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实践作用论文(共5篇)

2023-12-05 21: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借助生活主题,以发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下面谈谈我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净化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依靠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力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魅力既是教师素质形象的展现,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自己要做到知行合一,一言一行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为学生做出榜样。例如,敬业、平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思想政治课,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对学生一视同仁。如果自己對工作敷衍应付,根据成绩好坏、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学生实行差别待遇,必然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政治教师还要具有完美的人格,浓郁的爱国情结,崇高的职业理想,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起高大形象,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要热爱学生,感化和激励学生,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这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


  二、抓好课堂教学,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


  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多种渠道并行,其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思想理论体系,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它作为一个专题单独来讲。例如教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来展现,同时应当做到,要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一手抓知识讲解,一手抓思想和行为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以理服人,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动之以情。例如在教学“中华民族精神”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可以给学生讲岳飞、邓世昌、钱学森等人的故事,以及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时用身体保护火炬的残疾人运动员金晶的事迹等。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讲自己身边感到我们的爱国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学生的爱国之情会油然而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深厚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它们的传承和升华。政治教师要注意对这些传统思想文化进行挖掘阐释,讲清其内涵和源流,以及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例如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课教学中,引用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更是中华文化的一场文化盛宴。所以,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没有空洞地宣扬中国人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独辟蹊径地采用“纪录片”这一国际通行的传播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传递中国的声音、表达中国的思想,这样引入有利于让学生把中华文化“内化于心”,从而自觉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上升到文化担当的高度,并通过具体的践行将其转化为有影响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植根于学生心中。


  三、结合生活主题,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政治课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联系社会现实生活,贴近学生个人实际生活。而且评价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效果,是要唤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切情感认同,并且在实践中践行。例如,我在讲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没有立即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点的学习和总结,而是请学生就自己平时所见所闻,说一说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我将学生的发言要点列在黑板上,在知识点学习结束后,又请学生谈了对这些不文明行为的认识,使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一些不经意的不文明行为有了正确的认识。那节课后,我发现我班学生在校的一些诸如乱丢垃圾、讲脏话行为真的大大减少了。这次授课的结果,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感悟,通过生活主题,使学生获得超越书本知识之外的更深刻的东西,深度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使政治理论由刻板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感性形象,从而使学生由感而动,由感而通,由感而化,达到更高层次的思想浸润和情感的投射与转移,带给学生从内到外的收获。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帮助中学生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当前初中政治教学的必经之路。


  作者:许善全等

  第2篇:幼儿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引领着先进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生涯的基础,有着启蒙的作用。因此,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优化教育环境,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隐性渗透


  校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环境对幼儿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要体现在校园环境建设之中。幼儿园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地设计与安排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既突出核心价值观,又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幼儿营造和谐、民主、宽松、愉快的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理解、信任的师幼关系,以良好的环境影响人,以生动的活动感染人,以积极的体验塑造人,以有趣的学习发展人。通过合理构建幼儿园的环境来实施幼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在学校的周围张贴一些标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好地发挥价值观的作用;在楼道内布置礼仪墙,将“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以字画的形式布置成精美的主题墙,教育幼儿说文明语,做文明人,为幼儿营造了活泼、激励的学习氛围;在幼儿园围墙上画饰画,渲染友爱和平的气氛;利用班级的各个区域,创设“娃娃家”、“图书角”等区域角,通过书中、故事中、游戏中的人物行为去认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把环境作为一种工具,使孩子们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提升师德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學活动中


  教师要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知识素养,传达给幼儿最准确、先进的理论。幼儿的模仿性是非常强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往往成为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幼儿园要从师德修养、执教能力、教育理念、身心素养等几个方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观的内容、思想贯穿到一日活动。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中。或许幼儿并不了解什么是价值观,也不懂价值观的内容,教师们要用浅显易懂的例子教育他们。如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的比重,培养他们体会传统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还可以和集体教学活动相融合,充分发挥创造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自编成儿歌给孩子们教唱;利用教学活动在幼儿中间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等,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并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加深对价值观的理解。


