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伤春”词章之祖

2015-10-12 09: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 内容 提要】
从古到今,历时性地考察和梳理各种关于“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解释,我认为还是汉代毛亨、郑玄的解说——采桑女“感春而思嫁”说比较接近诗意,这句诗因此也可谓是古代“伤春”词章之祖。

【关键词】 《七月》 女心伤悲 采桑 歧义

  《 豳风·七月 》是《 诗经 》农事诗的杰作,对于其中颇具情韵的“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历来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从汉代到清代已有种种不同的解释。近 现代 学者在前人基础上又有了更多的申发,并加进了 时代 特点,以致歧义纷呈。在新世纪之初,有必要对此 问题 作一番回顾和探讨,以方便广大读者,也从一个侧面展示《 诗经 》 研究 的动态 发展 。我认为还是离《 诗经 》时代最近的汉代学者的解释最为素朴、贴切。
  一、古代几种典型的解说
  最早对这句话作出解释的,是汉代的毛亨和郑玄。《 毛传 》曰:“伤悲,感事苦也。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殆,始。及,与也。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毛氏把“女悲”和“同归”看作不相关的两回事,这样的解释似不大确切。《 郑笺 》申明《 毛传 》并加以发挥道:“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郑玄的解释可称为“感春而思嫁”说。清王先谦在《 诗三家义集疏 》中 分析 了以上两种解释后说:“公子嫁不愆期,故冀幸庶几与公子同时得嫁也。传言豳公之子躬率其民同出同归,男女不谋,情事未合,不若笺义为长也。”
  宋代兴起疑经废序思潮,对于《 诗经 》的理解多从探求本义出发,因而新意迭出。朱熹《 诗集传 》说:“公子,豳公子也。盖是时公子犹娶于国中,而贵家大族联姻公室者,亦无不力于蚕桑之事。故其许嫁之女,预以将及公子同归,而远其父母为悲也。其风俗之原,而上下之情交相忠爱如此。”王贵民《 中国 礼俗》说:“古代嫁女之家思相离,宋代有的地方始与哭嫁。”可见朱熹是以时俗解诗。 台湾 的马持盈赞同朱熹的说法,他在《诗经今注今译 》中说:“女心为什么悲伤呢?因为要嫁于公子,远离家人父母,故一时心酸耳。”
  清代以姚际恒和方玉润为代表的独立思考派,常能发前人所未发。姚际恒《 诗经通论 》认为:“公子,豳公之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宫,将随女公子嫁为媵,故治蚕以备衣装之用。而于采桑时忽然伤悲,以其将与公子同于归也,如此则诗之情境宛合。从来不得其解,且写小儿女无端哀怨,最为神肖。或以为春女思男,何其媟慢!或以为悲远离父母,又何其板腐哉!”姚否定了郑玄和朱熹的说法,认为他们太淫秽或太陈腐,引用孔颖达《 毛诗正义 》的“是诸侯之女称公子也”,从而提出了“媵嫁说”。方玉润《 诗经原始 》与姚际恒针锋相对,他说:“‘采蘩祁祁’,女子众多,焉知其谁为许嫁,而谁非许嫁人耶?……岂举国采桑诸女尽为媵妾哉?曰‘公子’者,诗人不过代拟一女心中之公子其人也。曰‘殆及’者,或然而未必然之词也……此少女人人心中所有事,并不为亵,亦非为僭。王政不外人情,非如后儒之拘滞而不通也……又何必沾沾辨其为男为女公子耶!”方说本之人情,毫不拘泥于字眼,一一驳倒了姚说,可谓通达、平实。
  二、现代学者的三种代表性说法
  首先,建国后盛行“阶级分析法”,很多学者受此 影响 而认为当时为阶级对立非常鲜明的奴隶 社会 ,女子伤悲是因为受到奴隶主的压迫和欺凌。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认为《七月》“反映了当时奴隶充满血泪的生活……使人想象到当时的劳动妇女,不仅以自己紧张的劳动为奴隶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连身体也为奴隶主所占有,任凭他们践踏和糟蹋”。朱东润《 历代文学作品选 》解释为“采桑女心里伤悲,害怕自己被公子们掳去”。着名的《 诗经 》译注专家余冠英、高亨、陈子展、周振甫大体持同样的观点。高亨还把“殆”直接解释为“压迫”,并说“此句言农奴的女儿被奴隶主强行带走”。陈子展《 诗经直解 》说得更为具体:“女子自知得为公子所占有,恐为公子****侵凌而伤悲耳。在奴隶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基础为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工作者,此生产工作者即奴隶主所当作牲畜买卖屠杀的奴隶。”
