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反思现代农业化的现状和改进教育的发展方向

2016-11-14 12: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只有农民现代化,才有可能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继续教育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农民继续教育只有结合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调整和改变目前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农民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最终建成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内涵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学者们见仁见智,目前尚无唯一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工业化论、转化论和两者的综合。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有学者提出,现代农业其实质是工业化农业,换而言之,农业现代化亦可称作农业工业化,此为工业化论。工业化论则认为,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全面地改造传统农业。综合论则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持续变化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手段,即通过改造落后的农业生产,使其及时适应工业化迅速发展需要的各种手段的总称。除此之外还有过程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用现代先进科技改进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促进农业产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一言以蔽之,“农业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持续转变的过程”。纵观全球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随着对农业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的定义可能还会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外延也一定会发生变化。就现阶段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而言,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技术装备机械化。机械化是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武装传统农业工具,彻底告别几千年来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模式。进入21世纪的装备机械化,主要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控制和操作各种农具和农业生产过程,如耕种、收割、施肥等。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美国,通过现代化技术和工具,一家农户可以经营一大片农场。目前,美国在牲畜屠宰、水果包装、棉花和烟草收割等多个方面已经实现现代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美国又在农业领域内推广使用计算机管理、自动化作业等信息化技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的上述方面均领先于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这正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未来的奋斗目标。第二,管理经营科学化。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之一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必须科学化,必须符合农业产业化的规律,才能真正促进农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农作物越来越普遍,农作物的生产日益大棚化、园区化,越来越多农作物是通过农业公司走向市场。即使是家庭种植农业,他们的经营和管理也开始朝着企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现代农业的管理与经营必须更加科学化,才能更好地发展。第三,生产销售市场化。现代农业不同于小农经济时代的农业,在小农经济时代,各农户以自给自足为主。现代农业已经完全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只有从市场出发并找准市场,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现代农业面对的不只是本国市场的机会与竞争,还有来自国际市场的机会与竞争,因此,只有高度的市场化意识和全球视角,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农民素质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现代农业管理与经营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为从事农业人员的迅速减少以及规模经营、公司经营农业的迅速发展,但我国农业仍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大局面。在生产销售市场化方面,成绩与问题并存。总而言之,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问题繁多,各种挑战较为严峻。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民素质滞后于农业现代化。


(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经过多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农民的文化素质总体得到巨大提高,但是,随着新三农问题的出现,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空心村”的出现,留守儿童的普遍存在,农村教师队伍的弱小,农村教育硬件的落后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二)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直接导致的结果之一是农民的信息化和机械化操作水平低。由于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现代化的农具和机械操作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目前,在农村,除了极少数有一定技术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农民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械,其余农民基本不会操作。在农村,只有部分新生代农民及文化基础较好的老农民能熟练使用电脑。


(三)经营管理能力欠缺


这里所说的经营管理能力,主要是指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主动地、科学合理地组织和控制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对于年长的农民而言,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几千年小农传统经济的影响,思想相对保守,在面对市场时在很多方面不开放。对于新生代农民而言,他们的目标和理想是在城市落地生根,农村并不是他们的理想地,更加重要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年轻,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经验相对欠缺,能力相对偏差。


三、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前文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农民素质的总体状况偏差,非常不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既要从长远出发,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教育,又要从目前中国农民的主力军出发,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最终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民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不只是教育机构与被教育农民之间的事,还与政府有关。


(一)政府层面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加大资金投入成为办好教育的基础工作,农民继续教育工作的推进同样如此。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继续教育,使农民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或围观者的角色。政府在农民继续教育中加大资金投入,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适当增加财政预算。中央和地方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按照一定比例逐年增加在农民继续教育方面的财政预算。第二,地方自由筹措,灵活安排。这是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以外的收入,不会增加财政压力。借助政府可设立农民继续教育基金,政府可以通过募集社会闲散资金,还可寻找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资金赞助,甚至还可以在海外华人华侨或其他国外机构寻求援助(项目)资金。第三,推行助学贷款模式。目前,困难大学生(包括大学和研究生)在读书期间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这对于困难家庭来说非常重要。反观我国的继续教育,迄今为止还没有助学贷款模式。对于部分收入极低但又极其想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身技能的农民而言,即使几千元的学费开支也是天文数字,而助学贷款正好可以为这些人雪中送炭。


2.加强政策引导。在中国,政策通常具有风向标作用。各级政府可以制定引导农业现代发展方向的政策,引导农民努力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于各类继续教育机构,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引导这些教育机构积极开设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的班次与教程。例如,当学校开设了足够多的农业现代化培训班或相关课程并取得预期效果后,将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对于农民而言,政府同样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对于那些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农业现代化培训班的农民,可以给予资金补助,对于那些发展现代农业或采取现代方式经营和管理农业的农民,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


