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作为一名伟大的革命领袖,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思考。毛泽东文化思想代表了当时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对我们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这充分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1.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应对文化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给我国的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便首当其冲。西方文化通过各种渠道铺天盖地涌入中国,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主流文化地位面临着挑战。另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也面临威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文化上的优势,企图通过思想领域的“糖衣炮弹”,瓦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达到他们“西化”的目标。
2.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民族复兴必由之路
文化建设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丰富的人才资源、丰硕的科技成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与思想保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又再一次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充分发挥文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凝聚民族向心力、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带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因此,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应对21世纪文化全球化新形势挑战,构建自身安全的文化体系之所需,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文化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时期而不断发展成熟,包含了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等一系列思想精华。
1.“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建国初期,为了摆脱苏联模式对我国学术领域的影响,积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之路。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它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提出来的,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也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方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机统一。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上可能会充满荆棘,好的艺术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科学界的发明创造也需要通过实践来得到证明。因此,它们可能在面世之初受到排挤、压抑,但它们最终的前途却是光明的。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民主、包容的心态,开放接纳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尽可能的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诉求。
“双百”方针的提出,在中国知识界营造出一种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中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2.“两用”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毛泽东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中国文化发展实际出发,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古为今用”是针对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予以继承发扬。但对传统文化也不能盲目崇拜,要本着一分为二的客观态度,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批判的继承,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洋为中用”是针对如何对待外国先进文化所提出的。在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应该积极借鉴各国文明成果,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的独立自主、民主法制等先进理念。但在此基础上要推陈出新,使之与本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上,毛泽东始终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厚古不薄今、重外不轻中。对于中国历史,要“观往迹,制今宜”;对于西洋历史,要“取于外,资于内”。[2]不管是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还是吸收外来思想,都不能盲目接收或抵制,而是“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3]
三、毛泽东文化思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这充分说明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文化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4]离开了人民群众,文化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很快会丧失生机活力。文化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人民群众所共享,每个人不同的文化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这些理念如今已被“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观所继承。
为了实现“文化的发展依靠人民、文化的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一目标,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电视进万家工程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启动以来,十年时间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累计服务人次超过12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努力由“村村通”向“户户通”推进;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基本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每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三馆一站”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农家书屋覆盖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并逐渐向数字化转型;“背篼书屋”的出现,使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转为主动,为百姓提供更多便利。[5]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时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两个服务”就是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经济有变化,反映经济之政教亦将有变化,文事亦将有变化。一成不变之事,将不可能。”[6]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积极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文化事业单位全面改制、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等诸多方面成效显著。在全球经济发展普遍低迷的状况下,我国文化产业以其“两低一高”――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优势成功逆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将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创新民族文化品牌,多元文化和谐相处
文化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7]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8]。但是,单纯依靠老祖宗就只能在原地踏步。我们要根据当前所面临的新的形势不断创造出新的理论、萌发新的思想、撰写新的著作来指导文化工作。在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做到“洋为中用”,改良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推广传播出去,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文化事业也逐步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的电影、图书、绘画、书法等文化产品向世界展示着我们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国家形象。如今,开设中文课的国外大学越来越多,中国电影越来越受国外各大电影节追捧,中国风越来越受时尚设计大师所喜爱,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文化正越来越多地被世界所了解和接受。
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我们提倡平等对话与交流,坚持“双百”方针,坚持求同存异,在不同文化之中寻找共性,使各种文化在竞争中实现和谐共赢。
总之,毛泽东文化思想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激励着几代中国人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不懈奋斗,是我们重要的思想资源和丰富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文化思中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