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浅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践行

2016-12-12 14: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也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军,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与否,同时是否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并外化为相应的实践活动,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以苏州国际教育园北区的四所高校作为抽样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现状以及目前的践行情况,提出强化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引导体系,通过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沉淀固化三个环节来引导大学生遵守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行为和学习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自身的实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作用。

 

  2012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党首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做出具体界定,三个倡导从不同层面上对我们提出了相关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无疑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军,当代大学生掌握着最新的科学知识,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同与否,同时是否能把社会主义核心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外化为实践活动,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技术性很强的前沿问题,这需要高校的工作者们能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在苏州市国际教育园北区四所高校中开展,这四所高校分别为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技师学院。本次问卷共发放400份,每个高校100份,最终回收试卷379份,有效问卷360份。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一部分是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情况。问卷的设计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认为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加以解决。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大学生对于国家国际形势政策新闻比较关注者占47.2%,经常关注者占18%,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事务比较关心,有一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但是依然有13%的学生表示对于国际国家形势政策新闻根本不关注,这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调查的问题上,60%的同学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以及基本内容了解的非常清楚,但是依然有20%的同学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高校中宣传的力度依然不够,并没有被大学生广泛接受、理解并加以践行。在调查大学生是否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重大意义方面,74.3%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持认可态度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统一全民族的力量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表明大部分学生是愿意学习新理论、新思想,具有创新意识,同时认可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政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方面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比较明确积极的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状况良好。大部分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过相应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认为自己和身边同学的行为比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从小事做起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有80.6%的同学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并能从中受益。

 

  ()在如何接受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

 

  调查显示,92%的大学生认为在高校有必要开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为大学生必须要了解并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能在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0.6%的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思政课程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同学们不喜欢枯燥的传统授课模式,认为思政课程应该更多的反应学生心声,贴近学生,创新宣传和教育的手段,20.3%的学生认可通过专题讲座和培训的方式,56.4%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资源进行网络互动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语言风格方面,大学生普遍认为生活活泼、语言大众化的风格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而传统的教育方式、枯燥的授课模式被认为是影响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高校中应该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掘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改善课程之间的衔接度,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强化认同的引导体系,让大学生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的基础工程——理性认知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认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认同和践行统一于学生思想行为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让当代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外在的实践活动,首先就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实践意义等基础知识,做到在理论层面起码的认知。高校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讲解工作,让学生系统学习并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着力在教学内容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彩和意义,着力在课外学术沙龙的讨论交流中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辨别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让学生做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才可能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实践行为,并且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加以遵守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能发挥它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认同的重点工作——情感共鸣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一定的理性认知以后应该进一步在思想方面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引导他们从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是建立在大学生对其理性认知基础之上的,情感共鸣在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工程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其重点工作,它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接受起来往往比较抽象,难以在情感方面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大学生往往对于社会焦点问题和涉及到自身成长成才的问题比较关注和感兴趣,因此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溶于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和一些大学生较为关注的和他们自身息息相关的成长成才问题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并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认同的终点目标——沉淀固化

 

  大学生在理性认知并引起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会反复通过灌输——自学——研讨循环过程对其进一步深化沉淀并在理论与实际的相互映衬下逐渐固化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大学生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沉淀固化实质上是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随着自身知识、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大部分学生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了解自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差距并据此重新做出调整,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个人能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我发展的动力所在。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大学生应该进一步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加以践行,这也是在大学生中宣传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点目标。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行为和实践更为重要,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工作就是让大学生真正理解并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与精神实质,并在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日常的行为中加以遵守和贯彻,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进而形成并强化价值认同。可以引导大学生参加具有一定价值内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比方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学雷锋活动、社会救助公益活动等等,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再通过自身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沉淀固化。只有经过沉淀固化这一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也才能最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本人的价值并外化为日常的实践行为,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最终发挥它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魏娜 朱壹 来源:商业经济 2016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