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两岸将和平发展确定为两岸关系的主题,10年来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恢复两会商谈并签署21项协议,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建立了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减少了两岸在涉外领域的内耗。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既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也是动力。要持之以恒地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努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在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收益,同时也要充分顾及到两岸尤其是台湾民众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的基础就是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
台湾研究两岸关系的著名学者杨开煌指出:“认同问题是两岸的核心问题。”[1]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是两岸问题中要被解决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影响着台湾民众的统“独”选择,也影响着两岸统一问题的解决进程。
一、政治认同概念的界定
阿尔蒙德曾指出:“用政治发展理论的语言来表示,对政治共同体的支持问题常被称为国家的认同意识问题”[2]关于政治认同,中外学界定义不一。一般认为,政治认同的概念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特·A·罗森堡姆最早提出的。罗森堡姆在1976年出版的《政治文化》一书中指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 )、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3]我国研究台湾问题的著名专家陈孔立教授认为:所谓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上和意识上的归属,从而确定自己的政治身份。[4]陈孔立教授对于政治认同的理解主要侧重于其形成的过程,即基于感觉体验的理性选择。本文认为:政治认同是政治主体对所属国家的政治体系的在感情上的依赖和理性上的信任,并经过历史、地域、血缘、文化等因素的形塑,从而确定的身份上的归属、行为上的支持以及政治人格上的统一。政治认同的归属对象是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历史感情和集体记忆连结的。政治认同的形成离不开政治社会化,其是个人对于民族、血缘、地域、历史记忆、文化传统的整合在政治上的反映,也是集体政治价值取向的来源,导着个人在政治参与时的政治行为。
二、台湾政治认同问题现状
(一)现状概述
1.台湾民众“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在下降,“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在上升。
根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民意调查资料,在1992年有17.6%的民众认为自己是台湾人,有25.5%的民众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认为自己既是中国人又是台湾人的有46.4%,但是到2012年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占到了54.3%,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只有3.6%,认为自己既是中国人又是台湾人的占38.5%。[5]
2.统“独”选择中间化,存在偏向“独立”倾向。
台湾远见民调中心在2015年3月所做的“台湾民众统独观调查”结果显示,维持现状46.5%、独立30.3%、统一9.3%,与2014年9月调查结果相较,“赞成独立”比率下降1.8个百分点,“维持现状”略升0.5个百分比,“赞成统一”或“维持现状,以后再看情形”分别上升0.4及0.3个百分点。民众“终极统独观”题组:48.7%赞成台湾最终应该独立、38.9%不赞成;22.0%赞成两岸最终应该统一、63.5%不赞成。[6]“不同的民调资料显示,主张台湾马上“独立”和维持现状后“独立”的受访者比例,在2008年后或维持不变,或略有下降(降幅在3%到5%之间),不同民调数据的共同点是,主张永远维持现状的受访者比例在2008年后普遍上升。”[7]
3.“民进党认同”偏高,“国民党”认同趋低
台湾指标民调在2015年5月底发布的关于“台湾民众政党立场倾向追踪分析”显示,有18.4%的民众倾向国民党,26.4%倾向民进党,40.9%倾向中立;同时有25.5%的民众倾向泛蓝阵营,31.9%倾向泛绿阵营,40.9%倾向中立。[8]台湾远见民调中心在2014年所做的关于“目前的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大党中,较能兼顾台湾利益与两岸和平发展者为何”的调查中,32.9%认为是国民党,30.8%认为民进党,另外18.0%认为两党皆不能。值得注意的是,认为两党都无法兼顾台湾利益与两岸和平发展的民众,在这四年显著上升14.9个百分点。[9]如果将政党选择倾向与统“独”立场进行交叉分析对比,可以得出,“民众的统‘独’态度及其对不同政党统‘独’立场认知,直接影响到其政党认同。”[10]
(二)认同困境
通过两岸同胞多年的合作与努力,中国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台湾则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两岸间经济贸易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对于开启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制度化有积极作用,是开启两岸政治对话的动力所在,但是从上文的分析来看,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化却并没有使得台湾民众加深“中国认同”,而且认同的趋势在向反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出现了“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国家认同的弱化上,也就是阿尔蒙德所指出的“对传统的准国家单位的忠诚同对国家的忠诚的目标发生冲突,即集体忠诚冲突。”[11]。由此本文认为,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出现了认同困境,这种困境就是:台湾民众原有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联结—历史、文化、血缘、地域的同质性,遭到了政治改革与多元政治文化的破坏,但由这两者所建构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却又无法保证民众形成新的、稳定的政治认同,从而使得民众的政治人格发生了分裂,政治选择难以统一,政治行为较难预测。
