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资本主义论文

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现及发展趋势

2016-04-07 10: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以“两个必然”为核心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60年来,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命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无产阶级领袖和思想家预言资本主义必亡,社会主义必胜而且速胜;资产阶级政客和学者则诅咒社会主义“死亡”,宣扬“历史的终结”。随着世事的变迁,《宣言》中所涉及的许多具体事情已被人们渐渐淡忘;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宣言》中的一些具体结论也许已经过时,需要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当代新的材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但实践表明,《宣言》的基本精神依然保持着真理的光辉,《宣言》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两个必然”的结论仍像灯塔一样照耀着人类前进的航程;重温《宣言》,将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一、“两个必然"与当代现实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进行了深人分析,指出这一矛盾在生产方面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对立;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对立(以下简称“两个对立”)。随着这些情况的发展与恶化,势必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_1^>这一分析,宣告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按照这一分析,由于生产关系的束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再出现生产力的质的飞跃;资本主义生产力最发达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将最先被消灭。


  正是根据上述分析,马克思早在1850年就充满信心地指出:19世纪是无产阶级解放的世纪。他多次表示同意T.人们的预言’“19世纪革命的秘密:无产阶级的解放Vl|(_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也曾预言:20世纪是社会主义的世纪。1918年他曾满怀激情地说普天同庆世界革命的第一天这个日子快要到来了”,_32)1919年又说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已经为期不远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总危机深重,西方必然会发生革命;苏联可以先进人共产主义,然后带动欧亚国家也进人共产主义。1948年2月,在纪念《宣言》发表100周年的时候,苏联《真理报》响亮地提出:20世纪是共产主义的世纪。毛泽东同志在总结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与无产阶级革命关系的基础上,于1968年进一步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


  然而,当20世纪结束的时候,人们看到的却是另一幅画面。生产力的巨大扩张和科技革命的发展并没有炸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外壳,表面上看,资本主义好像仍然充满活力;革命导师期望的“国际苏维埃共和国”未能建立,反而出现了苏联解体的悲剧。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仍然是无懈可击的。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和整个理论大厦是不可动摇的。但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密切相关,必然受一定的时空限制。这就需要后人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探索、创新、丰富和发展。之所以出现上述结果,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以往我们对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认为,当时欧洲各国生产力已强大到生产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这种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过高定位,对于当时组织和动员无产阶级群众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激励无产阶级革命斗志,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急性病”的产生和在“取代”问题上的盲目乐观情绪。之所以出现对资本主义的过高定位,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把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当成了同一事物。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最后的形式”,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无非是市场的普遍化。因而,他们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时,把本质上不属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属于自发市场经济体制的“个别企业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当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本质反映,进而把由此必然产生的经济危机等弊端完全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事实上,资本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既有天然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


  (一)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资本主义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用以剥削雇佣劳动、榨取剩余价值的社会制度。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供求,二是价格,三是竞争。在这三者相互联系中,体现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市场的功能,其功能主要有两点:节约社会资源和劳动消耗,调节社会资源或劳动在部门之间的分配。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方面确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它又不是万能的,它也有明显的缺陷和弊端。一是事后调节,二是目光短浅,三是排他性强。


  过去我们往往把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当作同一事物,事实上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是两码事,二者有着不同的交换目的。市场经济是以不同的使用价值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是联系生产世界和消费世界的保证;而资本主义则是以追求价值增值为目的的,它只关心交换价值。


  2.从时间先后看,市场经济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


  邓小平曾讲过:“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事实上市场经济的萌芽早在奴隶社会就已产生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资本主义体外发展和体内发展的两个阶段。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体外发展的。17世纪以后开始在资本主义体内发展。它是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生而出现的。有分工就有交换,有交换就形成市场。在我国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不仅有为君主服务的各种专业化手工匠人,即“百工”,而且专门为市场而生产的私营手工业也很发达。《论语》中就有“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说法,城市市场已比较繁荣。


  公元17-20世纪,是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体内成长的阶段,也是市场经济的合理性获得确认的过程。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体内的发展,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结合,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异化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过程。市场经济讲效率、公平、节约成本、创造财富、竞争,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由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效率变成了利润就是一切,公平变成了巧取豪夺,节约成本变成疯狂地榨取和掠夺,财富的增加导致了贫富的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几乎背离了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实际上,一直到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市场经济之间,处于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借助市场经济推动着社会生产力急剧膨胀,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严重地不协调,不断地相互冲突的状况,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大危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


  160年前,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在生产方面的两点表现,即“两个对立”,并认为“两个对立”将导致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不仅依据“两个对立”分析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未来,而且更进一步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但事实上,这两点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依据,并没有危及资本主义的生命,反而成了最令社会主义者困惑的问题。


