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从马克思辩证否定观看社会主义价值自觉

2016-05-15 14: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辩证法的批判本性是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成为“现实”的内在逻辑。从辩证否定观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重在把辩证法当作那种“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通过整体把握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在变革的实践中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自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就是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到自知之明,以辩证否定思维来认识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辩证法的批判本性与科学


  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辩证法(dialectics)-词源于古希腊文,意指进行谈话的艺术,即抓住人们谈话中违反形式逻辑同一律的要求并解决谈话中自相矛盾的方法。辩证法思想不是马克思的首创,有柏拉图的辩证法、基尔克果的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等等,但马克思赋予之以新的历史内涵和批判精神,使之成为关于发展的科学。长期以来,马克思所创立的充满生命活力、富有反思精神的辩证法理论,竟然被庸俗化、教条化和公式化为束缚手脚的理论教条和独断性权力话语,一种本来意在引导人走向自由、充满解放旨趣的思想学说,居然被中国老百姓反讽式地称为充满机心和乡愿的“变戏法”。辩证法在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上遭到了不该有的遮蔽和遗忘。


  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国的时髦东西,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是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经典论述。当然,我们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批判本性,依然需要以辩证的方式来整体把握。


  首先,马克思辩证法是关于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辩证法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是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人类解放科学”的重要支柱。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并不是“_团混乱和各种观念的杂乱交织”,而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这种辩证法以“批判的本性”澄清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本来,以“革命的本性”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实现路径,本质上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科学。它是以马克思的科学世界观(即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为理论根基,以批判的革命的实践为现实基础的“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马克思的科学辩证法。


  其次,马克思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马克思认为,否定之否定是“自然界、历史和思维的_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发展规律”。辩证法中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者宣布某_事物不存在,或用随便_种方法把它毁掉”。作为“否定的方式”,在这里“首先取决于过程的一般性质,其次取决于过程的特殊性质。我们不仅应当否定,而且还应当再扬弃这个否定。”也就是说,辩证的“否定”,作为事物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完善,不是单纯的否定或者完全抛弃,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本质上是_种基于“扬弃”的发展过程。


  其三,马克思辩证法是“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相统一的实践辩证法。科学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现象,而且在于让“理论掌握群众”并通过革命的实践活动把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马克思的辩证法不再是_种抽象力的逻辑运演,而是基于理论的彻底性与实践的革命性相统一的历史科学。马克思之所以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他不认为那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能秉持辩证法的科学精神,做到“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实践统_。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就在于他们没有抓住辩证法的批判本性。马克思没有拘泥于(以往哲学家们)“解释世界”的理论创造,而是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使现存世界革命化”。[](P527)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的理论“去神秘化”终究要依靠人们革命的实践,让发展的理论掌握群众进而转变为物质力量亦是如此。正是“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历史统一,使之构成“发展的科学”的批判本性。


  以上三点作为马克思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批判本性,构成马克思辩证否定观的核心内容,是我们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方法论。


  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事实上,社会主义的“科学化”,不光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本质上是一个批判的革命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重构过程。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已经不再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书本上所论说的理论,也不再是在实践中徘徊的‘幽灵'而是活生生的现实。”[](_?毋庸置疑,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活生生的现实”,是社会主义价值自觉的中国出场和中国个案。可以说,对社会主义本身的价值自觉,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和实践逻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价值自觉的首要问题。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自觉,我们就不能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也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然而,直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主要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个案),抑或是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范型)。对此,邓小平经常说的_句话就是:“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正是基于对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视,邓小平反思并总结了相关国家(苏联、中国以及一些非洲国家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从这些经验性总结来看,邓小平在这里所说的“不是完全清醒”,并不是说我们在“经典文本”上搞不清楚,而是说在如何让社会主义有效破解“中国问题”的实践上没有完全搞清楚。


  社会主义本身是一个多极化、多元化、多派化、多样化的范畴。就其本义而言,“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是从“社会的”这_词派生而来,意味着人类天生就是一种社会的、善于结成社会联系的存在。社会主义并不是_种确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而是自愿地联合起来的人们为了争取社会正义而进行的集体努力。就其理论形态而言,当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主义理论学说,有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托派社会主义、欧洲共产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等。这些学说无不自称是最近乎社会主义本真状态的学说,甚至以“正统”自居。总体来看,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传统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如考茨基、阿尔都塞等人把社会主义实证化和制度化,忽视并否认社会主义的价值因素)二是“伦理的”社会主义(如伯恩斯坦、社会民主党以及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社会主义伦理化和价值化)。这两种理解范式各执一端,都没有坚持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_,致使社会主义价值被悬设乃至物化和淹没的倾向,(P5)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总是在这样的敞显中受到了那样的遮蔽。


