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体系路径探析

2015-11-17 10: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27-02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便对当代青年提出了崭新的时代课题。高校作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必须致力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将其融入高校育人体系中,以求最大限度达到教育初衷。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依据对象不同进行针对性培育

  大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高校育人体系中要注意区分培育主体的层次。如根据高校的功能定位,可以分为理论型、研究型的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技能型的专科(高职)院校。因这两种类型院校的学生素质和培养目标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方法自然也不同,不能搞一刀切。本科院校学生文化素质较高,因此应着重从意识形态层面加以引导,提高其思想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专科院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因此理论程度可不必追求精深,着重理念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职业素质养成中,实现方式上可结合工学结合模式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此外也要注意区分学生年级层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水平差异开展工作。低年级学生应注重理论认知,因这一时期学生自我价值评价系统还不成熟,要加强对其价值体系的引导;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较完整价值体系,所以应注重在情感认同、行为引导方面开展工作。此时如果还是反复进行已经熟悉的基础知识的讲解,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因此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要层次性、针对性开展教育,寻找最合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培育内容应侧重涉及大学生实际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内容,对于引导大学生发展和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足、价值取向扭曲、心理素质不佳等问题,出现价值多元化倾向。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指出的,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解决目前大学生面临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大学生能否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高校在宣讲培育时,要注意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加强情感认同,如从大学生学习、择业创业、人生理想、婚恋观、交友、成长成才等问题出发,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发展。

  (三)培育过程要注重内化与践行并重,循序渐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个系统而浩大的工程。高校在践行培育任务时,要分阶段、有目标地进行。恩格斯曾指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2]因此培育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讯息的传递。即大学生接触、学习、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的过程。这是一个理论知识存储阶段,不能逾越。第二阶段,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是大学生情感解读和价值筛选的过程。引导他们对什么是美,什么丑,该弘扬什么,该反对和抵制什么进行价值判断,进行价值选择。第三步,就是学生实践过程。即大学生在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引导下,用外化实践去加深对理论的认同,从而实现内化与践行并重,避免出现表里两张皮的现象。高校在培育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学生的理解、接受、转化都是长期目标,要坚持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统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量变达到质变,通过达到阶段性目标推动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路径探索

  2013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进行了具体部署。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应在培育过程中展现立体性,提高培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应多样化

  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不同,高校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不只满足于课堂教育的理论灌输,而应依托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综合进行,实现理论宣讲、情感体验、实践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交叉进行,互为呼应。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单一形式的教育都不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最大化。以思政课为主综合学科为辅的课堂教育形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培养的主渠道,应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促使学生形成初步价值认知。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生活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触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情感认同上受到感染和触动,是进行情感体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活动可以推动学生直接和社会各阶层人员打交道,达到理论认知的升华,进一步促进情感体验。通过这三种教育形式,让学生实现“知、情、行”的统一,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平台应立体化

  根据培育形式不同,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培育平台和载体,如课堂平台、校园建设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家庭平台、网络平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肤浅,更谈不上系统、科学。利用课堂平台进行的系统理论宣讲,主要是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为完整正确的理论认知和理论把握,所以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校园建设平台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重要选择。因为校园是学生生活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和建设是学生接触最直接的场景,所以要运用校园社团、校园活动、校训、学风等,组织和规划良好校园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充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校园环境氛围。社会实践平台是指各种实践形式,如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等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时,仍能感受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魅力,因此必须搭建实践平台。高校应充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脱节。家庭教育平台是指家风、家教对学生的影响力,家庭教育平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具有重要作用。网络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也进入到崭新的网络空间。结合计算机技术的范围广、快速性、仿真性、前瞻性等优势,要利用校园网、贴吧、微信等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传播和培育。在具体运作中,这几个平台不应割裂开来,应综合交叉运用,取长补短,达到更强的实效性。

  (三)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力量人群多元化

  这种力量可以表现为来自教师、学生自我、榜样力量三种主要形式。学生生活在校园,接触到最大量的人际关系之一就是师生关系。所以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基础。要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团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个人素质,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群体也要增强自我教育意识。因价值观的形成除了社会环境影响、舆论导向作用外,更重要在于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形成。所以学生自我主体要时刻准备自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榜样的力量可以是来自校园中优秀学生典型代表,也可以是社会中先进人物。将这些榜样力量模范带头作用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不断提高大学生修养和精神动力。

  (四)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和培育时,基本都是单纯说教式、单向灌输式、独白式教育,实际效果不尽理想。在这个“环境的规模不同,环境的认知方式也不同”[4]的时代,高校在开展宣传教育时,要注重沟通和交流,应创新教育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可以尝试翻转课堂模式、微课模式、课堂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做到培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三、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体系,要根据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特点,努力探索为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广泛接受的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上下功夫,在传播和培育过程中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机制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出积极有效的途径和长效机制,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观念深入人心,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耳、入心”。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