  一方面,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对立仍然存在,但是生产却越来越与消费出现协调和可以控制的局面;资本主义的积累与大众的收人的矛盾仍然存在,但是可怕的普遍的贫困现象在今天的发达国家已不复存在。


  另一方面,尽管资本主义社会个别企业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的生产之间的对立没有完全消失,但是企业间的竞争事实上已经处于整个社会的宏观控制之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建立了一整套经济、行政、法律的规范,对全社会的生产起到了引导、约束、调控的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震荡已微乎其微。原因何在?主要是以往我们是把“两个对立”当作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本质反映来看待的,既然如此,那它将是不可克服的,必然日益激化,导致资本主义的危机和灭亡。事实上这“两个对立”,并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本质反映,它只是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表面特征,是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加以调节的。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供给、需求和价格的自动调节机制随着市场的起落发生作用。为了争得市场份额,资本家严格地按照市场规律组织生产,统治者的注意力此时更为集中在所有制的领域,解决谁胜谁负的问题。国家对组织市场,调节生产关注较少’更多地发挥的是政治统治、阶级斗争、阶级镇压的职能。这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现象。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成熟,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它是不允许这种现象长期存在的。它一旦发现了这些矛盾,就会运用经济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各种手段,即运用国家的力量,来调节市场经济的自发状态,缓和矛盾对立。特别是到了1929-1933年大危机后,资产阶级明确认识到若驾驭不好市场经济这匹小乌驹,就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毁灭时,它便运用一切力量来避免矛盾的发生。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就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国有化,福利政策,不同程度的计划化,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走向国家垄断,进而走向国际垄断。自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越来越不是以一个个的资本家的个体出现在社会之中,而是越来越以国家的面目凌驾于全社会。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更高层次,运用国家的全面的社会功能对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机制发挥着调节的作用,使市场机制在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范围内运行,同时对市场机制自发的消极方面发挥着全面的遏制作用。这就自然出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对立的缓和。


  (二)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具有天然联系,资本主义自发地倾向于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是市场上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购买者,又是各种消费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离开企业及企业间、企业与其他经济活动当事者之间的购买、生产和销售活动;市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企业要成为有效率的市场经营主体,需要具备一系列特定的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产权,二是必须是法律上和经营上独立自主的实体,它拥有自主经营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权利,三是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交易者之间地位平等。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等市场主体是独立、自主、具有平等权利,能够独立地作出经济决策,独立地承担决策的风险的经济实体。这与资本主义制度要求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追求生产的无限扩张和利润的最大化以及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等等具有天然联系。因而,当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式经过漫长的体外生长阶段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后,立即呈现出无限扩张的趋势,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必然出现“两个对立”现象,但这并不是不可缓和的。过去我们正是由于把“两个对立”看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才导致对资本主义的定位失误。


  马克思恩格斯在160年前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指出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这无疑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同历史上其他生产方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从今天的视角来看,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巨大扩张力尚未显示出来,社会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高度发展的地步。同时,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ll(m"而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远没有扩展到欧洲以外所有国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没有也不可能将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区分开来,错把市场经济的弊端归咎于资本主义制度,进而导致了对资本主义的定位失误。


  关于对资本主义的定位问题,恩格斯在1895年写的《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通过总结近半个世纪斗争的经验教训,曾进行了自我批评和反思,他说:历史表明我们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资本主义“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而工人阶级自身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并进行政治统治的程度。但遗憾的是,恩格斯仍然没有觉察到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因而,他的有关论述只能是对传统分析的修补,并没有引起后来社会主义者的重视。此外,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会对革命形势产生过于乐观的估计,还因为他们是在西方工业化的过程中观察资本主义矛盾的。工业化时期是资本主义矛盾充分暴露并十分剧烈的阶段,这使马克思恩格斯有条件对资本主义的矛盾作出深刻分析,但也带来一个历史局限,即往往把资本主义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阵痛当作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的表现,从而过早地宣告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共产党的领导人几乎都坚持《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估计,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最后阶段。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还特别强调帝国主义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最高阶段,发展到了腐朽和垂死的阶段。于是便出现了十月革命后建立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构想和中国革命胜利后赶超资本主义,“跑步进人共产主义”的尝试。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制度的更迭往往是以百年乃至千年来计算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上依次更替的社会制度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存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制度,在它存在的合理性和自身历史进步性消失之前必然会经历一个产生、发展,并逐步灭亡的漫长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出卖劳动力。只要这一生产关系不改变,资本主义仍旧是资本主义,不管它的形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然而,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不但包含其制度层面,也包含着体制层面。这后一层面相比之下更具变动性,更容易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而不断变化,由此便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区分出不同的阶段来。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的历史是一部波澜起伏、不断变化的社会运动史。如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1"^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史,如果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360多年了。在这360多年中,它的演变与发展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基本矛盾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1640-187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1872-194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46-1974)、国际垄断资本主义(1975-?)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它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资本主义的四个发展阶段伴随着四次科技革命。资本的扩张推动着资本主义的改革和体制创新,资本主义的改革和体制创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机制和制度支持,但资本的私人属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因而资本主义如同历史上相继更替的社会制度一样,也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进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正在形成全球寡头垄断市场,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更加高级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全球霸权。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诸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方面的新变化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诸要素犮生了质的飞跃,经济形态开始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形成新兴技术群。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与海洋技术等许多领域均获得突破性进展。这次科技革命从美国兴起,迅速推向日本、西欧并波及世界各国。


