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核心期刊论文投稿致谢

发布时间:

核心期刊论文投稿致谢

SCI----1955年,ISI创始人加菲尔德博士(Dr. Garfield)在科学周刊(Science)发表论文提出将引文索引作为一种新的文献检索与分类工具,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字段从而跟踪一个研究课题的发展过程,由此开创了引文索引的时代,并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文献计量学。在SCIE等索引数据库中,每条文献的信息包括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允许用户通过被引作者或被引文献德出处展开检索,可轻松地追溯课题的起源和发展,揭示研究之间隐含的联系,全面掌握有关某一研究课题的过去、现代与将来。在SCIE中,可实现课题研究循环过程中多步骤的完整整合,包括获取所需文献(检索)——提炼课题中研究热点(分析)——对相关文献进行跟踪(管理)——研究成果发表(写作)等步骤。核心期刊的概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某一学科中高水平、高影响力的期刊。不难看出,核心期刊有两个主要特性:一是学科性,二是学术性。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都是在某一个学科范围内来界定的某一个学科的核心期刊,到另一个学科就不一定是核心期刊(当然,综合性学科的核心期刊,如NATURE、SCIENCE等例外)。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投国际刊物,请参考JCR(包括科技版和社科版),选择自己想要找的学科类目,按照影响因子排序,挑选适合的刊物。然后查找刊物的地址或网站信息,登陆刊物的网站,查找在线投稿信息。投国内刊物,请参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从中选择自己想要找的学科类别,然后按照影响力,挑选适合的刊物。投稿地址信息可以参考工具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也可以登录"中国期刊网",查找刊物的投稿信息。在向核心期刊投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 尽量不要投增刊。(2) 单位署名要规范。要写上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这在SCI中尤其要注意。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Impact Factor 影响因子( If ):23.605If= (C2+C3)/(A2+A3)其中,A2 =1995年出版的文献数 A3=1994年出版的文献数 C2=1995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 C3=1994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

SCI就是科学引文检索(science cited incex),是美国情报局ISI办的一个数据库,其实类似Google一样的检索引擎,目的是方便科研人员查找本研究领域内的文献。但南大将SCI引入中国作为科研工作的评估后,现在全国都将SCI文章的数量作为科研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你问的SCI文章就是指发的文章被SCI数据库检索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投到SCI收录的期刊,被录用发表之后,三个月内文章就会被SCI数据库检索到。 需要注意的是SCI只收录期刊,会议文章是不会收录的,对于会议ISI有另外一个专门的数据库ISTP来收录。一些会议会推荐best paper到SCI期刊上发表,如果发在期刊上了,那当然最后也可以被SCI检索到。核心期刊是北大发布的一个国内期刊的列表,在里面的就属于核心期刊,核心期刊还是比较多的。而一级学报是每个领域最牛的、公认权威的国内杂志,一般每个领域就3-4本杂志,清华、北大的博导每年能保持在上面发2-3篇都是属于巨巨巨巨巨巨巨牛的了。当然也有差一点的但也自称一级学报的,不过各个领域的心里都知道最权威的杂志是那些。发表的话每个杂志有每个杂志的要求,从内容到板式都不一样,需要具体查看杂志网站上的投稿指南。对于影响因子,每年ISI都会对收录的期刊里的文章引用次数进行计算,引用次数/刊登的文章数 就是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如果影响因子越大,说明该刊刊登的成果被很多研究人员使用,促进该领域的发展繁荣,期刊也就越好,越权威。ISI每年都会计算颁布出最新的影响因子列表并公布的,称为Cited Report。如果对于硕士研究生就要求SCI才能毕业,那么最好和你的师兄师姐多了解了解,看你们领域是否好发表、一般做什么研究、发表到什么杂志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答你的问题,如果解答了记得采纳啊

1. 根据学科专业的要求借助投稿指南等工具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2. 明确投稿期刊的接收、评审、录用论文的流程以及格式要求。

3. 正确对待评审流程。

发稿简单的理解就是发某篇文章在某个地方,在近几年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多的,就像我们公司以前也没注重这方面,只知道竞价,信息流等,但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有点伤不起啊,所以在去年开始我们也是不定时的发文,但市场上发稿的也比较多,也是做了不少的对比,结合实际情况让锦随推发的,目前首页还有相关信息。