三、台湾民众政治认同困境分析
对于政治认同困境形成的原因与过程的分析是极为重要的。政治文明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三部分构成,政治认同作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其与政治文化一样,也具有三个组成要素: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选择[12]本文对于台湾民众政治认同困境的分析从这三个角度出发。
(一)政治认知异化
对于作为个体的台湾民众来讲,政治认知分为对于身份的认知、对历史的认知、和对政治权威的认知。
1.身份认知的扭曲
身份认识是由血缘、文化、地域联结的,具有历史传承性。在身份的认知方面,台湾民众是较为矛盾的。台湾民众在身份认知上的问题首先集中在自己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上,其核心是中国与台湾是什么关系。作为一种省际的认知,本文认为台湾民众认为自己是“台湾人”是没有争议的。然而,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时间较长,台湾作为一个地域上存在在台湾民众心中是有优越性的,优于其他地域,但是在台湾属于中国这一历史事实上没有任何争议。上世纪90年代,“台独”势力极力鼓吹“台湾主体性”,政府掌权者在历史、文化、方面利用“去中国化”为主旨的很多手段,割裂台湾民众与祖国在血缘、地域、文化上的联结以分离台湾与中国。然而政府所建立的所谓的“台湾意识”并没有充分的历史根据,也就不具有说服力,但是其在教育、传媒等领域长期带有误导性的“培育”,使得台湾民众的身份认知受到了误导,这就造成了台湾民众身份的分裂。原有的历史、血缘、文化的联结悬浮空中,但新有的政治身份却无法带来身份在传统根基里的归属,这实际上是台湾“台独”势力强制使用政治力量改变民众的身份认同。
2.历史认知上的分离
历史上,在1624年荷兰人曾在今天的台南和高雄地区,建立了一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据点;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日本,这两次分离使得台湾与大陆有了数以百年计的分离史,但是每一次分离的结束台湾都回归了祖国,这就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1949年至今的分裂是历史的偶然因素造成的,但台湾行政当局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不顾史实的编纂台湾被殖民侵略的历史,造就“台湾在历史上就是不属于中国”的言论;在地理教科书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在区域篡改为外国,使得在受教育阶段的学生儿童自幼就被灌输不正确的历史观念,从新世代群体上分裂一个中国的历史认知,进而破坏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这一系列行为使得原本的历史失真,加之两岸交流长期中断,台湾社会弥漫的不正确的历史观念得不到有效纠正,政治认同的历史连结被台湾的行政当局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无法从中华文化及历史传统中得到滋养。
2.政治权威认知上的误导
两岸之间自1949年开始的政治对立是由历史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国民党在台湾地区的政治权威被保留了下来。“如何把合法性从个人身上转移到政权上则是解决国家认同问题的关键”[13],“两蒋”时期其政治统治行为的目的之一就是建构起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在政治现实上误导了台湾民众,台湾民众所支持和保护的“政权”其在根本上是没有合法性的。
20世纪90年代,台湾开始了“宪政改革”,开放了“党禁”,台湾的政党终于获得了合法身份得以参政议政。同时,一步步的政治改革也为民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渠道。但是从国民党自上而下发起的“宪政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争取民心以维护其统治基础。虽然“宪政改革”后台湾政治呈现出多党竞争的态势,民进党在后来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积累了可与国民党比肩的政治资源,取得了“两大党”之一的政治地位,但是这场“改革”是背离政治民主的价值的,“台湾的政治生态至今仍未完成由族群对立的、社会撕裂的、非理性的“形式民主”和“身份民主”向“共识性民主”的转换。”[14]因此,台湾“政治改革”给民众造成了一种假象:台湾民众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而隔海相望的大陆人民是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可言的。这种政治现实上的误导,使得台湾民众对于民主内涵与价值,更重要的是两岸之间的政治现实有了错误的认知。
(二)政治情感极端
1.民粹主义盛行
民粹主义是政治平民主义的极端化表现,其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来源。由于民众在对“政治权威”的认识上受到了误导,加之官僚集团、宗族势力、黑金干政因素等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台湾的“民主政治”价值就被异化为了“民粹主义”。政治选举中蛊惑人心的宣传,五花八门的造势活动尤其是具有煽动性的政治人物引燃了普通民众的民粹式狂热。当年的“李登辉情节”和2000年“大选”中的“扁迷”(即陈水扁的狂热支持者)纷纷涌上街头就是明显的例证。笔者认为台湾地区“民粹”主义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大党之间的分歧不是“自由”与“保守”的分歧、不是政策态度的分歧,而是根本的政治立场上的分歧。这种民粹式的政治参与带来了诸多危害,其首要危害是将“政权”的合法性继续停留在个人而非国家上;其次造成了政治竞选文化的低劣;再次造成民众政治参与制度化的缺失,浪费了过多的社会财富;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加剧了台湾社会内部的分化。
2.青年政治动向不明朗