  现代社会生产力是诸要素按一定比例和结合方式组合而成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得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诸要素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质的飞跃。生产工具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现代大工业生产进入智能化阶段;劳动对象不断扩大,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拓宽;劳动者素质日益提高,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从工业经济迈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崭新经济。知识经济代替工业经济是一场划时代的产业革命,一场比当年工业革命更加广泛、更加深刻、更加波澜壮阔的革命。它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且给当代资本主义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巨大变化。社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产业异军突起并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社会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的主力军;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变化,速度经济正在取代规模经济;劳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灵活工作制将打破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工作制度;经济危机呈现新的形态,经济发展的波动性越来越小。


  生产力诸要素的质的飞跃和经济形态的深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据统计’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前,世界GDP年均增长率极低。公元初年至1000年仅为0.01%,1000-1820年为0.22%;1820-1898年达到2.21%。二战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提高,1950-1973年世界GDP年均增长4.91%,1973-1988年为3.01%。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取得了10年的持续繁荣,在1996-2000年间GDP年均增长率超过4%。科技进步还促进生产率的提高。1995-2001年美国非农业部门生产率年均增长2.6%,相当于1973-1995年(1.39%)的近2倍。到2003年,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46万亿美元,其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重达3/4强,仅美国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就达10.9万亿美元,占世界总值的30%。


  2.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劳动方式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状况。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质的飞跃,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方面,经济运行方面以及分配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形式出现了多元化趋势。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资本主义最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和资本占有形式的一成不变。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次社会生产技术基础的重大变革和由此引起的生产力的飞跃,都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和资本占有形式的变化。20世纪中期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资本占有形式日益社会化。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不仅存在一定数量的国家所有制、合作所有制、职工股份所有制以及其他经济成分,而且私人资本所有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规律的作用,也在不断扬弃自身,显现出新的特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形式呈现出由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垄断大公司占统治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中小企业竞争共处的格局。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出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趋势。随着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提高本国的总体竞争能力,不仅更加重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而且更加注重实效。他们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适时对经济进行调控,从而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不再具有无政府状态,而是日益呈现出有序化和可调控的特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计划调节、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规范等途径来进行。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收人分配关系出现了兼顾公平的趋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大部分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所以按资分配是基本原则。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国家对经济生活基本上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为了缩小过于悬殊的收人差距,国家通过累进制税率,对高收人者课征高税收,并用转移支付手段,即把富裕纳税人的钱转给弱势群体,逐步弥合社会上日益加深的裂痕;特别是20世纪中期后,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社会福利制度。在德国、瑞典等西、北欧国家中,已建立了包括生、老、病、死、失业、贫困、住房、子女抚养等各个方面,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体系把雇员的生、老、残等问题交给社会,由国家来管理,使私人企业能在一个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去“轻装”运行。这既有利于企业优胜劣汰,提高效率,保留“动力机制”,也使市场竞争必然带来的贫富差距拉大部分地得到抑制,调节和缓解了社会不公,使资本主义获得一种“平衡机制”。


