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且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在新情况下,对原有的培育机制进行变革,对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面临的挑战,根据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探索新的培育机制,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探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对事物(包括对人的价值问题的总的看法与观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个体内在信念,那么,被动灌输培育方式能否帮助其完成转化?这一过程是否发挥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的观点”,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要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个体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内在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种从社会外在要求向个体内在价值转化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也包括个体过程,因此,可以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培育过程。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态度,即“个体对特定社会刺激如事物、观念或他人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相对稳定和内化了的心理反应倾向。”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结构内容,即十八大报告所说“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标准化的意义,不会轻易改变,因此比较稳定;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过长时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总结和形成的认识和评价标准,并被实践证明是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它本质上是一种态度。
(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本认为,态度主要经历3个形成阶段。一是模仿或服从阶段。二是认同阶段,即主体努力使自己的认知、情感与榜样人物或外部要求一致,但这一阶段的认识未必深刻,也没有与自身原有的态度体系相融合。三是内化阶段。内化是指个人对态度的对象自觉形成特定的信念,并以这种信念指导行动。在这一阶段,外在要求与自身原有的态度体系相融合,形成新的态度,并不受他人关系和外界压力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态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相应要经历两个阶段。
1.认同阶段。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而内的转化,需要被大学生所认同。认同的实现源于大学生的自愿接受,而强迫和压制可能会引发大学生的反感而被他们所拋弃。因此,在认同阶段,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特点,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载体等,使他们自愿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也自愿调动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自己的认知、情感、行为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一致。但在这一阶段,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还不够深刻,因此,当受到外界的影响时,大学生可能会动摇已经自愿接受的这一价值观念。
2.内化阶段。既然认同阶段的认识还不深刻,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中间阶段,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最终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体价值观,就要采取更多的、尊重大学生主体需要的方式方法,使他们认识与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特别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不断去选择、吸收和消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个体原有的价值观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让大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符合大学生的个体需要,具有价值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而使大学生自觉将其内化为个体的坚定信念,固定为个体价值观,这样,即便外界有再大的压力和干扰,也不会轻易动摇。可见,只有个体认同转化为个体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才算完成,指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才有了根本依据。
综上所述,无论是认同还是内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需要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变革被动的理论灌输机制,这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身需求。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面临的挑战
过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一般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灌输方式,这种单向的培育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确有利于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能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社会相对开放,网络技术普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等不断增强,对传统的培育机制造成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刻变化动揺原有的主流价值观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的时期,利益分配格局由一元转为多元,人们对新生利益主体与利益结构之间价值观念产生分化、价值多元化选择更加明显。市场经济的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强调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使大学生无所适从;同时,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缺陷和宏观调控的局限,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美好想象;此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潮在社会中逐步滋生和蔓延,使大学生也受到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单一地采用理论灌输模式,不联系实际,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大学生便会发现理想与现实产生了脱节,容易动摇在课堂上接受的主流价值观。
(二)移动终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冲击单向度的沟通模式
当前,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使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大量的网络信息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认识社会的机会;另一方面,消极、腐朽的价值观也渗透、夹杂在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中。例如,暴力、金钱、色情等消极颓废的内容在互联网中被大肆渲染,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在互联网上,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双向互动方式,与各种错误思潮的传播者和追随者即时交流,其所获取到的负面信息,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正确价值观产生怀疑甚至否定。可见,只单一地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度沟通模式,忽视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双向的交流与对话,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误入歧途。
(三)“90后”大学生的特点呼唤培育方式的多元化
“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渴望获得认可,同时在个人价值选择上,务实而又略显功利”。“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独立、崇尚自我,既愿意服从国家利益、服务社会和他人,以获得认同,又不愿意牺牲个人利益。二是“90后”大学生被称为“网络一代”,他们在长期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形成了民主、平等等现代意识,期望通过平等对话、互动沟通的方式交流思想、培养观念。三是“90后”大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希望借助社团活动、社会实习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见,“90后”大学生的特点表明了单一的灌输培育方式已经不适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需要。
综上所述,客观条件的变化已经使大学生不愿意接受单一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因此,目前必须改革原有培育机制,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应对客观环境带来的挑战。
三、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
从以上两方面来看,主客观环境都强调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此,要在调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根据培育内涵,创新培育机制、优化培育路径,促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内化。
(一)创新教育解读机制:创设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教育形式,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当下,单一地进行理论灌输已不适合大学生的需要,因此,要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创设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方式和载体等,让他们自觉地使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一致。在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因此,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改变过去教授内容的零散性和非系统性,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论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彻底的说服力,是值得认同的;同时,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互动提问等教育方式、借助网络与师生面对面交流等沟通等手段,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讨论中,从而乐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借鉴国外经验,在专业课程中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分析和解决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和认同核心价值观。
(二)创新实践转化机制: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大学生个体的体验
实践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到内化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仅包括事实性检验,也包含价值性检验。只有实践证明真理达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真理才会为个人接受,并转化为内心信念。研究也证明,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具有认知上的转化作用、认同上的强化作用和践行中的承载作用。应该说,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通过各项实践,包括以社会实习与实践为代表的生产实践、以本科生科研创新、“挑战杯”系列比赛等为代表的科学实验和以各项主题教育、素质拓展、志愿者活动等为代表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大学生发挥着自身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并不断加深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认识与体验。实践能使大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时代发展要求,对自身成长也有重大意义,从而使大学生愿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个体原有的价值观逐步结合起来。
(三)创新制度保障机制:建立强制性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正确方向
制度是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它能强制地保障组织或团体的成员执行既定政策,确保目标的实现。大学生个体有差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原有价值观的碰撞中,可能出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大学生个体需要相偏离的情况,当个体不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时,需要制度的强制力量来约束,以保证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正确方向。在现实中,一要创新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教育、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等日常管理制度,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彻在每条具体的规章中,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与生活化。二要创新监督考评制度。它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为基础,通过自我测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查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评价制度。三要创新激励制度。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对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优秀大学生给予表扬、肯定和奖赏,以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其他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引导整个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四)创新文化渗透机制: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当大学生个体原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出现偏离时,借助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软约束,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其摒弃个体原有价值观念中不合理的部分,让其思想与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统一起来,逐步促成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重视发挥主体作用。因此,在培育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大学生养成自律自觉意识,变“要我养成”为“我要养成”。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诚信、和谐等理念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共通之处。引导大学生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吸收其的精华,就能更好地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综上,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机制中,教育解读机制是基础,实践内化机制是关键,制度保障机制和文化渗透机制是重要保证,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创新培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在大学生出现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时,及时采用制度强化和文化渗透的方式加以限制和影响,如此,就能够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相信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特别是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并为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提供指导。
作者:赵果(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上海 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