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但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不意味着建成社会主义。党内对于能否一国单独建成社会主义存在两种声音,以斯大林为首的多数派认为苏联能够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认为应该坚持马克思列宁的“不断革命论”和“世界革命论”,苏联一国不能够建成社会主义。本文旨在对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探析。
自1882年普列汉诺夫翻译《共产党宣言》揭开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序幕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对俄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有指导性意义,其中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列宁主义和斯大林思想是其最关键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列宁主义是重点阐述俄国工人阶级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而斯大林思想则是重点研究苏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怎样建成社会主义。本文旨在对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进行论述。
一、列宁的“一国胜利轮”
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进行认真研究之后,得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同时在几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然而马恩设想的前提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发展到垄断,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机器,资产阶级的力量变的非常强大。因此无产阶级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革命胜利远比在不发达国家困难得多。
但是随着列宁深入研究资本主义从自由发展到垄断的过程中发现,资本主义在各国存在发展极不平衡,全球的利益比例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内部矛盾从而爆发战争。同时,也使经济不发达国家政治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封建残余势力较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数量较少但革命性较强,还可以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联合农民共同进行革命。关于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的国家首先胜利理论的最早表述是1915年8月的《论欧洲联邦口号》:“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1] 随后在1916年8月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对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作了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或者是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2]
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更加明确地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这样封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可能性。但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以及苏联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除了1871年巴黎公社之外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同时还受到了外国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武装干涉,打破了列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应急被迫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环境中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很多奇迹,起到了重大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中保证了苏维埃政权,但苏俄领导人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做通向社会主义的一条捷径却是错误的,受自身特有的局限性,给苏俄带来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威胁到了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说:“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们遭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严重的多,重大的多,危险的多。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他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3]。战争结束后,在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封建残余思想浓厚的俄国,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期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是脱离实际违背俄国国情的政策,所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就成了“暂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只是根据当时的国际局势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认为在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即“一过胜利论”,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列宁没有明确的表述。
二、斯大林“一国建成理论”
20世纪20年代,在列宁逝世之后,苏联能否“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成为苏联党内争论的焦点。
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认为应该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思想,反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因为当时苏联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的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如果没有欧洲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的国际援助,苏联革命的胜利将会是暂时的、不可持续的。苏联也不能满足于自己一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是在一国开始的,但是不能在一国结束。
最初党内的思想都是“一国不能建成论”,直到1924年斯大林也认为一国不能构建成社会主义,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一文中他写道:“在一个国家内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还不等于保证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即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任务尚待解决。没有几个先进国家中无产者的共同努力,能不能解决这个任务,能不能在一个国家内获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呢?不,不能。为了推翻资产阶级,一个国家的努力就够了,这是我国革命的历史所说明了的。为了获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为了组织社会主义生产,单靠一个国家的努力,特别是俄国这样一个农民国家的努力就不够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有几个先进国家中无产者的共同努力。”[4]但随着党内斗争的发展,斯大林的思想由“一国建设社会主义”转变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在《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一文中,斯大林引用并强调了列宁在《论合作制》中的一段带有“建成论”倾向的文字,即“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这种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极小农结成了联盟,这种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得到了保证,如此等等,难道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
斯大林认为苏联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为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物质保障,因为苏联具有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斯大林在《再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中认为:“我国建设的全部实践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因为我国经济中的社会主义部分的比重,无论在生产方面或流通方面,都由于私人资本比重的减少而逐年增加,同时私人资本的作用和我国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的作用比较起来却在逐年降低。”[6]斯大林在1925年俄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单独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批驳了“不能建成论”,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苏联单独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从而完成了“建成论”的整个理论构建,在斯大林党内击败托派后,“建成轮”成为党内的指导思想。
作者:乔玉强 胡红花 来源:山东青年 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