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2016-05-12 08: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农村实现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


  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问题的提出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所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相对农村都比较发达;城市在人均消费水平上也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巳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居民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国家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厉以宁认为,中国的计划经济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但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导致中国城乡之间收入的巨大差距。不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无法实现生产要素和城乡人力的顺畅流动。所以,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之一。


  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国家政策等等,首先,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而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也没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制的冲击下瓦解,建国后虽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但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并没能改变农村落后的局面,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才开始冲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束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另外,建国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制度和管理上对城市和农村进行划分。在户籍制度上,采取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限制了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在水电、道路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几乎由国家负责,而农村基本由农民自筹经费;在义务教育和公共服务领域同样采取不同待遇,城市居民和职工享受国家公费医疗与养老保障,而农村居民医疗和保险则依然按照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


  这种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制度事实上巳经赋予了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身份。厉以宁说,城乡居民教育机会不平等将导致就业不平等,就业不平等又致使收入不平等、生活不平等,从而使下一代又处在不平等的环境中。所以,改变城乡不平等的现状,就应逐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机会平等。这种制度和管理方式是与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背道而驰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整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为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提供保证。(二)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生,城乡差距过大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起步较晚有着直接的关联,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大致经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从改革开放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刚刚提出和探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阶段,这一时期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使得城乡之间的交往变得频繁,城乡之间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差距逐步缩小,为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对城乡结合部等边缘地区的特定概念、特征等进行探索。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巳经初步建立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理论的框架和体系,研究内容巳经涵盖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特点、方向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要求逐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国外城乡一体化模式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初就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日本和韩国分别于20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搞新农村建设,并逐步开始城乡一体化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大多巳达到70%~80%,世界各国的城镇化经验表明,在现代建设过程中,城镇化率往往是超过工业化率的,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的比率都在85%以上,而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远远赶不上工业化水平。所以,加快我国农村乡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是提高我国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同时必须看到,目前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根据这个方针,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标,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坚持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不变的基础上,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政策限制,统一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共享现代文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


  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互动发展。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土地合理利用,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制定发展规划,形成统筹城乡发展,覆盖范围广、发展布局合理的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模式,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重点扶持乡镇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解决现有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进程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扫除体制上的障碍。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要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必须按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从改善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水利、供电、通信网络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进程。从基础设施等硬件上缩小城乡差别,破解农村因基础设施薄弱、资金引进困难、人才短缺、技术薄弱等问题。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乡统筹规划,统一考虑布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人,实现公路、电力、生活和饮用水、电话及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村村通”系统工程顺利完成。在交通建设方面,形成城乡一体道路体系;在水利设施上,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过加大水库建设、抗旱井挖掘、水厂改造等方面的投入,为农村抗旱防涝,抵御自然灾害,农民增收奠定基础,解决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通过农村电网改造、网络通信和环保设施等方面建设不断完善供电、通讯和绿化排污等基础设施。打通农村发展瓶颈,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探索城乡建设资金筹集方式多元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我国的城乡差距过大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的显性差距上,还包含着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隐性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就要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要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保证教学质量,城乡居民平等的享受教育资源,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成果,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保证农村孩子学有所教。


  文化是民族地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丰富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对提高农民素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文化站、文化室、网络文化,积极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保护农村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风俗。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继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补贴标准和就医报销比例,让广大农村居民真正实现病有所医。引导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和卫生人才向农村流动,提高新农合的保障水平,完善医疗救助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科普宣传,农村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农业信息化、科技化、现代化水平,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改变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的状况,必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补贴,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


  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让城乡劳动力享受平等的就业服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探索适合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服务,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民工就业培训,失地少地、农民就业和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大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问题。


  通过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人。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企业要依法为其办理养老、失业、工伤、基本医疗等各种社会保险。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优惠政策,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便促进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并加强领导做好服务工作。


  (五)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统筹城乡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管理的一体化。


  我们应在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基础上,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人,充分挖掘农业增长潜力,增加非农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民合理流动,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大对农村的保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一些基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农民真正能够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为下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体现了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认识和实践应用。它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力就业、社会管理一体化,对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团结,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正在经历几千年来最深刻的变革,农村与城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进行频繁而深层次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一背景下,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取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必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村地区将发生巨大变化,农村居民收入将再次得到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村群众将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共享美好生活。


  从长远来看,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李艳玲

                                          (哈尔滨商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