核心期刊论文投稿致谢范文

这个你在投稿的时候在邮件上写就可以了。现在论文投稿太普遍了,不需要特殊的说明。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中致谢如何写

致谢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看一篇学术论文发表文章中的致谢部分,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正能量——真诚、感恩。也可以通过这短短的致谢,对该篇论文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还有就是在文后致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致谢。但必须征得被致谢人的书面同意,更应该要避免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对确实给子了帮助的的单位或个人,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致谢和说明。

(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致谢人放在 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致谢者的权利和义务。

(3)以名人、知名专家包装自己的论文,抬高论文的身份,将未曾参与工作的,也未阅读过该论文的知名专 家写在致谢中。

被致谢人应该包括哪些东西呢?被致谢者包括:

(1)对研究提供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合作单位。

(2)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和个人。

(3)协助诊断和提出重 要建议的人。

(4)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5)作出贡献又不能成为作者的人,如提供技术帮助和给予财力、物力支 持的人,阐明其支援的性质。

(6)其他需致谢者。

投稿分两种情况,1、直接过去投,2、网投。1、直接过去投对于本校的或者本地的杂志,记得一定要直接过去投。因为这样方便登记,可以减少编辑从网上下载下来慢慢登记的过程。呵呵,有些粗心的编辑说不定会把你的文章给漏掉。去登记的时候,带上三份稿件和电子版。一份便于编辑送出去审稿,一份给编辑保留,一份问编辑哪些需要修改以此表示你投稿的诚意。电子版最好用U盘拷来,邮箱有一份,防止出现意外。记得带上审稿费啊。(论文的格式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后给大家再讲)。现在的杂志一般审稿至少都三个月,因为送给那些教授专家审稿,那些人都是一些大忙人,就算编辑催上几十次,也要三个月,如果不催一年也有可能。2、网投如果是网投,记得不要仅仅发一篇文章给编辑,什么都不说。这样他们会觉得你搞学术都忘了礼貌了。因为每天编辑都会收到几十封甚至几百封投稿邮件。:)发这样的笑脸蛮有用的,他们会觉得你亲切,说不定很快把你的论文下载下来跟你联系。编辑如果不把你的文章下载下来,你的文章就会石沉大海。这次由于我们学校邮箱系统出现问题,也导致我们各个编辑部的几百封投稿都弄丢了。记得一定要留你的联系方式,手机,座机,QQ,地址,邮编等一切可能的联系方式。当编辑跟你联系后,记得要记下他的联系方式,按照编辑的方式汇款,记得经常打电话询问你需要做什么样的修改。增刊一般学校都不承认。核心期刊的增刊一般都算是非核心期刊处理,具体的还要询问导师。研究生答辩前,如果是核心期刊,需要录用通知就行了;如果是非核心的,需要见刊。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每期的杂志安排都很超前,如果你需要投稿的话,记得要提前半年的时间,因为审稿还有三个月。除非你有关系或者你导师有关系,这个属于例外。投非核心的就找一个名声好一点都杂志投,这样不给导师丢脸,发表起来容易很多,审稿时候一般比较短,因为他们的稿源不多。一个月左右差不多都可以发表了。

这个不需要和编辑过多的交流,只要把你写的论文寄给报社,编辑会通过邮件或电话和你联系的。

核心期刊论文投稿致谢要求

期刊论文致谢怎么写

致谢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期刊论文致谢,欢迎阅读借鉴!

