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浅析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问题探析

2015-07-09 10: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家庭和谐;关系
 论文摘要:从我国当前养老现状及其对农村家庭生活的影响出发,阐述家庭养老与家庭和谐之间的一种消极关系,并从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途径,即在经济和文化道德水平保证下,建立家庭、社区、国家”三位一体”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1、我国农村养老现状及其对农村家庭生活的影响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的统计数据(2006年)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9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从我国农村的养老现状来看,家庭养老是当前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在农村养老的成员构成中,70年代出生的人是当前养老的主力军,但面对养老、子女教育、子女婚配等问题,他们中大多数人感到力不从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80后”又将要披挂上阵,挑起养老重担。但随着我国“421”的家庭结构甚至“8421”的家庭结构日趋稳定,未来青年一代的养老形势更加严峻。而对于这样的家庭中的成员,在面对养老责任、养老费用等问题上难免出现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实质性地解决,就会很容易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威胁家庭的和谐。
因此,如果我国农村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继续发展,加之日以加速的“银发化”浪潮,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与家庭问题将会日益恶化,随之而来的将会是老年人虐待、老年人自杀、家庭暴力、家庭解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变革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提高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家庭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新形势下已变得迫在眉睫。wwW.133229.COM
  2、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对家庭生活影响的原因分析
从现阶段农村养老问题的表面上来看,在421家庭结构日趋稳定的今天,广大青年一代将面临“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自己”的严峻挑战,而家庭养老即赡养老人的责任束缚了农村家庭潜在的劳动力,阻止了一些家庭增加收人的可能性,从而也抑制了农村家庭对养老费用的支出,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加剧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2.1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
具体来说,我国现行广大农村地区还缺乏一个具有普适意义的养老保障制度。尽管我国已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但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来说,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家庭。养老依然是一家一户各自的事情,这大大降低了老年人赡养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抑制了家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截断了增加收人的可能性,最终也将破坏家庭的和谐。
  2.2农村经济结构性缺陷是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农村长期单一的生产模式下,农民收人低,增收难,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不断增长的物质经济水平的大趋势,家庭因此承受着来自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压力。我国农村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以农村社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很显然,我国农村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缺乏这样的基础,也就是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的建立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从根本上说,农村养老和家庭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整个社会绝对快速发展之间对立冲突的结果。

  2.3农村社区文化道德水平滑坡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在很多传统农村社区,小农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加之市场经济下不断蔓延的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农村各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受到侵蚀和挑战。人们“尊老”、“敬老”的意识日益淡薄,“远亲不如近邻”、“互帮互助”的淳朴民风也逐渐销声匿迹。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年人希望得到家庭成员尊重,拥有美好的晚年生活的愿望似乎遥不可及。同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扼杀了农村社区互助养老的可能性,因为人们都为自己打算(而实际上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是真正为自己打算),所以正是这一过程迫使老年人不得不依附自己的家庭,然而又进人了一个在家庭中饱受痛苦同样又造成家庭不稳定的循环怪圈。
  3、对家庭养老与家庭和谐循环怪圈的解决对策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需要推进农村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建立家庭、社区、国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当前,农村的基本养老责任还是由家庭承担。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家庭还将担起向老年人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的主要任务。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趋势的发展,家庭已没有能力独自完成养老任务,因此必须依靠社区和国家的支持。家庭、社区、国家在统一的养老体系中既可发挥各自作用,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发挥整体养老功能。整体功能无疑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将会达到最佳的养老效果。
其次,加速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建立农村“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经济上的保证。增加农民家庭收人,提高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之策。而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农民外出务工。只要外出务工成为可能,并且务工收益高于农业生产收益,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就高,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打工劳务收人在农民人均收人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成为脱贫致富的捷径。只要农民富起来了,养老以及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就有了可能。
第三,大力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团结友爱、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公民公德、家庭美德,实现农民对传统道德的自我传承,使那些必须依赖家庭赡养的老人也同样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起码精神上是愉快的)。塑造积极、和谐、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为农村互助养老(社区养老)提供前提条件,也为农村家庭中被养老所累的潜在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人打开了方便之门。
最后,社会工作介人农村社区养老,为提高老年人养老水平,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农村贡献力量。专业社会工作以增进所有人的幸福和利他主义的目标为指导,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助人自助,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规范化的社会服务。其宗旨和性质均具有协同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等的功能,所以,积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和谐农村的迫切需要。只有让更多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中来,才能为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养老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关系,才能为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农村提供组织保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