一回自评里刘鹗说:“举世皆睡,真正无下手处,摇串铃先醒其睡。无论何等病症,非先醒无治法,具菩萨婆心,得异人口诀,铃而曰串,则盼望同志相助,心苦情切。”这里表现了老残救治这个社会的热心,这同他爱国爱民的思想是相通的,但他(老残)后来又说:“后来大家都明白了:治天下的又是一种人才,若是我辈所讲所学,全是无用的,故尔各人都弄个谋生之道,混饭吃去,把这雄心便抛入东洋大海去了。”(第七回)为什么要抛却雄心呢?与其说是因为学无济世之用,毋宁说是因为老残和他的朋友们对当时社会在潜在意识中的极度失望。这暗示了这个社会的末日就要来临。在桃花山月夜的神秘气氛中暗含着作者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从另一个方面流露了本书对于现实社会的极度失望。面对现实的黑暗,心灵的空虚和苦闷无法解脱,只好借助幻想的世界来聊以填补精神的空虚、慰安胸口的创痛。刘鹗说本书是为了凋零的身世而哭泣,为家国而哭泣,确实也是:《老残游记》以其入木三分的形象的刻划,以其力透纸背的深刻的思想情感,以其哀而不怨、严而有度的独特风格,以其明白如话、平淡自然的质朴的语言,为奄奄一息、曰薄西山的封建王朝唱出了一曲无尽的挽歌。[5] 本期编辑:韩雪 [1]致谢:本课堂教学改革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周桂峰、施军、赵宜江、周平、李相银、许芳红、杨颖、陈年高、孙义清、陈华东、赵科印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三版,第63页。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三版,第63页。 [4]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07页。 [5]李士金著《中国古代小说社会心理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214页。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韵秋 李士金 陈佳慧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2]研究证明,人的无明状态导致对人事的错误判断。党中央的文件和宪法都强调公民权利,倡导学术争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袁编云“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3]。难道从先秦到隋唐五代的“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吗?这种说法显然与宋前文学史的实际情况不符。史传文学是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的许多叙事诗可以视而不见么?倘若说“重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这种“局面”是不是到宋代就“改变”了呢?显然要作具体分析,在元明清许多正统文人的心目中,通俗文学始终是受到“轻视”的,不能一概说到宋代便“改变”了“局面”。 袁编云:“崇文抑武的国策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文以载道说的盛行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4]“诗文政治功能”是不是到宋代才“加强”的呢?显然不可轻易下结论。《诗经》具有的政治功能众所周知,兴观群怨,圣人明训。从先秦到清代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来看,“文学”的政治功能比较而言是渐渐减弱的。袁编云“如程颐、朱熹等理学家即自矜掌握了古圣相传的安身立命之道”,[5]这是对于程朱理学的极大误解。试问何谓“自矜”?当学者以此“自矜”之词强加于程朱之时,恰恰证明学者之空疏不学。 大半个学期过去了,我在李士金老师古代文学作品选的课堂上收获了很多。感谢李士金老师的辛苦付出,让我们全班48位同学既能学习,又能改善自我。老师给了我们每个人上台的机会,同学们认真准备的课件内容都非常丰富,我感受到了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忧患意识,体会到了苏轼在惠州陋室隔帘听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意境,也明白了杨万里还有“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的爱国情怀;同时我也看到了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马致远《汉宫秋》汉元帝与昭君生离死别的苦痛…不仅是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使我感受良多,老师组织教学的课堂氛围也让我受到启发。老师注重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在他的指导之下成长。老师第一节课就记住了我,这让我很高兴,在随后的几节课里,老师便把一个班的同学都记住了。同学们的课件都做得很认真,老师也给予生动具体的点评。记得刘媛媛同学讲的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老师给予了肯定,我们以前只知道杨万里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却不知道杨万里还能写下爱国诗句,有这样不一样的爱国情怀。而张雨纯同学讲的辛弃疾,老师给予了指导,讲课件不能一味的按照课件内容讲,我们要生动形象地把课给讲出来,那就要我们课后组织语言,认真准备。因此我知道了,上台讲课是一个机会,是我们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准备,机会只给准备好了的人。我第一次讲的是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我课后查了而非常多的论文,我了解到了欧阳修这个人虽然仕途崎岖,但是他依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民同乐,总是表现出旷达自在的情怀。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预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乎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让我印象深刻,我非常喜欢欧阳修这个人物。不仅仅是课堂点评这么简单,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课堂的讨论以及博客的评论。课堂讨论非常激烈,对于每个上台讲的同学,我们都要认真听讲才能顺利的讨论。讨论包含了同学上课的内容,以及我们自己的看法与想法或是问题,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老师都给予耐心的解答或者是引出一点让我们深入思考。这样的方式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印象。每堂课的博客评论都让我们把今天讨论的内容写下来,老师的博客是我们讨论的地方,也是我们日后进行复习的地方。自从上了古代文学课,我对宋元文学有了较深的了解,我也喜欢上了宋元文学中的诗词歌赋、散曲元曲。感谢李士金老师给我们的指导!(文学院1502班夏韵秋0115110230) 在李士金老师的课堂上,我感受到最重要的一点是“自由”!思想的自由和思维的自由!李士金老师的课堂改变了以往老师教学生学的刻板印象,而是让学生真正的进入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上,老师曾经提到过“依注教书,学生自会”的小故事,对我的影响很大。