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内涵的价值澄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05-31 14: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核心命题。可以说,一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们探求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历史。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不同时期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探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历史轨迹和时代条件,为深人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萌发


  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引发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积极寻求资本主义的替代模式。因此,空想社会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人们也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初期探索历程。


  空想社会主义前后历经三个阶段的发展。16-17世纪是其发展的第一阶段。当时,欧洲社会正处于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时期。在此期间,宗教改革建立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文艺复兴则高扬了人文主义的价值旗帜。借助于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东风”,资本主义应运而生,并且进人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可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带着“血腥”,也因此广大劳动人民遭受了沉重的苦难。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空想社会主义随之产生。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和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他们以文学的方式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处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矛盾,勾画了未来的美好社会,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原初的价值诉求:即财产公有、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等。整个18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空想社会主义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其思想被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等人从文学式阐发发展到了理论研讨和论证阶段。他们认为“不仅应当消灭阶级特权,而且应当消灭阶级差别本身”,要建立以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为特征的共产主义体制。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初期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最高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在此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也越来越困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成为人们普遍的诉求,如经济财产公有、政治高度民主、精神健康文明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为目的,不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在特定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种种社会实验,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建构。对此,恩格斯给予了高度评价:“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巳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理想,空想社会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其价值根源基础上产生的,其思想内涵及其价值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空想社会主义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的角度阐释了具有自身特性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是早期无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集中表现,其价值主体意识“构成了价值观念的第一个基础”。第二,历经三个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所包含的关于废除私有制、废除剥削、人人平等、个个幸福、按需分配的观点,勾画了未来社会理想图景,构成了价值观念的“第二种要素”。第三,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言人,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经济方面财产共有,有计划的组织整个社会生产,克服无政府状态;政治方面实行高度的民主,法制完备,人民领袖由选举产生,按照公共利益行使权力;精神文化层面反对个人利己主义,奉行健康文明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反映了他们对经济、政治、法律、道德以及其他日常规范的立场和选择,构成了价值观念的“第三种要素”。第四,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突出代表,欧文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不仅诉诸于理论,还进行了将工厂变为人道主义场所的实验和以集体主义代替个人主义的价值实践。第五,也是最重要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劳动的平等和人性优先发展的首要价值”,预示着一种价值观念的“成熟”。以上五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思潮形成初期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本质,也构成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萌发的基本要素。其中,劳动在人的本质中的作用,以及“社会发展应以人的发展而不是以物的发展为目的”的核心价值思想,为后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和逻辑基础。


社会主义


  需要指出的是,囿于唯心史观的限制,空想社会主义者当时无法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罪恶的根源。他们把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诉求寄托于“人性的复归”或道德教化,因此,无法找到实现变革的正确途径和依靠力量。他们所追寻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和诉求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而无法成为现实。


  二、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经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先是完成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并探索发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人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期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随着工业革命的兴盛而出现。同时,工业资本家与产业工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并引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在此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了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1843年夏天,马克思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针对社会和政治问题,阐明了人民必须经过真正的革命创造国家的思想,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结论。这一研究成果显示了马克思世界观向唯物主义的初步转变,也表明了他把广大民众作为历史主体的价值立场。1843年10月至1844年8月,马克思创办了《德法年鉴》,参与了工人运动,开始使用“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其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此时开始,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社会主义必须超越资本主义的政治框架,与无产阶级联接,通过新的革命来实现。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全人类,他们必须通过革命实现社会主义。这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内容的首次论述。1845年至1846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的先后问世,奠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基础。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论述了社会结构的不同发展形态,总结了历史发展规律,鲜明地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德意志意识形态》虽然没有就价值问题进行专门论述,但包含了丰富的价值思想。“价值本质、价值创生、价值评价、自由而全面发展等价值论思想在《形态》中都有所研究”,且构成其价值思想的基本维度。可见,这些著作和观点不仅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探索发现了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即通过社会革命消灭私有制、解放全人类。