  3.当代资本主义在上层建筑方面的新变化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诸方面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阶级结构、政权结构、政党体制、管理社会的形式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出现了多层次化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生产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引起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引起了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依然存在,但同时出现了阶级结构多层次化的情况。组成现代资产阶级的,除了传统的大资本和中等资本占有者外,还有大企业和大公司的高级经理、高技术“新贵”、行政官僚机构的高级官员等。在工人阶级内部,传统工业中的工人数量持续减少,新兴工业中的工人数量逐步增加;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人逐渐减少,金融、保险、证券咨询、会计、信息、文化、教育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人大幅增加,白领工人成为工人队伍的主导力量。尤其是在两大阶级之间则出现了庞大的中间阶层。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不仅传统的中间阶层即中小农场主、手工业者、小企业主、小商人、小食利者以及自由职业者依然存在,而且产生了成分复杂的新中间阶层,它主要包括中小公司及大公司的中小部门的经理和主管,拥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或技术专长的专业人员,政府中的中下级公务员,独立营业的律师、会计师等。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出现了民主化的趋向。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适应社会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在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机制、民主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些调整使资本主义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和政权结构的布局,权力结构中各权力主体的活动,官员的任免、提升、奖励和监督等,都纳人法制的轨道,使国家政权结构及其运行日益表现为法制化。资产阶级民主在组织形式、完善程度、制度化法律化等方面,形成了从普选制到议会立法,到政府监督等一套较完备的制度。选举制、议会制、政党制等资产阶级民主制在二战后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选举制度更为完善;政党政治的范围和基础更为广泛;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文官制度更加完善,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趋于稳定;国家的社会职能大为增强;公民权利普遍扩大,政治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新的变革。作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20世纪以来发生了两次深刻的变革。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的改革之路,开始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一次转型。二战后西方各国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确立了政府干预的自由主义的现代化道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革命”,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升为主流经济政策取向。英美新保守主义政府上台之后,以哈耶克、弗里德曼的学说取代了凯恩斯主义,推动了欧美国家反滞胀的改革,引发了西方世界20余年历久不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新自由主义中确有一些反映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内容,它的一些政策主张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本质上看,它是代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其基本功能是调节西方社会政治观念,维护西方社会政治制度,欺骗和控制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是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扩张的理论表现,同时又是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走向国际垄断阶段的思想基础。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领域的一系列新变化,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表现出的对经济危机的相当程度的调节能力,一方面维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表明资本主义仍具有生命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能力;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从价值载体、实现形式、活动方式到理论的构建基础和未来发展支点都受到深刻的挑战。促使人们跳出东方落后国家这一实践平台的局限,构建全球化背景下全方位的实践平台,创新社会主义理论,推动社会主义转换发展模式和战略,以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全面复兴。


  1.资本主义的稳定发展减弱了社会主义的感召力


  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和竞争中成长的,资本主义原始发展模式陷入危机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早在19世纪,原始的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已呈现危机,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了全面性的经济危机,以后每隔十年左右,英、法、德、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往来频繁,经济联系密切,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很快就会波及其他国家,造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到20世纪20-30年代达到了高峰。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不仅席卷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连殖民地和附属国都波及了,它是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至今提起这次危机,大资产阶级仍然谈虎色变。正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危机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和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形成的大背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原始发展模式的危机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种种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型的发展模式的矛盾而提出来的。在这种思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今天看来虽然有很多矛盾和弊端,但比起已经陈腐的资本主义原始或古典的发展模式毕竟有明显优势,这一点已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所证明。


  客观地讲,自从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作为世界格局的一支崭新力量,其存在本身就构成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威胁。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社会主义制度为全世界大多数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所向往,它已成为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政治自由和社会平等的战斗旗帜。与之相反,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则危机四伏,矛盾重重。内外交困的资本主义阵营不得不在总体战略上处于守势。它们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周围处处设防,用经济禁运、政治颠覆乃至军事干涉及各种手段来防范所谓“共产主义的多米诺骨牌式”的影响和效应,尽管如此,它们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当时,毛泽东曾以浪漫而豪放的口吻断言:世界的前景是“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条件的变化,一方面苏联式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在矛盾不断积累和深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则早在二战前就开始了发展模式的转换过程。二战前后,从罗斯福新政到戴高乐主义;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到各国社会党人的“国有化”和“资本社会化”政策;从撒切尔主义到“里根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现了两次模式转换,从古典的自由主义转变为国家干预主义,进而转变为“新自由主义”,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转化为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资本主义的模式转换促进了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从而改善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相对繁荣稳定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优势逐渐开始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方面倾斜。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式陈腐的经济体制巳丧失发展功能,而苏东国家的经济改革又长期推不动,结果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进而把社会主义国家首先是苏东国家的国民经济引向了危机边缘。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减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逐渐转人低潮。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以其雄厚的实力为后盾,打着“人权”、“民主”和“自由”的旗号,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内政,输出它们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


  2.西方国家诱压兼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催生了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人低潮


