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已经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存在的背景,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以及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1.“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农”问题得以成为一个问题,其深刻的根源是现代化进程。在以农业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农业是主要产业,农村是主要区域,农民是主体成员,因此无所谓“三农问题”。任何一个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都不得不重视农业,以农为本。“士农工商”,农民的地位仅次于官员。进入现代化进程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农”的地位日益降低和边缘化,从而成为一个影响、乃至决定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政治社会问题。
现代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为产业基础,以城市为区域基础,以城市市民为社会主体的,这是产生“三农问题”的客观经济社会基础。“三农”问题得以成为问题,还有其主观基础,这就是现代意识。现代化不仅仅是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过程,同时也是现代意识的形成构建过程,这就是与市场化、民主化相应的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的产生和传播。由此就会产生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追求与事实客体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最为集中地反映到“三农”领域。一方面,现代化必然带来工农、城乡、市民与农民的差别;另一方面,现代化又带来自由、平等、人权意识,由此就会产生“人生来平等,但又无不在差别之中”的焦虑和反抗,“三农”问题因此成为一个公共性的政治社会问题。
2.“三农”问题存在的背景
“三农”问题存在的背景是现代化进程中两种文明的并存和差别。这一问题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国家都会出现这一问题。而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这是由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决定的,“三农问题”也因此在中国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三农”问题首先是农民问题。正是因为工业的崛起和农业的弱势才造成乡村的衰落和农民的贫困,于是才有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农民的工人化。但是,在中国,工业化先天不足,城市化进程缓慢,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仅难以带动乡村,吸纳和消化农村人口,反而以牺牲农村和农民为代价。这就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长期堆积在有限的土地上。历史上的人地矛盾未能缓和,反而更加突出。这造成了两大后果: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农民就业不足。
第二,农民问题又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农民只有与土地结合,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因此,土地始终是农民问题的首要问题。只有解决土地问题,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现阶段,土地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二是土地收益分配的不合理。
第三,土地问题的核心是权益问题。为什么农民并不能从自己的土地上获取相应的收益,从根本上说是农民的平等权益问题。现代社会是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这种权利受国家法制保护,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必然要求建立以公民平等权利为基础的民主国家。
3.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进行建设、改革,必须始终紧紧抓住这个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2008年10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三个作为”: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是今后指导“三农”工作总体思路的一个新概括、新论述。
3.1扩大内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当代中国著名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严瑞珍教授表示,在目前面临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下,要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关键是要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加大农民的收益。影响农民收益的因素有:
(1)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健全,现在农村中的计划经济成分还是很大。因为市场经济的关键是等价交换。但是中国农村的情况却是:农产品的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农村的其他资源如土地和农业劳动力,也都存在相同问题。如何使农业的资源的价格与价值相符,这是提高消费需求的关键环节。
(2)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路径单一。那就是只有以农民工的形式到城市打工,在城市的经济发展顺利时,农民可以获得工资,得以生存;而当城市经济发展不景气时,只得回乡。国外的农民,也是向城市转移,但转移的路径比我们多样。譬如国外的许多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在工业化过程中,土地的价格上升得很快,所以农民可以通过出卖土地进城,买房子住下并投资第二、第三产业。但是我国的农民没有土地个人所有权,这是我国农民劳动力转移缓慢和困难的原因之一,其直接结果是影响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影响收入快速增长。
(3)资金的社会化问题。农民要发展生产,就需要资金。但现在农村的金融制度很不完善。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资金不足,成本很高,风险大,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生产和生话的需要。所以,要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解决农村信贷问题。国家要斥资扶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大力开展小额贷款;并给民间借贷以较宽松的政策环境。
3.2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中国的农民,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实行农户经营。30年来,作为家庭经营的性质来说没有变,而且今后也不会变。但从现代化水平来说,农户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有的还维持原有的经营和耕作水平,有的走向了现代化。现代农户有如下特点:一是技术装备先进,用现代技术和生态技术装备起来;二是资源积聚的社会化。原来只能靠一家一户积聚资源,现在通过社会积聚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三是生产力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生产规模化、批量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格化。这些农户的劳动生产率高、竞争力强、收入大。还有一类农户介于传统农户和现代农户之间、已开始走向现代化却不完全具备现代化农户的条件。要加快农户现代化的步伐,需要将传统农户推向半现代、现代农户。当今,现代农户数量还少,却是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业的希望所在。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但就整个农村发展来说,还要推动生态建设、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治建设。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4.解决“三农”问题应注意的关键事项
4.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从实际出发,切忌“一刀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过程,有完整的内涵、系统的目标,但具体到一个时段、一个地方,应讲条件,有所侧重,不能同时什么事情都抓、所有村子都搞“一刀切”。抓新农村建设,应从见效最快的事情抓起,选择条件较好的村子先行示范。如果所选的示范村群众没有积极性,就暂缓实行,在其他地方另行选点。现阶段开展新农村建设,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加重乡村和农民负担。必须有很强的政策观念,工作方法也要得当,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是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而不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关键。