1、问题的提出

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致谢”是作者对科研工作、研究成果和论文撰写及论文修改完善等提供帮助并有一定贡献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同时也是对他人的工作和贡献给予的充分肯定及公开认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日趋复杂,科研成果的取得更需要他人的合作与帮助,对那些付出劳动并且做出一定贡献但又不足以列为合著者的个人或机构,在论文发表时以“致谢”的形式予以公开认定并表示感谢,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曾在本单位图书资料室随机抽取XX年出版的41种科技学术期刊(均为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是工科学报),翻阅了其中2182篇论文,发现附有“致谢”的论文120篇,而其中84篇(占抽样的70%)的“致谢”都是泛泛地对某人或机构的帮助(包括指导、审阅、建议、支持、鼓励、协作或提供资料、参与实验、讨论、咨询等多种情况)表示谢意,未简要说明他人或机构为论文所做的具体工作或哪方面的贡献;只有36篇(占30%)的“致谢”概括说明了致谢对象的贡献要点(如,提供了什么文献资料或测试材料,协助完成了哪方面的实验等)。可见,绝大多数科技期刊论文“致谢”都是泛泛地对某人或机构的帮助(或笼统地说某方面的帮助)表示谢意,而未说明他人或机构所做的具体工作或实际贡献;缺乏具体内容可说是目前论文中的“致谢”存在的一个较普遍而突出的问题。为此,本文简要阐述“致谢”的主要内容,认为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致谢”内容应适当具体化,并对此提出有关建议。

2、“致谢”的主要内容

所谓“致谢”内容的适当具体化是指,“致谢”不仅要对致谢对象在某方面的帮助或贡献表达谢意,同时应言简意赅地概括说明其具体工作或贡献的要点。以笔者的调查归纳,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致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致谢对象对论文的选题、思路、观点、论证所给予的指导、启发或探讨。

(2)致谢对象对论文的审阅提出的重要修改、补充意见或建议。

(3)致谢对象对论文提供的重要参考文献或未发表的数据、图表或照片资料。

(4)致谢对象承担或协助的部分实验及数据处理工作或资料收集工作。

(5)致谢对象提供实验材料、仪器设备使用等方便。

(6)致谢对象提供的资金或基金资助。

3、“致谢”内容适当具体化的必要性

(1)体现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严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界定了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研究成果,分清作者与非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反映作者尊重知识产权的科技道德行为,表现其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同时体现了论文本身的价值和可信度。

(2)对致谢对象的具体贡献给予实实在在的肯定,也是对他人劳动和贡献的尊重,有利于促进科研协作和互助;对审稿人或编辑提出的有重要建设性修改、补充意见的致谢,还可促进审稿人和编辑责任意识的增强及其学识水平的充分发挥。

(3)从科技期刊对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记录和传播的角度看,适当具体化的“致谢”内容可以使读者或后人看出该研究工作和学术成果产生的相关背景、起因、资料来源以及协作关系,尤其对一些以后被誉为重大研究发现的`事件,在科学史的研究中能够提供珍贵的文献线索困。

(4)可以避免某些作者在“致谢”中不正当地利用“名人效应”使文章通过评审,如一些作者并未就具体问题或论点与某知名专家进行过实质性探讨或得到其具体指导,但在“致谢”中笼统地假称得到某知名专家的指导或与其进行过有益讨论,甚至声称本文已经过某知名专家的审阅等。

(5)被感谢者并非论文的合作者,往往只是在某方面或某一点上对论文成果有帮助,而对论文整体质量水平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某位知名专家只是为某年轻作者提供某篇重要参考资料或就某观点提出讨论或商榷意见,但泛泛感谢某人对本文写作的帮助或审阅,就可能暗示该专家与本文整体质量水平相关或完全同意论文的观点或结论,很可能反而使被感谢者不悦或尴尬。而具体表明感谢的内容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科学院的郭荣君老师在荧光显微观察方面给予了宝贵的协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上述“致谢”内容言简意赅,既简要概括说明了被感谢者对本文的具体贡献,体现了作者对他人工作或帮助的尊重,又反映作者尊重知识产权的科技道德行为,表现出作者严谨认真的科研工作作风。这无疑会给编辑、审稿人以及读者留下很好的印象。

4、示 例

例1致谢朱清时院士提供了高倍显微镜下的照片,鲁润龙教授鉴定了古木层中的生物遗迹,北京大学刘克新教授实测了ams14c年龄,谢周清教授、朱仁斌博士、邓雪斌博士、罗乱颧同学等参加了野外采样,在此一并致谢!例2致谢本工作受到北京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同时,英国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ofedinburgh)dleach教授提供了菌种和噬菌体,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enrs)bmiehell教授提供了abll57reer突变体;中国农业5有关建议“致谢”在科技期刊中只是一个细节,但也是学术规范的体现而不应忽视。为此笔者建议:

(1)在期刊征稿简则中应明确要求“致谢”应简要而概括地表述他人或机构对研究工作以及论文撰写的贡献要点或涉及的具体方面。

(2)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对内容过于笼统、含糊的“致谢”应提请作者修改、补充,使内容适当具体、明确;同时,应注意篇幅限制,做到言简意赅。

(3)在修订《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r7713一87)时,对有关论文“致谢”部分的内容和表达格式的规定应进一步明确,对致谢内容的适当具体化应有原则性要求。

一般的人为写sci论文发愁,把论文写好后,sci发表不了更愁。只有论文发表后,而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才可以起到推澜助波的作用。怎样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呢?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正因为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名气很响亮,起的作用也很大,那么对要发表的论文要求相对来说就比较严格,无论是从论文的标题、立论、结论,还是从论文的格式上都比一般期刊要求严格,因为论文的质量就是期刊的生命,好的论文才保证核心期刊的权威性。 写作要求: 一、要按期刊的格式来写作;二、引用率不能超过30%;三、文章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同类论文不能太多。 注意事项: 1、首先确定自己的论文属于哪个领域,比如经济类、医学类、文学类、理工类等等;其次在所属领域内选择一本适合的期刊;再次,每个期刊都有无数个栏目组成,要求客户在投稿前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杂志社在审核稿件时有更强的目的性,提高论文发表的效率。 2、网站建议客户,一个月向同一本杂志投递的稿件数量不要超过三篇。有的客户一次性向杂志社投递十几篇稿件,让编辑进行筛选,殊不知这大大降低了论文发表的成功率。一方面,杂志社编辑每天要处理百十篇稿件,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会让人误解这些稿件即使没有发表过,也有被其他杂志社淘汰过的嫌疑。 3、关于期刊的截稿问题。期刊截稿分为两种,一是杂志每月交稿的时间,二是临时征稿截止的时间。对于前者客户不必太在意,因为这属于期刊的常规征稿,期刊每个月都要征稿,错过这一期还有下一期。对于临时征稿的截止,就要求客户宜早不宜迟,争取在截稿之前定稿,一旦超过期限就错过了定稿时间。 4、关于稿件的字数限制。论文的字数要求意味着能少就不要多,规定多少字就写多少字,毕竟论文不是散文,期刊的版面限制决定了洋洋洒洒多出的字数只能被删减。字数少,即使版面占不满,也不影响发表。 5、留用与发表的区别。留用和发表是两个概念,编辑审核稿件只是表明这篇稿件适合该期刊,但是并不代表一定会发表。每一期杂志都会挑选最优秀的稿件发表,是否发表,要等杂志定稿后才知道。一般客户如果收到杂志社的采用通知单或直接接到编辑人员的采用电话,就表明稿子确定发表,否则意味着稿件未被采用。 6、尽量使文章逻辑通顺,没有错别字。如果文章的错别字过多,会影响稿件质量,降低在编辑心中的印象分。同样,如果文章逻辑混乱,不知所云,会加大编辑审核难度,从而降低发表成功率。因此,在发稿之前,至少要将文章读三遍,没必要考验编辑的耐力。

1. 根据学科专业的要求借助投稿指南等工具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2. 明确投稿期刊的接收、评审、录用论文的流程以及格式要求。

3. 正确对待评审流程。

核心期刊论文投稿致谢格式

收件人:编辑邮箱主题:投稿《杂志名》【栏目】《你的文章题目》【笔名】附加:可以添加,用WORD就可以,里面要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正文:短篇的话附上全文最后注明你的笔名,联系方式电子邮件投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电子邮件投稿应该用什么格式? 主题:投稿栏目、文章名、发表笔名。 内容:文章的全部内容。 落款:您的真实联系地址、邮编、姓名、邮箱地址、固定电话、手机、QQ号码(注明QQ名)、其他您觉得有必要留的联系信息。 除了以上内容,一概不欢迎。 二、 为什么不欢迎使用附件? (只发附件不行。如果正文与附件一起发则非常欢迎。) 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过邮件附件传送的,就我知道,很多杂志社的电脑上都装了病毒粉碎机这个软件,就是说在处理电子邮件的时候,有附件的系统一律删除。这意味着您辛苦的文字永远不会被编辑看到。 另外,附件来稿格式不同,往往因为软件问题而打不开,或者,打开是乱码。 所以,为了您自身利益,别使用附件投稿。

