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农产品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具有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公共产品的属性。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农产品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推动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形成,有利于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本文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概括分析,从发展现状、竞争力、发展的对策建议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入手,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企业现状竞争力策略
一、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历程
农产品加工,又称农业物料加工,就是对农业生产的动植物等各种物料进行加工的工程技术。农业生产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种植养殖业即原料生产;二是原料加工业即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制成可供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半成品或成品。狭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广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加工业一直附属于农业,直到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伴随名族工业的出现,部分农产品加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产业。新中国成立之后,农产品加工企业才有了飞速发展。
纵观建国以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见表1.)
(1)1978年以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停滞阶段。
由图可看出,这段时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其发展明显低于其他工业,这是由于我国建国初期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同时,这与传统落后的销售方式是分不开的。因此也存在诸多弊端:1.生产具有分散性和无组织性,产销双方容易产生逐利心理;2.农产品成本高,销售价格低,农民收入减少;3.技术水平落后,特色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品附加值几乎为零,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4.很多流通环节,流通成本加大。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农产品供给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一种状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受到农产品供给不足和传统落后的销售方式等系列问题的限制,导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缓。
说明:X表示农产品加工业占工业的比重,Y表示农产品加工业占轻工业的比重,Z表示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的比值
有关数据资料根据1989-2001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而得
表2则显示了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加工业的增长特征
二、重要性及发展前景分析
与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非常的强劲,通过对以上调查分析,我国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有以下趋势和特点;
需求高的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随着改革的全面启动和人名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加工品消费需求增加,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整体进入小康阶段,并且将继续得到改善,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构架趋势进一步显现,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一体化经营发展趋势迅速,空间趋于布局平衡化,消费者对产品的高品质偏好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以及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农产品企业不得不纷纷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经营模式,出现基地、储运、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趋势。以市场为导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发展迅速。
企业实力与素质不断增强,呈现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同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有着独特的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和战略优势,同时,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将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就必须通过全面的创新,做好品牌战略,加快技术改革创新,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中国的农产品企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三、应对策略
(一)提升农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农产品加工业强劲的发展趋势的驱使下,农产品企业必须具备“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一切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产生巨大的用户价值,此外,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表现在其强劲的市场占有、覆盖和竞争能力,同时给竞争对手带来更高的进入市场的门槛,同时企业也可以凭借其核心竞争力来获得更为长久的竞争优势。
要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将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相结合,结合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据以上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该行业的竞争优势与不足的分析,下面提出几点关于今后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第一,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是一种复杂的改变社会生产过程和效率的活动。就基本内容来说,创新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类: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则主要涉及到新的生产技术、工作方式,装备及工作流程的创新,同时也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进步,是一个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发明、新工艺等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行为。一个企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经济增长则主要来源于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有时候会让生产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重视品牌经营战略。品牌是指用于区别本企业和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名称,企业通过品牌创造、积累和保护,树立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先谋势,后谋利”的经营格局。目前,国内大多数农产品企业对品牌认识不足,还是围绕在产品生产,经营技术开发而运作的产品经营。我国农业落后,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更应该重视品牌经营,完成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的华丽转变。只有企业经营者意识到了品牌意识,才能塑造农产品的国际品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在这个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尽管核心竞争力并不存在于单个人中,但其形成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积累,而人才就是这些智力资源的载体,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有较高的依赖性,核心竞争力是个整体概念,只有努力把整条链上人员素质提高了,市场意识也增强了,思想观念改变了,培育核心竞争力才有人才保障。才能助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第四,增强企业的研发与开发能力。开发能力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薄弱环节,应当改变这一状况。在我国进入WTO之后,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各农产品企业应加大投入,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对农产品做更深层次的分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此从内涵上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把开发能力延伸到生产基地,运用新的技术,帮助农民培育新的品种,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从外延伸,保证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其他策略
除了培养核心竞争力,针对农产品企业发展中的问题,笔者也提出了以下辅助性的应对策略:
1.统一和深化对农产品加工业重要性的认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进一步深化和统一了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认识,农业结构才得以调整,农民收入才会增加,农业产业化才能真正实现。
2.尽快制定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结合我国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规划,制定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详细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指导思想,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3.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创造好的政策环境。农产品加工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同农业一样,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影响。相对效益比较低,因此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尤其是在出口和技术改革方面。
4.应提高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比较低的情况下,国家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投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品种、和功能开发的创新研究,加快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生产装备,全面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以及技术水平。作者:袁宁,伍开武,姚尧,本文来自《农产品加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