  就基本的社会制度而言,当今世界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这两种制度在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的。在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之前,这种对立和斗争将长期存在。马克思主义同时认为,社会制度的不同,意识形态的不同,不应当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往来的障碍,在相互平等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应当和平共处。然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立场。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和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使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很大威胁,因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始终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既定战略。它们的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国家重新纳人资本主义体系,成为受他们控制的附庸,为此,他们采取了种种手段,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策略。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虽多次对其进行武装干涉和颠覆,企图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中,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战争政策达不到目的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改换手法,更多地采取和平演变战略,运用战争以外的手段,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从内部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战略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着手推行,如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解放战略”和“和平取胜战略”等,但在当时情况下并没有成为主要手段。因为,当时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斐然。世界的总体形势是有利于社会主义而不利于资本主义的。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撒切尔和里根先后在英国和美国上台,新自由主义风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根上台后,提出了“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关系总战略。在里根的第一届总统任期内,美国“重振国威”的目标取得了一定进展,美国的实力地位大大增强。1985年里根再次当选总统之后,进一步提出了所谓美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实质是企图凭借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用太空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用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征服世界。随着新自由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登台,资本主义开始了新一轮体制改革,并推动掀起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发生了新的变化。而此时社会主义各国则由于体制僵化等多种原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了某些困难。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体系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变化,资本主义开始转守为攻,和平演变战略开始成为西方国家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重点战略。


  1989年布什上台后,根据已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开始全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强大的攻势。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特点,但它的本质和主要内容是相同的。一是诋毁马克思主义,否认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二是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使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化,最终使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重新实现资本主义在全球的一统天下。


  布什1989年7月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把和平演变活动称之为“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新的世界大战”,宣称要用20-30年的时间,融化掉社会主义。苏东国家社会主义模式的僵化和改革的失误、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由此引起的西方国家对外战略的变化,终于导致了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人低潮。


  3.促使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理论创新,转换发展模式和战略


  资本主义的每一次变化都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走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从多方面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推动了社会主义模式的转换。


  (1)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资本主义新变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和审视,为解放思想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契机;打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思想禁锢,有利于东西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全景式展开和纵深发展。’


  (2)促进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如同胡锦涛同志所说:“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pin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上,确立了长期共处竞争的方针,提出建立和谐世界的构想;在资本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肯定了资本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进步性和文明作用,提出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上,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等。理论创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3)促进了社会主义模式的转换,实现了社会主义本土化。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通过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了模式更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力量在资本主义体制内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提出种种“新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力量结合本国实际,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社会主义国家大胆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5)使社会主义从本土化逐步走向全球化。资本主义新变化不仅为社会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而且不断积累着社会主义因素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并积极融人全球化的潮流。东西方社会主义将伴随全球化的发展日益超越国家的范围,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融合并走向新的高涨。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当代表现及其发展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在资本的社会化、经济的计划化、管理的科学化、生产的现代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因而,我们应当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有充分的估计。但我们也应看到,虽然资本主义在不断调整变革,但其本质并未改变;虽然其生产的社会化已发展到国际化、全球化,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因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矛盾仍然存在,即使表现形式与过去不完全一样,但其对抗性质并未改变,因而并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历史命运。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当代表现


  经济全球化在把生产的社会性扩大到全球范围的同时,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也在全球范围内积聚、扩大。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也使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表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


  1.中心与外围的矛盾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一个以少数发达的西方国家为“中心”,以大多数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为“外围”的对立的二元结构。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愚昧与发达国家的富裕、文明、奢侈形成鲜明的对照。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的剥削,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中心”地区暂时缓解,在全球范围内却以南北差距更加拉大的形式凸现出来,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具有了阶级对抗性质。


  二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关系,由于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缓和,资本家与雇佣工人在经济稳定发展时期能够和平相处。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垄断资本凭借强大的资金与技术实力,大量在别国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擭取高额垄断利润,资本剥削范围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剥削对象由本国工人转向别国工人,呈现明显的国际化甚至全球化的趋势。资本剥削的国际化、全球化,使传统意义上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由过去主要是一国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演变为发达国家资产阶级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对立,进而演变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对立。


  (1)中心与外围的矛盾在经济上的突出表现是南北差距的不断扩大。当代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获取,大量地来自资本国际循环过程中“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在资本国际循环的过程中,作为“外围”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处于“中心”的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的对象,发达国家凭借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家间的产品、技术、资金、劳动力、信息的不平等交换,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获取巨额利润。只要世界体系的“中心-外围”结构不变,处于边缘的发展中国家的处境只会日益恶化,南北之间的差距就会日益拉大。2000年世界人口总计60.5亿,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1.5万亿美元。约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占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80%,而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只占20%,其中占世界人口40%的低收人国家仅占约3%。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低收人国家的70倍。


  (2)中心与外围的矛盾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冷战时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主要表现是美苏在全球范围内争霸,两个超级大国对其盟国及第三世界国家发号施令、干涉内政甚至武装侵略。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过丨0年来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以美、俄、日、欧、中五大力量为基本架构的世界多极化格局初步显现出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内涵和变化。在“一超多强”并存的世界格局中,美国不甘心自己地位的衰落,依然运用冷战思维,纠集盟国,试图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运用西方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建立“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以确保21世纪成为美国主宰下的单极世界。为达到这个目的,美国政府积极推行全球称霸战略。其重点是从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对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与其有利害关系的国家,进行全面的干扰、破坏和控制。


