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北大教授发表论文农村

发布时间:

北大教授发表论文农村

这种说法我当然不信呀,因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不可能有人专门去进行调查。

出任北大教授结识李大钊和第三国际取得联系陈翰笙回国后,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欧美通史和史学史,后又在法学系讲授美国宪法史,当时他才27岁,是北大最年轻的教授。蔡元培主持北大,实行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不同学派和政治观点都可以上讲台,陈翰笙是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他在北大任教期间,参加胡适、王世杰等创办的《现代评论》,先后发表过55篇文章。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他积极参加北京学生声援运动,上街游行。并与高仁山一起向李大钊提出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李大钊告诉他们:“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还是先参加国民党好。”就由李大钊和于树德介绍,加入国民党。 北京爆发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卖国行为的革命运动,李大钊领导了这次斗争,陈翰笙和他夫人顾淑型带领学生参加了示威游行,受到反动政府军警的镇压,发生震惊中外的大惨案,当场被打死的学生47人,重伤300余人,他夫妇幸免于难,他根据现场看到的情况,撰写了《三月十八日惨案目击记》发表在3月27日出版的《独立评论》3卷68期上。惨案次日,段褀瑞发出逮捕李大钊的通缉令,李大钊和国共两党在北京的领导成员躲进东交民巷的苏联驻华使馆,陈翰笙仍经常与李保持联系,并经李大钊介绍,认识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文化参赞加托诺维奇,以及俄专教师格里湼维基。受他们的影响和启发,研读《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了解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发展情况。李大钊还介绍他参加第三国际的工作,并为第三国际在柏林出版的《国际通讯》撰写英文通讯稿。 陈翰笙夫妇回国,蔡元培有意邀他到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由于遭到王世杰反对,只好推荐他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负责审定《万有文库》有关书稿。1931年商务出版英汉对照的《百科名汇》,其中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和宗教部分就是由他审定的。他还挤时间,就中国农民捐税负担问题,广泛搜集材料,加以统计分析,写成《中国农民担负的赋税》长篇论述,以充分事实,阐明中国的财政负担差不多都放在农民身上。这是他早期关于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的重要文章之一。他还根据西欧、东欧、俄国、日本的社会发展过程,分析研究了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关系,分成赋役制、强役制、工商制,并具体分列出它们的异同,为研究封建社会的农村经济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知识,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0年作为农村经济参考资料出版。此外,中国20年代由于军阀混战,西北大旱,各种灾害频仍,豫、鲁、陕、甘等省农民大批向东北流亡,陈翰笙对东北的土地农民问题,也搜集材料写专文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集刊》第2号刊出。1929年蔡元培正式邀请陈翰笙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并主持社会学组工作,为减轻阻力蔡以院长身份兼任所长,所内一切具体工作交陈翰笙主持。陈接任后,鉴于所内图书资料极为缺乏,就答应铁道部部长顾孟余之请,兼任铁道部顾问,以其兼职月薪充实图书资料。同时开展社会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第一个调查目标,是上海日资纱厂的工人生活,揭露纱厂实行包身工制度下,包身工人身受帝国主义资本家和中国包工头的双重剥削。他将调查材料写成小册子加以揭露,这就引起代表卖办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政府某些人的不满,促使他转向农村经济调查,实现他在莫斯科工作时萌生的愿望。陈翰笙的农村经济调查,从江苏无锡开始,再扩展到河北保定和广东。其用意是,“江南、河北、岭南是中国工商业比较发达,而农村经济变化得最快的地方。假如能够彻底了解这3个不同经济区域的生产关系为何在那里演进,认识这些地方的社会结构的本质,对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序,就不难窥其梗概”。 农村经济调查团在无锡成立,全团45人,采用挨户调查的方法,调查全县各种类型自然村的农村经济实况。在无锡县4乡选定了有代表性的22个自然村,计有1204户。调查人员分成4组,由张稼夫、钱俊瑞、刘端生、秦柳方分任组长,调查内容包括农户和生产的基本情况,以及租佃、借贷、典当、捐税负担、商业买卖、生活消费、文化教育等等,共用了3个月,挨户调查结束后又调查了55个自然村的概况和8个市镇的工商业。其间陈翰笙曾亲自陪同史沫特莱访问了几个自然村。这项调查,是中国最初采用阶级分析方法,了解农村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以及生产力水平,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从而有助于认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村社会性质和农村革命的中心任务。无锡当时工商业比较发达,通过调查了解到:无锡农村地权比较集中,地租剥削占农民租入土地净收入量的93.14%,贫农交租平均每人122.7斤,中农交租平均每人116.4斤,当时无锡农村还流行高利贷,年利率一般为50%左右,多为实物借贷,借一石米,一年要还本利一石半。此外还有雇工剥削、捐税,以及商业剥削,在封建半封建生产关系束缚下,生产力陷于停滞状态,生产水平很低(水稻亩产仅401斤,小麦亩产105斤),人均收入很少(中农47元,贫农25元;米价每100市斤8.4元,小麦每100市斤5.07元),生活极度贫困,14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占73.41%。1930年又与北平社会调查所合作,对河北保定清苑进行农村经济调查,选定10个自然村1578个农户的劳动力、雇佣农业劳动、工资、畜养、住房及农舍、水井和水浇地、耕地占有与使用、交租形式、复种面积和受灾面积、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及收获量、副业收入所占比重、外出人口职业收入等进行挨户调查,并作了全县以及几个集镇的概况调查。调查结果说明,土地仍集中在地主富农手里,但集中程度略低于无锡。交租形式,则有分租、粮租、钱租,而以钱租为主。租额占产值的56.65%。保定地区雇佣剥削和高利贷剥削比较普遍,中农每户平均负债39.10元,贫农负债平均每户21.22元,雇农16.92元。随着帝国资本主义的侵入,逐渐破坏了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农民还受商业上的剥削,而且越来越重。