  三、善于抓住契机,日常生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幼儿日常行为教育的准则。价值观教育,要始终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紧密结合,以学习和生活为桥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针对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制定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转化为幼儿自觉地行动。如通过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幼儿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胜利的道理;在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当幼儿走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我们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勇敢与尝试教育。通过这种活动,可培养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做事情要有责任心等优良品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价值观对于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在幼儿教育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根基,引领幼儿成长,使广大孩子从小树立爱幼儿园、爱家庭、爱祖国的意识,在不断地教育中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为能够拥有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打好基础。


  作者:汤霞等

  第3篇:中学生志愿服务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拓宽德育空间,有利于全方位地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下面,从开发校内志愿服务岗位、共建校外社会志愿服务基地等方面,探索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途径,并从制度化、长效化、特色化等方面探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法。


  一、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一是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从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方面来说,中学生志愿服务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有效途径。13~18岁的中学生既处在叛逆期,也处在品德形成的关键期。故在中学阶段将德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发动学生无偿地为他人提供服务,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自我教育、优化社会环境等目的。中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青春活力和生命力,在传递志愿精神中也实现了文明的传递。通过志愿服务,引导中学生用具体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就学校德育工作而言,不仅需要传播知识与技能,更要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德育工作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而志愿服务活动能使德育形式多样化,这主要表现为四个“转变”:德育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德育过程由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德育方式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接受,德育内容由枯燥的理论转变为实际操作。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体验、沉淀,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能力,完成道德“思、行、意”的完美结合,而且拓宽了中学德育的空间,将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有效地渗透到志愿服务全过程。


  三是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新途径。就教育方面而言,中学生志愿服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践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学生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深入接触到社会实际和人民需求,感到自己“被需要”,唤醒了道德情感和奉献精神,促使自己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志愿服务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主参与德育的过程,能达到帮助他人、提升自己、服务社会的效果。学生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甚至提升了承受压力的能力。志愿服务能充分调动起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


  一是整合校内资源,全方位开发志愿服务岗位。在校内设立中学生志愿服务岗位,拓展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调动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从教学活动、日常管理、体育艺术等方面开设学习辅导岗、心理疏导岗、图书管理岗、信息技术岗、教师助理岗等岗位,各岗位统一管理、各司其职,达到了“处处是志愿服务,时时是学习机遇”的效果。


  二是整合校外资源,共建社会志愿服务基地。发挥区域化团建优势,完善供需对接机制,为中学生走進社区、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提供项目支持。走进社区:配合街道办、社区服务中心做好学校所在地的环保宣传和环卫清洁工作,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及时劝解乱扔垃圾、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走进企业:与学校附近的地铁站、公司联系,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利用周末、寒暑假开展乘车指引、生产线体验、定岗实习等志愿服务。走进社会:与图书馆、交警队、老人院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充分挖掘学校周边景区的优质资源,建立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为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


  三、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法


  为高效地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切实可行的志愿服务方法尤为重要。


  一是管理注重制度化。为了使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有效开展,必须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分为招募、选拔、培训、评价和激励四大板块。招募机制:包括信息发布、营造氛围、申请人报名、志愿者面谈、岗位确认等。选拔机制:综合考察动机、技能、知识、经验、特长,以及爱心、恒心、责任心等。培训机制:主要有集中面授、实践培训和远程培训等,旨在了解志愿服务理念和提升服务技巧。评估和激励机制:依据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认定记录的服务时间、服务成效进行必要的激励表彰,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开展团内评选表彰的重要条件。


  二是管理注重长效化。志愿服务活动不是某个时间段的特有活动,也不是仅仅针对某个年级、某些群体开展的活动,而是一届一届传承下来的校园文化,更是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也能自觉投入的活动。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已和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和学生个人的理念相融合。学校要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都能参与一项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让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乃至使志愿服务成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


  三是管理注重特色化。立足于学校办学特色,确立志愿服务方向,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除了在校内设立志愿服务岗之外,还要建立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尤其是校外服务活动基地。这是学生的志愿服务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加强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校内志愿服务岗由分管校领导一抓到底,由团委教师具体负责;与校外志愿服务基地有长期合作协议,由专人负责联系。根据学校所属的街道或社区,联系当地老人院、幼儿园、医院、公园、图书馆、志愿驿站等,建立长期的特色合作项目,如“交通安全指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乘车”等。