  (3)“中心”与“外围”的矛盾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资本与劳动对立的具体表现。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是资本运动的固有矛盾,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随着资本增值的循环与周转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本运动的这一矛盾已越出一国范围,存在于资本的国际循环中,向更大的世界范围扩展。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中心-外围”结构的实质是中心支配外围,二者之间的主宰与依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以及地球南北双方的贫富分化,是资本与劳动对立的具体表现,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运转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的富强、进步是建立在不发达国家的贫困、落后之上的。“中心”对“外围”的剥削使得财富在发达国家积累,贫困在发展中国家积累。这虽然使中心地区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却使“中心”与“外围”的矛盾,即南北矛盾加剧,造成了一个贫富悬殊、南北对立,更加不平等、不公正的世界。同时,“中心”对“外围”的剥削也造成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两极分化,进而激化民族主义、排外主义、保守主义等矛盾,使这些国家乃至世界的政局动荡不安。


  (4)“中心”与“外围”的对立是当前国际社会的基本现象。两极格局时期,国际斗争的基本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面对抗。后来,两大阵营内部的分化使国际斗争主体逐渐变成美苏在全球范围的争霸。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开始觉醒并联合起来。“77国集团”的成立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与美苏对立的新的第三种国际斗争主体的出现。苏联的衰落及两极格局的解体,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逐步上升为国际社会的两大基本对立主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不断激化,发展中国家经常联合起来,在重大问题上与发达国家相抗衡。


  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与矛盾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现象的同时,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斗争主体也出现多元化特征。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由于共同敌人的消失,使各国在经济利益与安全问题上妥协与让步的空间越来越小,矛盾与对立重新凸现出来。另一方面,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民族、种族、宗教、领土、主权方面的矛盾不断尖锐,对立面错综复杂,局部地区的战争与军事冲突不断,成为影响全球安全与稳定的不利因素。


  尽管当代国际社会斗争主体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但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四大矛盾对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即“中心”与“外围”)之间的矛盾对立无疑是当前国际社会的基本现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与发展中国家反对剥削压迫的反抗斗争是这一矛盾对立的主要内容。


  2.人与自然的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化为维护人类生存条件的斗争。国际垄断资本对物质财富的无限追求,使人类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垄断资本在依靠科技革命,推进经济巨大发展的同时,却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如生态危机、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国际犯罪、核武器扩散等等。特别是资产阶级追求资本无限增值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生存需要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当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有限时,自然界似乎是一种无限大的存在,并不对掠夺者的行为以及人类的活动与生存构成限制。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发生新科技革命以后,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突飞猛进,历来被认为庞大的地球在资本家贪婪与无休止的欲望面前显得渺小。有限的资源与资本家无限扩张的欲望产生严重冲突。这一冲突的结果之一,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尽管生态危机与资本家个人的自私、贪婪的本性,消费者病态的、异化的消费观念不无关系,但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看,追求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资本不断扩张的内驱力,驱动着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在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只有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掠夺,才能保证个别企业的利润。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在市场法则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着一种“成本外在化”趋势,即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想方设法把一部分生产成本(如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推向企业外部,转嫁给社会。在这种状况下,资本家不可能牺牲企业利润去保护环境。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生态掠夺,把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他们将一些高耗费、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把垃圾场建在这些国家,直接掠夺那里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洁净的空气、千净的水源。今天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城市是建立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被污染的基础之上的。