陈翰笙对这两次的调查材料,还聘请王寅生、钱俊瑞、薛暮桥、姜君辰等参加整理。但调查报告写出以后,中央研究院领导易人,未能正式发表,许多重要资料只有在陈翰笙和钱俊瑞、薛暮桥等发表的文章中透露,原始资料便保存下来。调查发现,农村中计算土地面积的“亩”差异极大。陈翰笙在《亩的差异》一文中指出:“根据无锡22村1204户调查,知道无锡的所谓亩,大小不同,至少有173种,最小的合2.683公亩,最大的合8.957公亩,就是在同一村里,至少也发现有5种,邵巷一村就有20种,小的合2.683公亩,大的5.616公亩。工业资本主义还不发达的中国,不可能有统一的度量衡,这样复杂的差异,使浮征税捐的种种弊端更加厉害,同时使地主更可以浮收地租。”1933年11月至1934年5月底,他又组织对广东农村的经济调查,这次调查得到孙夫人宋庆龄及中山县县长唐绍仪等的支持,进行得很顺利。调查人员由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山文化教育馆和岭南大学共同组成。首先对梅县区、潮安区、惠阳区、中山、台山、广宁、英德、曲江区、茂名等16个区县进行详细调查,历时三个半月;而后用一个半月时间对番禺10个代表村的1209户进行挨户调查,同时还进行50个县335个村的通信调查。陈翰笙根据调查结果写成《广东的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指出:“劳动力在广东这样不值钱,而全省可耕而未耕地竟占陆地面积的15%,兵灾匪祸更使已耕的田地很多被荒弃。有可用的人力而不用,香港、广州、汕头等处的银行、银号中堆积着大量货币资本而不能用到农业生产上去。这便是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耕地所有与耕地使用的背驰,乃是这个矛盾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农村劳动力没有出路,更体现着这个矛盾的深刻。解除这个矛盾,然后可以使可耕的土地尽量地开发,可用的人力合理地利用,可投放的资本大批地流转于农村,这样,农村的生产关系便能改善,而农村生产力也会必然提高。这样,中国今日的农村便不难从危机中挽救过来。”这本小册子后来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1933年,太平洋国际学会打算出版一套丛书,反映国际资本对各国人民生活的影响。陈翰笙抓住这个机会,又一次与中山文化教育馆合作,组织王寅生、张锡昌、王国高等对山东潍县、安徽凤阳、河南襄城3个烟草产区、127个农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从中选出6个典型村429户进行挨户调查,这项调查历时两年完成。陈翰笙又从美国搜集了大量有关资料,于1939年用英文写成《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中国烟农生活研究》一书(1985年复旦大学出版的《陈翰笙文集》有摘录)。当时,英美烟草公司在中国设厂大规模生产纸烟,垄断中国的烟草市场。陈翰笙通过烤烟产区的调查,反映出国际垄断资本同代表买办资产阶级的中央与地方政权,以及军阀官僚、土豪劣绅、奸商高利贷者相互勾结,剥削压迫农民的真实画面。一般认为商品作物的推广会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种植美国良种烤烟的大多数是贫农和下中农,而富裕中农和富农不需要借贷,也不热心种那限价收购的烤烟。这是对中国烟草产区调查的新发现。陈翰笙通过对中国各地的农村调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纯粹的封建已成过去,纯粹的资本主义尚未形成,是正在转变时期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土地所有者和商业资本及高利贷资本三者均以农民为共同剥削目标”。后来,他更明确地认定:“这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进行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是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村问题唯一正确的道路”。 陈翰笙被迫辞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职务,为团结广大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者,并在原来农村经济调查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便与吴觉农、孙晓村、冯和法、王寅生、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秦柳方、张锡昌、姜君宸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他被推选为理事长。1934年在上海创办《中国农村》月刊,由薛暮桥主持,发表了许多关于农村问题的论文、调查报告和农村通讯,对当时关于中国农村问题各种形形色色的谬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36年发展会员500多人,并分头组织读书会,进行有关农村、政治时事讨论和抗日救国活动。上海沦陷后,《中国农村》在桂林出版战时特刊,被禁止出版后,便在重庆《商务日报》、上海《文汇报》出版《中国农村》副刊。对推动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反映农村实际情况,发动和坚持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陈翰笙始终非常关心会务的发展,每个时期提出工作方针和工作计划,并给予财力上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经济研究会完成了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任务,以后可以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工作,于1951年在北京宣告结束。担任工合国际委员会秘书促进战时工业合作运动陈翰笙被迫离开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后,不能在国内公开活动。1933年冬偕顾淑型东渡日本,参加《东洋文库》继续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用一年时间写出《中国的地主与农民》、《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两部著作(英文版,由太平洋国际学会分别于1936年、1946年在纽约出版,后者并出有日文版)。1935年4月回到上海,再度秘密去莫斯科,任东方劳动大学研究员,并协助苏联出版社校订俄文中国地图。同年,经当时在第三国际任职的王明、康生证明,将组织关系由第三国际正式转入中国共产党。 他和顾淑型离开印度前往美国西海岸,在华盛顿州立大学任特约教授,讲授印度史。他在美国继续查阅1927—1928年出版的《英国皇家印度农村调查团证词》14巨册,补充在印度调查所得的资料,用英文写成《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济区域》,后来译成中文,195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年,英文本在印度出版。陈翰笙这次在美国,正值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向解放区全面进攻的第3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利用美国各地讲台进行公开演讲,抨击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唤起国际友人和爱国华侨华人的同情和支持。