  由“阶级对立”说衍生出“抢婚说”。程俊英《诗经选译》译为:“姑娘心里暗悲伤,只怕公子看上抢。”邹德文在《〈诗经·七月〉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平议 》①一文结合周代习俗和文字的含义理解为“抢婚”。台湾的裴普贤、糜文开合着的《 诗经欣赏与研究 》以为“其意盖恐贵族公子强与之俱归也”,翻译为:“大姑娘心里正忧郁,怕被公子哥儿带回去。”
  其次,媵嫁说也比较风行。此说最早为清代的姚际恒所提出,余冠英《 诗经选 》:“一说怕被女公子带去陪嫁。”张钧、贺丽杰《 “殆及公子同归”新释 》②赞同余冠英的说法。王魁伟在《 女心为何而悲 》③中认为“媵婚”为奴隶制时代的一种婚俗,他说“通过阳春时节采桑女奴既向往出嫁,又怕同贵族女一起出嫁而做陪房的复杂的心理刻画,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王益强在《〈诗经·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新解 》④中认为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人不脱离劳动,蚕桑之事如夫人也应为之。据《 毛诗序 》为陈事功,故不该为抢婚,公子为女,意译为:“少女在忧虑、悲痛,快要陪伴公子出嫁了。”翟相君《 诗经新解 》认为女儿将陪国君女公子出嫁,为远离父母而悲。显然,所谓“新解”只不过是综合了孔颖达和朱熹等的看法。
  还有的学者从更深层的文化学角度进行挖掘,指出这句诗与桑林社祭或高禖祭祀有关。赵雨《〈诗经〉与夏商周村社文化 》⑤以为“少女对即将到来的桑林社祭的不安,且伤悲的词义还不完全和今天相同……此句所喻与周历四月仲春祭报之礼有关。桑林社祭日是集献祭歌舞和性活动于一体的宗教节日。这种性活动原是一种企图刺激土地繁殖的生殖巫术,交会后女子就被纳入贵族宫中”。而程保生《 也说“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⑥认同赵雨的观点,认为“女心伤悲”有两层意思:一是远离父母亲人之悲,二是对新家的惆怅、不安。夏德靠《〈豳风·七月〉“采蘩”考辨 》⑦通过考证得出“采蘩”与高禖之祭有关,意为“祭高禖后,后妃悲伤地同豳公一同回去”。

  三、综合地 分析 ,汉代毛、郑之说最接近诗意
  要弄明白这句诗的含义,首先要斟酌关键字词,对于“公子”一词,黄焯《 毛诗郑笺平议 》分析了传、笺、疏后说:“至所称公子当指豳之男公子言。若如《 正义 》申笺之说,为指女公子,则于下‘为公子裳’、‘为公子裘’有碍矣。《 传 》以‘秋士’挟‘春女’言,只类‘及’之辞,于经义无当也。”黄说为是,从《 七月 》一诗上下文来看,把“公子”理解为女公子,难以贯通全诗,而且《 诗经 》305篇也无相应的用法。“殆”为将要之意,王引之《 经义述闻 》曰:“殆,近也,几也,将然之词也。”《 尔雅 》:“及,与也。”“殆及”如方玉润所解“将然而未必然之词也”。“归”字在古代特指女子出嫁,通常与“于”连用,如《 周南·桃夭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齐风·南山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郑笺 》:“妇人谓嫁曰归。”而此句前面已有“公子”二字,故为“同归”,“同归”即为“归”,这里的“同”只是为音韵上的错落有致,不必生搬硬套。《 小雅·四牡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采薇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两首诗中的“伤悲”与《 七月 》基本相同,表现的是内心的惆怅和不安,它的内涵比较宽泛,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伤悲”意义不尽相同。扬之水在《 诗经名物新证 》说:“《 七月 》此章(第二章)旨在写春天里的物态人情,故‘女心伤悲’云云,不过是小儿女即将走出梦想的时候,生出的一缕无名的惆怅。它是清刚明亮的喧沸中一声幽幽的轻叹,它是翠色轻摇的春日里一抹沉着的艳媚。”
