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农业大国,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这是我国的国情。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史说明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一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作用。有些国家很好地处理了工与农、城与乡的关系,其经济、社会各方面就得到了迅速发展,较短时期成为现代化国家;也有不少国家因为没有处理好工与农、城与乡之间关系,使得农村长期落后,影响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至现代化一直难以实现。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党中央根据科学发展观原理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多予少取放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把我国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决策。
然而,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大部分农村的面貌变化却相对比较小,存在着许多社会经济问题。
一、当前农村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1.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薄弱。一些农村不通公路、没有经济来源,群众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特别是不少农村办学条件差,农民子女上学难,教育水平低,必然导致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
2.农民持续致富的路子窄。目前我国传统种植农业生产仍然制约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中,农户受市场影响大,而把握市场规律的能力弱,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很容易导致产销不对路,增产不增收,无法使农民持续稳定致富。
3.农业科技含量低。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科技是关键。可现在农村服务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满足农民对技术的需要,即使发展有前途的生态畜牧业、经济果林、药材等产业,往往由于技术原因而效益低下。据统计,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含量相距甚远,世界农业科研经费平均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1%,发达国际已达5%,我国仅为0.12%;农业科技贡献率发达国家为70-80%,而我国则为42%。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在我国农业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现阶段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率只有30-40%。
4.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使农产品流通不畅。目前我国许多农村每年生产的大量农副产品需要到外地市场消化,可由于市场信息不畅、交通不便,产品无法销售。当然,这也与目前农民的经济组织有关,单个农民无法组织定单生产,无力进行产品升级。农户以个体面对市场,必然处于不利地位。
5.筹资困难。市场经济中资金的性质必然是逐利的,目前的金融体制使农村资金大量流入到资金较多的城市。由于农村发展缺乏“第一推动力”金融的支持,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受阻。金融渠道不畅,财政资金缺乏,极少投入农业。传统农业由于农民自身积蓄少,难有足够的资金。而工商资本又难以进入较封闭的农业。
6.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家庭承包经营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许多需要较大社会协作的事情却没有人做,后又提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在实际生产中,这种“统”基本有名无实。分散的千家万户必然造成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导致经营效率低下。
另外,从土地制度来看,由于使用权流转还有许多障碍,农业生产难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虽然有人创造了“公司+农户”组织形式,它对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问题也同时存在,主要是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公司与农户之间不能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农业生产分散问题仍然难以解决。目前,农户以自给性生产为主、出售剩余产品为辅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生产日益缺乏竞争力。此外,农民要想持久致富必须要有科学的超前规划,种什么,怎样种,如何卖,卖什么价,这些关键问题不解决就难以致富。
7.社会保障问题。保障体制相对滞后,多头管理、无人管理依然存在,民政部门、卫生部门、劳动保障部门责任不清、秩序混乱情况仍未革除;保障覆盖面窄,失业、工伤基本没有,养老、医疗保险少数有条件的地方才有,而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也没有统一标准,过去还有“五保”供养,现在“公社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不复存在,农民生老病死孤残就业就医上学(特别是初中后非义务教育)成本不断攀高,保障难度不断加大,保障的落实就更加困难,主要依靠家庭自保和亲友资助;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相对城市来说也偏少,人均支出只有人均GDP的O.18%(19912001年,同期城市此指标达1 5%),仅相当于城市人均支出的八十三分之 。
8.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问题突出。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占全国7.5亿劳动力资源的三分之二,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人数的总和,而随着城市工业用地的增加,随着农业土地向产业化和专业化集中,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无地耕种日益增多,虽然每年数以亿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沿海发达地区,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绝大多数又苦又累又脏,待遇又低,还面临随时随地被解聘的风险,这与失业差别无几。同时,据专家预测,未来十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农业人口(包括劳动力及其家属)将达1.5亿以上,因此农业人口隐性失业问题十分突出。
9.农村人才缺乏。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农村中有文化、技术水甲高的人,一股都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城市,农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差不多都留在了城里,所以,农村发展“后继无人”。没有人才也就必然落后。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户数为24971.50万户、4.9亿多农民劳动力,农业部对其中19484万户的调查统计,200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为:高中文化程度6.81%;初中文化程度43.4%;小学文化程度34.47; 文盲、 半文盲率12.34%,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文盲率6.72%相比不降反升5.62%。,据调查,民工潮中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的占23.5%。由此可见,在农村劳动力中,绝大多数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不多。我国平均受教育的程度只有八年多,而欧美发达国家则近十三年。每百万人口相应农业科技人员,世界平均水平为37人,发达国际已达485人,我国则为77人。可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实在令人堪忧。
农村中这些问题必然会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阻滞,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又必然会使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和谐运行受到冲击。那么如何解决?只有建设新农村,而建设新农村千头万绪,其关键是要培养“新农民”。
二、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要求
