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的历史经验看,过去的平均主义走不通,福利国家道路不可取,小福利模式的局限也己突破。我们认为,以底线公平理论为基础的福利模式是可行的选择。
白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明显加快了覆盖城乡和全民共享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步伐。学术界对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构建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等见解,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概念,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迅速得到了强化。但是,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部门,对建设“福利社会”的提法还有一些疑问,集中体现在四个基本问题上,需要做出明确的回答。
中国要不要建设福利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无疑是:中国当然要建设福利社会。首先,建设福利社会不是主观选择,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社会福利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从传统农业社会的补缺性福利转变为现代I业社会的制度性福利是一个必然趋势。现代福利制度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人类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福利制度在全世界得到快速发展。20世纪末期,世界已有l72个国家(地区)建立r不同形式、小同程度的社会福利制度。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社会纷纷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其中一个共同策略就是加强和完善社会福利体系。美国奥巴马政府在深陷金融危机和财力空前困难的情况下,仍把普及医疗保障作为克服金融危机的措施,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推行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所以,建没福利社会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而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共刷的目标追求。
其次,建设福利社会不是未来的预期,而是现实的要求。我国已在21世纪初实现了总体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说明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人民群众有了新的期待,要求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如果说改革开放前期我们靠带领人民致富,首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功获得了全国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那么,今后几十年,我们必须靠带领人民共富,才能进一步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不断满足人民对福利的需求,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从现实情况来看,也到了该建没福利社会的时候了。邓小,平同志提出在2000年就要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但十年过去了,为什么问题一直没有有效解决?为什么一再强调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但是差距仍然还在扩大?多年来一直讲扩大内需,为什么·直难以如愿?根本问题就在于不合理的财富结构、利益结构、阶层结构不断形成。市场经济能够解决创造财富的问题,但是至今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分配财富的问题。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找到了快速致富之路,但是没有找到公平分配之策。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社会福利。因此,不明确提出社会福利目标,不足以扭转经济和社会的失衡,不足以有效缩小贫富差距;提出建立福利社会,社会广泛支持,富人脸上有光,政策光明正大。
中国能不能建设福利社会
中国当然能够建设福利社会。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基本具备建设福利社会的条件和基础。一是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党,毛泽东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务”、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主张的“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为建设福利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福利社会提供了直接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福利需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二是经济条件。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都是在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左右,加快了福利制度建设的步伐。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建设福利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08年,我国的GDP总量达300670亿人民币,按2008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43274亿美元,人均GDP已达3258.5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接近6000美元;全国财政收入6.13万亿元;城市化水平为45.7%,接近50%。政府是社会福利供给主体中的主导力量,政府掌握和拥有的公共财政资源越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就越强。
三是实践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已基本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体系,包括就业保障制度、生活保障制度、养老福利制度、健康福利制度、教育福利制度和住房福利制度。
四是文化传统。中国有独到的福利思想渊源,有自己的福利社会理想。“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福利社会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
建设什么样的福利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有两个基本原则。首先,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福利国家模式。西方福利国家模式有很多优点,但在很多方面不适合中国国情,它的主要缺点不是福利水平高,高福利待遇本身不一定是缺点。福利国家问题的实质是过于刚性,缺乏柔性调节机制。西方福利国家以一般公平作为价值理念,强调以国家的形式满足社会成员的福利需求,假设了福利供给的无限性,实践中产生和导致了福利刚性问题。19世纪以来,世界财富总量剧增,但贫富差距也急剧扩大,说明依靠一般公平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批评了一般公平和一般平等,指出所谓一般公平和一般平等其实就是不公平。中国没有“福利国家”的历史实践,没有必要照搬西方福利国家模式。作为一个后来者,有条件深入研究福利国家和非福利国家的实践,既可汲取欧美福利制度的经验,还可借鉴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经验,把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
其次,中国福利社会要有自己的特色。依据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依据党对社会建设目标长期探索的宝贵成果,依据建立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丰富经验,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就是指全体人民都能够各尽所能,合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公平享有社会福利,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学有所教”满足人民的教育福利需求(发展需求),保障人民的教育权;“劳有所得”满足人民的就业需求,保障人民的劳动权;“病有所医”满足人民的健康福利需求,保障人民的健康权;“老有所养”满足人民的养老福利需求,保障老年人的体面生活;“住有所居”满足人民的住房福利需求,保障人民的居住权。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关键在于选择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福利模式。从中国的历史经验看,过去的平均主义走不通,福利国家道路不可取,小福利模式的局限也已突破。我们认为,以底线公平理论为基础的福利模式是可行的选择。底线公平理论在社会福利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只有满足穷人的利益。才能真正满足富人的利益;底线公平比一般公平更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重点的公平比所谓的“全面公平”更有利于真正实现全面公平;以增进普遍福利为目的的发展,比单纯的经济增长更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全民共富比一部分人富裕更能够真正富裕中国。
底线公平福利模式有五个基本特点:第一,理念特征:底线公平。社会福利领域的“底线”指社会成员基本需要中的“基础性需求”,主要包括解决温饱的需求(生存需求)、基础教育的需求(发展需求)和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需求(健康需求),这三项需求是人人躲不开、社会又公认的“底线”。底线部分表现权利的一致性,属于无差别的公平,所有公民在“底线”面前所具有的权利一致性就是“底线公平”;底线以上部分体现权利的差异性,属于有差别的公平。底线公平是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社会公平,比一般公平和抽象公平更有利于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第二,制度特征:分层体系。底线公平的福利制度体系由基础性的福利制度和非基础性的福利制度两个层次构成,前者满足人民的底线福利需求,具有一致性;后者满足人民的非底线福利需求,具有差异性。第三,机制特征:刚柔相济。刚性机制强调政府在满足社会成员的底线福利需求时负有不可推卸和不能回避的“底线责任”和“首要责任”,这种责任既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经济责任,还是一种道德责任。“柔性机制”强调非底线福利责任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慈善机制、互助机制、自助机制在非底线福利供给中的作用。刚性机制与柔性机制的相互结合,既划清了福利供给上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界限,明确了结合点,又增加了福利调节机制的弹性。第四,目标特征:水平适中。在福利社会上,底线公平福利模式既反对“福利最小化”,它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背道而驰;也反对“福利最大化”,有效预防“高福利的陷阱”和“福利依赖”。第五,功能特征:雪中送炭。底线公平福利模式体现了“双重”的“雪中送炭”:在社会成员中强调“社会弱者优先”,强调政府要优先满足弱势群体的福利需求;在社会成员的福利需求中强调“底线福利优先”,强调政府要优先保证社会成员的底线福利需求。
这些特点也是底线公平福利模式的优点,该模式可以预期的社会效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福利,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福利依赖,三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平衡。
当然,在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若干基本问题,以增强实践的科学基础。这些问题包括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福利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社会福利的责任结构;社会福利需求结构;社会福利供给结构;社会福利分配原则;社会福利分配比例;社会福利需求和供给的均衡机制;社会福利需求的调节机制,以及社会福利的社会效应。
综上所述,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建成之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全面充分体现之时。