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资本主义论文

对全球化资本主义本质的一种认识,反全球化的

2016-05-20 11: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当今世界,与全球化浪潮相伴随的是具有广泛世界影响的反全球化运动的风起云涌。上世纪末以来,几乎每一次事关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国际性会议都伴之以声势汹汹的反全球化的抗议活动,都会发生一些始料不及的骚乱或动荡,使各个承办会议的国家和地区都要承受来自保障会议安全的重责和压力。对此,站在不同立场和文化背景下的观察者和研究者都有着或贬斥或赞扬的讨论,有些观点之间由于利益角度的巨大差异而呈现尖锐对立之势。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中国属少数几个获得全球化好处较多的国家之一,对全球化的欢迎与接纳的程度远远髙于对它的排斥和抵制,故而当务之急是要关注如何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尽可能地抓住全球化中的难得机遇,尽力使此过程中的挑战也转化为机遇,从而加快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我认为,在承认和肯定这种认识的有益与合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或轻视了全球化潮流下的片面和陷阱,尤其是深藏于全球化中的资本主义本质特性。反全球化运动所反映出的普遍存在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正好为我们深层次地认识资本主义力求统治世界的险恶用心创造、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这也正是反全球化运动发生、存在的合理性所在。


  一、对反全球化运动提出的问题的梳理与总结


  反全球化运动之所以影响深远,且有与全球化不共戴天到底之势头,这主要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存在、有些甚至呈加剧之势的大量矛盾、问题直接相关。具体地说,一方面,全球化运动带来的是全球经济之间愈来愈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已使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无论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发展都必须纳人到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大循环之中>另一方面它借助市场和资本的威力,迫使许多国家不管是经济制度的选择还是具体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都要以资本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坐标,其结果就是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剧、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枯竭速度的加快、贸易保护壁垒的大量增多和许多世界贸易规则的极端不合理,与此相关联则是世界范围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冲击曰益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与冲突的矛盾纷乱不断。


  从目前各类世界矛盾呈复杂性、交叉性的实际情况看,反全球化与冷战后全球范围上升的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力量与情绪普遍联系在一起,而且反全球化已成为新的、与全球化奉行的进步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坚持和推行全球化的进步意识形态认为:全球化带来的是进步,比如富者会愈富,穷者也会变富,这会有助于许多世界问题的解决。而反全球化者虽然承认进步派在性别平等与强调普遍人权等方面取得的一些进步,但却更加强调:如果与“灾难”相比,“进步”简直相形见绌。在反全球化论者看来,全球化让世界富裕了,但并不是所有人的共同富裕,事实是大多数财富流向少数人,绝大多数并没有获得真正相应的财富,并且富裕并不代表一切,现实生活大童呈现的是物质上的富有与精神上的退化同时并存和同步蔓延。因而反全球化更关注世界问题的增多与不断加剧的现实,更注意这其中必然蕴含的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


  1、世界范围空前加大的贫富差距愈演愈烈。过去的百年,是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世界经济在髙新科技的推动下,从总体上看呈加快发展之势。然而,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是:一方面西方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有的国家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近年来国际社会试图解决的南北差距越来越大-对此,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康德苏也不无担忧地指出:如果听任南北贫富差距继续扩大,那么贫困问题将引起社会动荡和冲突,并最终破坏人类社会的整体秩序。目前南北贫富差距之严重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据统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已从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目前的60多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所拥有的世界总产值髙达86%,它们占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也高达82%。而占世界人口75%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所占的这两项比例仅分别为14%和18%。2000年6月底,日内瓦联合国特别大会指出了贫困与不安全问题正在上升,世界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除亚洲外的所有第三世界的贫困率与收人不平等都在增加。工业化国家与30多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人相差至少74倍,世界上三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在第三世界,一些富者新贵是进入全球经济体系了,但穷人与土著居民则承受着不幸。非洲地区面临的形势最为严峻。虽然近几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在4%左右,但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世界的1%,其贸易仅占国际贸易总额的2%,一些国家的人均实际收入大大低于40年前的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屐的今天,非洲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差距越拉越大,非洲正面临被边缘化的严重危险。


  2,当今世界缺乏一个合理、公正的世界经济秩序。反全球化者对全球化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不公平和不公正,非常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目前的世界经济秩序是在二战结束后由发达国家主导建立和确定的,主要反映的是他们的利益。大多数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由于当时仍处于殖民或半殖民的统治之下,他们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诉求无法得到应有的体现。发达国家利用有利于他们的国际经济规则,极力向世界各地扩张以寻求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从而建立了强大的经济优势。发展中世界国家只能被动地就范于不公正、不合理的经济秩序,有许多的国际规则其实是不对称的。比如,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减少补贴,但发达国家却保留了补贴,而且实行配额制度,尤其是加大对农业和农产品的补贴。世界银行有个数字,欧洲的奶牛每天可以得到2美元的补贴,2美元也是世界银行对于贫困的一个标准,在穷国有20亿人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足2美元。这类国际经济秩序极大地阻碍着主要以资源出口为经济支柱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导致这些国家发展资金不足、债务负担加重、贸易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从根本上说,发达国家经济是靠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起来的。迄今为止的国际金融体系是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基础形成的,本身既没有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要求,又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