(2)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提起新农村建设,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是一排排崭新的农舍。这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最直观的体现。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较强,可以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力量抓村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欠发达地区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较差,在起步阶段抓一些见效快、受益面宽的工作,有利于统一认识、增强信心。但更重要、更本源的内容,是发展农村产业、增强农民经济实力,欠发达地区尤其要在这个方面下功夫。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建设新村镇,才有条件过上新生活。把新农村建设长期持续地抓下去,而不是运动式地突击抓一下,就必须牢牢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最为根本的环节。
(3)各地区各部门应对新农村建设给予必要支持。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力更生、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农村面貌。同时,也要顺应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及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投入。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新,除了建设内容新外,一个重要特征应当是财政有投入。应很好地处理农民主体和政府引导的关系,在充分发动农民的同时,中央和地方应筹集一定资金,通过发放水泥、电动水泵等实物的方式,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建自来水、村内道路和新式厕所。韩国在开展“新乡村运动”的初期,也曾向农民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资,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国家投入专项资金,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把水泥、钢材等物资用于农村道路、饮水工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缓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另外,围绕新农村建设整合现有的各种支农资金,按一个规划统筹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资金分散、行不成合力等突出问题。
(4)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为避免走弯路、造成浪费,规划先行应当成为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是村镇建设要严格遵循规划。在不少地方,由于村镇建设规划长期滞后,“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两年农民资金积累增加较多,农村即将出现新一轮的建房高峰,在这个关键时刻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管理十分必要。一个好的村镇规划应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前瞻性。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突出重点镇和中心村的建设,不要遍地开花。欠发达地区村庄和人口比较分散,城镇化的格局尚不明朗,编制规划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不能片面追求水、电、路的通村率。今后要撤并的边远村庄和人口稀少的居民点,现在不必要花很大代价搞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具有和谐性。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防止千村一面。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充分利用山地和旧宅基地。既要建新,更要拆旧,避免出现新的空心屋、空心村。三是具有包容性。规划中要注意保护有价值的传统民居等文化遗产。四是以人为本。要突出农村特色,便利农民生产生活。
(5)注意与现行政策相衔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和思路的创新发展,又是近年来中央关于“三农”工作一系列重要部署的延伸;既需要创新工作方式和机制,又必须遵循既定的工作方针和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民出资投劳、土地利用等政策性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防止加重农民负担、防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防止乱占耕地、防止强行推进规模经营等有关政策规定,不能强行集资摊派、不能举新债、不能乱占耕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把握政策界限,着力解决浪费土地的现象,用政府补助等机制调动农民建设积极性。
4.2把握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五个节点
农民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关节点就是“利益调节”: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民主权利。为此,在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1)政策问题。一是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问题是“三农”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二是集体财务管理政策.农村财务问题既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导火索。按照“民主、公开、合规”的基本要求,搞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对于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三是扶农政策。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执行好相关政策,保证各种扶农政策和措施真正、直接落实到农民头上。
(2)负担问题。要让农民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就要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这两方面的工作,处理好“给”与“取”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采取“多于、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多予”,就是要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建立对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即是在政策上支持保护农业,物质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生产经营上为农民服务.“少取”, 就是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做好“减法”.一方面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清理和规范涉农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应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切实精简机构,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3)自主权问题。对农民来说,自主权是最大、最切实的民主权利.温家宝同志指出,“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农民的事依靠农民去办,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根本的工作路线问题”.从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来看,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充分尊重了农民的自主权,放活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权.我们要始终坚信,农民有能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应让农民自主决策.政府的责任是为农民提供政策指导、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要“引民致富”,不能“官逼民富”,不能代替农民决策,不能强 迫命令。
(4)服务问惠。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要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服务工作.一方面,要逐步健全乡、村两级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自我服务组织,实行“民办,民管、民惠”,抓好信息、流通、科技和关键生产环节的服务, 引导他们上联市场,下接农户,围绕市场,发展生产,增 加效益.要引导村级组织积极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各类企业,实行村有民营或合作经营,既可以安置农村剩余劳力,又可解决有钱开展服务的问题.另一方面, 要清理规范市场,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个别组织“只索取、不服务”的行为,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行为。
总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作者:朱新杰 来源:科教创新 201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