  从马克思辩证否定观来看,社会主义既是“科学的”也是“伦理的”,本质上则是实践的,是价值选择、现实运动、社会制度的有机统_。就价值而言,社会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是主义之本。这一根本价值就蕴含并体现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和制度建构当中。我们不能独立地把它理解为一种仅有宗教意向的乌托邦精神,或者抽象人道主义的道德说教。就运动而言,“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m?39)这种现实运动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是为实现人的解放而展开的历史实践。我们不应当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一种阶级对立极端化的社会运动,或者“毕其功于-役”的革命活动。就制度而言,社会主义制度是对既往的价值选择的结果和社会主义现实运动的成果的“制度化”结晶,又是对未来的价值选择和现实运动的“制度化”支点。但是,从辩证法的批判本论来看,它“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_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5](P588)与以往其他各种社会形态一样,社会主义也必然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它的展开和实现是一个辩证的历史的实践过程,旨在通过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辩证超越,逐步过渡到“_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P683)--共产主义社会。简言之,基于马克思科学辩证法的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根本价值取向的科学,作为对“历史之谜的解答”。旨在让“现实的个人”作为整体的人并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和生活。


  二、辩证否定观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实践开拓


  20世纪可谓是社会主义“学说”在“运动”中生成“制度”的伟大时代。它开启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征程,尽管没有形成所谓的“世界历史”,更多地是作为地域性的社会主义价值自觉过程。如有的论者指出,“十月革命之后发生的社会主义革命,更多地是与落后地区和民族的反对外来奴役和压迫的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结合在一起的丨这是_个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特殊性。”近代中国几代仁人志士的艰辛探索,并没有找到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可行之道路,可以说,“中国人民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他们郑重做出的历史性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参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通过“三大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以“制度变革”之维来理解的“社会主义”。此后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则是我们以“现实运动”之维来理解的“社会主义”。总的来看,就是依据斯大林组织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所概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遗憾的是,我们在参照“这一既成形式”的同时并没有及时“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去发展,因而在遮蔽辩证法之批判本性的同时,致使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挫折。


  面对内忧外困的复杂局面,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否定思维,通过拨乱反正,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其_,坚持辩证否定观,实事求是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面对“两个凡是”以及彻底否定毛泽东历史功绩等极端思潮,他坚定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只能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因为他的功绩而讳言他的错误,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因为他的错误而否定他的功绩,同样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我们“提倡实事求是决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决不能忽视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伟大功绩。”邓小平坚持以辩证的否定思维对毛泽东历史功过的中肯评价,为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思想基础。从辩证否定观来看,毛泽东等老_辈革命家的艰苦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拓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其二,坚持辩证否定观,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开启了对内改革的战略部署。从辩证否定观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对待“每一种既成的形式”的社会主义模式,都应该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去发展。同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只有“革命条路径、一种方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_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作为渐进式的“革命”,改革本身就是秉持着“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的历史实践。我们通过改革来发展社会主义,就是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和自我否定。这种“否定”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不断地“否定”那些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具体制度,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并以此来彰显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正是基于此,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遵循和发展。


  其三,坚持辩证否定观,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实施了对外开放的战略方针。从辩证的否定观来看,“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在人类社会制度形态的更迭和演进中,既有否定的“基因”也包含着继承的“元素”。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方国家的建立,尽管跨越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卡夫丁峡谷”,但如果没有充分汲取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肯定成果,依然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就是对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的“保持”和“继承”,这种“否定”是辩证的“否定”、批判的“继承”、历史的“超越”。正是基于此,我们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出场,同时也承载着社会主义“世界历史”的内在规定性。


  回顾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明人,他并没有从正面对社会主义给出_个明确的定义。譬如,他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2)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3)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国外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4)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等等。要言之,就是三个“不是”(1)不是资本主义;2)不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3)也不完全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由此可见,邓小平是以辩证否定思维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意在“先用否定的方法首先排除各种对社会主义错误解释的内容”,以消除“那些长期附加在社会主义身上的各种错误的认识”。正是这种“不是”或“不能”等否定性话语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_个有待于实践充实、而不是预先给出定义的叙事框架”。因为“每_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就获得发展,每一种观念和概念也是如此”。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提出,亦是如此。


  正是坚持了这一理念,邓小平以“猫论”推进思想大解放,引导中国人民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辩证否定思维来认识社会主义,以变革的实践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由此展开,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逐步走向世界,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这_历史过程中,他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9](P364)于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提出十年后的“南方谈话”中,他又集中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命题经过三十年的创造性实践,中共十八大报告从正面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内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统_体。从整体维度看,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维度上承载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核心价值,“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以“地域性”社会主义的姿态孕育着作为“世界历史”之社会主义的未来,并告诉世界:风景这边独好!