网友不赞同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大部分的人都在农村生活过,而且自己的祖祖辈辈都在农村生活过,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然后才反对的吧。

后来他因为他的言行而受到了人们的诟病,之后他不再被媒体关注,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北大教授发表论文农村烧饭

这种说法我当然不信呀,因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不可能有人专门去进行调查。

北大教授发表了农村烧饭污染每年致数十万人死亡的言论后,很多网友也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了,那为啥他们会这么强烈反对这个观点呢?

相信很多人都是来自农村的,小时候也都经历过用柴火烧饭的,虽然确实也是产生浓浓的黑烟,但是说白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自己都这么过来的,还能咋地?

而且有些农村的老人虽然是这么烧饭的,但是依然能活到一百多岁,而且有些就算是没能活到这么大年龄,也是查出来有脑梗塞,心肌梗塞以及高血压等这些疾病才去世的,这些病也不能证明就是因为烧饭引起的。

这就好比说专家说你家传了三代以上的烧饭方式有问题,还导致这么多的死亡,那自然会有网友不认同了,毕竟这种烧饭方式在农村很常见的,每年也不见得有那么多人因这个而死去的。

现在很多农村其实已经不用柴火烧饭了,很多都是直接用天然气或者是用电烧饭,所以专家说的农村烧饭方法自然也就不适用了,毕竟人家都不用这个方式烧饭了,那么怎么还会造成这么高的死亡人数?

