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时刻牢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一刻也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规定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它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体现国家、社会与个体的内在统一。从国家层面来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来看,必须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来看,必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没有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更不会有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样,人人都有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构筑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善关系,国家也才能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全面、科学的把握与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就在于对马克思实践观的正确解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范畴,它不仅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感性活动,把实践看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质形式。他还认为,实践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础,人通过实践活动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并遵循着实践规律,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在实践中人的本质得到实现。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全新视野实现了哲学实践观的革命变革,同时也实现了整个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由此决定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具有的世界观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实践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依存关系,价值生成的途径是实践。社会实践促生出价值,从形式上看可以分成两种形式:改造主体和改造客体。也就是说,在实践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客体本身和主体本身都发生着变化,改变着原有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生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实在。核心价值观价值的生成过程同样遵循实践生成价值这个一般规律,通过这实践两种形式来实现,这两种形式便是改造客体与改造主体。核心价值观既然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形态,那么它就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与精神气质,因此改造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就必须要以先进的理论引导价值主体的利益需要与内在精神品格,使这些外在的诉求与内在的精神内涵深入贯彻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与社会各个系统中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一种系统性、长期性的核心价值。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于实践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中,实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点来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而实践的本质就是一种沟通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关系实在。通过实践,人创造了世界;通过实践,人也创造了自身;通过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了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历史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离开了实践活动,人和世界都失去的存在的意义。实践是人和世界存在的起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人在实践活动中,找到了自身存在和世界本身的意义,实践活动本身也是人作为主体显示自身主体性,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实践活动是一种对社会关系的反作用,一种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力量,而这种实践活动,就是在社会关系中完成的。
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助于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基础。当代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产生强大凝聚力,把整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必定会遭遇许多不可预料的重大历史课题和风险挑战。因此,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效应对各种艰难险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匮乏现象严重,一小部分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等。如何整合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统一不同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是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旨在应对并且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形成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价值认同和共识,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作者:杨楠 来源: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