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六届三次全会提出的“翻两番、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共河北省委六届五次全会,深入讨论了关于推进我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并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我省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到2000年,农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六届三次全会以来,我省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各项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影响和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尤其是“三农”问题仍十分突出,就全省而言,已经达到的小康,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当前,农民增收困难,收入低而不稳,尚有近五百万人口没有彻底解决温饱和稳定脱贫;农村人口多,耕地少,就业压力大,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人口日益增多;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缓慢,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公益事业滞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协调,城乡差别仍在扩大;农业生态脆弱,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等等,广大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异常艰巨。与此同时,一些同志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基础缺乏清醒认识,盲目乐观,固步自封;少数同志在困难面前精神不振,畏难情绪严重;有些地方的党委和政府,囿于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创造性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在干部队伍中,思想作风不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必须尖锐地指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果不下大决心解决影响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不花大力气加快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就会严重影响全省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加快河北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历史责任。时间紧迫,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小进亦退。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充分认识积极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在我省“翻两番、三步走”战略部署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认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把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基础工程。要自觉地破除思想障碍,革除体制弊端,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全面提高领导水平,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把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任务一项一项落到实处。
二、我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实施步骤到2020年,我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省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县域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达到1.7万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左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全省城市化率达50%以上,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基本扭转;民主法制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医疗保健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秩序良好。全省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上述目标,要分三步走。第一步,从现在起到2005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9%左右,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第二步,从2006—2010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8.5%左右,力争到2007年实现翻一番目标,到2010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实现稳定脱贫;第三步,从2011—2020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总量实现翻两番以上,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各项目标。
三、我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在我省农村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加深对“三农”工作规律的科学认识,牢牢把握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主动权。
————坚持以人为本,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和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不同的资源和地理特点,积极鼓励各地探索切合实际、有利于发挥优势的发展路子。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促进经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和重大战略。要正确把握调整的方向,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要着眼于提高大宗农产品效益、促进农民特别是纯农户增收,通过政策鼓励、信息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做好农民思想工作,以及有效解决好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困难问题等,使广大农民自主、自觉地按市场导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着眼于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和完善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经济区。要着眼于提高农业竞争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畜牧、蔬菜、林果三大产业,特别是要把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环节来抓。要着眼于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要着眼于确保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集中财力建设优质专用粮食基地,抓好系列开发,促进粮食生产、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尽快形成。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销业,在提高技术水平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快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要引导乡镇企业根据市场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技术进步,加快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五、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出路。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来抓。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经营水平,使更多的农户融入产业化经营的链条,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要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速资本聚集,促进资源和品牌整合,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带动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龙头企业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批发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不论哪种类型和所有制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够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增加收入,都要积极鼓励扶持。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都要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
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基础,要通过科学规划和投资支持,重点选择市场占有率高、出口潜力大、特色明显的农产品主产区,尽快建成一批标准化、优质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构筑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产业格局。要围绕让农民最大限度地享受农业产业化经营收益,理顺龙头企业、基地与农户的关系,使之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坚持走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路子。从2004年起,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力争每年递增2个百分点左右,到2007年达到50%左右。
六、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就没有强大的县域经济和农村的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要废除一切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定,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着力解决我省县域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实力弱等问题。要坚持工业兴县,实行项目带动。要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实施更加开放的行业投资准入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民营企业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积极引进省外民营企业,促进民营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促进民营经济上档次、上水平。努力提高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诚实守信、勇于开拓、经营管理能力强、适应国内外竞争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形成有河北特色、市场占有率高的民营产品群、产业群和企业群。加快县域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参与发展县域民营经济,鼓励各类人才艰苦创业,形成浩浩荡荡的民营企业大军。力争到2007年,全省县(市)的民营经济比重占到县(市)域生产总值的70%以上,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同步增长。