在李老师的课堂中,学生会经常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也会上台讲课,通过自己的课下努力来获取知识甘甜,从而进行知识的探究讨论,这是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在古代文学课堂上通过同学的研讨,带给我的也不仅仅只是好奇和新颖,更多的是通过同学的教课过程,我可以从中吸取到那些优点,规避那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李奇同学讲陆游那课中,我学习到了李奇同学大方得体的台风和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我发现李奇同学在讲述陆游的爱情故事过程中节奏太长,导致时间延长,重点不突出,不利于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而从孙李雪同学讲《暮日游荷池上》时,她将热与冷对比,给予我们直观感受;并且提到应用拟人手法,给予荷花动态美。通过孙李雪同学的讲解,我明白了“诚斋体”这个文体,弥补了自己的知识盲点。在同学的教说课中,我体会到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的乐趣!在李士金老师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身体上的自由,而是思想上的自由和飞扬。在课堂中,同学们可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或是想法,这能让我们立刻发掘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 “不能一味将爱情悲剧归结到封建制度的束缚”这一观点更是打破了我原有的认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也深刻明白了老师以前说的那句“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生动形象深刻的反映”所蕴含的巨大意义。我们看待问题应该从本质出发,贴近古代人民社会生活来把握问题、解决问题。对待爱情这一话题,更应如此,我们不能简单的将爱情悲剧归结到封建制度。在和李士金老师接触的这一个学期中,老师给我们还原了一个最真实、最生动、最有影响力的古代人民的社会生活的文学世界!悠悠华夏千百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在我们肩上继续传承下去;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应在我们身上继续发扬下去;我们应该锲而不舍努力的将古代文化继续探索下去!(文学院1502班 陈佳慧0115110196) 圣贤文化促进人类社会和平共处,圣贤文化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追求健康长寿的心愿深刻理解。然而,违背天理的人生追求不为圣贤文化所容。秦皇汉武迷信神仙,是真相信长生不老的存在,但严酷的现实所无数次告诉世人的是铁的自然规律。到东汉之末,巫风即大盛,相信鬼的存在至少比神仙长生不老的幻想实在一些。在模糊朦胧的境界中生活,憧憬一种未来的另一世界的生活,毕竟安慰了一下惶恐不安的心灵。此时小乘佛教的流入中土可谓应运而来,至魏晋已名僧辈出,佛学氛围十分浓厚。社会心理的趋向以最高统治者和杰出人物的提倡和奉行而愈益导向鬼神的存在。梁武帝时著名的达摩太师来到中国,大开风气,从那时起,著名学者沈约等人均皈依三宝。北魏的胡太后笃信佛法,刻石佛于龙门,影响南北,声势浩大。故自晋讫隋,鬼神志怪的小说特多。社会心理当然是一种社会思潮的深切反映,其最大的特征是其实在性,他们就是那样想的,或者是那样认为的。鬼神之说是如此之盛,人心不作如此的想法,则无疑是不可思议的。[6] [1]致谢:本课堂教学改革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周桂峰、施军、赵宜江、周平、李相银、许芳红、杨颖、陈年高、孙义清、陈华东、赵科印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2]周啸,李士金.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报告——以2009年朱子文学研究论文为例[J].青春岁月,2017(11)上:002-003.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第3页。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第3页。 [5]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第4页。 [6]李士金著《中国古代小说社会心理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首先你先明白什么是论文,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你想写方面的要先确定题目。
二、论文写作要点1、选题要小,开掘要深;不要题目很大,内容却很单薄。2、写作前要读好书、翻阅大量资料、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网络,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 3、“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的三新原则(老板教导的) 4、“新题新做”和“小题大做总之,一点之见即成文。三、如何撰写实验研究论文(唐朝枢)论文发表意识: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是否急于发表(创新与严谨的关系);发表的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区别(反映科学事实而不是反映作者水平) 论文格式:原著、快报、简报、摘要。不同于教科书、讲义,更不同于工作总结。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复习和准备好相关文献;再次审定实验目的(学术思想,Idea);实验资料完整并再次审核 1.Introduction: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现状及背景;以前工作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思路(可提假说);对象;方法;结果。在… 模型上,观察 … 指标, 以探讨 … (目的) 2. M & M ⑴ 材料的写法和意义; 伦理. ⑵ 程序与指标。操作程序:能序贯,可操作性;方法: 多指标方法的排序;引出参照文献简述;改良之处;哪些详或简?⑶ 统计学处理 3. Results ⑴指标归类描述,忌流水帐。不分析不解释,但要体现思路 ⑵ 文字、图、表相对独立,但避免重复 ⑶ 避免统计错误:对照,均衡,随即,重复。计量-计数、绝对值-相对值、专一指标—综合指标的转换。盲判与非盲判。技术资料直接概率法与卡方检验;多组资料与两组资料;等级相关与直线相关;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配对资料与独立样本资料;非正态分布资料;例数不当;平行管,混合样本;突出差异(绝对值, Δ值,变化%; 联合×、÷比值,分亚组等)有效位数的保留。统计学结论与专业结论。 4. Discussion ⑴ 背景材料:展开问题的提出;有关本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不要离题太远) ⑵ 本实验结果分析:各指标的意义(与文献值比较),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⑶ 进一步对结果机理分析:结合文献 ⑷ 本工作的意义、结语或小结,进一步提出的新问题 其它注意点: ① 引证讨论文献知识太多(不同于学位论文),掩盖了本工作的贡献 ② 分析不合逻辑,结论不当 ③ 讨论太浮浅,文献知识不熟悉 ④ 写成工作总结,缺乏学术高度 ⑤ 要正确使用缩写词,尤其是组别缩写词 5. 参考文献:为什么要引文献 ⑴ 立论依据的文献:新,权威性文献,不用快报或摘要 ⑵ 自己工作的自引:工作连续性 ⑶ 实验结果与文献资料比较:新,可用快报, 会议及个人咨询资料 ⑷ 方法学:经典文献,注意引文准确,不要转引 6. 摘要: 问题的提出(Background);本工作目的;对象;方法(指标,分组);主要结果(数据,统计);结论与展望 7.再推敲文章题目:不切题,过大、过小 8.投稿:按杂志稿约修定(留底).引用该杂志文章.忌一稿两投 9.