这还不是主要的,最为主要的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在农村,所以在老家采用这个方式烧饭的也就是一些老人而已,所以就算是有那么多人死亡,难道不应该结合其他的原因,比如说水质,饮食习惯以及年龄方面的原因,直接归结于烧饭方式着实有点太过于武断了点。

只能说现在的专家也算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很多数据可能都没经过调查,也没结合实际情况,只凭自己片面的认识就下了结论,这么一来,广大网友自然也就不认同了,毕竟谁还不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专家说的这块他们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这个根本都是没有发生过,不管在哪里都没有,自古以来都没有,这就是吹牛的呀。

我根本就不信,因为这种数据可能就是信口胡说的,几十万人死因各不相同,不一定是因为烧饭污染的。

北大教授发表论文

看过陈平的一段言论,意思是说,美国人的高收入是陷阱,让人都变懒了,高收入是不好的,美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一个月拿2000块钱就能生活的很好了,要保持低收入。此人的水平可见一般,连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靠着邀宠献媚才有点名气吧。

作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的老师,魏坤琳进入大众视野就是通过“最强大脑”这档节目的,因了还不错的外表形象,以及起码是塑造出来的比较阳光的形象,魏坤琳,成了大众眼里的Doctor魏。 出名后,魏坤琳并未“含蓄”自己的锋芒,而是继续参加各种节目,并以一副导师的姿态,同时还出书。 行的正,出风头也可以理解,但魏坤琳这次的“危机”是出在了他自己身上,从已发出来的各种瓜线来看,阳光的人设基本是崩了,再看他过往的表现,大众可能会产生不适感。 如果说魏坤琳这次给大家一个教训的话,就是尽量还是要低调,特别是自己行的并不正的情况下,就不要那么高调。 至于说到科学成就,那魏坤琳则完全没有什么科学成就,他只不过是把心理学的一些知识进行了包装,看似很科学的样子,拿出来当幌子罢了。最近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可谓是霸占着一波又一波的热门。作为节目组常驻的科学评委Dr.魏也被网友扒出了出轨节目组制片人桑洁,为此Dr.魏也发了律师函警告,表明并没有这种事情。现在网友戏称《最强大脑》为《最强黑幕》。我是从最强大脑第一季追着看了,那时候各种变态的挑战项目,无不让人目瞪口呆,甚至网络上许多网友都说:你挑战成功了,但是我连规则都还没看懂。 Dr.魏,我们都知道他是最强大脑的科学评委,在节目中有着极高的权威,选手是否能晋级都取决于Dr.魏的最终难度分,所以那时候就有许多人提问说Dr.魏是否有着太高的权利,但节目组之后也澄清说他背后有一个科学评审团,最终的难度分也是科学评审团的最终意见。 “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这是Dr.魏在节目中的口头禅,既然以科学标榜自己,那么Dr.魏究竟有多少的科学成就呢? 抛开对魏坤琳的个人偏见,以及结合能搜索到信息,如下:魏坤琳,1978年生于湖南湘潭,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北京 体育 大学本科毕业,2007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康复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9年加入北大心理学系,2013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支持。目前担任清华-北大联合生命科学中心中心外博导。2018年1月入选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建议人选名单。主要研究人脑的工作方式,以及人是如何控制运动的。 魏坤琳曾经在做运动控制的项目时,提出让一些没有运用电脑经验的人去操作鼠标,以此观察人们对手的控制是否会受到鼠标使用经验的影响,这项工作为感知运动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在CURRENT BLOLOGY杂志上发表,同时也登上《科学》杂志的官方网站。 魏坤琳发表在国内的论文应该在知网上都可以查询的到,那发表在国外的论文水平如何呢?通过Google Scholar我们可以通过搜索Kunlin Wei找到魏坤琳的相关信息:有Dr.魏署名的文章一共有65篇,以下为文章部分截图: 文章好不好,主要看文章的引用次数,Dr.魏的论文总引用次数达到了1194次,可以见到Dr.魏所写的论文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最强大脑第一季于2014年才开播,但Dr.魏的论文在2013年的被引用数据也比2014年多一点,不能说Dr.魏因为最强大脑走红之后,才带动了他论文的引用量。 所以,客观的来说Dr.魏发表的论文还是有较高的科学水准,我们不能因为一档节目的是非曲直而去污蔑他所做的科学成就。但是我希望Dr.魏要一直秉承自己的科学态度,不能因为爆红而迷失了自己对科学的坚持。 Dr.魏在他自己的专业领域也是有所成就的,2018年,一篇文章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以他很偏门的研究方向,文章能登上Nature的子刊已是极其难得。 他还有其它文章也有刊登在国外比较知名的科学杂志上。只要用心去查,都可以查得到。他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很小众,他在该领域的研究算得上国内顶尖一拨人了。所以我不觉得他就是桑洁之前在微博说的是个穷教书的。 我也是通过搜了他的论文,对Dr.魏有所改观。只是可惜! 魏算是半只脚踏入 娱乐 圈的人吧。自从参加<最强大脑>之后,名气越来越大,可谓在学术和 娱乐 领域双丰收吧。因为不了解魏的研究领域,所以也无法评价魏的学术地位如何。不过,根据谷歌学术搜索,发现魏的学术水平还不错。发表了65篇署名论文,总引用1194次,属于不错的了,应该算是领域内的佼佼者。而且,查询还可以发现,魏曾经成为2017年青年长江学者建议人选,但遗憾的是最终被还是被刷没有晋级。其实,抛开学术外的东西,挺佩服魏的科研能力的。一边可以参加综艺节目<最强大脑>,一边还可以抽出时间做科研,进行教学和带研究生。而且这些事情直接可以处理的很好,参加节目并没有影响魏的科研,论文一样发的很好。特别是2018年,在自然子刊nature neuroscience还发表了一篇文章,真的是厉害。纵观很多教授博导,一头埋在实验室也没有发表这么好的文章。我想,如果我国很多的科学家如果可以像魏博士一样,比如袁隆平院士,可以抽时间做些科普,参加一些节目,相信大家的科学知识一定会增加很多。北大教授魏坤琳,加盟《最强大脑》这个科学励志的节目,因为拥有一张帅气的脸型而走红,一度成为“最帅的教授”。在《最强大脑》这个节目中,我们看到魏坤琳给选手的打分特别的严谨,而且常常以“科学”自居,“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这句名言更是常挂在他的嘴边。 这位北大教授在前些年加盟《最强大脑》以来,可是出尽了风头,因为学历的高呼,再说又时常以科学知识来研究人脑与心理学,甚是让人羡慕他的才能。而且,魏坤琳作为《最强大脑》节目的“科学判官”,可是拥有很高的权利,很多选手能否最终晋级,都要看魏坤琳这位“科学判官”怎么评判。对此,很多人都很敬佩这位才艺颇深的北大教授。 不过,走红后的他,近期关于《最强大脑》节目发生的一幕幕,以及网传魏坤琳在妻子怀孕期间出轨《最强大脑》制片人桑洁一事,可是引起网友们的热议。《最强大脑》这一节目也一时成为《最强大瓜》。至于魏坤琳在生活上如何,这里就不多评判了,关于他的科学成就,你都有听说过他发明什么,或是创造什么吗?反正,我是没有听过呢。 魏坤琳,1978年出生于湖南,从小就是学霸级别的人物,成绩可是非常优秀,1996年考入北京 体育 大学学习生物力学专业。在大学毕业后,考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立大学读研究生,学的是运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的专业。在2007年,还获得本校运动控制的博士学位。 这么看来,魏坤琳的学历还是挺高的,怎么说也是一位博士啊,而且学习的专业与“科学”二字还是息息相关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他有多大的科学成就。在2007年,魏坤琳在博士毕业后,到了美国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康复医院,进行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他博士后回来,到了北京大学心理系,目前魏坤琳任清华—北大联合生命科学中心外博导。魏坤琳的主要研究方向,还是以运动控制和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和运动康复等方面。这位博士后,虽然有在研究这方面的知识,但是有没有什么成果就不得而知了,应该也是挺普通吧,不然早就成名了。 据说,魏坤琳还在某杂志上发表过高水平的文章,不知喜爱科学的朋友有没看到过呢。 在节目中,魏坤琳以严谨又霸气的解说、评判,那是相当的雷人啊。常常以“科学”自居,让人们以为他就是一位科学家呢。相较于很多著名科学家来说,如袁隆平、钱学森等这些大咖级科学家,魏坤琳目前的成就可是轻如鸿毛啊。 但是相较于普通人来,他的成就还是比较高的,至少他是一名博士后,也曾发表多篇文章,在运动控制等方面也有所研究。 魏坤琳的主要成就就是:获得多个学位,在北大任教,还是“最帅的教授”,仅此而已! 所以,这位常常以“科学”自居的魏坤琳,他的成就在如今教授斗量车载的年代里,也就是教授中的普通一员吧。成就算不上太高,也不太俗。 魏坤琳现在的名气比较高主要是因为一只脚踏入 娱乐 圈的缘故,尤其是最近的节目《最强大脑》已经变成了最强黑幕,让普通群众开开心心的吃了一回瓜。