七、切实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步伐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整合扶贫资源,创新思路,坚持标准,扎实工作,积极探索标本兼治、尽快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要坚持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成果并重,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九大”扶贫项目工程。贫困县、乡、村要增强脱贫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加大对口帮扶力度,鼓励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要把扶贫开发与社会救济紧密结合起来,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及时发放救济款物,按规定减免有关税费,确保生活不出问题。要集中力量打好农村饮水解困攻坚战,改善山区农民饮水难和饮水不卫生状况,2004年基本解决现有7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新出现的饮水问题随时解决。继续把张家口、承德地区作为全省扶贫开发的重点,举全省之力予以支持。张、承地区要制定和完善专项配套规划,专人负责,一抓到底,确保按规划进度如期脱贫。
八、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转移慢、渠道少,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突出因素。要拓宽视野,广辟渠道,加强组织,积极引导,力促省内流动,强化省外输出,鼓励出国务工,多层面、全方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像抓城市就业再就业工程那样,制定专项规划和工作目标,把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要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劳务输出工作机构,扶植和引导各类劳务公司健康发展,大力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努力形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和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新路子。要完善相关政策,优化转移环境,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进城农民与市民同等待遇的有效途径。从2004年起,各级要专门安排用于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管理的资金,组织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全员培训,使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1—2项实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要针对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完善培训教材,改革培训方式,加强定向定岗培训。通过制定专项规划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力争到2010年前,使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50%以上。
九、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实施城镇化战略,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要把推进城镇化进程,摆在活跃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位置,科学制定城镇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布局,形成比较完善的城镇发展体系。加快省会城市和其它设区城市建设,增强其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重点支持一批基础好、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县级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支持一批有条件的县城,建成高标准的小城市;择优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建制镇,走出一条适合我省省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要坚持产业兴市,加快培育城镇特色经济,充分发挥产业对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中心城市与周围城镇的产业转移和对接,密切城市扩张和小城镇发展的联系,不断延长产业链和上下游产品配套,加速城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向小城镇的聚集。全面建立以居住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生活来源为户口准迁条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城镇的功能和管理服务水平。改革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兴办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规范”的方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拘一格,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到2005年,力争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达40%左右;到2007年达到60%左右。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业指导,因地制宜,从
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抓起,积极组建、改造各种类型的农产品行业协会。特别是要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新形势,加快建立健全畜禽产品、蔬菜、果品等重点出口农产品的行业协会和商品协会,并赋予其必要的职能和手段。进一步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发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鼓励发展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加快农产品的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抓好农产品营销方式的组织创新。要进一步加快农业开放步伐。各地各部门都要按照我国入世承诺抓紧做好工作,尽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确保过渡期之后,更多的农户和农产品有效地与国际国内市场接轨。
十一、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深化改革,是解决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坚持把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和保持农村稳定,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根本目的,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稳步推进。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从2004年起,全省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并积极创造条件,逐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抓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粮食流通。有关部门要抓紧清理和修改不利于粮食自由流通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逐年扩大直补范围,增加直补数额,制定便于操作和监督的实施办法,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到农民手里,解决种粮农民效益低、收入少问题。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优化县域金融环境,逐步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积极稳妥地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认真做好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推广工作,解决农民贷款难、农村融资难问题。努力探索我省农村金融改革的新途径,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抓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机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可实行并村。
十二、抓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作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要以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六小”工程为重点,不断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提高建设水平。积极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改革。继续加强骨干河道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搞好南水北调河北段工程建设,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积极开展雨水集蓄、河渠整治、牧区水利、小流域治理和秸秆气化等各种小型设施建设。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工程,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省到2005年底,实现乡乡通油路;到2007年底,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油路(偏远山区通沙石路)。
要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依法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重点向“三农”倾斜。要整合现有各项支农投资,突出重点,集中财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贴等多种经济杠杆,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尽快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外资投入为辅助、广大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农业投入体系,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十三、高度重视农村科技和教育工作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坚持科教兴农方针,切实发挥科技进步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坚持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自主研究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成果推广相结合,逐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积极推进农村科技体制的改革,按照经营性和公益性分开的原则,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科技、供销社等部门,都要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主体。加强县、乡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引导其由单纯的生产技术指导向产业设计和全面的社会服务转变。要切实抓好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对重大技术引进和合资使用项目,在项目配套资金和相关配套条件方面给予支持。