  四、结束语


  当前,中学生志愿服务正在兴起,将成为学校和社会的亮丽风景。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面向全体学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拓宽学校德育工作的空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鉴于志愿服务活动在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德育工作要与之有机融合,在“制度化、长效化、特色化”的大力驱使下,促进中学志愿服务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高尚品格。


  作者:钟良

  第4篇:仪式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刍议


  在当前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中国人民重新站在了历史的潮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站在历史的高度,广泛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面向未来,提出了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必将指引着今后很长时期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为世界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点亮了灯塔。


  虽只有简要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从国家、社会和人民三个层次进行了精准概括,有方向、有目标,也有新期待和新要求。国家有了价值观导向,就需要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去积极培育和践行,在实践中丰富其内涵。特别在当前这一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发芽,以致将来再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的实践活动有着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也指出,要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这一论述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由此可以明确,利用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仪式来落实总书记的“四化”要求,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概括来讲有如下几点:


  第一,仪式本身的属性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礼仪不分家,礼者,人之所履,生活之理,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仪式的精神和内核。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就是“礼”之所喻;仪式是礼的展现和表达,代表形式。没有礼,仪式会变成走过场、空架子,而没有必要的仪式,礼只会停留在观念层次,不能扎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社会就会失去秩序。


  仪式,特别是正规的、重要的仪式,相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种崇高感。日常生活如果比做散文,仪式就是生活中的诗。人们普遍比较重视仪式,为之设计了不同内容的仪节,事前要精心策划组织,事中要庄重对待,投入全部身心,事后还要回忆和交流,这就比较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常态化和长效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和弘扬。从时间上来说,日常化意味着持续性或不间断性,意味着它不是临时的宣传任务,不能一劳永逸,而是要常抓不懈,建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而好的仪式,如传统节日的仪式,在时间上具有固定性和重复性,比较适应常态化和长效化的要求,能够在群众中自觉性地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仪式本身就具有艺术性,如春晚等优质节目,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和传播力。一个仪式得到了人们的赞赏,人们必加以复制和传播,并不断丰富其内容,甚至能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这本身具有的形象性和创新性,对于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起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象化效果。


  第二,仪式是人的生命活动内在的要求,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


  礼仪作为文明的符号,标志着人类的生活彻底脱离了野蛮和原始,体现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本质不同。人类的绝对优势并不在于他具有语言能力,或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能力,而在于人类讲求道德、崇尚礼仪、制定规章法律并严格遵守。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又是精神性的存在,仪式在人类的生活中、内心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仪式不仅传达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也表达了人们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尊重。通过亲身参加比较正规的、隆重的仪式,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有归属、被尊重的感觉,可以长久记忆,甚至终生不忘。所以,仪式是人类内在本质的需要,是人类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一个人人生中所经历过的仪式在某种意义上,能够代表这个人的教养层次和道德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生活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和人们渴望参与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从而在仪式中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人民生活,经过升华后又向人民生活回归的过程。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以人为本,从群众的基本诉求出发,从具体仪式的实践中提炼、总结、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第三,中外历史验证了仪式在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中的作用。


  中外的历史发展证明,仪式在实现社会主流价值观方面成功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统一、和谐、仁爱的民族精神,周公据以制礼作乐,经过孔子的阐释和补充,成就了一整套以仁爱为核心价值观、以孝亲为出发点的封建宗法制礼仪规范,不仅教化了华夏民族,也影响了周边各族人民;不仅教化了周代人民,也深刻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历代王朝,时至今日,仍不难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看到古代经典礼仪的影子。简单的礼仪譬如:叩首礼,“踞坐至地,拜,叩首”;鞠躬礼,“垂手,躬身,可深可浅”等等,复杂一些的譬如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有一系列完善的礼节,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仍然沿用,可以套用古人的话说“仪之用,大矣哉”!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家和宗教家,两千年间,不断修改基督教教义,并结合时代发展,创造出符合资产阶级的各种宗教仪式。一个人从出生,直到死后,都按其规定参与具体繁琐的仪式。这种仪式所带来的精神传导,从根本上融入了每一个教众的核心思想中,以至于能够基本上统一了欧美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并强力腐蚀本国无产阶级的斗志,甚至不断向其他地区渗透和侵蚀,以便达到其利益目的,可以说仪式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和广泛的范围中,起到了枪炮都不能及的作用。