从网上的资料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学者,现在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博导,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人脑的工作方式和如何控制身体运动等研究。 以下是通过Google Scholar(学术)搜索的魏坤琳的个人学术档案,有魏著名的论文大约有65篇之多,总被引用次数是1194次。从这一点上来看论文的水平应该是挺高的。 当然学术论文大家也都清楚,除非是第一第二作者否则再往后排就不重要了。 就像这一篇都已经到了第六作者了,意义已经不太大了。当然了博士毕业就需要发表多篇论文,现在魏已经是博导教授了,学术水平应该是不差的,在那个群体中不会是最差的当然也不会是顶尖的。 个人感觉魏的重心应该是更多的在综艺节目中,他从13年起就开始加入《最强大脑》团队直到今年的最新节目,魏一直都在并且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并不能绝对的说镁光灯下不能搞学术,但是至少会很难。 点进来看了一些答案,决定来答。 回答之前想说一句,有些人,真的不用来强答的。。 首先明确观点,dr魏是中国一流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尤其是在运动控制这个分支上面,几乎是国内做的最好的。 另外的答案已经明确列出了google scholar上dr魏的publication,这种问题就是直接甩数据干货,有什么好胡乱评价的。在这个答案之外,补充几点。 首先,dr.魏09年入职北大心理系,一进来就是副教授职称,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次,另外的答案只截了Google scholar的图,没有包括他近期工作,反而我认为回国后独立做出来的科研成绩更有说服力。在2014年,dr.魏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 和Current Biology这两个传统意义上的高影响期刊上连续发表文章,也正是这些高水平工作,于2014年末被北大提升为正教授。难道你们以为是因为上节目了,当网红了北大就会给你正教授?此后,2016年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就运动学习又发文一篇。2016年,还荣获了国家优青。 再次,说以上这些外行人可能看不出什么门道。做个比较好了,认知神经科学界目前全国加起来十来个长江学者,从09年到16年,算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只有大概一半的人比dr魏强。考虑到一个新入职的教授最初几年还要摸索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然后才能走上正轨, 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附上文献 Wei, K., Glaser, J. I., Deng, L., Thompson, C. K., Stevenson, I. H., Wang, Q., ... & Kording, K. P. (2014). Serotonin affects movement gain control in the spinal cord.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4(38), 12690-12700. Wei, K., Yan, X., Kong, G., Yin, C., Zhang, F., Wang, Q., & Kording, K. P. (2014). Computer use changes generalization of movement learning. Current Biology, 24(1), 82-85. Yin, C., Bi, Y., Yu, C., & Wei, K. (2016). Eliminating Direction Specificity in Visuomotor Learning.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6(13), 3839-3847. 知名度和学识没有必然联系,我们生活在新媒体发达时代,总习惯性认为,出名的就是有文化的,就拿最强大脑来说,抛开节目,郭敬明陶晶莹这样的人,在学术界,是没有资格和别人相提并论的,你只是个被某个群体的读者认可的作家,而魏是经过制度的选拔出来的,再说学识以外的东西,素质情商,魏坐有坐姿,言谈举止大方得体,犯了错,会给郭道歉,而他?生气溢于言表,一点儿不掩饰,脸红脖子粗,没观众他能窝进那张椅子,手不停的鼓捣那支笔来缓解紧张和不愤,他为什么不杠周杰伦,因为周杰伦粉丝多,他愚蠢的认知告诉他, 娱乐 圈来钱快,有一众追随者,所以觉得,有钱有知名度等于有优越感,而没成名之前被欺负被歧视的经历让他习惯还以弱者同样的态度,在他眼里,魏就是弱者,所以,他潜移默化的把魏当成当初欺负他的那一类人,,以前我穷我弱,你们都看不起我,如今不同往日,你和我争论就是欺负我。从心理上说,这是不 健康 的,接受不了批评。 看过几期《最强大脑》,不为别的,因为儿子喜欢,所以前几年暑假时被他拉着看了几期回放。还专门为此买了一本以“最强大脑”为招牌的关于记忆技巧的书,这本书是参加过《最强大脑》节目、得过冠军,并且率领“中国战队”参加国际比赛的人写的。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在此处不提书名及作者。 在《最强大脑》播出前,魏坤琳并没什么名气,毕竟在今日,博士已经很不稀奇了。而在节目热播之后,Dr.魏几乎成了中国最有名的博士之一。而在我看来,他不过是节目组邀请来的一个嘉宾,并且他有可能是《最强大脑》节目中最敬业且表现最好的嘉宾。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从“以‘科学’自居”措辞看,显然是对魏坤琳不以为然,觉得他不过是又一个绣花枕头。说实话,到现在为止,我对魏坤琳到底有过哪些科学成就还是不想去了解。只是觉得节目组请他参加节目,肯定有其道理,并且我们也并没有感觉到他哪儿以“科学”自居过,他经常说的是“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不但没有错,相反,在这样的一档 娱乐 节目中他能经常说出这样的话,恰恰证明了此人对科学的态度值得“博士”的称号。 最后提一下最近被爆炒的Dr.魏“出轨”,先不管有没有,即便是有,那也只不过是人家两人之间的事。如果存在强迫行为,人家自己会选择法律,如果人家是你情我愿,我们这些看客还是散了吧,管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一边指责别人,轮到自己又是另一套标准,那才叫人瞧不起呢! 随着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这一档节目的播出,令全国观众逐渐认识了长相帅气,对待比赛项目点评犀利的北大教授魏坤琳。同时,在节目中也能看出,身为最想强大脑的科学评委的魏坤琳对选手的项目难度分打分十分严谨,甚至在节目中多次声称“科学是的评判的唯一标准”,也因此,魏坤琳在节目中俨然以“科学”自居,但是对此,不少网友好奇以“科学自居”的魏坤琳科学成就到底有多高。其实,纵观魏坤琳的学术生涯,拾忆认为他在他的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成就还是不错的。首先,魏坤琳虽然本科就读的是北京 体育 大学的生物力学专业,但是求知欲望极强的魏坤琳在本科毕业之后依然选择了出国深造,并在两年内拿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运动控制和电子工程的硕士学位,紧接着几年他更是一举获得了该学校的获运动控制的博士学位。在以学术严谨著称的美国,能在5年内连续拿下硕士和博士学位,这说明魏坤琳在此期间的无论是学习还是科学研究都属于同学中的佼佼者。之后,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后,魏坤琳选择了回国并进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任教,之后更是被评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人脑的工作方式,以及人是如何控制运动方向。在北京大学官网主页上,我们也能看出魏坤琳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作者在所属领域的顶级期刊中发表了十数篇文章,其中,2017年,魏坤琳更是有一篇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上的 文章,由此也能看出,魏坤琳在所属领域中有着不俗的成绩。魏坤琳在节目中经常以“科学”自居,想必也是因为自己有这样的简历和成绩吧!不过,说实话,按照魏坤琳现在的成绩,他在北大心理系的教授中也只能算得上是中等水平,因此,他以”科学“自居其实有点儿吹嘘的成分。另外,拾忆认为,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魏坤琳本不应该频繁参加综艺节目,相反,他应该将主要工作中心放在相关科学研究上,毕竟,这才是他的本职工作啊! 首先支持一下本文作者啊!说得对,就事论事,不要一言蔽之!而且事实还没有弄清楚整明白,就一窝蜂的指责和评判魏坤琳,这有失公允!Dr.魏做节目怎么啦?节目内容也是有受众面的,有人喜欢 娱乐 ;有人喜欢言情;有人喜欢战争;也有我们这样的人喜欢益智类的东西,很正常啊!最强大脑最初的节目,让我瞠目结舌,佩服不已!对Dr.魏力排众议,坚持理性选择从疑惑到激赏!尤其是面对国际选手,咱们的参赛者取得好成绩时,作为中国人的我与有荣焉的自豪感,更让我赞同Dr.魏的慧眼识人!我们都不要以己度人,人和人就是有差别的!成功路上有人是连滚带爬,有人却是蹦蹦跳跳!学习刻苦是一方面,智商也有决定因素,比如像魏坤琳,玩着学着两不耽误。我们要看到别人的好,不要否定他人的成绩!再者,即使魏坤琳私生活有什么问题,也只说明他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谁没有问题?谁是质白无暇的?