两岸青年是建构未来两岸关系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引领未来两岸趋势走向的影响者与领导者。从台湾由威权体制向民主体制完成转型以来,台湾青年长期被视为政治冷漠的群体,表现为政治“选举活动”对其缺乏吸引力,该群体投票率低、政治参与组织性差、政治参与情绪激动且不理性等。从“3·18学运”可以看出,台湾青年对于两岸议题的关注有偏见,而且缺乏正确的信息和引导。随着时间推移,滋生台湾青年“恐中”情绪的“主体意识”势必越来越强,不断给对台青年工作增加难度。
(三)政治选择分歧
1.统“独”分歧严重
当前,统“独”矛盾仍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变数,也是当今台湾最大社会分歧。统“独”分歧产生的原因众多,政治认知中身份认知的扭曲、历史认知的分离与政治权威认知上的误导成为省籍矛盾产生的根源,而“台独”势力利用省籍意识,有意突出和划分本土与非本土,“爱台”与“卖台”,甚至鼓吹“去中国化”,省籍矛盾就被扭曲演变为统“独”矛盾。统“独”事实上反映着台湾民众的民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实际上是两岸相互争取民心的博弈过程。”[15]通过本文对台湾民众政治认同现状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台湾民众的统“独”选择呈现中间化,存在偏向“独立”的趋势,这一趋势实质反映了台湾“去中国化”、“台独”等误导民众对于两岸关系看法的行为产生了实际作用,分裂了“一个中国”的政治认同。统“独”分歧严重,表明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政党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等是有意见的,这是不利于两岸通过经贸交流的深化开启双方政治对话的。
2.“蓝绿”阵营鲜明
台湾地区有两个大党:国民党与民进党,台湾民众的政治身份是通过政党选择偏好来确定的。通常有泛蓝阵营和泛绿阵营两分。虽然有一部分民众青睐“蓝”“绿”可能是因为其所主张的经济、教育政策符合自身利益所需,但是在统“独”分歧成为台湾社会最大分歧的情形下,如此对立鲜明的政治立场肯定会对民众的政治认同有所影响。笔者认为此两党的实质是非法掌握各种社会资源的两个利益集团,这两个利益集团操纵着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发展。这两个利益集团并没有代表最广大台湾民众的利益。国民党急于恢复在台湾的“统治”地位,民进党急于“台湾独立”,两党都未将台湾2300万民众的福祉放在执政的第一要务上,而是急于求得选票,通过政治谋求各种利益。以上鲜明的事实被台湾媒体长期带有“蓝绿”倾向的失真报道淹没了。台湾是一个选举社会,媒体介入了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党选举中尤其如此。台湾的媒体大都带有政治倾向,很大程度上被“蓝绿”阵营收买,价值中立的媒体影响力很小或者很难存活。台湾民众所接触的政治信息尤其是统“独”信息其报道都带有一层颜色,或蓝或绿。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长期接触失真政治新闻,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受到了很大影响,民众基于失真的媒体报道所建立的政治认同是偏离理性选择的。
3.国家认同分裂
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问题的最高层面,是由文化、血缘、地域、历史共同联结的,但是台湾民众由于在政治认知上被“台独”势力误导,在政治情感上出现了较为极端的表现,进而在政治评价也就是政治选择上出现了统“独”分歧、政党阵营分野,最终使得国家认同分裂。国家认同是“认同什么”的重点。国家认同的核心要素是认同“几个”国家。两岸之间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不是兄弟间的关系。但是台湾社会中存在某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在误导着台湾政治认同中国家认同的发展,他们曾表述过“一边一国”、“一中各表”“大陆与台湾是国与国的关系”等荒谬言论,目的是制造“两国论”,分裂两岸的国家认同。加之,台湾行政当局在教育上篡改年轻世代的集体记忆,使得国家认同的分裂在台湾青年中的体现尤为明显,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十分危险的。
在两岸大交流与大合作时期,台湾民众在政治认同上出现的困境是历史地产生的,在和平合作来之不易的现在,两岸同胞应当宽容携手,增进彼此的真诚了解。
参考文献
[1] 陈孔立.台湾民意与群体认同.[M]北京:九州出版社
[2] [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共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 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 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
[4] 陈孔立.台湾民意与群体认同.[M].北京:九州出版社.
[5] 资料来源: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重要台独分布趋势数据
[6] 引自:http://www.gvsrc.com/dispPageBox/GVSRCCP.aspx ddsPageID=POLITICS&&dbid=3739513353
[7] 林冈.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研究—以社会分歧与选举制度为分析角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 引自:http://www.tisr.com.tw/wp-content/uploads/2015/06/TISR_PID_Tracking_201506.pdf
[9] 引自:http://www.gvsrc.com/dispPageBox/GVSRCCP.aspxddsPageID=LATEST&dbid=3975314339
[10] 林冈.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研究—以社会分歧与选举制度为分析角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 [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2] [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3] [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4] 刘景岚,栾雪飞.台湾“民主政治”的异质化论析.[J].理论探讨.2007(01)30-32
[15] 周志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的挑战与动能,.全国台湾研究会《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论文集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