要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抓好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加速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农村教育要坚持为“三农”服务,切实解决教育内容脱离农村实际、忽视职业和实用技术教育、农村学校布局分散、教育经费利用率低等问题,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具有农村特色的农村教育体系。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调整教育布局,相对集中办学,加强师资培训,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效益。积极发展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巩固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应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各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应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按照市场需求设置教育和培训内容。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要特别关注和解决好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身体残疾学生的就学问题,从2004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先从52个贫困县着手实施,逐年扩大范围。继续大力做好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要重视并抓好特殊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有效措施,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
十四、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与卫生事业要按照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科学制定农村文化发展战略,加快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大力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和“太行山革命老区宣传文化工程”。加强对农村传统优秀民间艺术的整理和保护,培育和发展一批“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继续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要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反对和打击邪教,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责任。要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卫生医疗体系作为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将改善农村卫生环境,解决农民看病难,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民卫生基本常识的普及,提高农村防止和处理重大疫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卫生技术队伍建设,保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到2005年,初步建立起社会化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要积极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十五、努力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环境脏、乱、差,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必须把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作为一场伟大革命来抓。要从群众最不满意、又最容易突破的问题入手,积极组织农民硬化道路、净化街院、绿化村庄、改水改厕、推广使用沼气,创造文明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各级要切实加强领导,摆上重要日程,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力争到2010年,把全省三分之一左右的村建成“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文明生态村。到2020年,把全省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
要充分运用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活动这一有效载体,整体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要把建设文明生态村与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结合起来,
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小城镇、行政村和农户三个层面上形成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新格局。通过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十六、深入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搞好村民自治。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真正把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大力抓好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对村委会的领导作用,保证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开展工作。全面推进村级民主决策,村村都要建立和完善“民主议政日”制度,凡是涉及集体资产管理、公益事业建设等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事项,都必须经群众讨论通过。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制定规范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监督,不断深化村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注重实效,让农民群众普遍放心、满意。切实加强农业立法工作,广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涉农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正确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妥善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查处各种治安案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确保农村社会稳定。要及时总结推广有利于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好经验,推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健康发展。
十七、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骨干力量。要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县、乡、村“三级联创”和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履行和落实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县(市)委的关键作用,一级抓一级,严格考核。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广泛开展对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后备人才培养、发展优秀农村青年入党工作,特别要选准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针对一些基层干部在观念、作风和工作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中深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基层干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带领农民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本领;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学历教育,力争到2010年,全省每村至少有一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
十八、全面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党管农村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始终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农业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放在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统筹安排。要牢固树立以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总揽工作全局的思想,科学制定农村小康社会发展规划,创造性地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县(市)委是关键。要把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县(市)委和政府的工作目标,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县(市)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周密实施,把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乡镇,落实到村。要把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作为检验市、县领导班子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始终把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紧紧抓在手上,亲自谋划,精心组织。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把开拓进取意识同科学求实精神统一起来,在农村办任何事情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特别是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多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而不加重农民负担,善于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处理同农民的关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强迫命令、虚假浮夸、“政绩工程”,坚决不搞脱离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
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紧围绕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深入思考、深入研究,努力认识事物的本质,在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不断提高领导水平。省、市、县三级都要完善领导干部帮扶联系点、部门包县包乡、干部驻村入户等制度,经常地、有计划地组织机关干部到农村去,特别是要到问题多、困难大的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去,了解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开辟致富门路。要关心基层干部,保持县级主要领导干部相对稳定。各行各业都要树立全局观念,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大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千方百计搞好服务,实实在在地为农民群众谋利益,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做贡献。要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形成万众一心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