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从传统文化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11-26 10: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冲突的本质是价值观的冲突。在社会转型与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的文化取向随着审美、判断标准以及社会需求的分化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特别是市场、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为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多样化的文化产品能够得以迅速扩展并被人们接受和运用。与此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从简单转向复杂,从统一逐渐走向分化、多元甚至冲突。进而出现了由中心向外发散向而形成了一套与核心价值体系存在偏差甚至冲突的个人价值体系,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的重构和践行。

  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说,文化冲突是一把双刃剑。正冲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各种文化物质与发展机遇;负冲突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否定与挑战,使文化认知与思想认同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统一。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使社会认同的中心走向分化,使人们有多样的价值认同中心。社会文化认同的中心多元化,使社会核心价值认同难以得到较大的社会支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必然面临诸多的文化冲突问题。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冲突导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难被理解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最高信仰。但是,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后,长期居于庙堂之中,只被政治家、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所掌握,而大多数的普通群众却不理解或者不关心马克思主义究竟为何物。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更加剧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困难。这主要体现在,多元文化冲突过程中蜂拥而起的各种社会思潮为人们提供了内容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信仰选择,使有些人感觉到矛盾、困惑、无所适从,在价值选择上陷入自我冲突,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表示怀疑,甚至出现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情绪。

  (二)文化冲突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难被认同

  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特别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使一部分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产生怀疑。这主要体现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一些人对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问题产生抱怨,他们只关心个人利益、贪图享受、生活奢靡,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抛之脑后。一些人经受不住西方生活方式的诱惑,把西方的价值观、民主观、自由观奉为“神明”,盲目地接受一些消极的价值理念。这些都严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

  (三)文化冲突导致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难入人心

  文化冲突对传统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提出了挑战。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在世界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保持民族的自主、自立和自强,而不是跟在西方人后面邯郸学步。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文化冲突使民族精神的这一功能弱化了。特别是一些西方文化的鼓吹者,过分强调文化全球化,将民族精神等同于民族保护主义,使我国转型期过程中,民族精神倍受冷落;于之相对的还有一小群极端民族主义,将本民族的一些不良传统和文化糟粕推向极端,宣扬超社会的民族主义。可以说,人们对民族精神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与此同时,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面临着文化冲突的挑战。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在利益关系、利益格局的变化和调整面前,留恋于原有的价值目标和思想体系,不肯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变化,视之为洪水猛兽,缺乏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

  (四)文化冲突导致社会主义荣辱观难以生成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面临着文化冲突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的“金钱至上”、“一切向钱向”的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公序良俗,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道路上渐渐失去了道德的约束,道德滑坡现象严重,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形成受到了外部不良思潮的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讲诚信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不辩是非,更有甚者,将个人发展寄托在封建迷信的求神拜佛仪式上甚至一些邪教歪说,从中寻心灵的慰藉。

  二、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中的“浩然之气”和爱国情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历来是被看作一种“大节”。“精忠报国”、“杀身成仁”等,培育了中华民族养浩然之正气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范仲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南宋,文天祥《正气歌》)等不胜枚举的名人名言,都给予爱国主义以最好的阐述,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亚圣孟子在其《孟子?公孙丑上》一书中说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将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推向了极致,而传统文化中所呈现出的这种气节与情操正是当下爱国主义集体的体现。   (二)传统文化中“尚德”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观念基本一致

  中国二千多年来的主流思想儒家学说,从建立开始就立德以为本,将德视为作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儒家学派鼻祖孔子讲德,主要包括:行为、作用;恩德、恩惠;道德;品质等四方面内容。孔子曾说:“主忠信,徒义,崇德也。”(《颜渊》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篇)。儒家学派的这些论述都围绕个人的思想品德从发,强调个体自我的完善,在此基础上发展到个体与群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来说,儒家学派认为,个人的道德要求与国家的道德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强调德治。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治国理念,即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和谐发展。要实施这一治国理论,必须建立起以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为基础的法制社会,坚持依法制治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从而实现中华复兴之路。这种理想社会的构想无疑是对以德为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佳诠释。

  在平衡道德与价值取向问题上,儒家文化一直承认个体需求的双重性,即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承担道德的责任。 董仲舒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春秋繁露》)“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但另一方面,儒家形成了明显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模式。儒家文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因此,我们在借鉴传统文化的时候,既要吸收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中强调乐于奉献、诚实有信的积极的义利观,同时又要放弃过分强调道德而不顾个人基本物质需要的消极思想,使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价有用的值理念。

  (三)传统文化中的自强精神及忧患意识,为当下的时代精神提供范例和借鉴

  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像天体那样努力向上,决不停止。“天地之大德日生”,它表现了天地刚健有为的精神。“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司马迁也正是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才有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史记》。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者梁启超、李大钊,他们都不仅以自己的作品更以他们的人生践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鼓励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向前的奋进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后,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的发扬光大。正是有了这种自强精神的推动,使我们时刻保持着自醒和思危,面对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变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不断面向目标前行,才能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正是这种自强不自的思维方式对现代社会的综合创新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