  在根本的利益上,在许多的经济“游戏规则”方面,全球化不过是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说辞,是发达国家的伪善(hypocritical),因为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方面总是很保守。如同这几年中美、中欧之间不断发生的贸易摩擦事件一样。包括现在WTO的一些发展议程在很多方面是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这样极不对称的两方的谈判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在谈到拆除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问题时说,每年由于发达国家贸易壁垒所增加的贸易成本,就相当于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援助资金数量的两倍。如果这些贸易壁垒还要强化,后果将更为严


  3、生态环境恶化、大量资源濒临枯竭的状况在进一步加剧。环境问题与全球化的关系不一定是直接的,但最近10年加速的全球环境恶化(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却正好与加速的全球化一致,因此非常值得研究全球化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加快发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这一切则使目前的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负,地球环境将因此遭受到致命一击。而且发达国家普遍把传统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些污染严重的行业,以推动这些国家的所谓工业化进程,全球化的结果就是人类环境的末日。比如,即使在10年来很多国家的贫穷成有所降低的情况下,今天仍有12亿人无复活的洁净水,数亿人呼吸不到有利于健康的空气。在菲律宾和墨西哥等国,穷人为了提髙生活水准,不得不砍伐森林、破坏珊瑚礁。而且人口增长迫使许多穷国的人们转移到易遭洪水袭击的山谷和极不稳固的山坡居住,而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使这些地方更难抵挡像〗998年中美洲地区发生的飓风一一造成8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一那样的自然灾害。


  二、对反全球化本质的深入解读与分析


  全球化现象并不是今夭才有的,早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就已经发生,不过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在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扩大商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而在我们这个时代,资本所有者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主要是为了扩大资本输出,扩大有利投资场所的需要。为了寻找和占领有利的投资场所,金融资本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而今金融资本的国际化已达到了更深、更广的程度。与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几乎一样的是,主导经济全球化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始终的企图就是力使发展中国家从属于发达国家,使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演变从属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无论现在与过去有多么大的不同,但在资本主义力求全面并最终占领和统治全世界的目的上,几乎是毫无二致。


  “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之类的定义常常被人们所引用,但“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不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却是人所共睹的现象。当今世界,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资本力量推动和主导的全球化,不仅要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相适应的经济关系全球化,要使有利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秩序全球化,而且要使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和人权”全球化,让他们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全球化。这里面的需求本质与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1、全球化在根本上是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其实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全球化。最大限度地追求资本增殖,大量地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是全球化最深刻的动因。由此,人们可以看到,当前现实的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反全球化者之所以认为全球化是“少数人的全球化”,是因为贫困阶层日益庞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的不断拉大。全球化的主要动向趋势不过是“全球资本主义化”的借口,是对“社会公正”的扭曲。反全球化者的宣称不无道理,即全球化正在催生“新帝国主义体制”,即不是以军事强制为先导,而是以市场和资本为杠杆的是没有鲜血和暴力的侵略与霸占。


  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在市场中是以资本和实力来说话;发展中国家现代试图期望国际金融组织在全球化进程中注重建立所谓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使大多数人获益,进而要求国际金融组织公正地代表全球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确立专业准则,恪守政治中立。但是,在当前的格局下,这对于国际金融组织显然是一种苛求,因为一些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身就是以最为典型的市场化的方式一一股份制的组织形式来建立的,拥有绝大部分股权的发达国家自然占据支配、控制的地位。以美国为例,目前全球反美主义产生的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原因就是自由市场和民主在全球的扩展。全球市场都被极大地理解为是在强化美国的财富及其主导地位。二十多年来,美国人领导下的市场和民主的扩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通过强有力的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美国政府帮忙将资本主义和民主选举带给了数以亿计的民众。但这也使美国成为众矢之‘的,“911”事件不过是这一矛盾的大暴露而已。当今世界愈来愈多的种族化政治口号的不断激增巳成为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2、全球化同时也是资本统治下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蔓延、扩张以及对当地经济的控制。全球化让跨国公司来到发展中国家,砍伐森林、掠夺矿藏、建造血汗工厂,“给工人一块钱制造耐克鞋”。跨国公司几乎主攀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民众生活.反全球化者诅咒全球化,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现在的全球化严格意义上应叫做“公司全球化”(corporateglobalization),这样的全球化不是社会一体化而是社会解体的力量,这样的全球化使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不公正趋势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为跨国公司开辟了宽广的舞台,而跨国公司便是这舞台上的表演者,“公司化”可以视作全球市场化的一个失衡现象。托马斯?佛兰克在《上帝之下的一体市场》中提出全球市场使“公司成为地球上最强有力的机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CEO)也已成为“有史以来最富的精英阶层之一”。跨国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获取巨额的利润。于是,我们看到,一大批跨国公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超级富豪不断在发达国家崛起。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也获得了不少的益处,其经济增长有所改善,人民收人有所提髙,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却在事实上被更进一步的扩大。