  西方国家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和损害数倍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6,但却消耗世界原料和资源的4/5。全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每年达55亿吨,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排放的,其中美国就占了1/4。美国人均年能源消费量为10吨标准煤,占1/20的世界人口却消耗了1/4的世界能源。美国等发达国家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4和1/2以上。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的剥削以及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的一系列全球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是不可能解决的,因为唯利是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灵魂,资本家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所以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全世界范围内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实现对物质生产的有计划的自觉控制,也就是说建立从全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出发合理利用资源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人与社会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主义是价值观的核心。资产阶级把自我和个人看成是高于一切的,个人永远是目的和中心,他人和社会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因而强调从个人Hi发,以个人为中心,追求收人高、地位高、消费享受高的个人成功,并把这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动力。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追求个人利益,以个人为中心,忽视甚至排斥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日益发展,到了20世纪后半期,个人主义演变为极端的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把发展自我和解放个性变成了对权威、中心、主流、秩序、规范、和谐的藐视,走向了对家庭、责任、义务和道德的放弃,从而导致了对社会共同秩序的腐蚀和瓦解。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已经在把个人的注意力导向物质需要,并通过对个人利益追求而形成的竞争促进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天伦之乐”的家庭关系趋于瓦解。婚姻是决定家庭生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越来越严重地受到扭曲变形,甚至导致家庭分崩离析。导致家庭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夫妻关系中个人主义欲望的膨胀,夫妻双方都想不受约束地发展自己。曾被大多数人谴责或反感的非婚同居生活,如今不再会有多少人说三道四了。对于私生子、单亲家庭、夫妻不愿生孩子、离婚等现象人们也习以为常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非婚同居现象在法国已成为一种时尚。与总人口相比,法国的结婚率是很低的。但与结婚人数减少的趋势相反,离婚的人数却在两倍、三倍地增长。美国的情况更为典型。据美国人口普查局1996年3月发表的报告显示:1970年以来,美国居民的离婚人数增加了3倍多,离婚者占美国成年人口的39%。报告还显示,从1970年以来,由结婚的夫妻及孩子构成的“标准家庭”的数量已由40%下降到26%,单亲家庭由13%上升到30%,22%的美国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另外,非婚生育率也在不断增长,1993年全美有630万儿童,即占全国27%的儿童是和从未结过婚的单亲家长生活在一起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不仅离婚成为一些人追求的时尚,同性恋在美国也开始登堂人室。1966年,美国10多个地方性的同性恋组织在堪萨斯市开会成立了全国性的同性恋组织。尽管美国社会中不乏对同性恋批评和谴责的声音,但由于同性恋者的抗争,目前美国社会已逐步接受了同性恋者。1998年6月28日芝加哥举行了第29届同性恋大游行,为了配合这次大游行,戴利市长发布公告,宣布6月份为“同性恋月”。当时任总统的克林顿也向组织者致以热烈祝贺,还有50多名各级议员参加或派代表参加了游行。目前,包括夏威夷在内的一些州和城市已部分承认了同性恋家庭的合法性。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9i(re42>虽然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离婚现象已被社会广泛接受,父母离异的孩子也不再被人另眼看待,但饱尝离异之苦的更多是孩子,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人们一味地追求个人享受,却把由此带来的恶果留给了社会,父母离异未婚生育成为造成青少年犯罪、贩毒吸毒等严重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


  (2)毒品泛滥成灾,暴力、犯罪活动猖獗。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们信奉个人至上,因而丧失了对世界的关心,对人类群体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感;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人们对工作的紧张、竞争的压力、社会的弊端、生活的富足或困窘,不是采取理智的态度,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去处理,而是为所欲为地去宣泄。有的人采取精神刺激的泼泄方式,如酗酒、赌博、嬉皮,举办各种荒唐怪诞、庸俗无聊的比赛表演等,以从中得到慰藉。有的吸毒贩毒,危害社会。吸毒之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益蔓延,到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在美国两亿多人口中,有5400万人试吸过大麻,有2300万人经常使用大麻;有1500万人吸过可卡因,有500万人经常使用;有45万人对海洛因成瘾;有800万人使用过笨环碱。?11237)毒品成为一个幽灵在资本主义国家徘徊。与吸毒相伴的是贩毒,贩毒者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组成贩毒集团,把触角伸向了各个角落。目前,毒品的生产、加工、贩卖和消费已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国际性网络。有的道德沦丧,违法犯罪。美国司法部司法统计局2002年8月25日公布的报告称,截至2001年底,美国罪犯人数比1980年增加4倍,达到了创纪录的660万人,即每32个成年人中,至少有一人正在监狱服刑,或在缓刑或假释中。其中,在押犯近200万人,即每10万个居民中有近700人被监禁,比例之高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英国《经济学家》周刊认为这是美国“擦不去的污点”。美国监狱已人满为患。


  除了家庭伦理问题,毒品泛滥和暴力、犯罪问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着种族矛盾、艾滋病蔓延、恐怖主义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在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可能得到解决。此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市场手段向全球发展和扩张的过程中,还将演变出一系列具体的矛盾,如跨国公司的严密组织和科学管理与世界市场的盲目扩张和混乱之间的矛盾,各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与全球经济的无计划和缺乏调节之间的矛盾,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各跨国集团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等。在传统的国家干预手段口益失效,不可能有“世界政府”进行干预的情况下,这些矛盾的尖锐化,将导致世界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以及世界经济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失调,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动荡和危机。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也预感到了这一点。哈贝马斯在《后民族结构》一书中指出:“在那些社会福利国家,至少取得历史性社会政治成就的国家里,失望的情绪正在蔓延。世纪末,被社会福利国家制度驯服的资本主义出现了结构性的危机。吉登斯则进一步指出:“我们甚至不能排除一种可能性,即经济可能会发生全面崩溃”,“我的确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失控的世界上。”|B^I56)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的“征服”,意味着全球危机的不可避免。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实现形式