陈平教授曾经发表了很多重要论文,学术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在整个北大教授当中处于中上游吧。

很厉害。因为他对经济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尤其对现在经济的一些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农大女教授论文发表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王晓佳,女,出生于1976年7月,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年受聘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

2010年3月-2011年9月受聘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微生物系访问助理教授

拓展内容:

研究方向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重要畜禽病毒性传染病的新型防控技术。

发表论文

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美国科学院报PNAS、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Virology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6篇,作为唯一作者的《蛋白质技术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应用》(20万字),出版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基金、全国优博专项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现担任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为多个国际期刊审稿,多次在国内外会议上报告进展。

沈阳农大研究生毕业必需发表论文。沈阳农大研究生毕业都需要发表论文,根据学校公布的论文格式进行撰写发布。沈阳农业大学(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简称沈农或沈阳农大,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是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北大陶教授发表论文

生平简介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编辑本段]个人简介出生日期:1891年10月18日(农历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病逝日期:1946年7月25日籍贯地: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家人:父,陶位朝;母,曹翠仂;妹,陶文之;妻,汪纯宜,汪病逝后又娶妻吴树琴;长子,陶宏生;次子,陶晓光;三子,陶刚陶行知, 中国人民教育家 ,民主革命家。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很可惜。[编辑本段]教育思想1. 陶行知与育才学校●“手脑相长歌”所谓手脑相长,即手脑并用、手脑皆强。陶行知为什么要写这首歌呢?旧中国漫长的历史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由此形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从教育方面说就要培养手脑并用、手脑双敲的人。要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问题。●育才学校“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先生说“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这是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1946年对陶行知的评价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毛泽东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客。 —— 周恩来万世师表。 —— 宋庆龄当今一圣人。 —— 董必武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 郭沫若陶行知不仅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斗士。 —— 泰戈尔[编辑本段]学习陶行知●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最高的道德修养,他有最高的理想,他批判的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了一整套教育理论,并且以最大的魄力付诸实践,取得了很大很大的成绩。他的品德、修养和理论都值得学习和继承。●陶行知是坚强的民主战士抗日战争结束后,广大人民都要求和平,反对内战,陶行知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委员,他为争取民主和平,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著名民主人士、学者李公朴(育才学校副校长)和诗人闻一多被蒋介石枪杀。有消息说陶行知已被列入暗杀名单,陶说:“我等着第三枪”,结果因疲劳忧愤而死。(在这之前的1936~1938年陶行知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之托,周游26个国家,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宣传各种抗日主张,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陶行知是诗人陶行知创作的诗歌的特点是大众化。他的诗是为广大群众而写,他说要老妈(没有文化的老人)听得懂才能称及格。他的诗有许多都谱成歌曲,如锄头舞歌、镰刀舞歌、手脑相长歌。●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1、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2、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3、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4、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5、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首先应理解:“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作的与人无关的教育。”●理解人接受教育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书本知识(间接的,包括听讲),一种是直接的,即从实践获得的。生活教育包括这两部分,并没有把读书排斥在生活之外。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关于“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全部理论的一个总概念,因此他不止一次的做了解释。“生活教育”这一概念是陶先生的老师杜威提出来的,但意思完全不同。杜威提出的是“教育即生活”,而陶先生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成“生活即教育”。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反对教育即生活。他说“生活即教育,是把一个鸟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鸟放在笼子里。”“生活即教育”是从书本的到人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这是陶先生杰出的创造。“教学做合一”的确立1、陶行知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中国教育有改革之必要,当时就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2、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辩论两小时未能通过。3、“五四运动”爆发,陶先生发表《教学合一》一文,南京高校受此影响一律改为教学法。4、两年后,教学做的理论成立,最终确定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比较“教授法”和“教学法”“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更主动),用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贯彻在实践中去。●过去的教育、现在的教育和将来的教育[编辑本段]关于生活教育1.生活教育的由来陶先生曾经多次解释过生活教育,第一次在1930年,第二次在1934年。他在第二次重新给生活教育给予了一个定义。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 , by life and for life)。”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的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方法、工具都增加。那么,坏的学校也可以做学校吗?回答是肯定的,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人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精神状态。2.终身学习观“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是最彻底的终身教育观。●《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陶先生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说明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区别,那么二者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呢?(一) 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1.它教学生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不许提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在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也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民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民、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二)生活教育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学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人,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自己的主人,做人中人。陶行知在《新时代的学生》一文中说:旧时代之学生的生长过程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新时代之学生的生长过程是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编辑本段]现实状况教是单边的教,教学是双边的配合,教学做合一是完整的结合。它是晓庄学校的校训,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中心。而现在的中小学都普遍使用传统教育,一些学校宣称自己的学校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统一”。要知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尖锐对立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以社会做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任何人都可以做师生。△《创造宣言》1.陶行知认为宇宙间过去没有的,经过人类的努力,现在有了。表明人类的一切精神力量都无过于创造的精神。因此他写了这篇《创造宣言》号召一切有为之士,把这一伟大而庄严的工作接过来继续创造。2.教育者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需要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我们的石像、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值得自己学习的学生。先生创造自己,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自己彼此崇拜的活人。以上可以看出陶先生的师生彻底平等观念,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以及信任,由此看出教育民主的充分贯彻。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行知。祖籍绍兴会稽,生于安徽歙县。家贫,幼入私塾,15岁入歙县崇一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入杭州教会办广济医学堂。当得悉要入教会之学生方可去医院免费实习时,愤而退学。宣统二年(1910),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民国三年(1914)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先后获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和文学硕士学位,成为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之学生。六年回国,任南京高师(后改东南大学)教授、教务长兼教育专修科主任。在“五四”运动影响下,于八年7月提出教育要“自新、常新、全新”和“自主、自立、自动”之主张,并参加《新教育》杂志编辑工作,后任该杂志主编。十二年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本》,推广平民教育。十五年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倡导乡村教育运动。次年3月在南京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等理论;10月在萧山湘湖创办“浙江省立乡村师范学校”。二十年发起“科学下嫁”运动,从事科学普及工作。次年组织生活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倡导“教学做合一”教育活动。“一二·九”运动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提倡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在重庆先后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三十四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为中央委员兼民主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主办《民主》周刊。三十五年7月病逝于上海。毛泽东同志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著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古庙敲钟录》等。现已出版《陶行知教育文选》、《陶行知全集》等。《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等有录。(中共绍兴县委宣传部供稿)[编辑本段]名言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 教育是立国之本。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1.《创造宣言》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笨人借恋爱之名把爱人造成丑恶无耻的荡妇来糟踏,糟踏爱人者不是奉行恋爱无上主义,而是奉行万恶无底主义的魔鬼,因为他把爱人造成魔鬼婆。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末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尔(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给他的第一个印象是:茅草没有东山多。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而看不出来。他每次上山拉一堆屎,下山撒一泡尿,挑一担茅草回家。尿与屎是他对泰山的贡献,茅草是他从泰山上得到的收获。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这话被泰山一棵树苗听见了,它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徒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一根树苗如此想,二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三的,一天一天的,听到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么?”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的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里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哪一楼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动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幼苗的美梦里。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幼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的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啊!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2.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陶行知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

