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关系探讨——基于河

2015-09-25 09: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有现象。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收入水平,也关系到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文章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制约流动的因素分析以及相关对策的探讨出发,寻找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社会流动;经济发展;关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
  从国际上看,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性普遍规律。从我国来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生巨变,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流动中实现了由农业到非农、由乡村到城镇的跨越。尽管如此,相对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现阶段我国仍面临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不断转移的较大压力,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已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较快发展的较大制约。“农村流动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表现,其实质就是农村隐性失业的公开化。尽管当前城镇下岗、失(待)业现象非常严重,但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看,农村劳动力能否充分就业是我国经济能否实现腾飞的关键。我国再就业问题的长期重点不是在城镇,而是在农村。”[1]
    为此全国各地、从上到下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和向镇城转移。在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也引发或加剧了一些矛盾、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农村流动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就业结构失调、不适应高技能工作岗位需要等。在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并实现又快又好地转移,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河北省农村劳动出现大量富余,流动趋势鲜明。2000年,河北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4%,农村劳动力2707.1万人,占全省劳动力总量的80.8%;全省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3.6亩,低于全国人均4.2亩的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很突出。本年度农村劳动力中社会流动总量达194.75万人,剩余农村劳动力人口500~600万人,全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40.42万人,其中劳务输出54.33万人。另外还有年增长的70万劳动力数字,实际流动劳动力还要多得多。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待流动的队伍,实现他们的劳动转移与就业的任务的确很艰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极为明显,任务相当艰巨。农村劳动力就业在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61.5%、21%和16.7%,在第一产业就业比例明显偏高,就业结构不合理。近年来,解决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数量逐年增加,但劳务输出增速不快,城镇化水平较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寻找就业岗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市场自2000年以来发生很大变化,剩余农村劳动力到2007年达1000万人,劳务输出总量累计400万人。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与就业任务比较艰巨。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开始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河北省地处京津塘沿海地区,濒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中心,地理位置上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性;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流出率较高,地处我国华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属于中等或偏下,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状况也属中等,农村劳动力有条件和能力支付流动的成本,从而为流动提供了可能性。这足以说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那些农村经济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的省与地区,流出率当然较低,比如河北省的贫困山区、我国西部地区等。
    三、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动因分析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现象有多种因素,分析起来,以下几种原因带有普遍性:(1)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增加经济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衣食住行也逐渐向城镇化方向转变。以河北省为例,许多村庄的建筑风格就像城市里的别墅,有许多农民甚至去城镇购买房产。为了追求更好更高的物质生活,农村家庭里的富余劳动力往往会走出去,进一步提高家庭收入。(2)科学技术解放了生产力,促使农民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3)青年农民个体发展的需要,追求高层次职业生活。现在的青年农民更是不满于父辈“面壁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抱着挑战的目标和心态,想要摆脱农民的身份地位。因此,对现代社会的青年农民来说,城市生活始终是他们向往已久的事情。(4)城市文化、城市文明对乡村的渗透和洗礼。由每年往返于城乡的农民工大潮可见,以青年农民居多,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外出打工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5)城镇建设和城市新兴行业的成长与发展为农村流动劳动力提供了市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国外各种资本、资产的流入,一些传统行业开始缩减,新兴行业悄然兴起,许多复杂劳动含量比较低的工种对农民工产生较高的市场需求,比如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垃圾回收处理、高险建筑工程等成为农民工主要从事的城市职业。
    四、制约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要在短时期内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有序流动、高质量流动,提高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就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来看,尽管每年按计划完成一定的流动、转移任务,但是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城镇生活状况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总量、供求结构失衡
    从总量上看,7亿多农村人口、5亿多农村劳动力、1.2~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700万农村劳动力是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过大,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艰难的直接原因。从供求结构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与城市或者非农就业岗位对劳动技能的要求之间失衡,现代工业部门新岗位的增加需要大量有文化、有技能劳动力的补充,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教育程度与专业技能以及基本素质难以胜任这样的工作,而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对农村教育投入欠缺,形成了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较低的局面。其后果一方面表现在劳动就业率不高,劳动力闲置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其法律知识贫乏,法律意识不强,不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劳动力素质低,也不利于其对信息的把握,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风险性,从而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降低了预期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如表2所示):

  另一条来自人民网的消息(2007年3月5日),全国5亿多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约占40%,高中及高中以上仅占12%,全国92%的文盲在农村,全国2亿多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可见,乡村农民亟待教育关注,特别是要促成农民工职业生涯的转变,必须使其投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活动中来,大力提高农村流动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三)制度、政策和观念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阻力
   主要表现:一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二是土地流转制度问题。家庭经营承包是现阶段和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项制度,导致从事第二、三产业而离开土地的剩余劳动力,选择“兼业”经营方式,带有明显的“两栖”特征,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三是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四是从观念上与具体操作上还需要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如城市就业中对农民工的差别性待遇依然存在,农民的乡土观念会制约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五、促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可行性建议
  促成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与就业有多种因素,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种因素。其中精神方面的因素包括文化教育因素、政治因素、职业因素等,精神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的转移、提升具有决定性、长效性作用。
    就河北省而言,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指出系列改革举措: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二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就业机制,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三是基本实现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一视同仁,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区域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四是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五是按照市场化和社会化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统筹规划、协调运作的培训工作机制,探索适合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职业培训模式和组织形式。六是按照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大力推进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职业培训,使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掌握一至二项专业技能。七是将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与劳务输出、推进小城镇建设、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农业的深度、广度进军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职教中心的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八是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求职信息发布、职业介绍、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作用。九是鼓励具备资格的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等等。
    以上河北省对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各项政治、政策举措无疑对加快河北省劳务输出、输入,推动河北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实践中进一步印证了社会流动的促成必须有一定的前提:开放的社会结构、有利于流动的政策、公平的条件、合理的竞争环境和机制等。“在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个人的身份、地位不再依赖于‘先赋性的身份地位’,而更取决于‘自致性的身份地位’。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努力,达到改变自己社会身份、地位目的。这样,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便成了一种十分自然、常见的现象。”
    六、结语
  农村劳动力流动在我国应该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逐渐走上现代化的轨道,标志着农村劳动力素质在逐步提高,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当务之急就要考虑农村劳动力的教育问题,需要城乡教育统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流入地和流出地应共同承担起提高农村流动劳动力的教育责任,实际上这关系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协调问题,不能只做亡羊补牢的事情。比如河北省对农村流动劳动力开展的定向、订单“阳光培训工程”等,虽然说是当前解决农村流动劳动力问题的一项很好举措,但也增加了政府的负担,如果中等职业学校作用发挥得好的话,社会流动的问题就容易得多。
  
参考文献
   [1]刘燕鹏,李立贤,石玉林.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基本特点研究.中国人口网.2004-03-26.
   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政府关于做好“十五”期间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意见.冀字[2001]46号.
   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通知》冀发[2003]26号.
   高志敏.成人教育社会学[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