 其次,还须把这句话放回到《 豳风·七月 》中,起码应该联系第二章来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煦暖的阳光使万物萌动、复苏,黄鹂鸟在枝头婉转地歌唱,妙龄女手拎竹筐,沿着小径去采柔桑。春天的天好长啊,采蘩的女子你来我往,熙熙攘攘。这里两次出现“春日”字样,强调 自然 环境的温馨美好。在生机盎然的大自然的怀抱中,采桑女沐浴着阳光,感受着春的气息,陶醉在美的遐思中。不知不觉中女子的春心被唤醒,想到自己将要出嫁的情景,不禁百感交集。如方玉润说:“女当春阳,闲情无限。又值采桑,倍惹春愁,无端而念及终身,无端而感动 目前 ……且着此句于田野朴质之中,愈见丰神摇曳,可以化旧为新,而无陈腐气。亦文章中之设色生姿法耳。”面对美好的春光,女子联想到流逝的青春,涌动着丝丝缕缕的感伤,于是感物而忧伤不已。如《摽有梅》所歌咏的那样:“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这些诗句有节奏的排列,使天地间的人与物充满了律动,丰满的本能欲望和葱茏的自然生机融合为一,显示出浓郁的春意,也折射出无限的伤感。对诗中的“伤悲”不能死抠字眼,应理解为徐志摩所说的“蜜甜的忧愁”。“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固然美妙,但也可能“遇人不淑,慨其叹矣”,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女子不禁陷入了莫名的忧伤之中。我们要善于体察情境,深入到女子的内心,才能揣摩到她的所思所想。如《 孟子·万章上 》曰:“故说《 诗 》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赵岐注曰:“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
  在《 诗经 》中采物往往引发相思之情,《 白虎通 》说:“嫁取以春何也?春,天地 交通 ,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也。”更何况桑树是神树、生命之树,与女性生殖有密切的关系。《 墨子·明鬼篇 》云:“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桑林和社稷、云梦一样,都是男女幽会祭祀高禖的圣地,而且男女欢会也是当时的礼俗所允许的,《 周礼·地官·媒氏 》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任红敏的《 采桑主题与采桑女形象的演变 》⑧认为《 诗经 》 时代 确立了采桑主题,其时的采桑女具有艳情色彩:“有美丽的自然环境,又有‘奔者不禁’的人间礼俗,在礼教与伦理道德相对宽松的 社会 环境,采桑女便具有了独特的人文 内容 和审美确定,她们令人充满遐思与向往。这便构成了上古采桑主题的要素:时间是象征着生机、生命希望的特定文化内涵的春天;地点是充满人生激情男女欢会的桑林;氛围是厚朴与率真、单纯与狂放的社会风俗;人物是有着青春与活力的采桑女子。”这种说法高度概括了此句诗产生的桑林文化背景,可谓中肯而深刻。
  进一步考察《 诗经 》中采桑题材的作品,可见《 诗经 》中与桑有关的诗篇均写男女情爱。如《 鄘风·桑中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为男女青年幽期密约的情歌;《 魏风·汾沮洳 》以及《 十亩之间 》都是在欢快的劳动中表达了采桑女对美男的思慕之情:“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卫风·氓 》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的处境及婚姻状态;《 小雅·白华 》和《 隰桑 》及《 秦风·车邻 》表现了未见君子时的烦恼和既见之后的欢乐:“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张强说:“此句可谓是伤春情歌之发端,物候感人,情动于衷,伤心之处是怕与‘公子同归’。如果把‘女心伤悲’放在西周中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的大背景下,放到桑—社树—生殖崇拜的文化符号的氛围之中,怀春的采桑女子的感伤则会更加动人,青春的压抑与生命原欲的冲动在消长起伏不定中释放出不可名状的悲情。”⑨
