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关于东阳市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制度思考

2015-07-09 10: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农村信访问题是关系到民生问题的重点区域,也是关系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制度,正是为破解农村信访难题而作出的有益探索。分析了其主要经验和做法,并对当前的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启示。

  论文关键词:信访;启示
  
  1 主要做法

  1.1 关口前置,重心下移
  信访窗口前移,把矛盾纠纷调解的重心前移到“源头防范”上来。各行政村设立固定的联合接访点,接访场所一般设在行政村(小区)办公大楼或老年协会活动场所。各接访点实行“四个一”配置:即在固定地点设立一个办公场所;增挂一块“群众来访接待室”牌子;配置一本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台帐;建立一套镇村干部联合接访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并上墙公布。每月10日(遇双休日、节假日顺延)为镇乡(街道)、村(小区)干部联合接访日,上午以定点接访为主,下午开展信访问题化解和矛盾纠纷排查。这项制度的建立,使群众在家门口、在本行政村就能反映问题,找信访“代理员”就可以实现上访的目的;信访渠道畅通了,使许多信访问题早发现,早化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部门,解决在萌芽状态,很好地解决了群众不会访、无序访、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现象的发生,节省了信访成本,实现减少上访群众信访成本与减少政府跟踪劝访的行政成本的“双赢”。

  1.2 责任上移,主动下访
  责任上移。镇乡(街道)、村(小区)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纳入镇乡(街道)、村(小区)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镇乡(街道)、村(小区)干部联合接访工作由村(小区)党(总)支部书记负第一责任,镇乡(街道)驻村干部负直接责任,承担联合接访工作的组织、协调、配合工作职责。WWW.133229.coM对接访工作成绩突出,矛盾纠纷不上交,未发生越级上访及群体性上访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接访工作不认真,严格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镇乡(街道)、村(小区)干部的责任。
  主动下访。改变过去被动接访、截访的工作思路,做到 “干部下访到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 网格片组组长、驻村干部、责任区民警、行政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各自然村(小区)党务村务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及村文书等组成接访人员,也可视情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群众威望的村民代表、老年协会代表参加接访。接访人员一到时间就主动到各村接访点主动出访、约访或带案下访,妥善化解在基层;不能在基层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向上级反映,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矛盾激化和升级。有的群众称赞说:镇村干部到村接访后,反映点情况、解决点问题就像到地里摘个菜一样方便。

  1.3 整合资源,上下联动
  为了促使该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各镇乡(街道)成立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检查。各村相应建立接访工作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村委会主任、治保调解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村治保调解委员会、各自然村党务村务负责人、大学生村官、村文书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会志愿者组成,并确定一名信访员。镇乡(街道)驻村干部作为责任人直接参与;同时,切实加强督查工作,建立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督查制度,由6名市委常委带队,抽调市委办、市府办、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信访局、农办等部门领导组成六个督查组,另外,由市委办、市府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等部门组成三个专项督查组,建立常态化督查工作机制。通过镇村联合接访制度的实施,不仅仅是镇村干部直接参与,更是整合了全市上下各有关部门、有关基层组织等有效资源,上下联动,形成了“大信访格局”,大大提高了信访工作的效能,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1.4 规范程序,化解诉求
  一是公示。各村于每月7日通过广播和张贴公告等形式,在接访场所和各自然村对参加联合接访人员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以及接访的时间、地点、形式等情况进行公示,方便信访群众了解和参与。
  二是接访。先对信访人员姓名、诉求内容进行登记,后由镇村干部听取信访人的意见和要求,再就诉求内容予以劝解、调解或做好思想工作。接访时做到热情接待、认真负责,依法办事、严格执行政策,注重思想疏导、及时化解矛盾。
  三是处理。对群众信访中反映的内容及时进行归纳分类,按网格划分职责实行分层负责处理。属于邻里纠纷、家庭内部事务或村内可以办理的事情,由所在网格单元负责调解和处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或自然村党务村务负责人配合支持;有关村重大事情,由网格村组负责,经村民代表大会或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团民妇负责人组成的议事会集体研究解决;并且根据牵涉面不同由不同层次的部门和领导包案解决。
  四是反馈。对镇村干部联合接访的信访事项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对群众的诉求可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逐一反馈。凡简易矛盾和一般性事情,当场答复解决;涉及村里的信访问题一般在半个月内办理完毕后答复;涉及镇乡、街道或上级有关部门的信访问题,则由镇驻村干部和村主要干部(或指定一名代理人)做好陪访或代理信访工作。

