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资本主义论文

《资本论》:从物质生产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

2016-04-09 10: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马克思的宏篇巨著《资本论》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采取的特殊形式及其特殊规律,从物质生产的独特视角,全面地分析了资本本性的矛盾在社会生产中的具体体现。这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对资本主义存在根据的质疑和追问,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和暂时性。时值今日,这一分析对于我们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仍有诸多启示意义。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矛盾,它在每一特殊的社会形态中,都有不同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所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其他社会生产方式的区别性,以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惟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开始就有两个特征。“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使它和其他生产方式相区别的,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就是说,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有机体的细胞,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规律得以展开和发生作用的基础。通过商品和货币形式推动生产社会化、人类社会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特征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而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雇佣劳动制度本身是以生产资料与直接生产者的分离为前提,也就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为前提。上述两个基本特征,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不仅全面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而且由此阐明了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从生产关系来说,马克思全面地阐述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马克思明确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商品生产按自己本身内在的规律越是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也就越是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W由此也引起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根本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即对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或工人本身的指挥权。”另一方面:“资本发展为一种强制关系,迫使工人阶级超出自身生活需要的狭隘范围而从事更多的劳动。作为别人辛勤劳动的制造者,作为剩余劳动的榨取者和劳动力的剥削者,资本在精力、贪婪和效益方面,远远超过了以往一切以直接强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马克思还认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可见,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生产、分配关系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生产方式。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


  马克思运用历史的辩证法从社会发展的过程角度,论述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趋势和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会不断地变革生产工具,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推动生产社会化的进程。所谓资本主义的暂时性,就是说它不是永恒的,随着特定条件而产生,随着特定条件而灭亡。而这种产生和灭亡的过程是资本主义自身内在矛盾自我否定的结果。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决定的。


  生产社会化分为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趋势。使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化,主要是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单个资本家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二是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三是股份公司的出现,使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种变化,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质。因为资本的社会化只是在私有制范围内的扬弃,它与生产社会化有适合的地方,但从根本上说仍是对抗性的。资本的社会化改变不了资本的最终所有权的私人性质。这只是表明资本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信用制度的二重性质表现出来:“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一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一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又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信用制度的最大益处在于促使人、财、物的高度集中化和生产组织的高度社会化。这又使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分开,造成危机的可能性。信用制度的范围越大,造成危机的可能性越大,危害性也越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就是例证。股份公司尽管包含着否定私有制的成分,并不表明资本集中的“升级”已经达到了极限。虽然:“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扬弃了资本的私人性质,它本身,但也仅仅是它本身来说,已经包含着资本本身的扬弃。……银行和信用同时又成了使资本主义生产超出它本身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也是引起危机和欺诈行为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这意味着,所有制不断调整的事实表明资本主义已出现了自我否定的不同阶段,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质。


  同时,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会不断地变革生产工具,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从属于资本的需要。生产力发展的革命性跟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利己性发生冲突。这些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这也是社会基本矛盾对抗性的表现。


  三、“资本生产力”的发展极限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只有经过自身生产方式的运动,逐渐地把自身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才能从这一形态过渡到另一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揭露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极限。《资本论〉〉的突破性思想在于,全面地分析了资本本性的内在矛盾及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的具体表现,从而在总体上正确地揭示了“资本生产力”的发展权限。如果说,〈〈共产党宣言》是从质上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和整个社会形态发展间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开始从度的关系角度考察三者的内在联系,考察资本生产力发展极限,同时创立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社会形态更替内在联系的学说。说明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生命极限,即生产关系、社会形态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发展的度。


  其一必要劳动对剩余劳动的限制规定着(资本)价值生产的极限。马克思认为,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这种矛盾终将会使它走向自己的反面,使资本自己扬弃自己。一方面资本无限扩大活劳动总量的倾向,会导致资本的毁灭。资本在采用一切科学手段减少必要劳动总量以增加剩余劳动总量的同时,又不自觉地违背了自己的意志而成为社会自由时间的工具。因为,撇开剩余劳动的资本主义形式,剩余劳动实际上可以成为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为整个社会和社会的各个成员提供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乃是一个人和整个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前提。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压缩”或否定必要劳动,会不断地促使资本提高生产的有机构成以及劳动的社会化进程,这就必然最终导致人类劳动方式发生实质性或根本性的变化:劳动主体从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而成为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


