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有一种自称新批判理性主义的思潮席卷中国,这种思潮无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一元论已经走向末路”认为今日中国面临的种种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追求的两大目标:民主与科学的任务,不但没有完成,反而任重而道远”并进而宣称,要引进西方的存在与民主来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此论调的言外之意在于,似乎今日之中国,只须戴上批判理性的帽子,就代表了民主与进步,而只要一提中国传统文化,就代表着保守与落后。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每一种文化自有其特质,西方文化数千年来是思维理性催生了科技理性,进而催生了现代科技,而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来是专注于伦理道德,培育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明,这是两种文化的不同魅力所在。当今世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有:技术的发展使环境日益恶化,自然开始疯狂的报复人类;资本的追逐让人唯利是图,人们精神空虚、道德败坏。这些问题充分说明,当今世界不仅仅需要科学技术,还需要伦理道德。由此,我们不能以一种文化的特质去否定另一种文化的特质,尤其不能以文化特质的不同去判别文化水平的高低。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和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俗称“三教合流”这样一种文化形态,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其基本特质在于: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爰”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仁者爰人”强调“推已及人”和关心他人;井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以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为目标;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身齐家,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爰幼、尊师敬业、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等。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道德理念彰显着独特的魅力,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能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尤其是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更具有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爰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爰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代表了整个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汇聚起来的整个民族的价值导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代表了当今社会全人类所要追求的一种价值状态;爰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代表了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每个公民所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对历史与时代的传承、对过去与未来的结合、对文明与进步的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则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代话语。这也同时说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能具有深厚的民族根基,才能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由此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譬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爰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与时倶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就要求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该是全人类的价值导向
当今时代,理性已经失去了其独特魅力,在西方文化中不仅“经验论的理想破灭,而且唯理论的理想也陷入困境”,以科技为导向的人类价值观已经面临着许多突出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曰趋紧张,等等。这些难题已经造成“西方的没落”,也必将给整个人类带来困扰。而如今,科技理性的发展已经使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能独善其身,整个人类的融合使这些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提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而在世界范围内倡导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应该是他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中为洋用。作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倡导将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就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都已经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曰新曰曰新又曰新、革故鼎新、与时倶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李远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爰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都能够为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借鉴。
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绝不仅仅限于中国人的“自娱自乐”而是对整个世界文明发展所应做出的贡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我们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还可以为我们的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李远方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河南郑州45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