投稿分两种情况,1、直接过去投,2、网投。1、直接过去投对于本校的或者本地的杂志,记得一定要直接过去投。因为这样方便登记,可以减少编辑从网上下载下来慢慢登记的过程。呵呵,有些粗心的编辑说不定会把你的文章给漏掉。去登记的时候,带上三份稿件和电子版。一份便于编辑送出去审稿,一份给编辑保留,一份问编辑哪些需要修改以此表示你投稿的诚意。电子版最好用U盘拷来,邮箱有一份,防止出现意外。记得带上审稿费啊。(论文的格式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后给大家再讲)。现在的杂志一般审稿至少都三个月,因为送给那些教授专家审稿,那些人都是一些大忙人,就算编辑催上几十次,也要三个月,如果不催一年也有可能。2、网投如果是网投,记得不要仅仅发一篇文章给编辑,什么都不说。这样他们会觉得你搞学术都忘了礼貌了。因为每天编辑都会收到几十封甚至几百封投稿邮件。:)发这样的笑脸蛮有用的,他们会觉得你亲切,说不定很快把你的论文下载下来跟你联系。编辑如果不把你的文章下载下来,你的文章就会石沉大海。这次由于我们学校邮箱系统出现问题,也导致我们各个编辑部的几百封投稿都弄丢了。记得一定要留你的联系方式,手机,座机,QQ,地址,邮编等一切可能的联系方式。当编辑跟你联系后,记得要记下他的联系方式,按照编辑的方式汇款,记得经常打电话询问你需要做什么样的修改。增刊一般学校都不承认。核心期刊的增刊一般都算是非核心期刊处理,具体的还要询问导师。研究生答辩前,如果是核心期刊,需要录用通知就行了;如果是非核心的,需要见刊。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每期的杂志安排都很超前,如果你需要投稿的话,记得要提前半年的时间,因为审稿还有三个月。除非你有关系或者你导师有关系,这个属于例外。投非核心的就找一个名声好一点都杂志投,这样不给导师丢脸,发表起来容易很多,审稿时候一般比较短,因为他们的稿源不多。一个月左右差不多都可以发表了。

说实话,核心很难发的。

邮箱格式是:登录名@主机名.域名。以QQ邮箱为例,QQ邮箱的格式为:qq号@qq.com。使用QQ邮箱投稿的操作方法参考如下:

1、打开QQ邮箱官网。

2、输入QQ账号密码进行登录。

3、在QQ邮箱主界面,点击左上角的写信。

4、在写信界面输入收件人的邮箱,以及填写好主题和正文后点击发送即可。

期刊投稿致谢

导语 本文是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系列文章的第十篇,我们邀请英国编辑团队资深成员,根据其自身丰富的撰稿经验,为中国作者呈现系统全面的写作指导建议,我们将其翻译成中文,方便大家理解。希望本系列文章已经帮到了你! 思考致谢部分的感觉很棒 按照我们系列短文的顺序,你已经到了论文的最后部分,所有主要部分都已写完,只剩下“结尾部分”了。你开始去考虑如何整理你的致谢部分;包括谁?包括什么? 如今,许多期刊的投稿系统会引导你完成这一过程的部分内容,因为在提交论文的过程中,你需要填写一些内容:论文中的哪位作者做了什么?(“作者的贡献”一节须于提交时完成)及哪些机构资助了这项工作?(“资助”一节须在提交时完成)。期刊期望每个以作者身份在论文上签名的人实际上都做出了贡献(这是论文写作系列短文里的另一个主题)。这些章节通常非常简单明确。论文的实际“致谢”部分则是由你来写:你想要感谢谁? 也许你的导师或管理团队是论文作者的一部分? 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没有必要在致谢中再次感谢他们,但也许你想在致谢部分包含论文撰写过程中帮助过你的人;有的人阅读并帮助修改了初稿,或者为如何撰写、该包括哪些内容提出了建议,或者帮助收集分析数据等等,不过,请严肃对待这一部分;你将有机会在论文中感谢父母或男女朋友;但需要你始终保持对科研工作的专业性。 一个很好的经验 把可能帮助过你的人都包括进来总是会更好;没有什么比明明帮助过你的论文,最后却没有在论文致谢部分看到自己名字的感觉更糟糕了。 话虽如此,你还是必须使这部分的文本尽可能短;看看你读过的论文中,关于这部分是怎么写的,给自己一些想法。 资金是这些部分的必要条件; 您必须通过你的研究小组或者资助你的硕士、博士或博士后的资金,来确认资助你研究的资金来源。同样重要的是要感谢同行评审人,如果他们对评审签了名,那就请说出他们的名字;如果他们选择匿名,请指出他们。 你会经常在这些部分看到类似的句子: the comments of two anonymous reviewers greatly improved this paper or we thank the two reviewers for their helpful and constructive comments on our work 重要提示 以我作为多年期刊主编的经验,编辑和审稿人在处理和评估学术论文时,确实会看这些部分。 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你真打算在给编辑的投稿信中推荐一位同事作为你论文的同行评审人,那么最好不要将此人的姓名写入致谢部分,至少在提交论文时是这样。如果编辑在考虑将其发送给谁评审时,看到了在本节中感谢的同事的名字,那么他们很可能不会使用这个人;他们会认为,x教授已经先看到了初稿且已对此给出过建议,因此他不是该篇论文合适且公正的同行评审人。 我以前的博导告诉我,这种方法也可以反过来用;想想看! 本文是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系列文章的第十篇,我们邀请英国编辑团队资深成员,根据其自身丰富的撰稿经验,为中国作者呈现系统全面的写作指导建议,我们将其翻译成中文,方便大家理解。希望本系列文章已经帮到了你! 原文出处: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中致谢如何写

致谢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看一篇学术论文发表文章中的致谢部分,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正能量——真诚、感恩。也可以通过这短短的致谢,对该篇论文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还有就是在文后致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致谢。但必须征得被致谢人的书面同意,更应该要避免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对确实给子了帮助的的单位或个人,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致谢和说明。

(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致谢人放在 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致谢者的权利和义务。

(3)以名人、知名专家包装自己的论文,抬高论文的身份,将未曾参与工作的,也未阅读过该论文的知名专 家写在致谢中。

被致谢人应该包括哪些东西呢?被致谢者包括:

(1)对研究提供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合作单位。

(2)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和个人。

(3)协助诊断和提出重 要建议的人。

(4)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5)作出贡献又不能成为作者的人,如提供技术帮助和给予财力、物力支 持的人,阐明其支援的性质。

(6)其他需致谢者。

期刊论文致谢怎么写

致谢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期刊论文致谢,欢迎阅读借鉴!

1、问题的提出

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致谢”是作者对科研工作、研究成果和论文撰写及论文修改完善等提供帮助并有一定贡献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同时也是对他人的工作和贡献给予的充分肯定及公开认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日趋复杂,科研成果的取得更需要他人的合作与帮助,对那些付出劳动并且做出一定贡献但又不足以列为合著者的个人或机构,在论文发表时以“致谢”的形式予以公开认定并表示感谢,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曾在本单位图书资料室随机抽取XX年出版的41种科技学术期刊(均为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是工科学报),翻阅了其中2182篇论文,发现附有“致谢”的论文120篇,而其中84篇(占抽样的70%)的“致谢”都是泛泛地对某人或机构的帮助(包括指导、审阅、建议、支持、鼓励、协作或提供资料、参与实验、讨论、咨询等多种情况)表示谢意,未简要说明他人或机构为论文所做的具体工作或哪方面的贡献;只有36篇(占30%)的“致谢”概括说明了致谢对象的贡献要点(如,提供了什么文献资料或测试材料,协助完成了哪方面的实验等)。可见,绝大多数科技期刊论文“致谢”都是泛泛地对某人或机构的帮助(或笼统地说某方面的帮助)表示谢意,而未说明他人或机构所做的具体工作或实际贡献;缺乏具体内容可说是目前论文中的“致谢”存在的一个较普遍而突出的问题。为此,本文简要阐述“致谢”的主要内容,认为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致谢”内容应适当具体化,并对此提出有关建议。