  在当代“一球两制”的总格局下,社会主义代替资


  24本主义的总趋势的逐步实现,将通过两种特殊而又相互影响的方式进行。一是社会主义社会体系按自身的独特方式,由低级到高级艰难曲折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将引起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二是资本主义社会体系由自身内在矛盾的作用走向否定方面,转向社会主义。我们在这里着重研究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问题。


  当代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然而是必然的历史进程,这种过渡的具体途径和形式将表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从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过渡、转变,可以通过社会革命的途径和形式,也可以通过渐变的缓和的社会改革、改良的途径和形式。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无疑是一种社会革命性质的转变,是一种必然性的转变,但转变的具体途径、方式则是多样的、灵活的。列宁曾经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4?PIM)新科技革命的推进,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和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资本主义改革、改良的继续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将会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过程出现新的特点,过渡的道路、途径、方式出现新的、多样而灵活的选择空间。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平转变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总的量变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阶段性的或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最终完成根本质变。这些质变可能是爆发式的,也可能是非爆发式的。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其产生和发展也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社会主义因素的量的积累到相当的程度,通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时机成熟之时的政治及社会革命,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可以萌发出社会主义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曾说过:“无产阶级解放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自发地产生的。”|l5|(ra58>“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而只是要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从资本主义的现实发展来看,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质基础,而且其在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也在为社会主义准备着一定的条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资本主义的范畴,偏向了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主义方向。国有经济和股权社会化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否定因素,国民经济计划调节是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否定因素,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是阶级压迫的否定因素,福利主义是两级分化的否定因素。新社会的诸种因素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否定力量正日益发展壮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量变过程应该说早已经开始了。过去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因素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成,这种认识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在以色列,目前存在着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人劳动,相互平等的“吉布茨”,在这里,人人从事劳动,过着幸福生活。这不就是社会主义因素么?在瑞典,先后实行过福利社会主义,参与社会主义和基金社会主义。绝大多数人享受着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生病有保险,失业有救济,住房有补贴,不论贫富,吃、住、用的基本生活都有保障,这不就是社会主义因素么?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共产党先后在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特里普拉邦执政,其在西孟加拉邦已连续执政三十余年,采取了一系列变革社会的措施。事实表明,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正在孕育并积累着一些社会主义因素,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和准备着越来越充分的条件。这种“自然历史过程”,不是外部力量强加给资本主义的,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发展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成熟的社会形态,它在不断进行自我修正、完善的同时,也为另一种更优越、更合理、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对它的全面的、辩证的否定,不自觉地构筑着经济、社会关系方面的基础。随着资本主义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结构的变革,知识工人阶级的增多和觉醒,人们将会自觉选择社会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受到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洗礼,就会和平转变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2.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中心地区同时发生革命,从而实现社会主义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风险增大、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增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于各国间、各地区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经济发展进人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新阶段。各个国家经济、整个世界经济在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有利条件加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一个国家的突发事变极可能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发生大范围的经济危机乃至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一旦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地区发生严重危机,将造成全球范围资本主义的严重震荡、灾难和混乱,将使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


  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也毋庸置疑,美国经济确实存在着潜在的风险。美国经济若是遇到大灾难,发生大衰落,将会很快影响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将会造成资本主义多种矛盾的激化,产生综合效应,动摇资本主义的生存基础。如果资产阶级政府违背人民的意愿,将会点燃社会主义革命的火种,促使社会主义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复兴。


  3.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通过武装斗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效应。目前明显可以见到两种情况:一是全球贫富悬殊差距拉大。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极分化扩展到世界范围,它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使一些国家和一部分人走向贫穷化。二是局部战争。在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强国为维持和扩大对国际垄断资本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和战略资源产地的控制权,为遏制其主要敌人,为扶持反社会主义力量,建立自己的傀儡政权,为镇压受其掠夺、奴役、压迫的人民、民族和国家的反抗,为打破西方强国之间的实力不平衡,重新分配全球利益,它们到处实行控制、干涉、军事侵略和文化渗透,这些都可能引发局部战争,如海湾战争、对南联盟的人侵、对伊拉克的侵略等。由于美国集中了当代世界资本主义一切最恶劣、最危险的矛盾和特点,它的霸权主义酝酿着它与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矛盾以至仇恨。如果美国和西方国家挑起的局部战争导致较大范围的战争危机,必将从整体上削弱资本主义的力量,有利于第三世界在政治经济上的重新崛起,社会主义制度就可能通过武装斗争从一系列危机深重的国家中诞生。


  总之,未来的社会主义将出现多姿多彩的内容和多元化的实现方式。随着发达国家的独立探索和发展中国家的独立探索兼程并进,现实社会主义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再次由低潮走向新的高潮,在全世界凯歌行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