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里不作全面展开,只是在上文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讨论新农村建设巾生产生活环境和人才建设问题。据笔者回乡调查,新农村建设农民最急迫、最关心、最急于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问题。科学规划村庄道路和各项社会事业布局,把有条件的村序改造、建设成为规划合理、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服务齐备的农村新社区;其次,产业区域建设与生活环境整治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农村工业小区、畜牧小区,在发挥现代工业积聚效应的同时,还可减少传统畜牧业人畜混杂对环境的污染,严格防控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使各村自觉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规划农家垃圾堆放处,做到屋里屋外干净,家家户户健康。第三,新农村建设不搞一刀切,注意地方特色。保留山水交融的田园风光和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使现代文明与农村田园牧歌式的传统生活方式有机地融合。实际上人类理想的家园不是乡村城市化,而是城市乡村化,使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能像乡村的人那样亲近大自然,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必须保持原来的地形地貌、植物群落,保护飞禽走兽维护好农村自然生态。第四,尊重各地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不破坏历史遗址等人文景观,如有选择性的保留一些有代表性的民居区、四合院、店铺、祠堂、庙宇等,确保标志性的古居群、名人居、老街等完整保留,农村中的犁、锄、耙、石磨、石碾等生产设施,以及土坑、火灶、大锅等生活用品要选样留存,给新农村留下历史记忆与参照,由此形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的新农村。
“新农村”既是一个空间的地域概念,又是一个包括“新农民”在内的纵深化的立体概念。即“新农村”建设是推动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全面地发展。其关键问题是人和组织的创新,所以,必须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民”。而只有这个“新农民”才能真正承担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三、培养“新农民”的路径
作为“新农民”的农民起码要有三个要求:一是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即有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知法守法、崇尚科学、勤劳致富;二是懂技术,至少要熟练掌握一项或多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三是会经营管理,即要求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素质,能够合理组织配置家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使用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懂得谈判,建立契约关系,积极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三者必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德为先,善于运用当代科技,如网络和外语等。使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产品需求信息、市场价格信息以及生产科技信息,打开国际市场等。有了新农民就能比较好地生产出生态的农产品,与城市互动,使农村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
第一,建立农村教育体制,强化农民的终生教育。只有培养造就规模巨大、素质优良的“新农民”,才能把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也可以说,教育是培养掌握先进科技、现代生产工具和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的保证,这样可以将农业生产从依靠粗放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集约型发展。农村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而且还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要调动现有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为农民开展以农业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在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农村教育需要政府投入资金和精力,才会有实效,因为靠农民拿出自己的收入来教育培训在实践中有很多困难。通过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使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提高,加上他们的自主产权,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就会自然找到资源组合的最佳方式,建设新农村才会事半功倍。
第二,开展农民工输出和输入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农民工在进城之前应有输出地政府就近开展培训,这种出发前的培训组织易、成本低、容易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因此,只要政府重视就会使得农民大面积受益,从而起到普遍提升文化水平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并基本保障农民进城的文化素质的“入口关”,这是输出地政府的责任。农民工到了城市之后,输入地政府和企业应根据产业和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培训。这一进一出的教育培训,由于涉及到输出和输入地双方政府的责任协调问题,中央政府应起到统筹协调作用,并给予专项转移支付补贴农民工输出地。这是因为一般来说输出地是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以此调动输出地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由于输入地相对经济发达,主要是中央和上级政府明确对输入地政府和企业在使用外地农民工时负有责任对其进行再教育培训的责任,而输入地政府应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国工业化现代化、提升国民素质和加速产业升级的高度,开放城市教育培训系统,推进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程。这不仅是利国利民的战略之举,而且也有利于输入地产业升级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输入地政府应将其纳入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三,依法保证农民权益,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家庭联产承包制一开始就是放活了农民的积极性,所以,建议体制改革中,要调整县以下政府职能,要求其管好市场秩序、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转换职能、减少职能便可大幅缩减机构、裁员,由此可进一步减少农民的负担。乡镇组织本来就是为农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必须保证其预算开支,取消差额拨款,不再实行自收自支、企业化的财务管理。因为这不仅降低了服务和管理水平,而且由于乡镇凭借权力直接向农民收费弥补财政预算差额,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也难奠定“新农民”的经济基础。
第四,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农民”必须克服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和自给自足的观念,观念的形成靠政府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实力强大的经济实体才可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和市场竞争的风险。
第五,着力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是市场竞争的防护网、稳定器,同时这也是穷人变富人,弱者成为强者的一条底线。对农民的社会保障首当其冲是解决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而农民工是一个特别和问题突出的群体。说它特别是因为农民工是介于城镇职工和农民之间的新社会群体,他们绝大多数处于流动状态,国家至今还没有对农民工的出现和成长做出及时和有效的回应;说它问题突出,是因为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生活,要遇到比城镇职工更大的风险,如:政策制度的不公,城里人的歧视,无安全保障的劳动环境,生活居无定所,劳动关系缺少稳定,与城镇职工不能同工同酬,城里选举和被选举的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等。另据笔者回乡的调查,外出农民工面临最现实的问题是找不到工作、拿不到工资、劳动不安全、工伤大病缺保险、子女不能上学等五大问题。农民工己成为当前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新成员”,遵循这一事实和判断,就要把农民和工人的其他成员一样对待,也就是要逐步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实行“国民待遇”。这既是体现公平公正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我们认为,只有使农民成为市场竞争中强者“新农民”,才能使农民有条件自己“造血”,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使他们能够在市场中获得自己的发展,而不再需要社会为他们担心,这必将大大加快我国建设新农村的进程,有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和谐运行,稳定持续的国民经济运行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