致命伤:目的不明确;重复性工作无创新;方法学问题致结果不可信.临床研究:伦理;病例和对照选择;临床关系充分分析四、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科学论文的讨论需要结构化建议科学论文讨论部分使用的结构:陈述主要发现,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同其它研究比较的长处和短处;特别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研究的意义、未解答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讨论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接着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避免的。编辑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不逾实证界限。由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他们是会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事实上,作者对论文的这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毁了证据。讨论部分有时也许需要别的小标题,但我们以为,现在提出的结构适合大多数研究论文。尽管统一结构有难度,甚至受限制,我们相信这种结构会降低总的文字长度,防止不恰当的推测和重复,减少报道偏差,提高报道的总体质量。这种设想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我们欢迎BMJ的作者和读者发表观点,如果反映好,我们将使用结构式讨论。 五、关于写英文文章的秘诀1. 你在做研究之前,想过结果能不能发表没有?往哪里发?2. 写文章的高手是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来,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谓心中有沟壑。3. 在想不清楚要写什么,要发到哪里去,自己做的与同行做的有什么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事。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不如不做 要想这样子做,就得先看文献不是?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你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看文献,想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无法用理论解释,岂不是冤大头?六、写论文的技巧优秀论文的要素:1、正确选题;2、合适的切入点;3、简洁明了;4、说清自己的贡献;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6、可重复的过程;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8、精选的参考文献优秀论文的误区:1、Idea越多越好;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3、数学、理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4、追求最好,史无前例;5、显示权威性,引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论文。写文章的条件:1、与研究工作相关,确实有了好的想法,不是为了写而写;2、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学术界有贡献;3、实验成熟,经得起检验;4、已经需要记录下来和其他人分享写论文的要点: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2、从Introduction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前景。6、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5、论文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6、论文写作是否清晰,从而令本行业内多数研究人员可读?7、论文是否适当地引用和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8、论文是否应该给予嘉奖?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兴趣?2、论文所使用的方法的评价?3、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4、主要结果是否正确?5、论述是否清晰?6、是否具有一致性(前/后,论述/结果)?7、引文是否充足?8、Reviewer的意见:(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七、论文写作技巧: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流程:a)问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对D进行实验,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解释为什么D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不行的;h)阐述D的有效性和局限性;i)对D进一步发展的讨论。要点:j)简洁最重要;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2、细心修改。步骤: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b)把写好的论文放一段时间;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e)在修改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f)仔细修改的次数 > 3;修改的总次数 > 5。要点: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错误;h)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劳动。3、优化英语。步骤: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c)请别人帮满阅读和修改语法和用词;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要点:e)用词和语法固然重要,但是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八、优秀论文结构范例:1、Abstract——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a)阐述问题;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a)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D的基本特征,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3、Previous Work——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5、Experiments——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验步骤);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d)给出结论。6、Conclusion——总结、前景及结文:a)快速简短的总结;b)未来工作的展望;c)结束全文。7、References——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结论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b)与前文保持一致。8、Others——致谢、附录、脚注。