  随后,马克思通过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规律,进而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奠定了基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产生。后来,《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进一步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自此,由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支撑的科学社会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尤其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确立,成为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形成的坚实基础。对此,恩格斯曾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内涵和价值本质逐渐明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继承并发扬了空想社会主义基于人的发展而追求美好未来的价值本质和价值方向,探索并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根本任务和实现手段,确立了鲜明的人民价值主体立场;确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计划生产、共同富裕、政治变革、多数人的民主、人的自由”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信念,以及关于社会规范的价值选择;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找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和必然性问题,同时,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主观的价值构想,找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和依靠力量,从而确定了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原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指明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认识的一次飞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其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爆发了战争,进而引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在此背景下,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并把它与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了俄国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新结论,并在《国家与革命》著作中强调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差别。但是,列宁一开始认为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就是建成了社会主义。所以,误把苏维埃俄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解为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并且试图把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义直接推进到共产主义阶段,但以失败而告终。这促使列宁修正了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转而回归理性。他认为俄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社会主义的第一阶段,应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后来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证明了列宁这一认识转变的正确性。此外,列宁在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了“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实践标准、理论的客观性与党性统一的原则、共产主义新型道德观”等独特的价值思想,也推进了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发展。列宁关于当时俄国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认识,以及提出的与之对应的道德观,是其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正确探索。不过,由于当时国家主要的任务是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所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即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问题,实际上没有过于强调。列宁去世以后,苏联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探索走人歧途,并酿成灾祸。二战以后,世界体系逐渐呈现出美苏两级对抗的格局。在此背景之下,世界资本主义阵营在马歇尔计划的作用和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经济得到复苏,并利用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推动阵营内部各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比之下,苏联在冷战思维的主导下,认为“世界资本主义总危机进一步加深”,在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接连犯错,拔高了苏联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最终导致苏联后期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走向失败。从斯大林时期开始,苏联逐渐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模式。在经济方面,以行政手段为主,大力推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机制,且经济生活时常被政治斗争所干扰;在政治方面,以党代政,权力高度集中;在思想文化体制方面,用简单的行政方法对社会意识形态实行高度管控,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术问题。尽管这种模式帮助苏联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历史条件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它的弊端和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苏联模式中单一的公有制,畸形的经济结构,以及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使得苏联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导致社会矛盾逐渐尖锐,为后来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领导体制使得人治代替法治,个人崇拜盛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党和国家缺乏有效的监督。最后,戈尔巴乔夫在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完全背离,也由此导致了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结局。可以说,苏联后期出现的发展停滞和思想混乱乃至国家解体,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没有正确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没有弄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没能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且具有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飞跃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也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是无法探知的谜团。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显示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使得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得到澄明,社会主义价值内涵也得以彰显。


  社会主义内涵的价值澄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飞跃在中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19年一1949年,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两大历史任务,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推进奠定了政治基础、物质前提和思想文化条件。这一时期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还提出中国革命的近期价值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而长远的价值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些目标的确立是当时中国国情的反映和历史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期思考和实践准备。此外,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与社会主义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是高度统一的,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理解及其价值指向。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的探索不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预演。第二个阶段是,1949年一1978年,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建立之初,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国际上,美苏两级对抗的格局逐渐形成,而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封锁与压制。同时,苏联还向中国强力推行自己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国内方面,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认识,使其接近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的理解。“四个现代化”宏伟设想的提出,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主要内容。另外,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这种思想道德风尚,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理想对广大民众的感召力,也推进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发展。然而,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走上了弯路,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直接的表现就是,1958年到1960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推到了崩溃边缘。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把本来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价值主张和阶级斗争哲学运用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党的八大所确立的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论断,转而以阶级斗争为纲,误认为社会主义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农业的“一大二公”+阶级斗争。而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形成的价值共识和刚刚培育起来的核心价值观也遭到破坏。整个社会对社会主义的价值理解出现了严重扭曲和价值迷惘,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之路到底走向何方?成为中国人民无法回避的难题。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革刚刚结束,如何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期探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如何反思吸取“文革十年”的惨痛教训,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前提。而同一时期,席卷全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使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更为迅猛。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世界格局之下,任何一个国家搞闭关锁国都只能走向衰败,这是中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征程,在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方面不断实践、反思、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也先后被提出。这不仅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共性诉求的全面理解,也反映了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个性表达,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价值成果,也是价值观研究和认识的重要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首要价值是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邓小平理论还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理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它打破了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的思想藩篱,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可以说,邓小平理论重新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价值立场,破除了“左倾”的思维框架,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和发展手段,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标准,为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


  进人21世纪,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人,整个社会的阶层结构、利益格局乃至生活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的活跃度、主体化、多元性也越加明显。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多变带来了人们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困惑。在此背景下,确立什么样的主导价值观,化解人们价值选择的难题,解决思想意识领域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并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就成为一个重大任务和战略需要。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更重要的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认识更加明确,更加笃定,并将其指向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着力点放到了深度凝练和实践创新阶段。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推进到了实践的层面。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目标、原则、载体、方法与环境进行了科学、全面、系统的部署,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层次凝练和集中表达。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与价值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也更深刻地科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价值原则、价值理想和价值方向,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发展中的新飞跃。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凝练出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再到出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意见的做法,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特定视角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本质”问题的创新性探索,其历史发展贯穿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线。从更深层次上讲,这是中国共产党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以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为目标,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尝试。


  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使人们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内涵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也决定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差异性诉求。但是,人们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和价值内涵的理解,也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体现出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事实上,培育、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主义内涵的价值澄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定位和丰富内涵的确立,将为我们深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深厚滋养和实践引领。


作者:李萍 浦玉忠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