3.完善保障机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保障机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机制,是促使农民继续教育落到实处的保障。基于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从各地实际出发,结合农业现代化,研究并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促进农民继续教育的规章制度或管理条例。换而言之,各级地方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从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出发,从各地政府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并制定具有系统性、合理性、未来性和前瞻性的政策法规,确保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制度化、法治化、科学化、合理化。


(二)教育机构层面


1.创新教学模式。农业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产业,停留在试验室、教室的教学难以传授真正实用的知识。进而言之,农民继续教育只有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育中最常见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走出教室到田野,走出实验室到企业、工厂,才能让学员真正掌握相关技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教育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模式。第一,与企业联合办学。这里所说的企业,是指那些在经营农产品方面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取得一定成绩并且具有一定可复制性的企业。与企业联合办学,并不是要使所有学员都成为大的企业家,而是让农民有更强的企业意识、市场意识和现代化意识。目前,我国党校系统中的很多培训班中有现场教学,例如,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一些爱国教学基地、先进产业园区基地现场观摩,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增加学员的直观和切身感觉。农民继续教育同样可以借鉴这些成功模式。让农民有机会在现场观摩。第二,可以跨地域办学。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采取了跨学校联合,例如,在北京,几所不同大学的同学到其他学校中选修的课程,如果最后通过考试,同样可以计学分。这种新的办学模式增强了学校之间的互补性,也使优秀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农民继续教育同样可以如此。目前,我国很多农业产业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色。虽然具体的产业有地区差异,但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却具有相通性。有鉴于此,南方和北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可以在农民继续教育中尝试跨地区办学,做到优势互补,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最优化。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如果教师本人对农业现代化不熟悉、不精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继续教育教学机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农业是技术性、专业性比较强的产业,只有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本人对教学内容的相关专业非常熟练、精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既可以把教师派到知名高校培训,也可以通过组织部门关系派去挂职,或到企业、农场实习、借用,通过切身体会、现场学习增加农业现代化知识。第二,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人才引进是增强师资队伍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既要引进优秀博士,更要引进那些已经退休、有丰富教学经验、有极大工作热情的退休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教师队伍中。第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果在引进优秀人才方面对于很多继续教育机构有编制、岗位或经费限制,那么,这些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借鸡生蛋的方式,引进知名高校的知名教授、知名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前来教学,可以通过聘请他们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的方式,稳定外请知识学者教学队伍。


3.科学设置教学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同样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农民继续教育同样如此。除了要有针对性地增加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原则。第一,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平衡。课程的单一设置容易使学员产生疲劳,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数量和时间上的均衡把握,能使学员保持新鲜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听课疲劳。第二,发挥教师特长。有的教师擅长理论课,有的则擅长实践操作,因此,一定要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切忌作为通才使用。第三,教师性别的把握。在课程设置时同样需要适当考虑教师的性别因素,只有男教师或只有女教师、男教师或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同样可能影响教学效果。此外,还需要注意外请教师与本校教师之间的平衡、新上任教师与资深教师之间的平衡等。


(三)农民个人层面


1.大力参加社会实践。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较之于其他教育,继续教育,尤其是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继续教育,在实践性、运用性上可能会超过一般国民教育,但所有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课堂性。所谓课堂性,是指学习的内容还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途径传授给学员,就其实质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学员从课堂学习结束后,一定要回到现实中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实践。农民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在具体市场运作中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那些技术性强的知识,一定要反复操作,直到熟能生巧为止。所谓技术,就是指操作者能反复使用成功并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一次成功并不能代表操作者、学习者掌握了该技术,只有能反复、熟练地操作,才能说明如此。


2.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对于那些从不参加继续教育的农民而言,他们通常从眼前利益出发,不愿意在继续教育方面进行投资。他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在中国存在大量的“空心村”,绝大多数空巢老人、大龄农民工虽然经常接触电视,并会使用一些日常家用电器,但基本不会使用电脑、移动网络等信息化通信工具,手机中“老人机”的存在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老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适应。而新生代农民同样不愿意在继续教育方面投资,他们经常被现实生活中的巨大经济压力所难住,不愿意在继续教育等短期内无法带来明显经济收益的教育中加大个人投资。针对上述农民队伍的现实情况,一方面,政府、社会机构要在农村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尽快接受继续教育等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农民自己也要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杨莹莹(郑州轻工业学院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