  按照以上的分析,抢婚说无论如何不能成立。一则抢婚在《 周易 》中有“屯如般如,泣血涟如,匪寇婚媾”的记载,而在《 诗经 》中却无明确记载。另则它与美好的自然环境和全诗的主旨是如此的格格不入,纯属后人臆测。我们也不应该过分强调“阶级对立”,《 七月 》一诗是以“赋”的手法,直接再现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其基调是豳人对其劳动生活和劳动本身的赞美,是那么天然素朴,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虽然有“无衣无褐”、“为公子裘”等诗句,但也不能断章取义地把整个诗篇理解为表现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徐北文在《 七月——西周农家乐 》中说“《 七月 》是周初豳地之诗,则作为举行礼仪乐章的《 七月 》当然不会是暴露讽刺之作。按全诗内容来看,其主旨则是表现了随季节之变化而进行劳动生产的公社农民的团结与和谐的生活”。也就是说《 七月 》不是诉苦诗,也非悲愤诗,它更多地表现了当时公社农民的生产劳动和日用饮食,虽平淡却也热闹,虽简单但也繁华,在粗放的劳作中有细腻情感的流露,在男子耕种打猎的阳刚之气中,又渗透着不绝如缕的阴柔之情。整首诗的基调是清澈明朗的,而非凄苦哀怨的,故阶级对立说同样说不通。
  因此,我们不应对这两句诗作太多的引申,所谓“远离父母为悲”乃至于“哭嫁”说虽有一定道理,但显得有些迂曲,是后人根据时俗推测出来的。“媵婚”说大概是后人受到《 大雅·韩奕 》“诸娣从之,祁祁如云”的 影响 ,因《 七月 》诗中也有“采蘩祁祁”字样。结合任红敏、张强等学者对这句诗的解读,我认为还是毛、郑的说法最为接近诗意。毛亨、郑玄作为汉代学者,毕竟去古未远,而且他们的注释严谨求实,对字词的解释基本可信。毛亨虽对后半句的理解一般不为人们所认同,但其“物感”说直接启发了郑玄。郑玄“物化说”乃感物而兴情,并把前后两句解释为因果关系,这是顺理成章的,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是也。郑玄的采桑女“感春而思嫁”说自然贴切,耐人寻味。钱钟书先生说:“苟从毛、郑之解,则吾国咏‘伤春’之词章者,莫古于斯。《 野有死麕 》虽曰‘有女怀春’,而有情无景,不似此章之有暄日、柔桑、仓庚鸣等作衬缀……女子求桑采蘩,而感春伤怀,颇征上古质厚之风。”⑩由此,我们可以说“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为 中国 “伤春”词章之祖。
  姚际恒还对此诗的做法进行了分析,他说:“二章从春日鸟鸣,写女之采桑,自‘执懿筐’起,以至忽地心伤,描摹此女尽态极妍。后世咏采桑女,作闺情诗,无以复加,使读者竟忘其为言‘衣食为王业之本’正意也。”又说:“大抵古人为文,正笔处少,闲笔处多。盖以正笔不易讨好,讨好全在闲笔。”姚的解说也颇为中肯,特别是发现了古人对“闲笔”的妙用,可谓独具慧眼。扬之水对《 七月 》第二章作了精彩的点评:“这是美丽的《 七月 》中最美丽的一小段,虽以蚕事为主线,却是在春景中随处点逗,勤苦中,便生出多少情致温婉。”聂石樵先生主编、雒三桂、李山注释的《 诗经新注 》已从《 郑笺 》之说为注,这为后人理解诗意提供了最原始的材料,也对纠正以前各家译文和注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① 《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4年4期。
  ②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1期。
  ③ 《 学术 研究 》,1985年4期。
  ④ 《 厦门大学学报 》,1983年2期。
  ⑤ 《 商丘师专学报 》,1999年5期。
  ⑥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3期。
  ⑦ 《 贵阳师范高等专 科学 校学报 》,2005年1期。
  ⑧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6年10期。
  ⑨ 张强:《 桑文化原论 》,陕西 教育 出版社,1989年版。
  {10} 钱钟书:《 管锥编·毛诗正义 》,中华书局,1986年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