陶行知论文获奖的方式是提交论文在评奖通道。据相关资料显示如果认为自己的论文可以获得奖项,可以提交你的论文为评奖通道,这里会有人给论文评级。论文是学术研究的成果文章。论文是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陶一之博士于1992年在中国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于普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随后即成为莱丝大学的正式职员,现为该大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助理教授。陶博士主要致力于RNA病毒研究,其中她最着迷的是对A型流感病毒的研究工作,包括那些引发年度人流感传播的A型流感病毒以及最近广泛传播的H5N1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含有RNA基因组,它们使用一套与其动物宿主不同的蛋白因子负责复制其基因组。最近,陶博士的课题组解决了流感病毒核蛋白的晶体结构,它是病毒RNA复制所必须的一个高度保守蛋白。流感病毒核蛋白晶体结构发表在2006年的NATURE杂志上,在核蛋白的晶体结构上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靶标,对抗流感病毒新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url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中文名: 陶行知别名: 陶文濬国籍: 中国出生地: 安徽歙县西乡黄潭源村出生日期: 1891年10月18日逝世日期: 1946年7月25日职业: 教育家 学者 思想家主要成就: 开创中国近代教育典范代表作品: 《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陶行知与《申报》求学经历实践理想人物斗争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陶行知,1891年生,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陶行知(15张)学文学系。后留学美国,曾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学习。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推动平民教育运动,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陶行知原籍浙江绍兴府会稽县陶家堰,后迁居安徽古溪地方 ,不久又移居古城徽州(歙县)城西黄潭源村。陶行知的父亲名位朝,字槐卿。接管了祖上的一片酱园,后因社会经济萧条而破产倒闭。母曹翠 (Lè)。陶行知生活的年代,是祖国的危难之际,多事之秋。自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由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到被帝国主义列强们用枪炮打开国门,被迫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陶行知,亲眼见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们过着贫穷、愚昧、落后,受压迫、受欺凌的悲惨生活,,出过洋,亲眼见到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中的先进的东西。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强烈反差,重重地刺激着陶行知那颗忧国忧民的心。陶行知自小十分聪敏好学。六岁时,曾在邻居家厅堂玩耍,看见厅堂墙上挂着对联,便坐在地上临摹起来,被邻村方庶咸秀才看见,以为神童,免费为其开蒙。后入家乡蒙童馆吴尔宽处就读。十五岁时,其母在歙县一所教会中学"崇一学堂"帮佣,陶行知经常到那儿帮母亲做些事,被学校校长英国人唐敬贤看中,免费让他入学读书。他在睡觉的宿舍墙上,挥笔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壮语,抒发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并激励自己为祖国早日走向现代化而发奋学习。他三年的课程两年学完,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想通过学医来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但是,因这所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的学生,他不愿意自己思想受外国人的随意摆布,入学仅三天,他即愤而退学。1909年他考入南京汇文书院,次年转入金陵大学文科。他更加自觉而刻苦努力地学习,以便能更好地实现报效祖国的愿望。读大学期间,在他倡导并主编中文版校刊《金陵光》上,他写了《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一文,号召全校同学,努力学习和工作,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报效祖国,"使中华放大光明于世界"。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曾回乡投身革命运动。191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26年起草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设想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来改善人民的生活。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影响下,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应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先后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培养出不少革命人才。并曾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1946年7月25日病逝于上海,终年55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作品《陶校长的演讲》选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9册,《自立立人歌》四首中前两首选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10册。编辑本段人物生平陶行知,1891年生于徽州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 陶行知手迹(1930年夏)[2]祖籍浙江绍兴,6岁蒙馆,14岁入歙县基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1910年靠教会资助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受辛亥革命影响,在校积极参加爱国活动,主编《金陵光》学报中文版,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1914年留学美国入伊利诺大学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与胡适同乡又同学。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开始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他特别重视农村的教育,认为在3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年底,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利,推动教育改进。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1930年4月遭国民党通缉被迫流亡日本,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1931年回国开展教育普及工作,在上海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主编《儿童科学丛书》等。1932年,他又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还开展小先生运动。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后,与宋庆龄、马相伯、沈钧儒、胡愈之、邹韬奋、李公朴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初,成立国难教育社,被推为社长,张劲夫任总干事,拟订《国难教育方案》,把生活教育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结合起来。5月,他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委和常委。与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宣 言,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毛泽东复信表示支持。7月,受救国会派遣,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家,宣传抗日救国,介绍中国大众教育运动。在布鲁塞尔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并当选为中国执行委员。期间当得悉沈钧儒等“七君子”被捕的消息,十分气愤,立即联络杜威、爱因斯坦、罗素等世界著名人士联名通电蒋介石,营救七君子。1938年参加国民参政会,致力于抗战期间的教育活动。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的号召,成立了中国战时教育协会。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 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1941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任校长,李公朴任副校长兼教务长。社会大学的宗旨是“人民创造大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程。4月,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在他生命的最后100天,他在工厂、学校、机关、广场发表演讲100余次。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健康过损,受好友李、闻事件的刺激又过深,突发脑溢血,周恩来、邓颖超、沈钧儒等闻讯赶往探视。但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编辑本段主要贡献陶行知的教育活动是在当时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他的教育实践是与民主爱国的活动相伴而行的。早年他曾投身于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组织国难教育社等。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陶先生一生办过许多各种类型的学校,这些学校为社会培育了大批有用人才,还输送了不少革命青年到延安和大别山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编辑本段人物著作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中国教育改造》 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8 年4月初版本《斋夫自由谈》 上海《申报》馆 1932年4月30日初版本《教学做合一讨论集》 上海儿童书局 1932年10月初版本《中国大众教育问题》 上海大众文化社 1936年8月初版本《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和及其方案》 生活教育社 1945年10月10日自刊版本《行知书信》 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9年1月初版本《行知诗歌集》 上海儿童书局 1933 年7月初版本《行知诗歌前集》 上海儿童书局 1935年12月初版本《行知诗歌三集》 上海儿童书局 1936年11月初版本编辑本段陶行知与《申报》1932年《申报》连发了三篇时评:《剿匪与造匪》、《再论剿匪与造匪》、《三论剿匪与造匪》,鲜明反对内战。《剿匪与造匪》“今日政治黑暗如此,如沦地狱,是正即所谓官逼民变。