  当今世界,封建主义的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依然存在,有时还侵蚀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欧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挟军事、财富的力量,在全球扩张,我们如果不占领精神的制高点,产出世界人民乐于接受的文化精品,就难以与其针锋相对、战而胜之。这就要求各级各类社会机构、全体国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广泛借鉴,推陈出新,力争在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中,都能创造出引领世界潮流的新方式、新气象、新仪节。


  因上所述,仪式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中央也同样非常重视这一点,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就有重要体现,其中明确提出“发挥重要节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2]“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三八、六一等国际性节日,党史国史上的中东事件、重要任务纪念日等,举办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3]


  在当前这一时期,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三多”发展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着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面临市场经济、利益至上思想的挑战。在这样的社会潮流面前,积极培育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传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小处、落到细节、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凝聚力量、增进共识、振奋精神,进一步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创造新高度。


  作者:董金璐

  第5篇:日常生活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探索


  本文系2016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日常生活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D-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制度建设”,这就明确要求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密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坐而论道,而应体现在每个大学生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行动中。在高校中如何挖掘大学生日常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他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和践行,使之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进而真正实现大学生的行动自觉就成为了技术性很强的现实问题。


  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具体内涵细化成具体规约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仅仅是写在文件和报告中的抽象文字,它将充分融入到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学习生活,成为指引大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的价值指南和行为准则,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号召力。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实际进行了有益探索,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德育功能,在大学生班集体中推行班级积分制管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大学生班级规约,通过《班级积分制管理条例》的制度设计,把规约变成具体的班级积分条目,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守则,有效引领青年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推動者,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1实施方法与过程


  1.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拟定科学的积分条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取材于生活,就是要实现其内容的现实化诉求。来源于现实生活,就要全面的审视大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方面,以其在生活中所碰到的思想和道德上的问题为出发点,以他们身边的人或事为内容,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增强他们的生活体验感,引发他们的道德思考,从而影响他们的道德行为,这样就能够实现提升他们思想素质的目的,以此来增强个人的幸福程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结合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根据大学生日常生活状况,笔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组词语进行内涵解读和细化,建立“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人文实践、身心和谐”四大积分模块,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个模块再具体解构成若干个考核指标,根据该考核指标的要求,再具体列出详细的积分考核条目。如“思想品德”积分模块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诚信、法治、自由”8组词语,在此模块下建立“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法纪观念”等考核指标,根据以上考核指标的要求列出诸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参军入伍,参加第一轮体检者加2分,入伍成功者加5分;在各类网络平台积极弘扬正能量贴者加2分,发表不当言论,造成不良影响者扣5分;在地铁上主动让座者加2分”的积分条目;如“科学文化”积分模块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词语,拟定的积分条目有:“个人学习成绩较上一学期专业排名提高25%以上,加2分;每周上课抽点,出现迟到早退现象,每人次扣1分,缺勤每人次扣2分”等。这样就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具体细化,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进行无缝对接。


  2.建立测评标准,实现班级GPA结果的客观公正


  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过程中,对学生日常思想行为的评价以定性为主,并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效果进行量化分析,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实效进行客观直接的评价。为此班级积分制的有效推行,需要建立完善的测评标准对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进行定量测评。为此笔者根据四大积分模块观测指标在班级积分制所起导向作用的程度不同以及融入的效果设置各自权重分值。设定思想品德占30%、科学文化占40%、人文实践占20%、身心和谐占10%,每学期结束后对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人文实践、身心和谐四个观测指标各自的正负分值进行相加得出一个总分,然后根据总分算出相应的绩点分。如:思想品德这个指标在学期结束后,最终算出总分为105分,其对应的思想品德绩点分为3.8。这样每学期班级积分制管理综合测评结果(记作F)是思想品德测评绩点分(M)、科学文化绩点分(E)、人文实践绩点分(C)、身心和谐绩点分(T)的加权之和,其计算公式为:F=M*30%+E*40%+C*20%+T*10%,最终就算出了每个班级的GPA,通过这种测评标准计算出的班级GPA则比较客观和公正。