  跨国公司的崛起已成为影响公民生活的重要因素。由于跨国公司不是“选举”出来的,它们在台前幕后千方百计地对政府施加影响,维护的只是其特殊利益,民众的利益往往被置之度外。市场对民主的挑战日益明显,政府面对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左右为难,当公众利益受到跨国公司的“侵害”时,不能提供有效的关注或保护,使政府进一步失信于民。反全球化者认为,跨国公司在全球雇佣廉价劳动力、生产和销售廉价商品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贪婪”,是对人类现有物质文明背后血泪历史的淡漠。


  3、全球化也使当今世界的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呈新的动向。就像在发达国家出现某些人群的“第三世界化”情形一样,在第三世界也因全球化的推动产生了一批富可敌国的新贵,这也正是为什么反全球化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大量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同时表明阶级的划分进而阶级斗争的呈现巳有国际化的趋势,传统的阶级划分界线巳扩展到世界范围,呈现新的、复杂的情形尤其是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和利益冲突的转向,必然使现代阶级的构成和阶级斗争呈现新动向。比如,阶级的冲突与民族利益的维护已经交织在了一起,导致民族认同与民族文化问题的明显突出,许多国内冲突(暴力与非暴力的)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极大。有人说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民族利益和民族文化的维护与保护已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势下,阶级和阶级斗争将不复存在。我们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思想浅薄经常纠缠于就事论事,要么就是用心险恶,想借此否定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在今天的合理性与时代价值。说穿了,在某些思想家眼里的所谓不同文化之间或文明间的冲突是世界动荡根源的观点,不外是想掩盖资本在本质上要求统治世界的逻辑,亨廷顿所说的“文明冲突”的总根源其实就是以现代资本为原则的所谓文明的不断进取和无止境的进步。因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使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一一如果它们不像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这同时也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强权主义或簕权主义的深刻基础。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就出现了,那就是与150多年前马克思与恩格斯(他们关注与强调的是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而不是民族问题)相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天的世界现实是:不是工人无祖国,而是跨国公司与那些不愿意打领带的精英阶层则无祖国,而那些无法在全球经济中支配自己命运的人则更需要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


  4、全球化直接引发西方文化与价值理念对民族文化的强烈冲击。面对资本主义的强大诱惑,许多国家面临着自身的民族文化逐步被西方文明所吞噬的危险。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追求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扩大其文化影响,视文化为其推行其价值理念与霸权的一种重要手段。西方搞文化霸权的主要特征是,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宣扬其基本价值观,传播西方的民主、人权观念,对价值观不同的国家则进行攻击和责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主流媒体在传播全球政治新闻的时候,完全是从本国利益和对外战略需要出发的.


  严格地说,全球化实际上是过去500年来西方扩张运动的一种继续。它并非纯经济性质的运动,也是一个通过经济的扩张而使得西方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处于强势地位的历史过程。西方文化霸权就是西方国家把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赋予其在文化上的支配地位。西方文化霸权产生的直接背景是西方的科技优势和对信息革命技术的垄断。信息时代的文化霸权主义比过去传教士的文化殖民主义要更为隐蔽和快捷,通过占统治地位的信息网络,西方国家借此建立自己的话语簕权,使带有西方色彩、有利于西方的信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狂轰乱炸,西方的价值观不仅充斥着可以触摸的物质空间,而且充斥着人类的精神空间和相互往来的交流空间。对此有人称之为“电子殖民主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十分重视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输出,力求使之成为加强人员接触和交流思想、价值观的基本渠道。他们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人,强化文化的扩张力和吸引力。近几年来,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是农业和工业产品,而是电影、电视节目、电脑软件和书籍等。美国电影不仅带来了髙额利润,而且成为其对外思想宣传的强大工具。文化统治是美国全球性力量的一个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方面。不管你对美国大众文化的美学价值有什么样的看法,美国大众文化具有一种磁铁般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全世界的青年。它的吸引力可能来自它宣扬的生活方式的享乐主义的特性,但是它在全球的吸引力却是不可否认的。


                                                                    吴玉敏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西宁81000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