  2 主要成效

  (1)基层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制度的建立,明确了村级基层接访的时间、场所、人员,特别是村主要干部的直接参与,有效搭建起了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建立了镇乡(街道)、村干部了解民情、解决民生、化解矛盾的平台,使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化解矛盾的渠道进一步畅通。同时,通过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接访,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反映诉求,极大的疏导了群众的情绪,有的群众称赞说:镇村干部到村接访后,反映点情况、解决点问题就像到地里摘个菜一样方便。
  (2)化解矛盾力量进一步整合。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不仅有效整合了镇村两级干部的力量,同时可视情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群众威望的村民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具体的信访工作中来,发挥社会各界的优势,实现维稳信访工作资源的优化和效果的最大化,为处置难度大、政策涉及面广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民生问题和历史遗留难题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基层组织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和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做到“力量整合、上下联动,维稳共担、和谐共享”,形成了齐抓共管维稳信访工作大格局。
  (3)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推行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制度以来,广大镇村干部切实发挥了信息员、调解员的作用,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有登记、有调处、有反馈,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做到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定人、定责、定时解决,使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协调更为及时有效,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避免了一些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4)行政村融合进一步推进。从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运行情况看,许多原在自然村设立接访分点的村,也逐步撤消分点,行政村的干部、自然村的党务村务负责人一起都在行政村接访点接待群众来访,有群众来访及时接待,共商化解信访难题,没有群众来访就商量村里工作。这样,每月村干部一碰头,不仅强化了行政村的区域概念,而且使得村干部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沟通机会研究讨论村里整体工作,共商村务大事,合力推进行政村融合的深化工作,真正实现行政村并村并心。

  3 启示

  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制度是镇乡(街道)、村(小区)干部积极主动承揽群众的信访问题,有效促成信访事项妥善解决的基层信访工作制度,是新时期信访工作的一个创新,通过镇村干部联合接访,把信访工作的触角深入到农村老百姓之中,为解决百姓的“堵心事”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它给当前我们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诸多的启示。
  启示之一:加强领导,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是成功化解农村信访问题的根本。
  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制定社会管理基本政策,政府既要承担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责,又要善于借助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解决民生问题。东阳市以建立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制度为契入点,先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维稳信访机制,包括市委领导的定期研判、分析制度;市级领导包案化解、破解难题工作机制;完善“县(市)委书记大接访”常态运行机制;党政领导阅批群众来信制度;维稳信访工作长效督查机制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是成功化解农村信访问题的根本保障。
  启示之二:畅通渠道,化解利益诉求是成功化解农村信访问题的关键。
  著名反腐学者中央党校教授林酷指出,“在信访工作搞得比较好的地方,当地干部对群众信访的基本态度是:有理推定,认定群众信访是有道理的。”东阳市正是基于此种工作基调,健全和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妥善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把社会管理的重心放在解决问题、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上来,实实在在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改变过去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约访,承认群众合理诉求。据统计,该制度运行不到一年,全市18个镇乡、街道和城北工业新区共计有27210名镇村干部(其中镇乡、街道干部7599人次、村干部19611人次)参加了接访,共接待来访群众1246批2248人次,其中当场解决436件,已经办结650件,正在办理160件,上访群众找准门、少跑腿、少搭精力、少花钱,受到了群众的赞誉,全市信访总量明显下降,信访形势总体呈现良好态势。
  启示之三:整合资源,构建多元社会管理格局是成功化解农村信访问题的保障。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怎样把基层的作用发挥好,这是重大课题。东阳市推行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工作制度以来,全市各个乡镇干部和各行政村干部及老年协会人员均积极参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群众威望的村民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均被融合到具体的信访工作中来,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事实证明,政府或信访部门大包大揽,已不合时宜,管制型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经济建设型政府要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特别重要的是要完善参与型及自治型治理结构,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最后基本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社区建设规范化、村庄管理社区化,基本形成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基本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构建多元社会管理格局。东阳市实现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制度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而作的有益的探索。
  启示之四: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长效药。
  矛盾纠纷、利益冲突是一种社会常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法律诉求、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期待。因此创新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手段和方式,把矛盾吸附在出现矛盾的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能够解决的属地,把为民便民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把难题解决在基层、让群众满意在基层,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也是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东阳市通过镇村干部联合接访,干部工作在一线,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从习惯于事后“灭火”,转变到了源头“防火”;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转变到重视运用经济、文化、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综合管理,成为一剂解决农村信访难题的良方。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