  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常生活是真真切切的,实实在在的存在,是可被人感知和体验的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重生活,注重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才能真正触碰到人的心灵,形成富有成效的教育。为此笔者将班级GPA结果作为班级评选校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发展学生党员数多寡等各类荣誉的依据。同时《班级积分制》也会同时生成每个学生的个人积分,个人积分高低也决定了学生各类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极大激发了学生积极践行积分条目,自觉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开发班级积分APP,实现班级积分管理智能与便捷


  伴随着数字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属于数字化网络化生存的一代,因此要广泛利用公民媒体,深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根据大学生日常使用手机移动客户端的特点及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申请积分,实时动态了解自身积分和班级积分情况,根据《班级积分制》的实施要求,笔者组建技术团队开发出班级积分APP,这样实现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线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线上申请个人积分的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班集体的智能化管理,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2成效与经验


  “班级积分制”实施以来,学校积极推动,班集体成员踊跃参与,已取得一定成效。班级积分制管理不仅有效改变目前高校班级管理弱化的现状,充分发挥了班级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功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班集体,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触可感,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落细、落小、落实。


  1.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生命的滋养


  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会在纸上谈兵中形成和发展,也不会在天马行空中凝练和升华,而要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培育和践行。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能靠一味的灌输来进行,是要达成“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即在生活实践中实现教化和学习,可以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校园生活等,在其中丰富阅历,并适时地给予一定程度的指导,这样他们才会有更深、更久的回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凝练而成,通过班级积分制,将抽象的价值观进行具象化生活化,转化成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细节,使大学生在践行班级积分条目过程中实现自我生命质量的提升,在不知不觉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关注大学生利益诉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应当付诸于大学生生活,必须要以生活作为研究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他们生活中的需求,针对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来进行研究。在生活中,要求培育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注重生活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班级积分制深入挖掘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利益关注点,充分发挥各类评优激励手段,实现大学生合理的利益诉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其中,引导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个人的行动自觉。


  3.发挥班集体德育功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集体建设


  大学里的班级是一个行政单位,是学校的细胞性组织,更是大学生生活与发展的空间。班集体就伴随着大学生的四年生活,大学生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和精神力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固化,班集體以其特有的德育功能,引导着学生个体的生命自觉与自我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要牢牢把握这一重要载体。通过班级积分制,能够体现班级积分分值的动态变化,实现对班集体成员产生群体压力,影响班集体成员的思想意识,及时修正班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班集体教育的渗透力和约束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融入到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出了班集体的育人功能。


  4.紧跟新媒体时代步伐,充分发挥各类媒体育人功能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己渗透到各个领域。当前,新媒体的应用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我们要紧跟新媒体的步伐,充分发挥它所带来的机遇,围绕大学生日常生活实践,根据他们的生存状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学习的实践探索中,要深入挖掘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班级积分APP软件的推行,不仅实现班集体管理的高效便捷,也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随时随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参与性。


  3展望与改进


  日常生活是个人生活的基本单位,人们对某一理论的认同主要是从日常生活的习惯、经验出发,并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细微之事来验证该理论是否可信、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日常生活,又必须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认知日常事物的理性程度,在关系个人、社会、国家发展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奠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日常生活的价值目标、价值诉求和价值准则,帮助人们克服各类非理性思想观念的影响,进而引导人们实现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班级积分制实现了把抽象的词语化为鲜活的行动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浸润他们的精神世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积分条目的无缝对接,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入。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与《班级积分制》积分条目的无缝对接,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形渗透,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班集体这个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了,实现了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量化考核,真正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学生通过手机移动端随时登录班级积分APP,及时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根据积分条目指引,逐步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靠近。


  不过,在推行《班级积分制》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如何真正结合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细化成具体的积分条目,需要进一步的拟定。尤其是所拟定的积分分值如何体现更加的客观、科学、合理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完善。在未来的实践探索中,将拟定更加详细的积分条目及合理分值,在学生利益关注点和情感共鸣点上做些文章,让大学生更加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吸引力、亲和力,在班级积分APP功能软件上进一步完善。


  总之,生活是人赖以生存和成长的舞台,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与此相关的培育的原材料。价值观培育的生活化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价值观培育的资源,让他们在生活的积累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踏进社会时,正确看待、处理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意味着这方面的培育突破并走出学校这个系统,向日常生活回归。


  作者:李毅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