  其二,资本在流通领域的矛盾规定着价值目的实现的极限。马克思先分析了价值增殖和价值实现的矛盾。马克思说:“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分开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开的。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是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上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和实现这个剩余价值条件之间的矛盾,正好因此而日益增长。马克思具体分析了流通领域中的矛盾对价值实现的限制。保持、扩大和加速流通领域是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对价值实现的一种限制。流通领域虽不创造价值,但对价值的实现有限制作用。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部分越大,用于生产的部分就越小。而且资本周转的时间和速度,直接影响到价值能否实现及实现的多少。资本矛盾在流通中就表现为在空间上扩大流通领域和在时间上消灭流通领域。资本在空间上扩大流通范围也有极限,市场的不断扩大,是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也是解决价值实现方面困难的基本手段。资本的流通既受空间范围的限制,又受工人购买能力和水平的限制。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有计划、按比例进行生产和交换。资本在时间上缩短流通的最终结果,也会瓦解资本生产的社会条件。资本在时间上缩短流通领域,主要体现在信用制的发展所形成的资本的集中。关于资本集中的趋势,马克思作了预测,“在一个生产部门中,如果投入的全部资本已溶合为一个单个资本时,集中便达到了极限。在一个社会里,只有当社会总资本或者合并在惟一的资本家手中,或者合并在惟一的资本家公司手中的时候,集中才算达到极限。”但是,商品生产和交换是以各个不同的所有者和一定的分工形式的存在为前提的,然而,一旦资本生产组织高度一体化,分散的私人企业集中为全社会的统一经济组织,从而产品所有权全部或几乎全部集中在极少为资本家垄断集团手中时,资本主义生产就被扬弃了。


  其三,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了其手段发展的极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因而也就是资本家尽可能多地剥削劳动力。”为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把无限制地发展生产力作为手段。一方面,竞争的外部压力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本性,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动力。另一方面,这一动力,又受到资本增殖这一狭隘目的的决定。造成无限地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和资本增殖有限目的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克服的。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界限,在于“资本本身”。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过程,同时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过程。资本主义的灭亡的时刻,就是资本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极限的时刻。这个极限的标志是:从资本自身的生存而言,资本再也不能自行增殖,价值也不能实现。从质上看人的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创造财富的巨大源泉了,从量上看直接劳动时间不再是衡量财富的尺度。因此,马克思做出结论:“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伍拾。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13〕所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从根本上规定其发展的极限,而资本在空间扩张的极限就是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的资本主义灭亡的时间。尽管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事实根据目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社会化出现国际生产一体化的趋势,资本也由国家垄断发展为国际金融垄断,出现了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但是马克思否定资本主义的内在根据仍然存在。就是说资本主义必然由社会主义取代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并未成为现实,但是,没能实现并不等于不应该实现或永远不可能实现。这一趋势必然要求实现和什么时候会实现,这是两个性质木同的问题。并且没有实现,只是说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还未发挥穷尽,因而还未发展到它的极限。没有发展到极限并不等于没有极限。


  四、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由和谐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矛盾性说明资本主义只是一种特殊的、暂时的制度。不仅如此,马克思还科学地指出,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是一种能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


  资本主义是一种不利于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以资本逐利为目的的生产力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痼疾。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其根源及机理。“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相反:生产资料只是不断扩大生产者社会的生产过程的手段。以广大生产者群众的被剥夺和贫困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一定的限度以内运动,这些限制不断与资本为它自身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并旨在无限制地增加生产,为生产而生产,无条件地发展劳动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方法相矛盾。手段一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一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家阶级带来利润的时候才能被雇用。一切真正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各种互相对立的要素之间的冲突周期性地在危机中表现出来。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在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目的支配下的生产力快速发展同时又受到这个生产目的的制约。


  资本主义的痼疾还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违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弊端:(1)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是一部分人不能满足当前需求,生活相对贫困。(2)生产力周期性中断和资源浪费。(3)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增加小于社会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耗费。(4)工人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机器大工业使工人技能单一、严重依附于机器,因此缺少多方位选择工作机会的能力和机会,所以在经济危机和企业间竞争中,牺牲品往往是工人的劳动机会和劳动收入,工人的生活无保障。马克思认为,实现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必须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也注意并且致力于解决经济周期性波动,比如利用经济政策对社会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但是,得到的效果是只能使波动幅度减缓,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波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描述了社会制度变革的趋势和实质一劳动者不断获得自由的过程,变革的趋势是使人类社会在最接近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实现自由、和谐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在于,它是最符合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制度,它可以使生产过程在最符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力构成的核心及主观能动要素是劳动力,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是人,以人为本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务;(2)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只拥有片面的技能,成为机器的附属物;(3)人和生产力要素中的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虽然,马克思设想的建立在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出现,人类通过计划方式调节生产过程的完全有意识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管理方式的实施还不具备条件,但是,他的这些思想深刻揭示了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告诫了我们必须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自由和谐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