  三、辩证否定观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共产主义学说也不是“为未来的食堂开出调味单”,3](P19)而是基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可预期性为人类的最终解放而提供的参照系或坐标点。社会主义道路可以是千差万别的,其关键在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自觉,必须搞清楚的核心问题有二:_是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来;二是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实际;三是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从思想认识的维度看,我们在动态把握中国国情实际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即从“不是”到“是”,又从“是”到“是什么”的深化过程。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自觉的思维范式的革新过程。从实践结合的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化”,是社会主义与中国个案的辩证合题。在“社会主义”前面冠之以“中国特色”的限定词,一方面说明了社会主义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出场的特殊性。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优势主要源自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不过是一种修饰语,但又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修饰语。正如“理性一旦把自己设定为正题,这个正题、这个与自己相对立的思想就会分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即肯定和否定,‘是’和‘否'这两个包含在反题中的对抗因素的斗争,形成辩证运动。……这两个彼此矛盾的思想的融合,就形成一个新的思想,即它们的合题。”如果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破解中国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正题”,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是”和“否”之间互相均衡、互相中和、彼此转化、辩证超越的“合题”,并以不断凸显的制度优越性承载着社会主义从“地域性”走向“世界历史”的价值自觉。


  正是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逐步从正面或肯定的维度来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艰苦探索,尤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实践的最大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自觉,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内涵的实践丰富,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时代彰显。这是“价值基础上思潮运动和制度的统一”。然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正面或肯定的解答,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作为“从它的暂时性方面”所窥见的历史原像,我们依然需要坚持辩证否定思维,从本质论、阶段论、特色论及动力论上不断逼近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来,努力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一,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上,坚持“共同富裕”与“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统一。社会主义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人类的目的不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而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或人类全部力量的发展,旨在通过辩证的对象化活动实现对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固然动摇不得;但共同富裕是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样不可偏离。没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就改变不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现实;没有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彰显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者是共时性的价值统一。共享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但最终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恰如“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不仅是要实现公有制基础上的共同富裕,还要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健康幸福”。从辩证否定观来看,“共同富裕”论更多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特征,侧重于从经济层面作出的暂时性界定。因为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所以,有必要将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之要。可以说,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再确认、再反思。诸如: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就是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否定之否定,是从“物质富有”到“精神富有”的辩证发展。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丰富和价值自觉。


  其二,在社会主义阶段论上,坚持“全面小康”与“民族振兴”的目标统一。中共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我们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我们说,所谓“这个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所谓“正在走”,就是坚持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就是坚持“两个一百年”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辩证否定观来看,立足国情实际并不等于把初级阶段论“永恒化”,而是把坚持“全面小康”与“民族振兴”的目标统一起来。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阶段论的目标定位和行动部署。


  其三,在社会主义特色论上,坚持“中国本位”与“世界视野”的内涵统一。社会主义不可能是一种地域性的现象,而只能是_种世界历史的存在。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只能是以整个地球为场所,“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6](P53W因为“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生产和交往普遍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在规定性,是世界历史得以形成的前提。从辩证否定观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之所以是“中国的”,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自觉的中国个案;之所以是“世界的”,是因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中国本位”与“世界视野”的内涵统一。一方面,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在回应和破解“中国问题”的历史过程中生成中国话语,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另一方面,在坚持“中国本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又以“世界视野”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内涵。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特色论的内涵定位和价值提升。


  其四,在社会主义动力论上,坚持“动态改革”与“科学发展”的路径统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面对新时期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比如生产的相对过剩、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社会突发事件的急剧增多、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等等,依然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为此,我们要继续把改革作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动态改革”来破解既有的“老问题”,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始终要把“三个有利于”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判断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成败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标准,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指导思想。因此,要把“三个有利于”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判断改革取向和得失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立足“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着眼“总布局”五位一体)、面向“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动态改革”与“科学发展”共同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动力论的方式创新和路径拓展。


  综上所述,重温马克思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批判本性,从辩证否定观来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学说”到“制度”,从“中国个案”到“世界历史”的展开,就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批判的社会主义价值自觉的历史过程。早在19世纪末(1899年),列宁在批判伯恩施坦及其追随者的文章《我们的纲领》中曾指出,马克思的理论“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m(m-96)列宁在百余年前对待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不仅要继续将这门科学推向前进,而且要通过变革的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承载中国人民的福祉,让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孕育成真正的“世界历史”。


                               刘占虎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