写论文的格式。论文,古典文学中意为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现多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想要有效提高论文的写作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更多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论文写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确定论文写作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明确和布局整体的写作架构,这样整体书写过来才会主题明确,脉络清晰,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博士后出站指:博士后达到设站单位出站要求或工作期满时办理按相关手续离开设站单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必须出站。博士后人员出站申请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工作期满。具体时间为博士后人员与设站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工作协议)中约定的时间,在站时间一般为2—4年,总在站时间(含多次进站)不得超过6年;2、达到设站单位出站要求,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通过设站单位出站考核,设站单位同意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必须出站,或者转到另一个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人员(即做二站博士后,政策只允许做两站博士后)。
沧州交通学院函授学费是900/年。
沧州交通学院(Cangzhou Jiaotong College)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由北京交通大学于2008年举办的独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学校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沧州交通学院。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200亩,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设有10个学院,开设37个本科专业;有在校生近18000名。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43人,外聘教师140人,专任教师折合人数813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303人。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0.78%;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63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6.00%;聘请的校外教师140中,副高级以上职称45人,占32.14%;具有博士学位38人,占27.14%。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2015年以来,学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近500项,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
科研成果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先后主持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8部;获得专利授权15项。
2019-2020学年,学校省级教研课题获批立项4个,厅局市级科研课题获批立项34个;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论文84篇,SCI、EI及北大中文核心类期刊科研类论文31篇;省级项目结题1项,厅局市级项目结题24项。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录取线200分。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是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试办的两所高级技工学校之一,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截至2022年9月28日,学院有教职工806人,下设信息与传媒、经济管理、汽车工程等八个系,建有2个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拥有山东省名师工作室2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省级示范和品牌专业群3个,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4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
科研成果:
2014年,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在研纵向科研项目32项,其中往年立项未结题的12项,到账经费20万元,该年度新立项20项,到账经费10.3万元;在研院级校企合作横向研发课题13项,其中往年立项未结题的6项,该年度新立项7项;获得专利授权23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221篇,其中EI检索34篇,中文核心期刊37篇。
出版著作、教材8部;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烟台市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10.3万元。2013年,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1项、市级科研成果奖1项;出版教材10部、发表论文187篇、获奖论文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19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1篇;获得技术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1 是需完成规定的博士后期限内的研究任务,取得符合有关规定的学术成果,按时完成答辩和评审程序2 博士后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指导教师交给的研究任务和课题,取得符合有关要求的科研成果。同时,应发表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并应发表至少一篇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SCI论文或SSCI论文或EI论文或核心期刊论文3 此外,在出站前还需要顺利通过评议和答辩等评审程序,取得评审委员会的认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院和学科所属的博士后出站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