  (四)传统文化的礼仪廉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基本的道德取向和价值基础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五千年,文明史,礼仪邦,德至上;国之魂,民之本,仁义礼,诚信善。明礼为先、诚信为本是做人的重要原则。古人将明礼之人称为“谦谦君子”,将诚信之人赞为“一诺千金”。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明礼,就是要懂礼貌、讲礼节。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主张谦恭礼让和严己宽人。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而在对待挫折和逆境时,儒家强调顺境、逆境都是对自身的一种锻炼和考验。孟子提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干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简单易懂的话,有助于帮助人们清楚的认识自我、理清关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

  知耻,就是要知荣耻、守纪律。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羞耻,就没有自尊,没有道德约束,为所欲为,什么丑陋坏的事情都能做得出,看看社会?面这些现象,贪污腐败的,嫖娼卖淫的,偷盗吸毒的等等,是举不胜举。从个人到社会各个角落都存在不知羞耻的个人,就能造成社会不安定,如果人知道羞耻有自尊,无论从是什麽工作,能按照羞耻道德这个标准做事,就会做得很好。在道德上,说一个人知道某种道德,并不仅仅是说他在理性上对此种道德获得了理性认识,知道了此种道德的内涵、本质、根源、实行的方法,等等,还在于他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在情感和心理上形成对此种道德及符合此种道德之事的喜欢、欣赏、赞美和追求。一个人知耻,则自然知荣,反过来也是一样。宋代的陆九渊说:“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不知吾之所当贵,而谓之有耻焉者,吾恐其所谓耻者非所当耻矣。”只有知道什么是真正光荣的事,才能正确地对待耻辱的事。

  中国是一个重耻感的国度。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曾经把耻作为国家四维之一,提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把耻提高到关系国家存亡的高度加以认识。此后历代思想家也都特重耻感的培养。清代龚自珍提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把知识界的耻感与国家民族的荣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康有为则提出:“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耻者,治教之大端。”认为培养民众的耻感是治理天下、造就良风美俗的根本之所在。   人的荣辱观是由知荣、知辱两个方面组成的。光荣感是人追求光荣的动力,知荣就会有所为。一个人真正知道什么是光荣,就会有追求的目标,就会干好事。耻辱感是人自我约束、躲避耻辱的动力,知耻就会有所不为。一个人真正知道什么是耻辱,就知道行为的底线,就不会干坏事。 如果每个人都学会了明礼、知耻,则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将会和谐相处。让传统文化中的明礼、知耻深入人心,与个人而言,会使个体在与人交往,为人处事时注重自身行为,注重个人尊严;与社会而言,人人都明礼和知耻,则社会都讲诚信、知义务。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最为基础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

  三、萃取传统文化精华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作为人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的就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不同看法,其集中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张岱年曾说:“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其民族的主体性,文化是为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服务的,文化必须具有保证民族独立、促进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就是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只有首先赢得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堂堂正正走向世界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一)关怀人本

  《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孝经》中则借孔子的名义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宋人邢解释说:“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贵也。可见,中国古代将人视为天下万物之最,即以人为贵。这与西方的以神学为主导的文化完全不一样,不是西方那种以人性对抗神性的人本主义,而是以人为本,尊重众生需要和生存的自然的人本文化。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礼记礼运》篇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孔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礼记》也出现了“天下为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中都是比较先进和独特的。其中有很多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讨论,也都十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而这种思想与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极为相近的,为我们实现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想的基础。

  (二)道德教化

  詹世友曾说过:“从本质上说,教化是道德真正的存在方式。如果道德理论不能影响人的心意态度、情感归依、意志品质和行为倾向,那么,它就只能是天下虚文。道德教化正是在善的伦理价值层面上,把人从人的本性状态提升到人性状态的工作。人的本性(human nature)是与生俱来、自然而然的,而人性(humanity)则是人成为的特质。人不是天生就成为了人应成为的样子,所以,人需要教化。”

  《汉书?董仲舒传》指出:“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道德教化有以下功能:一是转化人的心灵,形成健全的人格;二是转化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规范化、道德化、文明化;三是转化社会风气,使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充满真、善、美;四是转化社会舆论,使社会舆论充满道德的光辉;五是转化民俗,使民俗具有义理的内涵;六是转化政治,使政治远离腐败,依从于道统。中国社会中,人们对于金钱、权力、美容、色情、高消费、轿车、洋房、美食、感官刺激等低俗价值的追求占据了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而对于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这些高尚价值的追求则少之又少,走向价值虚无主义。正如孔子描述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论语?卫灵公》)。道德教化的目的,就是让社会中充满高尚价值,并用高尚价值去抑制低俗价值,最终实现“以德治国”方略,重塑我们正在流失的道德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树立提供新的价值取向。

  (三)追求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儒家的“和为贵”,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尚同”,道家的“知和曰常”、“道法自然”等思想都将和谐作为最为理想的状态,以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善于从矛盾对立的事物中发现有利于解决矛盾、消除分歧的积极因素,强调把“和为贵”、“求同存异”作为处理矛盾或冲突的最佳途径和最高法则。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强调每个人只有通过“修身”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到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因此,他们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谋取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努力做到身心和谐,义利统一。如倡导“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修养,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的思想等等,都表现出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基本精神特征,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以及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体系中,仍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

  四、结语

  价值观具有地域性和继承性的特点,要重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由为关键。只有那些人们世代认同、普遍执行的传统美德才能会被人们记住和认可,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必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体现民族特性和文化物质的价值载体,才会真正体现它的功能和价值,也才能被人们普遍遵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