官逼民变,民安得不变?既逼民变,复从而围剿之,事之可悲,孰逾于此!”以我愚见,匪无非是那些自以为正统的人给和他们立场不同或反对他们所作所为的人乱扣的帽子,但凭良心说,这世上真的没有谁愿意当匪,但匪是怎么出现的,也就是谁造的“匪”,很多人都搞不明白,或者搞得明白也故意装不明白,破馆某一老夫子就说:“哼,现在讨论鸡和蛋的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哈,这老夫子其实明白土匪怎么来,却故意装不知道,整一虚伪的家伙,这种人最大的喜好就是粉饰太平、抚着良心乱说话。土匪出现,自然要去剿灭,任“匪势”乱涨,会危及江山社稷,搞不好会弄出另一个梁山泊,从另一方面说,给几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旁若无人乱窜,这老脸也着实丢不起,所以,刀枪棍棒加石头砖块再加口水唾沫一起上,也不看自己的斤两,一门心思把土匪往死里整。。。。。。。。。蠢笨的人不明白,因而见“匪”就剿,天天和“匪”斗气,以其斩尽杀绝,还自己安宁,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最后免不了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可以说,谁剿“匪”越厉害谁就灭亡得越快,这已经有无数的事实证明,剿匪就好比拉弹簧,越用力拉反弹得就越厉害。因此,见到土匪出现,聪明的人一般不会随便硬对硬,多是另想办法,土匪喜欢美女、帅哥,就送帅哥、美女安慰一下;土匪喜欢金银珠宝就给他们一金矿;土匪喜欢戴乌纱,就眯着眼封他们一官半职。。。反正一句话,投其所好,保管有用,嘿,连整天只懂画画的宋徽宗都明白这个道理,打不过之后就招安梁山泊英雄,宋江最后乖乖就范,宋朝是武功最差的朝代,老赵家的子孙也曾被“匪“吓得不轻,可最终没有被“匪”所灭,有一定道理的。小说里的东西不可信,说点近的,我最讨厌的老太婆慈禧在和义和团抡了一圈拳脚不敌后,脑筋急转弯,“抚而用之”,最后把没有防备之心的义和团搞得凄惨,这老太婆治国不行但谁也不能否认她不是聪明人。但我认为,最最笨蛋以及不可救药、等着灭亡的人还是一边造匪,一边又大张旗鼓去剿匪的家伙,简直是吃饱了撑得慌没事找事做,这些笨蛋脑子不知进了水还是怎的,从不想为啥那些本来以德服人和蔼可亲的人成了“穷凶极恶”的“土匪”,这些“匪”怎么不去别的地方安营扎寨闹革命,就偏偏和自己对着干?!哈,俺觉得最好笑的事情还是有些人自己明里暗里干着土匪的勾当,却诬蔑善良可爱的人是“匪”,偏要要拿冲锋枪去剿“匪”扮正义!经典作品《创造宣言》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笨人借恋爱之名把爱人造成丑恶无耻的荡妇来糟踏,糟踏爱人者不是奉行恋爱无上主义,而是奉行万恶无底主义的魔鬼,因为他把爱人造成魔鬼婆。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末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 在机场与毛泽东合影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尔(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给他的第一个印象是:茅草没有东山多。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而看不出来。他每次上山拉一堆屎,下山撒一泡尿,挑一担茅草回家。尿与屎是他对泰山的贡献,茅草是他从泰山上得到的收获。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这话被泰山一棵树苗听见了,它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徒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一根树苗如此想,二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三的,一天一天的,听到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么?”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的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里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哪一楼是树苗的,哪一缕是茅草的化身? 陶行知创办社会大学,自任校长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动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幼苗的美梦里。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幼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的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啊!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求学经历历史背景陶行知投身教育,与他生长的环境息息相关。陶行知生活的年代,是祖国的危难之际,多事之秋。自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由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到被帝国主义列强们用枪炮打开国门, 在哥伦比亚大学被迫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陶行知,亲眼见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们过着贫穷、愚昧、落后,受压迫、受欺凌的悲惨生活,另一方面由于他在美国留学的经历,使陶行知更深地认识到祖国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病,并立志去改造。他亲眼见到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中的先进的东西,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强烈反差重重地刺激着陶行知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他热切地希望祖国能够尽快地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早日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勤奋成才陶行知的父亲(名位朝,字槐卿)靠教书为生,母亲曹翠(Lè)接管了祖上的一爿酱园,后因社会经济萧条而破产倒闭。由于有自小聪敏好学,陶行知6岁蒙馆。15岁时,其母在歙县一所教会中学“崇一学堂”帮佣,陶行知经常到那儿帮母亲做些事,被学校校长英国人唐敬贤看中,免费让他入学读书。他在睡觉的宿舍墙上,挥笔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壮语,抒发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并激励自己为祖国早日走向现代化而发奋学习。他三年的课程两年学完,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想通过学医来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但是,因这所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的学生,他不愿意自己思想受外国人的随意摆布,入学仅三天,他即愤而退学。1909年他考入南京汇文书院,次年转入金陵大学文科。他更加自觉而刻苦努力地学习,以便能更好地实现报效祖国的愿望。读大学期间,在他倡导并主编中文版校刊《金陵光》上,他写了《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一文,号召全校同学,努力学习和工作,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报效祖国,“使中华放大光明于世界”。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曾回乡投身革命运动。191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他写的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他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这表明他已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在提高人民素质和促进国家进步发达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他已基本确立了投身教育,报效祖国的思想和志向。毕业后他赴美留学。他先是在伊利诺大学学市政,半年后便毅然转学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孟禄、克伯屈等美国教育家研究教育。因为他认识到学市政只能做官,不能救国。1917年毕业后,他毅然谢绝校方请他继续留学深造的邀请,踏上了投身教育,报效祖国的神圣之路。他在归国时乘坐的船上,与同学们畅谈自己今后的抱负,豪迈地说:“我要使全体中国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编辑本段实践理想开展平民教育运动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归国之时,正值国内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他马上以巨大热情投身教育改革,并决心改变只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办学方式,用平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觅新的曙光”。他认为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主张“到民间去”,还立下宏愿,要筹措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提倡开设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反对鼓吹“劳心者治人”而脱离生产劳动的不良传统。他虽是从美国归来的留学生,却脱下西服,穿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并倡导学习“南泥湾精神”为了实践理想,1926年,陶行知在南京神策门外老山脚下的小庄创建了一所乡村师范学校,自任校长,还改地名为“晓庄”,取日出而作之意。在这所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一起建茅屋。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的理论,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生活本领”。抗日战争期间,陶行知又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育才学校择优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儿童,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条件聘请大批专家学者担任教师。校内不仅教学生文化课,还努力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陶行知又派学生戴爱莲等人到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学习《兄妹开荒》等秧歌剧,在校内组织演出。他还倡导学习“南泥湾精神”,带领师生开荒30亩,建立了育才农场。这种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引人瞩目的创举,使陶行知独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誉满中外。人物斗争针对蒋介石以“剿匪”之名进攻苏区,陶行知在《申报》连发时评称:“今日举国之匪,皆黑暗之政治所造成”。蒋介石大发雷霆,下令“申报禁止邮递”陶行知在投身平民教育时,也时刻关注社会上的政治运动。1930年春,晓庄师范师生为抗议英商和记洋行工人被殴,举行游行示威。时值蒋冯大战,因陶行知与冯玉祥有私交,蒋介石断定晓庄 陶行知事件是响应冯玉祥的反蒋行动,遂怒令关闭晓庄师范并通缉校长,陶行知被迫流亡日本。后通缉解除,过了一年陶行知才回到上海,从此更立志反抗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在沪期间,陶行知经黄炎培举荐被聘任为国内有名的《申报》的顾问,曾化名“不除庭草斋夫”发表了大量杂文和时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