2、“致谢”的主要内容

所谓“致谢”内容的适当具体化是指,“致谢”不仅要对致谢对象在某方面的帮助或贡献表达谢意,同时应言简意赅地概括说明其具体工作或贡献的要点。以笔者的调查归纳,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致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致谢对象对论文的选题、思路、观点、论证所给予的指导、启发或探讨。

(2)致谢对象对论文的审阅提出的重要修改、补充意见或建议。

(3)致谢对象对论文提供的重要参考文献或未发表的数据、图表或照片资料。

(4)致谢对象承担或协助的部分实验及数据处理工作或资料收集工作。

(5)致谢对象提供实验材料、仪器设备使用等方便。

(6)致谢对象提供的资金或基金资助。

3、“致谢”内容适当具体化的必要性

(1)体现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严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界定了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研究成果,分清作者与非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反映作者尊重知识产权的科技道德行为,表现其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同时体现了论文本身的价值和可信度。

(2)对致谢对象的具体贡献给予实实在在的肯定,也是对他人劳动和贡献的尊重,有利于促进科研协作和互助;对审稿人或编辑提出的有重要建设性修改、补充意见的致谢,还可促进审稿人和编辑责任意识的增强及其学识水平的充分发挥。

(3)从科技期刊对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记录和传播的角度看,适当具体化的“致谢”内容可以使读者或后人看出该研究工作和学术成果产生的相关背景、起因、资料来源以及协作关系,尤其对一些以后被誉为重大研究发现的`事件,在科学史的研究中能够提供珍贵的文献线索困。

(4)可以避免某些作者在“致谢”中不正当地利用“名人效应”使文章通过评审,如一些作者并未就具体问题或论点与某知名专家进行过实质性探讨或得到其具体指导,但在“致谢”中笼统地假称得到某知名专家的指导或与其进行过有益讨论,甚至声称本文已经过某知名专家的审阅等。

(5)被感谢者并非论文的合作者,往往只是在某方面或某一点上对论文成果有帮助,而对论文整体质量水平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某位知名专家只是为某年轻作者提供某篇重要参考资料或就某观点提出讨论或商榷意见,但泛泛感谢某人对本文写作的帮助或审阅,就可能暗示该专家与本文整体质量水平相关或完全同意论文的观点或结论,很可能反而使被感谢者不悦或尴尬。而具体表明感谢的内容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科学院的郭荣君老师在荧光显微观察方面给予了宝贵的协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上述“致谢”内容言简意赅,既简要概括说明了被感谢者对本文的具体贡献,体现了作者对他人工作或帮助的尊重,又反映作者尊重知识产权的科技道德行为,表现出作者严谨认真的科研工作作风。这无疑会给编辑、审稿人以及读者留下很好的印象。

4、示 例

例1致谢朱清时院士提供了高倍显微镜下的照片,鲁润龙教授鉴定了古木层中的生物遗迹,北京大学刘克新教授实测了ams14c年龄,谢周清教授、朱仁斌博士、邓雪斌博士、罗乱颧同学等参加了野外采样,在此一并致谢!例2致谢本工作受到北京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同时,英国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ofedinburgh)dleach教授提供了菌种和噬菌体,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enrs)bmiehell教授提供了abll57reer突变体;中国农业5有关建议“致谢”在科技期刊中只是一个细节,但也是学术规范的体现而不应忽视。为此笔者建议:

(1)在期刊征稿简则中应明确要求“致谢”应简要而概括地表述他人或机构对研究工作以及论文撰写的贡献要点或涉及的具体方面。

(2)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对内容过于笼统、含糊的“致谢”应提请作者修改、补充,使内容适当具体、明确;同时,应注意篇幅限制,做到言简意赅。

(3)在修订《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r7713一87)时,对有关论文“致谢”部分的内容和表达格式的规定应进一步明确,对致谢内容的适当具体化应有原则性要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